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简介

陆贽

  陆贽

  (754~805) 唐后期宰相、政治家。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南)人。

  陆贽十八岁登进士第,历授郑县尉、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李适即位,召陆贽为翰林学士。这时两河用兵,他分析军事形势,预测可能发生内变。建中四年(783),果然发生了泾卒之变(见朱泚),陆贽随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诏令多出其手。他随事进谏,策划事宜,深受德宗信任。时外廷虽有宰相主持军国大事,而陆贽常居中参裁,有“内相”之称。兴元元年(784),京城长安收复,德宗返京。陆贽有当宰相的声望,却因他屡次条陈前宰相卢杞罪状,德宗内庇卢杞,对此很不高兴;翰林同官又嫉妒陆贽的才能,经常在德宗面前谮毁他;而他又言事激切,往往使德宗不快,故不得为相。不久,陆贽因母丧罢官。服满入朝,权为兵部侍郎,仍充翰林学士。但又与宰相窦参不协,贞元七年(791),陆贽罢翰林学士,正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次年,窦参获罪被贬,陆贽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陆贽在相位,建议中央诸机构属官由其长官各自推举,不必由宰相选择;又上均节赋税六疏,论两税之弊,反对以资产为宗,主张两税以布帛为额,不计钱数等;针对京西北军事形势,他建议统一指挥,罢徒劳无益的防秋兵,奖励屯田等,均未被采纳。十年,因上书极陈宠臣裴延龄奸诈事,触怒德宗,被免为太子宾客。十一年,裴延龄诬陷陆贽煽动军心,陆贽被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在州十年,陆贽深居简出,避谤不著书,唯抄集药方成《陆氏集验方》五十卷(已佚)。现存《翰苑集》(又名《陆宣公奏议》),乃后人编集。永贞元年(805)顺宗即位,下诏召回。诏书未至而陆贽已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