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传题材与关汉卿的历史剧

一、《单刀会》简介及其与史传材料的比较

《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是关汉卿最著名的历史剧之一。剧写东吴大夫鲁肃,为索取荆州,设计三条,宴请关羽,欲在宴会上相机行事。他先与乔公商议,乔公历数关羽神勇威猛的显赫功绩,以为荆州断不可取;后与关羽故友、道士司马徽商议,并邀请司马徽赴宴陪客,司马徽盛称关羽酒后性情暴烈,又言西蜀英雄众多,以为此举必无善果,力辞不往。鲁肃不听规劝,一意孤行,派部将黄文持书至荆州,约关羽赴会,关羽慨然应允。关平断言宴会有诈,劝关羽不要赴会。关羽仰仗英雄豪气,视之蔑如,临危不惧,决计毅然前往。宴会上,鲁肃婉言索讨荆州,斥责关羽傲物轻信;关羽反唇相讥,大义凛然,称荆州乃汉家故土,理应归西蜀。东吴伏兵一拥而上,关羽举剑击案,震碎菱花镜。关平引兵接应,遂胜利而归。

此事见于《三国志鲁肃传》: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与《三国志》的记载相比,我们会发现,《单刀会》与史料记载大致相同,即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刘备不许,遂有单刀赴会之举。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单刀会》与《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有所不同。第一,《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孙权派诸葛瑾前往索讨荆州诸郡,而《单刀会》中则是由鲁肃索讨荆州。第二,《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刘备拒还荆州,借口是待谋取凉州后,始尽以荆州与吴;《单刀会》则是关羽拒还荆州,理由为荆州是汉家故土,刘备为汉室后裔,荆州归西蜀,名正言顺。第三,《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无鲁肃宴请关羽之事;《单刀会》则在宴会上大做文章,虚构出鲁肃设计、关羽勇敢赴宴诸情节,并把会见地点从陆地改在大江上。第四,《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为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单刀会》则为鲁肃请关羽赴会,关平劝谏关羽。第五,《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为面对鲁肃的责数,关羽默不作声;而《单刀会》中关羽则振振有辞,据理力争。第六,《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中孙权所求者为长沙、零、桂三郡,《单刀会》中则统称为荆州;《三国志鲁肃传》以索还荆州诸郡为中心,《单刀会》则以赴会扬威为中心。第七,《三国志鲁肃传》为曹操将攻汉中,刘备恐失益州,遂向东吴求和,以湘水为界;《单刀会》则无此节。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但作者对史传材料作了精心裁剪和巧妙取舍,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和有逻辑,也更加凸显了关羽神勇威猛的历史形象。

二、关汉卿的历史剧与史传材料的关系

(一)史传题材对关汉卿历史剧的影响

史传题材对关汉卿历史剧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关汉卿的一部分历史剧取材于史传题材。如《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救周勃》取材于《汉书周勃传》等。关汉卿的历史剧虽来源于史传,但又超越史传。他创作的立足点不在于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借历史题材融进大量的现实内容,着重体现历史剧创作的时代精神和戏剧文字的基本特征,这便是关汉卿的历史剧的精华所在。

(二)关汉卿的历史剧脱胎于史传题材

关汉卿的历史剧源于史传又超越了史传,除了他在创作时对史传材料的裁剪和取舍,使劇情更加紧凑外,还在史传中融进了大量现实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具现实意义,也通过此来表达他对现实世界思考。下面通过《单刀会》来分析。

作者在《单刀会》中塑造的关羽的形象,是一个大丈夫,有一定的文人气息,同时也是一个重情者。《三国志鲁肃传》中的关羽固然是一个英雄,但并没有提出大丈夫的概念,而《单刀会》中明确地提出了大丈夫这个概念。第一折中鲁肃的上场诗中就念道:三尺龙泉万卷书,黄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作者借鲁肃之口,开篇就提出大丈夫的命题。在第四折中关羽亲口道出了大丈夫这个概念: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关羽清楚地认识到此次单刀会的危险,但是在大丈夫的眼中却似赛村社,这便是大丈夫的气概。与第一折中鲁肃的上场诗相呼应,更好地表现了关羽大丈夫的形象。

与此同时,在关汉卿的笔下关羽还有一定的文人气息。《三国志鲁肃传》主要表现关羽的武人气概,而关汉卿笔下的关羽有一定的文人气息。鲁肃认为关公韬略过人,他在见到关羽后对关羽的一番评价也可以看出关羽的文人气息。想君侯文武全才,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济拔颠危,匡扶社稷,可不谓之仁乎?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讎,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坐服于禁,水淹七君,可不谓之智乎?从这里可以看出关汉卿笔下的关羽是一个仁义礼智兼备的文人形象。关汉卿通过将关羽赋予一定的忧国忧民的士人精神,表达了他对士人群体的期望。

此外,关汉卿笔下的关羽还是一个重情者,在舞台上常以泪洗面,哀痛异常。这不仅没有对关羽的大丈夫形象有所减损,反而使关羽的形象更加丰满,使关羽的形象更富情感感召力。

综上,史传材料对关汉卿的历史剧有一定影响,即关汉卿的一部分历史剧取材于史传。但与此同时,关汉卿的历史剧又超越史传。如关汉卿在历史剧《单刀会》中塑造的关羽形象,是一个大丈夫,一个贤儒士,也是一个重情者。作者通过在历史剧《单刀会》中塑造这样一个关羽形象,表达了他对英雄的赞美,对企盼英雄再世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不幸逝世的哀悼。元朝社会的腐败,政治的黑暗使关汉卿笔下的英雄都被赋予了拯救黎民苍生的历史使命。关汉卿通过塑造这些英雄人物形象,赋予这些英雄人物以拯救苍生的使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和对英雄再世的渴望。

三、关汉卿历史剧的价值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关汉卿的历史剧源于史传又超越史传。关汉卿在历史剧中节历史题材融进了大量的现实内容,着重体现历史剧创作的时代精神。着眼于元代当时的民族意识和时代感,关汉卿在《单刀会》中,通过各种人物的反衬烘托,突出刻画关羽单刀赴会时的英雄气概和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乔公和关羽之口,强调汉家天下不能乱,不能倒。这表现了关汉卿强烈的民族意识。此外,关汉卿通过在《单刀会》中塑造的关羽形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对英雄再世的渴望,对士人群体的希望。这便是关汉卿的历史剧超越史传的价值所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