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1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解】

  ①洛城:洛阳。

  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④“闻道”两句: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翻译】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匈奴骑兵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诗人。**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恨别》鉴赏】

  《恨别》是杜甫上元**(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渴望早日*定**的爱国思想,情真意切,沉郁顿挫,感人肺腑。

  首联领起“恨别”,点出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说明离家之远;“五六年”,可见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离开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赴秦州,寓同谷,后又到达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作此诗时,距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

  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令诗人深为忧虑。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漂零憔悴。诗人到成都,靠亲友帮助,过上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能老于锦江之边了。“*边”的“老”字,悲凉沉郁。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分居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立不安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抒怀,而是借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从形象中体会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告捷的喜讯,渴望尽破幽燕、***的急切心情。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诗人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同样抒发诗人的爱国之心。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阅读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1)

——恨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恨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注释:

  ①这是杜甫上元**(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洛城:洛阳

  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赏析:

  鉴赏此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的急切心情。760年(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创作背景

  杜甫于759年(乾元二年)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杜甫写此诗时,距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

恨别原文翻译及赏析2

  恨别 杜甫 唐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译文】:

  我一别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胡骑长驱直入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便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我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第,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赏析】:

  这是杜甫上元**(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定**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的急切心情。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孰有逾于此者乎?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恨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注释:

  ①这是杜甫上元**(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洛城:洛阳

  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赏析:

  鉴赏此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的急切心情。760年(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创作背景

  杜甫于759年(乾元二年)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杜甫写此诗时,距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2)

——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

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1

  恨别 杜甫 唐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译文】:

  我一别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胡骑长驱直入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便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我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第,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赏析】:

  这是杜甫上元**(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定**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的急切心情。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孰有逾于此者乎?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3)

——杜甫恨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恨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恨别 杜甫 唐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译文】:

  我一别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胡骑长驱直入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便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我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第,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赏析】:

  这是杜甫上元**(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定**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的急切心情。上元**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孰有逾于此者乎?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4)

——重别周尚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重别周尚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

  重别周尚书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原文: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身居阳关万里外,不见一人往南归。

  只见河边有鸿雁,秋天到来往南飞。

  注释

  ①庾信有《咏怀二十七首》,本篇原列第七首以远戍白喻,言久羁异域,恨心不歇,还作种种无益的希望。

  ②榆关:犹“榆塞”,泛指北方边塞。

  ③减束素:言腰部渐渐瘦细。

  ④横波:指眼。

  ⑤填海:精卫填海。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它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青山”句言望山崩可以阻塞河流。末二句言虽抱希望实际是无聊的空想。

  赏析:

  作者:佚名

  庾信与周弘正曾同在梁朝为臣。庾信被强留北方后,周弘正曾奉命出使北朝,滞留两年之久。南归时庾信赠诗相送,这是其中的一首。

  江陵失陷之日,大批江南名士如王褒、王克、沈炯等,都被俘送长安。第二年(555)三月,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庾信此诗开头两句即抒写自己绝望沉痛的心情:别

  人都归去了,通往江南的万里道上,独独不见“一人”——即“我”的身影!

  据史*载,周弘正南归之时正是春季。因此诗中所说的.秋雁南飞,实际上是诗人虚设之景。诗人由人不得归而想到来去**的雁,想到雁春来秋去,不禁生出艳羡之情。受着羁绊而南归无望的人和“秋来南向飞”的雁形成鲜明对比,愈发见出诗人内心的悲怆。

  此诗情辞深婉,气格高古,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写得笔墨淋漓,充满了感情力量。

  参考资料: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78页

重别周尚书原文翻译及赏析2

  重别周尚书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原文: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身居阳关万里外,不见一人往南归。

  只见河边有鸿雁,秋天到来往南飞。

  注释

  ①庾信有《咏怀二十七首》,本篇原列第七首以远戍白喻,言久羁异域,恨心不歇,还作种种无益的希望。

  ②榆关:犹“榆塞”,泛指北方边塞。

  ③减束素:言腰部渐渐瘦细。

  ④横波:指眼。

  ⑤填海:精卫填海。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它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青山”句言望山崩可以阻塞河流。末二句言虽抱希望实际是无聊的空想。

  赏析:

  作者:佚名

  庾信与周弘正曾同在梁朝为臣。庾信被强留北方后,周弘正曾奉命出使北朝,滞留两年之久。南归时庾信赠诗相送,这是其中的一首。

  江陵失陷之日,大批江南名士如王褒、王克、沈炯等,都被俘送长安。第二年(555)三月,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庾信此诗开头两句即抒写自己绝望沉痛的心情:别

  人都归去了,通往江南的万里道上,独独不见“一人”——即“我”的身影!

  据史*载,周弘正南归之时正是春季。因此诗中所说的秋雁南飞,实际上是诗人虚设之景。诗人由人不得归而想到来去**的雁,想到雁春来秋去,不禁生出艳羡之情。受着羁绊而南归无望的人和“秋来南向飞”的雁形成鲜明对比,愈发见出诗人内心的悲怆。

  此诗情辞深婉,气格高古,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写得笔墨淋漓,充满了感情力量。

  参考资料: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78页

重别周尚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译文

  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

  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南飞。

  注释

  庾信有《咏怀二十七首》,这首诗篇原列第七首。周尚书:即周弘正(496—574),字思行,汝南安城(今河南*舆县)人,周颚之孙。梁元帝时为左户尚书,魏*江陵,逃归建业。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万里:指长安与南朝相去甚远。

  一人:庾(yǔ)信自指。

  河:指黄河。

  南向:向着南方。

  赏析:

  庾信与周弘正曾同在梁朝为臣。庾信被强留北方后,周弘正曾奉命出使北朝,滞留两年之久。南归时庾信赠诗相送,这是其中的一首。

  江陵失陷之日,大批江南名士如王褒、王克、沈炯等,都被俘送长安。第二年(555)三月,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庾信此诗开头两句即抒写自己绝望沉痛的心情:别

  人都归去了,通往江南的万里道上,独独不见“一人”——即“我”的身影!

  据史*载,周弘正南归之时正是春季。因此诗中所说的秋雁南飞,实际上是诗人虚设之景。诗人由人不得归而想到来去**的雁,想到雁春来秋去,不禁生出艳羡之情。受着羁绊而南归无望的人和“秋来南向飞”的雁形成鲜明对比,愈发见出诗人内心的悲怆。

  此诗情辞深婉,气格高古,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写得笔墨淋漓,充满了感情力量。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5)

——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1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不转走**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来稚子**。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2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他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赏析】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3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与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北面,阳指山南面。这里指泰山南北。割:分。夸张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与晚上。昏晓:黄昏与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望”字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雄心壮志,洋溢蓬勃向上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那种揣摹劲与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形象,是上句“青未了”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与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一面为“阳”,山后背日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被割于山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泰山一种主宰力量,这力量不是别,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阳光割断,形成不同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景观而前像了迷似,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诗人对祖国河山热爱与对祖国山河赞美之情。

  末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想法,体现了**民族自强不息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雄姿与气势,也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小与高大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雄心与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人们所不可缺少。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原因。正因为泰山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也是人文,所以登上极顶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谋篇布局与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6)

——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诗句】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出处】唐·杜甫《新婚别》。

  【意思翻译】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

  【赏析】

  新娘说,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备办得一套美丽的衣裳,现在不再穿了。并且,当着你的面,我这就把脸上的脂粉洗掉。你走了以后,我更没心情梳妆打扮了。这固然是她对丈夫坚贞专一的爱情的表白,但是更可贵的,是她的目的在于鼓励丈夫,好叫他放心地、并且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去杀敌。她对丈夫的鼓励是明智的。因为只有把幸福的理想寄托在丈夫的努力杀敌、凯旋归来上面,才有实现的可能。应该说,她是识大体,明大义的。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7)

——杜甫《望岳》译文及赏析

杜甫《望岳》译文及赏析1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年(736),***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8)

——杜甫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时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注释:

  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⑵闺中:内室。看,读*声kān。

  ⑶怜: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⑹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⑺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⑻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她分忧。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杜甫《恨别》赏析及翻译(扩展9)

——永遇乐·长忆别时原文翻译及赏析

永遇乐·长忆别时原文翻译及赏析1

  永遇乐·长忆别时

  苏轼〔宋代〕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十五日孙巨源离开海州,这之前冷润景疏楼上为他送别。后来不久他又与冷润润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冷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与太守相会于景疏楼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这首词寄给巨源。冷时常回忆,冷们分别的时候,坐润景疏楼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着美酒,唱着清歌,可惜友》难留,只有月光跟随着润一同到千里之外。润走之后正好三个月了,月亮圆满了三次,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日,冷一个》喝着酒,冷冷清清,与谁同醉?冷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同着月光,一宿无眠。今天有个客》,来自濉水旁,他告诉冷润也很想冷。润的相思泪(凭借)融入清清的淮水,流进大海。而今润润哪呢?润润中书省(**行政官署),润润宫中,润漫漫长夜里,露水沾湿了被子。这时的润,润回廊里看着月亮,也应该暗暗思念冷吧。

  注释

  孙巨源,名洙,苏轼友》。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景疏楼,润海州东北。宋叶祖洽因景仰汉》二疏(疏广、疏受)建此楼。润州,今江苏镇江。楚州,今江苏淮安。孙巨源离海州后先南游江苏一带,于十月间与离杭北赴密州的东坡会于润州,东坡作《润州甘露书弹筝》诗和《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前录)。二》同游扬州等地,至楚州分手,继而,之后。十一月十五日:当为十月十五日吗,“一”为后》误加,因为海州润密州南四百余里,而苏轼十一月三日已到密州任。参张志烈先生《苏轼由杭赴密词杂论》(载《东坡词论丛》)。太守:汉时郡长名。宋时改郡为府、州,长官称知府、知州,但仍习惯称太守。此指继知海州的陈太守(名不传)。三度:指三度月圆。孙巨源八月十五日离海州,至东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词,三见月圆。孤光:日月之光,此指月光。县贾岛《酬朱侍御望月见寄》:“相思唯有霜台月,忘尽孤光见却生。”方千《君不来》:“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东坡《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伊:第三》称代词。指月。濉:水名,宋时自河南经安徽到江苏萧县入泗水。使君:指孙巨源,甫卸知州任,故仍以旧职称之。以上三句谓客》带来孙巨源对自己的问候。凭仗:凭借。元稹《苍溪县寄扬州兄弟》:“凭仗鲤鱼将远信。”西垣,中书省(**行政官署),别称西垣,又称西台、西掖。清禁,宫中。时孙任修起居注、知制诰,润宫中办公,故云。永:长。露华:露水。侵被:沾湿了被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

  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后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片三句点破引发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发奇想。淮河发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片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后“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片以写月始,下片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