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1
[目的]
学习测量肺通气功能的方法。了解肺活量计的构造。
[试验器材及对象]
牐犎(受试者),肺活量计
[实验原理]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此,肺必须与外界大气不断地进行通气。
牐牱稳萘渴侵负粑过程中某一阶段肺内空气的容积。肺通气量则为单位时间内通过肺的气体流通量。常用肺活量计用来测量肺通气量。测定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通气功能。
[试验步骤]
1、了解肺活量计的构造:肺活量计主要由一对套在一起的圆筒组成:外筒装入一定量的清水,底部有排水阀门,**有进气管,管的上端露出水面,管下端通向筒外的三通阀门,呼吸气经此出入。内筒为倒扣在外筒中的浮筒,浮筒内为一密闭的空间,浮筒可随呼吸气体的进出而升降。
2、将肺活量计按压*稳,抽出浮筒。
3、将预先准备好的清水注入外筒内,使水位到达水位表的红线刻度(275mm)。
4、用三支调整螺丝调整外筒与水*面的垂直度。
5、用食指和中指卡住浮筒上的排水阀的阀体,用拇指压住排气压头,使浮筒徐徐压入水中,一直压倒筒底。
6、检查外筒,内筒,气阀等是否漏气漏水。
7、受试者手持吹气嘴,站立,深吸气至最大限度,嘴部贴紧吹气嘴,徐徐向筒内吹气,截至不能再吹气为止,读出浮筒刻度指针对应的数字,即为受试者的肺活量数字。重复三次,取最大值。
8、复位:按5的方法将浮筒压入水中复位。
[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肺活量计前应检查其是否漏水漏气,*衡锤重量时候合适。
2.肺活量计中的水应在试验前灌足,以使水温与室温一致。
3.试验时应注意防止从鼻孔或嘴角漏气。
4.每次更换受试者,都应重新消毒橡皮接口和吹嘴。
5.肺活量计用后将水倒出并擦干。
6.人体的肺活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活环境等有密切关系。青少年儿童的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到18-20岁时趋向稳定,男子肺活量均高于女子,至成年时女子的肺活量为男子的70%,且农村,城市,南北方青年的肺活量均有差别。
7.测定最大通气量前,受试者最好练习一下如何进行最深最快的呼吸,以掌握试验所要求的呼吸方法。
[作业]
1.为什么肺活量的测定要取最大值?
2.比较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意义有何不同?
3.浮筒内充氧气和充一般空气所测得的`结果有无差别,为什么?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阅读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1)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3篇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
1.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
2.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
3.学会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并计算相关的电极电势
实验原理
凡是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或原电池)。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衡态下进行,即测量时通过电池的电流应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用**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可满足通过电池电流为无限小的条件。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的原理称为对消法,可使测定时流过电池的电流接近无限小,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看作正、负两个电极的电势之差。设正极电势为 φ+,负极电势为 φ-,则电池电动势 E = φ+ - φ- 。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规定其电极电势为零。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这些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势已精确测出,具体的电极电位可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以饱和甘汞电极与铜/硫酸铜电极或锌/硫酸锌电极组成电池,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根据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可推得这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
仪器和试剂
SDC-II型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铜电极,锌电极,饱和甘汞电极,0.1 mol?L-1 CuSO4 溶液,0.1 mol?L-1 ZnSO4 溶液,饱和 KCl 溶液。
实验步骤
1. 记录室温,打开SDC-II型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预热 5 分钟。将测定旋钮旋到“内标”档,用1.00000 V电压进行“采零”。
2. 电极制备:先把锌片和铜片用抛光砂纸轻轻擦亮,去掉氧化层,然后用水、蒸馏水**,制成极片。
3. 半电池的制作:向两个 50 mL 烧杯中分别加入 1/2 杯深 0.1000 mol?L-1 CuSO4 溶液和0.1000 mol?L-1 ZnSO4 溶液,再电极插入电极管,打开夹在乳胶管上的弹簧夹,将电极管的尖嘴插入溶液中,用洗耳球从乳胶管处吸气,使溶液从弯管流出电极管,待电极一半浸没于溶液中时,用弹簧夹将胶管夹住,提起电极管,保证液体不会漏出电极管,如有滴漏,检查电极是否插紧。
4. 原电池的制作:向一个 50 mL 烧杯中加入约 1/2 杯饱和氯化钾溶液,将制备好的两个电极管的弯管挂在杯壁上,要保证电极管尖端上没有气泡,以免电池断路。
5. 测定铜锌原电池电动势:将电位差计测量旋钮旋至测定档,接上测量导线,用导线上的鳄鱼夹夹住电极引线,接通外电路。
从高位到低位逐级调整电位值,观察*衡显示。在高电位档调节时,当*衡显示从OVL跳过某个数字又跳回OVL时,将该档退回到低值,再调整下一档。在低电位档调节时,调节至*衡显示从负值逐渐小,过零后变正值时,将该档回到低值,继续调整下一档。直至调整到最后一位连续调节档。当*衡显示为零或接近于零时,读出所调节的电位值,此即该电池的电动势。
6. 测定电极电势:取出饱和甘汞电极,拔去电极头上的橡皮帽,置于烧杯中。将测量导线的两个鳄鱼夹分别夹在锌电极和甘汞电极上,同上法测定电动势。再同样测量由铜电极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根据所测得的电动势及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计算所测量电极的电极电势。
思考题
1.如何正确使用电位差计?
2.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
3.若电池的极性接反了,测定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2)
——油脂酸败的测定实验报告 (菁选3篇)
油脂酸败的测定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酸价测定的原理,掌握酸价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油脂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在脂肪水解酶或微生物繁殖所产生的酶作用下,部分甘油酯会分解产生游离的脂肪酸,使油脂变质酸败。通过测定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反映油脂新鲜程度。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可以用中和1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mg数,即酸价来表示。通过测定酸价的高低来检验油脂的质量。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典型的测量程序是,将一份分量已知的样品溶于有机溶剂,用浓度已知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定,并以酚酞溶液作为颜色指示剂。酸价可作为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KOH发生中和反应,从KOH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反应式如下:
RCOOH+KOH——RCOOK+H2O
三、实验器材
1、仪器和用具
碱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150mL);量筒(50mL);称量瓶;电子天*。
2、试剂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c(KOH)=0.1mol/L:称取5.61g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氢氧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此操作在通风橱中进行);
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乙醚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2:1混合,加入酚酞指示剂数滴,用0.3%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微红色;
指示剂 1%酚酞乙醇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100 mL95%乙醇中。
四、测定步骤
称取均匀试样3~5g于锥形瓶中,加入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溶液50mL,摇动使试样溶解,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V)。
五、计算
油脂酸价X(mg KOH/g油)按下式计算:
V×c ×56.11
X=m
式中V———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
c———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mol/L; 56.1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g /mol;
m———试样质量,g。
两次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 mg KOH/g油,求其*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意:氢氧化钾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操作人员在称取药品时需佩戴防护口罩、手套,配制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油脂酸败的测定实验报告2
1、实验方案设计
1、通过对油脂特性指标的测定,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实验技能。
2、学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3、掌握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4、学会如何**食用油脂的酸败.
2. 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油脂是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油脂的氧化酸败会导致风味的延展和食品成分,如蛋白质的其他反应严重变质,变质的油脂会减少营养价值且对人体消化器官及其他部位产生毒性,从而成为食品卫生上的问题之一,油脂氧化酸败的关键产物是脂肪酸过氧化氢物是形成羰基和羟基化合物的中间产物,此化合物通常认为,是过氧化物油脂中过氧化值是指测定1g油脂所需要的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它是判断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油样的存放条件对油脂氧化酸败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防止油脂氧化酸败速度过快油样赢避光低温保存,另外为了能够准确,反映出油样氧化酸败中产生的过氧化氢物称样后必须快速进行测定。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化学反应式:
油脂过氧化值(POV值)测定
精密称取油样2~3g,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再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刻用0.002188mol/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计算公式为:
(V2-V1)c0.1269100POV(%)m
式中:V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0.1296——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mL相当于碘的克数。
3. 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设备: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2实验材料:
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淀粉试剂:将淀粉0.5g用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临时用现配;
3实验材料:没有添加剂的刚榨食用油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分别取30g左右的食用油加入四个塑料杯中,编号1、2、3号和4号,1号加茶多酚并且放置烘箱,2号放置冰箱,3号作为常温也就是温度的对照组,4号放置烘箱也就是即作为温度的实验组,也作为抗氧化剂的对照组,根据设计时间测定所需数据。
2测量POV值:称取2.00~3.00g试样→ 250mL碘瓶+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样品完全溶解+1.00mL饱和碘化钾→密塞→ 轻轻振摇0.5min →暗处放置3min →取出+100mL水→摇匀→立即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淡黄色+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消失为终点,取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3记录数据,根据公式计算POV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表一 抗氧化剂对POV值得影响
表二 温度对POV值得影响
计算公式为:
(V2-V1)c0.1269100POV(%)
式中:V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0.1296——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mL相当于碘的克数。
6.参考文献
[1] 张禄生,袁文彬,张华,张火根. 食品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研究[J]. *卫生检验杂志. 20xx(10)
[2] 庞瑞*. 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时应注意问题的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xx(04)
[3] 战宇,**强. 食品分析实验指导.
[4] 肇立春 浅谈食用油脂的氧化及其测定[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xx(01)
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意见
签名:
年月 日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与结果
表一 抗氧化剂对POV值得影响
油脂酸败的测定实验报告3
一、原理: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含量。
二、试剂:
1. 饱和碘化钾溶液: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溶解,冷
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2. 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量取40毫升三氯甲烷,加60毫升冰醋酸。 3. 硫代硫酸钠标液:C(Na2S2O3)=0.002mol/L
4. 淀粉指示剂(10g/L):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
沸水中调匀,煮沸,临用时现配。
三、操作方法:
1. 取2.00~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样品,于250ml碘量瓶中,加30ml
三氯甲烷—冰醋酸,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盖好瓶盖,并轻振摇30s,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
2. 取出加入100ml水摇匀,立即用Na2S2O3标液滴定至黄色时加入1ml淀粉
指示剂,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3. 取与样品测定时相同量的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碘化钾溶液、水,
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
四、计算:
X1=(V-V0)×C×0.1269×100/mX2=X×78.8
式中: X1—样品的过氧化值 g/100gX2—样品的过氧化值 meq/Kg
V—Na2S2O3 标液体积ml V0—空白耗Na2S2O3标液体积 ml C—Na2S2O3 标液的浓度 mol/L
m—样品的质量g,0.1269—与1.00ml Na2S2O3标液C=1.000mol/L
相当的碘的质量, g 五、注意事项:
1、 淀粉指示剂必须现用现配。
2、 KI溶液应澄清无色,且放置时间不能太长,不超过3天。 3、
对过氧化值含量高的油脂可适当减少取样量。
4、 含油脂少的产品若初测滴定不出结果时,考虑增加检测样品量或提取出
油脂后再测定。
参照GB/T5009.37
油脂酸价的测定
一、 原理:
油脂在存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各种变化,并分解成游离脂肪酸等产物;游离脂肪酸是油脂水解酸败过程累计产生的,它能加速油脂的酸败。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油脂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它是判断油脂酸败程度的依据之一。
二、 试剂:
1. 乙醚—乙醇混合液(2﹕1):用氢氧化钾(3g/L)中和至酚酞指示液呈中性
(初现粉红色)。
2. 氢氧化钾标液:C(KOH)=0.05mol/L 3. 酚酞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
三、 操作方法:
(一) 直接滴定:
1. 准确称取3.00~5.00g样品,于三角瓶中;
2. 加入50ml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完全溶解,必要时可微热使
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2~3滴,以KOH标液滴定至溶液初现粉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所耗KOH的体积。
(二) 提取(浸泡)滴定:
1. 准确称取100-120g,放于带塞碘量瓶中,加入100ml石油醚放置
20-24小时;
2. 烘干燥三角瓶至恒重后称重;浸泡的样品用定性滤纸过滤到三角瓶
中,水浴70°蒸发后,再50°烘箱烘干1小时; 3. 称量油脂重量,按照方法一中的第二步方法滴定。
四、 计算:
X=VC m
式中: X—样品酸价,mg/g
V—样品消耗KOH标准液体积数,
mlC—KOH标准液浓度,mol/L
m—样品质量(提取出的油脂的重量),g
56.11—与1.0ml氢氧化钾标液(1.000mol/L)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五、注意事项:
1. 乙醚—乙醇混合溶液一般配置后要放置一段时间,不宜现配现用,否则会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2.实验中存在乙醚乙醇混合液加入指示剂后用氢氧化钾滴定不变色的情况,其原因为:实验用量筒与检测过氧化值所用量筒混用,使溶液受到污染导致不变色。故此,实验用具做标示,专项专用。
参照标准:GB/T5009.37《食用植物油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3)
——弱酸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弱酸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衡常数。
2、学习使用pH计。
3、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下列*衡:
HAc
+H
+Ac-
[H][Ac]c2
Ka
[HAc]1
式中[H+]、[Ac-]、[HAc]分别是H+、Ac-、HAc的*衡浓度;c为醋酸的起始浓度;Ka
为醋酸的电离*衡常数。通过对已知浓度的醋酸的pH值的测定,按pH=-lg[H+]换算成[H+],[H]
根据电离度,计算出电离度α,再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电离*衡常数Ka。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移液管(25mL),吸量管(5mL),容量瓶(50mL),烧杯(50mL),锥形瓶(250mL),碱式滴定管,铁架,滴定管夹,吸气橡皮球,Delta320-SpH计。
药品:HAc(约0、2mol·L-1),标准缓冲溶液(pH=6、86,pH=4、00),酚酞指示剂,标准NaOH溶液(约0、2mol·L-1)。
四、实验内容
1.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25mL约0、2mol·L-1HAc溶液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锥形瓶中,各加2~3滴酚酞指示剂。分别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从而求得HAc溶液的精确浓度(四位有效数字)。
2.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用移液管和吸量瓶分别取25mL,5mL,2、5mL已标定过浓度的HAc溶液于三个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求出各份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精确浓度(cc,210c)的值(四位有效数字)。
3.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
用四个干燥的50mL烧杯分别取30~40mL上述三种浓度的醋酸溶液及未经稀释的HAc溶液,由稀到浓分别用pH计测定它们的pH值(三位有效数字),并纪录室温。
4.计算电离度与电离*衡常数
根据四种醋酸的浓度pH值计算电离度与电离*衡常数。
五、数据纪录和结果
1、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
滴定序号
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所取HAc溶液的量/mL标准NaOH溶液的用量/mL实验测定HAc测定值溶液精确浓度/mol·L-1*均值
2、醋酸溶液的pH值测定及*衡常数、电离度的计算t=℃
HAc溶液编号1(c/20)2(c/10)3(c/2)4(c)
cHAc/mol·L-1
pH
[H+]/mol·L-1
α/%
Ka
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1.预习要求
(1)认真预习电离*衡常数与电离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弱酸电离*衡常数与电离度的因素。
(2)pH计的型号不同使用方法也略有区别,使用前应认真预习,熟悉实验所用型号的
pH计的使用方法。
2.思考题
(1)标定醋酸浓度时,可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为什么?
(2)当醋酸溶液浓度变小时,[H+]、α如何变化?Ka值是否随醋酸溶液浓度变化而变化?
(3)如果改变所测溶液的温度,则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有无变化?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4)
——机械cad实验报告总结
机械cad实验报告总结1
本实训的目的在于把握Auto CAD用于工程制图的基本操作,了解工程图纸绘制的格式和要求,工程图样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要求我们能够用Auto CAD绘制二维的工程图纸,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做了一套工程图样的操作实例。
目的与任务:
1、了解工程图纸的一般要求和格式并绘制*面工程图纸
2、绘制和阅读简单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了解到AutoCAD 2008 的新功能;
4、熟练掌握AutoCAD 2008 的二维绘图功能;
5、掌握AutoCAD 2008 的三维绘图功能。
6、掌握了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实训要求
本实训要求熟悉制图的基本规格和基本知识,正确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培养绘图和读图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按要求《机械制图》和AutoCAD 2008知识的紧密结合,作到既要掌握AutoCAD 2008 的作图技巧,又要符合《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熟练掌握零件图绘制的基础上,学会装配图的绘制和三维实体造型。
1.箱体
2.垫圈
3.直齿轮
4.左上端盖 5.管套
6、左下端盖 7、衬套
8、压碗 9、圆锥齿轮轴
总结
通过此次实训,我详细了解到一个真实零件的绘制过程,对于看图和绘图的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熟练。本次实训复习了很多我以前学过的'知识,对我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又做了一次练习,发现自己很多的知识没有运用熟练。还有我们这次实训内容较多,时间较短,发现自己绘图的速度很慢,以后一定要要多多练习争取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出色的完成任务。虽然我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实训,但是我觉得本次实训虽然比我们*时的作业困难了一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可以胜任某项制图工作,因为我们这次实训的内容基本上是在照抄别人的作品,没要完成一个制图者应该做的全部工作。所以我觉得我们离一个真正的制图工作者的路还很遥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为其而努力。
机械制图(CAD)实训能够圆满结束,首先得感谢老师教育我们理论知识和耐心的指导,没有这些理论知识我们就不可能顺利的完成。老师的耐心辅导是我们坚持的不懈动力。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5)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1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5.水*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微调手轮 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 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 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 a黑和前视读数 b黑;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则计算*均高差 h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 h3、h4。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 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2.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每次观测读数前,应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
3.立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注意巳知水准点和待定水准点上不放尺垫。仪器未搬迁,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点尺垫不能移动。迁站时应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
4.限差要求:黑、红面水准尺读数之差(黑+K-红)小于3mm;同一测站黑、红面(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路线高差闭合差应在±20L或±6n (mm)之内,L为公里数,n为测站数。超限应重测。
5.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报告一份(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
六、实验报告数据
七、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
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6)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
在数字电路实验中,需要使用若干仪器、仪表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有万用表、逻辑笔、普通示波器、存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万用表和逻辑笔使用方法比较简单,而逻辑分析仪和存储示波器目前在数字电路教学实验中应用还不十分普遍。示波器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且使用相对复杂的仪器。本章从使用的角度介绍一下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是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1.1示波管
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正如图1所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
1.荧光屏
现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面,内表面沉积一层磷光材料构成荧光膜。在荧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层蒸发铝膜。高速电子穿过铝膜,撞击荧光粉而发光形成亮点。铝膜具有内反射作用,有利于提高亮点的辉度。铝膜还有散热等其他作用。
当电子停止轰击后,亮点不能立即消失而要保留一段时间。亮点辉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经过的时间叫做“余辉时间”。余辉时间短于10μs为极短余辉,10μs—1ms为短余辉,1ms—0.1s为中余辉,0.1s-1s为长余辉,大于1s为极长余辉。一般的示波器配备中余辉示波管,高频示波器选用短余辉,低频示波器选用长余辉。
由于所用磷光材料不同,荧光屏上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般示波器多采用发绿光的示波管,以保护人的眼睛。
2.电子枪及聚焦
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或称第二栅极)、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组成。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灯丝通电加热阴极,阴极受热发射电子。栅极是一个顶部有小孔的金属园筒,套在阴极外面。由于栅极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起**作用,一般只有运动初速度大的少量电子,在阳极电压的作用下能穿过栅极小孔,奔向荧光屏。初速度小的电子仍返回阴极。如果栅极电位过低,则全部电子返回阴极,即管子截止。调节电路中的W1电位器,可以改变栅极电位,**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达到调节亮点的辉度。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前加速极都是与阴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三个金属圆筒。前加速极G2与A2相连,所加电位比A1高。G2的正电位对阴极电子奔向荧光屏起加速作用。
电子束从阴极奔向荧光屏的过程中,经过两次聚焦过程。第一次聚焦由K、G1、G2完成,K、K、G1、G2叫做示波管的第一电子透镜。第二次聚焦发生在G2、A1、A2区域,调节第二阳极A2的电位,能使电子束正好会聚于荧光屏上的一点,这是第二次聚焦。A1上的电压叫做聚焦电压,A1又被叫做聚焦极。有时调节A1电压仍不能满足良好聚焦,需微调第二阳极A2的电压,A2又叫做辅助聚焦极。
3.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电子射线方向,使荧光屏上的光点随外加信号的变化描绘出被测信号的波形。图8.1中,Y1、Y2和Xl、X2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偏转系统。Y轴偏转板在前,X轴偏转板在后,因此Y轴灵敏度高(被测信号经处理后加到Y轴)。两对偏转板分别加上电压,使两对偏转板间各自形成电场,分别**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和水*方向偏转。
4.示波管的电源
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对电源供给有一定要求。规定第二阳极与偏转板之间电位相近,偏转板的*均电位为零或接近为零。阴极必须工作在负电位上。栅极G1相对阴极为负电位(—30V~—100V),而且可调,以实现辉度调节。第一阳极为正电位(约+100V~+600V),也应可调,用作聚焦调节。第二阳极与前加速极相连,对阴极为正高压(约+1000V),相对于地电位的可调范围为±50V。由于示波管各电极电流很小,可以用公共高压经电阻分压器供电。
1.2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X轴偏转板和Y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我们知道,一个电子信号是时间的函数f(t),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它由示波管、Y轴系统、X轴系统、Z轴系统和电源等五部分组成。
被测信号①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②和③。经延迟级延迟Г1时间,到Y2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③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值产生触发脉冲⑥,启动锯齿波扫描电路(时基发生器),产生扫描电压⑦。由于从触发到启动扫描有一时间延迟Г2,为保证Y轴信号到达荧光屏之前X轴开始扫描,Y轴的延迟时间Г1应稍大于X轴的延迟时间Г2。扫描电压⑦经X轴放大器放大,产生推挽输出⑨和⑩,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z轴系统用于放大扫描电压正程,并且变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栅极。这使得在扫描正程显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辉度,而在扫描回程进行抹迹。
以上是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双踪显示则是利用电子开关将Y轴输入的两个不同的被测信号分别显示在荧光屏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当转换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看到的是两个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
示波器中往往有一个精确稳定的方波信号发生器,供校验示波器用。
2示波器使用
本节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种类、型号很多,功能也不同。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双踪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异。本节不针对某一型号的示波器,只是从概念上介绍示波器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用功能。
2.1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2.2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
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
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
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4.标尺亮度(Illuminance)
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2.3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值**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屏幕上信号光点移动一格,则**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值与波段开关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此旋钮,能够微调垂直偏转因数。垂直偏转因数微调后,会造成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应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数缩小若干倍)。例如,如果波段开关指示的.偏转因数是1V/DIV,采用×5扩展状态时,垂直偏转因数是0.2V/DIV。
在做数字电路实验时,在屏幕上被测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与+5V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之比常被用于判断被测信号的电压值。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按1、2、5方式把时基分为若干档。波段开关的指示值**光点在水*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例如在1μS/DIV档,光点在屏上移动一格**时间值1μS。
“微调”旋钮用于时基校准和微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旋钮,则对时基微调。旋钮拔出后处于扫描扩展状态。通常为×10扩展,即水*灵敏度扩大10倍,时基缩小到1/10。例如在2μS/DIV档,扫描扩展状态下荧光屏上水*一格**的时间值等于2μS×(1/10)=0.2μS
示波器的标准信号源CAL,专门用于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和垂直偏转因数。例如COS5041型示波器标准信号源提供一个VP-P=2V,f=1kHz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旋转水*位移旋钮(标有水*双向箭头)左右移动信号波形,旋转垂直位移旋钮(标有垂直双向箭头)上下移动信号波形。
2.4输入通道和输入耦合选择
1.输入通道选择
输入通道至少有三种选择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双通道(DUAL)。选择通道1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1的信号。选择通道2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2的信号。选择双通道时,示波器同时显示通道1信号和通道2信号。测试信号时,首先要将示波器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根据输入通道的选择,将示波器探头插到相应通道插座上,示波器探头上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示波器探头接触被测点。示波器探头上有一双位开关。此开关拨到“×1”位置时,被测信号无衰减送到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此开关拨到“×10"位置时,被测信号衰减为1/10,然后送往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乘以10才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
2.输入耦合方式
输入耦合方式有三种选择:交流(AC)、地(GND)、直流(DC)。当选择“地”时,扫描线显示出“示波器地”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流耦合用于测定信号直流绝对值和观测极低频信号。交流耦合用于观测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一般选择“直流”方式,以便观测信号的绝对电压值。
2.5触发
第一节指出,被测信号从Y轴输入后,一部分送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驱动光点在荧光屏上按比例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部分分流到x轴偏转系统产生触发脉冲,触发扫描发生器,产生重复的锯齿波电压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使光点沿水*方向移动,两者合一,光点在荧光屏上描绘出的图形就是被测信号图形。由此可知,正确的触发方式直接影响到示波器的有效操作。为了在荧光屏上得到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掌握基本的触发功能及其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触发源(Source)选择
要使屏幕上显示稳定的波形,则需将被测信号本身或者与被测信号有一定时间关系的触发信号加到触发电路。触发源选择确定触发信号由何处供给。通常有三种触发源:内触发(INT)、电源触发内触发使用被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触发方式。由于触发信号本身是被测信号的一部分,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出非常稳定的波形。双踪示波器中通道1或者通道2都可以选作触发信号。
电源触发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这种方法在测量与交流电源频率有关的信号时是有效的。特别在测量音频电路、闸流管的低电*交流噪音时更为有效。
外触发使用外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外加信号从外触发输入端输入。外触发信号与被测信号间应具有周期性的关系。由于被测信号没有用作触发信号,所以何时开始扫描与被测信号无关。
正确选择触发信号对波形显示的稳定、清晰有很大关系。例如在数字电路的测量中,对一个简单的周期信号而言,选择内触发可能好一些,而对于一个具有复杂周期的信号,且存在一个与它有周期关系的信号时,选用外触发可能更好。
2.触发耦合(Coupling)方式选择
触发信号到触发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种,目的是为了触发信号的稳定、可靠。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AC耦合又称电容耦合。它只允许用触发信号的交流分量触发,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被隔断。通常在不考虑DC分量时使用这种耦合方式,以形成稳定触发。但是如果触发信号的频率小于10Hz,会造成触发困难。
直流耦合(DC)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的频率较低或者触发信号的占空比很大时,使用直流耦合较好。
低频抑制(LFR)触发时触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抑制(HFR)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抑制。此外还有用于电视维修的电视同步(TV)触发。这些触发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需在使用中去体会。
3.触发电*(Level)和触发极性(Slope)
触发电*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电*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下降。当电*旋钮调到电*锁定位置时,触发电*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极性开关用来选择触发信号的极性。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增加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时就产生触发。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减少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时就产生触发。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共同决定触发信号的触发点。
2.6扫描方式(SweepMode)
扫描有自动(Auto)、常态(Norm)和单次(Single)三种扫描方式。
自动: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或者触发信号频率低于50Hz时,扫描为自激方式。
常态: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处于准备状态,没有扫描线。触发信号到来后,触发扫描。
单次:单次按钮类似复位开关。单次扫描方式下,按单次按钮时扫描电路复位,此时准备好(Ready)灯亮。触发信号到来后产生一次扫描。单次扫描结束后,准备灯灭。单次扫描用于观测非周期信号或者单次瞬变信号,往往需要对波形拍照。
上面扼要介绍了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示波器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如延迟扫描、触发延迟、X-Y工作方式等,这里就不介绍了。示波器入门操作是容易的,真正熟练则要在应用中掌握。值得指出的是,示波器虽然功能较多,但许多情况下用其他仪器、仪表更好。例如,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判断一个脉宽较窄的单脉冲是否发生时,用逻辑笔就简单的多;测量单脉冲脉宽时,用逻辑分析仪更好一些。
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扩展7)
——纸杯旋转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纸杯旋转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
有句格言说“首先发现水的绝不是鱼。”是的,同样道理,人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能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的人在地球上出现距今已有二、三百万年,可是直到360年以前的1643年才有托里拆利第一次揭示了大气压强的.真实存在,并测定了其值与76 cm高水银柱的压强相当。但是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广泛接受而流传,此后又过了11年,德国的格里克在马德堡做半球实验时还是使人们大为惊诧不已。
而科学家们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得出的结论,其实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证明——覆杯实验。
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张白纸,一个纸杯,水
如何完成覆杯实验:
将纸杯里倒满水,在纸杯上放置一张白纸,然后将纸杯倒过来
实验效果:
虽然纸杯倒了过来但水并没有洒出
原因:
当倒转杯时,由于水的重力关系,纸片稍稍向下凸出,杯内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也就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大气压把水给托住了。
结论:
空气中含有大气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