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解读心得体会2023
以下是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解读心得体会2023,欢迎阅读参考。
【篇1】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解读心得体会2023
1月8日下午,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闭幕,并通过了全会公报。认真研读新鲜出炉的全会公报,可以发现本次全会不仅对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23年进行了部署,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选举出了新的中纪委副书记,并对两名中纪委委员作出了处分决定。
回顾2023年七项工作,总结五点体会,提出2023年七项任务
本次全会的任务是总结2023年纪律检查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从公报看,2023年的工作主要归纳为七项: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守职责定位;二是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三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践“四种形态”;四是深化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充分彰显;五是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巩固不敢腐氛围,净化政治生态;六是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七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全会总结的工作体会主要是五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二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根本,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党内监督;三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到基层,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四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把纪委的自我监督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党和人民考验;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从宽松软到严紧硬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2023年的工作部署主要是七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严明换届纪律;二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交上作风建设合格答卷;三是以强有力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四是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五是坚定旗帜立场、紧盯目标任务,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六是立足本届完成纪检体制改革任务,提炼总结实践成果;七是无须扬鞭自奋蹄,绝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对比一年前的六次全会公报可以看出,此次依然是“757”的架构,略微不同则是在2023年的七项任务中增加了严明换届纪律和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内容,这与今年即将召开十九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正在推进有着密切关系,值得关注。
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用制度防止监督执纪权被滥用
全会召开前,1月3日至5日,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天播出了专题电视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的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正是为本次全会通过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营造舆论氛围。
据悉,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将查找各环节的风险点,明确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审查审理、涉案款物管理工作规程,建立审查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打听案情和说情干预登记备案等制度,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023年12月5日至6日,王岐山在江苏调研时指出,规则要向全社会公布,昭示执纪者有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表明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下一步,即将公布的规则全文值得关注。
选举出新的中纪委副书记,对两名中纪委委员作出处分决定
本次全会选举李书磊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这是十八届中央纪委继三次全会增选杨晓渡为中纪委常委、副书记和四次全会选举刘金国为中纪委常委、副书记之后,第三次选举出新的中纪委常委、副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领导人员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王伟、李玉赋、陈文清、黄树贤先后调离中纪委,不再担任中纪委常委、副书记,杨晓渡、刘金国、李书磊相继补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调任中央纪委秘书长的杨晓超,为中央纪委历史上首位正部长级的秘书长,因此在此次李书磊补缺后,中央纪委领导包括王岐山、赵洪祝、杜金才、吴玉良、张军、杨晓渡、刘金国、李书磊、杨晓超,与2023年11月选举出的人数持平,正部级以上领导仍为9人。
从李书磊的履历可以发现,他的早期工作经历主要在中央党校,2023年起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23年12月调任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此次是他三年内职务发生的第三次变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人事变化是对王仲田、李建波两名中央纪委委员作出处分的决定。这并非本届中央纪委首次对中央纪委委员作出处分。2023年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申维辰、梁滨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纪委常委会此前作出的给予二人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而七次全会作出处分的两名中央纪委委员,则并没有被开除党籍,王仲田是被撤销党内职务、也就是被撤销了中央纪委委员的身份;李建波则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辞去中央纪委委员。
查看王仲田和李建波的履历可以发现,二人都曾经有在中央办公厅工作过的经历,其违纪问题是否发生在此期间,目前尚未得到披露。1956年出生的王仲田从2023年2月起已不再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党组成员,但他于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这一党内职务并不会随着公职的撤销而终止,此次全会作出撤销党内职务的决定,也就意味着他的中纪委委员资格被撤销。
翻看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则可以发现李建波从2023年12月起不再任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长,但他目前依然是交通部党组成员,最近的一次出席活动是今年1月3日。可见,他只是受到党纪处分,其职务并没有受太大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理念,王仲田应当属于“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第三种形态,而李建波则属于“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第二种形态。这也就意味着,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从2023年11月选出的130人,继2023年减为128人后,目前已减至126人。
【篇2】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解读心得体会202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1月8日闭幕,并发布会议公报。公报总结了过去4年的反腐败工作成果,明确了今年工作重点。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四年来,已经发布的5份全会公报中都有哪些变与不变?这些变与不变又折射出怎样的监督执纪理念?
5份报告中的不变
梳理2003年到今年,十八届中央纪委各次全会发布的5份公报,在每年的工作安排中,有三项工作贯穿始终:落实八项规定、坚定不移反腐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表示,作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声集结号、重要任务、治党利器,这三项工作必须一以贯之。“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的一个自治章程,应该说也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声集结号,对于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全局带有定盘星的作用,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的战略任务是要坚决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惩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打铁的人干着打铁的活儿,必须自身过硬,百炼成钢,而且是不锈钢。三个方面一以贯之。”
不变之中有新意
翻开今年的公报,会发现在三项不变的工作中都有了新提法、新要求。在作风建设方面,指出“对执纪审查对象存在‘四风’问题的,要先于其他问题查处和通报”,这在2023年的工作中已经得到体现。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指出,“对于落马的中管干部,决不能因为他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放过他违背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有些严重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首先公布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事实,反映出中央在抓作风问题上越抓越严。”
在反腐败方面,要求“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前,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出,第一次掀起“全民追反腐剧”的热潮。
谢春涛介绍,“一些落马中管干部现身说法,面对电视镜头来表达自己真诚的忏悔,对领导干部的警示作用非常大。我所接触到的中管干部在谈到这些电视片的时候甚至是有震撼作用。”
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本次全会更是打造了一份专门进行自我约束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力求“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队伍”。
“这个规则是吸取过去各级纪委所出问题的教训,有针对性地在工作机制、工作流程方面制定出严格、具体、科学的规则,约束、规范纪委的工作,约束、规范纪委的工作人员,使过去发生的问题很难再发生。我觉得这是这次全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它一定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纪检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谢春涛补充道。
5份报告中的变化
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到纪委双重领导体制改革,从派驻机构全覆盖到监察体制改革,四年来公报对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出新要求。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指出,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不断对纪检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这次全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进,即监察体制改革。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包括各级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机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监察工作的范围、监督的范围大大扩大,不仅是政府工作人员,凡是具有国家公权力的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全都覆盖在内,另一个是它工作的手段、方法、职能有很大的改变。
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相继出台,不断扎紧织密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介绍,“我们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完善制度体系,实际上就是把党的纪律的笼子扎牢扎严,纪在法前、纪比法严,以党内治理带动全局治理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此后,又要求全党同志增强“政治意识”,此次又提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波指出,这条政治生命线在动态中更富活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长期执政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种政治承诺,也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政治责任,必须要靠全党的政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是为完成这个政治责任提供保障。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是一句空话,要体现在我们用好的作风、党风、政风、行风,为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提供保障。
变与不变中的党心民心
经过全党4年多的努力,反腐工作目前能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昨天的公报对此作出这样一番描述:反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高波认为,梳理4年来5份公报的变与不变,可以清晰的看出“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把回应党心、民心的关切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我们按照百姓民心向背的要求,治党管党建党,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适应性地调整我们的任务,推进各项改革,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明确工作重点,是变化的部分。但实际上不变中有变化,变化中也有主线,就是要让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对人民的承诺,以及人民对党的期盼变为现实,这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不变的主题,永恒的主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