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优秀的《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