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1

  所见-袁枚原文

  所见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回荡。林越:道路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鸣:叫。立:站立。

  所见-袁枚拼音解读

  suǒ jiàn

  yuán méi 〔qīng dài 〕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yì yù bǔ míng chán,hū rán bì kǒu lì 。

  相关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哼着调子,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歌唱,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相关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作者介绍

  袁枚袁牧(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他写诗主张独抒性灵,自成一格,诗风清丽明快,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

  所见

  清朝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所见》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一**而起,不着痕迹。第二一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一二一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高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牧,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写,简直不知道世高还诗“忧愁”二字。正因为心写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一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一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一,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牧,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高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牧,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高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写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诗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写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诗,诗人没诗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所见》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2

  所见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意欲:想要。捕:捉。鸣:叫。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3

  清江引·咏所见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鬟赶开他别处飞。

  翻译

  十六七岁的**在后花园内,见到两只蝴蝶结伴儿嬉戏,互相追随。她肩靠着粉墙,不住用手抹泪。吩咐丫鬟:把它们赶走,到别处儿去飞。

  译文

  十六七岁的**在后花园内,见到两只蝴蝶结伴儿嬉戏,互相追随。她肩靠着粉墙,不住用手抹泪。吩咐丫鬟:把它们赶走,到别处儿去飞。

  鉴赏

  后园里一双蝴蝶好端端地飞舞嬉戏,却被**吩咐丫鬟予以驱逐。蝴蝶永远搞不明白什么地方得罪了**,而读者对个中缘故却是一目了然的。所以虽然**只有短小的五句,仍使人感到清新有味。人们欣赏无名作者新奇大胆的构思,欣赏作品柔媚的民歌风调。

  起首两句是对事件背景的交代,“姐儿十六七”、“一双胡蝶戏”,纯用口语,质直无华,带有典型的小调风味。三、四句作**的特写。“香肩”、“玉指”、“粉墙”、“珠泪”,在民歌说来已是一种雅化,然而又与文人炼字琢词的求雅不同,使用的是一些近于套语的习用书面语,类似于说唱文学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等的水*,故仍体现出俚曲“文而不文”的特色。末句则沟通并表出“姐儿”与“胡蝶”两者的联系。五句三层,各层次各自**形成一幅画面,合在一起,却成了一段情节有趣、动感十足的小剧。

  本篇题称“咏所见”,当然生活中不至于存在神经如此脆弱的女子。但小曲确实让读者有所见,且对这位十六七岁“姐儿”在爱情婚姻上不能顺遂的遭际产生同情,这正说明了作品新巧构思的成功。又全曲五句纯用白描,不作半分解释和评论,这种意在言外的含蓄,也是令人过目难忘的。

  利用“一双胡蝶”来作闺中女子怀春伤情的文章,在散曲中并非仅见。清代曲家潘曾莹有一首《清江引》:“墙角一枝花弄暝,庭院添凄迥。黄昏深闭门,红褪燕脂冷。飘来一双胡蝶影。”把一名未出场的独居女子的孤牺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两相比较,也可发现民间散曲与文人散曲,在率意与刻意的祈向上的不同。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4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朝 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 ,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

  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

  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周*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首句“京洛风流容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用意思。

  那么,这位曾风光一时的佳人,“因何风絮落溪津”?为何像风中飞絮似的,飘落到苕溪的渡口来呢?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容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里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用,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容代人”的不幸遭用。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鞋面较宽的鞋子。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袜子。这句是说从笼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容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过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用的同情。“红乍笑,绿长嚬”。“红”,指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绿”,指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乍”,表示时间短暂,与“长”相对。说明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容。“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晏几道《菩萨蛮》),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与谁同度可怜春”。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用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用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如“笼鞋”以下四句),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姜夔《点绛唇》结句语),虽有深情,里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创作背景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5

  所见

  清朝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所见》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一**而起,不着痕迹。第二一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一二一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高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牧,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写,简直不知道世高还诗“忧愁”二字。正因为心写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一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一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一,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牧,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高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牧,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高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写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诗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写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诗,诗人没诗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所见》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古诗简介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赏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出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2

  《舟夜书所见》清朝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舟夜书所见》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古诗简介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赏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出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3)

——《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1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2

  舟夜书所见 清朝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舟夜书所见》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3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朝 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 ,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

  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

  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周*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首句“京洛风流容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用意思。

  那么,这位曾风光一时的佳人,“因何风絮落溪津”?为何像风中飞絮似的,飘落到苕溪的渡口来呢?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容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里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用,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容代人”的不幸遭用。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鞋面较宽的鞋子。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袜子。这句是说从笼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容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过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用的同情。“红乍笑,绿长嚬”。“红”,指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绿”,指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乍”,表示时间短暂,与“长”相对。说明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容。“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晏几道《菩萨蛮》),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与谁同度可怜春”。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用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用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如“笼鞋”以下四句),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姜夔《点绛唇》结句语),虽有深情,里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创作背景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4)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黑夜中的河面上,只有渔船还闪烁着点点萤光。

  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澜。灯火散落河中,好似繁星洒落在人间。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著有《他山诗钞》。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2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小儿垂钓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儿垂钓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⑶借问:向人打听。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他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晨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晨风原文翻译及赏析1

  晨风

  佚名〔先秦〕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译文:

  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忧心忡忡满怀担心。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满怀悒郁忧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早忘了我啊没有丝毫记忆!

  注释:

  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鴥(yù):鸟疾飞的样子。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朱熹《诗集传》:“忧而不忘之貌。”如何:奈何,怎么办。苞:丛生的样子。栎(lì):树名。隰(xí):低洼湿地。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檖(suí):山梨。

  鉴赏:

  一个女子痴心地渴望着,等待着重新见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伤。其实那位“君子”,恐怕压根儿已将她忘个罄尽。这首诗的内容实有揶揄嘲弄这位“君子”“二三其德”的'况味。

  全诗三章,章六句。首章用鹯鸟归林起兴,也兼有赋的成分。鸟倦飞而知返,还会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人却忘了家,不想回来。这位女子望得情深意切。起首两句,从眼前景切入心中情,又是暮色苍茫的黄昏,仍瞅不到意中的“君子”,心底不免忧伤苦涩。再细细思量,越想越怕。她想:怎么办呵怎么办?那人怕已忘了我!不假雕琢,明白如话的质朴语言,表达出真挚感情,使人如闻其声,如窥其心,这是《诗经》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从“忘我实多”可以揣测他们间有过许许多多花间月下、山盟海誓的情事,忘得多也就负得深,这位“君子”实在是无情无义的负心汉。不过诗意表达得相当蕴藉。

  “山有……隰有……”是《诗经》常出现的起兴成句,用以比况物各得其宜。上古时代先民物质生活尚不丰富,四望多见山峦坑谷正是历史的必然。那颙望着的女子瞥见晨风鸟箭样掠过飞入北林后,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栎树和洼地里有树皮青白相间的梓榆。三章则换了两种树:棣和檖。之所以换,其主要作用怕是在于换韵脚。万物各得其所,独有自己无所适从,那份惆怅和凄凉可想而知,心里自然不痛快。三章诗在表达“忧心”上是层层递进的。“钦钦”形容忧而不忘;“靡乐”,不再有往事和现实的欢乐;“如醉”,如痴如醉精神恍惚。再发展下去,也许就要精神崩溃了。全诗各章感情的递进轨迹相当清晰和真实可信。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流莺原文翻译及赏析

流莺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译文

  流莺儿啊,到处飘荡,上下翻飞;越过小路,临近河边,无法自持。

  美妙地鸣啭,怎么能没有本意?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鸣啭在风朝霞夜阴晴之日,鸣啭在千门万户开闭之时。

  我曾经苦于伤春而不忍再听,京城哪里有可以栖息的花枝?

  注释

  ⑴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

  ⑵参差: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

  ⑶不自持:不能自主,无法**自己。

  ⑷啭(zhuàn):鸟宛转地鸣叫。

  ⑸佳期:美好的时光。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⑹“风朝”二句:《汉书·郊祀志》:“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汉书·东方朔传》:“起建章宫,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此联写京华莺声,无论风**晴、门户开闭,皆漂荡啼啭不已。

  ⑺不忍:一作“不思”。

  ⑻凤城:此借指京城长安。冯注引赵次公注杜诗:“弄玉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曰京师之盛曰凤城”。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此句言凤城虽有花枝,而流莺难以借寓,故有伤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听。

  赏析:

  张《会笺》系此诗为大中三年(849)春长安之作。此诗乃苦闷之词,写自己仕途穷困,漂泊无定所,怀才不遇知音,心意无人理解。全诗咏物抒情,借流莺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云:"此作者自伤漂荡,无所归依,特托流莺以发叹耳。渡陌临流,喻己之东川、岭表,身不由己也。"此诗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张《会笺》曰:"含思宛转,独绝今古。"

  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写作年份不易确定。从诗中写到“漂荡”、“巧啭”和“凤城”来看,可能是“远从桂海,来返玉京”以后所作。宣宗大中三年(849)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诗的开头两句,正面重笔写“流”字。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漂荡复参差,是说漂荡流转之后又紧接着再飞翔漂泊。“度陌”、“临流”,则是在不停地漂荡流转中所经所憩,应上句“复”字。流莺这样不停地漂泊、飞翔,究竟是为什么呢?又究竟要漂荡到何时何地呢?诗人对此不作正面交代,只淡淡接上“不自持”三字。这是全联点眼,暗示出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仿佛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着。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诗人自己的辗转幕府的生活,是比较*常的比兴寓托,独有这“不自持”三字,融和着诗人的独特感受。诗人在桂林北返途中就发出过怅然的叹息: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陆发荆南始至商洛》)。“去真无奈”、“还岂自知”,正象是“不自持”的注脚。它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漂荡复参差”的悲剧身世后面的社会原因,从而深化了诗的意境。

  漂荡流转,毕竟是流莺的外在行动特点,接下来三、四两句,便进一步通过对流莺另一特点——巧啭的描写,来展示它的内心苦闷。“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流莺那圆转流美的歌吟中分明隐藏着一种殷切的愿望——希望在美好的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会。然而,它那“巧啭”中所含的“本意”却根本不被理解,因而虽然适逢春日芳辰也不能盼来“佳期”,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说,流莺的漂泊是诗人飘零身世的象征,那么流莺的巧啭便是诗人美妙歌吟的生动比喻。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强调巧啭中寓有不为人所理解的“本意”,这“本意”可以是诗人的'理想抱负,也可以是诗人所抱的某种**遇合的期望。这一联和《蝉》的颔联颇相似。但“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所强调的是虽凄楚欲绝而不被同情,是所处环境的冷酷;而“巧啭”一联所强调的却是巧啭本意的不被理解,是世无知音的感叹。“岂能”、“未必”,一纵一收,一张一弛,将诗人不为人所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刻伤感曲曲传出,在流美圆转中有回肠荡气之致。可以说这两句诗本身就是深与婉的**。

  颈联承上“巧啭”,仍写莺啼。“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这是“本意”不被理解、“佳期”不遇的流莺永无休无止的啼鸣:无论是刮风的早晨还是降露的夜晚,是晴明的天气还是阴霾的日子,无论是京城中万户千门开启或关闭的时分,流莺总是时时处处在啼啭歌吟。它仿佛执着地要将“本意”告诉人们,而且在等待着渺茫无尽的佳期。这一联是两个略去主、谓语的状语对句构成的,每句中“风朝”与“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读来别有一种既整饬又优美,既明畅又含蓄的风调。

  尾联联系到诗人自身,点明“伤春”正意。“凤城”借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两句是说,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实在不忍再听流莺永无休止的伤春的哀鸣,然而在这广大的长安城内,又哪里能找到可以栖居的花枝呢?初唐诗人李义府《咏乌》云:

  “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末句从此化出。伤春,就是伤佳期之不遇;佳期越渺茫,伤春的情绪就越浓重。三春芳辰就要在伤春的哀啼中消逝了,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枝也无从寻找。这已经是杜鹃啼血般的凄怨欲绝的情境了。诗人借“不忍听”流莺的哀啼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伤春”之情——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末句明写流莺,实寓自身,读来既像是诗人对无枝可栖的流莺处境的关心,又像是诗人从流莺哀啼声中听出的寓意,更像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语意措辞之精妙,可谓臻于化境。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8)

——狡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狡童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译文:

  那个滑头小伙子,为何不和我说话?都是因你的缘故,使我饭也吃不下。

  那个滑头小伙子,为何不与我共餐?都是因你的缘故,使我觉也睡不安。

  注释:

  1.狡童:美貌少年。狡,同“姣”,美好。一说为狡猾,如口语说“滑头”之类,是戏谑之语。

  2.彼:那。

  3.维:为,因为。

  4.不能餐:饭吃不香,吃不下。

  5.食:一起吃饭。

  6.息:安稳入睡。

  赏析:

  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说:爱情对于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对于女人则是生命的全部。确实,一个姑娘生活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反复证实小伙子的爱情是执着专一,永恒不变的。因而,恋爱中的姑娘永远没有精神的安宁。对方一个异常的表情,会激起她心中的波澜;对方一个失爱的举动,更会使她痛苦无比,寝食难安。《郑风·狡童》中的这位女子就是如此,或许是一次口角,或许是一个误会,小伙子两个失爱的举动,她竟为之寝食不安,直言痛呼。

  首先,诗的两章通过循序渐进的结构方式,有层次地表现了这对恋人之间已经出现的疏离过程。第一章曰:“不与我言”,第二章承之曰:“不与我食”,这不是同时并举,而是逐步发展。所谓“不与我言”,并非道途相遇,掉头不顾,而当理解为共食之时,不瞅不睬;所谓“不与我食”,是指始而为共食之时,不瞅不睬,继而至分而居之,不与共食。爱情的小舟,遇到了急风狂浪,正面临倾覆的危险。与此相应,女子失恋的痛苦也随之步步加深。共食不睬,虽一日三餐不宁而长夜同寝尚安;而分居离食,就食不甘味更寝不安席了。因此这位女子要直言呼告,痛诉怨恨。

  其次,诗篇通过直言痛呼的人物语言,刻画了一个初遭失恋而情感缠绵,对恋人仍一往情深的女子形象。《诗经》中刻划了许多遭遇情变的形象,情变程度有别,痛苦感受不同。《郑风·狡童》中的女子面临失恋的情况,听她的呼告,能感觉在怨恨与焦虑中,仍对恋人充满了渴望与深情。“狡童”的“狡”,一说通“佼”,亦即强壮俊美之意;如此理解,“彼狡童兮”,亦即“那个强壮漂亮的小伙子啊”。这就是骂中有爱,恨中带恋了。所谓“若忿,若憾,若谑,若真,情之至也”(陈继揆《读风臆补》)。而两章的后两句“**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则由前两句第三人称的“彼”,转变为第二人称的直面式的呼告了,从而把对“狡童”的恋慕期待之情表现得缠绵难割。

  古老的《诗经》,传达的是古今相通之情,只因语言简奥,才会艰深难解。《郑风·狡童》则不然,不仅女子的感情哀伤动人,女子的呼告也是明白如话,句句入耳。可是,一首直抒胸臆之诗,千百年来却久遭曲解。“诗必取足于己,空诸依傍而词意相宣,庶几斐然成章;……尽舍诗中所言而别求诗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间而上穷碧落、下及黄泉,以冀弋获,此可以考史,可以说教,然而非谈艺之当务也”(《管锥编》第一册)。钱钟书对“《诗》作诗读”之旨作了淋漓透辟的发挥,读《郑风·狡童》然,读一切古诗均然。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9)

——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简介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翻译/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的**,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所见-袁枚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0)

——莲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莲叶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莲叶初生南浦,*绿杨飞絮。

  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译文:

  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赏析:

  贺铸本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曾在和州(今安徽和县)、泗州(今江苏盱眙)、太*州(今安徽当涂)等处任职。这些地方,均近江临淮,晚年又退居苏州,长居水乡,在他的词集中,便有不少写水乡风光与生活的作品,《忆仙姿》即其中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