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反思范文1

  有了前面质疑式批注方法的学习,孩子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进行《蝈蝈》一文教学中,我尝试着将问题作为研读的突破口,在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孩子们的问题整理出来: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为什么又叫了?是自己逃走的吗?我鼓励孩子带着问题读课文,到文中找答案。要求:边读边想,将能够说明问题的语句画下来,写下所思所想。

  在一阵静思默想之后,班里掀起了一股交流热潮。“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你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答案?”我开门见山,抛出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有的找到第一段对蝈蝈的描写,抓住“可怜巴巴”等词语畅谈蝈蝈的无助与害怕,有的抓住两个孩子的对话,揣摩蝈蝈怕生……品读人物对话,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从而理解角色,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人物语言描写的妙用,鼓励到习作中运用。

  问题得以解决,写作特色在研读中发现。我没有就此止步,结合本单元“互动*台”的交流内容,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引导孩子回过头来,到文中找一找含义深刻的语句。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放在了爷爷说的那句话——“它咬破笼子,逃走了。”运用互动*台中提供的方法:联系课文、联系生活等,试着说一说体会到的句子含义。同桌讨论,组内汇报,班级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参与其中。

  本课的教学中,一改往日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让孩子们动起来,融入课堂学习中,明确课堂主人的角色,在自主与合作中完成学习过程。老师作为旁观者、引领者、辅助者、协调者,在简化的教学环节中,保障孩子充足的时间完成与文本、作者、编者的对话,在生生交流中碰撞思维。

  初次尝试的“放手”让我看到孩子们的潜能,在“自读”文本的学习中,他们体验到发现新知的乐趣。未来,我会多给孩子打造这样的课堂!

教学反思范文2

  按照管理局和公司*委关于开展“双促”活动的具体要求及第二阶段“四查四比”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我结合自身实际,能认真学**级**讲话及有关文件精神,并把学习情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注意用***唯物**和科学辩证法指导、运用于实际工作,基本做到了用以致用、学有所得。通过认真开展“双促”第二阶段活动,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和**成员对我在*性*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意见反馈情况,牢牢把握“五大环节”,努力实施以“七个紧盯、七个查找、七个整改、七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七”措施,认真参加“****轮换带班”活动,对照“四查四比”的具体要求,深刻反思,认真剖析,个人认为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现将一些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整改意见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时紧时松现象,对坚持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知识以迅猛的速度更新,一日不学,就会跟不上形势变化。回顾我的学习情况,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但由于业务性工作多,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认为学习是为工作服务的,只要工作搞好了,学习并不重要,缺乏持之以恒。二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消息**类的书籍较多,看某某方面的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三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只停留在一般的读报、读文章的形式,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大部分是走过场,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找不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通过学习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知道一定要过河去,就是找不到过河的桥和船"。

  (二)在推进销售工作超跨发展的过程中抓落实做得不够,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扎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的发展最关键的是靠**和**的精诚团结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反思起来,存在如下不足:1、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对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满足于会议开过了,文件传达了,却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他们具体化,上下一般粗,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做事处理方法简单。使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工作不深入,抓落实不到位。一是**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很多工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研究存在"半截子工程"现象,即在"**"上下的气力较大,但在"研究"上做的文章不够。二是存在"走马观花"的倾向。虽然也下了基层,参加带班劳动,年年进行拉网式的目标管理考核,但对一些问题却没有及时发现和真正解决。没有坚持长期深入基层进行扎实有效的工作,只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工作不够扎实。

  (三)在贯彻*风廉政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差距,勤政廉政有待进一步落实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坚持"两个务必"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对照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谦虚谨慎的作风不够。在廉洁自律方面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做得不错,不自觉地产生了自满情绪,以致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时碍于情面,没有拒绝请吃、请喝。二是艰苦奋斗的意识逐步淡化。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少了,贪图享受的欲望多了。想自身福利待遇的多了,做工作讲价钱,与基层群众艰苦的生活有了距离。细细想来,作为*员****,一定要坚持"两个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才能永保***。

  (四)交心谈心、关心职工不够、各种活动开展较少

  一年来,与**职工交心谈心,听取意见建议少了,对职工的思想了解不够。除了按照上级的**安排开展交心谈心外,其它基本没有再开展。随着各个上市公司和用水大户的节水意识的增强,今年的销售形势比较严峻,尤其在完成年度和阶段性任务过程中,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职工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不多。很多时候,都以工作忙为自己找托辞,实际上是关心职工群众不多的具体表现。在培训教育方面,工作力度较小,对职工培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外出学习考察也少,这对于我们**职工成长、对**职工视野扩大、全面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创新力度不够,对**管理不够严格

  销售管理工作纷繁复杂,面对的问题也形形**。在具体工作中,有一定的因循守旧思想。在创新工作上力度较弱。尤其**来,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创新工作少了,抓落实部署差了,有一定的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思想倾向。同时,考虑到职工工作辛苦,心里有一定的好人**思想,在**管理上不够严格,办法少,批评少,一般要求多、督促**少。对职工出现的问题有时批评教育不到位,从而导致其它职工觉得赏罚不明,做多做少一个样。久而久之,造成少数**身上表现出的作风粗糙、纪律松弛、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欠缺,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开阔

  由于业务工作繁忙,静下心来认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不多,运用***列宁**,唯物**辩证法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水*不高,造成了日常工作中常规性动作多,创新思维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学习理论作为提高自己素质摆上重要日程。对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认为是理论家、专家的事,与己无关。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浮光掠影上面,理论功底肤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相对薄弱,工作中新办法不多,老办法用不上或按部就班的情况,方法也比较简单,销售工作新气象不突出。

  (二)**意识不强,思考问题高度不够

  **是***。作为**的每一个*员,尤其*员****,应当要有强烈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思想,树立为*特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想问题、办事情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忧患意识,要从巩固*的**地位的高度研究国际**形势,研究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大事,而我在**意识这个方面淡化了。想问题、干事情起点低,就事论事的时候多,**敏锐性和鉴别力弱,因而在抓具体的工作中就缺乏一种**自觉性和历史紧迫感,缺乏力度和深度。一些实际工作中,没有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

  (三)具体工作多,深入基层不够,与群众感情逐渐疏远

  日常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负担重。具体事务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虽也拿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基层队组,但一些具体问题、具体事例多是听经办人的汇报,根据情况做出决策,还没有真正做到沉下子。工作长期浮在上面,听到、见到基层群众的的心里呼声自然很少,因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对职工反映的情况处理不积极,职工自然缺少了一种互相信任感。

  三、整改意见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思想**教育,用*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做到把传统精神教育与时代要求刻苦求知结合起来,把过细的思想**工作同解决作风飘浮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二)加***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形成用机制管人,以**促事的局面,使机关形成爱学习、勤工作、求上进的良好氛围。特别要健全**集中制,努力做到"大事共同决策,小事相互通气,出了问题自己负责,解决问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三)创新工作,努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认真学**的**法律法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解决突出问题。透过表面发现本质,理清头绪,分出轻重,找出主次,抓住关键,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四)深入**研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果断地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研究,把听汇报与****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坚持抓好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端正*风,端正学风,坚持**集中制原则,增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保持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上情"和"下情"的**,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从广大**反映的突出问题抓起,既要严防**,又要坚决反对*。从思想上、体制上、**上、管理上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和消除*性不纯、*风不正的根源。

  (六)关心**职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开展****生活会,与**职工要多交流,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教学反思范文3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教学反思范文4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决定 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雾凇美的基础上,**学生品读课文1、3自然段,抓住里面的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雾凇的美,引导学生对“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缀满、千资百态、琼枝玉树”等词的感悟,体会雾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种奇特的美,这是一种奇观了,并结合精美绝伦的图片,在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中再次体会雾凇的奇美,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在此基础上,借助网页里丰富的雾凇知识,探究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学生**浏览网页,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恰当的时机使用多**,突出多**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教学反思范文5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着重强**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对在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所执教的《透镜》课反思如下:

  我们知道透镜一节内容简单,实验器材比较生活化,探究问题也和生活有关,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我在设计导课时采用了激情导入;通过视频放映“神七”点火到计时的情景。把学生一下子拉进课堂。告诉学生这个历史是由透镜给我们记录下来的。既然透镜对我们生活有用,那我们有必要把它学好。通过视频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并完成自读题卡(我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的问题)。

  采用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自己总结规律,对习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巩固提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学生了解凹凸透镜后,让学生体验实物元件并进一步指出近视眼镜是属哪种。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第二轮练习中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有一学生提出:凸透镜只对*行光有会聚作用。我马上想到用激光分别正对凹凸透镜照射比较透过去的光圈与原光束的大小。结果否定了学生的判断。又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能否利用凸透镜得到*行光?我有意感到为难,突然有名学生奋勇***说:“老师,我来给他解决。”学生讲得有理有据。之后,教室里掌声响起,课堂气氛陷入**。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三目标学习中。学生查阅课本积极性高了,分组讨论更热烈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我利用多**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讨论交流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相同背景的识记材料,通过听教师讲一遍掌握30%,自己写一遍可掌握70%,而经过讨论自己说出来能掌握90%。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勇于表现。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交流益于学生合作学习,实现优生帮差生(兵教兵)。因而这节课我给学生尽限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探究研讨,自我获取知识。当堂批改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集中精力、争先恐后、活跃思维作用明显,当即发现问题当即解决,有“短、*、快”之效果。

  通过本节课教学收获多多:除了课前备好教材和学生外,还要注重课堂上建立*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参与师生讨论;充分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手让学生大胆思考、讨论、质疑、激发学生潜能。不可越俎代庖;形成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不求全责备。

教学反思范文6

  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上完了“一堂好课”。说是好课,心中有愧,没有能吸人眼球的多**,教学环节中也没有让人“惊艳”的设计,只是常态课做得更加精细了一点。

  首先,“告示”悬念,导入课文。“桃子——自采——五千米”。“ 这个告示牌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通过这个告示找到的是“信任”,我们也跟着这个告示牌看能找到什么?”在上课之前,我事先将告示牌内容写字黑板上,课后老师提示说应该画出一个告示牌,这样效果更好。再让学生根据告示牌质疑,走入课文。

  其次,检查预习情况。第一步是学习生字。高段教学的课程要求是学生具有**识字的能力。但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有的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指名读再齐读小黑板上的生字词语。指名读,目的是抽查中差生尤其是差生的预习情况并且纠正错误。再通过齐读全班巩固。完成《课堂检测》的三题和四题,这两道题都是有关生字词语的基础题:三题是“读拼音写汉字”、四题是“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通过写(注:关书做,再打开书检查),有看到读再到写,到达了对预习生字词语的巩固。在此基础上,听写词语。课后批改,纠正错误。这样的设计,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就比较牢固了。可是我认为自己做得不够仔细,主要是针对结构复杂的字,比如“廉”没有进行单独的指导,因为课后我发现这些结构复杂的错得比较多。诸如此类的还有:“馋涎欲滴”的“涎”、“ 沁人心脾”的“沁”和“脾”、“小心翼翼”的“翼”等学生容易错的,没有提示或者是指导不够。这对以后的生字抽查教学提出了思考。第二步是检查读课文的情况。指名读,其他学生倾听。我没有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打断朗读,指出错误,而是将出现的错误一起归纳总结、纠错。课后在想,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这样效果才更好。

  再次,抓住中心句,学习主要内容。总体上感到这一部分比较琐碎,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在里面。第一是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学生找出后,由我过渡:“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采吗?真的是五千米吗?真的有桃园吗?相信读过课文解答了这些疑惑,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把一个词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哪个词是什么?”又**:“围绕‘信任’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两个**似乎与自己的设计目的不怎么符合,即使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也似乎提得有一点深入。因为从课堂效果来看,在没有深入学习课文的前提下,学生的体会很肤浅。只能停留在回答出中心句的层面上。

  接下来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这是本堂课的重难点。在学习课文主要内容之前,我向学生**:文章中“人与人”指的是什么?信任与被信任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将其融入了归纳主要内容里、回想起来,这样上课其实并不合理,对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作用。由于之前没有一定的“坡度”——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就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学生感到很吃力。虽然三次让学生回答,我也曾三次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也在一边写一边修改,最后由我归纳总结一番。可是从第二节课的复习效果来看,差生的效果并不好。目的虽好,让学生养成**思考的能力,将所想化为文字并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修改——因为在考场上,并没有老师在一旁指导如何分段、如何归纳段落大意——学生也不会在考试中如*时这样的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出于这样的考虑,才训练学生在没有一定的“坡度”的情况下,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由这次上课的经历,使我更加体会到培养学生**归纳主要内容是必须坚持下去的。

教学反思范文7

  这节语文课讲的是教科版第六课《小草》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听写词语。复**一课生字词。

  二、导入。由学生们和我共同朗诵《草》这首古诗,从而奠定文章赞美小草的感情基础,为学生的情感引路。

  三、识字教学。学生们先**读课文,圈出本课会认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并交流一下识字方法,然后集中认读生字。

  四、写字教学。出示本课会写的字,教学方法基本如上,只是在最后要加入学生动笔写字环节。

  五、课堂练习。本课我只出示了一个形近字组词的练习,目的在于区分、巩固学过的生字,让学生们加深记忆。

  六、小练笔。第一课时的小练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我根据班级的特点,设计一个以句子为重点的小练笔,尽量多的采用文章中的词语造句,尽量使自己所造的句子串联成一小段话。

  七、总结。为下节课做铺垫。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构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是按照我设计的环节进行教学的。课后,听课**与我共同交流,为我支出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针对这节课,我也有几点反思:

  一、朗读方面应加强。学习新课时,尤其是第一课时,在学生没有熟练的理解本课内容的情况下,应该先由老师进行范读,或者是由朗读能力强的同学领读。这样有助于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字词,合理的断句。在朗读的时间分配上,也要有合理的规划,时间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要讲究朗读的实效性。

  二、识字的方法要多样化。一个生字要如何被记住,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不一样,那么在课堂上就要用多种方式方法达到所有同学都能记住。

  三、写字教学要抓重点字。在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找出重点生字进行着重讲解。

  四、小组合作要慎重。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作的好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合作的不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时,要考虑好合作的内容是否适宜小组,其次要对小组人员的分工进行明确要求,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活干,要让他们在合作中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范文8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科普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对其写作方法所知甚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而这种文体内容枯燥,语言朴实,不像记叙文那样具有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加上,五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决定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这种文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够。但是这节课上,学生还是较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大都积极动脑、敢于发言、合作学习的氛围浓厚。不足之处,学生的发言不够精彩,朗读还不够到位。

  过程反思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说明文的教学更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学导入时,我播放后羿射日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的***。通过问题“后羿真的把九个太阳射下来了吗?这件事可能发生吗?”来导入此课,进行学习。

  2、重视朗读,读中领悟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读得好”,等于教学工作成功了一大半。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朗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这节课朗读占了重要位置。从篇幅内容上,有全文读,分节读,分句读;从形式上,有放声**朗读,个人读,集体读;从方法上,有快读,品读。朗读基本上做到了形式各样,朗读充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朗读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在教授写作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感悟,再指导朗读体会写作方法。

  3、强调整体感知,培养概括能力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后羿真的把九个太阳射下来了吗?这件事可能发生吗?然后,通过品读前三段,学生概括出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4、合作学习,重视个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一方面又在合作中在讨论、探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总结大家的共识,得出满意的答案。这节课的重点在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中通过哪些具体的语句得出太阳的这些特点的呢?请画出来并好好的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了解到太阳的这个特点的?学生小组讨论激烈,最后汇报时,发言积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5、不足之处

  (1)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在强化一些。

  (2)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

  (3)教学设计还可以更加突出课

教学反思范文9

  (一)主旨

  《台阶》是一篇底蕴十足的关于农民父亲的文章。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父亲**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有人认为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是为了抬升自家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尊严?显然不是,对本文的理解仅此是不够的,而要把思想提升到是*劳动人民人性的觉醒,价值的追求。一个老实厚道、淳朴善良的农民,不仅要求温饱能够得到解决,不仅要求一个温暖的家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要求地位的提升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普通农民,他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气与韧劲。尽管其中父亲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台阶》中的父亲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一个觉醒、有长远生活目标的*农民。也许我们认为父亲造屋的理想过于简单,抑或微不足道,不值得父亲付出一生的血汗。其实作者就是通过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农民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们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拼命苦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二) 结构

  本文的结构是围绕着“台阶”进行的,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台阶”。“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

  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小说首先是写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然后讲到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最终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这是整部小说的**部分。最后是故事的结局,新屋落成了,父亲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朴实的叙述父亲的形象清晰而鲜明。开头写父亲经常坐在三级的旧台阶上舒服的休息,父亲那裂开许多干沟的脚板,只有过年才能洗出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本色,其实,这正反映了父亲的本色──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的形象。接着,侧面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父亲辛勤劳动的画面:“一年中的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那大热天不停歇的忙碌,冬天的早出晚归……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拼命劳作,似乎不曾休息。在造新屋的日子里,是父亲最兴奋,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这可是一个农民一辈子的追求!在深秋的晨雾中踏黄泥、放鞭炮时尴尬的举止、托青石板时的将就情态都浓缩在这收获的一刻里。但父亲老了,“我”为他担心,可父亲太倔,没法帮他,因为父亲始终觉得自己是有劲的、能劳动的,直到父亲挑水闪了腰那一刻,他才沉默了,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也许他这时才清楚自己怎么了。父亲一辈子忙碌,同样也是爱孩子的:幼时的“我”跳台阶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会吃苦头的;长大了,父亲能做的,从不让孩子做。父爱是沉默的。

  (三)延伸

  李森祥在接受《嘉兴日报》****时曾说:“有人也问我作品里面的父亲是不是我的父亲,其实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实的父亲。”作者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叙述者,怀着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叙述父亲为赢得地位、赢得尊重而坚忍不拔、拼命苦干的一生。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美和辛酸。

  文中“我”的父亲秉承了*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特质,为建新屋和新台阶,耗费了自己的大半辈子,而在新屋建成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和人招呼时,却没有了该有的幸福,而是一种难言的自卑和失落。

  父亲骨子里的“卑怯”与生活的尴尬决不是一个九级台阶所能抚*的。人与人之间,某些外在的东西可以效仿,但心理的落差永远无法跨越,父亲虽圆“台阶”梦,但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又使父亲梦断“台阶”!

  在新台阶落成以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自己近一生的过程充满了情趣、活力、力度等等,但是,当父亲的理想实现之后,他的生命尖活力、意义也就消失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将父亲的“老”相作了生动的描绘,这既是生命生理的“老”更是生命意义的“老”──消失。父亲的“失落”意味着什么?“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当父亲的台阶造成时,即意味着他“理想日子”的到来,而他的失落,正是因为在满足之后,他没有“创造一种新的人的需要”。

  此外,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拟声词、叠词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如“唿嗒唿嗒”“刷拉刷拉”“嘎叽”“青幽幽”“黄几几”等,让读者似乎走进了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直面那个勤劳、执着、倔强的老人。

教学反思范文10

  《推敲》一课讲述了贾岛为了斟酌用“推”还是“敲”好,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并与韩愈一同思考,最终确定了“敲”字。后来,后人就把斟酌文字称为“推敲”。这篇课文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针对本篇课文以及我班学生特点,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

  1.运用朗读、分角色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学生充分地读文章,并透过文本理解“推敲”的深层含义。

  2.多**出示文章重点段落,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感受其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已经介绍了贾岛的相关情况,如贾岛“苦吟诗人”这一称号的由来,所以在第一课时学习时,学生对《推敲》的故事兴致盎然,不仅能够概括课文大意,而且对人物形象产生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述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行人的反应,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大多数能够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个句子,从“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中体会到贾岛斟酌字词的入迷,感受贾岛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斟酌“宁静”、“安静”之间的差别,在实践中感受斟酌、推敲字词的感受,学习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

教学反思范文11

  Hello!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三年级上的第一节课,也是大多数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此本书中的一些人物:Mike, Wu Yifan, Sarah, Chen Jie, Mr. Jones, Miss. White, John, Zoom和Zip, 并且会用Hello打招呼并用“I’m…”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

  在上课时自己先用“Hello”向全班学生打招呼,有些学生懂得用 “Hello”来回复我的问候,这时候就挑这些学生打招呼,作为示范作用。接着,出示一些人物的头像,让大家向这些人打招呼。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Hello”比较简单,基本上的同学都能够掌握。在学习“I’m…”这个自我介绍的句子时,我先示范了一下自我介绍,如“Hello, I’m Miss Jiang.”再扮演人物来自我介绍。学生跟读几遍之后,让学生和同桌进行对话,自我介绍。由于刚接触这些学生,正好用这个句型让学生上来进行自我介绍,也正好让自己去认识他们。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I’m”的这个发音有些不准,会将“aim”读成“eim”, 嘴巴开口太小,这时候自己用比较夸张的嘴型让学生模仿发音。

  由于刚接触这个年级,不知道这些学生的情况,学生刚学英语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比较大,发言都比较积极。也是由于刚学习英语,无法听懂全英的上课方式,在课上只能通过较多的肢体语言和适时的中文加以补充。上完课后,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备学生非常的重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备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刚学习英语这门课的时候兴趣的培养液非常重要,要想尽方法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维持下去,才能学好英语。

教学反思范文12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文章语句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在上课之初,我先以猜谜语来导入,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如用课件呈现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或“的荷花。”有的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有的学生说:“荷花,你的姿态是那样动人!”有的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的学生说:“芬芳扑鼻的荷花。”有的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最后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激发了学生对荷花的喜爱。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说话练习,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第四小节中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呢?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如下:“蝴蝶飞过来,告诉我附近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小鸟飞过来,告诉我去南方旅行的见闻。”“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和伙伴一起在池塘游玩的快乐。”“白云飘过来,告诉我在天空旅行的乐趣”等等。

  新的语文教学强调返朴归真,注重学生课内课外知识的积累。在这节课中,学生既有课外关于荷花知识、荷花诗词的丰富积累,又有课中语言文字的学习积累,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积累。

  新课程理念倡导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节课中,对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便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的

  总之,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的训练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

教学反思范文13

  《鲸》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说明文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关键的,我觉得恰当地使用多**和直观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分析第一段时,当讲到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运用课件,显示出大象和鲸,让学生一目了然,把鲸与大象对比,对鲸的大、重、长特点的印象就深了。另外,在课件里大篇幅不动的文字里添加有动态效果的图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感官,让教学有效地开展学习。此外,在讲鲸的进化这段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作过渡:“一天,在太*洋地区举行规模盛大的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了门外,鲸和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便回去了。”同时,我出示课件,演示鲸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明白鲸是怎样进化的,学生明白了鲸是哺乳动物。

  在教学时,考虑到鲸对于学生来讲是种不常见的东西,所以我运用了课件,让学生不仅从书上,更从视觉上深深体会到了鲸的各种特点和生活习性。首先,我让孩子们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引导他们读通读熟课文,弄清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特点。以第一自然段为例,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让学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体会鲸的生活习性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鲸呼吸时的样子,鲸睡觉时的样子,不同鲸的图片。体会鲸的体形庞大时,设计了鲸和象、人比较图。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是个难点,课件出示重点的语句和重点的词语,读、思、说结合。在教学这一课时,收集了许多资料,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课件,拓展了课程资源。体会鲸的生活习性时,设计了鲸呼吸时的样子,鲸睡觉时的样子,不同鲸的图片。体会鲸的体形庞大时,设计了鲸和象。鲸的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用新鲜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与鲸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跳出课文的框框,这样更激起学生保护鲸的欲望,这里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眼界大开。学生看着、读着,既获得了新知识,又学到了新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这篇充满动物知识的文章,本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的,但整节课下来,学生不是很积极地思考或回答问题,所以在调控课堂气氛方面也仍需要下功夫。要想上好一堂课,让教学环环相扣,有声有色,既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来设计教学过程,又要灵活地处理学生的各种回答,还要注重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

教学反思范文14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主要有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

  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体。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这不,转眼间冬天来了,新年又到了,一年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还是仔细地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本人在本学期中,积极参加各项时事、**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图书角、益智区、小巧手、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小医院等,还利用室外一角,设置了小超市,在每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废旧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酒瓶装饰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飞机

  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三、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我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矗但是常规也不是以**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小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教学反思范文15

  我们小班组正进行着行为跟进式活动,其中我执教了语言活动《香香的被子》,现在我就说一说我的执教情况和执教体会。这个活动选至我们“冬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节课,我的活动目标有两个方面:1、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2、了解太阳的好处,喜欢在阳光下活动。在开始导入部分,第一次我选用了第三人称“小猪”,让它来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安排的是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出示挂图时,我没有让幼儿仔细看图,只顾自己讲述故事,幼儿的兴趣就不是很浓导致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不是很透,对于引出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铺垫的也不是很明显,第三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由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不透在这一环节角色的对话,幼儿就很难完整的说这句话了,最后我是用了一个角色表演,幼儿**选小动物练习故事中的对话,孩子们对于小动物很感兴趣,但是不能完整的说故事中的话,孩子的注意了就转移到了动物的图上,整节课在重点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进过组内的老师分析、交流、指导,第二次就变成了,导入部分我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来**,“冬天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小朋友都去晒太阳了,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呢?”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先出示图(1)让幼儿先**观察,发现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再有老师讲述故事,依次来出示其它图片,第三环节是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第四是角色表演。图片的出示,再通过故事的讲解,对于故事的理解十分容易。在第一次试教时,重点的不突出,对于故事的不理解,孩子在练习角色表演时,对话就不是说的很好,第二次把图片出示先让幼儿观察,再讲述,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就吃得透点,对于动物的对话就做好了铺垫,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有生活来的故事,再有故事回到生活,把活动升华,让幼儿的经验也有所提升。

  我们教研组内的研课活动,提高了我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让组内全体教师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阅读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1)

——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范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反思范文1

  《西湖》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运用大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间天堂——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语言清新、生动,是培养中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的好素材。

  针对课文语言文质兼美的特点,对照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我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化文本语言、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回顾:初读课文之后,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由于三年级学生词汇的贫乏,他们除了说“西湖很美。”再也没有其他的表达了。我很失望。课后,我想:当时,我可以引导学生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自己的印象。这样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多:如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又如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等等富有个性化的表达。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品读课文2.3.4节,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西湖的美丽。第二节,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观察了山峦、湖面、白鸥等景物,抓住“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读出山峦的多,抓住“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读出山峦的美丽;抓住“硕大的银镜”读出湖面的宽阔和明净。

  第三节课文比较长,我先让学生**朗读,边读边想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他们美在哪里?让学生自主读书、圈画,充分的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后,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内化文本优美的语言,我采取介绍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

  第四节描写的是月光下的西湖。我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情境中去,读完之后,我问学生:“听了老师的描述,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正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美妙的琴声,我仿佛感受到了轻柔的风吹过我的脸庞.......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了。

  可能在这三节的教学上,我*均使用力气,耽误了较多的时间,所以下课了,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如当堂背诵精彩课文,体会课文比喻表达方法的好处,并学习运用等等。另外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课堂参与度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讲在重点处、必要处,使学生一课一得,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使课堂师生对话在*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教学反思范文2

  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之后,学生进行猜想竖直拉的数据波动范围不大,为什么同学们做的沿斜面拉的数据波动范围的波动非常大。通过引导学生的分析数据,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在这里的猜想是学生举手进行猜想回答,这样能够较为合理的节约有限的时间,学生进行踊跃的回答猜想,有的同学猜想是速度大小不同,有的同学说是力度大小不同等原因引起的,这样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在学生猜到可能是由于坡度不同的原因,我及时的抓住这个点将进行猜想研究。在这个同学进行猜想之前,有个学生说是有高度的不同,当时我们继续说是高度不同,会因引起什么不同呢?学生没有进行回答。现在想来学生的猜想也是对的,但是和老师的设计有别。

  关于这些猜想的处理,我采用了选择其一研究一个猜想,其他的猜想学生能够进行再课下进行研究。这样似乎激发学生在课下的研究兴趣,又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上研究的主题不偏。我想如果在*时的课堂上我会怎样进行处理呢,我可能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猜想分别进行研究,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但是在这种比赛的课堂上,我只有舍弃这些,引导学生积极的研究一个主题。这是似乎不符合科学的教学精神。在激发学生猜想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力度不同引起的。我当时给以学生直接的回答我们是匀速拉。这样才处理似乎还是不妥。应当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

  在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都不错,能够给根据自己的材料进行实验的方案的设计。他们一般设计两个不同的坡度进行实验,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坡度。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非常的顺利,虽然个别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数据的读取和记录出现了问题,现在看来学生们再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在*时积极的训练。

  汇报的的过程中,我是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到三组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实验表格在投影上上展示数据并且得出结论。在这些数据的**下,学生比较容易的得出我们的结论。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进行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斜面,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范文3

  本单元以“友情”为学习内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力图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来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会与人相处。

  一、一点遗憾:

  1、学生在用“wu”模唱《友谊地久天长》时,声音很美,但学生没有把模唱时的感觉贯穿到演唱中去,声音的位置偏低,显得声音不柔和。

  2、学生在唱谱时,把歌曲第二、三、四乐句完成的较好,但在带入歌词演唱时完成的不是特别好,我觉得在带入歌词演唱过程中,也应把它作为难点来完成。

  二、一些闪光点:

  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经历过的难忘的场景,使学生或悲或喜,情感得到**,从而营造出氛围,为直观感悟音乐创造条件。这时学唱歌曲,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抒发与音乐形式、节奏自然产生共鸣,从而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建立情感与音乐形式之间的联系。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心里话视频、教师的话视频,都是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体味友情的珍贵,情境与情感一致,学生在此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在本节课中学生完成了两种体验:练习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学效果良好。

  作为一名新老师,尤其是专业不对口的老师,如何上好课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

  1、立足课内,联系生活实际,本节课由生活小常识引入,如蚊虫叮咬,痛痒难当,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众说纷纭,然后教师又给出许多止痒方法,接着分析止痒原理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新课:《酸和碱的反应》,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预设中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学习空间,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想法是五花八门的,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这样就可以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3、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范文4

  《一片树叶》是第四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我上的是第二课时,这篇课文写的是一群小动物采用了不同方式爱护一棵小树的故事,小兔子、小熊、小猴都喜爱小黄牛栽的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可见问题不是出在懂不懂道理上而是出在每个人能不能自律上。他们懂得大道理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不**。本文以童话的形式说理,在浅显中见深刻,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教育意义都很大。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它采用拟人手法,小动物用儿童的语言方式去表达,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非常有趣。所以我把本课第二课时定了2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尤其是抓住几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

  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真正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课程设计的主线是:开课以开头段一棵嫩绿的小椿树和结尾段一棵光秃秃的小椿树,做对比比较,小椿树的对比,小黄牛心情的对比,引出问题:小椿树的叶子去哪里了,引入中间故事情节。中间故事通过观察看图――体会小动物喜欢小树的心情――引导多种方式感情朗读――抓住关键词把每个小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对比比较。最后出示光秃秃的小椿树画面,引起学生深思,让孩子们自己悟出道理:虽然犯的是小错误却造成大的后果,有一个孩子说了:小动物们他们都想爱护小椿树,但是他们的行为不爱护;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们光见打雷不见下雨,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最后,在孩子们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趁此契机总结出――勿以

  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告诉孩子们:请用行动爱护一草一木,做一个“言行一致”的孩子。

  上完以后就开始反省自己,就发现问题挺多的。细节的、大的设计问题都存在较多问题。

  反思一:

  课的设计问题:通过解读文本,我设定了本棵围绕2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活动。教学难点突破了,道理是孩子们自己悟出来的。但第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们抓住小动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小动物矛盾的心理行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项目标达成效果不佳。

  分析原因:

  其一、朗读的方式过多注重齐读,而比较少个人展示读,这样对一部分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可以得到带动的效果,但对于另一部分孩子来说,却缺乏了个性朗读锻炼的机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式朗读效果更好没有仔细斟酌;

  其二,中间环节设计比较凌乱,每一环节设计目的并不明确不清晰,比较模糊,体现不出指导朗读过程的层次递进感;其三,细节之处的重点词语指导不到位,比如:小兔:赞叹、欣赏的语气,小猴欢呼的语气;小熊咂咂嘴等细节之处的语言,比较粗糙的一笔带过。所以孩子们也不可能比较清晰深入文本去体会。

  反思二:

  细节方面的引导也是比较粗糙而不精致。 如:指导观察看图,一笔带过,没有仔细地引导。有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也是没有作为过细的牵引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应在关键时刻点醒。

  总结:课堂的教学得益于*常的功夫。*常的课堂就得做个有心人,得多花功夫琢磨琢磨。借助拉练课反思自己不足,以知道自己存有哪些缺陷,才能促进自己的长进,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用心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教学反思范文5

  当《跳水》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们都认为船长的做法正确,这时一个学生的发言却引发了一段议论:有的学生认为船长的做法不一定行得通,因为课文图上画的横木,它并不在船的边上,如果孩子跳下去,没有跳到水里,而是跳到甲板上,那么高,不摔死也得摔成重伤。有学生说:“对呀,孩子又没有经过训练,怎能保证他一定会跳到不里呢”

  我没有想到学生会从这个角度考虑,一时不知从何着手引导学生理解舰长的做法的正确性。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训练应该如何与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时机,创造性地把握教材。

  学生在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时,我最初的想法是跳过去,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孩子脱险。可进而又想,这不正是一个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好时机吗?所以我抓住教学时机,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围绕这个论题各抒己见。学生说出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方法就是创造训练的一个过程。接着通过讨论,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办法之后,“船长强逼儿子跳水”这一办法才显出其现实的可行性,这是思维的集中,即符合思维,由此进一步理解船长的果敢精神。这时,再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及时想出“跳水”的办法来?这样的分析综合,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了一步,思维得到了发展,使他们初步意识到船长身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

  通过教学反思,我得到这样的启示,符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的。

教学反思范文6

  (一)主旨

  《台阶》是一篇底蕴十足的关于农民父亲的文章。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父亲**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有人认为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是为了抬升自家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尊严?显然不是,对本文的理解仅此是不够的,而要把思想提升到是*劳动人民人性的觉醒,价值的追求。一个老实厚道、淳朴善良的农民,不仅要求温饱能够得到解决,不仅要求一个温暖的家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要求地位的提升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普通农民,他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气与韧劲。尽管其中父亲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台阶》中的父亲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一个觉醒、有长远生活目标的*农民。也许我们认为父亲造屋的理想过于简单,抑或微不足道,不值得父亲付出一生的血汗。其实作者就是通过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农民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们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拼命苦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二) 结构

  本文的结构是围绕着“台阶”进行的,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台阶”。“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

  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小说首先是写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然后讲到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最终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这是整部小说的**部分。最后是故事的结局,新屋落成了,父亲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朴实的叙述父亲的形象清晰而鲜明。开头写父亲经常坐在三级的旧台阶上舒服的休息,父亲那裂开许多干沟的脚板,只有过年才能洗出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本色,其实,这正反映了父亲的本色──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的形象。接着,侧面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父亲辛勤劳动的画面:“一年中的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那大热天不停歇的忙碌,冬天的早出晚归……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拼命劳作,似乎不曾休息。在造新屋的日子里,是父亲最兴奋,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这可是一个农民一辈子的追求!在深秋的晨雾中踏黄泥、放鞭炮时尴尬的举止、托青石板时的将就情态都浓缩在这收获的一刻里。但父亲老了,“我”为他担心,可父亲太倔,没法帮他,因为父亲始终觉得自己是有劲的`、能劳动的,直到父亲挑水闪了腰那一刻,他才沉默了,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也许他这时才清楚自己怎么了。父亲一辈子忙碌,同样也是爱孩子的:幼时的“我”跳台阶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会吃苦头的;长大了,父亲能做的,从不让孩子做。父爱是沉默的。

  (三)延伸

  李森祥在接受《嘉兴日报》****时曾说:“有人也问我作品里面的父亲是不是我的父亲,其实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实的父亲。”作者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叙述者,怀着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叙述父亲为赢得地位、赢得尊重而坚忍不拔、拼命苦干的一生。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美和辛酸。

  文中“我”的父亲秉承了*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特质,为建新屋和新台阶,耗费了自己的大半辈子,而在新屋建成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和人招呼时,却没有了该有的幸福,而是一种难言的自卑和失落。

  父亲骨子里的“卑怯”与生活的尴尬决不是一个九级台阶所能抚*的。人与人之间,某些外在的东西可以效仿,但心理的落差永远无法跨越,父亲虽圆“台阶”梦,但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又使父亲梦断“台阶”!

  在新台阶落成以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自己近一生的过程充满了情趣、活力、力度等等,但是,当父亲的理想实现之后,他的生命尖活力、意义也就消失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将父亲的“老”相作了生动的描绘,这既是生命生理的“老”更是生命意义的“老”──消失。父亲的“失落”意味着什么?“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当父亲的台阶造成时,即意味着他“理想日子”的到来,而他的失落,正是因为在满足之后,他没有“创造一种新的人的需要”。

  此外,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拟声词、叠词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如“唿嗒唿嗒”“刷拉刷拉”“嘎叽”“青幽幽”“黄几几”等,让读者似乎走进了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直面那个勤劳、执着、倔强的老人。

教学反思范文7

  在我学习新课程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三、教师应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对话

  师生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四、教师应对每一节课进行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反思范文8

  本节课是有机物的开端,以最简单的物质引领学生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甲烷-教学反思 王勇。在引入课题时,用了一段**视频《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胜利建成》,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西气东输。

  正式进入课题后,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以及培养其建立模型的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在本节课上便是甲烷空间构型的建立。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甲烷的多**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本教案将其设计成探究活动,通过同学们亲身参与到模型的制作以及探究,通过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研究甲烷结构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评价课前学生制作的甲烷模型,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习效果较好;当学习到甲烷的性质──氧化反应时,及时解释了**报道中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卡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认识到甲烷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及难点的内容——取代反应,由于取代反应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用了视频片段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反应的过程,也用真实的实验予以支撑,并设置了相关探究问题,以期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近来。但是其具体实施过程还不能够完全让学生参与进来,所以还不能完全体现探究的成果。此方面需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再设计,以达到学生最大程度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从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可知,学生对取代反应和初中学过的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模糊不清,须课后通过练习强化。

  总而言之,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介绍甲烷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盲目扩充**物的性质和内容,不涉及类物质的性质,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教学反思范文9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不喜欢古诗文,或者说根本就不喜欢古典阅读,这样下去,便会导致浅薄和轻浮,另外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真正进入文化层面探究,也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堂上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动他们展开联想,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教学中坚持诵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内涵美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诗词教学,教会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诗词的方法,也是教学的关键。我这节课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很不错,其中我觉得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教学设计简约不简单

  从课始的音乐《一剪梅》的导入到了解所学过的一些词牌的由来,从回顾学习诗词的三读法到小结理解词句意思的几种方法,从检查词义的理解到朗读指导,从指导读到带领悟,这一些教学环节貌似简约,实不简单,时时处处都在紧扣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在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体现出我巧妙灵活,简练明快的教学风格。

  二、注重朗读,凸显诗词教学的语文味

  在本课中,我采用读的方法很多: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读得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得意味深长,声声含情。在读的过程当中,不仅教学生做到眼中有景,还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情。如在理解上阕词的意境时,我首先让学生**朗读然后自己范读并问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你的朗读来将你眼中,心中的景致表现出来。本节课读的次数、形式也很多,有个别读,齐读,师范读,师生合作读。老师的范读也给孩子很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配乐贯穿课堂,使学生朗读诗词更有感情,创设的情境非常好,几个梯度下来,学生已经把这首古词读得余韵悠长了。学生在不同要求的朗读之中实现了由读准到读通到读出韵味再到读出感觉的层层递进。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课堂的语文味十分浓厚。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语文工具性目标落实地扎实而有序。既有朗读方法的细致指导,如:音调的问题,语速的问题,边读边想象等,还有学习诗词的方法指导。我在指导学生二次阅读时问道:“怎样才能达到读得抑扬顿挫的境界呢?”接着就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理解诗词的方法,并在接下里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四、注重积累拓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下阕词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斗志、豁达的胸怀,更多的了解苏轼的豪放,我还出示了的苏轼和其他诗人一些**这种人生态度的诗句,如《卜算子》《念奴娇 赤壁怀古》《龟虽寿》《将进酒》等,这些诗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诗词世界奠定了基础。

  总之,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对这堂课,我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在最后的引读升华主题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好,教师的语言铺垫不到位,事先设计好的没完成。学生的情绪没有带动起来,导致课堂上的氛围没有达到**。再者时间的分配不够科学,前面的导入课题花时间过多,教师在导学过程中的语言也较繁琐,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检测、仿写这一环节没有得到落实。

教学反思范文10

  我们小班组正进行着行为跟进式活动,其中我执教了语言活动《香香的被子》,现在我就说一说我的执教情况和执教体会。这个活动选至我们“冬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节课,我的活动目标有两个方面:1、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2、了解太阳的好处,喜欢在阳光下活动。在开始导入部分,第一次我选用了第三人称“小猪”,让它来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安排的是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出示挂图时,我没有让幼儿仔细看图,只顾自己讲述故事,幼儿的兴趣就不是很浓导致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不是很透,对于引出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铺垫的也不是很明显,第三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由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不透在这一环节角色的对话,幼儿就很难完整的说这句话了,最后我是用了一个角色表演,幼儿**选小动物练习故事中的对话,孩子们对于小动物很感兴趣,但是不能完整的说故事中的话,孩子的注意了就转移到了动物的图上,整节课在重点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进过组内的老师分析、交流、指导,第二次就变成了,导入部分我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来**,“冬天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小朋友都去晒太阳了,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呢?”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先出示图(1)让幼儿先**观察,发现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再有老师讲述故事,依次来出示其它图片,第三环节是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第四是角色表演。图片的出示,再通过故事的讲解,对于故事的理解十分容易。在第一次试教时,重点的不突出,对于故事的不理解,孩子在练习角色表演时,对话就不是说的很好,第二次把图片出示先让幼儿观察,再讲述,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就吃得透点,对于动物的对话就做好了铺垫,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有生活来的故事,再有故事回到生活,把活动升华,让幼儿的经验也有所提升。

  我们教研组内的研课活动,提高了我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让组内全体教师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学反思范文11

  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都有轮子。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给幼儿惊奇,引导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让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科学活动《了不起的轮子》,让幼儿既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课前我和孩子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轮子的图片和实物,如:各种各样的汽车图片;玩具汽车、火车;实物:滑板车、自行车、溜冰鞋等等。孩子能通过图片及实物认识很多有关轮子的车。

  本次活动我采用:设置情景,引发讨论——听听轮子的**,了解轮子的作用——探索操作,感受体验。

  一、设置情景,引发讨论

  活动开始我以自演小乌龟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果然,孩子们个个都集中***,看我的表演,从而也进入了主题,小乌龟很伤心,让猜一猜小乌龟为什么不高兴?你有什么办法让小乌龟高兴起来?轮子会怎样帮助小乌龟?这三个问题都需要孩子充分展开想像,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些车能帮助小乌龟走得快,从而进入正题——因为有了“轮子”。在这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体验对轮子特点及作用的了解,也使孩子在情感体验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提升和运用。

  二、听听轮子的**,了解轮子的作用

  通过轮子的**,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体会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

  你们还看见过哪些东西也有了不起的轮子?幼儿的思维相当活跃,从教室讲到幼儿园,到马路上,再到家里,充分发挥了想象,语言得到了发展。

  三、探索操作,感受体验

  根据小班孩子喜欢玩的特点,同时也观察到他们对轮子的兴趣,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游戏,让幼儿进行探索让轮子(圈)滚动起来。通过动作体验来感知轮子会滚的特性,这些方面既考虑了孩子的年龄的特点,也能体现对幼儿探索可能性的考虑,基于孩子已有的经验,对于帮助小乌龟跑得快、及让轮子滚起来的目标。通过玩玩轮子,孩子们探索到了轮子的好几种玩法,在玩玩中了解了轮子的作用。

  上好每节课,教师都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如老师的每个**,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回答,老师的**孩子是否能听懂,老师的**是否为了目标而进行的等等,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反思范文12

  《观潮》一课写了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作者观察用心,叙述有序,从声音、气势、形态几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又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继续练习抓住主要内容,二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我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一原则,坚持导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导读中分析、综合、比较,在分析、综合、比较中导读,以读代讲,寓讲于读,使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索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取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学生对大潮缺乏感性认识,给学习课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巧用课本照片、挂图、影视资料等,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场面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实在、有序、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紧扣文题,质疑问题;读、找、议,培养自学能力;有机地运用教学插图,挂图等强化感性认识;反复训练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熟读成诵,积累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动机

  上课开始,我先用一段饱含激情的话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观赏过潮水吗?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国钱塘江大潮那样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绝的,却不多见。你们想不想也去见识见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去感受感受江潮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象呢?”然后指导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课文。让大潮的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等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最后叫同学们打开课本看描绘大潮雄奇的插图。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陶醉于大潮奇特的境界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抓住文眼,整体教学,体会感情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观奇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首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思考题:

  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观潮的,作者抓住了什么来体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

  小组讨论,再填表(在小黑板上出示表格:填出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景物)。由于引入新课时,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兴致勃勃地通过读、划、议,明白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些词语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插图之后,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从潮水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的景象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三〉指导朗读,感受景象,深化感情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感情,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我指导学生们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比赛读、表演读等,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然后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品文析句,理解课文,学习表达

  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赏竟悟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在教学“白线向我们移来”那段时,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句子,并要求他们说说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从近处观察钱塘江大潮时,所听到的声音和所看到的景象,充分体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这样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表达方法。

  〈五〉总结全文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把教师的“一人言”小结变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小结”。要求学生把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或最想说的话讲给大家听(指导从写作、词句、思想等方面来考虑)。这样形式独特新颖,能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反思范文13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用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观看了周进红老师的《渔歌子》、周静老师的《缝纫鸟》和刘欣老师的《围魏救赵》等案例教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翻来覆去地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干巴巴地让学生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可无论学生怎么想象,与真实的景物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厌烦上这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甚至一提语文就头疼。

  在周进红老师讲授《渔歌子》时,现代化教学**走进了课堂,体现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再现情境。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图片(桃花、鳜鱼、流水、西塞山等)自己设计出作者眼前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老师再添加音乐,使学生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周静老师讲《缝纫鸟》一课时,孩子们没有见过缝纫鸟,老师适时地插入了缝纫鸟的图片和视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又直观又省力,真是事半功倍!

  在刘欣老师讲授《围魏救赵》时,让孩子在白板前的军事地图上一边批画一边结合人物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白板特有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效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些教学**的恰当运用,学生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时的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此时,正是观察植物生长的大好时机。我们教室门口就有一棵玉兰树,当我无意中发现玉兰树上长满了花骨朵时,立刻产生了带领学生观察的念头。于是,我每天都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着他们从花骨朵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同时,我用数码相机将学生观察的内容照了下来,并制成了演示文稿。

  随后,我带领学生一边观赏这些照片,一边指导着他们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各种方法对所观赏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虽然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虽然树上的花香已经随风而去了,虽然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芽儿已经长大了,可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又勾起了同学们的回忆,他们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花香,又摸到了那丝绸般细滑的花瓣儿……于是,一篇篇生动的习作诞生了!

  这次习作训练,我没有浪费什么时间,也没有费什么精力,可学生的收获很大,对写作文也产生了兴趣,这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啊!

  利用信息技术**,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反思范文14

  《晚风》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 晚风” 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夕阳的晚上” 、“ 树丛中夜莺的歌唱” 等等,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生用**的声音,有感情地唱好二声部合唱,对于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唱好二声部是有一定困难的。有的学生音准都很难把握,更别说是二个声部的歌曲了,我想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歌曲的意境,营造一种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培养他们感受歌曲的能力即可。

  首先让学生唱熟两个声部,我根据这首歌曲旋律特有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区别,从而唱准旋律,使学生把握旋律更深入。然后再让学生在我的指挥下逐个乐句的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让合唱难度减小化,让学生兴趣、信心增大化。这样学生在一个比较缓和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了。

教学反思范文15

  《藏戏》是小学语文新课标12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藏写的形成和特色两方面对藏戏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说明。文章在内容、写作顺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如何把知识点不露痕迹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者要认真考虑的。

  一、由“藏”导入了解藏戏

  藏字本身在字型和字音上都有可挖掘之地,藏字里面的“臣”的笔顺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强调学生注意。同时学习这个多音字,组词。再写“戏”组成课题,让学生汇报相关资料。这个导入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调动全身感官跟随老师节奏开始学习。

  二、围绕提示问题读书,有章可循

  我们都知道阅读课教学就是要把精读课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学课文之前,老师让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问题,然后带问题读书,使学生学习任务清晰明了。本课中的问题是

  1、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2、它有什么特色?

  学生自学过程中,边读书边思考问题。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已经很强,大部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完全能把握主要内容。可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由于我的问题,却使学生的汇报有些乱。这个问题还没有说完,说透,老师已经引导学生说另外的内容了,弄得学生无所适从,老师也显得手忙脚乱。如学生在回答藏戏特色的时候讲了藏戏的随心所欲,本来我应该继续让学生在此特色上继续补充,可不知道为什么却把学生引导到了开头三句概括性的句子中,就这样藏戏视频的播放时机就被错过了。弥补终究显得牵强!这完全是我把握教材的能力欠缺的原因造成的。值得反思!

  三、学习作者表达方法并运用

  本课重点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其一是文章的写作顺序。为了把这个知识点讲解清楚,我在板书上用了一点心思,那就是把“形成”和“特色”用黄颜色的粉笔写成。当学生对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了解之后,依照板书老师说:“像课文这样围绕藏戏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方面安排材料,进行说明是一种什么写作顺序?”当时课堂上一片安静。是啊关于此种写作顺序,学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对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更为熟悉一些。此刻的安静是在预料之中的。我静静地等待,并提醒学生其它写作顺序,有学生想起来了,他讲出了事物几个方面的写作顺序,然后我进行板书。其实课堂上需要有这样的静。然后老师强调本课中一个事物是指“藏戏”,几个方面是指“形成和特色。”马上问围绕一个事物通过几方面来进行写作的顺序是什么顺序?(事物的几个方面)由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个问题到此并没有结束,我马上追问:“以前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写作的?”《鲸》《新型玻璃》等。关于此种写作顺序,我想学生肯定熟记在心了。

  四、体会句子的独特魅力

  本文中开篇的三个反问句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又引出下文,如何让学生透过这三个句子体会出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呢?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指名读,齐读,老师范读相结合,再读出自豪之情。然后让学生将这三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将两种句式进行比较,体会反问的妙处——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这三个句子除了具有以上优势外,它还具有引领全文的作用,好的开头让人过目不忘。

  教学完此文,发现自己的教学功底依然很薄弱,比如戴面具的戴我竟然写成了“带”。羞愧不已!有学生悄悄告诉我,本想纠正,可却忘记了。还有学生告诉我,他想说了,但一想有人听课就没有说。还有就是自己的语言,随意性非常强,由于语速快,总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一有人听课,就更为严重了。这些都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很严重的弱点,以后一定要注意。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2)

——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反思范文1

  《泉城》一文是四年级上册的第八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抒发了热作者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本很优美,很生动。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抓住关键词句,再结合优美动听的过渡语,从而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泉城的美丽神奇。

  针对这样一篇需要学生积累背诵的美文,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感悟和品读两个方面,所以我决定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下几个亮点:

  1、四年级是个比较特殊的年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比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突出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我努力做到目标的整合。比如在教学设计时我从课后3的八个描写泉水的词语抓起,先读准字音,接着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总的描写济南众多泉水形态各异、声音各不相同的句子,再由句子串起对四个名泉的整体感知,在这种整体感知中也感知了课文的结构。

  2、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和写法也很相似。介绍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描绘。所以我把把重点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在珍珠泉的处理上,我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让学生想象体会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比较简单,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自读填表来体会泉的位置,名字由来和特点。

  教学实施过程能按照教学流程进行,学生学得很投入 ,入情入境。朗读配送也很有感情。仿写方面需加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教师在上课之前挖掘文本的重要性。所以需要我们首先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教材这一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其次要充满智慧地深度开发教材的教育资源,“用好”、“用活”、“活用”文本资源,最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动态生成最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范文2

  《晚风》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 晚风” 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夕阳的晚上” 、“ 树丛中夜莺的歌唱” 等等,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生用**的声音,有感情地唱好二声部合唱,对于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唱好二声部是有一定困难的。有的学生音准都很难把握,更别说是二个声部的歌曲了,我想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歌曲的意境,营造一种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培养他们感受歌曲的能力即可。

  首先让学生唱熟两个声部,我根据这首歌曲旋律特有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区别,从而唱准旋律,使学生把握旋律更深入。然后再让学生在我的指挥下逐个乐句的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让合唱难度减小化,让学生兴趣、信心增大化。这样学生在一个比较缓和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了。

教学反思范文3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用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观看了周进红老师的《渔歌子》、周静老师的《缝纫鸟》和刘欣老师的《围魏救赵》等案例教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翻来覆去地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干巴巴地让学生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可无论学生怎么想象,与真实的景物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厌烦上这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甚至一提语文就头疼。

  在周进红老师讲授《渔歌子》时,现代化教学**走进了课堂,体现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再现情境。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图片(桃花、鳜鱼、流水、西塞山等)自己设计出作者眼前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老师再添加音乐,使学生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周静老师讲《缝纫鸟》一课时,孩子们没有见过缝纫鸟,老师适时地插入了缝纫鸟的图片和视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又直观又省力,真是事半功倍!

  在刘欣老师讲授《围魏救赵》时,让孩子在白板前的军事地图上一边批画一边结合人物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白板特有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效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些教学**的恰当运用,学生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时的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此时,正是观察植物生长的大好时机。我们教室门口就有一棵玉兰树,当我无意中发现玉兰树上长满了花骨朵时,立刻产生了带领学生观察的念头。于是,我每天都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着他们从花骨朵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同时,我用数码相机将学生观察的内容照了下来,并制成了演示文稿。

  随后,我带领学生一边观赏这些照片,一边指导着他们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各种方法对所观赏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虽然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虽然树上的花香已经随风而去了,虽然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芽儿已经长大了,可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又勾起了同学们的回忆,他们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花香,又摸到了那丝绸般细滑的花瓣儿……于是,一篇篇生动的习作诞生了!

  这次习作训练,我没有浪费什么时间,也没有费什么精力,可学生的收获很大,对写作文也产生了兴趣,这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啊!

  利用信息技术**,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反思范文4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1、《观潮》一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为了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并用录像引入课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2、“潮来之时”的景象是全文的精华。教学时我采用变序教学方法,直奔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加深对一部分精彩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我帮助学生在理解和辩析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潮来时的声间和气势,注重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

  3、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本节课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索“潮水从远处涌来的形态和声音是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并要求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在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等,学生在合作中体现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探讨氛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4、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思考问题,朗读课文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同时,延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评价的**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最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当一回讲解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值得探讨的问题:

  ⑴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充分地交流,但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存在着矛盾,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⑵课堂上有一些学生的思维敏捷,抢着发言,而一些学生却反应迟钝,可是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参与面、而对这两个极端,我们又该如何协调?

教学反思范文5

  安全教育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纵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我们y要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安全意识。

  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喝牛奶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定期评选出我们班的**小卫士。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的庇护,让他们**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

  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游戏,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任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教学反思范文6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必须由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自己比较好的做法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请小朋友们读读诗歌。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理解东南西北方位时需要加以练习就更好了,这样到运用的时候才会比较熟练。

  2.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故不须在背诵上花较多时间,应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临写。在指导朗读诗的第二句时,因为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没有精神,如果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的环节,就会达到预先的目的。

教学反思范文7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教学原则众所周知,可贯彻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变成一切由教师任“主角”,甚至“主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本来是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项活动,教学不*等不**。这就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主体作用无法发挥,不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渐渐地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关键的。

  《善良》是一篇议论文,在结构方面学生分析起来难度不大,但**容的深刻领会却是难点。因为“善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班会上讲,**课上讲,家长讲,电视上讲,这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呢?我改变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模式,大胆将语文课堂变成了电视访谈节目录制现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所以本节课,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更是一个帮助者,为学生的讨论提供必要的帮助。刚开始,两位主持人有些放不开,随着交流的深入,气氛逐渐活跃,发言渐入佳境,台下的同学也按捺不住加入了交谈。一问一答,一张一弛,观点的碰撞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思考,课堂节奏、气氛与效果都明显好于以往“你讲我听”的传统授课模式。

  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创设情境

  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内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淀,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掘自己的潜能,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操作方法、创造性的****,或**探究,或彼此合作,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比如举行故事会、辩论赛、演讲赛、课本剧、答**问、即席采访、情景对话、诗歌朗诵比赛等。

  学过《阿Q正传》,就可以《阿Q外传》、《加入阿Q还活着》、《阿Q出国记》为题写一篇作文,并进行演讲比赛;学习《柳毅传》一文,让每组推出几位表演能力较强的同学,分别扮演柳毅、小龙女、洞庭君、钱塘君等角色,按课本内容的提示,表演一段课本剧。为渲染气氛和增加点幽默感,老师预先声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准许添枝加叶、不拘一格。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他们想主意,构思出不同的结局,身入其境 ,体味其情,张开想像的翅膀,演自已想表演的一切;**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的辩论赛,小组成员有主持人、**主辩手、**次辩手、记时员等,正方能紧扣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列举事例去论述“我很重要”,反方紧扣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去反驳;或者采用“我来当回XX”的形式,如我来当回老师,尝试备课、上课的滋味。我来当回主持人,练胆量,练口才。我来当回主编,学编辑技巧。我来当回**,学采访技巧。我来当回**发言人,学应对技巧,练临场应变能力等等。总之,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感知课文的语言时,形成更鲜明、更具体的形象,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反思范文8

  有了前面质疑式批注方法的学习,孩子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进行《蝈蝈》一文教学中,我尝试着将问题作为研读的突破口,在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孩子们的问题整理出来: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为什么又叫了?是自己逃走的吗?我鼓励孩子带着问题读课文,到文中找答案。要求:边读边想,将能够说明问题的语句画下来,写下所思所想。

  在一阵静思默想之后,班里掀起了一股交流热潮。“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你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答案?”我开门见山,抛出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有的找到第一段对蝈蝈的描写,抓住“可怜巴巴”等词语畅谈蝈蝈的无助与害怕,有的抓住两个孩子的对话,揣摩蝈蝈怕生……品读人物对话,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从而理解角色,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人物语言描写的妙用,鼓励到习作中运用。

  问题得以解决,写作特色在研读中发现。我没有就此止步,结合本单元“互动*台”的交流内容,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引导孩子回过头来,到文中找一找含义深刻的语句。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放在了爷爷说的那句话——“它咬破笼子,逃走了。”运用互动*台中提供的方法:联系课文、联系生活等,试着说一说体会到的句子含义。同桌讨论,组内汇报,班级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参与其中。

  本课的教学中,一改往日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让孩子们动起来,融入课堂学习中,明确课堂主人的角色,在自主与合作中完成学习过程。老师作为旁观者、引领者、辅助者、协调者,在简化的教学环节中,保障孩子充足的时间完成与文本、作者、编者的对话,在生生交流中碰撞思维。

  初次尝试的“放手”让我看到孩子们的潜能,在“自读”文本的学习中,他们体验到发现新知的乐趣。未来,我会多给孩子打造这样的课堂!

教学反思范文9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是比较重要和实用的知识。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两个异分母分数。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讨论。

  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组讨论学习)

  4、请大家**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居然找到了多种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剪两个相同的圆,分别用阴影表示着两个分数,再观察比较大小、画线段图的方法比较)。

  接下来的“如何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课堂上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效果不错。因此,我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充分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方法。

  2、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反思范文10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爱看书,语感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语言文字把握准确。因此,*时阅读教学中,我常常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习内容,并延伸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另一视角上形成自己的新认识,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昨天,临时调整教学,先让学生观看《大师·丰子恺》记录片。今天教学《手指》,课后反思:增添“观看记录片”的教学内容,使阅读教学显得更为丰富和深刻了吗?

  教学中,我觉得文中所写五根手指的特点,五根手指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容易把握;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是在文末直接表达,以直接表白的形式,道出给人的启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句子无华丽的辞藻,无晦涩用词,用笔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至此,显然没有激发本班学生的更大的阅读兴趣,还没有拓展学生**阅读的思维空间,留下思想,提升素养。所以紧接着,我抛出如下问题:

  1. 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2. 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刚才还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马上转化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热闹场面,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食指,因为食指“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就象丰子恺的生活遭遇……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大拇指,因为大拇指“身体矮胖、最肯吃苦,讨好生活的事情轮不上他”,丰子恺是一个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永不变志的人;丰子恺做任何事也一丝不苟……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无名指和小指,因为无名指和小指“体态可爱,但能力薄弱”,就像《护生画集》中的小动物,需要疼爱;丰子恺的画中,不仅对人,就连对小猫小鸟,柳枝梅花都充满了温柔;丰子恺非常疼爱他的孩子,是他作画的最初的动机;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同情穷苦人民……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无名指和小指,因为无名指和小指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伴随丰子恺一生的三样东西中就有音乐……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中指,中指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丰子恺一生都是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学生中有的愿意做中指,有的愿意做大拇指,有的愿意做无名指和小指,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作者的精神和人格浸润。

  教学《手指》,我重视“作者”这个教育因素的挖掘,**学生观看《大师·丰子恺》记录片,了解丰子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即重视“知人论世”。这样教学,学生另有所得,深有所得。

教学反思范文11

  按照管理局和公司*委关于开展“双促”活动的具体要求及第二阶段“四查四比”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我结合自身实际,能认真学**级**讲话及有关文件精神,并把学习情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注意用***唯物**和科学辩证法指导、运用于实际工作,基本做到了用以致用、学有所得。通过认真开展“双促”第二阶段活动,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和**成员对我在*性*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意见反馈情况,牢牢把握“五大环节”,努力实施以“七个紧盯、七个查找、七个整改、七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七”措施,认真参加“****轮换带班”活动,对照“四查四比”的具体要求,深刻反思,认真剖析,个人认为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现将一些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整改意见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时紧时松现象,对坚持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知识以迅猛的速度更新,一日不学,就会跟不上形势变化。回顾我的学习情况,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但由于业务性工作多,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认为学习是为工作服务的,只要工作搞好了,学习并不重要,缺乏持之以恒。二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消息**类的书籍较多,看某某方面的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三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只停留在一般的读报、读文章的形式,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大部分是走过场,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找不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通过学习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知道一定要过河去,就是找不到过河的桥和船"。

  (二)在推进销售工作超跨发展的过程中抓落实做得不够,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扎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的发展最关键的是靠**和**的精诚团结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反思起来,存在如下不足:1、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对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满足于会议开过了,文件传达了,却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他们具体化,上下一般粗,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做事处理方法简单。使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工作不深入,抓落实不到位。一是**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很多工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研究存在"半截子工程"现象,即在"**"上下的气力较大,但在"研究"上做的文章不够。二是存在"走马观花"的倾向。虽然也下了基层,参加带班劳动,年年进行拉网式的目标管理考核,但对一些问题却没有及时发现和真正解决。没有坚持长期深入基层进行扎实有效的工作,只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工作不够扎实。

  (三)在贯彻*风廉政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差距,勤政廉政有待进一步落实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坚持"两个务必"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对照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谦虚谨慎的作风不够。在廉洁自律方面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做得不错,不自觉地产生了自满情绪,以致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时碍于情面,没有拒绝请吃、请喝。二是艰苦奋斗的意识逐步淡化。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少了,贪图享受的欲望多了。想自身福利待遇的多了,做工作讲价钱,与基层群众艰苦的生活有了距离。细细想来,作为*员****,一定要坚持"两个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才能永保***。

  (四)交心谈心、关心职工不够、各种活动开展较少

  一年来,与**职工交心谈心,听取意见建议少了,对职工的思想了解不够。除了按照上级的**安排开展交心谈心外,其它基本没有再开展。随着各个上市公司和用水大户的节水意识的增强,今年的销售形势比较严峻,尤其在完成年度和阶段性任务过程中,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职工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不多。很多时候,都以工作忙为自己找托辞,实际上是关心职工群众不多的具体表现。在培训教育方面,工作力度较小,对职工培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外出学习考察也少,这对于我们**职工成长、对**职工视野扩大、全面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创新力度不够,对**管理不够严格

  销售管理工作纷繁复杂,面对的问题也形形**。在具体工作中,有一定的因循守旧思想。在创新工作上力度较弱。尤其**来,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创新工作少了,抓落实部署差了,有一定的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思想倾向。同时,考虑到职工工作辛苦,心里有一定的好人**思想,在**管理上不够严格,办法少,批评少,一般要求多、督促**少。对职工出现的问题有时批评教育不到位,从而导致其它职工觉得赏罚不明,做多做少一个样。久而久之,造成少数**身上表现出的作风粗糙、纪律松弛、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欠缺,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开阔

  由于业务工作繁忙,静下心来认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不多,运用***列宁**,唯物**辩证法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水*不高,造成了日常工作中常规性动作多,创新思维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学习理论作为提高自己素质摆上重要日程。对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认为是理论家、专家的事,与己无关。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浮光掠影上面,理论功底肤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相对薄弱,工作中新办法不多,老办法用不上或按部就班的情况,方法也比较简单,销售工作新气象不突出。

  (二)**意识不强,思考问题高度不够

  **是***。作为**的每一个*员,尤其*员****,应当要有强烈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思想,树立为*特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想问题、办事情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忧患意识,要从巩固*的**地位的高度研究国际**形势,研究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大事,而我在**意识这个方面淡化了。想问题、干事情起点低,就事论事的时候多,**敏锐性和鉴别力弱,因而在抓具体的工作中就缺乏一种**自觉性和历史紧迫感,缺乏力度和深度。一些实际工作中,没有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

  (三)具体工作多,深入基层不够,与群众感情逐渐疏远

  日常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负担重。具体事务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虽也拿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基层队组,但一些具体问题、具体事例多是听经办人的汇报,根据情况做出决策,还没有真正做到沉下子。工作长期浮在上面,听到、见到基层群众的的心里呼声自然很少,因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对职工反映的情况处理不积极,职工自然缺少了一种互相信任感。

  三、整改意见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思想**教育,用*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做到把传统精神教育与时代要求刻苦求知结合起来,把过细的思想**工作同解决作风飘浮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二)加***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形成用机制管人,以**促事的局面,使机关形成爱学习、勤工作、求上进的良好氛围。特别要健全**集中制,努力做到"大事共同决策,小事相互通气,出了问题自己负责,解决问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三)创新工作,努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认真学**的**法律法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解决突出问题。透过表面发现本质,理清头绪,分出轻重,找出主次,抓住关键,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四)深入**研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果断地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研究,把听汇报与****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坚持抓好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端正*风,端正学风,坚持**集中制原则,增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保持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上情"和"下情"的**,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从广大**反映的突出问题抓起,既要严防**,又要坚决反对*。从思想上、体制上、**上、管理上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和消除*性不纯、*风不正的根源。

  (六)关心**职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开展****生活会,与**职工要多交流,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教学反思范文12

  上周五,我的公开课结束。这一次是学校青年教师赛课,四位年轻老师同课异构。压力很大,但也获益良多。

  首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不能完全吃透教材,有的时候我并没有完全的理解文本,尤其是对高年级的教材。《望月》诗篇散文,语言很美,小外甥的奇思妙想应该是我们要抓的重点,但我完全忽视了,一味的照搬教参和教学用书,缺少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其次,关注学生较少,没有适当的点评或是点拨。课堂上,我把主动权拿走了。学生的发言,我时常忽视,或者不能作出精准的点评。这也是我以后在教学中应该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三,胆量小,缺少历练,容易受到“干扰”。这一次是在多**教室上课,并且是我不熟悉的班级,之前也听了前三位老师的课,就这样,我的思路在陌生的环境中被打乱了,整个教学也受到了影响。

  第四,教师语言不规范,口头语太多,书写急需提高。

  总之,作为年轻教师的我还要继续像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教学反思范文13

  这是一节欣赏课,是一首二胡独奏曲目,描写了蒙古族人民在节日中赛马的热烈景象,作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音乐性格热情奔放,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场景;第二部分情绪兴奋将,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心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后半部分伴奏奏出主题旋律,第三部分再现的方式变奏第一部分,情绪更为高涨。

  这堂课设计的环节比较多,有模唱主题旋律,模仿骑马动作,模拟二胡演奏,听范唱画旋律线等方式,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而言准备比较充分,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课堂气氛不是特别活跃,较为沉闷。讲的环节比较多,忽略欣赏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应该让学生多听多表现,用发散的思维来欣赏这堂课的内容,多注意用启发问答法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适当的删除一些环节。

  今后的音乐课我应该多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多听多练多表现。

教学反思范文14

  这是一节剪贴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大概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继续巩固剪贴技能,通过折画剪贴等步骤,完成蜻蜓造型。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折画剪贴等步骤共同完成一副美丽的画面:荷塘里面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星星点点的荷花,荷叶,以及天空有许多只蜻蜓在忙碌的穿梭!其中,要求A类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完成2——3只蜻蜓,B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只蜻蜓,C类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1只蜻蜓。本节课的重点是剪的过程,难点是画的方法和过程。教学准备是这样的:我准备了几张蜻蜓的幻灯片,蜻蜓范例,黑色水彩笔,固体胶,双面胶,一张很大的白纸是为了把画面放大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一副鸭游荷塘图等;要求学生准备水彩笔,正方形手工纸,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等。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直接出示课题后,问学生在什么季节见到的蜻蜓?并且让学生说一说见到的蜻蜓的样子。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介绍蜻蜓,蜻蜓是一种昆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总结出蜻蜓的外形特点:头部的眼睛特别大,鼓鼓的眼睛占据了头部大部分位置,胸部特别发达,上面有两对儿长长的透明的翅膀,下面长着六只脚,腹部又细又长。让学生了解蜻蜓的飞行技能特别高超,直升飞机就是人类借鉴它的身体结构和飞行原理制造而成的。接下来是出示范例激发兴趣,教师示范教学,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在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展评,表扬优点提出希望,然后把剪好的蜻蜓贴在画面中组成一副美丽的画面,最后是小结。

  我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是这样做的:示范的时候尽量将速度放慢,从纸边起笔,斜着向右下方45度画一短斜线,接着画圆形眼睛,一长一短两个翅膀,细长的腹部,最后画尾巴时先斜着向右下方画一短斜线,然后向回折画出线;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我用大纸再一次放慢速度讲解画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做的好的地方:课堂教学设计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教师示范操作规范,讲解清楚,板书设计合理,巧妙的利用美丽的荷塘景色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待改进的地方: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无效语言反复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情不够,显得不够生动;画是这节课的难点,我虽然示范了两遍,但是学生还是画不出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是一个原因,如果用硬纸制作成模版,让能力差的学生照着模版画,这样进行分层教学,降低难度,让能力差的学生也动手去做,也有所提高,难点也就容易突破了。

教学反思范文15

  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明白了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再设计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根据所教内容特点出发,深入的分析乐曲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

  《夏夜》这首歌曲主要是两种演唱声音的对比,同时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段的二声部演唱,因为并没先从教唱歌曲下手,而是通过多种体验方式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同时了解旋律中的变化,感受歌曲。再教唱歌曲中,学生果然因为前面的环节效果很好。二声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放手,多让学生参与演唱,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但是本节课在教学中我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前面第一次边听歌曲边划旋律线时,应该多一遍让学生边看着图谱边划的,其次是在演唱歌曲中讲到的难点部分,我的方法还不够儿童化、形象化。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本身出发,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前提,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轻松的积累音乐素养是老师需要下工夫研究的首要任务。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3)

——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反思范文1

  有了前面质疑式批注方法的学习,孩子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进行《蝈蝈》一文教学中,我尝试着将问题作为研读的突破口,在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孩子们的问题整理出来: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为什么又叫了?是自己逃走的吗?我鼓励孩子带着问题读课文,到文中找答案。要求:边读边想,将能够说明问题的语句画下来,写下所思所想。

  在一阵静思默想之后,班里掀起了一股交流热潮。“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你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答案?”我开门见山,抛出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有的找到第一段对蝈蝈的描写,抓住“可怜巴巴”等词语畅谈蝈蝈的无助与害怕,有的抓住两个孩子的对话,揣摩蝈蝈怕生……品读人物对话,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从而理解角色,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人物语言描写的妙用,鼓励到习作中运用。

  问题得以解决,写作特色在研读中发现。我没有就此止步,结合本单元“互动*台”的交流内容,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引导孩子回过头来,到文中找一找含义深刻的语句。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放在了爷爷说的那句话——“它咬破笼子,逃走了。”运用互动*台中提供的方法:联系课文、联系生活等,试着说一说体会到的句子含义。同桌讨论,组内汇报,班级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参与其中。

  本课的教学中,一改往日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让孩子们动起来,融入课堂学习中,明确课堂主人的角色,在自主与合作中完成学习过程。老师作为旁观者、引领者、辅助者、协调者,在简化的教学环节中,保障孩子充足的时间完成与文本、作者、编者的对话,在生生交流中碰撞思维。

  初次尝试的“放手”让我看到孩子们的潜能,在“自读”文本的学习中,他们体验到发现新知的乐趣。未来,我会多给孩子打造这样的课堂!

教学反思范文2

  按照管理局和公司*委关于开展“双促”活动的具体要求及第二阶段“四查四比”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我结合自身实际,能认真学**级**讲话及有关文件精神,并把学习情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注意用***唯物**和科学辩证法指导、运用于实际工作,基本做到了用以致用、学有所得。通过认真开展“双促”第二阶段活动,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和**成员对我在*性*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意见反馈情况,牢牢把握“五大环节”,努力实施以“七个紧盯、七个查找、七个整改、七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七”措施,认真参加“****轮换带班”活动,对照“四查四比”的具体要求,深刻反思,认真剖析,个人认为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现将一些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整改意见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时紧时松现象,对坚持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知识以迅猛的速度更新,一日不学,就会跟不上形势变化。回顾我的学习情况,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但由于业务性工作多,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认为学习是为工作服务的,只要工作搞好了,学习并不重要,缺乏持之以恒。二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消息**类的书籍较多,看某某方面的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三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只停留在一般的读报、读文章的形式,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大部分是走过场,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找不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通过学习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知道一定要过河去,就是找不到过河的桥和船"。

  (二)在推进销售工作超跨发展的过程中抓落实做得不够,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扎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的发展最关键的是靠**和**的精诚团结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反思起来,存在如下不足:1、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对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满足于会议开过了,文件传达了,却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他们具体化,上下一般粗,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做事处理方法简单。使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工作不深入,抓落实不到位。一是**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很多工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研究存在"半截子工程"现象,即在"**"上下的气力较大,但在"研究"上做的文章不够。二是存在"走马观花"的倾向。虽然也下了基层,参加带班劳动,年年进行拉网式的目标管理考核,但对一些问题却没有及时发现和真正解决。没有坚持长期深入基层进行扎实有效的工作,只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工作不够扎实。

  (三)在贯彻*风廉政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差距,勤政廉政有待进一步落实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坚持"两个务必"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对照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谦虚谨慎的作风不够。在廉洁自律方面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做得不错,不自觉地产生了自满情绪,以致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时碍于情面,没有拒绝请吃、请喝。二是艰苦奋斗的意识逐步淡化。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少了,贪图享受的欲望多了。想自身福利待遇的多了,做工作讲价钱,与基层群众艰苦的生活有了距离。细细想来,作为*员****,一定要坚持"两个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才能永保***。

  (四)交心谈心、关心职工不够、各种活动开展较少

  一年来,与**职工交心谈心,听取意见建议少了,对职工的思想了解不够。除了按照上级的**安排开展交心谈心外,其它基本没有再开展。随着各个上市公司和用水大户的节水意识的增强,今年的销售形势比较严峻,尤其在完成年度和阶段性任务过程中,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职工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不多。很多时候,都以工作忙为自己找托辞,实际上是关心职工群众不多的具体表现。在培训教育方面,工作力度较小,对职工培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外出学习考察也少,这对于我们**职工成长、对**职工视野扩大、全面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创新力度不够,对**管理不够严格

  销售管理工作纷繁复杂,面对的问题也形形**。在具体工作中,有一定的因循守旧思想。在创新工作上力度较弱。尤其**来,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创新工作少了,抓落实部署差了,有一定的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思想倾向。同时,考虑到职工工作辛苦,心里有一定的好人**思想,在**管理上不够严格,办法少,批评少,一般要求多、督促**少。对职工出现的问题有时批评教育不到位,从而导致其它职工觉得赏罚不明,做多做少一个样。久而久之,造成少数**身上表现出的作风粗糙、纪律松弛、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欠缺,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开阔

  由于业务工作繁忙,静下心来认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不多,运用***列宁**,唯物**辩证法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水*不高,造成了日常工作中常规性动作多,创新思维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学习理论作为提高自己素质摆上重要日程。对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认为是理论家、专家的事,与己无关。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浮光掠影上面,理论功底肤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相对薄弱,工作中新办法不多,老办法用不上或按部就班的情况,方法也比较简单,销售工作新气象不突出。

  (二)**意识不强,思考问题高度不够

  **是***。作为**的每一个*员,尤其*员****,应当要有强烈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思想,树立为*特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想问题、办事情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忧患意识,要从巩固*的**地位的高度研究国际**形势,研究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大事,而我在**意识这个方面淡化了。想问题、干事情起点低,就事论事的时候多,**敏锐性和鉴别力弱,因而在抓具体的工作中就缺乏一种**自觉性和历史紧迫感,缺乏力度和深度。一些实际工作中,没有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

  (三)具体工作多,深入基层不够,与群众感情逐渐疏远

  日常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负担重。具体事务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虽也拿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基层队组,但一些具体问题、具体事例多是听经办人的汇报,根据情况做出决策,还没有真正做到沉下子。工作长期浮在上面,听到、见到基层群众的的心里呼声自然很少,因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对职工反映的情况处理不积极,职工自然缺少了一种互相信任感。

  三、整改意见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思想**教育,用*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做到把传统精神教育与时代要求刻苦求知结合起来,把过细的思想**工作同解决作风飘浮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二)加***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形成用机制管人,以**促事的局面,使机关形成爱学习、勤工作、求上进的良好氛围。特别要健全**集中制,努力做到"大事共同决策,小事相互通气,出了问题自己负责,解决问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三)创新工作,努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认真学**的**法律法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解决突出问题。透过表面发现本质,理清头绪,分出轻重,找出主次,抓住关键,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四)深入**研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果断地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研究,把听汇报与****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坚持抓好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端正*风,端正学风,坚持**集中制原则,增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保持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上情"和"下情"的**,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从广大**反映的突出问题抓起,既要严防**,又要坚决反对*。从思想上、体制上、**上、管理上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和消除*性不纯、*风不正的根源。

  (六)关心**职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开展****生活会,与**职工要多交流,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教学反思范文3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教学反思范文4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决定 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雾凇美的基础上,**学生品读课文1、3自然段,抓住里面的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雾凇的美,引导学生对“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缀满、千资百态、琼枝玉树”等词的感悟,体会雾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种奇特的美,这是一种奇观了,并结合精美绝伦的图片,在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中再次体会雾凇的奇美,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在此基础上,借助网页里丰富的雾凇知识,探究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学生**浏览网页,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恰当的时机使用多**,突出多**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教学反思范文5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着重强**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对在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所执教的《透镜》课反思如下:

  我们知道透镜一节内容简单,实验器材比较生活化,探究问题也和生活有关,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我在设计导课时采用了激情导入;通过视频放映“神七”点火到计时的情景。把学生一下子拉进课堂。告诉学生这个历史是由透镜给我们记录下来的。既然透镜对我们生活有用,那我们有必要把它学好。通过视频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并完成自读题卡(我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的问题)。

  采用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自己总结规律,对习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巩固提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学生了解凹凸透镜后,让学生体验实物元件并进一步指出近视眼镜是属哪种。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第二轮练习中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有一学生提出:凸透镜只对*行光有会聚作用。我马上想到用激光分别正对凹凸透镜照射比较透过去的光圈与原光束的大小。结果否定了学生的判断。又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能否利用凸透镜得到*行光?我有意感到为难,突然有名学生奋勇***说:“老师,我来给他解决。”学生讲得有理有据。之后,教室里掌声响起,课堂气氛陷入**。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三目标学习中。学生查阅课本积极性高了,分组讨论更热烈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我利用多**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讨论交流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相同背景的识记材料,通过听教师讲一遍掌握30%,自己写一遍可掌握70%,而经过讨论自己说出来能掌握90%。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勇于表现。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交流益于学生合作学习,实现优生帮差生(兵教兵)。因而这节课我给学生尽限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探究研讨,自我获取知识。当堂批改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集中精力、争先恐后、活跃思维作用明显,当即发现问题当即解决,有“短、*、快”之效果。

  通过本节课教学收获多多:除了课前备好教材和学生外,还要注重课堂上建立*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参与师生讨论;充分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手让学生大胆思考、讨论、质疑、激发学生潜能。不可越俎代庖;形成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不求全责备。

教学反思范文6

  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上完了“一堂好课”。说是好课,心中有愧,没有能吸人眼球的多**,教学环节中也没有让人“惊艳”的设计,只是常态课做得更加精细了一点。

  首先,“告示”悬念,导入课文。“桃子——自采——五千米”。“ 这个告示牌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通过这个告示找到的是“信任”,我们也跟着这个告示牌看能找到什么?”在上课之前,我事先将告示牌内容写字黑板上,课后老师提示说应该画出一个告示牌,这样效果更好。再让学生根据告示牌质疑,走入课文。

  其次,检查预习情况。第一步是学习生字。高段教学的课程要求是学生具有**识字的能力。但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有的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指名读再齐读小黑板上的生字词语。指名读,目的是抽查中差生尤其是差生的预习情况并且纠正错误。再通过齐读全班巩固。完成《课堂检测》的三题和四题,这两道题都是有关生字词语的基础题:三题是“读拼音写汉字”、四题是“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通过写(注:关书做,再打开书检查),有看到读再到写,到达了对预习生字词语的巩固。在此基础上,听写词语。课后批改,纠正错误。这样的设计,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就比较牢固了。可是我认为自己做得不够仔细,主要是针对结构复杂的字,比如“廉”没有进行单独的指导,因为课后我发现这些结构复杂的错得比较多。诸如此类的还有:“馋涎欲滴”的“涎”、“ 沁人心脾”的“沁”和“脾”、“小心翼翼”的“翼”等学生容易错的,没有提示或者是指导不够。这对以后的生字抽查教学提出了思考。第二步是检查读课文的情况。指名读,其他学生倾听。我没有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打断朗读,指出错误,而是将出现的错误一起归纳总结、纠错。课后在想,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这样效果才更好。

  再次,抓住中心句,学习主要内容。总体上感到这一部分比较琐碎,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在里面。第一是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学生找出后,由我过渡:“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采吗?真的是五千米吗?真的有桃园吗?相信读过课文解答了这些疑惑,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把一个词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哪个词是什么?”又**:“围绕‘信任’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两个**似乎与自己的设计目的不怎么符合,即使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也似乎提得有一点深入。因为从课堂效果来看,在没有深入学习课文的前提下,学生的体会很肤浅。只能停留在回答出中心句的层面上。

  接下来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这是本堂课的重难点。在学习课文主要内容之前,我向学生**:文章中“人与人”指的是什么?信任与被信任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将其融入了归纳主要内容里、回想起来,这样上课其实并不合理,对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作用。由于之前没有一定的“坡度”——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就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学生感到很吃力。虽然三次让学生回答,我也曾三次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也在一边写一边修改,最后由我归纳总结一番。可是从第二节课的复习效果来看,差生的效果并不好。目的虽好,让学生养成**思考的能力,将所想化为文字并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修改——因为在考场上,并没有老师在一旁指导如何分段、如何归纳段落大意——学生也不会在考试中如*时这样的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出于这样的考虑,才训练学生在没有一定的“坡度”的情况下,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由这次上课的经历,使我更加体会到培养学生**归纳主要内容是必须坚持下去的。

教学反思范文7

  这节语文课讲的是教科版第六课《小草》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听写词语。复**一课生字词。

  二、导入。由学生们和我共同朗诵《草》这首古诗,从而奠定文章赞美小草的感情基础,为学生的情感引路。

  三、识字教学。学生们先**读课文,圈出本课会认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并交流一下识字方法,然后集中认读生字。

  四、写字教学。出示本课会写的字,教学方法基本如上,只是在最后要加入学生动笔写字环节。

  五、课堂练习。本课我只出示了一个形近字组词的练习,目的在于区分、巩固学过的生字,让学生们加深记忆。

  六、小练笔。第一课时的小练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我根据班级的特点,设计一个以句子为重点的小练笔,尽量多的采用文章中的词语造句,尽量使自己所造的句子串联成一小段话。

  七、总结。为下节课做铺垫。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构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是按照我设计的环节进行教学的。课后,听课**与我共同交流,为我支出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针对这节课,我也有几点反思:

  一、朗读方面应加强。学习新课时,尤其是第一课时,在学生没有熟练的理解本课内容的情况下,应该先由老师进行范读,或者是由朗读能力强的同学领读。这样有助于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字词,合理的断句。在朗读的时间分配上,也要有合理的规划,时间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要讲究朗读的实效性。

  二、识字的方法要多样化。一个生字要如何被记住,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不一样,那么在课堂上就要用多种方式方法达到所有同学都能记住。

  三、写字教学要抓重点字。在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找出重点生字进行着重讲解。

  四、小组合作要慎重。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作的好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合作的不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时,要考虑好合作的内容是否适宜小组,其次要对小组人员的分工进行明确要求,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活干,要让他们在合作中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范文8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科普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对其写作方法所知甚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而这种文体内容枯燥,语言朴实,不像记叙文那样具有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加上,五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决定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这种文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够。但是这节课上,学生还是较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大都积极动脑、敢于发言、合作学习的氛围浓厚。不足之处,学生的发言不够精彩,朗读还不够到位。

  过程反思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说明文的教学更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学导入时,我播放后羿射日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的***。通过问题“后羿真的把九个太阳射下来了吗?这件事可能发生吗?”来导入此课,进行学习。

  2、重视朗读,读中领悟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读得好”,等于教学工作成功了一大半。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朗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这节课朗读占了重要位置。从篇幅内容上,有全文读,分节读,分句读;从形式上,有放声**朗读,个人读,集体读;从方法上,有快读,品读。朗读基本上做到了形式各样,朗读充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朗读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在教授写作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感悟,再指导朗读体会写作方法。

  3、强调整体感知,培养概括能力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后羿真的把九个太阳射下来了吗?这件事可能发生吗?然后,通过品读前三段,学生概括出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4、合作学习,重视个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一方面又在合作中在讨论、探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总结大家的共识,得出满意的答案。这节课的重点在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中通过哪些具体的语句得出太阳的这些特点的呢?请画出来并好好的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了解到太阳的这个特点的?学生小组讨论激烈,最后汇报时,发言积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5、不足之处

  (1)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在强化一些。

  (2)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

  (3)教学设计还可以更加突出课

教学反思范文9

  (一)主旨

  《台阶》是一篇底蕴十足的关于农民父亲的文章。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父亲**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有人认为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是为了抬升自家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尊严?显然不是,对本文的理解仅此是不够的,而要把思想提升到是*劳动人民人性的觉醒,价值的追求。一个老实厚道、淳朴善良的农民,不仅要求温饱能够得到解决,不仅要求一个温暖的家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要求地位的提升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普通农民,他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气与韧劲。尽管其中父亲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台阶》中的父亲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一个觉醒、有长远生活目标的*农民。也许我们认为父亲造屋的理想过于简单,抑或微不足道,不值得父亲付出一生的血汗。其实作者就是通过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农民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们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拼命苦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二) 结构

  本文的结构是围绕着“台阶”进行的,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台阶”。“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

  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小说首先是写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然后讲到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最终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这是整部小说的**部分。最后是故事的结局,新屋落成了,父亲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朴实的叙述父亲的形象清晰而鲜明。开头写父亲经常坐在三级的旧台阶上舒服的休息,父亲那裂开许多干沟的脚板,只有过年才能洗出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本色,其实,这正反映了父亲的本色──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的形象。接着,侧面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父亲辛勤劳动的画面:“一年中的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那大热天不停歇的忙碌,冬天的早出晚归……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拼命劳作,似乎不曾休息。在造新屋的日子里,是父亲最兴奋,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这可是一个农民一辈子的追求!在深秋的晨雾中踏黄泥、放鞭炮时尴尬的举止、托青石板时的将就情态都浓缩在这收获的一刻里。但父亲老了,“我”为他担心,可父亲太倔,没法帮他,因为父亲始终觉得自己是有劲的、能劳动的,直到父亲挑水闪了腰那一刻,他才沉默了,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也许他这时才清楚自己怎么了。父亲一辈子忙碌,同样也是爱孩子的:幼时的“我”跳台阶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会吃苦头的;长大了,父亲能做的,从不让孩子做。父爱是沉默的。

  (三)延伸

  李森祥在接受《嘉兴日报》****时曾说:“有人也问我作品里面的父亲是不是我的父亲,其实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实的父亲。”作者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叙述者,怀着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叙述父亲为赢得地位、赢得尊重而坚忍不拔、拼命苦干的一生。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美和辛酸。

  文中“我”的父亲秉承了*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特质,为建新屋和新台阶,耗费了自己的大半辈子,而在新屋建成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和人招呼时,却没有了该有的幸福,而是一种难言的自卑和失落。

  父亲骨子里的“卑怯”与生活的尴尬决不是一个九级台阶所能抚*的。人与人之间,某些外在的东西可以效仿,但心理的落差永远无法跨越,父亲虽圆“台阶”梦,但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又使父亲梦断“台阶”!

  在新台阶落成以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自己近一生的过程充满了情趣、活力、力度等等,但是,当父亲的理想实现之后,他的生命尖活力、意义也就消失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将父亲的“老”相作了生动的描绘,这既是生命生理的“老”更是生命意义的“老”──消失。父亲的“失落”意味着什么?“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当父亲的台阶造成时,即意味着他“理想日子”的到来,而他的失落,正是因为在满足之后,他没有“创造一种新的人的需要”。

  此外,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拟声词、叠词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如“唿嗒唿嗒”“刷拉刷拉”“嘎叽”“青幽幽”“黄几几”等,让读者似乎走进了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直面那个勤劳、执着、倔强的老人。

教学反思范文10

  《推敲》一课讲述了贾岛为了斟酌用“推”还是“敲”好,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并与韩愈一同思考,最终确定了“敲”字。后来,后人就把斟酌文字称为“推敲”。这篇课文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针对本篇课文以及我班学生特点,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

  1.运用朗读、分角色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学生充分地读文章,并透过文本理解“推敲”的深层含义。

  2.多**出示文章重点段落,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感受其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已经介绍了贾岛的相关情况,如贾岛“苦吟诗人”这一称号的由来,所以在第一课时学习时,学生对《推敲》的故事兴致盎然,不仅能够概括课文大意,而且对人物形象产生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述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行人的反应,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大多数能够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个句子,从“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中体会到贾岛斟酌字词的入迷,感受贾岛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斟酌“宁静”、“安静”之间的差别,在实践中感受斟酌、推敲字词的感受,学习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

教学反思范文11

  Hello!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三年级上的第一节课,也是大多数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此本书中的一些人物:Mike, Wu Yifan, Sarah, Chen Jie, Mr. Jones, Miss. White, John, Zoom和Zip, 并且会用Hello打招呼并用“I’m…”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

  在上课时自己先用“Hello”向全班学生打招呼,有些学生懂得用 “Hello”来回复我的问候,这时候就挑这些学生打招呼,作为示范作用。接着,出示一些人物的头像,让大家向这些人打招呼。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Hello”比较简单,基本上的同学都能够掌握。在学习“I’m…”这个自我介绍的句子时,我先示范了一下自我介绍,如“Hello, I’m Miss Jiang.”再扮演人物来自我介绍。学生跟读几遍之后,让学生和同桌进行对话,自我介绍。由于刚接触这些学生,正好用这个句型让学生上来进行自我介绍,也正好让自己去认识他们。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I’m”的这个发音有些不准,会将“aim”读成“eim”, 嘴巴开口太小,这时候自己用比较夸张的嘴型让学生模仿发音。

  由于刚接触这个年级,不知道这些学生的情况,学生刚学英语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比较大,发言都比较积极。也是由于刚学习英语,无法听懂全英的上课方式,在课上只能通过较多的肢体语言和适时的中文加以补充。上完课后,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备学生非常的重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备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刚学习英语这门课的时候兴趣的培养液非常重要,要想尽方法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维持下去,才能学好英语。

教学反思范文12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文章语句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在上课之初,我先以猜谜语来导入,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如用课件呈现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或“的荷花。”有的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有的学生说:“荷花,你的姿态是那样动人!”有的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的学生说:“芬芳扑鼻的荷花。”有的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最后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激发了学生对荷花的喜爱。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说话练习,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第四小节中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呢?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如下:“蝴蝶飞过来,告诉我附近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小鸟飞过来,告诉我去南方旅行的见闻。”“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和伙伴一起在池塘游玩的快乐。”“白云飘过来,告诉我在天空旅行的乐趣”等等。

  新的语文教学强调返朴归真,注重学生课内课外知识的积累。在这节课中,学生既有课外关于荷花知识、荷花诗词的丰富积累,又有课中语言文字的学习积累,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积累。

  新课程理念倡导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节课中,对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便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的

  总之,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的训练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

教学反思范文13

  《鲸》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说明文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关键的,我觉得恰当地使用多**和直观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分析第一段时,当讲到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运用课件,显示出大象和鲸,让学生一目了然,把鲸与大象对比,对鲸的大、重、长特点的印象就深了。另外,在课件里大篇幅不动的文字里添加有动态效果的图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感官,让教学有效地开展学习。此外,在讲鲸的进化这段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作过渡:“一天,在太*洋地区举行规模盛大的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了门外,鲸和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便回去了。”同时,我出示课件,演示鲸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明白鲸是怎样进化的,学生明白了鲸是哺乳动物。

  在教学时,考虑到鲸对于学生来讲是种不常见的东西,所以我运用了课件,让学生不仅从书上,更从视觉上深深体会到了鲸的各种特点和生活习性。首先,我让孩子们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引导他们读通读熟课文,弄清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特点。以第一自然段为例,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让学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体会鲸的生活习性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鲸呼吸时的样子,鲸睡觉时的样子,不同鲸的图片。体会鲸的体形庞大时,设计了鲸和象、人比较图。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是个难点,课件出示重点的语句和重点的词语,读、思、说结合。在教学这一课时,收集了许多资料,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课件,拓展了课程资源。体会鲸的生活习性时,设计了鲸呼吸时的样子,鲸睡觉时的样子,不同鲸的图片。体会鲸的体形庞大时,设计了鲸和象。鲸的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用新鲜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与鲸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跳出课文的框框,这样更激起学生保护鲸的欲望,这里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眼界大开。学生看着、读着,既获得了新知识,又学到了新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这篇充满动物知识的文章,本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的,但整节课下来,学生不是很积极地思考或回答问题,所以在调控课堂气氛方面也仍需要下功夫。要想上好一堂课,让教学环环相扣,有声有色,既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来设计教学过程,又要灵活地处理学生的各种回答,还要注重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

教学反思范文14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主要有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

  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体。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这不,转眼间冬天来了,新年又到了,一年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还是仔细地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本人在本学期中,积极参加各项时事、**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图书角、益智区、小巧手、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小医院等,还利用室外一角,设置了小超市,在每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废旧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酒瓶装饰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飞机

  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三、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我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矗但是常规也不是以**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小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教学反思范文15

  我们小班组正进行着行为跟进式活动,其中我执教了语言活动《香香的被子》,现在我就说一说我的执教情况和执教体会。这个活动选至我们“冬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节课,我的活动目标有两个方面:1、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2、了解太阳的好处,喜欢在阳光下活动。在开始导入部分,第一次我选用了第三人称“小猪”,让它来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安排的是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出示挂图时,我没有让幼儿仔细看图,只顾自己讲述故事,幼儿的兴趣就不是很浓导致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不是很透,对于引出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铺垫的也不是很明显,第三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由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不透在这一环节角色的对话,幼儿就很难完整的说这句话了,最后我是用了一个角色表演,幼儿**选小动物练习故事中的对话,孩子们对于小动物很感兴趣,但是不能完整的说故事中的话,孩子的注意了就转移到了动物的图上,整节课在重点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进过组内的老师分析、交流、指导,第二次就变成了,导入部分我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来**,“冬天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小朋友都去晒太阳了,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呢?”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我先出示图(1)让幼儿先**观察,发现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再有老师讲述故事,依次来出示其它图片,第三环节是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练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第四是角色表演。图片的出示,再通过故事的讲解,对于故事的理解十分容易。在第一次试教时,重点的不突出,对于故事的不理解,孩子在练习角色表演时,对话就不是说的很好,第二次把图片出示先让幼儿观察,再讲述,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就吃得透点,对于动物的对话就做好了铺垫,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有生活来的故事,再有故事回到生活,把活动升华,让幼儿的经验也有所提升。

  我们教研组内的研课活动,提高了我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让组内全体教师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4)

——老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5篇

老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1

  教师们!苏联当代著名***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 ,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

  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 》,我想对自我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老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2

  刚开始给学生上音乐课,不仅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介绍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反复记号等进行详之又详的讲解,有时还极其负责的列出了几道题目考核大家,可学生不是思想不集中就是交头接耳说闲话,认真听讲者寥寥无几,四分之三的学生昏昏欲睡……

  我们在大学时期的音乐课都是这样上的:老师在把和作品相关的知识介绍完之后,会对一些“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像在显微镜下看细胞的结构那样细致入微,分析透彻。这种讲解法确实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在我们脑海中已形成定式,音乐课理应这样上,但看着学生对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如此不感兴趣,不由不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能如此简单地套用吗?第一,培养方向不同:音乐院校是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高中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修养。第二,基础不同:音乐院校的学生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高中生们几乎没接触过专业音乐知识。认清这些就不难发现,把高中音乐课上成音乐院校纯粹的作品分析课,显然是教学上的一种误区,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罪魁祸首!难以想象,当学生们面对着一堆从来没见过音乐专业符号、术语的时候该是多么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兴趣听课呢?长此以往,高中音乐课恐怕要失去其价值了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高中的音乐课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要想采用“人文式”教学,“学科综合”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只有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人文式”。两者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具体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分析一下我国**战争的历史背景,然后再听《黄河怨》《河边对口唱》等作品,学生内心所受到触动、所受到的爱国**教育绝对不是普通说教能比拟的。

  欣赏“*民歌”时,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讲解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到处都是杨柳垂岸,小桥流水,连人都长的小巧玲珑,使得音乐风格也委婉秀丽;北方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土地,气候寒冷,人长的高大彪捍,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学生听了之后,回想起自己到南方旅游时的见闻,都认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如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在了解了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就很高,连许多*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人文式”教学使我们的课更生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课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中音乐课的“人文式”教学必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老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3

  最近一段时间,我突然感觉班中有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苦恼。因为自己觉得在*时的教学中付出的努力也不少,但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刚开始自己一直在寻找原因,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发现,这其实也不能完全埋怨学生,有一部分的责任还在于我自身。在*时的教学中,我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是细心的辅导,而是在他们犯错后不问原因的批评指责。但是对于他们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却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加以表扬,而是把眼光过多的集中在那些优等生身上,久而久之,那些学困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抱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因而学习成绩总是搞不上去。所以基于以上的教训,下面就是我对新课程**下对于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的几点反思。

  一、找到适合与学生交流的**与方式

  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愿学,首先就要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胜利的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性

  不能对学生制定**的标准,应该因材施教,英语学习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和多样性,并且是多层次的评价方式。这也是课**的重点和难点。实行分层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课堂活动记录评价

  最简单易行,而行之有效的:一是按学号顺序安排学生做值日报告,限时间、范围,逐日进行。同时,由科**做好评价记录。不同能力的学生按不相同的标准作评价记录,随堂点评,以利发展。二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给参加各项课堂活动进行评分累积,每月由学生评出最佳小组,给予激励,使他们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2)作业评价

  布置多种多层次可选择的作业。对于拼写差的学生,布置单词抄默写、听写作业;对于语法差的,布置语法练习或翻译句子的作业;口语弱的编写对话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布置高于其能力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的作业供其选择。对于完成得好的作业分类收集成册展示,以鼓励保持良好的作业习惯,对成绩提高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

  (3)考试评价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害怕考试。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等值”,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合作达标,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三、定期开展英语活动

  通过开展英语朗诵比赛、单词比赛、诗歌剧表演赛、课本剧表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在学校大范围内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点石成金,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点石成金的智者与农夫故事。聪明的农夫要的是“点金术”,为的是日后家里或别人需要时能点出金子来。其实,学生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点金术”。也就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它不是哪位教师用一两节课就能教给学生的,而是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师不应该是不厌其烦地机械地带学生读单词,而应是教给他们学生单词的策略,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此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教练员、资源提供者、激励者和观众,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外语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只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多进行听说读书的训练,才有可能学会英语。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这段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老师要重视精心设计好每一单元、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反思中实施教学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在教学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作一名优秀的教师。

老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4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已过大半,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我尝试借鉴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仅兴致盎然,并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能够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资料。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景来选择不一样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我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记一记自我是怎样学习歌曲、舞蹈和当时的心境。在美术课中写一写自我是怎样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的,及看到自我画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齐茁壮成长。

老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5

  一、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第四册主要从*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一样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提高,以及不一样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一样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同时还要复习前三册书本以迎接小中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八年级两个教学班共有学生约80人,由于学生来源层次不一样,知识面有的窄有的宽,对外界了解多少不一,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上学期统测来看,教学成绩仍不够梦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紧学**纲,贯彻大纲,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

  2、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3、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4、加快教学**革新,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和**的合理部分,利用学校语音室教学**于教学。

  四、取得的成绩

  一方面针对**来地理统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及时**复习,先后模拟测试3次,估计*均分在26分左右。一部分学生最终中考取得了好成绩。另一方面我校**和各位教师给予了极大帮忙,特别是两位班**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才使学生成绩得以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学期由于时间短,与以往相比学生又不上晚自习,再学习一册新书,致使复习时间十分短,专题训练题学生训练少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小中考还不够重视,认为分值低无所谓,所以学习态度不认真,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同时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六、今后的努力目标

  今后的教学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培养学生技能。力争在学年小中考中*均分30分以上,力争第一名,及格率100%以上,杜绝不及格。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5)

——《卡罗纳》教学反思范文3篇

《卡罗纳》教学反思范文1

  《卡罗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有两条主线:

  一,描写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

  二,描写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句子。

  通过讲读卡罗纳的伤心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拂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学生运用感同身受的方法理解得很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此时卡罗纳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关爱。这部分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比如: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说: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的胸前这个动作看出了老师把卡罗纳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学生能从拉这个细小的动作感受到老师的母亲般的关爱。还有学生也从同学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他们对卡罗纳的关爱: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所以我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把脸贴在分的耳朵上,给卡罗纳安慰,让他知道自己永远是他的朋友。在教学这部分时,刚开始我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动作,语言中感受爱,学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的方法,相信这是本堂课学生一个很大的收获。还有课后的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或者以卡罗纳的口吻对大家说几句。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节课为了赶时间所以中间读的部分不太到位。

  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反思范文2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基于略读课文的性质——略读课文“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的教学策略,所以要大刀阔斧,敢于取舍,善于取舍,略读课文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

  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追求简约。这堂课,我充分利用课前的导语,让学生找出导语部分关于学习这篇课文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又延伸出另一个问题,可以说这堂课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的。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语言、眼神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同时也习得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有些不准确。

  3、是否真的把握好了略读课文“略而不简”的精髓?

《卡罗纳》教学反思范文3

  《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课文讲述了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追求简约,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将文章梳理成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地自读,分别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也可以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理解、感受和疑问。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交流,畅谈感受和体会。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文章的精彩之处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教学中,我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

  在教学中,我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通过指名读、齐读、引读等多种方式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品味关键词语“同情和怜悯”、“屏息凝神”“默默”等,一步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把爱化作可触摸的东西。

  回顾课堂,教学中,抓住了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这一理念。这节课中虽然注重朗读,但是朗读不够到位,情感的体验不深入,老师自己讲的比较多,学生体验、感悟较欠缺。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6)

——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反思范文1

  为了上好《江南》这篇课文,我的教学设计前前后后大改了三次,每一次改动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进步,下面我先就我三次改动来谈谈对这节课的设计及效果:

  第一次:我自认为这首诗语言比较简单,孩子们学起来应该是轻而易举,于是,为了拓展阅读面,提高识字量,我设计了单元整体识字课型,让孩子们读课外美文,选自《主题阅读》的《荷叶雨》,并且认识里面的生字,从认生字中还要发现押韵的奥秘,当然拓展读还加入了师生对读的美读方式。想法是美好的,结果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八班试**下,时间远远不够,孩子们的识字量也远远没我想像的大,好吧,把以文带文《荷叶雨》简单化,师带生读吧,其他全部省略!

  第二次,导课稍微简单明了了,读文(范读、看图读、拍手唱着读、)识字、作诗,顺利上完了,可是大家听完以后,都一致认为好像少了什么,细细一想,对了,一节语文课主要有四方面的能力训练,那就是“听、说、读、写”,而我的课里就恰恰少了“写”这个环节的能力训练,好吧!我*时训练写字喜欢放在第二课时,光写字我就得花20多分钟,为了让这节课更加完美,我就加入写字环节吧,考虑到时间问题,我就加入一个字的写法训练。

  第三次:这次我把这节课带到外校去**,或许是换了别班的学生,许多习惯不熟悉,时间又远远不够了,居然超出了十分钟,可能是我的环节过度语有点天马行空,不受约束了,又因为知道时间不够,朗读教学指导就不敢细究了,导至这节课还是不成功,于是,决定把开课活跃气氛的对对子环节省去了。

  **这节课,我才发现课堂设计和我们的文章一样,不厌其改,虽然每次上课、改课,费时费力费神,但我却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每次的改动就是对我语文业务能力的一种提高,感谢各位**和同仁对我指导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给孩子们呈现更精彩的课堂!

教学反思范文2

  在我个人看来,《泉水》真的是一篇很美的课文,《泉水》教学反思。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教授起来也让人很喜欢,很能融入课文。

  因为是临时**,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便于对课堂的整体把控。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并且根据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积累了词语。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生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品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通过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初读了课文,你都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喜欢泉水吗?”“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股什么样的泉水?”在学生互动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感悟泉水的奉献之美。对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达到了审美的情趣。

  还有一点需要思考的是:在*时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去寻找答案?比如在说到泉水姑娘是冲出来时,我**泉水姑娘“冲”出来时心情是怎么样的,有很多同学都只会说快乐,可是为什么快乐呢?就说不上来,但是如果在*时阅读教学中能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来回答的话,那么从“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这句话中或者仅仅只是“阳光灿烂”这个词,能感受到的又何止是高兴啊!本来在*时教学中我为学生的回答总是不得我心感到苦恼,后来上完这堂课,跟我的师傅赵向红老师进行了一次讨论后才知道,原来问题都出在老师在*时的教学中没有不断地、巧妙地引导以及示范,致使学生在阅读中无法可寻,那么回答问题时当然也便有所缺了。

  所以啊,在*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引导与示范,让学生学会用联系上下文来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也便有法可寻,其语言的感受也会更加出色。还是应该多上课,多接触各类学生来提升自己啊~

教学反思范文3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

  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而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

  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再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

  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并使学生懂得,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教学反思范文4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一.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节课中,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自己抽象出图形,制作出纸质的立体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立体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二.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刘老师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刘老师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三.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综合式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们议论CT技术、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然而,学习了七年级上册“截一个几何体”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现代医学的CT技术竟然和切萝卜类似。

  四.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07页25题的作业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五.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六.利用多**教学软体自我探索

  在教学《七巧板》中,教师事先让学生上网查询课件,得到了可EXE文件,和电脑教师合作,放入学生的电脑网络,安排一节,让学生去拼七巧板,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讲,学生死记的教学方式。两个班学生兴奋投入了学生。

  综合来看,新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考虑:七年级的学生还很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所以教材编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游戏中的数学,学学玩玩,玩玩学学的24点计算,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 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

  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共处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日历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彬在假期中外出旅游一周,这一周各天日期之和是84,问 小彬几号回家?问题一出,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这时课堂热闹非凡,讨论的场面不言而喻,然后观察学生准备好的日历,找日历中规律,竖列中的数字关系,横列中的数字关系,紧接着玩日历中的数学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现在农村学生,阅读课外的读物还不是很多,若看到一些数据无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新教材的优点很多,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新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教学反思范文5

  现就本人所做《滑轮》一课谈一些粗浅的反思,供同行们参考.

  一,成功之处

  1,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究为主的实验.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3,层层追问,使结论自然呈现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达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结论之后,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这为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做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装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分析得出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及滑轮重,得出拉力f= ,此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追问:"如果有3段绳子承担滑轮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学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继续追问到:"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达式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不足之处

  1, 引入缺乏知识的连贯性

  尽管用三幅科学漫话,激发了学生学习滑轮的兴趣,但缺乏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不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果结合杠杆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为"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做铺垫.

  2,低估了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自学能力

  本节课后,我和部分学生进行了交谈,发现同学们的部分观点竟出乎我的意料."老师,像滑轮的结构及能否改变力的方向,我们通过生活经验和自学课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您在这点上不需花费过多时间解释".面对同学们真诚的目光,我仔细一想,这些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真知灼见,不正是学生对老师的突破啊!由此我领悟到:要把一节课上好,把学生自主求知潜在动力调动起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多么重要.

  3,忽视了经验知识,更需要理论验证.

  定,动滑轮的作用,我**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这种直接经历探究过程固然重要,但学生需要的是更为理性的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 而恰恰这点被我忽视了.如果能够联系杠杆及杠杆*衡条件,通过做图,从理论上分析,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滑轮的实质,这将对加速经验知识的内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课后的困惑

  听取评课分析后,我一直在思考: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

  就拿本节课为例,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亲自经历探究过程,实事求是的得出了拉力的数据,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滑轮作用的理解,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前紧后更紧的局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教学效果不佳.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教学,要求还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需要很多时间,偏远贫困地区的实际决定了这段时间会更长,而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

  另一方面,新理念要求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当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相一致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必然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现实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一起探索!

教学反思范文6

  针对此次公开课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活动,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以下一一总结。

  (一)、教案设计

  此次公开课以实训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编写教案的过程,找了五张图让学生回忆前两次课的内容以连续此次新课内容,原定计划两张回忆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过程的两张图片在5分钟内完成和一张新课图片在10分钟内完成,但是由于对新课内容不熟悉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出现思维不连续状况。

  (二)、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是第一次对专业性科目进行授课,难免会出现紧张的状态,原定计划20分钟的理论讲解,由于语速过快和**方式方法未适当运用,导致此次课程缩减为十几分钟,且未能在重点、难点处多加讲解。

  (三)课堂互动

  原本设定了**环节对学生进行**,由于过于紧张和对时间把握不准确,没有对图片的内容加以讲解。

  对于此次公开课不满意的原因是自己对课程内容不熟悉、心理不够镇定、对于时间把握不准确等,教育教学水*还有待加强,更加期待自己以后的飞跃与成长。

教学反思范文7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用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观看了周进红老师的《渔歌子》、周静老师的《缝纫鸟》和刘欣老师的《围魏救赵》等案例教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翻来覆去地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干巴巴地让学生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可无论学生怎么想象,与真实的景物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厌烦上这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甚至一提语文就头疼。

  在周进红老师讲授《渔歌子》时,现代化教学**走进了课堂,体现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再现情境。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图片(桃花、鳜鱼、流水、西塞山等)自己设计出作者眼前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老师再添加音乐,使学生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周静老师讲《缝纫鸟》一课时,孩子们没有见过缝纫鸟,老师适时地插入了缝纫鸟的图片和视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又直观又省力,真是事半功倍!

  在刘欣老师讲授《围魏救赵》时,让孩子在白板前的军事地图上一边批画一边结合人物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白板特有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效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些教学**的恰当运用,学生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时的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此时,正是观察植物生长的大好时机。我们教室门口就有一棵玉兰树,当我无意中发现玉兰树上长满了花骨朵时,立刻产生了带领学生观察的念头。于是,我每天都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着他们从花骨朵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同时,我用数码相机将学生观察的内容照了下来,并制成了演示文稿。

  随后,我带领学生一边观赏这些照片,一边指导着他们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各种方法对所观赏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虽然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虽然树上的花香已经随风而去了,虽然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芽儿已经长大了,可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又勾起了同学们的回忆,他们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花香,又摸到了那丝绸般细滑的花瓣儿……于是,一篇篇生动的习作诞生了!

  这次习作训练,我没有浪费什么时间,也没有费什么精力,可学生的收获很大,对写作文也产生了兴趣,这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啊!

  利用信息技术**,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反思范文8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主要有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

  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体。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这不,转眼间冬天来了,新年又到了,一年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还是仔细地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本人在本学期中,积极参加各项时事、**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图书角、益智区、小巧手、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小医院等,还利用室外一角,设置了小超市,在每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废旧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酒瓶装饰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飞机

  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三、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我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矗但是常规也不是以**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小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教学反思范文9

  (一)主旨

  《台阶》是一篇底蕴十足的关于农民父亲的文章。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父亲**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有人认为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是为了抬升自家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尊严?显然不是,对本文的理解仅此是不够的,而要把思想提升到是*劳动人民人性的觉醒,价值的追求。一个老实厚道、淳朴善良的农民,不仅要求温饱能够得到解决,不仅要求一个温暖的家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要求地位的提升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普通农民,他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气与韧劲。尽管其中父亲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台阶》中的父亲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一个觉醒、有长远生活目标的*农民。也许我们认为父亲造屋的理想过于简单,抑或微不足道,不值得父亲付出一生的血汗。其实作者就是通过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农民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们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拼命苦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二) 结构

  本文的结构是围绕着“台阶”进行的,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台阶”。“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

  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小说首先是写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然后讲到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最终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这是整部小说的**部分。最后是故事的结局,新屋落成了,父亲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朴实的叙述父亲的形象清晰而鲜明。开头写父亲经常坐在三级的旧台阶上舒服的休息,父亲那裂开许多干沟的脚板,只有过年才能洗出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本色,其实,这正反映了父亲的本色──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的形象。接着,侧面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父亲辛勤劳动的画面:“一年中的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那大热天不停歇的忙碌,冬天的早出晚归……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拼命劳作,似乎不曾休息。在造新屋的日子里,是父亲最兴奋,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这可是一个农民一辈子的追求!在深秋的晨雾中踏黄泥、放鞭炮时尴尬的举止、托青石板时的将就情态都浓缩在这收获的一刻里。但父亲老了,“我”为他担心,可父亲太倔,没法帮他,因为父亲始终觉得自己是有劲的、能劳动的,直到父亲挑水闪了腰那一刻,他才沉默了,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也许他这时才清楚自己怎么了。父亲一辈子忙碌,同样也是爱孩子的:幼时的“我”跳台阶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会吃苦头的;长大了,父亲能做的,从不让孩子做。父爱是沉默的。

  (三)延伸

  李森祥在接受《嘉兴日报》****时曾说:“有人也问我作品里面的父亲是不是我的父亲,其实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实的父亲。”作者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叙述者,怀着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叙述父亲为赢得地位、赢得尊重而坚忍不拔、拼命苦干的一生。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美和辛酸。

  文中“我”的父亲秉承了*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特质,为建新屋和新台阶,耗费了自己的大半辈子,而在新屋建成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和人招呼时,却没有了该有的'幸福,而是一种难言的自卑和失落。

  父亲骨子里的“卑怯”与生活的尴尬决不是一个九级台阶所能抚*的。人与人之间,某些外在的东西可以效仿,但心理的落差永远无法跨越,父亲虽圆“台阶”梦,但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又使父亲梦断“台阶”!

  在新台阶落成以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自己近一生的过程充满了情趣、活力、力度等等,但是,当父亲的理想实现之后,他的生命尖活力、意义也就消失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将父亲的“老”相作了生动的描绘,这既是生命生理的“老”更是生命意义的“老”──消失。父亲的“失落”意味着什么?“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当父亲的台阶造成时,即意味着他“理想日子”的到来,而他的失落,正是因为在满足之后,他没有“创造一种新的人的需要”。

  此外,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拟声词、叠词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如“唿嗒唿嗒”“刷拉刷拉”“嘎叽”“青幽幽”“黄几几”等,让读者似乎走进了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直面那个勤劳、执着、倔强的老人。

教学反思范文10

  今天教《画风》,很美的一篇小文章,与学生生活贴近。生字很少,文中三个孩子的姓名外加一个“显”字。我们集体备课准备的教学设计也颇花了些心思,抛弃一贯学生字的思路,导入课题后直接识字,安排如下:

  1.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大家试着叫出他们的名字。

  2.小游戏:每个学生与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打招呼,并自我介绍。示范: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开火车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并扩词。

  4.讨论:“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认读名字中能找到。

  之前布置过学生预习,课堂从揭题到学完生字我们一直没有接触文章,今天的生字是完整意义上的脱离文本,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恰恰相反,可是我们的课堂氛围浓厚,效果尤其好。反思这节课的生字学习,没有按照惯例读文识字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对着图大声与图中人物对话交流,图中人物好似活了一般,这个小游戏学生很喜欢。进入到第4步找名字,课堂一下炸开了锅,很巧的是这些字在我们班学生的名字中都能发现,当说到“宋”时,学生们还大声说出“**”等名字,喜悦与成功之情溢于言表。课本中学习的内容与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之间联系起来了,换句话说,学生的名字成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多亲切啊,识字成了快乐的事。把要学习的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尽量联系到一起,是教学的好方法,老师们可以常用。

教学反思范文11

  课文用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写作上的规律:2──6自然段结构相似。为此,我采用边扶边放的办法,精讲一个自然段,总结学习本段的方法,其余的段落让学生分小组自学,再全班交流。这样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也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教学中,我抓住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体会本文含着的意思。让学生联系课文说说:太阳看见了什么,听说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再联系第四课,可以知道,人类还有很多战争、饥饿、疾病等灾难。既然太阳看到了这么多不*的事,为什么还“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呢”?体会出太阳最爱小朋友的原因──因为太阳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世界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另外,这两个段落还让学生认识排比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知道作者把太阳当人来写,使人感到亲切、生动。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苏醒、活跃”的意思,再联系本课想象春天到了,草木发芽,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七段,先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爱哪些小朋友,再理解各种皮肤的小朋友泛指全世界所有的小朋友。至此,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太阳公*、公正地爱每一个小朋友。

  拓展部分让学生说几句问候和感谢太阳的话,学生说的大同小异,没有创新的思维。

教学反思范文12

  《“0”的突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而又令人振奋的故事。许**从小酷爱射击运动,立志要为祖国争得荣誉。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他沉着冷静,力挫群雄,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为*夺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一、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孩子说说自己搜集到的奥运资料,整个过程中学生特别的活跃,说得也特别的丰富,课堂的气氛也热闹起来了。然后,我出示福娃图片,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 在学生自学这一环节,我先让**朗读,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就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然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台,同时,也很巧妙地检查了学生自课文的情况。让学生在一种很轻松的情况下交流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

  三、接下来就是讨论和展示环节,在各组进行准备的过程中,我特别的忙碌,我在各组中穿梭,看看他们解决问题的情况,以及各个小组长的分工情况,是或有做到在课堂前我给他们培训时提到的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任务

  四、时间把握上,我没做好,四十分钟的课被我上多了10分钟。但是我却觉得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以后在课堂中,我还是得把握好时间,在课堂中尽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教学反思范文13

  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我微笑着回答:学习新课。他们脸上立刻洋溢着笑容,并向我耳边回声道:老师,我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两个寓言故事,我在家已经读熟了。可有趣了,里面还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

  叮铃铃.......我们就这样在谈论中开始了第二节的课堂,孩子们上课的状态高昂、激情,使我回荡心间。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什么是寓言的知识,并在欢快的学习气氛中大家的积极性,那真是厚积薄发呀!

  我从课题入手,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这则寓言。我们引入眼帘的是闯生字关,令我欣慰的是学生们都能在不出示读音的情况下,认读这些生字,看来他们的预习功夫用心了。我通过齐读----开火车读----分组读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们认真学习的尽头,使我开心。这节课进入课文朗读时,学生们都能做到津津有味地去咀嚼文中的深刻道理。我首先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发挥。结果他们认为:养羊的人早就应该听街坊的话,这样就不会被狼叼走。但这个养羊人,最后后悔了没早听从街坊的劝告,心想还是赶紧把羊圈修好吧!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分辨出应该做一个知错就改,多听取别人教导的道理。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们去动脑思考问题,老师做补充、总结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环节。因为通过前四单元的学习、做试题,我发现里面的题型考察学生的思维想象题型较多。这在*常的上课中,要多善于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想象发挥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通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一是那个养羊的人丢了几次羊?二是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三是你认为养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是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吗?试着说一说吧!从这几个问题中升华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学生们在前三个问题中,都能脱颖而出,唯独在最后一个问题回答中有点难度,回答的不是多理想,以后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体而言,学生的听课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足的之处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范文14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教学原则众所周知,可贯彻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变成一切由教师任“主角”,甚至“主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本来是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项活动,教学不*等不**。这就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主体作用无法发挥,不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渐渐地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关键的。

  《善良》是一篇议论文,在结构方面学生分析起来难度不大,但**容的深刻领会却是难点。因为“善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班会上讲,**课上讲,家长讲,电视上讲,这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呢?我改变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模式,大胆将语文课堂变成了电视访谈节目录制现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所以本节课,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更是一个帮助者,为学生的讨论提供必要的帮助。刚开始,两位主持人有些放不开,随着交流的深入,气氛逐渐活跃,发言渐入佳境,台下的同学也按捺不住加入了交谈。一问一答,一张一弛,观点的碰撞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思考,课堂节奏、气氛与效果都明显好于以往“你讲我听”的传统授课模式。

  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创设情境

  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内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淀,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掘自己的潜能,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操作方法、创造性的****,或**探究,或彼此合作,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比如举行故事会、辩论赛、演讲赛、课本剧、答**问、即席采访、情景对话、诗歌朗诵比赛等。

  学过《阿Q正传》,就可以《阿Q外传》、《加入阿Q还活着》、《阿Q出国记》为题写一篇作文,并进行演讲比赛;学习《柳毅传》一文,让每组推出几位表演能力较强的同学,分别扮演柳毅、小龙女、洞庭君、钱塘君等角色,按课本内容的提示,表演一段课本剧。为渲染气氛和增加点幽默感,老师预先声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准许添枝加叶、不拘一格。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他们想主意,构思出不同的结局,身入其境 ,体味其情,张开想像的翅膀,演自已想表演的一切;**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的辩论赛,小组成员有主持人、**主辩手、**次辩手、记时员等,正方能紧扣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列举事例去论述“我很重要”,反方紧扣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去反驳;或者采用“我来当回XX”的形式,如我来当回老师,尝试备课、上课的滋味。我来当回主持人,练胆量,练口才。我来当回主编,学编辑技巧。我来当回**,学采访技巧。我来当回**发言人,学应对技巧,练临场应变能力等等。总之,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感知课文的语言时,形成更鲜明、更具体的形象,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反思范文15

  九年级教材上的化学用语是中招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它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等内容。有人形象地把它称谓第二门外语。这些内容又恰好都集中在第四单元。学生一下子接触一连串的化学符号,难度有点大。每年在讲这些内容时我下了很大功夫,让学生背、记、默写。但是学生记起来仍然感觉困难。而且考试出错几率也较大。近两年来,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强化重点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堂绪言课上涉及到了物质的组成,我就简单介绍物质组成的基本成分是元素。然后拓展**,说“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就这样让学生记几个元素符号,连续一周学生能把主要的元素符号记住,以后可以不间断**巩固。从第二单元开始,讲空气、氧气时,也分散让学生记氧气、氮气、氢气、碳、硫、镁等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以后的每堂课在**基本知识的同时,把化学式也连带**。这样学生就无意识记住了好多重要物质的化学式。讲第三单元时,把原子符号、离子符号也分散讲解,并让学生强化记忆。这样就把第四单元的重难点分散到前四个单元中。学生记起来也感觉轻松,并且天天强调,堂堂**,学生也记的牢固。等到学第四单元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好多化学用语了,这样他们并不感觉难了,学起来也兴趣盎然。

  这种方法我觉得比较得心应手,但是也不能粗心大意,如果不落实学生背默,只课堂上强调还是无济于事。这次月考前,我就忽略了

  化学式的复习,误认为他们掌握的好,结果这部分失分也比较多。化学用语比较空洞抽象,学生容易记忆也容易忘记,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多次重复记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带着激情上课,带着温情落实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的更好。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7)

——树之歌教学反思范文 (菁选3篇)

树之歌教学反思范文1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时间设计不合理,读课文占用了书写的时间,导致书写时间过少。

  改进措施:

  在备课时,在多关注一下备学生,减少一位学生的原因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树之歌教学反思范文2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首先我让学生**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

  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观察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中心: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孩子们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杨树之歌》这首诗歌意境美,韵律强,适于朗诵,而且要求背诵。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课后马上就能将诗歌背诵下来,在背诵过程中还能将诗的韵味读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第二天早读时都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可有少部分的学生只能背出一句半句,或者结结巴巴的半天才背完。这么大的差异,该怎么办呢?对那些掌握得快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可对那些没能背出的学生就该指责吗?指责他们就能背出了吗?——不,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有可能他们尽力了,可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背不下。所以,我告诉他们:你朗读这首诗歌时很有感情,只要你花心思,多读几遍,你一定能将它背下来的,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什么时候会背了,自己来找老师背诵,好吗?在接下去的几天里,那少部分学生陆续来找我背诵,有些学生的表现甚至**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不妨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跳跳、伸伸手就能触摸到各自的胜利果实。在识字教学中也一样,要求识的字,有些学生写一遍就会了,就没有必要让他们抄写好多遍;有些学生写二遍、三遍还不会,就应要求他们多写几遍,直到掌握了为止。

  每位学生都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裳”,教师应当好“裁缝”,为他们“”,客观地量体裁衣对待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共同进步、健康成长。

树之歌教学反思范文3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孩子们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和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本课应结合地域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认识多种树木、说出树木名称、创编儿歌、认识带“木字旁”的汉字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本课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

  一、教学效果

  如何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这课教学要做扎实的事情。于是,我凭借插图,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树木名称与图对应起来,从而为孩子们建立了直观形象,随后再通过朗读巩固对树木的认识。有了直观认识后再把图画与汉字相对照,找出规律,即“木字旁”。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并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查阅资料,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

  同时,加强朗读。在介绍完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后,请孩子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一节诗,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例如蔬菜,水果,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非常棒!

  二、成功之处

  1、本课我围绕几个大问题展开,且每次的问题都很明确,从总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梯度地训练孩子找出每一句中的树、说出树的特点,进一步调动感官找出相应树的图片。学生在此环节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2、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3、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单单停留在读和背上,而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懂得获取知识。

  4、最后的创编儿歌环节,我引导孩子观察树木图片的特点,示范编儿歌,然后请同学大胆练习创编,及时纠正,让孩子们对更多的树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本课教学中,我在课文解读上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学生识字教学时间不足,没有给到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练习写字。此外,拓展环节,忽略了课后练习中的几种树木,没有把那几种树木创编到儿歌中,没有在情境中拓展延伸。此外,课后的几句有关树木的名言,也应作为重点之一,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改进措施

  1、课文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我一定照顾全面,把读作为基础,以后借用早读时间加强学生的读书。

  2、进一步充分备课,做好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课前预习。另外,真正把单元整体教学做好,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有效的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教学反思范文(扩展8)

——免费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免费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免费英语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71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听起来似乎很轻松,其实不然,七年级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以后初中英语学习很重要。因此,我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重大,教学上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现将我对本学期教学的一些认识反思如下:

  一、刚学英语的时候,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喜欢学习、模仿。但是,我发现自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之后,好奇心逐渐减弱。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产生了消极情感,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教师面对一些整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态度误区。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语言的快慢程度,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吃不饱。吃不饱的那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以下情绪:上课或讲练习的时候,就会马虎,***不集中。吃不了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产生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如班级中的倪清欢和陈跃虎等几位同学,由于基础等原因,就是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教师在有些知识点讲过后,有的甚至操练了多遍,反反复复强调了,学生仍没有掌握。有些教师就责怪学生,并因此加强反复训练。于是在教师的责怪声中,在枯燥的联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了。

  从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体会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一样、一个模式,不能要求学生都按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发展学生学英语的各方面能力。而且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去因材施教。

  我认为关键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眼、耳、口、鼻、脑并用,是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而没有学习兴趣的`差异更大;学生的喜爱也不一样,有的喜欢听说法,就是一直看着老师,听老师说,很少看书本;有的喜欢阅读法,就是一直盯着书本看,很少看老师或黑板。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们喜欢英语。

  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多听、多练、多参与。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

  听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语音、语调不正确,主要是由于听的不够、模仿不当造成的。教师应训练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发音,正确地模仿。学校配置了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为教师教、学生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与语言场景。但是,上学期,这些设备使用较少,由于预备教材没有听力磁带所致,听力操练的不够多,因此,造成期末考试中,听力这一大题失分较多。

  读是学习英语的第二步。让学生听了之后要开口读出来是很困难的,学生往往胆子小或怕难为情,不敢在课堂上大声的读出来。因此,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胆子大一点,大声读出来,这也是提高英语的办法之一。另外在早读课上多带领学生朗读,来提高朗读能力。

  综上所述,七年级阶段只要我们英语老师用心去教,只要我们学生用心去学,相信我们就能圆满的完成初中三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为学生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