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精选13篇)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1
课文研讨 一、分章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二、问题研究 《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而且要求极严,须能通背全书。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此外,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增加识字的功能,但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们只选录10章,而且全是短章,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样来选篇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作这样划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全面地看待课文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可以取消的,无妨将它并入思想品德修养的范围,第8、10两章同时列入第二、三两个方面,就是这个意思。 教读这十章,要认真研究格言的教学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无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对话体,其实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讲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记住原话,为“反刍”创造条件;三要联系实际,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教师可以据此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这是编者的一点希望。 练习说明 一 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译格言跟译记叙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译,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精练、准确的风格,不随便增减词语。 答案参见“有关资料”中的译文。应注意的是,有些词语历来有多种解释,例如“三省”,一说“多次反省”,一说“以三件事检查自己”。又如“殆”,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险”,“有害”,但课本取后一义。“弘毅”,有合解为“刚强”的,也有分解为“宽广”和“刚强”的。教师只宜任选一种,不宜作比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内容。应注意的是,孔子用这句话给“恕”字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此题又是示例性的,其余各章也可仿此进行讨论。 三 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略) 教学建议 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学这篇课文,能当堂成诵是关键,理解不必求深,能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就算达到了目的。 全篇课文除去“曰”等字眼,不过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钟之内成诵。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并以灵活、生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课文内容当然要经过讨论,但要控制讨论的规模,一般只宜用师生交谈的形式,个别的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要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作独立思考,联系本人的实际,以加深体会;不要求在讨论中解决所有的问题。 以上是基本设想。再提几点建议: 一、要讲究导入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词语或故事说起,自然说到孔子这个人和《论语》一书:如曲阜朝圣之举和赵普(宋开国丞相)“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事。时间不超过5分钟。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十分必要,也可用讲故事的形式,而将知识性的内容渗进其中。 三、在教读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讲点故事,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学有所得。 例如学“温故”一章,无妨先问学生:“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算不算好老师?”由此自然导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最后再落实到“知新”二字,并就此略作发挥。 又如,课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贡,这在孔门七十二贤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讲讲有关他们的事迹(如“曾参杀人”“子路盛服见孔子”“子贡游说五国之君”等),也可引发学生的兴趣,但要讲得十分简明,每事一分钟讲完即可。 四、向课外延伸:可指定《论语》中某几篇,让学生从中找出常见的成语;也可用教师读学生听的办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诲人不倦”,第7章有“举一反三”,第19章有“发愤忘食”。 有关资料 一、孔子简介 这里只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摘录几条:(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四边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仓库管理员),料量平。”(3)“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效法)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8)“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志,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孟武伯问孝”);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这种体式我们以后才能学到。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孔门弟子简介(引号中语皆出自《史记》)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2.子贡:“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齐田常欲伐鲁,孔子思求他国援兵,诸弟子皆请行,孔子独许子贡。 3.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颜回死后,他成为孔子的继承人。 四、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2.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德育目标 1.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二)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人们尊称他为“圣人”“先师”)(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同学们请看: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注: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庄严、高大。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 (1)正音 ①论语(lún) 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 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③愠(yùn):生气,发怒。 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⑦弘(hóng)毅:强毅。 ⑧凋(diāo):凋谢。 ⑨矣(yǐ):语气词。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教师提示字词释义: (1)“学而”章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同学”“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2)“吾日”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九”诸字在文言中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3)“温故”章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从前的。 (4)“士不”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在《论语》中,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5)“知之”章 是知也“是”,先秦时代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作“这(就是)”。 (6)“其恕”章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确:(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2)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4)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5)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6.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四、析读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问题研讨 (1)“学而”章 此章为儒家压卷经典《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明确:“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2)“温故”章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结合孔子的思想谈谈。 明确:《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3)“诲女”章 《论语》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5)“岁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确: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 《论语》全书今本485章左右,课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每篇从第一句话中抽2至3个字作篇名,题注里提到的《学而》《为政》《里仁》《述而》等,都是篇名。清朝时有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一天到庙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 过去有句俗话“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这七个字都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学习中要加以比较、品味。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1.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3)思而不学则殆(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3.在括号中解释加粗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文句。 (1)温故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重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就学习,选择他们的缺点(自己如果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5.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学而》)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 (《泰伯》) 6.《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看《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参考答案: 1.B 2.(1)A (2)B (3)B (4)A 3.(1)旧知识 复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发现。 (2)相同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3)路程 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4)走 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5)迷惑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6)有害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4.(1)B (2)D 5.(1)人不知而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5)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6.(1)见贤思齐 (2)尽善尽美 (3)举一反三 (4)道听途说 (5)巧言令色 (6)诲人不倦 七、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阅读文段,回答1~8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②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②壹似,很像。③舅:公爹。古时女子称丈夫的父亲。④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 ) (2)夫子式而听之( ) (3)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为不去也( ) (6)小子识之( ) 2.“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_______________。 3.“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 A.顺接 B.转接 4.文中的“夫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_______________。 6.妇人的丈夫与儿子因何而死? 7.“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8.文中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翻译这句话。 参考答案: 1.(1)经过 (2)妇人的哭声 (3)是的 (4)从前 (5)离开 (6)这件事 2.zhì 3.A 4.孔子 5.儿子 6.被老虎吃掉。 7.妇人 8.苛政猛于虎。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 ●板书设计 《论语》十则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活动与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学习情况座谈会,让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总结出自己的学习名言。 2.学完课文后,哪一点对自己最有启发,写篇随笔,字数、形式不限。 3.开放探究 阅读文段,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说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50字左右) 动筒(人名)尝于国学(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中看博士论难(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着冠:成年)?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结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岂合:怎么能)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可探究:(1)敢于怀疑。 (2)不迷信,不盲从。 (3)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等。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实的精神,默默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为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二、课文赏析 “学而”章赏析 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指“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自言“学”,司马迁谓之“修”。《礼记·檀弓》注:“修,治也。”即研究(如今之谓“治学”)。《说文》:“习,数飞也。”即鸟儿不断地练飞,这是“习”之本义,此处亦应按本义解,有“演练”之意。儒家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这当然要学,但更强调的是操作(演练)。故“学而时习之”是指孔子整理六经,制定礼乐。孔子只言“学而时习之,一则自谦,二则示“述而不作”之意。这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完成的一件大业,是对中华文化的不朽贡献。孔子是深刻理解自己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的,矻矻一已,乐此不疲,故曰“不亦说乎”。 次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朋的本义是学生、弟子。司马迁描绘了孔子办学的盛况,孔子则自言其欣悦心境。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私人讲学之先河,通过其成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丰富、系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这是他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一生完成的又一件伟业。“不亦乐乎”表现了这位无愧于“万世师表”称谓的大师的崇高的敬业精神。 末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孔子不仕”事。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此前孔子已经遭受过一次大挫折——齐景公欲用孔子而为晏婴所阻。陆宗达把“知”释为“荐举作官”。“知”还有“知遇,优遇”这一义项,与之相关,可为佐证。《论语》中“知”多有此用法。如“卫灵公”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先进”篇记弟子侍坐孔子与之言志:“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也常有牢骚,这是孔子的真实处,亦即鲁迅先生说的孔子的“可爱”处。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现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也是其真实处、可爱处。弟子们认为老师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师,为万世法,值得大书特书,置于篇首。 总之,三句话,概括了孔子一生两大业绩,一种精神。而语录体在这里又产生了美学效应。不由他人礼赞,而听“夫子自道”,使读者后学“想见其为人”;三个“不亦……乎”的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使人如闻其声;短短三句话,创造了一种欣悦洒脱的氛围,为孔子的形象提供了背景。编纂《论语》的孔门后学以此为先师作全景式的传神写照,置于这部经典巨作之首的安排是颇具匠心、妥帖之极的。 三、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活动成果展示 1.聚焦古典诗词名句广告 当今,广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不管你是否愿意,只要你打开电视、收音机,翻开报纸,或者走上街头,步入商场,都会看到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语言更是以各种方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广告中,古典诗词名句广告格外引人注目。比如李白的“且就洞庭贝余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已成为“白云边”酒的最佳广告词,“吹尽狂沙始得金”则赋予红金龙香烟以独特的魅力。这种古典诗词名句广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成为广告语言中独具特色的现象。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典诗词名句既包括传统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也包括今人仿照古典诗词而写的一些旧体诗。一般说来,广告中引用或仿造古典诗词名句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直接引用,一语双关。这种广告语从表面上看是直接引用诗词的原句,而且诗句的意思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这些广告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借这些名句来宣传其中包含的商品或品牌的名称。比如: ①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电视) ②葡萄美酒夜光杯(西安紫玉牌葡萄酒、钢花高脚玻璃杯)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西杏花村酒) 这种直接引用原诗句的广告,或者是诗句中包含有商标的名称,或者是其中涉及到了商品,或者是与商品性能有关。这种方法既保留了原诗的完整性,同时又赋予诗句以新意,其中蕴涵的商品或品牌名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更换嫁接,强调主题。这种方式是把古典诗词名句加以改造,有的是更换其中的部分字词,有的是在原诗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商品名称。如: ④恨不相逢未“驾”时(中国台湾自动变速车) ⑤人间重晚晴,共享老来福(老来福口服液) 例④巧妙地将唐代张籍《节妇吟》中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取后一句,将其中的“嫁”改为同音的“驾”,诗的意思,也从原来的表示悲悲切切的感伤情绪一下转为对变速车的喜爱之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方法突破了古诗原文的局限,在借用原诗的基础上,突出了商品的名称或性能。 (3)仿古套用,名古实今。广告策划者觉得已有的诗词不能满足现代广告的需要,因而套用名句的框架结构或仿照古诗词的平仄自造一句,这样的广告很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 ⑥三十功名创传奇,八千里路驰江铃(江铃牌载重汽车) ⑦空杯尚留满室香(贵州茅台酒) 例⑥套用了南宋岳飞将军《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一句式,形象地说明了江铃牌汽车历史悠久、行驶迅速的特点。例⑦则是仿照古诗的格式,用夸张的手法写了茅台酒酒香醇厚、回味绵长的特点,更显出浓厚的文化品味,给人一种典雅、古朴的感觉。 也有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的。比如“海上‘申’明月,雅庐度人生”(海申花园)就借用了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时又把“生”换成“申”,同前面的“海”构成“海申”。后半句仿造,表明这个广告的性质特点。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厂家、商家选用古典诗词做广告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从语言上看,诗歌讲究韵律和谐,语言简洁、精练,广告借助古典诗词名句真可谓得天独厚。如: ⑧心有灵犀一点通,灵通祝愿你成功。(灵通牌电线) ⑨洁花,洁花,飞入寻常百姓家。(“洁花”系列洗涤护肤品) 这两例广告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押韵。借助韵脚,自编的广告词和原来引用的古诗名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 (2)从心理上看,广告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唤起人们的注意,在记忆中留下印象。经过改造的诗词名句,在广告中的含义同原诗中的含义肯定不一样,这在受众的心理上会产生新奇感。如: ⑩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 在都市的旷野,凭君传语报平安。(天津某寻呼台)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蓝”被改为“兰”,强调“春兰”这个商标名称。旧诗被改出了新意,自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岑参的《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君”本来指遇到的人,而在这个寻呼广告中,却巧妙地被用来借指寻呼台。 (3)从文化上看,这种形式的广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古典诗词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情动人的特色,使商品生产厂家与广大消费者的距离进一步缩短,树立企业在顾客心中良好的形象。 如: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沱牌曲酒) (参考2002·2《语文教学与研究》,原作者:泓涌) 2.“校园公益广告词”欣赏 (1)“字字含意韵,句句传真情”——宣传橱窗 (2)“求知而来,载知而归”——阅览室 (3)“你的爱心,能托起一项事业”——希望工程 (4)“做人讲德,用水思源”——自来水 (5)“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锻炼场 (6)“你的美丽让我的价值进一步贬低”——花坛寄语折花者 (7)“该出手时莫出脚”——门寄语 (8)“别爱我,我会害了你的”——烟酒寄语 (9)“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选自《语文报》第167期作者:杨必军) 四、阅读知识简介 关于背诵(五) 提示背诵法。背诵时为了避免次序颠倒,互相搅杂,遗漏内容,可以采取提示背诵法。先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再往下排列大段、小段、要点,然后分别加上小标题,或者用各段的第一句话,乃至起头的一两个字作为提示。这样就可以由少想到多,逐步扩展。 抄写背诵法。一边抄课文一边背诵,抄写课文能够帮助记忆,因为抄写时手脑和谐地工作,再加上口头背诵,记忆的效果就比较好。俗话说:“看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写一遍。”抄写课文时还可以熟悉文中的生僻字,这是只读不写难于达到的。 第21课《论语》六则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重点、难点: 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3、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1、说 yuè 愠 yùn 罔wǎng 殆dài 识zhì 诲huì 哉zāi 焉yān (一)、导入: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9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二)、自学提示: 1、解释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并且;时:时常;说:同'悦,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而:转折;恼恨,)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这里是'学业陷入困境的意思。)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6)、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2、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三)、诵读全文,自由背诵。看谁背得越多越快。 (四)、作业:(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下节课的预习问题: 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书导入。 (二)、自由诵读,理解各则语句的含义。 (三)、自学指导: 1、《论语》六则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学习的? 2、阅读课文,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3、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谦虚好学) '学而不厌(学习要不满足不断进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在学生阐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要求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只要说得合理,老师就应给予肯定) 、 (三)、齐读课文 (四)、讨论交流: (1)、课文中有些话己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2)、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五)、小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成长,为建设祖国服务。 (五)、作业 : 1、默写全文 2、摘抄有关于学习的中外格言警句,在班上交流。 例子: 知识就是力量 ——培 根 智慧是经验之母 ——达•芬奇 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牛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 飞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二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政治态度;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复习一些文言虚词; 3.了解本文的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积累“见”“列”“先”“后等文言实词。 2.难点:本文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态度。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颛臾zhuānyú(古国名)兕sì(独角的犀牛)柙xiá(关闭猛兽的笼子)椟dú(匣子)条diào(古代除草的农具) 《论语》和孔子: 《论语》20篇,内容主要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先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2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为宋国的一次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定居在鲁。孔子的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幼年丧父,过了一段贫困的生活,中年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司寇。中年以后,他用全部精力从事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季氏将伐颛臾 时代背景: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遍情况。鲁庄公有弟三人: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者: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昭公之时。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后氏斗鸡生隙,而起冲突,昭公大概有一点恨季孙氏的跋扈,故站在后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氏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打败,并杀后照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11年(公元前562年),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5年(公元前531年),三家调整了互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昭公企图剪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 季氏⑵将伐颛臾⑶。冉有⑷、季路⑸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 (兴兵)进攻用兵 臾⑹。”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⑺?”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 难道这不是你的过错吗从前让做祭 尔是过:是尔过,这是你的过错 东蒙主⑻,且在邦城之中矣⑼。是社稷之臣⑽也,何以伐 祀蒙山的主祭人况且(颛臾)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 以……为……:表疑问语气 为⑾?” 呢 第一句话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筹伐颛臾。第二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提出两点看法:其一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其二,收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曰:“夫子⑿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 要攻打它我们两人主张(这样做)从前 周任⒀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止者⒁。’危而不持, 说过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临危抱持 陈:施展力:才能就:充任列:职位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⑴?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颠跌搀扶还要用那辅助者干什么呢况且话错了老虎野牛从槛中逃出 焉:何相:辅助者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⑵?” 和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本段讲了第二个问题,即孔子从三个方面分析季氏的错误。 冉有针对孔子的批评而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恰切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在孔子看来,季氏本来就是不通仁义的人,他的胡作非为是他的本性决定的。而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各国诸侯能重用他,从而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各国诸侯并不采纳他的主张,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国诸侯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冉有和季路恰恰违背了他的原则,于是他慷慨激昂地批评他们。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⑶,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 现在那城郭坚固离费很近夺取代一定成为的 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⑷。 忧虑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作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丘⑸也闻有国有家者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⑺。 我听说过国君和大夫怕(东西)少(分配)均匀贫困安定 国:诸侯的封地为国家:大夫的封地为家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 (财物)平均就没有所谓的贫困(上下)和睦就没有所谓的寡(上下)相安就没有 倾⑻。夫如是,故远人⑼不服,则修文德⑽以来之⑾;既 所谓的倾覆之患象这样本国外的人就培养文教和德化来招他们来既然 文:文教(指礼乐)德:德化(指仁义之政)来:使……来 来之,则安之⑿。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 招来他们就使他们安定下来帮助季氏一国 分崩离析⒀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⒁,吾恐季氏之忧,不 民心弄到把守却谋求在国内公干戈恐怕忧虑的 在颛臾,而在萧墙⒂之内也。 鲁国的内部 本段谈论第三个问题。 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从这句话看,冉有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而前边却说:“吾二臣皆不欲也。”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激怒了孔子。于是,孔子首先批评他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同时指出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是强辞夺理。这个道理在谈话开始,孔子已经从三方面作了分析。这里,孔子提出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古本有误,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的“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它,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就会“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 结尾一句“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从驳论角度看是很雄辩的。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颇为鲜明,情绪也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第二课时 荷条丈人 子路从而后⑵,遇丈人⑶,以杖荷条⑷。子 跟着(孔子)走路,落在后边(一位)老年人用肩杖挑着耘田的竹器 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我的先生勤劳分辨不清谁是你的先生 植其杖而芸⑸。子路拱而立⑹。止子路宿⑺,杀鸡为 把他的杖插在地上就去除草拱手立在一旁留(在家中)住宿做 植:插芸通耘,除草由:使……由,留 黍⑻而食之,见其二子焉⑼。明日,子路行,以(之)告⑽。 黍饭给他吃叫他两个儿子来和子路见面第二天走了把这事告诉(孔子) 见通现,出现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⑾。 这是一个隐者呀叫回去子路到他家丈人已外出了 子路曰⑿:“不仕无义⒀。长幼之节⒁,不可 回来后,孔子说(一个人)不出来做事,那是不适宜的的礼节 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⒂?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⒃。君 废止之间的正常关系为什么可以废止呢使自身清洁却了君臣关系 如之何:如何,为什么其:表反问语气洁:使……洁 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⒄。道之不行,已知之矣⒅。” 出来做事做他应该做的事道没有被当政者采用已经知道 之:取独道:政治主张之:取独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文中记载了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天下时见到荷条丈人一段对话。其中,有记叙,有议论,有评论。文章归根结底是表达观点,所以,可以认定本文是议论文。 文章可分四个部分: 1.(开头至“子路拱而立”) 子路与孔子同行,落在后面,遇到荷条丈人,向他打听老师的去向。荷条丈人借题发挥,不谈孔子的去向,却谈的另一个问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感到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荷条丈人是隐者。隐者是主张避世的,一般属于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他们认为社会的混乱是无法整治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不如袖手旁观,落个清闲自在。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在他们看来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2.(“止子路宿”至“见于二子焉”) 荷条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了鸡,做了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荷条丈人开始对子路很倨傲,见到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接待他。这是有他用意的。虽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但他的意思是展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团聚来给子路看。 3.(“明日”至第一段末) 第二天,子路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叹息说:“这是一个隐者呀!”命令子路再回去见他。子路到他的家,他已经出门了。 孔子一听便知道这是一个隐者,可见孔子对道家学者的主张也是深深了解的。孔子为什么命子路回去见他呢?叹其为隐,而又欲其不终于隐,故使子路反见以挽回之。 4.子路回来后,孔子发了一通君臣之义的议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忠于君)。所以,荷条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条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温钧编写整理) 21、《论语》六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们了解他吗?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 一、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教师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极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放朗读全文的录音,学生听清朗读节奏的划分、停顿,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提出疑问,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师生共同探讨。 三、师生互动 1、提出初学文言文的学习要求。 明确: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做到朗读和背诵。 2、结合注解,学生提出难解的字词 重点词语: 亦(yì):也。 说(yuè):愉快、高兴。 乐(lè):喜形于色。 知:了解。 愠(yùn):怨恨,心里不满。 可:可以。 以:凭借。 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原则:人名、地名不译;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双音节词语。 3、抽查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4、学生诵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抽背,学生互背。 四、学习小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诵读,反复进行,当堂完成。 五、作业 1、背诵、默写、翻译第一、二则。 2、说说“不亦说乎”中的“说”、“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与在现代汉语中用法、意义的不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齐读课文全文,检查第一、二则的背诵和默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重点词句: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险 何以(hěyǐ):凭什么 是以:因此。(是:这(代);以:因) 识(zhì):记,记住。 厌(yàn):满足 诲(huì):诱导,教导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 2、抽查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3、在五分钟内完成本文后四则的背诵,以小组为单位。 三、总结古文翻译方法。 翻译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四、学习小结 1、请学生归类,文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文中其它话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其它话说的是人的修养、精神境界。 3、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出现的“而”字的几种用法?(具体见补充练习) (1)顺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 (2)转接 五、总结 今天在这堂课上,我们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不亦乐乎。这堂课要结束了,老师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作为临别的礼物吧:“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六、补充练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正关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什么? 2、《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下面句中各含一个请找出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 3、“而”字的两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顺) (2)人不知而不愠(转) (3)温故而知新(顺) (4)学而不思则罔(转) (5)默而识之(顺) (6)学而不厌(转) (7)择其善者而从之(顺) 4、背诵五则 5、课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教学态度:诲人不倦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学习《论语》前两则 教学步骤: 一、 简介孔子及著作《论语》: 1、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邹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孔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 2、《论语》简介: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四书》之一。 3、课题简介: 课文中的七则《论语》,选自《论语》的不同的篇目,意义不相连属。 二、 教者范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学习第一、二则: 第一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子贡问:“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推己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两个“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前一个相当于现汉“吗”,表疑问语气,后一个相当于现汉“吧”,句末语气助词。 (2)文中的“其”,是“那”的意思,指示代词。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这样做才能实现“爱人”,达到“仁”的境界。 第二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声,百姓也不会听从。”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其”,指“统治者”。 (2)文中的“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了孔子对统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三、 作业: 1、背诵第一、二则《论语》2、预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教学步骤: 一、 检查第一、二则的背诵情况 二、 学习第三、四、五则《论语》 第三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贤哉,回也!”倒装句,主语后置。 (2)“巷”是“居室”的意思,与现汉不同。 (3)文中的“堪”,是“忍受”的意思。 (4)文中的两个“其”,第一个是指示代词“那”的意思,第二个是指示代词“他的”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是孔子赞赏颜回的话语,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 第四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贤”是“贤人”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文中的“内”,是“在内心”的意思。名词作状语。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了孔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思想,人要注重向古代圣贤的书本学习,还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对照、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第五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颜源、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后悔。”颜源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得到信任,使青年人得到关怀。”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文中的“伐”“施”是“夸耀、表白”的意思,与现汉不同。 (2)文中的“善”,是“长处”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文中的“安”“信”“怀”是使动用法。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反映孔子的“仁者爱人”,提倡“仁”思想。 三、作业: 背诵第三、四、五则《论语》 预习第六、七则《论语》,思考课后练习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六、七则《论语》简要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三、四、五则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第六、七则《论语》 第六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馅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诋毁别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弄清“谅”“便辟”“善柔”“便佞”的意义。 “谅”是诚信的意思,“便辟”是馅媚奉承的意思,“善柔”是阳奉阴违的意思,“便佞”是花言巧语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体现孔子的交友之道。在他看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个人的行为、修养有很大的影响。 第七则 1、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制的礼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3、重点、难点字词疏通分析: (1)弄清“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两种读音。 (2)“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中的“乐”是“快乐”的意思。“乐礼节乐”等句中的开头的“乐”是“以……为快乐”的意思,是意动用法。 (3)弄清“节”“道”“善”“佚”“晏”等文言实词的意义。“节”是节制的意思,“道”是赞美的意思。“善”是优点的意思,“佚”是放荡的意思,“晏”同“宴”是安逸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但快乐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有害之分。孔子认为应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对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 三、 总结课文: 这七则《论语》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做人的道理,体现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第一则: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 第二则:体现了孔子对统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第三则:体现了孔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 第四则:体现了孔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思想; 第五则:反映孔子的“仁者爱人”,提倡“仁”思想; 第六则:体现孔子的交友之道; 第七则:孔子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对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 四、 共同讨论课后练习 五、 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背诵《论语》七则 [1] 本文是六则语录性的文言文。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读读、背背、议议中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格言等。同时通过对内容的探究,让学生从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 [教法学法] 本文短小精悍,拟通过通读感知、品读赏析、创读拓展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读、探究中获得知识,得到启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简介孔子和《论语》 1•(学生之间交流)把你了解的孔子和《论语》的知识讲出来,如果不完整可以互相补充。 2•(1)介绍孔子。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介绍《论语八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9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i•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1)齐读,散读;个人读。(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3•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 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词、句,供学生探究。 如(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0人不知而不愠(恼恨,) 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这里是'学业陷入困境'的意思) 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0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又如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4•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5•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四)小结 '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回顾这节课学的知识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每一句话,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示啊! (五)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赏析,探究内涵 l•学生散读、背诵、讨论、赏菥。 2•(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要点提示:学习方法) 0'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0'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 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谦虚好学) 0'学而不厌'(学习要不满足不断进取) 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在学生阐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要求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只要说得合理,老师就应给予肯定) (三)创读文句,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二读、个人朗读)。 2•(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己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四)小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成长,为建设祖国服务。 (五)作业 课外摘录《论语》中的格言警句,在班上交流。 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学而》)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子曰:“由③,诲女④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⑤也。”(《为政》) 子贡③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③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尔》)。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子曰:“吾尝③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课文题解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一章记一件 事或几句话。《论语》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 理,是研究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论语》大概是孔 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课文选的两章是《论 语》中最为著名的篇章,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两篇 均为对话体议论文。 课文简析 《季氏将伐颛臾》一章,记载的是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 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 为鲜明,情绪上也显得慷慨激昂。开头举出理由,说明季氏不应该伐颛臾;接着 引用古语,运用比喻,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托辞;最后进一步讲明利害,申述理 由,表明自己反对“动干戈于邦内”的错误行为。全文层次会明,有说服力。这 篇文章中的有些警句,至今还被广泛引用。 《荷丈人》一章记载了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天下时见到荷丈人的一段地话, 写得非常生动、传神。 荷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孔子周游列国,不从事生产表示不满,并提出 尖锐的批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则为孔子辩护,认为孔 子从事政治活动是对人君应尽的责任。尽管知道这种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却也不 肯洁身自好而放弃责任。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 积极的。 特点提示 1.孔子从三个方面分析季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 可攻打;二是颛臾是在鲁国境内,不必攻打;三是季氏为鲁国臣子,没资格攻打。 因此,孔子认为,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应拼死进谏。如果季氏实在不能 采纳他们的意见,那就应该辞去职务,不应该继续做官领取俸禄,以致同流合污。 2.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 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 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 终达到篡夺鲁国的政治。孙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破了季 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 3.《荷丈人》一章中,子路曰:“人仕无义……”这一段话是子路回来后 所发的一通君臣大义的议论,实际上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态度。孔子认为连长幼 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丈人为了在乱世 之中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间的大伦,是错误的。所以,孔子这种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问题思考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抱着怎样的观点? 2.荷丈人对子路所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应如何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文言文必须读通的道理。 2.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 3.初步熟悉几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1.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弄清实词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怎样学习是关键,着力抓把诵读,使学生当堂成诵,疏通文义后,让学生在课上背诵。(全班齐背,再个别同学分行背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文言文,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简炼、可读性强,用这种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思想财富,学习文言文,我们就能直接从他们的文章中得到启示。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背诵,所以大家要多读,读熟才能背。 正音: 愠(yùn),罔(wǎng),殆(dài),谓(wèi),哉(zāi), 诲(huì),焉(yān),亦(yì),识(zhì)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大家读过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为什么叫“子”呢?(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所记,用“子”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论语》和孔子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BC511—BC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曾担任过委吏、司寇等小官,后罢官,周游列国,终不在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著者七十二人,但他看不起劳动人民,政治上维护贵族统治,提倡德治和教化。 学生再读课文,老师领读全文。 诵读前四章,教学步骤如下: ①齐读1~2遍②颂读并划分停顿③疏通文义④自由练习诵读(抽查个别学生),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学而时习之” “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这些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③] 〈译〉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问”,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 2.“温故而知新” “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章 “罔”指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贡”章 这章形式与其它各章不同,是学生提问,老师作答。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谥号”:在封建时代,帝王和大臣死后要根据他生平的功业给他一个名字叫“……”,孔圉的谥号是“文”。 “谓”叫做,称为。 “敏”聪敏。 “耻”以……为耻(意动)。 “是以”因此。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作业]背诵全文六章,前四章会默会译。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前四章的内容。 5.“默而识之”章 “识”记。“之”学习所得。“厌”满足、厌倦。 “诲”教导。 (“厌”同“餍”满足)“何有于我哉” 〈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学生而又知厌倦,哪一样我能有呢? 6.“三人行”章 “择”选择。“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好地方学习,对他们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 背诵课文 [练习]一~四 (要求):把课文间行抄在本上(空3行),一行写字义,两行翻译。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诵。 〖教学设想〗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一节课很关键,所以,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孔子、《论语》及语录体 二、朗读 三、理解文意 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每一则语录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然后理解大致意思,朗读背诵。然后进行集中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 1、“时”“说”“乐”“愠”“君子” 2、“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罔”“殆”的意义; 4、“诲”“女”“知”的意思 5、“谓”“耻”“是以” 6、“识”“厌” 7、“三”“从”“善者” 8、“好”“乐” 9、“川”“斯” 10、“尝”“以” 三、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关上课本,进行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补充: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F、敏而好学 G、不耻下问 H、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I、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J、默而识之 K、学而不厌 L、诲人不倦 M、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逝者如斯夫。 四、背诵 五、板书设计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第一则讲的学习,不限于书本。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诗、书是学习书本知识,礼、乐、射、御都不限于书本知识,要求实习。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像礼、乐、射、御,不是学一下就会,要多次实习,所以需要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学习是自求长进,所以人家不了解我,也不必怨恨。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是这样的,所以称“不亦君子乎?”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第二则讲温习,温习旧的知识,却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可以做老师了。老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启发,老师要自己“温故而知新”,自己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体会,才能使学生得到启发,所以要“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有的在新的社会里还有借鉴作用。那需要对新的社会有所了解,知道新社会里需要什么,才能分别哪些旧知识还有借鉴作用。 第三则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第四则孔子讲对于“文”的要求,要聪明灵活,爱好学问,不耻下问。下问有两方面,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学问的人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谓有学问,可能指很有文化知识,但对于某一行专业知识,他还不如从事专业的人知道得多,所以有关专业知识,还得向从事专业的人请教。 第五则讲学和教,学习的知识要记住,对学习要不厌倦,教人也要不厌倦。学了不记住,学过忘了,等于不学。学习了有心得,引起对学习的爱好,就不会厌倦。教人发生厌倦,就不会好好教人了。孔子说“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自信的话。《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可见孟子称引孔子的话,说他是“学不厌而教不倦”的。孔子对于学习不会厌倦,所以乐于学习。孔子对于教导不会厌倦,所以乐于教导。孔子在学习中有心得,在教导中和学生讨论,互相启发,所以乐于学习和教导。 第六则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随处都可以向人学习,对于人家的长处可以学习,对于人家的短处可以引以为戒,这也是一种学习。 孔子讲学习,有书本学习和技能实习的结合,像学习《诗经》《书经》是书本学习。《诗经》中的诗篇是当时外交上用的。在外交上,都要念《诗经》的句子,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熟读《诗经》,不会用《诗经》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听不懂别人念《诗经》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能做外交工作。《书经》讲历史,不读《书经》,不懂得历史知识。所以要学习这两部书。还要实习礼、乐、射、御,要学会这几种技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成为有知识又有技能的人才。 孔子讲学习,又有温故和知新结合。学习古的知识是为了今用,知古不知今,学了古的知识不会今用,不行。知今而不知古,对于前人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不知道,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温故”与“知新”结合,做到古为今用,才符合要求。 孔子讲学,又是学和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学了知识不会分别知识的正确与否,不会从中得到启发,不会活用,不行。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孔子讲学,又是学与问的结合。学的中间有不明白的,有不能深入下去的,有疑问的,都需要向人请教,都要问。所以学跟问是不能分开的。只问而不学,不是从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来问,问的问题,一般恐不深入,问得浅。所以也不行。 孔子论学又提出学和教结合,教师对所学的东西要深入,有体会,才能教得好,这对学有帮助。教时要启发学生,学生受到启发,或提出疑问,或提出心得,对老师也有启发,对老师的教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学相长,教和学都有好处。 孔子论学不限于书本学习,随处可学,这就有善与不善的结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善与不善的结合。 (说明:这里所讲的六则,指课文中所选的第一、二、三、五、六、七则)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教学重点: 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资料助读: 孔子及《论语》简介 (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知学习: 1.课文朗读: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一)内容提要 本课所选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二是修身养性的,三是关于立志与自我人格完善的。 (二)问题设计 1.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曰”呢? 提示:子,指先生,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论语》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说的话。 2. “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 提示:古代人对“三”、“六”、“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3.孔子关于读书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 提示:关于读书,孔子提出了“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独到见解,并以“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来进行论证。这些对于我们科学的求知和事半功倍地学习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4.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 (三)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和警句等。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格言警句 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3.谈修身做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正确认识和评价《论语》 一个时期以来,孔子及其《论语》似乎被人神化,其实《论语》是一部内容很平实、很富于人情味儿的充满了人生智慧的书,一部可以用审美鉴赏的眼光去读的书。只要善于读,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得到很多的人生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感染。因而,在诸子百家中,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 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2.与课文自相对照,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好,今后有何打算? 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要求注明出处、含义。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2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3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4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5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6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7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8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9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10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11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12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论语》十则 篇1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