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野竹分开了如纱的青霭,飞泉如练挂在碧绿的山峰。谁也不知道士何处去,我独自倚靠着松树,排遣那无端的愁情。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约作于开元七年(719),时李白十九岁,隐于戴天山读书。为现存李白最早诗篇之一。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写出诗人等待之久。“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贺贻孙《诗筏》),诗中写山中幽丽景色,“水声”、“飞泉”,“树”、“松”,“桃”、“竹”,不避犯重,信手拈来,无斧凿痕,而平仄粘对都合律诗规则,中间两联尤属工对,足见诗人早年于律诗甚下功夫。

  

  ①青霭:山中云气。

  

  这是今存的李白最早诗作之一,作于十八、九岁隐居蜀中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今四川省江油县)大明寺读书时期。

  本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写进访初途,“带露”暗点时间是清早。上句写所闻,溪水潺潺,时传犬吠,着笔于听觉;下句叙所见,放眼望去,夹路桃花,带露争妍,艳丽夺目,着眼于视觉。此联“犬吠”、“桃花”,暗逗山前村庄之景。颔联“树深”二句,乃入深山所见之景,时间已至中午。上句,丛林深处,野鹿出没,“时见鹿”反衬不见人,状深山之幽;下句,以“不闻钟”复写山中之静,暗示道士外出无人打钟报时,为尾联“不遇”伏笔。颈联,诗人宕开一笔,杳渺入深,继写山行所见之景,笔致灵动舒转。顾盼四野,苍竹森森,青霭夹道而分;山峰碧绿,中悬飞瀑,空谷传响。置身其间,如入画境。至此,诗人跳过至道院等一系列情节,而于尾联直接“不遇”。诗人等待道士已久,却不见人影。诗以“无人知所去”,从侧面道出往访不遇。又以“愁倚两三松”的典型动作,传出诗人造访不遇时的无限怅惘,言外寓悠然不尽之意。

  全篇紧扣“访”和“不遇”。前三联写景,重在写“访”。通过景色的变换写出山行的进程,通过犬、鹿、竹、树、桃、露、霭、溪、泉、峰的意象组合,描绘了一幅戴天山幽美的长轴山水画,设色谐和,动静相间,渲染出山的深幽静谧,衬托出山中人(道士)的淡泊情怀,表现了青年李白对方外隐逸生活的神往。结联正写“不遇”,点题。全诗合律,却又信手写来,无斧凿痕,足见李白早年在律诗上下过很深功夫。前人赞此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正道出此诗之神妙。

  

  《绵州图经》 云: “戴天山在县 (按,指彰明县) 北五十里, 有大明寺。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谓 ‘康 山读书处’ 也。” 《一统志》 云: “大匡山,在成都府( 《彰明县 志》引作绵州) 彰明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诗: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亦名戴天山。” 雍正版《江油县志》 云: “戴天山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 光绪版《江油县志》 云: “戴天山在大匡山顶,上有饲鹤池故迹,即李白访道士不遇处,瓦 砾累累皆是,其为当时寺观可知。旧志谓 ‘在太华、天仓二山之 顶’,似误。”

  戴天山当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匡山后,农民讹呼为盖天山。 其实,山是不能“盖” 天的,以 “戴” 为 “盖”,显属字音错讹。 历来注家将戴天山与大匡山混为一谈,皆从《绵州图经》 和《一 统志》、《彰明县志》 等处来。“旧志” 谓 “戴天山” “在太华、天 仓二山之顶”,语言模糊不清。是二山共同 “之顶”,还是或在太 华山顶,或在天仓山顶呢?前者则不可思议,因为太华山在大匡山 顶靠北二十多里处,天仓山在大匡山顶向南四十里许,太华、天仓 二山相距数十里。戴天山怎么会横跨“二山之顶” 呢?如果说是后 者,则模棱两可,使读者无所适从。光绪版《江油县志》 “在大匡 山顶” 的说法较符合实际。大匡山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讳,改 “匡” 为“康”,故又名大康山。而戴天山则是因为它山势巍峨高 耸,上出层霄,且与大匡山相去既远且高,故有“戴天” 之名。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 “本诗写于开元六七年 (718、719) 李白十八九岁时。” 又云: “ ‘戴天山’ 又名大康山或 大匡山,即杜甫《不见》 诗中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的匡 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幼年时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名家点评

  《唐诗归》:钟云:全首幽适。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联仙境。三、四极幽野之致。通为秀骨玉映,丰神绝胜。

  《唐诗评选》:全不添入情事,下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

  《唐律消夏录》:从水次有人家起,渐渐走到深林绝壑之间,而道士竟不知在何处也。仙乎仙乎!此等诗随手写出,看他层次之妙。

  《增订唐诗摘钞》:写幽意固其所长,更喜其无丹鼎气,不用其所短。

  《诗筏》: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何物戴天山道士,自太白写来,便觉无烟火气,此皆不必以切题为妙者。

  《古唐诗合解》:前解访道士不遇,后解则对景而怅然,倚树望竹泉而已。

  《唐诗成法》:不起不承,顺笔直写六句,以不遇结。唐人每有此格。“水声”、“溪午”、“飞泉”、“桃花”、“树”、“钟”、“竹”、“松”等字,重出叠见,不觉其累者,逸气横空故也,然终不可为法。

  《唐宋诗醇》:自然深秀,似王维集中高作,视孟浩然《寻梅道士》诗,华实俱胜。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唐仲言曰:今人作诗多忌重叠。右丞《早朝》,妙绝古今,犹未免五用衣冠之议。如此诗,水声、飞泉、树、松、桃、竹,语皆犯重。吁!古人于言外求佳,今人于句中求隙,失之远矣。

  《网师园唐诗笺》:入画,画且莫到(首二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生妍婉隽,殊似右丞。惟首句出韵耳。

  《唐宋诗举要》:吴曰:此四句写深山幽丽之景,设色其鲜采(“犬吠”四句下)。

  《李太白诗醇》:翼云云:用桃源事起,以“不遇”意承,以山中所见为转句。合句仍写不遇。又云:“两三松”,见倚不一处,不一时。

  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