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的作文
关于老子的作文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关于老子的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老子的作文1
老子的大气,是我们世人不能所为的。初看道德经,谈一点点浅陋的认识。
老子第第八十一章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近期无聊读了几本佛教和道教的书,我非常崇拜老子的大气的思想和道德,对佛教的思想,我到不敢苟同。从自己浅陋的认识中,体会到老子的道教,比较贴近现实。也可以说老子是古代的唯物主义者。
老子针对世人爱听好话,不辨真假。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警句。
老子教化世人,要以事实说话,不要只听花言巧语,不要卖弄学识,做一个胸有成竹的博学强识之人。
老子的道教,它不是讲对天、地、自然的崇拜,不是讲对图腾的崇拜,不是讲对神的崇拜。而是老子基于万物皆有阴阳观点,对错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用辩证法思想去阐述。你认为对的,也未必就对,你看是错的事情,换一个角度也未必就真错。
老子阴阳观点,有对立性,又有和谐统一性,既是现代哲学的对立,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规律统一。
以及“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精神,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老子在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道德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名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老子死了,众多的人,都在学习和用以老子的道德经。到现在我们也真正体会了,老子的虽死犹存的学说。
老子的人生哲学、政治思想都是以自然为宗,他的宇宙论观念也以自然为法。因此我们若把老子的哲学,说成是“自然哲学”,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念是自然,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也是自然。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前者是修身的根本,后者是处事的原则,因为无欲所以能够知足,因为不争说以能够谦和。
知足者常乐,谦和者受益。愿我们都能学习老子的大气,老子的智慧。
关于老子的作文2
老子是一种大格局
——灵遁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被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形式所吸引。钱啊,名啊,利啊,权势啊等等这些东西,会围着你。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心态很燥,但是深陷其中。
理由是人是社会性动物,现在的人都是这样的。我要往上走,往上爬。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准则,生活态度。我一直说没有敬畏之心,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原罪。
我有时候看看我自己,看看周围的人,看看网上的图片和信息,真的会觉得老子啊,庄子啊这些人活得才是真性情,真自然。
我们是该回到远古,去心对心的听听这些老者肺腑之言,听听他们的恬淡心态。找到这种智慧,普及这种智慧,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嫉妒,有那么多不正常,有那么多神经病。
圣人从来没有走远,就在我们身边,如春风,如大山,如清泉。“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出子老子《道德经》,说的就是老子本身。他的五千言字,字字鎏金闪光。生命力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强大。
诗人臧克家也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没有真正去生活的人,去好好观察生活的人,去思考自己,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人。记得上面的话,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指导。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眼界有多远,格局就有多大。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望远镜,更没有飞船。老子的格局是咋样。道德经第一句话就很清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大概翻译是这样的: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可以叫的出的名,就不是永恒存在名。无,是天地原始的称谓;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所以常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
这就是老子的格局,这就是老子对于世界的思考。他的格局不是吃饭,不是睡觉,不是一个村,不是一个县,也不是一个省。他的格局是宇宙,是道。
我们知道“道”是贯穿《道德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道德经》本身也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用我的话,可以这样说,道经就是世界观,德经就是方法论。
老子显然不是理科生,但他是生活的实践大家,大师。从朴素的事物中,总结出的道理,令我们现在的人都瞠目结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句子如洪钟一样,响彻了2千多年。还会继续鸣响。
物理学上的真空不空,隔空传输不都是老子口里的话吗。所以说大道至简。老子很早就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就是老子。他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
。” 所以说老子是最恬淡的人,他轻灵如水,是无人反驳的。他与自然一样,他有宇宙常心。这就是圣人。试问这样的人,会计较吗?会嫉妒吗?会贪财吗?会痛恨吗?
会的,因为他也是人。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能理解,他能控制,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用他的话说:无为而治,宠辱不惊。当代的我们真的要记住老子的这句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别太把自己看的那么重。
上面说了,老子肯定不是理科生,由于生产力和理论知识的条件限制,老子肯定不清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以及物质世界具体的运动规律。
所以他也提出了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但是这点瑕疵是必然的。不影响老子是一个真性情,恬淡不争,洒脱无伪的圣人。
他还提出“以无为用,以有为利。”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应该奉为生活心态的圭臬。所以他也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对上面思想的最有力支撑。
人的强大,不是多学了多少技巧,语言,服饰,而是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宠辱不惊,这样就可以做到以无为做无不为。这样不断的进步,格局会小吗?别人还会不愿和你交朋友吗? 别人还会不愿意和你做生意吗? 弄巧成拙,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这些词不都是太“有为”了吗?
而现在的我们呢? 不正是这样的急躁吗? 能多挣点就多挣点,能捞一把就捞一把,不管不顾后面的人,甚至后代的人。
经济空前繁荣,空气质量,水土质量空前下降。不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态度的警示吗?
老子对于后代人的影响很深,很多地方都有老子的塑像。他被我们顶礼膜拜,这是好的。尊敬一个心怀宇宙的人,是好的。可以我们顶礼膜拜的时候,很多人是求财,求权,求精神病康复。
老子如果真的地下有知,只会摇摇头离开。 是啊,明明良言妙药就在那放着,你们还一天大喊:药在哪?幸福在哪?钱在哪?呜呼,哀哉!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老子没有生活在当代。生活在当代,说不定他比我们世俗,爱钱如命。环境是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于这种假设我们只能呵呵而笑。以我们的心度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竹林七贤等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生活不管你处在那个年代。脑袋还是架在肩膀上,人还是有两只手,两条腿。浩瀚的宇宙在中华上下5千年,只不过是一眨眼而已。圣人就在我们身边,不要说师道不存久也。
我在呜呼而鸣的时候,不光悲哀别人,也悲哀我自己。我也是俗人一枚。
老子是一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下。”于我们来说太单调。我也是这么认为。如果谁让再回农村,像小时候那样住上半年,我是不愉快的,我是不习惯的。我怕我留恋大城市,我怕害怕农村太安静。
但是身在闹市中,心中常常有老子这些字,出现在眼前,与我们来说是大恩惠,大太阳。
世界的种种有规律,你可以利用的上,那么恭喜你。如果你利用不上,那就改变自己。竹林七贤中的人,不是一开始都那么放荡不羁,是因为报国无门,事业受阻,甚至不那样装,反而又生命危险。想想何苦呢,不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来的自然,来的舒服。
所以说老子是一种境界,就5000多字,去看看,去听听。不要人云亦云,说老子多好多好。你其实感受不到的。
关于老子的作文3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道德经》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它,但是没有人能真的完全读懂它。《道德经》为老子(李耳)所作,原文分上下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将《道经》提前,合称《道德经》,也被称做《道德真经》、《五千言》等。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有世界的本源说、自然界的规律说、真理等等。至于它究竟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对道近乎虔诚的膜拜,并对道进行了种种构想。有人说他提出道是源于对自然和规律的崇拜和信任,为了彻底摆脱时代的思想局限性而重新论道。通篇看似不言道,实则都是在他对道的预设中展开。
通读全书,就算无法精通,也可以对道家的道有一点点认识,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每一句话都闪耀着思辨的光芒,尽显老子处世的智慧。
首先是其中体现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情况下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先提出了他的观点,既然世间的事物都是转化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老子接着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接着谈谈老子的另一个观点:不争。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不与人争方可无尤。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在这里强调,人不要有妄念,世间之事如果太圆满就会溢出去,要知道委屈也是一种保全,而且这种保全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达到的。
老子也有很多治国思想,是很有批判力的,比如第六十章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和烹饪小鱼一样,一直翻炒就把鱼弄碎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几千年的政治家们,汉初的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在六十一章老子也提出来对大小国关系相处的观点: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认为在大国和小国相处要各取所需,互相忍让,当两者冲突时大国要礼让小国,只有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现在我们谈一谈老子的另一个观点:平衡。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句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去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用有余的去补足不足的任务由谁来做呢?只有有道的人才愿意这么做,所以他们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成就而不居功,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贤德,却在努力维持人类社会的平衡。
最后我们说说老子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可以算是老子在政治上的终极追求了,在老子看来最好的国家应该是这样的:人民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老死不相往来。这个观点颇遭人诟病,人们说它违背了人类的本性,没有实现的现实基础。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也可以对其合理性做出一些解释,读这段话我们应该先注意最后一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几个信息,首先是有不同的国家存在;第二他们虽然鸡犬相闻,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战乱。我们首先假设有这样一个时代,各个国家相邻,但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安居乐业,而统治者也不会有冒犯他国的意图,就像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然后再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思想有没有合理性?其实人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说到底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假如人们都可以完全自给自足,那么交流还有那么重要吗?我们之所以需要与人交流并且觉得它非常必要,是因为我们需要别人。老子为何要强调小国寡民?因为他觉得这种情况只有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才容易实现。
老子之道,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五千文,却建构了上至帝王治国之术,下到平民修身法则。通过它你可以知宇宙之奥妙,识国家治理之大道,可以这么说:世间万千事,尽在《道德经》。
关于老子的作文4
《老子》一书中对于“味”,这个关于中国艺术美特征的重要范畴,有三处论及:十二章中谈到“五味令人口爽”,三十五章中讲“道出言,淡无味”,又有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笔者认为这三点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五味”是美的初级阶段,“道”的“淡无味”是美的至高境界,而“味无味”则是体道和审美的方式与过程。
一、“五味令人口爽”
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里又代指丰美的食物。“爽”,伤,败坏。“口爽”,就是一种相当于口腔溃疡的病,这里比喻味觉差失。“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说“丰美的饮食会使人味觉迟钝”。
“味”的最初产生由人的饮食感受而来,人品尝食物时身体会有或愉悦或难受等一些复杂的感性体验。如果食物甘美则人吃得“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反之,味道不好则会食欲消减或丧失。“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味”对于人的精神愉悦与否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美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愉悦,只有在人类感受到愉悦时,人才会认为那样事物是美的,无论是在听觉、视觉,还是在味觉方面。当“味”不再是物理性质的“味道”,而上升到了审美感受的层次时,它就是一种美,是美的体现。它的美的程度也是有阶次的,而“五味”是它最初级的表现。
“五味”,既单纯地指五种味道,又形容味道的多种多样,放在审美领域里,它指向的是那些绚烂的、多彩的、繁富的、奢华的艺术形式。它能带给人惊艳,令人眼花缭乱,迷狂不知所以,它的美是爆炸似的,但却是短暂的,当人清醒过来,它的美也消失了,愉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美的失落,和对形式的厌恶。“五味令人口爽”,老子想要指出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他不是抹煞美的形式,而是反对那种纵欲式享乐型的审美理念,他主张的是那种见素抱朴、怀秀其中的美,是“淡无味”的美。
二、“道出言,淡无味”
《老子》三十五章“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老子认为,“道”说出来淡而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其实,这里“视不足见,听不足闻”可以用老子在四十一章中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注解,这将更好地有助于我们理解“淡无味”的内涵。所谓“道隐无名”,“通道必简”,因此,“淡无味”,实际上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味”,一种“大味”、“真味”,它是恬淡的,虚静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它似无却有,似寡却多,是美的最高境界。
“道出言,淡无味”,当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时候,往往更能从简单的形式里获得更为宽广、丰富的涵义。在冲淡平和的艺术中,更能触及灵魂深邃的本质,了解到艺术的真谛所在。“恬淡无味”的境界,不是完全取消艺术的物质形式,而是在精神层面上达到浑然不觉其形式存在的程度。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以有形化无形,超越外在,从而获得了内在的美感体验。这一审美追求对后世的诗画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意境”、“神韵”等挂钩,譬如说国画创作中的大片留白,看似寡淡,实则大有深味。诗画中最高的境界,不是在浓摸重彩的那部分,而是在随意朴素的那部分。大美无色。虚而似无,淡而无味,孕育着真正的道,真正的美。
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无味”去体味。这句话主要表明的是老子的人生观与治世处事的哲学,就是要顺应自然,恬淡处世。而它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审美领域,尤其是“味无味”,与审美活动的联系非常密切。
“味无味”,前一个“味”,是动词,玩味,体悟,即是对道、对美的特征的体验、感受和把握。它是主体把握对象的审美体验方式。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神韵”、“意境”等,由于其微妙复杂,必须依靠审美主体的深思揣味,通过“味”的'方式才能真正理解把握审美对象内在丰厚的意蕴。
而“无味”,即前所论述的真味,恬淡之味。它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标准,是审美活动中的终极目标之一。它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的物质层面,而是成为了一种价值评判和标的。在美学、文艺学的领域里,它意在要求对象包含深韵,情旨悠远,耐人寻味。它所体现的美,不是轻浮的,短暂的,而是深厚的,长久的,让人在不断地咀嚼中不断地品验到真味,余味无穷,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味无味”,不仅是通过味的方式达到无味的境界,也是以无味的标准来体味。它既是一个审美过程,又是一种审美方式。在“味无味”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步领悟到美的真谛。通过“味无味”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美的艺术。通过“味无味”,我们就能真正达到“大道”,做到“至美”。
关于老子的作文5
老子,中国道家学说创始人。据《史记》记载,老子,楚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姓李,名耳,字聃。是周王朝的图书管理官员。传说孔子适周时,曾问礼于老子。他对老子评价是: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能游,兽,我知其能走,至于龙,我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邪?
周王朝做为各诸侯国的宗主国,其文化典籍,在数量、质量上,不是一个小小的鲁国所能比拟的。所以可以想象,当孔子来到周王朝的图书馆,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资料时,他有可能象刘姥姥了进了大观园。而老子对于自已所管理的典籍资料比较精通。面对这个来自鲁国的“乡下人”,老子的学术素养,可能是孔子当时闻所未闻的。加上老子清净无为的谦和,老子风范,在求学的孔子眼里,确实是人中少见,所以孔子云:老子犹人中之龙邪?
也就是这个人中之龙的老子,相传是看不惯周**败,所以想出关归隐。这个关是一个什么关,我到没有注意,知道的朋友告我。这个关的关长,令尹子到也是一个有点见识的武人。你要走了,必顺留下一点东西给我。根据史料记载,令尹子也是强行向老子索要东西。和强盗们索要卖路钱差不多。根据我现在推想,老子是见周**败而出关,令尹子是周王朝的收费站的站长。他向老子索要过关费可能是自已责任,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为自子谋私利。但老了为管多年,只有一脑子的思想,一肚子的文字。当令尹子听说老子是国家管理图书馆的官员后,令尹子可能知道自已是碰到了一个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榨取出穷官。但做出了一个让后来中国人都要谢谢的的举动。决定向老子要点思想,要点文字。所以他把老子带到一人房间里。又给了他可以载刻几千字的竹编。老子一写就写了几天时间。如果老子写出的是一大堆废话,令尹子可赔了大本了。但老子没有负令尹子信任。写了洋洋洒洒的五千言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
老子跨牛出关的形象刻在许多中国人心里,跨牛出关的老子去了什么地方?
老子真是如许多历史资料所说的,出关后就不知所终了吗?
中国历史都加进许多杜撰的神话。老子的一生活得清净无为,活得与世无争,所以以我们对于现社会的理解看,不会有什么风光会落到这类人头上。唯有让中国历史记住这个人的,就是他见周**败,出关隐退时,留下的,这五千余个光茫四射的文字。他本想找一个地方好好养老,却不想被令尹子强要过关费。但一生潦倒,唯有大脑里的一点思想,几个文学值点钱。令尹子,这个周王朝国家收费站的站长,估计也不会太清到什么地方去,他把手伸向这个当代,也是后世的文化大师。大师能给只有自已的思想和文字。然后老子就是这样完成了对中国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布景下,他跨上青牛,走了。
后来人不甘心,所以他们有人说,老子出关化胡为僧,后来传到中国的佛教,就是被老子点化的结果。也有人说,老子出关,找到一个修行的好地方,他自已得道成仙。想象很多,不管什么结局,都比找到一个安静地方,又清净无为地死去的结果好、美。
不过十分可惜,据我分析,出关后的老子,是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清净无为地活了下半,又清净无为地死了。在庄子《养生主》第三,有一段文字,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注意到。我现在贴出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老子出关后,是老有所终,而不是不知所终。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原注:司马云:老子也)
第子云:“非夫子之友也?”
日:“然!”
“然吊焉若此,可乎?”
日:“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我入吊,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老子与孔子子同代,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479年,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286年。也就是说老子与庄子生存时间相距不超过两百年。所以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应为可信。而且根据老子性格,出关之后,他应是想找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清净无为地活下去。而与世无争不等于隐姓埋名,对于当世的老子,也没有这个必要,他的大名几百年后,才被世人广知。而当世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世界上,还有一个大师,叫李聃。所以出关后的老子,不但没有埋名,他找到了一个清净地方后,还和一些文化上的朋友,有着交往,比如养生篇中所提到的秦失。从养生篇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如老子,死时年龄应不太大,因为有老者哭之如子。古人七十就是高寿了,周王朝能活到七十的应更少,所以哭的老者,小于七十岁的可能性大,而即七十老者,哭之如子,老子死时,应只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
历史上有许多人知其生,不知其死,或者不知其生,也不知其死的文化人和英雄。我们今天能把他们结局考证出来,也是一件可以告慰死者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