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琴简介

梁琴

  成长中的红色记忆

  作者:梁琴

  或许是出生于江西老区的缘故,不用特别的提醒,也无须特殊的日子,我们孩提时就从少言寡语的长辈口中,知道了长征的故事。对我们来说,红色记忆,好比阳光,空气,水对人的滋养。不仅因为我们的故土,是“长征的出发地”,曾经打响过“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枪”,还因为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父辈,我们身边许多的人,他们就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

  我儿时一起嬉戏的伙伴,有的父亲是长征老红军,说起他们的家庭,我们总是羡慕不已。南昌有两个干休所,一幢幢洁净的两层小红楼,每幢都住着两户长征干部。我的同学家住在南站干休所,那儿种了很多树,我们就上那儿去采桑叶,捕蝉。

  中学时代,有个要好的同学萍萍,能歌善舞,聪颖过人,扎着两把硬撅撅的小辫。她的父亲是长征干部,曾经担任过毛主席的机要通讯员,也是吃辣椒的湖南人。有一天,萍萍背着一个老旧的大帆布包,包上漫漶着一摊摊墨迹,在学校操场上晃来晃去。我们都讥笑她,高干子弟装什么穷,还背着这么难看的破书包到处跑。哪知萍萍头昂得高高的,骄傲得像只大公鸡:“难看?你们懂什么!这是我家老爷子当年装机要文件的公文包。”一听这话,我们全傻了,啊,这包里装过毛主席看过的文件!傻呆了一阵,我第一个反应过来:“萍萍,把你爸的包借我们背一下,好吗?”萍萍开始有些犹豫,架不住我们再三恳请,终于答应了,一人背一天。

  后来,我在南昌市共青团委工作的日子里对红军有了更深的认识。每当“五四”青年节,“八一起义”红念日,我们就去请老红军危秀英妈妈讲革命传统。危妈妈就住在团市委斜对面一幢小瓦房里。瘦小白净的危妈妈,非常了不起,毛主席、朱总司令都亲切地称她“矮子”姑娘,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著名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形容她“像小白胡桃一样娇小”。危妈妈出生在瑞金,6岁被卖到兴国当童养媳,1932年入党。她告诉我们:她原来大字不识,是蔡畅大姐教她识字,一天认10个字,少认一个就得受罚。听说长征前,邓小平在宁都被撤职劳动时,蔡大姐冒险请邓小平吃饭,危秀英和李富春都凑了伙食尾子。她笑开了,说那哪是吃饭,就像跑地下交通一样秘密。蔡大姐让她上街买菜,又去叫邓小平,来回跑了几十里路。小平同志到了蔡大姐家,她就悄悄在后门放哨。蔡大姐炒了三个菜,还温了米酒,让几个月不知肉味的小平饱吃了一顿,临走还带了一罐子鱼肉。

  参加红军前,危秀英被狠心的公婆卖过几次,红军一次次解救了她。长征出发前夕,毛主席就对她说:“你还是跟我们走吧,要不,红军走了你还得被卖掉。”

  长征队伍到达四川毛儿盖,邓六金、刘彩香几名女战士吃野蘑菇中毒,一个个躺在地上,口流白沫。危急时刻,是危大姐一个一个抱起她们,撬开她们的嘴,伸手去掏喉咙,让吃下的毒蘑呕出来,把她们一个个救活了。她还以同样的方法,救过许多人。但她很少提及自己救人的事,却记着蔡大姐送过她一小袋干粮,朱德送她一根拐杖,数不清的战友曾向她伸出过援助之手。

  每次做完报告,我们搀扶危妈妈过马路回家,她总站在家门口,慈爱地朝我们挥手,目送我们走进团市委……

  事隔多年,远离故乡的我,时常想起走过长征的老伯伯、老妈妈。他们大多已长眠在故乡的红土地上,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烙刻在我的记忆中……(人民日报2006-12-2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