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的用语3篇
评课的用语1
1、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4、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6、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 、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
1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 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6.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18.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19.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20、 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1.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2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23.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4.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25.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6.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27.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8.学习方法和教学**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29.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30.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31.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3.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34.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35.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36.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37.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38.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9、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40、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41、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4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45、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评课的用语2
课堂上你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课堂上很高兴听到你那清脆悦耳的回答声。
课堂上有时能听到你富有“创造性”的发言。
课堂上常听到你那响亮而准确的回答。
上课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课堂上常常发挥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最喜欢听到那响亮,有感情的回答。
上课专心听讲,善于思考,上进心强。
课堂上你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喜欢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课堂上的响亮发言,引来了同学们的赞叹声。
课堂上能听到你响亮清脆的发言。
课堂上常常能回答出别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能在课堂上听到你正确的发言,令我很欣慰。
课堂上,你所**的小组合作学习得多好啊!
课堂上,你的奇思妙想总能引来同学们敬佩的目光。
课前能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集中。
课堂上,当你和老师有理有据地展开辩论时,老师是多么喜欢你呀!
当同学们回答问题'卡壳'时,你能抓住要点,准备为大家'解难'。
从上课时用心听讲的.神情,让人感到你的专注、认真。
课堂上,你的新颖别致的见解,不同凡响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是不错过课堂上的每次**,尤其是心血来潮时,更是个顶呱呱的。
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
上课专心听讲,能主动举手发言。
课堂上,你爱接下茬儿的毛病可得改一改呀!
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上课能专心听讲,***集中。
有时上课不够留心,还有些小动作。
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清脆响亮。
课堂上要多脑筋,多举手发言。
课堂上的回答声音是那么小,能大声点吗?
上课时而不专心听讲,作业有时不按时完成。
课堂上不能大胆发言。
上课时有时分散精神,开小差。
课堂上若是改掉随便说话的毛病,那该多好啊
评课的用语3
1、 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3、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生**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8、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11、善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集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分角色朗读也是一大亮点,指名让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当评委,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13、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14、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5、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但读的形式主要是以齐读为主,显得有些比较单调。
16、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弄清楚每一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7、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18、让学生运用学法**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19、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0、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阅读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1)
——教师评课用语 (菁选3篇)
教师评课用语1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2、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4、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5、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6、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形成了校本特色。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生用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
1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6、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18、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19、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20、课堂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1、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2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23、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4、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25、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6、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27、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8、学习方法和教学**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29、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30、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31、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3、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34、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35、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36、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37、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38、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9、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40、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教师评课用语2
41、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4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45、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4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47、教师能合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学生学习热情高。
48、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49、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
50、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5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得很好,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能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包办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
52、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感受比较深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53、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5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55、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56、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等**的。
57、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等的交往学生在**、**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受到鼓励、赞赏,使思维更加活跃,增强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58、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
59、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60、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词语,而且让学生回到文本再一次感情朗读,增强体会。
61、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探究。教师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62、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
63、设计基础性作业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传统教学和发展性研究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
64、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得很好,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能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包办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
65、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66、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7、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8、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69、这是一堂实用、有效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
70、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中考联系紧密,紧扣考考纲要求。具体而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对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安排得当,由文言文的知识的反复落实到最突出特点的赏析,再到写作的生发。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注重落实,如拓展翻译、拓展赏析,对重点反复强化。拓展最值得称道,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环节非常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71、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
72、教师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
73、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感受比较深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74、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75、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76、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77、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78、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79、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80、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教师评课用语3
81、教师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
82、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
83、学生**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8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表演体验,这时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动态发展的。
85、体验了课文的内含,又让学生在课文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得生成与发掘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使得教材内容和体现的内含在课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课堂教学的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
86、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新。
87、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88、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是人文主题的凸显还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都体现了教者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效果好。
8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想象,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90、教师能够有效地**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91、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
92、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93、突出了文言文复**点,诵读和文言现象落实到位。
94、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多。
95、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
96、注重文本教学,突出了文本与中考的链接。
97、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
98、文言知识归纳全面,重视落实,让学生读文章的时候,每次都有目的有侧重点。
99、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
100、关注和小考的链接,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
101、课堂容量很大,内容补充的很多。
102、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103、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让学生没有走神的机会。
104、拓展内容很多,紧密联系中考,又激发学生兴趣。
105、知识点讲解详细。
106、注重知识的运用。
107、阅读,圈划,详解,再读,迁移运用,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108、分析细节,有针对性练习。
109、实在。听XX老师的课,犹如自己就是他的学生,踏实而充实。
110、充实。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东西多。
111、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内容掌握的扎实。
112、扎实。知识点落实的扎实,课课与中考链接。
113、高效。课堂有知识落实有当堂练习,落实得好,联系的实!
114、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
115、通过训练入手,让学生总结规律,教师评析,符合教学规律。
116、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中考联系紧密,紧扣考考纲要求。具体而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对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117、安排得当,由文言文的知识的反复落实到最突出特点的赏析,再到写作的生发。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118、注重落实,如拓展翻译、拓展赏析,对重点反复强化。
119、拓展最值得称道,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120、环节非常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2)
——小学语文评课用语
小学语文评课用语1
1、 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3、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生**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8、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11、善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集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分角色朗读也是一大亮点,指名让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当评委,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13、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14、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5、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但读的形式主要是以齐读为主,显得有些比较单调。
16、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弄清楚每一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7、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18、让学生运用学法**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19、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0、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3)
——教师常用的评课用语
教师常用的评课用语1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2、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3、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4、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5、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6、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7、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8、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9、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10、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11、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2、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3、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14、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15、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16、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17、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18、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19、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20、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1、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22、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23、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4、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25、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26、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27、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8、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29、**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30、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
31、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32、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3、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4、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35、学习方法和教学**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36、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37、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38、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9、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40、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1、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42、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4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4、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45、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46、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47、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48、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49、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4)
——《圆的周长》评课稿3篇
《圆的周长》评课稿1
《圆的周长》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它们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一周的长度,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了知识技能基础。钟老师在教法上,以“复习铺垫——新知探究——新知应用”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思考,各个击破,呈现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用交流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全课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一开始,钟老师创设了李爷爷绕正方形散步的情境,让学生思考:李爷爷散步一圈走了多少米?这样的设计不仅复习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它边长的关系,又能为学生发挥自主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准备。然后把正方形变成了圆形,导入了新课。让学习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的**结合课件的播放,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生奠基了基础。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理念。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二、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在学习圆周率这个教学环节中,钟老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完成这张报告单,首先要量出圆的周长,那么怎样量出圆的周长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思考采用什么方法量出圆的周长。然后通过大屏幕演示,归纳出用“绕绳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把这两种方法归纳为“化曲为直”法,有意识地渗透了数学的化归思想。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计算、合作、交流等方式,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通过分析比较,最后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从而构建出圆周率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不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并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用,用身体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体验性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实现了有效学习。
三、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以后,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课件中录入结果后,让学生思考:从这次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分析,归纳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三倍多一些,但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完全一样,这时学生一定产生疑问:是不是不同的圆,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也不一样呢?为什么我们的计算结果都不一样呢?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和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让学生蒙生一种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并解释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出现了误差,以后进行数学实验必须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最后利用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公式解答开始创设李爷爷绕圆形散步一圈走多少米?的问题,这样设计体现了前后呼应,使整节课更加严谨。
四、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新知。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很好的抓住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把握,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
纵观本课,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识冲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验证。
体现了“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归纳总结”的探索性教学模式,从而充分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5)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3篇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听了吴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作为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勇于参加这次教学活动,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已经不容易,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台。主要体现在吴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有奖问答和实验等**,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吴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三个实验目的:
(1、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2、圆锥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3、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米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2
1、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范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和加工。如学生削铅笔这一活动的设计,学生从削的过程中体验到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再如动手实验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新知。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3、在难点的突破上,通过猜测,引处疑问,带着疑问去实验验证,通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水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总结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不仅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引入新知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乐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6)
——《母鸡》的评课稿3篇
《母鸡》的评课稿1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又一篇脍炙人口的歌颂母爱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前后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先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因为它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与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下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听李老师的课,有耳目一新,赏心悦目之感。
1、环环相扣,重点突出
整节课堂分为六步:复习导入,激发兴趣;检查预习,明确要求;初读课文,体会情感;再读课文,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总结写法,进行《猫》与《母鸡》的对比;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特别是教者抓住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进行重点赏读。在理清作者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后,便引导学生对母鸡如何疼爱小鸡的段落进行深入品读,联系生活经验交流体会,感受母鸡作为一位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教者采用读悟结合、配乐朗诵等方法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2、重视品评,体会情感
在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这第一部分中,虽不是课文的重点,但老舍写对母鸡的讨厌确实写得非常精彩,教者引学生读出了讨厌之情,感受语言的精彩,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获益不浅。
在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时,李老师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母鸡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主要通过品词品句、配乐朗诵等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通过结合生活小事谈体会,让孩子们懂得怎样做个会感恩的孩子,知识和道理双丰收。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3、以比促写,学生受益
语文教学读写不分家,丰富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目的。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去关注、借鉴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李老师引领学生,通过让学生比较老舍的《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不同特点,不仅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动物的可敬、可爱,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写好这样的文章都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也掌握了一些好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受益很多。
4、注重评价,享受乐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语言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如“你真是老舍先生的知音”,“你真会读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在课堂敏锐的感悟。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1、李老师在“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时,前面三部分教学不够紧凑,浪费了点时间。在汇报交流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时,又显得过于详细了,又浪费了些时间。所以导致对母鸡形象的品读这一重点部分品读时间不够,品读交流还不够充分,如果时间方面调配得合理一点,课堂将更完美。
2、李老师的课堂激情四溢,极富表现力,但是如果在评价互动的环节上,老师的语言更丰富点就更精彩了。
《母鸡》的评课稿2
《母鸡》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老舍的另一篇佳作,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三维目标明确,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和重难点的突破。教学中,该老师创设了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阅读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训练,达到得意与得言****。
1、思路清晰,结构层次鲜明。教师紧抓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找出关键的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提出问题:(1)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呢?(2)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呢?通过这一鲜明的情感对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2、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简约而不简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以学生的快速阅读、默读,浏览为主,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教学重点由细节理解转向线索引领;从师生互动转向学生自主学习;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讨厌母鸡的部分时,老师做了简要处理。学习不敢讨厌母鸡的部分,则留给学生大块的时间,自读体会,然后汇报交流。整节课,每个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原原本本地读,*心静气地读,步步深入地读。
3、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本课设计站在了单元主题的高度,实现了单元组情感上和学习方法上迁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的氛围中,读书、思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学有所得、学有提高。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1)注重阅读方法的运用。这节课老师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出文章内容。在自读自悟,品读朗读中学生大量接触语言文字材料,整节课散发着较浓的语文味,学生在训练中有效提升了语文素养。
(2)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老师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也着力于“怎样写”,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重点关注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将“感悟内容”与“学习语言,揣摩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让学找找作者从哪些具体事例写出来母鸡的讨厌;想想作者情感由讨厌到不敢讨厌,这样对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等等。学完课文后还让学生比较老舍的《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不同特点,不仅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动物的可敬、可爱,同时也使学生学到写文章方法,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3)、注重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安排学生素读《柱子上的母鸡》,感受外国作家笔下母鸡形象,体会写法特点,拓展学生阅读量,实现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此时,学生被普里什文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着,被作者笔下那只母鸡无私广博的母爱感动着,体会到中外作家不同的表达方法。课后老师推荐学生阅读屠格涅夫的《麻雀》和列那尔的《母鸡》,通过同类文章的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量。
总之,本节课散发着语文的特有的芬芳,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主动学习,取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母鸡》的评课稿3
我有幸聆听了曾老师执教的《母鸡》一课,感受颇为深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给儿童一份文学的滋养”期待的是无非辟一条蹊径,引领孩子触碰文字,感悟文字中跃动的生命,以润泽心灵。可如何在教学中“给儿童一份文学的滋养”呢?曾老师执教的《母鸡》一课匠心独具。我撷取两大亮点与大家分享。
亮点一:挖掘文本秘妙,教学苗条健康
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教学点,教什么、不教什么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既需教师精心研读文本,与作者、编者对话;更要潜心研究学情,以学定教。曾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很好地挖掘了文本秘妙,教学苗条健康。
首先,老师很好地与编者对话,关注了略读课文的编排特点,紧扣略读提示展开教学。三个问题中有两个来自略读提示,此外,没有多余枝节,为“向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提供了温床,实现了教学的“简简单单”。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突破略读提示问题之一“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抓住了文本中最**的语言。 《母鸡》一文,从真实的阅读经验看,母鸡各种不同的叫声显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将文本内容、文本意图、情感倾向等都拧到一处。在教学中,曾老师非常睿智地抓住这一秘妙引导学习:划出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想想母鸡当时在想些什么?带领孩子直奔关键句子。我想,这是智慧的抉择。
教师就是这样巧挖文本秘妙,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指出的“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的指导方针,辟一条简单的道,在简简单单中给予孩子文学的滋养。
亮点二:还原文字密码,读写扎实有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深入文本,还原激活文字密码?曾老师自有高招。
1、读中还原密码。以读为本,永远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曾老师特别注重读的引导,从开课的**读、默读、到课中的范读、表演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尤其是教师的范读,为孩子的朗读做了很好的示范,读出了语言的情趣与滋味。
2、写中激活密码。在品读了文本语言后,曾老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寻找文字中跃动的生命。如课堂上有这样的声音:母鸡不同的声音传递着它不同的心灵表白,它都在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既是对文章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课文作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空白张力的主动回应。孩子不再是文本的旁观者,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他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不仅发展了语言,更体会到了一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伟大的“鸡母亲”形象。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此刻完美**。
正是这些亮点,我们仿佛一位亲切的大姐姐,带领着一群孩子徜徉在语言的世界里,较好地实现了阅读教学所期待的的“得意”、“得言”、“得法”。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以及编者四情共振,情满课堂,孩子的生命由此得到滋养。
2011年,新一轮课程标准正式投入使用。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老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大家都在期待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有了这份期待,我想教师教学中可否更加放手一些,给孩子一片个性张扬的天空呢?如,阅读了自读提示后,学习目标可否由孩子析出,而非教师代劳?因为重要的,不是要孩子明白学什么,而是要引导孩子明白怎么学。再如,品读表现母鸡形象的句子时,句子的呈现可否不由老师直接给出,而是更加放手,跟随孩子的理解去品读,让孩子与文本共振?因为重要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解读,而是孩子的主动而兴致勃勃的理解和体验。
有了这份期待,引领品读句子时,可否弱化一些**容的关注而更多聚焦于作者风趣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因为重要的不是了解句子表现了什么,而是句子是如何表现的。同时“读前想后”、“读后想前”、“边读边想”的学法指导是否可以在本堂课教学中稍稍弱化?因为学法的行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朝朝夕夕之力。
有了这份期待,在最后的结课环节中,可不可以嵌入这样的声音:“孩子们,跟随着本单元课文学习的脚步,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课后,建议大家读读选读课文中屠格涅夫的《麻雀》,或者读读其他作家笔下的作品。”因为,重要的不是学习教材中的课文,而是以课文为契机,搭一个登高望远的台,引导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入更为丰富的文学的大世界中去。
评课的用语3篇(扩展7)
——《鸟的天堂》评课稿3篇
《鸟的天堂》评课稿1
对于王老师的《鸟的天堂》这堂课,我的感受如下:
1、利用多**再现促感悟。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让学生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反复诵读。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此时再让学生写写你仿佛看到的情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词品句加强朗读。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王老师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体会到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通过反复地诵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3、注重个性的体验和感受。
王老师设计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验和个性品质,那么在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这种个性反映呢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一位***曾说过:"阅读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发现。例如:让学生模仿文章写鸟多,美,后欣赏视频后,让学生模仿段落进行防写。在让学生模仿小画眉的感受注重学生自己个性的表达。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