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
生活中的推理(精选13篇)
生活中的推理 篇1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推理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通过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挑战自我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推理与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难点: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月 5月 7月 9月 12月 11月
2月 8月 12月 11月 5月 10月
12月 3月 8月 6月 11月 9月
6月 12月 10月 7月 12月 4月
师:虽然我们了解的不多,但我只需问你4句话,就马上能知道你是几月出生的,你们信吗?出示:一张十二月份表,
师:我只不过是运用了一些我们数学中的逻辑推理知识,你如果学会了推理知识,一定比我更聪明!有没有兴趣一起来学习推理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生活中的推理
板书:生活中的推理
【意图】:通过设计猜月份的环节,挖掘教材潜在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有想了解有关推理方面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授:
活动一:
在我们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和英语四门课, 淘气、笑笑、明明、亮亮分别在上其中不同的课,美术课上没有淘气,笑笑没在操场上课,明明上课正在吹口风琴,亮亮上课时很少说中文。
学生汇报:因为明明上课正在吹口风琴,所以明明正在上音乐课。
因为亮亮上课时很少说中文,所以亮亮正在上英语课。
因为美术课上没有淘气,所以淘气在上体育课。
因为笑笑没在操场上课,所以笑笑在上美术课。
【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推理是要学会找到解题时的“突破口”。
一道数学题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信息,有的直露,有的隐晦;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重要,有的次要、我们应当善于抓住最主要的信息,从关键处入手,这样往往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活动二:
淘气、笑笑、明明、亮亮分别是四个班的学生。
明明比二班和四班的学生胖。
淘气比一班的学生高、比三班的学生矮。
三班和四班的两个学生比笑笑跑得快。
二班的学生找淘气、笑笑、明明看电影。
请你说一说,淘气、笑笑、明明、亮亮分别是哪个班的学生?
1、 独立思考
2、 小组合作,把自己推理的思考过程讲给同伴听,在陈述和倾听的过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 汇报。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淘气 × × × √
笑笑 √ × × ×
明明 × × √ ×
亮亮 × √ × ×
学生汇报:
因为明明比二班和四班的学生胖,明明不是二班和四班的学生,所以在对应的表格中画“×”。
淘气比一班的学生高、比三班的学生矮。淘气就不是一班和三班的学生,也要在对应的表格中画“×”。
三班和四班的两个学生比笑笑跑得快。说明笑笑不是三班和四班的学生,也要在对应的表格中画“×”。
二班的学生找淘气、笑笑、明明看电影。说明淘气、笑笑、明明不是二班的学生,只剩下亮亮一个人,所以亮亮就是二班的学生。
剩下的人中,淘气不是一班和三班的学生,也不是二班的学生,从而判断出他是四班的学生。而笑笑不是三班和四班的学生,也不是二班的学生,她应该是一班的学生。明明就是三班的学生。
小结:肯定了一项,同时也就否定了其他几项。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叫排除法。
【意图】: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利用表格、借助符号进行判断推理的必要性。因为有时题干中所涉及或所列出的事物情况比较多,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表列特征,如果不列表而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头绪。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迅速寻找到答案。
活动三: 请排出三年级三班的周四课程表
周四有一节体育课。l
数学老师上午外出听课,下午3点要和一个家长见面。l
l 音乐老师上午前两节没有课,下午是四年级的课。
英语老师上完课后,马上和学生一起吃中午饭。l
l 语文老师上午9点以后外出开会,下午不到校。
美术老师下午有其它年级的课。l
语文 数学 美术 英语 音乐 体育
8∶00~8∶40 第一节
8∶50~9∶30 第二节
10∶10~10∶50 第三节
11∶00~11∶40 第四节
2:00 ~ 2:40 第五节
2:50 ~ 3:30 第六节
1、独立解决
2、小组交流。
3、汇报。请学生说出本题的“突破口”。
学生汇报1:
因为数学老师上午外出听课,下午3点要和一个家长见面。所以判断出数学老师只能上第五节课。
音乐老师上午前两节没有课,下午是四年级的课。说明音乐老师可能上第三节或第四节课。
英语老师上完课后,马上和学生一起吃中午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明英语老师上第四节课,从而知道音乐老师上第三节课。
语文老师上午9点以后外出开会,下午不到校。说明语文老师只能上第一节课。
美术老师下午有其它年级的课。说明他只能上第二节课。
学生是根据“数学老师上午外出听课,下午3点要和一个家长见面。” 这个条件为“突破口”。
学生汇报2:
学生还有根据“英语老师上完课后,马上和学生一起吃中午饭”这个条件为“突破口”解题。
学生汇报3:学生还有根据“语文老师上午9点以后外出开会,下午不到校”这个条件为“突破口” 解题。
【意图】:联系实际,检查落实知识所学的情况,夯实基础,拓展思维。
推理时,抓住给定条件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三、总结:
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的活动只能暂时进行到这里了,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后,我将这张十二月份表送给大家,回去以后好好研究研究,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家长进行交流,他们一定会觉得你特别聪明!
生活中的推理 篇2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重点: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幻灯。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的是摸球游戏,有趣吗?今天我们继续做游戏。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二、探索新知:1、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淘气、笑笑、小明,约定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一项。扮演绦子的同学说:“我喜欢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学说:“我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再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
足球
航模
电脑
淘气
笑笑
小明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三、拓展应用: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再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科?
美术
音乐
体育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王老师教: 李老师: 张老师: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推理 篇3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并判断其结果。
2、通过与同伴交流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欢迎来到华侨城小学
师:大屏幕上的这句话大家会读吗?谁来读一遍?
生:welcome to our school
师:今天有很多外地的老师到我们学校参观,看我们同学上课,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送给他们好吗?转过身去,一起对客人说——
生齐:welcome to our school
cai课件继续演示华侨城美丽的校园环境。
师:让我们先和客人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学校。
师边播放课件边解说:华侨城小学是一所园林式、花园式的学校,一年四季绿树成荫,整个校园都掩映在绿树与鲜花丛中,早在1994年我们学校就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我们的校园环境这么好,主要是全校师生都有非常强的环保意识,都能自觉地地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
二、是谁捡起了校园里的垃圾
cai课件从美丽的校园环境一下切换到地面的一处垃圾上。
师:哎哟,不知哪位小朋友送牛奶盒时掉了一个,一阵风把一片黄叶也吹落下来了,这和周围干净的地面多不协调啊。瞧!有一个人走过来了,你看,他捡起了垃圾,这是谁呢?
生:顾笑童。
师:为什么?
生:头发有点像。
生:我觉得有点像欧慧怡。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头发、还有发卡有点像。
生:我猜是陈善乐吧,因为早上我看见她穿的就是这件毛衣。
……
师:到底是谁呢?我再给大家提供一点线索吧。(课件演示捡垃圾的同学的侧面,接着是整个正面)
学生看到画面,一起笑起来,说:是陈善乐!
师:原来真的是陈善乐呀。让我们为善乐这种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行为鼓鼓掌吧。
师:刚才大家在猜这个人的时候,是怎么猜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仔细观察——寻找线索——认真分析)
师:这个过程,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数学中所说的“推理”,这节课,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推理”。
三、了解我们的兴趣班
1、他们参加哪个组
师:刚才我们带客人们参观了校园,下面再去了解一下我们的课外兴趣小组吧。(课件出示第1题)
师指名读题
学校组织了足球、书法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书法。
师: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题目的意思?
(学生回答得不是很准确)老师引导他们:题目说了几个人?几个组?每人参加一个组,没有重复,是吗?到底哪个同学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你能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推理吗?
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3分钟后指名汇报。
生1:题目说淘气喜欢书法,他肯定是书法小组的,剩下的笑笑不喜欢足球,那笑笑就是电脑小组的,小明肯定就是足球小组的。
生2,生3:略。
师:说得非常好!刚才三个同学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听出来了吗?
生4:他们都是先确定淘气是书法小组的。
师:为什么他们都要先确定淘气呢?
生5:因为题目直接告诉我们了淘气喜欢书法。
师:也就是说这是一条“直接信息”,是吗?(板书:先抓直接信息)
师:为了让表达的同学思维更清晰,听的同学听得更清楚,我给大家提供一张表格,你觉得谁是那个小组的就在那个小组打个勾。谁愿意来说?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表格,让一名学生上台一边说推理的过程一边在表格里打“√”
足球
电脑
书法
淘气
√
笑笑
√
小明
√
师:这样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2、他们分别教哪个班
师:同学们的兴趣小组找到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排课的情况。
指名读题:学校兴趣班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和英语四门课,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和赵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学科。
李老师不是美术老师, 王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
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 赵老师上课很少讲中文。
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题目的意思?
生:有四位老师,教四门学科,一人一门,不重复。
(老师刚才的示范起到了作用,学生马上就会这样简单概括题意了。)
让学生用刚才填表格方法独立思考,再跟同桌交流。
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表格并汇报推理过程:题目说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所以张老师是音乐老师,赵老师上课很少用中文,说明赵老师是英语老师,李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那他就是体育老师,王老师从不在操场上上课,王老师就是美术老师。
生2、生3:略。
美术
音乐
体育
英语
张老师
√
李老师
√
王老师
√
赵老师
√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这三位同学的发言有又什么共同特点?
生4:他们都是先确定张老师和赵老师的学科的。
师:为什么可以先确定张老师和赵老师的学科呢?
生5:因为题目本来就告诉我们“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赵老师上课很少说中文。
生6:因为他们是“直接信息”!
师:你真厉害!刚才学的知识马上就会用了。推理时,先抓住直接信息,确定了张老师和李老师所教的学科,剩下两个老师就很容易定下来了。
生7:为什么剩下来的李老师不是美术老师就是体育老师呢?也可能是别的学科的老师啊?
生8:题目本来就只说了这四门学科,没有别的学科啊。
生9:去掉音乐和英语就只剩下体育和美术了嘛。
师(对生8):你明白了吗?
生8:明白了。
生10:老师,我觉得题目还是有点不好,它说“王老师从不在操场上上课”,王老师就是美术老师吗?美术老师有时也要到操场上画画的。
师:是哦,有道理!美术老师确实有时会带学生去操场上写生的,那怎么办呢?(这一点我事先没有考虑到)
生11:但是根据题目说的“李老师不是美术老师”,也可以断定李老师是体育老师啊,王老师就是美术老师了。”
师(对生10):你能接受吗?(生10点头)不过你提出的意见很有道理,题目确实不严密。怎么说才比较好呢?
生11:改为“王老师很少在操场上上课”就行了。
师:好的,我接受你的意见,以后出题一定要严密。
3、她们叫什么名字
师:下面我们再去看看体育课排队的情况。
指名读题、先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
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小红、小青、小芳和小丽四个人排队,已知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你能标出她们的名字吗?
(图略)
指名上台汇报推理过程(略)。
老师简单总结:你们最先确定的哪位同学?然后呢?(随着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一一标出每个同学的名字)
4、他们站在哪儿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下面请大家去做游戏。(指名读题)
李老师和小军、小明、小林、小兵、小海在操场上做游戏。
李老师的两边是小明和小军,
小林正好在李老师的对面, (图略)
小兵在小林的左边,
小兵的对面是小明 。
生活中的推理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思维的开启需要各种刺激和诱因。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淘气、笑笑和小明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境,并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这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逻辑推理的范畴。对学生逻辑推理的训练应该由浅入深,题面繁琐冗长则容易打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而在本课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例题都比较简单易懂,同时又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证明等活动,找到突破口,一步一步地发展着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师生互动中,我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方法上的引导,把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但是由于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很高,这是我们班的一个普遍的毛病,有的小组内的同学养成了等答案的习惯,我想应对这些同学的小组应该实行一些改变,如果他们真的没有思路,至少要学会去认真倾听,尽量把这些本领内化为自己的本领。
生活中的推理 篇5
【说课标】
基本理念:是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关于小数数学1---3年级的学段目标中关于学习内容如此规定:
数学思考:1.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与类比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1.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2.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最后一课《生活中的推理》。在整本书中可以说是一个归纳复习课。它为后来4---6年级的学段目标“能要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与”做好了铺垫。北师大版的教材总体上来说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趣味性比其他版本强一些。因此我选用了这一个版本的教材。
【说学生】
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学生记忆以有意义的语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下降到从属地位,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具体抽象思维过渡。但还不能完全脱离具体形象的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开始从外部转向对学习本身的内部为主。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机及主动性。
2. 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 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要求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引导性以及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转变为了知识的引导者,基于此,我采用了讨论法与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讨论法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师生可以共同提高,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由生活中的现象抽象为数学问题,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用两幅图片问同学们这个老师是教什么的,这是什么季节的典型特征,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推理。
讲授新课
1. 讲述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来咱们班做客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2. (电脑)演示。
(1)小伙伴们,你们好!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真是太棒了!根据自己的爱好,我们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
(2)演示:
(3)提问:同学们,你能猜出我们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首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的题意,着重让他们明白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是什么意思。之后进入“自主求知”阶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1.交流。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深入践行新课改关于分享,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理念。
2.反馈。
(1)师: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愿意跟大家交流吗? 还有别的想法吗?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思想成果。
3.提问。(1)你觉得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 (2)为什么?在此,我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改进。着重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这句话一般不仅能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还能帮助进行其他的判断。
4.达成共识。
“淘气喜欢航模”这句话最重要,因为通过它不仅直接知道了淘气是航模小组的,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其他两个人是什么小组的。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用阅读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下面我引导他们用连线法和表格法进行自主推理,得出答案。
6.画表格
7.评价:用画表的方法思考问题有什么好处?让同学们认识到画表格在推理中的优越性。
8.概述:像刚才这样,我们从一句或者几句话中,得出了另外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推理。拓展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推理?引发学生思考,更加紧密的联系生活,实现生活的数学分化与数学的生活化。
10.课堂结论:推理时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话,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下面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阅读、画表格都是推理常用的好方法。
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同学们掌握推理的一般方法如排除法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交流合作的好处,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生活中的推理 篇6
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实验的鲜明特色,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本课时的教学就是根据此教学理念进行设计的。
一、诱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怎样能诱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性,使他们把外在的需要化为内在的动力,燃起学习的*,从而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教师们都在努力的方向。在此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抓住这一点为突破口,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推理结果和推理过程(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后,由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推理过程,显然有点混乱,这时,我假作“糊涂”:“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有些混乱,这样吧,为了更清楚地把题目的信息记录下来,我们画一个表格来帮忙。”好一个“假作糊涂”,学生们不有自主地随着老师有了“有些混乱”的同感,从而诱发了:“怎样的表格能更清楚地把题目的信息记录下来?”都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此情此景,作为教育者,能不开怀吗?
二、引导学生尝试、探究、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
本课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要始终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创设不同的情景与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尝试、探究、亲身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第一步:在课前的情景导入中,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情景——老师和班长选择了哪一种食物?面对这熟悉而喜爱的情景,学生都乐于尝试回答并说理。第二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我设疑:淘气、笑笑、小明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继而向全班同学进行表述。第三步:在学生选用“√”表示参加的小组,用“×”表示不参加的小组后,教师鼓励:“*意试一试?”,这新“玩意”对学生来说既陌生有刺激,再加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判断作出即时的随机操作,增添了学生的成功感,因此学生都踊跃尝试,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乐于想出与其他同学不同或更优的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自主的、积极的、富有个性的,他们都得到自我发展,都有所收获。
三、贯彻“独立思考——同伴交流——总结提高——转化为活的能力”的教学模式。
纵观众多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误区:重同伴交流(或合作交流)而忽视学生的个体独立思考。事实上,学生是独立的,具有个性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决不能简单的等同或强加一致,在教学设计中,我在每一环节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他们对该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再与同伴交流想法,再而通过交流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思路,最后总结提高,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摆正独立思考的位置,学生就能真正地“动”起来,广开思路,真正地会思考、乐思考、善思考。
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科学性、价值性、成功与喜悦。
“学以致用”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当你得知:我学到的知识可以帮助我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心情?当然是成功与喜悦!当学生发现,用表格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将显得混乱的信息整理清晰;当学生发现,用表格的方法,快而准地推断出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门学科;(这与老师有关的事情,学生能不兴奋吗?);当学生发现,用表格的方法清晰地呈现他们的学校星期一到星期四饮用奶的情况(这与他们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不无成功感!);当学生发现,利用推理知识,何老师家里的玩具柜里藏着哪6种玩具,谜底呼之欲出,且快而准者有奖,学生能不雀跃吗?一系列的“发现”,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了,都体验到数学学习存在的真实性,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同时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科学性,价值性,感受学以致用,感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尝试,自主探索;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自我发展,都有所收获;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我坚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梦寐以求的教学境界!
生活中的推理 篇7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 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设计片段〗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谁来说一说你的爱好是什么?(学生说)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小朋友(cai出示淘气、笑笑和小明),他们三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参加了三个兴趣小组(cai出示三个兴趣小组和每个人的说法),你能不能根据他们每个人的说法判断一下他们分别参加的是哪个兴趣小组?
(评析由各人的兴趣爱好引入问题,贴切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活动,解决问题并引入课题
1. 围绕“你知道他们可能是在哪个兴趣小组”这个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并交流方法,然后汇报推理判断的过程和结果。
小组代表汇报:因为三个人分别参加其中一项,由淘气喜欢航模知道他在航模兴趣小组,所以笑笑只能在足球兴趣小组或电脑兴趣小组,可是笑笑不喜欢足球,所以笑笑肯定在电脑兴趣小组,剩下的小明只能在足球兴趣小组。(对首先判断淘气的做法提出表扬)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小组代表介绍用表格进行判断。(投影出示学生画的表格)
2.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进行推理判断。
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个表格,(cai出示以下表格)请你根据这个表格说明判断的方法。
足球航模电脑淘气 √ 笑笑× 小明 ×
小组代表说明:参加哪一小组,就在哪一小组画“√”,否则画“×”。首先判断出淘气在航模兴趣小组,由此得出笑笑和小明不在航模兴趣小组,笑笑也不在足球兴趣小组,所以她在电脑兴趣小组,那么小明就在足球兴趣小组。
师强调:淘气参加了航模小组,那么他就一定不在足球和电脑小组,其他两人也一定不在航模小组。
根据表格,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推理过程,后指名再说一说。
师:还可以怎样列表?
小组讨论汇报如下:
淘气笑笑小明足球 航模 电脑
师说明推理方法同前。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生活中的推理”。
(评析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从讨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成果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情感,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表格的不同列法,拓展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由问题的解决引入课题,水到渠成。)
生活中的推理 篇8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一节专题活动课:《生活中的推理》(86页——87页)。
一、说教材
1、 本节课所处地位和作用
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过程。
(2)、能借助表格记录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的推理。
难点:借助列表整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4、教具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表格纸等。
5、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教材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学生在推理中不会遇到太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教师在此方面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取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1、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当数学与孩子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地。因此,我努力挖掘生活素材,重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将数学学习生活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选择学生熟悉的人物柯楠引题,让他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在推理有些困难的时候,利用表格,学习推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2、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给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推理出某种结论,比单纯告诉他们结果更重要。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借助符号、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每个环节的解决都是学生自己尝试,探究的结果。让学生经历困惑、失败的过程,再来品味成功的喜悦。学生有所体验,就能构建有自己意义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反思、折射出的是诱人的灵性,透射出的是体验的魅力。
3、合作交流——加强小组讨论的指导。
小组讨论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知道必须自己认真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听,并认真听取同学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思维。通过倾听、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说教学程序
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所崇拜的卡通人物柯南出场带领学生破案创设推理情境,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在“探索知识”的环节中,教师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即“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最优化的解题方法。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用“确认”与“排除”法推理问题,对于推理过程的表述可能不够严密和完整,此时,可巧妙地借助柯楠的形象,对学生的阐述进行示范和引导。
有了前面的引导,对于第二道例题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第一题的逻辑推理过程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自验证,学到知识,掌握要领。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推理成功的快乐,又渗透数学中“确认”与“排除”的方法。
在新授课之后,视时间安排课后1——2到练习题,巩固用“排除法”进行推理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对学习活动和方法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参与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将课堂所学延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生活中的推理 篇9
“生活中的推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是要让学生能用推理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加以判断。推力能力是数学六大能力之一,是新课标中作为专题提出的,说明它非常重要,“对现象的推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教材将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了数学课本中,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键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导入,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信息找班上的同学,巧设了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启迪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推理中存在“可能性”,要依据一定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才能推测出正确的结果。
在“新知探究的环节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淘气、笑笑和小明作为情境的主角,设计了生动的问题情景,并有意识的拉近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物图的摆放,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发挥团队的精神,又快又正确的完成。通过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小组中解决问题。然后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学生在小组内叙述推理过程,在黑板上展示推力的过程,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化的解题方法。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推理策略,有不同的方法,但关键就是必须找到突破口。接着,研究三位教师的分课情况对表格推理进行了巩固,这环节多数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说出推力的过程。
本节课不足之处,对学生关注的面还较为狭隘。教学中缺少一些难度高的习题强化排除法的应用。训练的强度,难度还有待提高。这节课的容量还可增加。
生活中的推理 篇10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并判断其结果。
2、通过与同伴交流推理的过程和结果,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3、会用表格来解决推理问题,体会表格的优越性。
三、教学准备:课件 每人一张白纸
四、教学实录: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柯南图片:孩子们,请你们看大屏幕,看看谁来了?
生:呀,柯南。
师:柯南,你喜欢柯南吗?
生:嗯,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他?
生1:因为他很厉害。
师:哪厉害呀?
生2:有些案子他都能破开。
师: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侦探。他为什么有名呀?
生3:因为他的推理很好。
师:推理能力很强对吗?(板书:推理)
师:还有吗?
生4:他总能观察到细小的东西。
师:对了,他善于……。
生:观察(板书:观察)
师:还有吗?
生5:因为他能模仿好多人的声音。
师:这样更有利于他进行破案。
[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好,可以抛出问题:他模仿那么多人的声音是为了什么?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获得确凿的证据,看来要想得出正确的结果,有足够的证据是很重要的,这样就让学生体会到推理是需要理由的。]
【点评】杜老师反思说到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好,我想我们还可以结合对“推理”的理解来反思。顾名思义,“推”,由此及彼,由一些条件得出新的结论。“理”,这条件与新的结论之间要有“理”可循,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得出新的结论往往需要多个条件和线索。在上面几位学生的回答中,学生4说到“他总能观察到细小的东西”这是一句很有价值的话,一是他提到了观察,一是提到了“细小的东西”,这两条是我们推理必然要引起注意的。为什么要观察?不观察我们就发现不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就发现不了其中的“理”,为什么要注意“细小的东西”?因为这些“细小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柯南推理的条件。因此,如果说再做出改进的话,建议将这句话多做一下分析,可以肯定孩子的回答,可以再进一步追问:这位学生提到“观察”、提到了“细小的东西”,细小的东西对他破案有用吗?为什么要观察?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推理,怎样做出推理。(编者)
生6:他踢球特别好。
师:哦,他还经常锻炼。
[此处由于与课上内容无关,所以我采取了冷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生7:他还依靠很多种的高科技的产品。
[其实他利用高科技手段也是在获取有力的推理证据,看来证据真的是推理的前提,如果老师能这样说会更好。]
师:也就是说柯南善于观察,能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所以在破案方面非常厉害。
师:那你们想不想像柯南一样成为非常厉害的小侦探?
生:想!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推理知识。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推理
活动二、在游戏中感受推理
1、判断粉笔在哪只手里。
师:我们先通过玩两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什么是推理?
师出示一根短一点的粉笔,说:这是一根粉笔,杜老师把它藏在杜老师的其中一只手里。
师把手藏在桌子后面,然后把粉笔放入一只手里。问:来,猜猜在哪只手里?
生1指着我的左手,说:那只。
生2指着我的右手,说:那只。
师:敢不敢确定在哪只手里?
生分别指着我的不同的手,说:敢敢……那只……
师:有的说这只,有的说那只,为什么不敢确定?
师:为什么我们的答案现在是不确定的呢?举手说。
师张开了右手,做出举手的姿势。
生3:因为刚才杜老师把手(右手)开开之后,一直握的这只手(左手)。而且这只手(左手)这块有粉笔沫。
[生3所说的“左手有粉笔沫”是课上生成的,当时我采取了冷处理,没有去理会他的说法,其实现在想起来,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刚才说什么?跟大家说一遍。让他跟大家再说一遍后,我进行引导:这个孩子很棒,他能够自己发现推理的线索,并且能够根据自己发现的线索进行推理,孩子们,正像我们之前所说的,推理是需要理由的,他真的明白了,但是,孩子们,这个理由充分吗?这样做就让学生对推理有了更高的认识,也明白要想推理出正确的结果,理由是要充分的,是要让别人信服的。]
师:刚才当我攥着的时候有的同学说在左手里,有同学说在右手里。当我打开这只手的时候,你敢不敢断定它在哪只手里?
生指着我的左手,异口同声地说:那只。
[本来预设中,是让孩子说明因为我们有两只手,所以粉笔在哪只手里是不确定的,是需要进一步线索的。可是课上由于想提示孩子们举手说话,结果我在做出举手姿势的时候,自动张开了右手。此时也只有随机应变了。]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刚才这只手打开了,那它肯定藏在这只手里。
[如果老师能够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就更好了,这样就能够让孩子自己说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两只手,不在这一只一定在另一只,可以更加让孩子明白推理的理由一定是充分的。]
师:因为杜老师只有两只手。现在排除了一只手,就还剩另一只手。
这就是推理的一个小知识,它叫作排除法。(板书:排除法)
师:当我们排除了一种可能,它就会确定在……
生:另一种可能。
[对这个突发事件的处理,我个人比较满意,正是我无意的张开了右手,才让学生发现了排除右手的线索,进行了有效的推理,好像比我直接提供线索更好了,如果老师能够表扬孩子们自己发现线索,认真观察的精神就更好了。]
师:好,现在我们玩第二个小游戏。
2、猜猜他(她)是谁。
师:猜猜他(她)是谁。我们经常玩的,谁愿意来玩?
生举手。师叫到生1。
(游戏描述:师叫一位学生到前边,这位学生背对着黑板,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名字,然后等其他学生看过后就擦掉,然后其他同学为他(她)提供线索,只能说这个学生的特点,不能说出他的名字,然后请这位同学猜出老师写的是谁。)
生提供线索一:她穿着黄色的衣服。
师:好,由这一条线索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嗯,她是黄颜色的衣服。
师:那你就把不是黄颜色衣服的怎么样?
生1:排除掉。
师:还需要线索吗?
生提供线索二:是个女的。
师:又有什么想法?
生1:她是长头发,不是男生。
师:女生就一定是长头发吗?
生1摇头。
[如果从中再让孩子给她提供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就更好了。]
师:现在你敢肯定的是:她是……女生,而且穿黄衣服。
师:现在能不能确定?。
生1:能,姬美好。
师:对吗?
生:对!
师:孩子们,她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进行了连续的思考。(板书:连续)
师:刚才大家给她提供了几条线索?
生:两条。
师:最后她把这两条线索都怎么样?
生:符合。
师:都得符合,对不对?
生:对。
师:所以她确定了是谁呀?
生:姬美好。
师:孩子们,这也是推理,其实在小游戏当中我们就运用了一些推理方法,只不过把很多线索连续起来思考,看来推理其实就在我们的……
生:身边。
师:它并不神秘。好,今天这节课杜老师还带了一个小任务,柯南想让杜老师在三四班找几个小侦探,当然小侦探一定符合要求。好,那我们就一起走入淘气和笑笑的校园去看一看那里有什么推理问题。
[这个设计通过孩子们经常玩的小游戏来体会推理的过程,使得孩子们感受到推理就在身边,使得推理与学生一下子就亲近了起来,自我感觉效果很好。]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师出示: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
生自主读题。
师:先说你读懂了什么?你现在知道了什么?
生1:现在学校有三种兴趣小组: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有三个小朋友要去参加,分别是淘气、笑笑和小明。
师:说得真清楚,他读懂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2:他们分别都参加了一项。
师:我却有点疑问,这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是什么意思呀?能不能解释解释?
生3:一人参加了一项。
师:那就是笑笑参加了足球,淘气就参加……
生:不对;不一定;没有证据。
生4:笑笑为什么非得是足球,她也可能是航模,也可能是电脑呀。
师:也就是现在我们还不敢确定他们参加的哪一项。
师:需要什么?
生:线索;证据。
[在预设中本来是老师问孩子:现在你能断定他们参加的是哪些小组吗?结果在本节课上这个问题由学生自己抛出了,很好。说明孩子们对推理要有根据理解得很好。]
师接着出示: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航模。
生自主读题,有些孩子开始有想法。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吗?
生:嗯。
师:看来我们推理能力是很强,但是孩子们,要想做一名不错的侦探,很好的侦探,还要能把你推理的过程跟大家……
生:交流。
师:表达清楚。(板书:表达)能跟大家交流。
师:好,现在就请你把你推理的过程记录在大白纸上。(板书:过程)
师:看谁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之间的交流,更能让家简单明了。用彩笔写在大白纸上。
生开始记录自己的推理过程。
2、小组交流。
活动到3分钟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做完了。
师:写完的孩子做好,并且在脑子里想一想,一会怎么跟大家交流你的想法。
活动到4分钟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和同伴交流。
师:写完的孩子,先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活动6分钟的时候,师开始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在同一项活动中,孩子完成任务的速度往往不同,这时教师就要有个指导与引领,让先做完的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3、全班交流。
师:好,孩子们请坐好。先来看看黑板。我从咱们班搜集到四种方法。都谁用文字表达的请举手。
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那我们就用他的想法同时来代替你的想法,把你的先扣过去。
这部分学生扣过去了。
师:都谁用这种连线的方法来表达的请举手。
一小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也先把你的扣过去。
这部分学生扣了过去。
师:都谁用这种方法表达的?把你的先扣过去。
师:都谁用表格的方法表达的,请把你的扣过去。
师:还有其他表达方法吗?
生:没有。
师:没有了,好,我们现在来交流这四种方法。
生:嗯。
[我们经常困惑,小组合作之后,进行全班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依然在忙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使得全班交流的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懂得如何进行全班交流,当你的方法与别人的一样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人的来代替所有用这种方法的孩子,这样大家的注意力就会专注在全班交流上,对于相同的方法可以认同、补充、质疑,对于不同的方法就可以学习、思考、分享。这样就可以提高全班交流的效率。]
(1)交流文字表述的方法。
师:先看这种文字表达的方法,谁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进行推理的,你的推理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点评】可以问一问学生有不明白这一组的方法的吗,然后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说一说。(编者)
师请一位学生到前边讲解。
师:请你用耳朵听,眼睛看着他,给他自信。
生1:因为淘气喜欢航模嘛,那他就是航模,因为笑笑说了她不喜欢踢足球,航模是淘气,所以笑笑是电脑。然后呢,只剩下足球了,还有小明,小明呢不是电脑小组的,航模也被选上了,那他就是足球。
【点评】学生说得很有条理,可以追问:只剩下足球了就一定是小明喜欢的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也可以先问一问学生有不明白这一组的方法的吗,然后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说一说。(编者)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没有,好,他推理的第一句话用的是哪句话?
生:淘气喜欢航模。
师:从这句话开始的,对吗?
生:嗯。
师:谁再来讲讲?
生2:因为淘气喜欢航模,那他就是航模小组的,然后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淘气又喜欢航模了,所以笑笑只能是电脑小组的,那小明最后只能是足球小组的,因为淘气是航模小组的,笑笑也是电脑小组的,所以只剩下足球小组了。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好了,第一种方法是把我们推理的过程中所有的文字都写出来对吗?
生:嗯。
【点评】可以追问,由“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航模也被选上了”,得出“那他就是足球”的原因。让学生想一想,这一结论的得出是根据哪一句话做出的判断。(编者)
(2)交流连线的方法。
师:好,第二种方法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进行推理的,是怎么做的?
生1:就是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淘气喜欢航模,就是航模了,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就是足球了,航模又被淘气占了,笑笑就只能是电脑了。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都谁还是用连线表达的?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2:笑笑不喜欢足球,这儿连上了,因为笑笑不喜欢足球,就在这儿打一个×,来说明笑笑不喜欢足球。小明不喜欢电脑,再连一个线,打一个×,来说明小明不喜欢电脑。淘气喜欢航模,这儿打一个v。笑笑就是电脑了,小明就是足球了。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孩子们,通过这几条线索,哪条线索能让我们肯定他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
生3:淘气喜欢航模。
师:通过这句我们就敢肯定淘气肯定参加了……
生:航模。
师:孩子们,虽然是三条线索,我们要连续思考,但是有一句话肯定是最……
生:关键的。
师:所以在推理的时候我们还要抓住一个……
生:关键句。
[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其实用关键句来形容这条线索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几条线索都很关键,缺一不可,其实仔细想起来,这句话之所以是推理的切入口,是因为它是一个直接条件,可以直接推出一种结果,而其他条件都是间接条件,它们是要依附于别的条件才能进行推理,也就是要把间接条件转化成直接条件来进行推理,而不应该指出谁是关键谁是不关键的,这些都很关键。]
(3)交流列举、排除的方法(表格的另一种形式)。
师指着第三种方法:这是谁的,你来讲,你是怎么做的?
生1:笑笑不是不喜欢踢足球吗嘛,就画一个×,表示她不是足球的,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我给它画一个×,然后呢,淘气不是喜欢航模嘛,航模就在这块了,只剩足球和电脑,笑笑不喜欢足球,那她就是电脑,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那他就是足球了。
师:有问题吗?
生2:那你怎么能确定笑笑就是电脑呢?
生3:确定了,因为淘气肯定是航模,只剩足球和电脑了,笑笑不喜欢足球,所以只有电脑了。
师:明白了吗?
生2:嗯。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
[老师可以有个总结性的语言:小姑娘很聪明,她把所有的可能都写在这,然后再运用线索逐个确认与排除,是不是也挺好的?]
(4)交流表格的方法。
师:谁来讲讲?小草自己来讲讲吧。
生走上讲台,师:给她自信,怎么给她自信?
生坐好听。
生1:我是用排除法的,既然小明不喜欢电脑,就打个×……
师:这样吧,杜老师有一个空的表格,你来边做边给大家讲,好不好?
生1:既然淘气喜欢航模,就在这打个v,肯定他是航模的了,那其他两个小组就打×,笑笑既然不喜欢足球,那她肯定不是足球的了(在足球那打了×),航模已经被选上了,她就不能是航模的了(在航模那打×),她就只能是电脑的了(在电脑那打v),小明既然不喜欢电脑(打×),航模又被人选了(打×),那他只能是足球的了(打v)。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鼓励鼓励她,小草今天勇气很大。
生鼓掌。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我们应该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表现的机会,体会到成功的感觉,所以我会让孩子们给别人自信。]
(4)综合交流四种方法。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班出现了四种方法,刚才在大家推理的过程中,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没有?
生1: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选的都是不一样的。
师:共同点,共通的地方。
生2:他们都是先说淘气那句话的。
师:抓住了关键句,对吗?
生:对。
生3:他们都是环绕着这三条线索来做出来的。
师:我明白了,他们不仅抓住了关键句,而且依据三条线索进行逐步的推理,其实他们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一样的。
师:而且最后推理出的结果怎么样?
生:一样。
师:哪不一样呀?
生4:他们用的方法不一样。
师:方法不一样,但是你能给这些方法分分类吗?
生5指着第三种和第四种: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应该是一类。
师给两种方法做上相同的标记。
师:为什么呀?
生5:因为都是打线,然后画出格似的。
师:都像什么呀?
生:表格。
师:还有吗?
生6:不是因为那个,因为这两个都是用的排除法。
师:另外两个没用排除法吗?
生6:嗯,用了,哈……这两个都是表格,然后删的。
生7:那那个不也是打勾打*吗?
师:来,你过来说。
生7指着第二种说:这个不也是打勾打*?
师:那你觉得这三个怎么样?
生7:是一类。
师:那第一种单独是一类是吗?
生8:我同意。
师:好了,孩子们,那也就是我们的推理方法大体分为……
生:两类。
师:一类是把推理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跟写日记似的,对吧?还有一种……
生:简便。
师:好,那么让你再次选择推理过程的表达方法,你会选哪边的呢?
生9:表格,简单。
师:也就是你选择这边这类,简单明了,是吗?
生9:对。
师:那刚才说了,我们把它归为一类,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点,那这三种你觉得哪个更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懂。
生8:表格那个。
[这一步有些着急,如果继续找出这三种的共同点会更好,应该把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各有什么特点,再选出最佳的就会更好,我试图分析了这三种方法,连线的方法也很简单,与表格也存在着共通的地方,连线两边的信息其实就是表格的表头,连线就相当于表格的线,勾和*的意义与表格中的相同,但是连线的方法固然简便,但是不如表格的看起来整齐清楚,线索越多越能显出表格的优势;列举后排除的方法其实就是表格的前身,只不过它把所有的可能都依依列举出来了,而表格的优势就在于它把所有的可能只在表头中就展现了出来,比起依依列举更加简单方便。我想如果能引导学生做深入的交流与比较,学生对表格的优势就会体会得越深刻。]
师:它把很多的信息都写在表头上,然后综合起来进行推理。
生6:我觉得应该是第一个更清楚。
师:第一个把所有推理的过程都写出来,你觉得比较清楚是吗?
生6点头。
师:但是如果,既能把推理过程表达清楚,又能让大家看起来比较简单,你觉得是哪一个?
生6:表格那个。
师:刚才说了,在表达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种方法,但是一定要选择一个便于和大家……
生:交流的。
师:好了,其实表格的方法,在推理过程中是经常用到的。(板书:表格)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有序的思考,而且能够把推理的过程表达得更加……
生:清楚。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表格是否有这样的作用。请你打开数学书86页。
[现在回想起来,让学生感受表格的优越性还是有些着急,应该让学生再次在做题中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推理过程的方法,然后在做中进一步体会表格的优越性,这样才做得足,学生才体会深刻。]
活动四、用表格来解决推理问题。
1、在比较中感受表格。
师:请你用书上的表格,重新把这道题的推理过程表达一遍,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尤其刚才用文字表达的孩子,重新用表格做的时候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在书上用表格完成这道题。
师:做完的孩子把你的笔放下坐好我就知道了。
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刚才用文字表达,现在用表格表达有怎样的感受?
生1:画几个*,画几个勾,就没事了,也不用那么多字了。
师:用勾和*代替了我们刚才很多的……
生:文字。
师:还有吗?你有什么感觉?
生2:感觉很方便。
师:方便,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加清晰,对吧?
生2:嗯。
[在对比中学生对表格有个更深的认识,体会表格的优越性。]
2、练习用表格解决推理问题。
师:好了,现在我们再次走入淘气和笑笑的老师中去看一看有什么推理问题。86页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
师:好,做完的孩子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要表达清楚。
生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到前边给大家来讲一讲?
生1:因为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那张老师就是音乐老师(打勾),那张老师肯定就不是其它课的老师(打*),然后呢,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那只有这两种情况了,那王老师就是体育老师(打勾),那这两节课就不是了(打*),体育和音乐都有了,所以李老师就是美术老师。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谁听见了他说的第一个线索?
生2:就是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
师:你抓的是这句吗?
生:是。
师:这句话就是这道推理题的一个……
生:关键句。
师:因为它能让我们确定张老师就是教……
生:音乐的。
师:看来我们这节课要聘请的小侦探会很多了。都非常棒,但是我觉得是不是题目有点简单呀?
生:对。
师:那杜老师增加难度行吗?
生:行。
[老师与学生总是协商的语气,这样课堂就显得更和谐。]
3、提高题。
师:好,请你看大屏幕。出一道难一点的题。
师出示:
四个学生a、b、c、d正在上自习,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在练字,一个人在画画,一个人在写作业,另一个人在看书。
1、b没有写作业,也没有练字。
2、c不在看书,也不在练字。
3、d不在看书,也没有写作业。
4、a在专心的画画。
他们各自在做什么?
生自主读题。
师:有想法的孩子自己用大白纸的背面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生记录自己的想法。
师:请大家抓紧时间,尤其还没有和大家交流过的孩子更要抓紧时间。
师:谁先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1:不是说a在专心的画画嘛,那a就是画画,他们各干一件事,所以这三个就不是他了。然后呢,b没有写作业,也没有练字,那就在写作业、练字的这里打*,然后c呢,不在看书,也不在练字,就打*,d呢不在看书,也不在写作业,然后呢这块(写作业那一竖行)里边应该都是一个是勾,其他是*,所以c就是写作业,画画已经被a选了,所以b就只能看书了,a、b、c都没有选练字,所以d是练字。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总体来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很强的,每道推理题的讲解都比较清楚,尤其用了表格后,边讲边在表格上演示效果很好。]
【点评】
学生这一段的讲解很清晰。如何做到有条理的思考,他的思考过程可以给学生以启发,“不是说a在专心的画画嘛,那a就是画画。”这是由条件直接得到结论,“他们各干一件事,所以这三个就不是他了。”这是再应用另外的条件得到新的结论,也就是杜老师说的连续思考。下面其他答案的思考也与此类似。(编者)
活动五、总结
师:好了,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什么了?懂得什么了?学到什么了?
生1:学到了排除法。
生2:学会了用表格来推理。
生3:我学会了像柯南一样推理。
师:只要你也像柯南一样善于观察与思考,你也可以像柯南一样成为一名非常棒的小侦探。
生活中的推理 篇11
在“探索知识”的环节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淘气、笑笑和小明作为情境的主角,设计了生动的问题情景,并有意识的拉近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学生中解决问题。然后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多个学生叙述推理过程,在黑板上展示推力的过程,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化的解题方法。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推理策略,有不同的方法,但关键就是必须找到突破口。这环节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说出推力的过程,只是关注的面还较为狭隘。
整节课的教学发现了自己有待提高的很多方面。
1、教师评价语言。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学生的个性飞扬。在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推理时,我没有给予合理的评价,珍视他独特的感受,应因人而异给予热情的鼓励。有时候也知道应给予评价,但没有精湛的语言艺术,今后应从听课中学习别人的评价语言,同时,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
2、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是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必备的职业品质。我的课堂教学秩序不够十分稳定,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不够强,积极性没有预想的高。要想具备良好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善于捕捉瞬间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的过程。我总在犹豫,不敢放手,怕在哪个环节中出错而收不回来,今后应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等方面加强。
3、幽默感。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能给学生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教师如能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肯定会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
生活中的推理 篇1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 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 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讲述。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来咱们班做客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2. (电脑)演示。
(1)小伙伴们,你们好!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真是太棒了!根据自己的爱好,我们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
(2)演示:
(3)提问:同学们,你能猜出我们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评析以学生熟知的人物笑笑、淘气作为情境的主角,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小伙伴真的来到了他们中间。拉近了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求知
1.交流。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2.反馈。
(1)师: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愿意跟大家交流吗?
(2)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适时板书:淘气喜欢航模→航模小组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电脑小组
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足球小组
3.提问。
(1)你觉得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
(2)为什么?
4.共识。
“淘气喜欢航模”这句话最重要,因为通过它不仅直接知道了淘气是航模小组的,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其他两个人是什么小组的。
5.激趣:除了用阅读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6.画表格:
足球航模电脑淘气 笑笑 小明
(1)观察:横着的三行表示什么?竖着的三列呢?它是怎样记录信息的呢?
(2)交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足球航模电脑淘气×√ × 笑笑× × √ 小明√ × ×
注意:思路的不同,既可以横向思考,也可以纵向思考。
7.评价:用画表的方法思考问题有什么好处?
8.概述:像刚才这样,我们从一句或者几句话中,得出了另外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推理。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推理
9. 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推理?
10. 整理。
推理时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话,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下面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阅读、画表格都是推理常用的好方法。
(评析教师不是忙于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信学生的能力。不管是对文字的阅读理解,还是通过画表分析,教师都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顺序去思考问题。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抓住学习契机,启发学生对推理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大胆改进教材,书中的表格只根据条件进行一次判断,画一次“√,×”而教师引导学生对条件作出多次、多向的判断,把表格画满“√,×”,这样,更加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为解决后面一系列问题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11. 独立尝试:第86页第2题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理出这三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1)学生独立尝试。
(2)全班交流、修改、评价。(教师操作电脑进行对应演示)
(三)运用内化
1. 第87页练一练1。
(1)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还带来了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正在操场上做游戏呢!你们想认识谁呢?
(2)讲述条件。
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依教材中的图你能猜出她们的名字吗?
(3)独立尝试。
(4)分组交流。
(5)全班反馈。
请2~3组推选的发言人完整地说出推理过程,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修改和补充。(教师操作电脑,移动名字卡片到正确位置。)
2. 第87页数学游戏。
认识了女同学,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男同学。请你根据他们所占的位置,推理出他们各自的名字。
3. 第87页练一练2。
(1)创设情境。
小玲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她为什么现在才来呢?原来,为了和同学们交朋友,她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都拿来了。你能把这些玩具都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吗?
(2)独立操作。
拿出操作图片,把玩具放入正确的柜格中。
(3)交流反馈。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电脑演示。
注意:交流时,方位交代清楚是重点。
(4)养成教育。
小玲是个多么爱整洁的孩子呀,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应该向她学习。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有两大特色。第一,巧妙地创设情境,将所有练习和上面的例题串接起来。使整个教学在“认识朋友”的大情境中融为一体,要认识更多的朋友,就要通过自己的推理猜出他们的名字,学生始终处于这种情感的驱动中,使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也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了。第二,教师准确把握题目的难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再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全班的交流来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事实表明,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推理方法后,完全能适应这种活动,学习效果很好。)
(四)总结回顾
1.指导看书: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情感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遇到烦心的事可以向朋友倾诉。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祝愿同学们都能结识越来越多的真心朋友。
3.齐唱歌曲《找朋友》。
(评析总结回顾,既是对知识的回顾,也是情感体验的交流。这节课,教师把关注情感进行到底。一曲《找朋友》更是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学生都感到这节课上得很有趣,不仅学会了推理的方法,还理解了朋友的真正意义。)
〖教学反思〗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改进。第一,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这句话一般不仅能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还能帮助进行其他的判断。第二,完善了画表格打“√,×”的方法,课本只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作直接判断,这样表格中就出现了很多空格,为了更便于学生的观察,我要求学生不仅要作出直接判断,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判断,用“√,×”填满所有空格。这两点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教师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我在本课重点探究的另一个问题。通过观察,我发现书中所有的问题都与人有关,于是,创设了以笑笑、淘气为主角,通过交朋友依次引出其他人物和问题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过渡自然,配以多媒体的多元效果和教师的生动介绍,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课末的一曲《找朋友》更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案例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引导性以及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教师不是照本宣科地教学,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改进,引导学生从关系句中找突破口,对条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更为今后解决复杂的推理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浓浓的情感是本课的又一亮点,教师创造性地把所有学习的内容用认识朋友的情境连接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强烈的情感驱动中,并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动力。纵观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既关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中的推理 篇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经常要利用一些逻辑推理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2、学会利用表格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判断,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表格运用排除法推理判断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事件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幸运板、幸运图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听,白雪公主正在森林里给小动物们讲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也一起听一听吧!(播放故事)
二、探索求知。
1、电脑出示例题
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小组,笑笑、小明和淘气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没有参加电脑小组,淘气喜欢航模。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笑笑、小明和淘气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吗?
2、生发言(说出理由)
3、画一个表格来帮忙:(出示课件)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三位小朋友说的话进行判断,并且在相应的表格中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比如说:如果我们判断笑笑没有参加足球队,就在足球这一格用一个符号表示没参加,如果我们判断他参加了电脑小组,就在电脑这一格用一格符号表示参加,咱们先商量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生:发言
师:在数学中,一般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
4、哪位小朋友想先来试一试?
生:说一说。
5、谁的想法跟他不一样?
生叙述,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6、师表扬小结:这位小朋友的方法真巧妙,他先找到肯定的一项,淘气参加了航模小组,就不能参加足球和电脑小组了,笑笑和小明也不能再参加航模小组了,所以肯定了一项,同时也就否定了其他几项;继续往下推理,笑笑没有参加足球队,也没有航模小组,只能参加电脑小组;小明没有参加电脑小组,只能参加足球队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叫排除法。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利用表格、借助符号进行判断推理这种方法怎么样?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会用它们吗?
三、巩固应用。
(一)我的老师
1、电脑出示:
在学校开设的美术、音乐、英语、体育四门课中,马老师不是美术老师,王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李老师上课要用钢琴,张老师上课很少说中文,这四位老师分别教哪一科?
在你是手中也有一张这样的表格,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进行推理判断,有问题的话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我也可以帮忙。
2、反馈:(学生上台展示)
(二)幸运模板
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进行幸运每一天的考题。
我想问一问,咱们班同学喜欢挑战自我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现场参加一次幸运创关。
师:这里有一块幸运板,在幸运板的后面藏着9种精美的玩具,它们是奥特曼、维尼熊、机器猫、变形金刚、流氓兔、洋娃娃、小松鼠、小熊、机灵狗。
师:老师最喜欢洋娃娃了,看洋娃娃藏在这儿呢,其他小动物藏在哪里呢?看看今天哪个小朋友最幸运,能得到幸运标志?请看大屏幕。
(1、维尼熊在洋娃娃的左边,奥特曼的上边,松鼠的下边。2、变形金刚在洋娃娃的上边,小熊在洋娃娃的下面。3、机灵狗在蓝猫的右边,机器猫的上边。4、流氓兔不在米老鼠的旁边。)
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它们都藏在哪儿?
四、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活动只能暂时进行到这里了,上到这里,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遗憾?
五、板书。 生活中的推理 1 2 3 4 5 6 7 8 9 幸运模板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
小明没有参加电脑小组 排除法
淘气喜欢航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