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知名佛的学院
盘点中国知名佛的学院
和合,是佛教教义、教规的重要内容,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和合就是团结协作,和合就是力量。团结协作是生存和发展的交响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盘点中国知名佛的学院,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中国佛的学院——北京
中国佛的学院,是培养中国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1956年创办于北京,院址设在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在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由院务委员会负责教学、行政一切事宜。学僧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分设本科、专修科2班,共100多人。1961年设研究部。次年开办藏语班,学员来自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省。
“知恩”位列校训之首是期望全体法师、老师、学僧及员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想到自己应怎样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要做感知和报答四恩的人。《大智度论》云:“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开善业之初门,人所爱敬,名誉远闻,死得生天,终成佛道,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可见,知恩的重要性。“报恩”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利益他人,来回馈社会。具体到的佛的学院里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来说,就是教职员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学生志存高远、勤奋修学,为将来走出校门发挥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弦法利生的大用储备资粮。
办学方式
中国佛的学院坚持以戒为师,从严治校,以“学修一体化,学生生活丛林化”为准则,实行学校与丛林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将传统丛林生活制度与现代教育体制融合、佛教传统精神与现代教学融合,为培养合格的佛教人才营造完备的修持体制、严肃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丛林化,也就是让学生居住于一个清净和合的高素质僧团之中,让学生过如法如律的丛林宗教生活,严守上殿、过堂、诵戒等丛林规制,坚定学生的信仰选择,陶冶学生的宗教情操,提升学生的僧格。丛林学院化,也就是使学生所居住的丛林,成为具有传统深厚、朝气蓬勃、崇尚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视野开阔氛围的学校,用现代教育方法培养学生,使之有较高的佛的学水平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创造能使学生成为既有高尚的宗教情操,又有深厚佛的学和文化素养,品学兼优、学修兼优、解行相应的僧才的`良好环境。
河南佛教学院——河南桐柏山
河南佛教学院是于2005年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河南政府宗教事务局批准,由社会捐资兴建,河南省佛教协会主办的四年制本科佛教高等院校。学院旨在继承佛教传统精神,培养适应现代弘法需求的优秀僧才,推动佛教学术研究,促进国际佛的学交流,宏扬优秀佛教文化艺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学院座落于豫鄂两省交界处淮河之源、佛道圣地——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这里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植被丰富,原始生态保存良好,佛教历史渊源深厚,是临济宗白云系祖庭,现有大小寺院20余座,是理想的佛教文化教育场所和学修道场。
中国佛教发源地河南省,首所现代僧伽教育佛教高等院校成立。学院位于河南桐柏龙潭河景区。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办,学制为全日制四年本科,面向佛教界和社会招生。学院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现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2006年6月-2010年10月历时5年正式挂牌招。2011年2月25日~27日,学院首次招生考试。2012年4月8日,举办学院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法会。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担任院长。首招学僧40余人。4年间将学习戒律、阿含、瑜伽、中印佛教史等佛的学专业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英语、计算机、宗教法规等课程。
管理模式 师徒授受
秉承丛林师徒相授的传统,在佛的学专业学习上,老师对学生作一对一的指导,安排学习计划。小班授课令教学相长,师生相资,既能体现传统丛林师徒授受的道义之交,又能培养学僧恭敬三宝,恭敬师长,为法为学的真实意乐。
学分管理
为充分照顾不同学力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本院实行学分制。所有课程分为必修、限选、自由选修三类。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考核,达到课程要求并通过考核即获得学分。
研究性和开拓性的学习形式
学院以追溯佛陀本怀为信念,时刻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融摄三大语系,不为一宗一派所拘。重视刚健笃实的学风,不尚空论,注重有根据的研究。
鼓励师生共同参与佛教理论与实修研讨:点校整理佛教典籍;深入探讨重要焦点法义和实修要素;开设专门的研讨课和专题读书会。近期,学生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的部派佛的学方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研究性的深入探讨学习。
灵活的教学与评估方式
学院强调修行实践,如《阿含》课后的禅修指导,《金纲经》课后的礼拜加行等。学期末举行佛法讲经辩论赛,让学僧分享修学经验,也为日后弘法利生积累经验。
采取多种学业评估方式,除笔试、口试之外,阅读报告或者专业论文提交也纳入考核。调动了学生学习原动力,同时消解师生间由于僵化的考试制度而带来的距离感。
学员和僧人一样,每天5点起床,5点半开始做早课,7点用早斋,8点半学习,12点午斋,14点学习,16点半晚课,17点半晚斋,22点熄灯。
这里的学生不是过着青灯伴古佛的生活,学院不但讲授佛的学,还开设佛教音乐、雕塑、外语等课程,学院还把“新概念英语”列为学僧们的必修课,运用电脑、网络、甚至iPad授课。“青灯伴黄卷”已不再是唯一的禅修方式。此外,还安排有武术、茶道等,短期禅修班也在学院规划中。
弘法寺佛的学院——深圳
弘法寺佛的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直属于中国佛教协会,由弘法寺和北京大学共建的全国性高等佛的学院。中国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亲任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任常务副院长。
学院以培养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信仰虔诚,佛的学基础扎实,人文修养全面,熟悉各种佛教仪轨,能够对外弘法交流,推广和传播佛教文化的研究型、实用型人才为宗旨。
学院自2010年10月份正式筹备以来,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佛协、北京大学、深圳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等部门及各级领导护法居士的关心、支持下,学院筹备工作顺利,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完成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招聘、教师岗前培训、学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学场地的改建、图书馆建设、学僧宿舍改造等工作,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批复,现进入试办学阶段。
学院共开设禅学、净土、佛教艺术、传播学四个专业,现有教师15名(法师11名,在家4名),其中本科学历7人,研究生学历7人,博士1人。
拓展延续 中国较为出名的佛的学院有哪些?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的学院
创建于198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的学之一。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内向东南方向约18公里处,海拔3700米。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的学院"。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的学。
弘法寺佛的学院
深圳弘法寺于1983年开始筹建,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直属于中国佛教协会,由弘法寺和北京大学共建的全国性高等佛的学院。学院共开设禅学、净土、佛教艺术、传播学四个专业,现有教师15名(法师11名,在家4名),其中本科学历7人,研究生学历7人,博士1人。
福建佛的学院
创办于1983年春季,属于省级佛教院校。由已故当代高僧圆拙老法师偕普雨、妙湛法师发起,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分男众,女众二部。男众部院址设在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莆田广化寺内,环境优美,宁静宜人。女众部院址设在福州市北郊崇福寺。
云门佛的学院
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云门寺,创建于1992年,现任院长是云门寺住持明向法师。学院现有教学大楼1座,舍大礼堂1间,教室3间,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此外尚有教室6间(其中含女众部3间),馆藏图书约20000册,视听教室1间。
峨眉山佛的学院
是由四川省佛教协会主办、峨眉山佛教协会承办、以佛的学为基本学科的四川省汉语系佛的学院,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一所高级佛的学院,位于峨眉山大佛禅院内。
闽南佛的学院
位于厦门南普陀寺内,由临济宗喝云派下的转逢和尚与南普陀寺十方丛林第一任住持会泉法师共同创办于1925年9月1日。是一所久负盛名的佛教高等学府。
中国佛的学院
中国佛的学院(The Buddhist Academy OfChina)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全国汉语系高等佛教院校,是全国目前唯一一所开展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级佛教学历教育的佛教院校。1956年,中国佛的学院创办于北京,院址设在北京法源寺内,2020年底将迁入海淀区凤凰岭新校区。
发展历程:
中国佛的学院于1956年9月28日在北京法源寺正式成立,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担任院长。中国佛的学院的设立,既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展现出新的发展面貌的起点。中国佛的学院的成立,揭开了中国佛教教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崭新的篇章。
中国佛的学院教学楼中国佛的学院成立之初,设有短期学习班、专修班、研究班、藏传班。1966年,中国佛的学院停办。截止停办前,共培养汉藏佛教人才410名,其中汉语系学僧384名。1980年9月,中国佛的学院在北京法源寺恢复办学,法尊法师担任院长。法尊法师圆寂后,同年12月赵朴初先生继任院长至2000年。2003年一诚法师担任院长。2010年传印法师担任院长。中国佛的学院在恢复办学之初,设立预科班,1982年开设本科班,1986年增设硕士研究生班,2013年试办博士研究生班。截止2019年,中国佛的学院为全国佛教界输送僧才1000余名。办学方针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的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佛教教职人员队伍。坚持中国佛教“八宗并弘、兼容并蓄”的特色,落实“学修一体化、学院生活丛林化”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爱国爱教、继承佛教优良传统、传承佛教事业发展的优秀僧才。办学目标是:生命成长基地、人才输出摇篮、佛教教育灯塔、四众心灵家园。院训是:多闻多思、知恩报恩。
教学内容:
中国佛的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按佛教专业课与公共课课程比例的要求,不断推进佛教专业课程和公共课课程体系设置建设。
1.公共课课程:主要有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当代社会、中国宗教和引领信众能力培养四个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10%,中国文化与社会课程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20%。学院还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院做专题讲座。
2.佛的学专业课课程:主要有因明学、布教学、大乘起信论、佛教文献学、佛教造像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南传佛教史、藏传佛教史、日韩佛教史、戒律学、中观学、唯识学、禅学、天台学、华严学、净土学等课程。
培养方式
中国佛的学院自2015年起,为完善学制,改隔年招生为每年面向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和佛的学院招生。招生对象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立志从事中国佛教事业的僧众。中国佛的学院现有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2015年6月,本院率先推动首批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自2015年以来,共培养3届本科生、2届硕士研究生。截止到2019年,中国佛的学院共为106位学生授予学士学位,为10名学生授予硕士学位。
学术研究
1985年,中国佛的学院创办学报《法源》,作为师生共同耕耘的学术园地;2010年,《法源》更名为《中国佛的学》,并正式成为中国佛的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佛的学研究学术刊物。截止到2019年,《中国佛的学》(含《法源》)共刊出45期。2010年以来,将中国佛的学院历届研究生毕业论文整理编辑,汇集成《法源文库》正式出版。2013年3月开始,中国佛的学院组织相关教师先后编写课程相关教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