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刘建勋)
【简析】:
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沈熙乾)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刘建勋)
【简析】:
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沈熙乾)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望月怀远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灭烛(zhú)怜光满,披衣觉露滋(zī)。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不堪盈(yíng)手赠,还寝梦佳期。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阅读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1)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1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创作背景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朝中任**的张九龄遭**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2)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刘建勋)
【简析】:
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沈熙乾)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2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赏析: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创作背景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朝中任**的张九龄遭**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3)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赏析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朝中任**的张九龄遭**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创作背景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地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4)
——望月怀远赏析5篇
望月怀远赏析1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⑴怀远:即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译为多情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可译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即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中:“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即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诗中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望月怀远赏析2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说起中秋总离不开赏月。
*人对月亮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也许是阴晴圆缺总是情,关于月亮的诗,其实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论诗的普及度,可能没人不会背李白的《静夜思》,论诗的名气,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在争议的顶点。
但是,在中秋,最能**月亮的,却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光看字面意思,这首诗不过就是讲月下一对情人的互相思念,之后逐渐延伸为亲人间的思念。
现如今,每年举办的中秋晚会,主持人往往也都是以这句开场,就好像在说,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你离开有多远,有多久,只要你还记得这首诗,我们就是一家人。
但这更多是今人的附会,首先中秋在唐朝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其次诗里讲的明明白白,就是情人间的思念。
那么问题来了,这类题材在唐朝又何止千百首,而这首《望月怀远》既没什么复杂的技巧,也没用到什么典故,明明只是一首“普通又简单”的诗,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呢?
这次,就让我们来聊聊,张九龄和《望月怀远》背后的故事。
送礼
公元736年,开元***年,八月五日千秋节,这一天正是玄宗的生日。
文武百官,后宫嫔妃们都费尽心思为**准备贺礼,这是一次表现的机会,假如能够打动圣人,加官进爵也许近在眼前。
百官的礼物都别出心裁,不是有寓意,就是有彩头,最起码都是价值连城,宦官唱到一处,停了一下,接下去的一件是一面明镜。
千奇百怪的礼物太多,这件又有何说法?打开一看,根本不是什么镜子,而是一套书,共五册,名曰《千秋金鉴录》,作者张九龄。
四座都为张九龄捏一把汗,唐玄宗立即就明白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你张九龄是在提醒我,该反省了,好,很好,非常好。
同年,张九龄左迁尚书右丞相,但原本知政事的职务被他一直反对的牛仙客顶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明升暗降。
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因乱讲吉凶之事被玄宗严惩,曾经举荐周子谅的张九龄被罢相,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远离长安的那天,天空布满阴霾,张九龄回望了长安城一眼,转身仰望天空,轻叹了一句:要变天了。
来自岭南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张九龄在长安的成功是不可思议的。
张九龄来自岭南,岭南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往好了说,叫“蛮夷之地”,更形象点,那就是“鬼门关”,人称“魑魅之乡”。所以这里也是个热门被贬地点,据不完全统计,唐朝被贬岭南的大小**高达600多人,比如后来的柳宗元、韩愈、李德裕。
对习惯了讲究出身的长安官场来说,对张九龄有偏见是相当正常的一件事。
然而在才华面前,没人能挡住他前进的步伐。
张九龄从小就显露出不凡的才华,7岁就能写文章,13岁**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看了他的文章后,感叹道:“此子必能致远!”
不止王方庆看好他,曾经有一位被贬**路过韶州,看过张九龄的文章,惊为天人,给出的评价是:
“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
并预言此子“后出词人之冠”。说张九龄日后可以成为文坛**,这个评价很高,而给出这个评价的,正是当时的“文坛**”,日后成为**的张说。
但张九龄心中的目标比这大得多,这源于他的家族。
虽然身处岭南,但他的家世却不简单。
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幅*画,是镇馆之宝之一,这幅画名为《女史箴图》。
画由十二个小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古代宫廷仕女的“模范”故事,作者是东晋的顾恺之,然而画的内容来自**广武侯张华的一篇骈文《女史箴》。
张华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最混乱的时代,后宫、宦官、皇族都不省心,尤其是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秽乱后宫。
张华写这篇《女史箴》就是为了规劝贾南风,但很明显,效果不佳,否则也不会发生之后的“八王之乱”。但我想说的是,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这就是*历代“士大夫”的风度和精神。
张华是这样,他的后人张九龄也是这样。
武后长安二年,张九龄**参加科举,据记载:
“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尤所激扬,一举高第。”
沈佺期当时也是诗名远扬,和另一位诗人宋之问,号称“沈宋”。
可之后沈佺期被指任考功郎期间受贿,贬官岭南,人们就联想到他主持的考试有猫腻,否则一个穷乡僻壤来的土包子张九龄为何能中进士?
于是武则天让当时的中书令李峤负责重考,李峤也以文辞出名,当时和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而在李峤阅卷下,张九龄再次高中。
根据唐代科举**,中了进士之后还要通过吏部考试才能做官,而只要是考试,张九龄就没有不通过的。
就这样一路“过关斩将”,这一年,张九龄进了门下省,成了左拾遗,他的官场生涯正式开启。
公元733年,55岁的张九龄终于成为了大唐的**。
在**位置上坐了3年,到如今被贬官,张九龄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君臣典范
公元708年,还是**的李隆基主持道侔伊吕科考试,亲自策问。座下都是通过层层选拔,来自各州最优秀的人才。李隆基希望从这些人里,找到未来的可用之人。
这是张九龄和唐玄宗的第一次相遇,此时这二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可能都不会想到,彼此会成为一代君臣的典范。
后世对张九龄的认识,多在于他的“风度”。
张九龄上朝时气质不同于旁人,唐玄宗看到总是眼前一亮,于是对身边人说:“每见九龄,令人精神顿生。”
后来张九龄被贬,遇到有人推荐,玄宗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人,因此也被称为“曲江风度”,至今韶关还有条路就叫“风度路”。
相比风度,张九龄的文采更为玄宗赏识,有的制诰,玄宗不满意,让张九龄改写,才能满意。为此,玄宗夸奖说:
“九龄文章独步本朝,联日夜师之,不得其一二,真文场元帅也!”
两人的“蜜月期”本可以更长,但有人看不下去,他就是李林甫。
在后人的记载中,许多人认为,唐朝的衰败,就是出了个奸臣李林甫,假如没有李林甫,唐朝还能延续盛世。
这话说对一半。
李林甫一直不受张九龄待见,在张九龄看来,李林甫就是典型的不学无术,这不是张九龄的偏见。
李林甫年轻的时候和时任**源乾曜的儿子源洁打得火热,时机成熟,李林甫就托源洁走走路子,弄个司门郎中的职务,源洁也够意思,去找父亲托关系。结果源乾曜一口拒绝,还甩了一句很不客气的话:
“郎官必须由品行端正、有才能、有声望的人担任,哥奴(李林甫小名)岂是做郎官的料。”
但就是这样的李林甫,成为了玄宗一朝任职时间最长的**。
李林甫是奸臣,那肯定没跑的,但很奇怪,往往在盛世**身边最容易出奸臣,北宋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出了个秦桧,清朝康乾盛世,出了个和珅。
**不知道他们贪?不知道他们干了什么事?
都知道,即使如此,仍然重用这些奸臣,为什么?因为他们能干而且听话。
李林甫的办事能力从一些小事上就能体现。
公元736年10月,此时玄宗朝廷在东都洛阳,本打算来年春天回长安,不知为何,洛阳宫里突然闹鬼,搞得人心惶惶,于是玄宗就准备提前回**。
于是他就找张九龄商量,想早日动身,没想到遭到严词拒绝。理由是会影响当地农民正常秋收,这不是扰民嘛,应该到冬闲时候再走。
张九龄的想法完全是为民着想,无可厚非,玄宗也不好反驳,但**每天晚上提心吊胆,睡不好觉,也是事实。
这些都被李林甫看在眼里,等散了朝,李林甫就对玄宗说,“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何更择时!”
玄宗一听是这个理,但沿途百姓农收?
这事好办,只要免了沿途百姓今年冬天的税收,百姓叫好还来不及呢。
你看这事办的,**开心,老百姓更开心,双赢。
张九龄是被李林甫扳倒的,这是明面上的事情,但张九龄真正被罢相的原因,不在于李林甫,而是他背后的圣人,唐玄宗。
开元***年,公元735年,李林甫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
这时候的唐玄宗已经在龙床上坐了24年,这24年,他开创了一个名为“开元”的盛世。
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786万,人口4543万,比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多,国土面积更是达1076万*方公里,疆域辽阔。
开**间,更是名相辈出,比如姚崇、宋璟、张说。
但所有这些励精图治的背后,都是唐玄宗**个人安逸来换取。圣人好当吗?不好当,当一个贤明的圣人,更是难上加难。
稍微想偷点懒,要被**指责,稍微想给皇亲国戚开个后门,一堆人要跳出来**,甚至当面和**驳斥,就差把口水溅到**脸上。
没有天下百姓的幸福,又怎么有大唐盛世的根基,理是这个理,玄宗明白,所以他要克制克制再克制,就这样克制了20年,突然来了个会嘘寒问暖的**,事事为圣人考虑。
这样的人是否得提防,玄宗开始也小着心。但李林甫办事水*实在是高,**要做一件事,到别人那里就是行或者不行,到李林甫这里,行也是行,不行也得行,而且还能处理的四*八稳,妥妥帖帖,让那些说不行的人也无话可说。
后宫宦官、六宫嫔妃、李林甫全都搞定了,玄宗一开口,李林甫总能第一时间给出三套解决方案,换现在,多少老板就盼望着,手底下有这么个员工。
我们回头来看,这是标准的“捧杀”,大唐就败在李林甫这里。但扪心自问,换到自己身上,苦哈哈创业,一根弦崩了20年,终于迎来成功,财务早已**,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能不能放松放松,快乐快乐?
这道理,李林甫懂,但张九龄不懂。
望月怀远
荆州城外,江边长亭,秋风吹过,天气渐凉,桌上摆着一壶酒。
张九龄站在亭内,望着江水,身边是他的学生,姓孟,字浩然。
只见孟浩然拿起酒壶,给张九龄倒了一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还没等张九龄说话,自顾自干了一杯。
张九龄摇摇头,心想,这小子还是那么不懂人情世故,转念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
这又有什么办法,心中那一杆秤,歪了,走路总是难受。
这是张九龄第三次被贬,同僚**们都说,左迁是常事,早晚圣人会召您回去。
可张九龄心里明白,到头了。
张九龄第一次被贬是主动要求调动岗位,刚当官那会,他和时任**姚崇在人事选拔上观点不和,颇不受待见,与其在京师耗着,不如回岭南,为家乡干点实事。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这就有了开凿大庾岭路,也就是最早的“京广线”,可谓造福一方。
第二次被贬,玄宗泰山封禅,当时只要参加典礼的**都可以加官进爵,时任**张说负责参会名单,从中收了不少贿赂。后被发现,因此被罢相,而张说和张九龄关系不浅,于是张九龄被牵连,也被贬官。
但说到底,前二次都不是张九龄自己的问题,而这次被贬,则是张九龄的一次“完败”。
一直以来,唐玄宗在张九龄心中,都是圣明君主的形象,能虚心纳谏,能体恤百姓。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千百年来,良臣遇上明君,共同开创基业,是一代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这样的好时候,张九龄赶上过,可不知什么时候,圣人变了,变得陌生,变得世俗起来。为此,张九龄不是没发过牢骚。
在他的一首感遇诗里这样写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看起来都是讲花木,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桂花,四时之花,各有本心,不会因为美人来了就竞相开放,也不会因为无人来就不开。
《唐诗三百首》将此诗放在开篇,不是没有道理的,*人的文化里历来都讲究含蓄,有的是不得不含蓄,例如历朝历代的史官们,有的是故意要含蓄,咏物言志,爆发力反而更强。
张九龄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但他却掀起了一个时代的浪潮,诗的盛唐。
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这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站在江边,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这是第几个月亮呢?传说里,天上并不是同一个月亮,每一天都是月生月灭,新的一天就有新的月亮出生。
此时此刻,明月当空,这正是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是他还在做**的日子,每天上朝前,他都要穿戴整齐,精神饱满地上朝,一路上是月光伴随着他,送他入宫,见他的君王。
月亮一直见证着,从长安到荆州,从相守到别离。
接下去,他突然写一个人,写一个人的思念。许多解读里提到,这是对远隔天涯亲人或是情人的思念,这当然没错,但我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此时的张九龄已经年过六十,古人说,年过七十古来稀,况且李林甫的**已经在朝廷根深蒂固,他明白,他已经没有以后了。
但在这样一个夜晚,突然涌起一股“相思”的感觉。说是相思,不如说是担心,即使分开了,却还是会担心你过的好不好。如果是另一名更有才华的人代替了自己,那根本用不着担心,可现在,张九龄听到看到的,都是****,远在皇宫里的圣人是否还能听到世间的声音?
可是自己已经无力挽回,一股巨大的失落涌上心头,多想又有什么用呢?张九龄想把烛光熄灭,忘了吧,可是月光又迅速把整个空间填满,江边的风裹挟着水面的雾气,阵阵凉意仿佛在提醒他,过去上朝时的那些日日夜夜。
不论何时,分手总是一件难以面对的事情,尤其是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有人会埋怨,有人会痛哭,有人会走向崩溃,但时间会治愈一切。
现在快要到月落的时候了,这个新生的月亮即将迎来自己的终结,一如张九龄的人生。
过去的一切,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得意也好,失意也好,到这一刻都不谈了,最终的最终,就汇成这一句。
今夜月色真美啊。
可是,他还有一丝放不下,难道就看着这个时代走向崩溃吗?不,或许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望月怀远》,他站在文坛的顶峰,向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呐喊。
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做官?是名誉?是财富?不,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到那个时刻,我们就是最后的防线,来吧,敢不敢一辈子都贯彻文人的“忠义”,来吧,时代在呼唤你们!
这是张九龄为圣人做的最后一件事,做完这些,他微笑着进入了梦乡。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兵临城下,玄宗不得不离开长安,逃往四川。在入蜀的路上,玄宗听到马车的铃铛声,突然说了句,我想九龄了。
望月怀远赏析3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望月怀远》
【内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者】: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张曲江集》。
【注解】: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望月怀远赏析4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2】“海上”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3】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4】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5】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6】怜:爱。
【7】滋:湿润。
【8】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9】“不堪”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10】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作品赏析:
【注解】:
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简析】:
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赏析5
望月怀远原文: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关翻译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天涯的离人此时都共赏月华。
有情之人定在埋怨长夜,我也彻夜不眠,苦苦相思。
熄灭蜡烛,因爱这满屋月光,披衣起来,发觉露水已重。
既然不能手掬月华送你,那就睡觉梦里与你相会。
相关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开元****(737 )由京师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全诗围绕望月,抒写怀念远人的幽情。
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气象高华浑融,远在天边的亲友此时此刻正与我共望同一个月亮,一个“共”字逗出怀远,由景入情,衔接浑成自然。虽然暗用了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但“海上“、“天涯“相
应,开拓了一个大境界,而一个“生”字不仅写明月的升起,更将额联的“起相思“引出来了好像情人的怨思在月光的氤盒中酝酿,并随着海潮的涨起而升上来。
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采用流水对,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章夕“呼应,整夜对月相思不能寐,却怨长夜漫漫。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妙韵天成。
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望月,月亮的清辉满屋,更觉可爱。“怜光满”亦透露出月亮已经升到中天了。披衣到室外徘徊,月华风露凉。“觉露滋”表明月亮已经西斜,夜深露水渐多。
此际忽生奇想,想要把满手的月光相赠远人,却“不堪“,只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梦境,去寻找相会的佳期,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却觉余韵袅袅,更引起人们无尽的同情和猜想。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遣词造句十分空灵,写景抒情并举,层层深入不紊,情和景融成一片,意境幽清秀美,情真而意切。构思精巧却又自然浑成,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引姚南青语,说它是“五律中的《离骚》。
作者介绍
张九龄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第授校书郎。历官左拾遗、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玄宗朝贤相,以正直著称。后为李林甫所谱,罢相。所著《感思诗》格调刚健。详情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5)
——深院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深院原文翻译及赏析1
捣练子令·深院静 五代十国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令·深院静》译文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
无奈长夜漫漫难以入睡,一声声的砧声和着月光穿进帘栊,让人愁思百结。
《捣练子令·深院静》注释
寒砧(zhēn):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制成熟绢,以便裁制衣服。寒砧,因夜深天寒,故称。这里指寒夜之中的捣衣声。唐代杜甫《秋兴》中有诗句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无奈:《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作“早是”。
不寐:《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均作“不寝”。不寐,不能入睡。
数声:几声,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和月:伴随着月光。
到:传到。
帘栊(lóng):挂着竹帘的格子窗。栊:有横直格的窗子。
《捣练子令·深院静》鉴赏
“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是短歌的意思。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
境界的鲜明如画与意象的深蕴含蓄是这首词在意境创造上的主要特征。作者采取了类似电影推摄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镜头,从全景到近景,逐渐推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前面两个三字句,“院”与“庭”的遣词实际上并非同义反复,那是两个远、近景跳切镜头的巧妙组合。“深院”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即千重万落中的一个**小院,一个小天井。镜头从全景推近,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入画面,置身于一个具体可感的环境之中。以上还只是画面的形,属于表层特征,还未抓住其中的“神”,即画面所蕴内在的深层特征。两幅画面分别用两个极*凡的字“静”和“空”来点化,应细加体味。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那是静得让人恐惧,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是在心理压抑下而产生的一种深在的静谧感。
小庭“空”,更明显不是客观意义的空空荡荡。这样的贵族之家,仆人丫鬟总不会太少,花木池台、金井玉栏大约也是有的,作者偏偏用个“空”字,一笔抹去,就只能说是他的主观感觉在作怪,一切都视而不见了。原来,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一个寂寥空虚,百无聊赖的人处身于这种氛围,那当然会加倍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郁闷和焦虑。
“断续寒砧断续风”,更渲染了这种沉寂、静谧,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寒砧,即捣练的石板,这里指代寒秋中的砧声。“断续”一词的重复,是有意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作者避巧就拙,崇尚素朴的语言风格,而且逼真地传达出捣练声在秋风中飘忽不定的神韵。更为重要的,这种似往而还,若断若联,飘荡空灵的听觉效果,又与抒情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延展变化节奏完全合拍。接着作者进一步把镜头推近,画面上映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夜深了,秋月如水,随同寒砧声从门窗一起泻入,搅扰得他心神不宁,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无奈”二字,使读者似乎看见了他那紧皱的眉头和无限焦虑而又无可如何的眼神。这才是词境的核心,画幅的焦点,以上的镜头画面都是这个焦点的烘托和铺垫。几声寒砧就会把主人公折磨得彻夜失眠,是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信息。
在古代诗歌中,捣衣或捣练声常常用来表现征人妇对远戍边关的丈夫之思怨。如,南朝刘宋文学家谢惠连有一首著名的《捣衣诗》,保存在《文选》里,写的就是这种征妇怨;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主题是“谁怜征戎客,今夜在交河”;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诗,***这样的句子:“九月寒砧催木叶,十月征戍忆辽阳”;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自是任人皆知了。由此可见,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传统之中。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就有引发特定心理情绪的'心理导向功能,当然就不仅仅限于征妇怨,也可以是一般夫妇、情人的思忆之情,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而这首小词却具有这样的特点:境界单纯,明晰,确定,而意象却扑朔迷离,模糊朦胧。那么,这里是指情人,征夫,故旧,或是故国。作者或许当时确有具体所指,或许本来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情绪和感受,所谓“此情可行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也。有些作品,越是意象朦胧,留给读者参与想象、创造的余地就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高。
这首小词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朦胧诗。对于这一点,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已有所发现,他曾说李后主“兼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识》)。纳兰氏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李煜词直抒胸臆之外的另一种含蓄风格。
《捣练子令·深院静》赏析
这是一首本义词。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制作过程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一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作者通过对一个失眠者夜听砧上捣练之声的描绘,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焦躁和烦恼。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这首**的前三句是说,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
头两句乍一看是重复的,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就写出了“人立小庭深院”的句子,把“深院”和“小庭”基本上看成同义词。其实这两句似重复而并不重复,第二句是诉诸视觉。然而尽管耳在听目在看,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和看到。这样“静”和“空”这两个字,不仅在感受上给人以差别,而且也看出作者在斟酌用词时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深院”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小庭”则写所居之地并非雕梁画栋,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小小天井,不仅幽静,而且空虚。头两句看似写景,实际是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只有在这绝对安静的环境里,远处被断续风声吹来的砧上捣练之声才有可能被这小庭深院的主人听到。
第三句是这首词的核心。自古以来砧上捣衣和捣练的声音以致成为夫妇和情人彼此相似回忆的诗料;久而久之,也就成为诗里的典故。李煜这首词是从听砧人的角度来写的。这个听砧人不管是男还是女,总之是会听到这种声音而引起相思离别之情的。所要指出的是,第三句虽连用两个“断续”字样,涵义却尽不相同。一般的说,在砧上捣衣和捣练的声音,总是有节奏的,因此一声与一声之间总有短暂的间歇,而这种断续的有节奏的捣练声并没有从头至尾一声不漏的送入小庭深院中来。这是因为风力时强时弱,时有时无,这就使得身居小庭深院中的听砧者有时听得到,有时听不到。正因为“风”有断续,才使得砧声时有时无,若断若续。这就把一种诉诸听觉的板滞沉闷的静态给写活了。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后两句是说,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后面两句,明明是人因捣练的砧声搅乱了自己的万千思绪,因而心潮起伏,无法安眠;作者却偏偏倒过来倒果为因,说人由于长夜无奈睡不着觉,这才使得砧声时断时续达到耳畔。而且夜深了,砧声还在断断续续的响,是伴随着月光传入帘栊的。这就把听觉和视觉相互结合起来,做到了声色交融——秋月的清光和捣练的音响合在一起,共同触动着这位“不寐者”的心弦。然而作者并没有绘声绘色,大事渲染,只是用单调的砧声和朴素的月光唤起了对一个孤独无眠者的惆怅和同情。这正是李煜写词真正见功力的地方。
《捣练子令·深院静》创作背景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捣练子令·深院静》属于李煜后期的作品,写出了词人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各种离怀愁绪。。
深院原文翻译及赏析2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翻译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
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注释
砧:捣衣石。
寒砧:寒夜捣帛声。古代秋来,家人捣帛为他乡游子准备寒衣。
栊:窗户。
鉴赏
“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是短歌的意思。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
境界的鲜明如画与意象的深蕴含蓄是这首词在意境创造上的主要特征。作者采取了类似电影推摄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镜头,从全景到近景,逐渐推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前面两个三字句,“院”与“庭”的遣词实际上并非同义反复,那是两个远、近景跳切镜头的巧妙组合。“深院”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即千重万落中的一个**小院,一个小天井。镜头从全景推近,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入画面,置身于一个具体可感的环境之中。以上还只是画面的形,属于表层特征,还未抓住其中的“神”,即画面所蕴内在的深层特征。两幅画面分别用两个极*凡的字“静”和“空”来点化,应细加体味。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那是静得让人恐惧,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是在心理压抑下而产生的一种深在的静谧感。小庭“空”,更明显不是客观意义的空空荡荡。这样的贵族之家,仆人丫鬟总不会太少,花木池台、金井玉栏大约也是有的,作者偏偏用个“空”字,一笔抹去,就只能说是他的主观感觉在作怪,一切都视而不见了。原来,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一个寂寥空虚,百无聊赖的人处身于这种氛围,那当然会加倍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郁闷和焦虑。
“断续寒砧断续风”,更渲染了这种沉寂、静谧,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寒砧,即捣练的石板,这里指代寒秋中的砧声。“断续”一词的重复,是有意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作者避巧就拙,崇尚素朴的语言风格,而且逼真地传达出捣练声在秋风中飘忽不定的神韵。更为重要的,这种似往而还,若断若联,飘荡空灵的听觉效果,又与抒情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延展变化节奏完全合拍。接着作者进一步把镜头推近,画面上映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夜深了,秋月如水,随同寒砧声从门窗一起泻入,搅扰得他心神不宁,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无奈”二字,使读者似乎看见了他那紧皱的眉头和无限焦虑而又无可如何的眼神。这才是词境的核心,画幅的焦点,以上的镜头画面都是这个焦点的烘托和铺垫。几声寒砧就会把主人公折磨得彻夜失眠,是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信息。在古代诗歌中,捣衣或捣练声常常用来表现征人妇对远戍边关的丈夫之思怨。如,南朝刘宋文学家谢惠连有一首著名的《捣衣诗》,保存在《文选》里,写的就是这种征妇怨;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主题是“谁怜征戎客,今夜在交河”;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诗,***这样的句子:“九月寒砧催木叶,十月征戍忆辽阳”;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自是任人皆知了。由此可见,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传统之中。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就有引发特定心理情绪的心理导向功能,当然就不仅仅限于征妇怨,也可以是一般夫妇、情人的思忆之情,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而这首小词却具有这样的特点:境界单纯,明晰,确定,而意象却扑朔迷离,模糊朦胧。那么,这里是指情人,征夫,故旧,或是故国。作者或许当时确有具体所指,或许本来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情绪和感受,所谓“此情可行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也。有些作品,越是意象朦胧,留给读者参与想象、创造的余地就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高。这首小词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朦胧诗。对于这一点,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已有所发现,他曾说李后主“兼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识》)。纳兰氏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李煜词直抒胸臆之外的另一种含蓄风格。
赏析二
这是一首本义词。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其制作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而这工序一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
作者通过对一个失眠者夜听砧上捣练之声的描绘,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焦躁烦恼。但作者却为这种忐忑不宁的心情安排了一个十分幽静寂寥、空虚冷漠的环境。头两句乍一看仿佛是重复的,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就写出“人立小庭深院”的句子,把“深院”和“小庭”基本上看成同义词。其实这两句似重复而并不重复。第一句是诉诸听觉,第二句是诉诸视觉。然而尽管耳在听目在看,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和看到。这样,“静”和“空”这两个字,不仅在感受上给人以差别,而且也看出作者在斟酌用词时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至于“深院”,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小庭”则写所居之地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小小天井,不仅幽静,而且空虚。头两句看似写景,实际是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只有在这绝对安静的环境里,远处被断续风声吹来的砧上捣练之声才有可能被这小庭深院的主人听到。
第三句是这首词的核心。自古以来,砧上捣衣或捣练的声音一直成为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回忆的诗料;久而久之,也就成为诗词里的典故。比如李白在《子夜吴歌》的第三首里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杜甫的一首题为《捣衣》的五律也说:“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李杜两家所写,是从捣衣人的角度出发的。而李煜这首词却是从听砧声的人的角度来写的。这个听砧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总之是会因听到这种声音而引起相思离别之情的。不过,第三句虽连用两次“断续”字样,含义却不尽相同。一般地说,在砧上捣衣或捣练,总是有节奏的,因此一声与一声之间总有短暂的间歇,而这种断续的有节奏的捣练声并没有从头至尾一声不漏地送入小庭深院中来。这是因为风力时强时弱,风时有时无,这就使身居小庭深院中的听砧者有时听得到,有时听不到。正因为“风”有断续,才使得砧声时有时无,若断若续。这就把一种诉诸听觉的板滞沉闷的静态给写活了。下面两旬,明明是人因捣练的砧声搅乱了自己的万千思绪,因而心潮起伏,无法安眠;作者却偏偏翻转过来倒果为因,说人由于夜长无奈而睡不着觉,这才使砧声时断时续地达于耳畔。而且夜深了,砧声还在断断续续地响,是伴随着月光传入帘栊的。这就又把听觉和视觉相互结合起来,做到了声色交融——秋月的清光和捣练的音响合在一起,共同触动着这位“不寐”者的心弦。然而作者并没有绘声绘色,大事渲染,只是用单调的砧声和素朴的月光唤起了读者对一个孤独无眠者的同情。这正是李煜写词真正见功力的地方。
前人评论李煜词的特点,都说他不假雕饰,纯用白描。其实李煜写词何尝不雕饰呢,只是洗尽铅华,摆脱了尘俗的浓妆艳抹,使人不觉其雕饰的痕迹而已。这首小词无论结构、布局、遣辞、造句,作者都经过了严密的构思和细致的安排,而给予读者的感受,却仿佛只是作者的自然流露。一个作家能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才是真正的白描高手。
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捣练子令·深院静》属于李煜后期的作品,写出了词人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各种离怀愁绪。
深院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深院
[唐代]韩偓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深院”之“深”,似乎不仅是个空间的观念,而且攸关环境气氛。一般说,要幽才能“深”,但诗人笔下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作者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其色彩之繁丽,为盛唐诗作中所罕见。“栀黄”(栀子提炼出的黄色)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腻)。这种对形相、色彩更细腻的体味和表现,正是韩诗一种特色。诗中遣词用字的工妙不止于此。用两个带“儿”、“子”的缀化词:“鹅儿”(不说鹅雏)、“凤子”(不说蛱蝶),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shà zhá煞扎)、“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本径作“红蔷薇映碧芭蕉”,则点明矣。)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看到这样一幅禽虫花卉各得自在的妙景,真不禁要问一声:“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了。但这境中不是真个“无人”,“深院下帘人昼寝”,人是有的,只不过未曾露面罢了。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彩,表现出他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同时,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而这,才是此诗经得起反复玩味的奥妙之所在。
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韩偓在唐末是一个有气节操守的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读者不当只看到那美艳而*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和的心。那“昼寝”的**约是中酒而卧吧。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庭院内黄嘴的雏鹅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诗人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色彩繁丽,实为罕见。“栀黄”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鹅儿”、“凤子”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写鹅儿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写蛱蝶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
“深院下帘人昼寝”一句中的“昼寝”,大约是诗人酒后而卧。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彩,表现出诗人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
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句“红蔷薇映碧芭蕉”则将“映”意点明,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全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读者不能只看到那美艳而*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和的心。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6)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 (菁选3篇)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1
牧童词
朝代:唐代
作者:储光羲
原文: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1]稠:密。此句是说村子四面禾黍稠密,不能放牧,只能去远处。
[2]陂(bēi):塘岸或河岸。乌:乌鸦。
[3]垄头:原指田埂,此指高岸。
[4]白犊时向芦中鸣:小白牛时常向芦苇丛中鸣叫。
[5]吹叶:吹苇叶发声。应:响应,回应。
[6]鼓长鞭:甩动长鞭以发出响声。
[7]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拔晖出任万州刺史,在路上需角脂润滑车轮,便派人去生截牛角,吓得百姓不敢牧牛。这里是牧童吓唬牛。
鉴赏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2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诗》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牧童诗》注释
陇(lǒng):通“垄”,田垄。
长安:唐代京城。
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牧童诗》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牧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牧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牧牛”尽“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尽“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多少长安**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客”尽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尽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尽《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诗》创作背景
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这首诗应该是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公元1051年(皇祐三年辛卯)。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时,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 !”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3
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注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创作背景
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凉(今甘肃省*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7)
——那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那原文翻译及赏析1
那
佚名〔先秦〕
原文: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既和且*,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译文:
译文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打起立鼓蓬蓬响,吹奏管乐声呜呜。曲调**音清*,磬声节乐有起伏。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助。
注释:
猗(ē)与那(nuó)与:犹“婀欤娜欤”,形容乐队美盛之貌。与,同“欤”,叹词。置:植,竖立。鞉(táo)鼓:一种立鼓。简简:象声词,鼓声。衎(kàn):欢乐。烈祖:有功烈的祖先。汤孙:商汤之孙。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绥:赠予,赐予。思:语助词。成:成功。渊渊:象声词,鼓声。嘒(huì)嘒:象声词,吹管的乐声。管:一种竹制吹奏乐器。磬:一种玉制打击乐器。於(wū):叹词。赫:显赫。穆穆:和美庄肃。庸:同“镛”,大钟。有斁(yì):即“斁斁”,乐声盛大貌。万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场面盛大之貌。亦不夷怿(yì):意为不亦夷怿,即不是很快乐吗。夷怿:怡悦。作:指行止。执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诚笃貌。顾:光顾。烝(zhēng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将:佑助。
鉴赏:
与《颂》诗中的大多数篇章不同,《那》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护佑助。郑觐文《*音乐史》云:“《那》祀成汤,按此为祭祀用乐之始。”先秦诗史,基本上是音乐文学史,而今天从音乐文学史的研究角度看,可以说《那》具有比其他《诗经》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此诗不但本身就是配合乐舞的歌辞,而且其文字内容恰恰又是描写这些乐舞情景的。诗中所叙述的作为祭祀仪式的乐舞,按照先奏鼓乐,再奏管乐,再击磬节乐,再钟鼓齐鸣,高唱颂歌跳起万舞这样的顺序进行;最后,主祭者献祭而礼成。按《礼记·郊特牲》云:“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诰告于天地之间也。”此诗的描写,与《礼记》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诗首句便用两嗟叹之词,下文又有相当多的描绘乐声的叠字词“简简”、“渊渊”、“嘒嘒”、“穆穆”,加上作用类似叠字词的其他几个形容词“有斁”、“有奕”、“有恪”,使其在语言音节上也很有乐感,这当是此篇成功的关键。虽然它不像后世的诗歌在起承转合的内部结构上那么讲究安排照应,但是其一气浑成的体势,仍使它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孙鑛说:“商尚质,然构文却工甚,如此篇何等工妙!其工处正如大辂。”(陈子展《诗经直解》引)他所谓的“工妙”,读者应当从诗的整体上去理解,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其艺术性;所谓“大辂”,应是一辆完整的车子,而不是零碎的一辕一轴。
六经皆史,从以诗证史的视角说,此诗是研究音乐舞蹈史的好资料。诗中出现的乐器有四种:鞉鼓、管、磐、镛,分属*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的革、竹、石、金四大类,出现的舞蹈有一种:万舞。《诗经》各篇对鼓声的摹仿是极其生动的,可以使读者从中初步领略原始音乐的力度、节奏和音色。如《小雅·伐木》的“坎坎鼓我”,《小雅·鼓钟》的“鼓钟将将”、“鼓钟喈喈”,《大雅·灵台》的“鼍鼓逢逢”,《周颂·执竞》的“钟鼓喤喤”,《周颂·有駜》的“鼓咽咽”,此篇的“奏鼓简简”、“鞉鼓渊渊”,这些摹声的双音叠字词,前一字发重音,后一字读轻声,通过强——弱次序体现了鼓声的力度,又通过乐音时值的**体现了长短的节奏。从传世实物和考古发掘看,鼓有铜面和兽皮面两大种类,“逢逢”、“简简”、“渊渊”应是对兽皮鼓声的摹仿,“将将”、“喈喈”、“喤喤”则应是对金属鼓声或钟鼓合声的摹仿,它们形象地再现了或深沉或明亮的不同音色。从这一点上说,《诗经》中描绘乐声的叠字词是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类描写的滥觞。《那》一诗中所用之鼓为鞉鼓,据文献记载,鞉鼓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型的竖立设置,名为楹或立鼓;一种小型的类似今日之拨浪鼓,较晚起。《那》中之鞉鼓当为立鼓,按《释名·释乐器》云:“鞉,导也,所以导乐作也。”可知其作用是在祭祀歌舞开始时兴乐起舞。而祭祀时跳的万舞,又见于《邶风·简兮》、《鲁颂·閟宫》。从《简兮)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万舞包括武舞(男舞)和文舞(女舞)两部分,男舞者孔武有力,手执驭马的绳索,女舞者容光焕发,手执排箫和雉鸟羽翎。笔者以为万舞是一种具有生殖崇拜内涵的`舞蹈。按“万(万)”与“虿”字相通,《说文解字》释“虿”为毒虫,又称“蚳”,是一种有毒的蛙,则“万舞”一名当关联于蛙的崇拜。而据现代学者研究,蛙在上古信仰中是孕育和繁殖力的象征。此诗所描写的万舞是在鼓声中进行的,*西南地区出土的古代铜鼓上铸的正是青蛙的形象,这些塑像常呈雌雄交媾状或母蛙负子状以表现生殖崇拜内涵,并且《简兮》所描述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的万舞形象也常见于铜鼓腰部的界格上,这些都是万舞的原始信仰意义的明证。
那原文翻译及赏析2
那
佚名〔先秦〕
原文: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既和且*,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译文:
译文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打起立鼓蓬蓬响,吹奏管乐声呜呜。曲调**音清*,磬声节乐有起伏。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助。
注释:
猗(ē)与那(nuó)与:犹“婀欤娜欤”,形容乐队美盛之貌。与,同“欤”,叹词。置:植,竖立。鞉(táo)鼓:一种立鼓。简简:象声词,鼓声。衎(kàn):欢乐。烈祖:有功烈的祖先。汤孙:商汤之孙。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绥:赠予,赐予。思:语助词。成:成功。渊渊:象声词,鼓声。嘒(huì)嘒:象声词,吹管的乐声。管:一种竹制吹奏乐器。磬:一种玉制打击乐器。於(wū):叹词。赫:显赫。穆穆:和美庄肃。庸:同“镛”,大钟。有斁(yì):即“斁斁”,乐声盛大貌。万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场面盛大之貌。亦不夷怿(yì):意为不亦夷怿,即不是很快乐吗。夷怿:怡悦。作:指行止。执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诚笃貌。顾:光顾。烝(zhēng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将:佑助。
鉴赏:
与《颂》诗中的大多数篇章不同,《那》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护佑助。郑觐文《*音乐史》云:“《那》祀成汤,按此为祭祀用乐之始。”先秦诗史,基本上是音乐文学史,而今天从音乐文学史的研究角度看,可以说《那》具有比其他《诗经》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此诗不但本身就是配合乐舞的歌辞,而且其文字内容恰恰又是描写这些乐舞情景的。诗中所叙述的作为祭祀仪式的乐舞,按照先奏鼓乐,再奏管乐,再击磬节乐,再钟鼓齐鸣,高唱颂歌跳起万舞这样的顺序进行;最后,主祭者献祭而礼成。按《礼记·郊特牲》云:“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诰告于天地之间也。”此诗的描写,与《礼记》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诗首句便用两嗟叹之词,下文又有相当多的描绘乐声的叠字词“简简”、“渊渊”、“嘒嘒”、“穆穆”,加上作用类似叠字词的其他几个形容词“有斁”、“有奕”、“有恪”,使其在语言音节上也很有乐感,这当是此篇成功的关键。虽然它不像后世的诗歌在起承转合的内部结构上那么讲究安排照应,但是其一气浑成的体势,仍使它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孙鑛说:“商尚质,然构文却工甚,如此篇何等工妙!其工处正如大辂。”(陈子展《诗经直解》引)他所谓的“工妙”,读者应当从诗的整体上去理解,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其艺术性;所谓“大辂”,应是一辆完整的车子,而不是零碎的一辕一轴。
六经皆史,从以诗证史的视角说,此诗是研究音乐舞蹈史的好资料。诗中出现的`乐器有四种:鞉鼓、管、磐、镛,分属*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的革、竹、石、金四大类,出现的舞蹈有一种:万舞。《诗经》各篇对鼓声的摹仿是极其生动的,可以使读者从中初步领略原始音乐的力度、节奏和音色。如《小雅·伐木》的“坎坎鼓我”,《小雅·鼓钟》的“鼓钟将将”、“鼓钟喈喈”,《大雅·灵台》的“鼍鼓逢逢”,《周颂·执竞》的“钟鼓喤喤”,《周颂·有駜》的“鼓咽咽”,此篇的“奏鼓简简”、“鞉鼓渊渊”,这些摹声的双音叠字词,前一字发重音,后一字读轻声,通过强——弱次序体现了鼓声的力度,又通过乐音时值的**体现了长短的节奏。从传世实物和考古发掘看,鼓有铜面和兽皮面两大种类,“逢逢”、“简简”、“渊渊”应是对兽皮鼓声的摹仿,“将将”、“喈喈”、“喤喤”则应是对金属鼓声或钟鼓合声的摹仿,它们形象地再现了或深沉或明亮的不同音色。从这一点上说,《诗经》中描绘乐声的叠字词是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类描写的滥觞。《那》一诗中所用之鼓为鞉鼓,据文献记载,鞉鼓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型的竖立设置,名为楹或立鼓;一种小型的类似今日之拨浪鼓,较晚起。《那》中之鞉鼓当为立鼓,按《释名·释乐器》云:“鞉,导也,所以导乐作也。”可知其作用是在祭祀歌舞开始时兴乐起舞。而祭祀时跳的万舞,又见于《邶风·简兮》、《鲁颂·閟宫》。从《简兮)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万舞包括武舞(男舞)和文舞(女舞)两部分,男舞者孔武有力,手执驭马的绳索,女舞者容光焕发,手执排箫和雉鸟羽翎。笔者以为万舞是一种具有生殖崇拜内涵的舞蹈。按“万(万)”与“虿”字相通,《说文解字》释“虿”为毒虫,又称“蚳”,是一种有毒的蛙,则“万舞”一名当关联于蛙的崇拜。而据现代学者研究,蛙在上古信仰中是孕育和繁殖力的象征。此诗所描写的万舞是在鼓声中进行的,*西南地区出土的古代铜鼓上铸的正是青蛙的形象,这些塑像常呈雌雄交媾状或母蛙负子状以表现生殖崇拜内涵,并且《简兮》所描述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的万舞形象也常见于铜鼓腰部的界格上,这些都是万舞的原始信仰意义的明证。
那原文翻译及赏析3
那题解:宋国人祭祀商的始祖成汤并赞美宋襄公。
【原文】
猗与那与1!置我鞉鼓2。
奏鼓简简3,衎我烈祖4。
汤孙奏假5,绥我思成6。
鞉鼓渊渊7,嘒嘒管声8。
既和且*,依我磬声9。
於赫汤孙10!穆穆厥声11。
庸鼓有斁12,万舞有奕13。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14。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15。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16。
顾予烝尝17,汤孙之将18。
【译文】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
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
打起立鼓蓬蓬响,吹奏管乐声呜呜。
曲调**音清*,磬声节乐有起伏。
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
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
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
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
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助。
【注释】
1.猗(ē)与那(nuó)与:犹"婀欤娜欤",形容乐队美盛之貌。与,同"欤",叹词。
2.置:植,竖立。鞉(táo)鼓:一种立鼓。
3.简简:象声词,鼓声。
4.衎(kàn):欢乐。烈祖:有功烈的祖先。
5.汤孙:商汤之孙。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
6.绥:赠予,赐予。思:语助词。成:成功。
7.渊渊:象声词,鼓声。
8.嘒(huì)嘒:象声词,吹管的乐声。管: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9.磬:一种玉制打击乐器。
10.於(wū):叹词。赫:显赫。
11.穆穆:和美庄肃。
12.庸:同"镛",大钟。有斁(yì):即"斁斁",乐声盛大貌。
13.万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场面盛大之貌。
14.亦不夷怿(yì):意为不亦夷怿,即不是很快乐吗。夷怿,怡悦。
15.作:指行止。
16.执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诚笃貌。
17.顾:光顾。烝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
18.将:佑助。
【赏析】
《那》是《商颂》的第一篇,同《商颂》中的其他几篇一样,都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的颂歌。关于其成诗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成于商代,另一说则认为成于东周宋时。后一说以《史记》的记载最有**性,其《宋微子世家》云:“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他的说法反映的是齐、鲁、韩三家诗的观点。而《毛诗序》云:“《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大师,以《那》为首。”认为正考父只是得到殷商亡佚的十二篇颂诗,作了一番整理工作而已,后经孔子删定为今存的五篇。汉代商诗说、宋诗说两说并存,宋诗说占上风。其后欧阳修《诗本义》、朱熹《诗集传》等宋学名著均取商诗说。清代有**性的《诗经》学著作,如姚际恒《诗经通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传疏》、方玉润《诗经原始》等都主商诗说,但近代今文经学家魏源、皮锡瑞、王先谦都持宋诗说。至王国维作《说商颂》,引殷墟甲骨卜辞为证,说明《商颂》非商代作品之后,宋诗说几成定论。本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有一批新的成果,商诗说重新得到重视。笔者倾向于商诗说,同意持商诗说的张松如先生《商颂研究》的意见:“细详(《那》)诗义,似是一组祭歌的序曲,所谓《商颂》十二,以《那》为首。诗中设有专祀成汤的内容,却描述了商时祭祀的情形和场面,大约是祭祀包括成汤在内的烈祖时的迎神曲。”
与《颂》诗中的大多数篇章不同,《那》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护佑助。郑觐文《*音乐史》云:“《那》祀成汤,按此为祭祀用乐之始。”先秦诗史,基本上是音乐文学史,而我们今天从音乐文学史的研究角度看,可以说《那》具有比其他《诗经》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此诗不但本身就是配合乐舞的歌辞,而且其文字内容恰恰又是描写这些乐舞情景的。诗中所叙述的作为祭祀仪式的乐舞,按照先奏鼓乐,再奏管乐,再击磬节乐,再钟鼓齐鸣,高唱颂歌跳起万舞这样的顺序进行;最后,主祭者献祭而礼成。按《礼记·郊特牲》云:“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诰告于天地之间也。”此诗的描写,与《礼记》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诗首句便用两嗟叹之词,下文又有相当多的描绘乐声的叠字词“简简”、“渊渊”、“嘒嘒”、“穆穆”,加上作用类似叠字词的其他几个形容词“有斁”、“有奕”、“有恪”,使其在语言音节上也很有乐感,这当是本篇成功的关键。虽然它不像后世的诗歌在起承转合的内部结构上那么讲究安排照应,但是其一气浑成的体势,仍使它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孙矿说:“商尚质,然构文却工甚,如此篇何等工妙!其工处正如大辂。”(陈子展《诗经直解》引)他所谓的“工妙”,我们应当从诗的整体上去理解,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其艺术性;所谓“大辂”,应是一辆完整的车子,而不是零碎的一辕一轴。
六经皆史,从以诗证史的视角说,本诗是研究音乐舞蹈史的好资料。诗中出现的乐器有四种:鞉鼓、管、磐、镛,分属*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的革、竹、石、金四大类,出现的舞蹈有一种:万舞。《诗经》各篇对鼓声的摹仿是极其生动的,可以使我们从中初步领略原始音乐的力度、节奏和音色。如《小雅·伐木》的“坎坎伐鼓”,《小雅·鼓钟》的“鼓钟将将”、“鼓钟喈喈”,《大雅·灵台》的“鼍鼓逢逢”,《周颂·执竞》的“钟鼓喤喤”,《周颂·有駜》的“鼓咽咽”,本篇的“奏鼓简简”、“鞉鼓渊渊”,这些摹声的双音叠字词,前一字发重音,后一字读轻声,通过强——弱次序体现了鼓声的力度,又通过乐音时值的**体现了长短的节奏。从传世实物和考古发掘看,鼓有铜面和兽皮面两大种类,“逢逢”、“简简”、“渊渊”应是对兽皮鼓声的摹仿,“将将”、“喈喈”、“喤喤”则应是对金属鼓声或钟鼓合声的摹仿,它们形象地再现了或深沉或明亮的不同音色。从这一点上说,《诗经》中描绘乐声的叠字词是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类描写的滥觞。《那》一诗中所用之鼓为鞉鼓,据文献记载,鞉鼓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型的竖立设置,名为楹或立鼓;一种小型的类似今日之拨浪鼓,较晚起。《那》中之鞉鼓当为立鼓,按《释名·释乐器》云:“鞉,导也,所以导乐作也。”可知其作用是在祭祀歌舞开始时兴乐起舞。而祭祀时跳的万舞,又见于《邶风·简兮》、《鲁颂·閟宫》。从《简兮)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万舞包括武舞(男舞)和文舞(女舞)两部分,男舞者孔武有力,手执驭马的绳索,女舞者容光焕发,手执排箫和雉鸟羽翎。笔者以为万舞是一种具有生殖崇拜内涵的舞蹈。按“万(万)”与“虿”字相通,《说文解字》释“虿”为毒虫,又称“蚳”,是一种有毒的蛙,则“万舞”一名当关联于蛙的崇拜。而据现代学者研究,蛙在上古信仰中是孕育和繁殖力的象征。本诗所描写的万舞是在鼓声中进行的,*西南地区出土的古代铜鼓上铸的正是青蛙的形象,这些塑像常呈雌雄交媾状或母蛙负子状以表现生殖崇拜内涵,并且《简兮》所描述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的万舞形象也常见于铜鼓腰部的界格上,这些都是万舞的原始信仰意义的明证。自然,这个话题距离文本本身的文学鉴赏已远,那么,在此就当它是正式曲目之后的附加小品吧。(朱渊清)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8)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座右铭
崔瑗〔两汉〕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恩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恩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戒对恩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恩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恩会芳香四溢。
赏析
《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态句,1态态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能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 “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愠省愠查愠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愠己不要愠我张扬。《道德经》中有&:“愠是者不彰,愠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愠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而敏于行”,讷&即慎&。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愠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宠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宠,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愠己的得失,审视愠己的&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愠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 “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愠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能出。
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能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是在语&上,采用五&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愠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望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扩展9)
——樵夫原文翻译及赏析
樵夫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樵夫词
清代: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译文: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在白云之中捡青槐枝,经常进入深林中连鸟都不会起疑心。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无意之间身上带着几朵花,连落在花上的蝴蝶也被他用肩膀“挑”了下来。
注释:
白云堆里捡青槐(huái),惯入深林鸟不猜。
惯:****,积久成性;习惯。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赏析:
这是一首唯美的诗歌,通篇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对樵夫打柴以及下山回家情景的生动描写,营造了明净、清幽的意境,成功地刻画了樵夫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樵夫式”的**生活的向往。诗歌情景交融、诗意浓厚、独具匠心,具有意境美、人物美、生活美的特点,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歌的意境清、静、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远处,早晨的山林,干净清爽,幽深宁静,白雾升腾弥漫,雪白明丽,与苍翠的山林辉映成趣。鸟鸣声声,打破了山林的沉寂,使原本清净的山林,显得更加清幽。近处,樵夫挑着柴禾,挑着翩翩起舞的蝴蝶而归。远景近景,色调分明,布局巧妙;静景动景,搭配**,烘托有致,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这幅美丽的画卷,情景交融,美化了樵夫劳动生活的场景,使樵夫艰辛的劳动富有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人物美:诗人理想的艺术形象
山林茂密,雾霭升腾,樵夫在雾霭中拾柴的身影若隐若现,那一低头、一弯腰、一伸手的动作是那么的舒展,那么的惬意。他哪里是在拾柴,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在云中漫步。樵夫是山林受欢迎的常客。他勤劳善良,山林中的鸟雀喜欢他,和他嬉戏,与他唱和;山林中的蝴蝶亲近他,成了他的朋友,愿意和他一起回家。朴实厚道的樵夫,安贫乐道,无欲无求,与自然**相处,生活回报了他美丽“蝴蝶”。巧妙的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使诗歌的意境美与人物的心灵互相映衬,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内涵。樵夫是一个被美化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理想人生的寄托。诗歌中的樵夫**自在,无欲无求,乐观旷达,是诗人现实生活中久违的人,也是诗人苦苦寻觅的人。
生活美:追求随心如愿的自我
诗歌中描绘的樵夫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樵夫早出晚归,一边拾柴,一边欣赏山林中的美景,还有鸟雀、蝴蝶、野花陪伴,不孤独,也不寂寞,饿了饮山泉,吃山果,累了听鸟雀唱歌。打柴回家,换取自己生活之需。生活**、快活,没有劳心之累,没有欲望之困,也没有尘世的喧嚷。生活中有鲜花,有蝴蝶,有美好的风景,追求的是*淡、真实、随心如愿的自我。这样的生活,在尘世中是无法找到的,当然也是闺阁生活无法比拟的。作者描写樵夫的美好生活,托物言志,点出自己心中理想生活的方式,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含蓄、优美,虽言志,却蕴藉深远,不显山露水,以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手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浓淡相宜、幽旷深远的山居图。使人沉醉其间,不由对山林自然之趣产生向往之情,从而令读者获得情感的体悟,审美的享受,生活的启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