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1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5、流传地域广。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阅读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1)

——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3篇

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1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主要习俗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古代的社会生活。

  9.春天净肠:一般来说,野外的狗熊在冬眠结束后,春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点青草吃。因为青草富含纤维素,吃了以后容易腹泻。狗熊清理下自己肠胃中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废物,接下来才好吃东西。据动物学家说,狗熊在春季腹泻前,往往都蔫头蔫脑的,但一旦调理顺了,接下来就欢实了。这寒食节的食品结构安排,是不是和狗熊的腹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呢?比如说凉皮吧,好多醋,加上好多豆芽菜黄瓜丝之类的,富含纤维素,用来清理肠胃最合适不过了。从*人的饮食结构来看,春节期间吃了不少大鱼大肉,等到了天开始暖和的时候,确实也应该像狗熊一样清理一下肠胃。不仅可以健体,还能让头脑清醒清醒,解决下春乏的问题。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前面说过,女子伤春,在寒食节期间出来散散心,勾搭勾搭小伙,能够预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虽然不伤春,但在春季肝气过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时候,缅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对肝的调理是相当有好处的。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缅怀故人,激励生人的节日。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这是清代常州诗人黄仲则的诗句。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常州的民俗专家、著名老房子画家季全保说,常州人清明节的传统*俗可谓非常丰富,早晨要吃过年时候的大团子,家家户户门框要插柳和桃花枝,扫墓上坟祭祖的`时候要飘纸钱。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在常武地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的起源,据说是与春秋的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重耳****十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当重耳返回故国即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重耳以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不料山火却将介子推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淡泊**的高风亮节,民间便有时日禁火之举。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户户在节前就纷纷制作甜干饼、锅摊饼、冷粥以便下咽充饥,寒食节里街上卖干饼的小贩特别多。有诗云:“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饼。”今天,寒食禁火的习俗早已销声匿迹了。因为连续几天吃冷食毕竟对身体有害,它的消泯应是社会生活形态的进步。但介子推淡泊**,激流勇退的精神,值得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寒食帖”,就是对寒食节最好的写照和诠释。

  早饭吃过年蒸的油煎大团子

  常州人清明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为什么要插柳枝?《齐民要术》称:“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门。”清明是鬼节,借柳枝避邪驱鬼也在情理中。还有一说是纪念词人柳永,他死后每年清明节,人们在路边插柳作为悼念,这种习俗也延续下来了。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以示清明临门,**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

  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子。

  上坟要在墓顶“飘纸钱”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节日。节前,常州人有“上坟”的礼俗。添土修墓的时间多利用在清明节前夕,先将坟上的杂草**,并加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还要用油漆描写,使其清晰。以白钱纸放在墓顶,用泥块或瓦片压住,叫做“飘纸钱”。修葺完开始祭拜,点燃香烛,摆上酒菜、糕团,按长幼辈份依次跪拜,同时焚化锭箔。清明节“吃祠堂酒”,也是常武地区人过节的一项活动。扫完墓要到祠堂去,在族长带领下行礼,中午喝祠堂酒,睦族敦宗,祈求祖宗保佑,合家**。

  旧时,清明日常州在东岳大帝及府县城隍庙内,要例行出巡,民间称“出会”。整个出会仪式隆重而整齐,彩旗幡扬,队伍中有云车、踩高跷、掮台阁、烧臂香等等,在城乡极盛。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在门口设香案迎奉,晚上再度出巡,谓之“夜会”,更是热闹非凡。在出会期间,乡人还会邀请各路戏班,搭戏台唱“春台戏”,引来各路乡亲,通过“春台戏”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庭和睦。

  放“断线鹞”与荡荡秋

  清明期间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绿草如茵,城里人也纷纷外出郊游踏青。特别是孩童将柳条做成帽子戴在头上,三五成群在野外放“断线鹞”(即风筝)。民间将清明节视作春季放风筝的最后一天,故称“断线鹞”。因为田里的小麦已经拔节,不能再踏,往往在放鹞子时将线剪断,任其飞去,寓意这年的晦气也同断线的鹞子一起飞走,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回来的。下午,小孩子们还会在树上挂两根绳子“荡荡秋”玩耍。“寒食清明荡秋千,酷似飞鸟益身体”。记得小时候还有的人家以柳条穿上小麻糕挂于屋内高处,至“立夏”日取下来给小孩吃,以取“高高在上预防疰夏”,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只是一种美好象征。清明节踏青要天气晴朗,农谚有“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晒得柳柳枯,又有干面又有麸”,“龙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在眼前。寒食桃柳千树开,清明日出万家烟”。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2)

——寒食节风俗作文3篇

寒食节风俗作文1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人介之推(也叫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忠心耿耿十九年,途经卫国时,重耳饥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思下咽,这时介之推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熟让重耳吃,重耳感动不己,夸介之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重耳历尽艰辛,回国后继承王位,当**晋文公。大加封赏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有功人员,却把介之推忘了。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只见大门紧闭。

介之推早己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中。晋文公察觉后,立即亲往绵山访求,介之推说啥也不肯出来。

晋文公知道介之推是大孝子,决定举火烧山,认为他为保全母命,定会背母走出林子。熟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不见介之推出来。

结果他们母子俩相抱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介之推脊梁堵着柳树树洞,洞里发现没被烧焦的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藏入袖中。

为悼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在山上建祠堂,定介之推被烧死之日为寒食节,禁烟火、吃寒食。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寒食节。

寒食节究竟是那一天,众说不一。有的说清明节当天,有的说清明节前一天,还有的说前两天。具体的说寒食节应在冬至后第105天,寒食节供有三天,过后才是清明,记得儿时山东省胶东地区的农村很少有叫清明节的,而多数人把清明节普遍叫“寒食节”,寒食节三天不动烟火。

记得,寒食节前一天,母亲都要蒸下一锅馒头,煮好不同的菜,寒食节这天基本不动烟火,记得最深的是母亲用菠菜、凉粉、鲜红的海虾和在腿上长有一个小夹板的蝼蛄虾办的凉菜,吃着前一天蒸下的馒头,特别好吃,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父亲说的,在咱们胶东地区,寒食节(清明节)如同春节和元宵灯节一样重要,学生放假三天,农民也不下地干活,就连地主都要为长工放假三天,牲畜这三天也不下地干活,而且还得多加些好饲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对于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大多数人早就没有印象了。

寒食节风俗作文2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有关寒食节的习俗作文有关寒食节的习俗作文。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3)

——寒食节的习俗3篇

寒食节的习俗1

  寒食节这一天都不会生火,会吃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冷面,想害死寒食面、寒食浆或者是面筋,这些都是寒食节会吃的食物。有一些地区也会有寒食节过三天的习俗,但是这些都是站少数,大部分都是一天。

  山东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山西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

  **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过去的**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舟山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

  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为**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寒食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寒食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寒食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春天净肠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

  寒食节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去户外采集一些野菜,不仅能够帮助身体得到一些锻炼,还能够使得呼吸一些新鲜的气息。春季的`时候是非常适合出行的,这个季节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非常适合户外运动。

寒食节的习俗2

  寒食节这一天都不会生火,会吃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冷面,想害死寒食面、寒食浆或者是面筋,这些都是寒食节会吃的食物。有一些地区也会有寒食节过三天的习俗,但是这些都是站少数,大部分都是一天。

  山东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山西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

  **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过去的**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舟山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

  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为**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寒食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寒食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寒食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春天净肠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

  寒食节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去户外采集一些野菜,不仅能够帮助身体得到一些锻炼,还能够使得呼吸一些新鲜的气息。春季的`时候是非常适合出行的,这个季节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非常适合户外运动。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4)

——寒食节的诗句5篇

寒食节的诗句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____孟云卿《寒食》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____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____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____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____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____张镃《寒食》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画楼**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____王元鼎《醉太*·寒食》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____赵鼎《寒食》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____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____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____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____沈佺期《寒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____沈佺期《寒食》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____韩偓《夜深 / 寒食夜》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____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____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____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____孟云卿《寒食》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____温庭筠《寒食日作》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____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____郑刚中《寒食》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____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____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____***《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____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____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____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____王建《寒食》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____周邦彦《兰陵王·柳》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____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____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____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____云表《寒食诗》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____王安石《壬辰寒食》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____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____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寒食节的诗句2

  《和子由寒食》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寒食节的诗句3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代: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译文

  水面上薄烟散去,远远望见岸边许多户人家,在这美丽的春天,却没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独自纵马游览,马蹄踏着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着花瓣。

  简析

  此诗描绘了襄阳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襄阳城四周环水,春来烟水朦胧,当艳阳高照,轻雾才退去,方现出参差人家。一个“见”字,十分生动。 “东风吹柳”、“马踏春泥”,非常传神。马踏春泥半是花:点名季节;有“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写出春天的可爱。如此美景却只能独自消受,对友人的思念尽在其中矣。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诗人介绍

  译

  注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译文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去世前半年多,即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停留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时候所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诗人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左成文评此二句: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漫渺,把诗人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这里表面上似乎与上下各联均无联系,其实不是这样。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诗人“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做了十分自然的过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朱翰的话评价:“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也是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诗人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这只是从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应。其实这一句将舟中舟外,近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诗镜铨》说“结有远神”。

  此诗有借鉴沈佺期诗句之处,如“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云白山青千万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这首七律在自然流转中显出深沉凝炼,很能表现杜甫晚年诗风苍茫而沉郁的特色。

寒食节的诗句4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寒食节的`诗句,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


  1、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3、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寒食诗》

  4、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6、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7、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8、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9、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0、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11、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2、画楼**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寒食》

  13、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14、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5、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6、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7、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8、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9、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0、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寒食节的诗句5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鉴赏

  王安石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诗人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诗人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5)

——寒食中描写寒食节的句子3篇

寒食中描写寒食节的句子1

  1、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扫花游·西湖寒食》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7、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8、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0、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1、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2、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1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4、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5、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寒食中描写寒食节的句子2

  1、总不解、将春系住。——***《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3、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5、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6、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高阳台·落梅》

  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9、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0、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11、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12、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3、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4、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5、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6)

——寒食节的对联3篇

寒食节的对联1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节传榆火;

  前村闹杏花。

  扫墓犹循旧规;

  游园可觅芳丛。

  悯介推而禁火;

  怅崔护之题门。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星稀月落长天晓;日暖风和大地春。

  残月晓风杨柳岸;淡云微雨杏花天。

  烟销皓月临江浒;日出晴霞亘海门。

  雨过*添三尺水;风寒为勒一分花。

  玉柳风斜寒食节;银花月朗上元宵。

  桐叶枣花风四月;蓼洲苹淑露三秋。

寒食节的对联2

  冷节传榆火;前村闹杏花。

  扫墓犹循旧规;游园可觅芳丛。

  悯介推而禁火;怅崔护之题门。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息雨传知。

  杨柳旌旗春色晓;海棠时节曙光新。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广市卖饧,箫声吹暖;前村禁火,雨意催晴。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番花信风。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星稀月落长天晓;日暖风和大地春。

  残月晓风杨柳岸;淡云微雨杏花天。

  烟销皓月临江浒;日出晴霞亘海门。

  雨过*添三尺水;风寒为勒一分花。

  玉柳风斜寒食节;银花月朗上元宵。

  桐叶枣花风四月;蓼洲苹淑露三秋。

寒食节的对联3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息雨传知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寒食芳辰花烂漫;

  中秋佳节月婵娟。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息雨传知。

  杨柳旌旗春色晓;海棠时节曙光新。

  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广市卖饧,箫声吹暖;前村禁火,雨意催晴。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番花信风

  杨柳旌旗春色晓;

  海棠时节曙光新。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节的风俗及习俗3篇(扩展7)

——寒食节的古诗菁选

寒食节的古诗12篇

  在**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节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寒食节的古诗1

  1、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苏轼《和子由寒食》

  2、深春冷落花残后,寒食朦胧月淡天。——张耒《探春有感二首·柳萼蒙茸待放绵》

  3、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方岳《上冢·一杯麦饭洒悲辛》

  4、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5、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张养浩《双调·胡十八》

  6、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高启《姑苏杂咏·真娘墓》

  7、寒食今年,**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陈与义《点绛唇·寒食今年》

  8、白下一杯寒食酒,青山三尺故人坟。——刘溥《寒食日过胡汝器墓》

  9、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 ——王涯《宫词三十首》

  10、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1、寒食数日间,春事求诸野。——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春雪翳重霄》

  12、寒食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阔山无数。——张元干《渔家傲·寒日西郊湖畔路》

  13、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4、去岁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镜湖西。——施肩吾《越中遇寒食》

  15、纷纷花雨红成阵,冷酒青梅寒食近。——贺铸《木兰花·朝来著眼沙头认》

  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17、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8、山城寒食已冷落,更值暴雨过园林。——强至《寒食值雨》

  19、旷野风吹寒食月,广庭烟著黄昏花。——韩偓《寄友人》

  20、麦饭何妨荐寒食,榆钱元不济贫家。——刘克庄《诸公和差须二诗不已又得二首》

  21、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22、客路逢寒食,划船闹水干。——曹勋《上塘值清明八首·其一》

  23、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沈括《开元乐·楼上正临宫外》

  24、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欧阳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25、寒食无风雨。记得当时游冶处。桂底一身香露。 ——张炎《清*乐·过金桂轩坟园》

  26、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徐铉《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27、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28、绿蛾缘条立春后,金蛹抱花寒食前。——文同《咏柳·绿蛾缘条立春后》

  29、上庸寒食已无花,山木青青吐嫩芽。——张嵲《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上庸寒食已无花》

  30、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杜甫《寒食》

  31、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33、江天近寒食,林外过轻雷。——陆游《小雨·小雨明复闇》

  34、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35、相劝一杯寒食酒,几多辛苦到春风。——赵嘏《赠皇甫垣》

  36、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张籍《北邙行》

  37、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张嵲《寒食行》

  38、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陈与义《清明》

  39、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唐寅《落花诗》

  40、鸟语催寒食,人烟接翠微。——喻良能《景德道中口占》

  41、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其二)》

  42、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43、去年来此上已日,今年重来未寒食。——曹勋《过秀溪长句》

  44、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45、寒食尚赊花水近,妻孥煎去到天明。——梅尧臣《依韵和戏题》

  46、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元稹《连昌宫词》

  47、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张籍《寒食看花》

  48、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沈佺期《岭表逢寒食》

  4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50、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1、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王禹偁《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寒食节的古诗2

  1.清明未过春未老,寒食岂必节与除。——苏辙《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2.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张元干《柳梢青·清山浮碧》

  3.寒食春光欲尽头,谁抛两两路傍球。——晁补之《次韵李秬双头牡丹》

  4.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 ——白居易《送常秀才下第东归》

  5.正是江南寒食近,满帘飞絮雨蒙蒙。——杨基《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药苗初茁水生荭》

  6.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韩愈《寒食直归遇雨》

  7.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李绅《江南暮春寄家》

  8.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9.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大过清明。——汪元量《清明》

  10.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皇甫冉《寄高云》

  11.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 寒食夜》

  12.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3.景物可怜人寂寞,年年寒食醉眠中。——张耒《寒食离白沙·花枝袅袅水溶溶》

  14.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白居易《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

  15.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方岳《上冢·一杯麦饭洒悲辛》

  16.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7.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 ——韩翃《送李明府赴滑州》

  18.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辛弃疾《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

  19.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20.**寒食日,上巳暮春天。——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

  21.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 ——王涯《宫词三十首》

  22.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23.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仇远《满庭芳·寒食无情》

  24.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朱彝尊《梅花引·苏小小墓》

  25.寒食良辰无赏心,杂花烂漫柳成阴。——司马光《寒食游南园独饮》

  26.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27.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王安石《题勇老退居院》

  28.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韩偓《寒食夜》

  29.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方岳《春词·一春直是柳风流》

  30.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宫词一百首》

  31.风雨临寒食,偏惊流浪情。——宋登春《海上寒食》

  32.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崔道融《寒食夜》

  33.谁家此墓临古道,寒食无人来祭扫。—— 全室宗泐《墓上花》

  34.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35.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卢纶《舟中寒食》

  36.白下桥边寒食后,广陵城外绿阴时。——杨基《邀方员外看花》

  37.一年好处君知麽,寒食千门插柳枝。——杨万里《清明雨寒八首·脱却单衣著裌衣》

  38.**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皎然《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39.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程嘉燧《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40.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冯延巳《上行杯·落梅暑雨消残粉》

  41.相劝一杯寒食酒,几多辛苦到春风。—— 赵嘏《赠皇甫垣》

  42.令宫不易逢寒食,海角风霜剩作寒。——晁说之《寒食书事》

  43.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44.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张籍《寒食看花》

寒食节的古诗3

  1、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程嘉燧《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2、愁见清明后,纷纷盖地红。——李建勋《金谷园落花》

  3、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年老逢春雨乍晴》

  4、桃花无限思,留客看清明。——止庵法师《题桃花小禽图》

  5、濛濛烟雨网春晖,南陌清明二月时。——李弥逊《春雨》

  6、山园近寒食,春事总芳菲。——喻良能《遣兴·山园近寒食》

  7、春光何止二分空,寒食都无数日中。——陆游《山园杂咏·春光何止二分空》

  8、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9、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驿程埃。——高启《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

  10、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韩偓《惜春》

  11、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柳公权《阊门即事》

  12、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赵长卿《虞美人·春寒》

  13、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苏轼《南歌子·和前韵》

  14、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欧阳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15、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实语。——释**《偈颂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16、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7、早晚到家春欲尽,今年寒食月初圆。——窦巩《南阳道中作》

  18、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9、花已清明近,茶将谷雨前。——黄彦*《田家春日二首·迟日芳众草》

  20、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李德裕《忆茗芽》

  21、今朝天气清明好,江上乱花无数开。——杨维桢《漫兴七首》

  22、谁家此墓临古道,寒食无人来祭扫。——全室宗泐《墓上花》

  23、清明陌上香车路,认得萧郎不敢言。——屠隆《长条曲为友人赋二首·流水飞霞旧日恩》

  24、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孟浩然《李少府与杨九再来》

  25、清明天气晴更佳,山林川谷多莺花。——仇远《寒食游陈园》

  26、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寒食节的古诗4

  1、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一年好处君知麽,寒食千门插柳枝。——杨万里《清明雨寒八首·脱却单衣著裌衣》

  3、寒食风烟**下,凭高把酒兴何如。——邵雍《禁烟留题**山下四首·寒食风烟**下》

  4、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苏轼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6、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杂诗》

  7、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8、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马致远《四块玉·叹世》

  9、红药一枝寒食过,东风万点海棠空。——白玉蟾《春词七首·晴帘暖幕笑如烘》

  1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1、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崔道融《寒食夜》

  12、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3、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韩偓《夕阳》

  14、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宫词一百首》

  15、清明寒食人何处,金谷昭阳事不同。——舒岳祥《梨花》

  16、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方岳《春词·一春直是柳风流》

  17、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18、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沈括《开元乐·楼上正临宫外》

  19、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20、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赵鼎《寒食》

寒食节的古诗5

  1、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韩偓《夕阳》

  2、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赵嘏《东望》

  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苏轼《和子由寒食》

  6、蕙殽桂醴焚纸钱,年年寒食墓门烟。——屠隆《刘御史歌》

  7、寒食无风雨。记得当时游冶处。桂底一身香露。 ——张炎《清*乐·过金桂轩坟园》

  8、一年寒食梨花近,二月春晴燕子来。——郭登《又过镇南州》

  9、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齐己《哭郑谷郎中》

  10、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韦应物《寒食》

  11、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受降城下草离离》

  12、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薛能《春日书怀》

  13、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冯延巳《上行杯·落梅暑雨消残粉》

  14、去时节杨柳西风秋日,如今又过了梨花暮雨寒食。——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15、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史达祖《玉楼春·玉容寂寞谁为主》

  16、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辛弃疾《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

  17、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欧阳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18、景物可怜人寂寞,年年寒食醉眠中。——张耒《寒食离白沙·花枝袅袅水溶溶》

  19、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苏轼《寒食雨二首》

  20、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1、即今时节总堪悲,寒食仍多雨意垂。——晁说之《依韵和张姑夫主簿》

  22、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元稹《杂忆五首》

  23、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王安石《题勇老退居院》

  24、去岁清明日,南巴古郡楼。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白居易《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25、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许浑《途中寒食》

  26、万家寒食初归鷰,一老春衫政寒驴。——杨万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

  27、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28、山色空蒙寒食雨,杨花零乱溧阳楼。——仇远《寒食雨三首·山色空蒙寒食雨》

  29、鸟语催寒食,人烟接翠微。——喻良能《景德道中口占》

  30、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31、清明未过春未老,寒食岂必节与除。——苏辙《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32、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33、深春冷落花残后,寒食朦胧月淡天。——张耒《探春有感二首·柳萼蒙茸待放绵》

  34、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王安石《李君昆弟访别长芦玉淮阴追寄》

  35、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孟浩然《李氏园林卧疾》

  36、寒食清明只旬日,绿斋芍药待君攀。——周必大《二月二十六日携家游青原归入阳园酴醾盛开诵》

  37、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38、寒食数日间,春事求诸野。——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春雪翳重霄》

  39、快雨快晴寒食近,峥嵘芳事趁佳辰。——释正觉《雨晴偶作示禅者》

  40、画楼**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寒食》

  41、去岁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镜湖西。——施肩吾《越中遇寒食》

  42、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仇远《满庭芳·寒食无情》

  43、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文同《北园梨花》

  44、可惜寒食球,掷此傍路坑。 ——韩愈《石鼎联句》

寒食节的古诗6

  寒食帖 苏轼

  一曰: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下第【唐】武元衡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寒食野望【唐】熊孺登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寒食山馆书情【唐】来鹄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寒食郊外【唐】贯休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寒食看花【唐】张籍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壬戌清明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寒食日献郡守【唐】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节的古诗7

  1、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韩偓《寒食夜》

  3、寒食清明等闲过,日长翻覆压书眠。——洪咨夔《清明二绝·梨花呍巡患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