王炽简介

王炽

  王炽

  我们云南,历史上是一个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外来商品输入的不断增加和近代工业的兴办,商业贸易空前发展,吸引着更多的人从事商业活动,并且出现了能获“数万金之 生意”的商业人才。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生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的清末巨商王炽。

  王炽“幼而颖异”,但由于父兄早逝,家计甚窘,少年的王炽不得不放弃读书,拿着母亲变卖首饰和衣物凑得的20两银子,出门学做生意。他从家乡弥勒虹溪购土布挑到竹园、盘溪贩卖,又把那里的红糖购回销售。凭着勤劳和机敏,王炽不久就积攒得百多两银子。于是,他扩大经营范围,组织马帮,往返贩运土杂百货于临安(今建水)府属各县和泸西、师宗、丘北之间。及至王炽20岁时,他已在滇南一带小有名气。

  清同治初,王炽避祸重庆。见重庆商业繁盛,又居水陆交通要冲,宜在此设庄贸易,于是,租得临街房屋一间,正式挂出“天顺祥”商号。这时的王炽有银资不过四五百两,做小买小卖似觉没有多少找头,做大买大卖又感资金不足。就想法与重庆有实力的老板合伙,由老板出资,王炽组织马帮,就地购买烟盐土杂贩卖到滇,又将云南皮毛土杂购运重庆。这支三四十匹骡马组成的马帮,沿途打着“滇南王四”(王炽徘行第四)的旗号,亦购亦销,边走边卖,获利颇丰。一天,王的马帮满载川货从昭通南行不到凹里,便遇拦路土匪百余人,赶马人吓得四散逃亡,王炽却镇定自若,指名要见大头目。结果,王炽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不但保住了自家的性命,还保住了一半的川货和全部马帮。此事在渝传开后,王炽名声更著,生意更加兴盛了。王炽抓住机遇,分别在叙府、昆明等地增设分庄。王炽富而不惰,亲自赶马运货到滇,又由滇办货运渝。之后,“天顺祥”又以开展银两及资金转运承兑业务信用好而被官府委托承办汇兑票号。王不失时机地把汇兑业务转向国内各大城市。首先在长江沿岸成都、汉口、九江、南京、上海等地发展分号,又在贵阳、广州、常德、北京等城增设分号,还在云南省内州县较大商品集散地设置“同庆丰”分号,鼎盛时香港、海防亦设办事机构。

  光绪初,在云南做官多年的唐炯奉命督办川盐而被任命为盐茶道员,为改善川盐生产,盐茶道急需白银十万两,由于布政司无银可拨,唐只得向商界筹借。然而大多 数商贾却认为发展盐务并非三五年便可见效,不愿担此风险。王炽却表示在七八天内,即可凑足十万巨款,交付盐茶道使用。不出十日,王炽凑足银两,特意安排在晚间以写有“天顺祥”的纸灯笼百照,挑夫百名,列队前往官府送银。一时间全城轰动,人人称奇,王炽身价更著。

  王炽在生意场上得心应手,便在昆明创设“同庆丰”,并改组“天顺祥”。以同庆丰为总号,天顺祥为分号。营业项目,首为汇兑,以各省调剂云南协调及省宪解缴朝廷款项为大宗,年在数百万两之巨。至于各商行或私人往来汇兑,托本号汇寄及公车应试或赴京公务者,沿途均可凭票取款。次为存放款,上自督抚司道及藩库盐粮和各署机关善堂、书院,下至省里商行铺店、私人流动存取,均属号内业务;其息差在五厘以上。除经营汇兑外,各地则因地制宜。如渝号以盐业为大宗,申、江、汉、粤各有不同。除此之外,同庆丰还在云南置房地产。有人曾给同庆丰算过一笔账,说自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共25年间,全号红利即达389万余两,此数尚未包括号内遭受的重大损折。时人称:“同庆丰富过半个云南”。云南学者陈荣昌在他为王炽撰写的墓志铭中赞其“十年而富,二十年而大富,富埒王侯。王炽虽富甲全滇,但不当守财奴,能以财力急国家之 急,以振兴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实业为己任,且热心公益事业。中法战争爆发,王炽挺身而出,慨然垫付巨额军饷 60万两,支持清军出关抗法。为发展地方工业,以防外人攫取权利,王炽垫款数十万两开办了东川铜矿、个旧锡业。见虹溪书院损破,即捐资扩充、修建;见地方无救荒之粮,便设义仓社仓以备3见街邻子弟失学,兴建义塾以教;见士子乡试无住宿,捐置虹溪试馆供用;见省城经正书院膏火不丰,议开兴文当并捐千五百金以成之;见三选举贡北上艰难,捐万数千金送入卷金会;见盘江义渡淹没人马,捐巨金造铁索桥;开创昆明牛痘局,不少婴孩免受疾病之苦;庚子京城变乱,筹款济之3晋陕旱灾,捐资以贩;临安匪乱,地方惨遭蹂躏,即捐金济民,购米散放贫民。

  王炽成为清末巨商的历程,有着无可避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勇于拼搏创新,是王炽能够在众多经商者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