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按照市**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领先水*。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条件和机遇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的若***》、《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如何出台具体**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在**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以外,市*设立专项资金,重点**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四是政务**。市县区*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给予补贴。
牵头**: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 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执笔人: 徐 易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的,技术水*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的,在**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住房和城乡*7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的,技术水*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的,在**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住房和城乡*7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一、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来,我市健康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1、基本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人数达到60.6万人,参保率达到98%,全市2.02万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5.29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全部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列为承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比省定标准290元高出10元,成为全省人均筹资唯一达到300元的地市。新农合参合人数56.93万人,参合率达99.21%。
2、基本医疗保障水*不断提高。2015年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22.5万元提高到2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13.5万元提高到15万元,是我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3%,初步建立了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信息系统;大力推行社保“一卡通”工作,共发放社保卡58万张,超额完成省下达的45万张发放任务。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市级**的补偿方案,2015年全市统筹区域**范围内补偿比达到了75%以上,封顶线达到12万元,均超过省定目标。
3、商业健康保险**基本确立。2015年6月,我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大病统筹保险**,制定了《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并将此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大地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承办。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定了《XX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实施意见》,规定了参保居民在报销医药费用时的相关细则。
4、基本药物**逐渐完善。我市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按规定实施了医保支付**。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省级网上招标采购和**结算,确保了基本药物供应及时和货款安全、按时**。2015年,实施基本药物**的各级医疗机构向配送企业回款3202.81万元,建立完善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多渠道补偿机制。2015年基本药物
零差率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共计646万元, 基本公共卫生经费3183万元。各县(区)根据《XX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核定收入项目为医疗服务收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核定支出项目为人员经费支出、业务经费支出、药品支出及其他支出。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一是强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和转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工作;二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和养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我市1620名乡村医生现都已参加新农保。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按行政村核定3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予以补助。对无卫生室的村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医,在聘用期间其补助标准因不低于每人每月800元,2015年全市下拨村医补助经费350万元。
7、基层中医药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我市对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各县区*均加大了投资力度,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中医医疗设备,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其中:XX县创建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县,并成功创建为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XX县的基层中医药创建工作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二)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阳泉是全省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的14.58%,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老年人口将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8.19%以上。**来,**、市*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资金**力度,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1、**环境日渐完善。2015年,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阳政办发[2015]53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细化,该《意见》具体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期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管理和保障措施,从土地保障、资金补助、人才培训、税费减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进一步扩大扶助范围和内容,提高扶持标准,扶持**更加完善。
2、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社会养老福利机构46所,其中市级公办养老机构2所;县(区)级公办养老机构2所,XX县、郊区各1所;乡镇敬老院33所,分别为XX县10所,XX县15所(包括分院1所),郊区8所;民办养老机构9所,分别为市级1所,XX县1所,XX县3所,郊区3所,矿区1所。
3、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已有5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民政局制定出台了《XX市2015年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今年要完成14个城市社区和5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以上项目完工后,日间照料养老床位将达到700张。
4、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推进。**来,我市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并逐步推行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2015年以来,全市共参加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各类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8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养老助老服务活动,全市现有助老服务志愿者近5000名,为全市提高养老服务整体水*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
**来,在**、市*的正确**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三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民健氛围日益浓厚。
1、场地设施建设数量大幅增加。已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6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9条,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8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14㎡,群众体育的物质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2、健身**不断壮大。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了24个体育协会,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人,创建完成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省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全国体育先进乡镇7个,省级体育先进乡镇11个,群众体育的网络**不断完善。
3、群体活动品牌创建成效凸显。以“五个百万人群”和“两个关爱人群”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打造了“全民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XX市足球联赛”、“XX市乒乓球联赛”、“国际篮球邀请赛”、“元旦登高、长跑、越野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大型体育展演活动”等众多品牌赛事,举办了“汽车场地越野赛全国邀请赛”、“山西省第十九届传统杨氏太极拳比赛”、“山西省‘体育三下乡’桃林沟村健身行系列活动”、“迎奥运万人长跑”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方面: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需继续完善。我市现有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人才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二是基本药物**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少,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少的问题,加之没有单独的医保网络系统和收费系统,极大地制约了医保职工购买基本药物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配送机制不完善,配送不及时,基本药物品种与需求不相适应,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的财政补偿资金到位缓慢等,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基本药物的推广受到一定影响。
(二)居民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一是养老服务发展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养老服务的整体水*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发展步伐迟缓,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低于全国*均水*;二是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财政投入不足,**扶持不够,没有很好地调动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存在基础设施数量少、条件简陋、功能不全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人
民群众对养老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养老服务建设用地难以解决,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多年来,我市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没有很好地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存在着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的问题;四是服务理念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滞后,而且在服务理念上也存在很大差距。如:占全市养老机构比重71.74%的乡镇敬老院,在服务内容上,仅仅局限于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而其他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尚未有效开展;五是随着我市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大,三口之家等家庭日益增多,“421”家庭结构已大量出现,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子女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外出读书、工作、经商、留学人员增加,“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急需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来解决;六是严重缺乏高标准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市级老年福利机构只有2所,空余床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全民健身构建方面:一是群众健身意识有待提高,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比例偏低;二是公共场地设施不足,公共体育设施数量、面积和质量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的需求;三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四是城市、农村区域之间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差距较大,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兴办体育健身产业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五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关于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健康是生产力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来说,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生产力和投资于未来。疾病、伤残和**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引导、市场驱动,深化**、创新发展,社会公益、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居民健康素质,以此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
建立公开、透明、*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二)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
(三)优化投融资引导**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健康服务业发展。
(四)完善健康消费的保障机制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发长期护理险,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探索健康管理**等新型**形式。
(五)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面**及互联网等新兴**深入宣传健康知识,鼓励开办专门的健康频道或节目栏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医保工作的重点由花钱治现病转向健身防未病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方面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氛围。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市*“发展现代服务业”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XX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普查,XX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均增幅达15%以上,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XX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充分体现区位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能级。加快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细化、优势明显、集群度高的产业群,共同推进经济圈产业的竞争力。
一、年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年,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7亿元。其中四大重点行业:电子信息业占总产值的11.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占2.8%,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3.3%,装备业占51.3%。从行业小类看,通用、专用、运输设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8.2亿元;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电子信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55.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业完成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区工业实现利润41.0亿元,电子信息业占4.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3.0%,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2.3%。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四大重点产业共实现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74.2%。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1.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0.2%,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2.1%,装备业占50.9%。
(一)总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4大重点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呈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产业规模看,4大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汇总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4个重点产业共有582户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1.0%;就业人数8577人,占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的5.2%;资产合计40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69.7%;主营业务收入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4.2%;利润总额3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4.3%。
二是从经济效益看,重点产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普遍好于全区工业*均水*。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重点产业的资产周转率为2.14次,比全区*均水*高2.5%;劳动生产率为11.7万元/人,比全区*均水*高2.2万元;重点产业产品销售率为98.7%,高出全区工业*均水*0.1个百分点;负债率为53.5%。
(二)各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产业的发展现状,下面对各产业逐一进行分析:
1、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9家,从业人员1020人,资产5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8.8亿元,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三。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亿元)、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17.6亿元)、申龙客车有限公司(5.2亿元)。
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21家,从业人员339人,资产1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有2家企业的产值超过4亿元,分别是***药业集团海尼药业有限公司(5.5亿元)和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4.7亿元)。
3、电子信息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52家,从业人员1190人,资产6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4.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30亿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昌硕科技有限公司(35.0亿元)、胜华电缆厂(12.8亿元)、堂福电子有限公司(3.4亿元)。
4、装备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家,从业人员6028人,资产272.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38.3亿元,实现利润21.2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一。资产周转率为2.1次,产品销售率为99.9%,资产负债率为55.9%。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法人单位102家,从业人员1393人,资产6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0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二。资产周转率为2.3次,劳动生产率为14.8万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7.8%,资产负债率为52.9%。
二、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虽然目前重点产业还很弱小,但已经有一批正处强劲发展的产业,还有一批具有较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经济崛起的步伐在明显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提速,我们认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应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来加速改变经济发展的固有状态,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从产业发展的层面上看,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
(一)实施好“”产业发展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应结合国际产业发展和转移规律、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具体可行的措施。要从工业整体发展出发,立足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状况,着眼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势发展产业--潜在优势产业,围绕产业联动,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生产力,形成产业聚集,要与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想结合,与产业园的特色相匹配,与人力资源相适应,发展以现代装备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同时与浦东联动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发展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创新提升,逐步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支柱,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体现临港经济特征的多元产业体系,努力构筑“现代装备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要做好工业产业集群,其根本点就是要以产业中心发展区域的产业为基础,特别是利用其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整合同类产业和产品资源,发挥产业集群的引**作用,带动经济圈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改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和质量。特别是要吸引外资在我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加工产品档次和开发能力。
(三)以产品为核心,加强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从产业竞争力上看,我们要对重点行业进行细化研究,从中类行业细化到小类行业、细化到产品。从小类行业上研究,以龙头产品为纽带,进行产业集群,进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竞争,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水*。同时充分重视**外市场,做好两个市场大文章。比如电子信息行业,它的发展与国际IT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但另一方面,**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对电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加大技术投入,集中攻关,寻求核心技术突破,不但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提高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法力培育优秀品牌,使之成为的产品新亮点。
(四)“开源节流”并举,应对能源紧张局面。
工业的快速发展,用能需求急剧增加,能源供需趋紧。短期来说,强化节能意识,**协调好能源供给,最大限度地舒缓用能紧张的局面。长远来看,关键是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可替代新能源,特别是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是从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的最佳途径。
(五)统筹协调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园区良性有序发展。
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而工业园区则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要把园区的工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和资金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把加快工业发展、壮大工业规模、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作为重大措施来抓,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能级,加快培育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和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培育。通过园区建设,拓宽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吸纳新的工业项目,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后劲。从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把工业园区整合成产业功能区,加快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
(六)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扶持大型优势企业和中小高技术企业,针对我区目前存在的企业多、技术竞争力弱的问题,要继续实施企业集团战略、龙头企业战略,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抗市场风险能力,力求在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与此同时,进一步扶持中小高技术企业,培育大型企业的后备力量,以形成梯次推进的产业**体系。比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的五大重点发展产业。年,该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我区规模以上总量的6.8%,实现总产值占总量的7.1%。要把握好产业发展的大势,着力发展增长潜力大、带动效益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和壮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
按照省委、省*主要**批示,7月以来,克振副*带领省直****的同志深入武汉、孝感等地调研部分节能环保企业,随后嘱我们对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近期我委分赴12个市州开展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来,省委、省*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着力加以推进,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汇总各市州上报数据,20xx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比20xx年增长76.5%,其中:高效节能产业总产值约450亿元,先进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约800亿元。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数突破1000家,比20xx年增长42.8%,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接近20万人,较20xx年翻了一翻。总体来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初步形成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我省已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节能环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已初步成长为各自领域里的领军骨干企业。
在高效节能领域,有从事电力能源装备的长动集团、武汉南瑞、三环发展、合康变频、大力电工、孝感大禹、襄阳万洲、追日电气等,从事蓄热式燃烧的仙桃神雾,从事节能窑炉的华窑集团,从事三联供空气源热泵的武汉朗肯,从事半导体照明的华灿光电、迪源光电、匡通电子,从事节能保温建筑材料的武汉沃尔浦等。长动集团20万千瓦以下热电联产机组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神雾公司占有**高温空气燃烧应用份额50%以上;宜昌匡通电子在**LED封装行业居于龙头位置。
在先进环保领域,有凯迪控股、都市环保、中钢天澄、凯迪水务、武汉华电、中碧环保、天虹仪表、方元环境、华丽环保、创新环保、合加环境、东之盛、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等。都市环保自主研发的“氨硫铵烧结烟气深度脱硫”技术和“双循环三段式脱硫塔”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武汉华丽环保公司研发的可热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可有效解决废弃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管式超滤膜生产厂家,市场占有率50%以上;中钢天澄是**除尘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总承包商之一。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有格林美、湖北金洋、千里马、法利莱、江南实业、宜昌立帝、华山水产、华新水泥、黄石大江集团等。格林美是**城市矿产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在荆门、武汉、仙桃等建有多个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基地;宜昌力帝是**最具专业化的废钢加工处理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攻克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4大难题,处置过程中无二次污染;武汉法利莱实现激光再制造设备的产业化生产,并列入国家再制造试点。
(二)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初显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节能环保产业逐步呈现出依托骨干企业向重点园区和区域集聚的发展格局。
在高效节能产业领域,阳逻开发区以西门子、阿海珐和国电南瑞公司产业园为基础,形成了大型输变电设备和智能电网应用装备产业基地。黄冈节能窑炉的发展颇具特色,华窑集团、中洲窑炉、中亚窑炉等行业领军企业正抱团推进“绿色工业窑炉”省级标准制定,填补**该项标准的空白,黄冈逐步成为“窑炉之乡”;襄阳以大力电工、追日电气、万洲电气等企业为龙头,建立了襄阳软启动产业联盟,成为全国最大的软启动产业生产基地。
在先进环保产业领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凯迪电力、中冶南方、都市环保、中钢天澄、绿世界、芳笛环保等一批龙头企业,在电力环保、水处理、节水技术和设备、环保工程总承包等领域门类齐全、优势突出。20xx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总收入789亿元。
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围绕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金洋公司、骆驼蓄电池、三环锻造等一批“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企业,初步构建了再生钢、再生铝、再生铅等三条较为完整的循环型产业链,已形成年回收各类再生资源200万吨、年处理利用各类再生资源130万吨的能力,再生资源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黄石市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依托大冶有色、大江集团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以****和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青山工业区内武钢、武石化之间实现氮气和氢气资源互补,武钢、青山电厂与利用钢渣、粉煤灰、磷石膏的建材企业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模式,形成了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污染治理、环保设备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武汉市东西湖区工程机械装备再制造园区聚集了龙工、三一、千里马等**主要工程机械生产与再制造厂家,形成了再制造产业集群。格林美在荆门高新区打造废旧电池、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基地,20xx年产值超过23亿元。
(三)社会参与节能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增强
我省积极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相关企业年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约17亿元。每年争取国家**节能环保重点项目资金近15亿元。**扶持提高了企业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的积极性,不仅一批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同时推动了建材、化工等行业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向节能环保型转变。武钢集团、华新水泥、大冶有色等均成立了以节能环保为主攻方向的企业,如武钢金属资源公司对冶炼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生产矿渣微粉等产品,年产值超过80亿元。中节能等央企也开始在我省投资布局。一大批在建或拟建的节能环保产业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近1200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后备力量。
(四)各地对节能环保产业的**逐步加大
各地对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出了一系列****和措施。武汉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制定了节能产品推广、废旧产品回收利用财政补贴**,加快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创新,出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办法,安排5000万元市级循环经济引导资金。鄂州市把节能环保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依托高新区建设专业节能环保产业园。荆门市出台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设立了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立了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襄阳市积极争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拥有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东风康明斯国家再制造试点等一系列“国字招牌”,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可以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同时,发展中也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整体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在“两小一低”。一是产业规模偏小。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5%,产值仅为江苏的四分之一,浙江、山东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企业规模偏小,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具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企业还不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技术水*偏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事高端设备制造的企业不多,大多属于一般加工制造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
(二)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我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较快,但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不足,特别在高效锅炉、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废旧电器和汽车拆解等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领域存在明显短板。产业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撒得不开、聚得不够”,部分市州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成熟。
(三)市场开拓难度较大。节能减排总体上属于**驱动型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拉动型需求和*公共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相关的目录清单、资质资格认定较多,进入市场的门槛较高。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技术和装备研发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难以为市场接受并得到应用推广。现有的节能环保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融资贵问题,资金积累缓慢,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实际困难。
(四)扶持**还不够系统。一是在创新驱动方面,没有把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作为省级科技计划的重点领域。二是在需求牵引方面,国家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来推动节能减排和扩大投资消费需求,但地方*不能只推广使用本地产品,需求牵引**难以精准发力。三是在投资促进方面,主要是申请国家资金扶持,省级没有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相关节能环保企业的产业化项目只有变换主题申请****的其他专项资金,影响了企业投资积极性,甚至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四是在**引导方面,对一些新兴的服务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不明确、法律规范不健全,影响了推广应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废弃物回收利用增值税进项抵扣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五是在**协调方面,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体系,影响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
三、进一步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家更加强调节能减排硬性约束,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技术、装备、服务需求十分旺盛。近期国家*发布的今明两年生态环保重大工程中,仅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水重大工程投资就超过8600亿元,市场潜力大。我省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从产品生产向装备和服务延伸、从外围向核心突破、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时期。兄弟省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呈现万马奔腾、不进则退的发展态势。以我省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加大力度,完全有可能实现节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5年时间有望培育成产值5000亿元的新兴支柱产业,占据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制高点。下一步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扩大市场需求。节能环保产业与一般性竞争行业最显著的区别,是其对**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要做好**和市场结合文章,把促进推广应用作为关键环节。一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加快淘汰落后锅炉、电机、老旧汽车等,扩大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市场空间。“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和其他有条件地区,适当提高节能建筑、新能源汽车推广、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等节能减排目标,以**拉动需求,进而带动产业发展。二是推进*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严格执行*优先采购和**采购节能产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购买节能环保服务。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公共机构开展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具体办法。三是引导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完善节能惠民工程、“以旧换再”、“能效领跑者”、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措施,开展全民行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消费理念。四是**节能环保企业参与节能减排重大工程。对获得国家节能环保标识、进入国家相关目录名单的省内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对省内企业研制的首台(套)节能环保装备在省内工程中使用的,可由省财政对生产企业及用户给予补助。五是**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在污染减排重点领域加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再制造服务,建立完善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
(二)助推企业发展。一是落实税收优惠**。建议对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再生资源企业,各地方*可将新增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给企业。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此,*文件有明确要求,但我省目前还没有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仅省经信委在新增专项资金中,对资源循环利用有一定**。建议从20xx年开始,省财政设立5000万元节能环保产业扶持资金,主要以贴息方式**节能环保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包括绿色信贷、抵押担保、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四是**节能环保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对引进的节能环保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并在用地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五是加强**协调,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三)**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产业的典型特征,必须把实施创新驱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在节能产业领域,加快节能共性关键技术、核心材料和关键设备的研发,推进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重点发展高效电机、高压变频、无功补偿、高效锅炉(窑炉)、蓄热燃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半导体照明、工业化建筑、碳捕捉等技术和装备。在环保产业领域,以大气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污染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为重点,研发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提升我省环保技术装备水*,加快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以磷石膏等典型固体废弃物、稀贵金属、农业废弃物、餐厨废弃物等处理以及再制造为重点,加快研究一批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效益明显且无二次污染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同时,着力提升节能环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四)推进试点示范。**来,国家在与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领域,特别是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试点示范,把这些试点示范抓好了,就能为深化**、完善机制、培育产业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要积极推进我省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各地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我省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再制造试点、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双百工程”等国家级节能环保各类示范试点建设,切实发挥典型带动和辐射效应。开展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和园区循环式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五)完善相关**。*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出台后,全国已有10多个省级*相继制定了贯彻落实措施。去年我省发布了关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但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没有系统**和全面部署。建议省*尽快出台相关**措施,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工作,以提高各地各部门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并按照精准调控、喷灌滴灌的要求,拿出**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前,我委已研究草拟了相关**文件初稿,待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报省*审定。另外我们已启动《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工作,提前谋划未来一段时期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思路和总体布局。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
据统计,**区内全部玩具企业有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集中分布中西湖、*山一带。20xx年,规模以上玩具企业实现销67453万元,同比增长17.7%。玩具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发展前景广阔。小企业,大集聚。相比广东等地很多过亿、过十亿的玩具企业,**玩具产业的特点不在于企业规模大而在于产业集群已形成。**存活着大量的中小玩具企业,他们各自围绕嘉瑞琪、雅伦、利达等核心企业,在生产、销售或原材料、半成品供应等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专业化分工,相互合作,共生成长,如同一家大工厂。小产品,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玩具75%是*制造的,*(软体)玩具60%以上由扬州制造,而扬州毛绒玩具70%以上产自**,真可谓小产品连着大市场。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一家企业往往有多个甚至十来个产品,形成了颇具市场**力的特色系列产品,**成为外商选购同类产品的首选地,产品畅销**、欧盟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区也被*轻工业总会授予“*毛绒玩具礼品之都”称号。小玩具,大作为。**玩具产业吸纳了10万多人从业,创造出50多亿**产值,约占全球毛绒玩具销量的1/3,小玩具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这积极的拉动作用。坐落在区内的五亭龙国际玩具礼品城,是目前**殊为难得的国际水准、超大型、专业玩具礼品商贸中心,成为扬州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今年5月举办的“第二届*扬州长毛绒玩具礼品节暨长毛绒玩具博览会”,**共吸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和直辖市近千家玩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参展。展会共实现成交额5.5亿元,比上届净增了10倍左右,扬州玩具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玩具产业存在的问题
玩具产业作为**的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企业规模较小、品牌意识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存度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产业进一步壮大的软肋。产业亟需加快升级步伐。**虽为“玩具之乡”,但企业规模偏小,过亿元玩具企业屈指可数。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雷同,增量不增效,为玩具产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3C”认证的高门槛压力,玩具行业面临重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浴火重生”,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企业创牌意识依然淡薄。**玩具产业之所以有“夕阳”之忧,关键还在于技术上的差距,产品缺乏技术话语权。大多数企业但研发能力有限,产品开发缺乏个性和前瞻眼光,技术人员比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价格优势逐步弱化,贴牌加工已成为玩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企业家危机意识相对欠缺。“*毛绒玩具礼品之都”称号带给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南部沿海和中部内陆地区主要玩具产销大省都踌躇满志进军玩具产业。北有“**国际玩具城”,南有实力雄厚的“广州国际玩具礼品城”,近有“合肥玩具产业园”,**玩具市场*台和渠道的竞争已处于白热化。同时,**、印度也在抢占国际传统玩具领域,“内忧外患”必将对**玩具产业提出了严峻考验。如果众企业家还继续保持观望态度,不积极主动寻求对策,“温水煮蛙”悲剧必将在**玩具界上演。企业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一项重要的区域性资产。扬州市玩具协会设在**,其作用却未得到有效发挥,企业集聚虽多,却缺乏相互的合作联系,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但无序竞争还很普遍,无形中削弱了**玩具的整体竞争力。
加快玩具产业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面对广阔的产业前景,**的玩具业要进一步发展,还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放大玩具基地效应,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开拓市场,切实巩固和提升“*毛绒玩具礼品之都”,实现玩具产业的新跨越。
做大规模,加快产业集聚,以实力的增强支撑“*毛绒玩具礼品之都”。要加快完善产业链。要以规模企业为支点,丰富玩具的上下游配套,进行功能分工,产业分流,行业同构,产品培育,建立起最具竞争力的玩具产业集聚区块,提升企业规模集聚效益。要以五亭龙玩具城为依托,把五亭龙玩具城打造成高品位的行业*台,要既可采购上下游产品,也可以发布潮流新品,获取最新的行业咨询,还能通过各种研讨交流跟进产业发展趋势,将其打造成全国玩具展示窗口和超覆盖能力的营销网,为**玩具产业升级提高强大动力。要重视产业发展战略。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力求在3-5年内培育出超亿元的玩具企业10家,壮大产业整体规模。相关部门要加强产业**的引导,避免企业盲目投资,合理配置资源,鼓励差异发展,积极引领长毛绒玩具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要推进玩具与创意创业的结合与延伸。充分用好国家对动漫产业给予的**扶持,及早对接创意产业规划,搭建动漫制作企业与玩具企业的交流*台,寻求动漫和玩具企业共同发展的赢利模式,打开卡通动漫形象衍生产品市场,把现有的产品直接植入动画片中,带动玩具产品的销售。
做优质量,加快创牌步伐,以产品的优化提升“*毛绒玩具礼品之都”。要拓展毛绒玩具发展的内涵。传统的玩具一旦注入“朝阳技术”,便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毛绒玩具不仅具有玩具的功能,也能充当抱枕、挂件、促销品等,要加快玩具与高新技术结合,赋予长毛绒玩具新的内涵,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一些特殊功能的毛绒玩具如:发光毛绒玩具、智能毛绒玩具,这些玩具比普通毛绒玩具更受市场的青睐。要加快共享技术的开发。必须依托现有的玩具产业设计中心和五亭龙玩具城玩具工程研究中心,借助“原创玩具设计大赛”等赛事,推出一批玩具设计人才。要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依托雅伦、嘉瑞琪、利达等规模企业,联合行业科技力量,对玩具业共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形成重大*台技术的联合开发,摆脱各自为阵的狭隘观念,提高行业的技术攻关能力和水*。要提升原创设计能力。设计上的创新就是品质上的跨越。要加强研究力量,努力打造产业技术高地和自主品牌体系,走出“OEM”的紧箍咒,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玩具附加值。努力走出质量低谷,加快通过玩具行业3C**性认证步伐,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做强市场,放大节展效应,以市场的拓展保障“*毛绒玩具礼品之都”。要努力开拓**市场。*不仅是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xx**玩具展买主结构分析显示:今年来自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的买主均呈负成长,前十大买主国中,仅有***成长高达17%。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的玩具企业应加快启动*市场战略。要争取营销的主动局面。求着为他人作嫁衣,企业最多只能维持温饱。在把产品做好的同时,更要在销售渠道上下功夫,用起营销这把利剑,将企业产品与目标客户进行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要加快经营创新步伐,探索引入销售**制、发展加盟专卖店等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摆脱传统的竞争,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放大区域品牌效应。学习“盱眙龙虾”的营销模式,加紧为扬州长毛绒玩具带上知识产权的帽子,让这笔无形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加大区域品牌的推广力度,让“*毛绒玩具礼品之都”**出更大的品牌效应,集聚人气商机,让扬州长毛绒玩具的区域品牌更响更亮。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
第三产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的重要标志。新城区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如何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区功能和地位,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加快新城区第三产业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目前新城区三产发展的基本情况
撤县设区以来,根据区委、区*的总体部署,新城区规划建设已从原来的以二产为主逐步向三产为主转变,三产项目的招商、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新城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划引导。去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新城区核心区国际方案征集,开展了新城区分区规划和**性详规编制,完成了城区主干道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目前正在着手编制新城区重点区域东西向文化及娱乐景观轴城市设计、南北向商业景观轴城市设计。规划对新城区34*方公里范围的商业、文体、娱乐、教育、医疗卫生等三产项目的配置规模、用地位置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对新城区下步的三产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二)项目招商。去年以来,新城区把大力推进三产项目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要求,先后引进5只较大的三产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6.6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只,注册资金6000万美元,其中宁波万达广场计划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41万*方米;白金五星级明州花园酒店计划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16万*方米;开元明都大酒店计划总投资4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方米;鄞州商会大厦计划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11.6万*方米。
(三)建设推进。目前新城区范围已建成的较大规模的三产项目共27只,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总建筑面积352万*方米,其中房地产项目16只,总投资超50亿元,总建筑面积171万*方米,主要包括高教园区鄞州体育馆、训练馆、图书信息中心、鄞州高级中学以及华泰剑桥、东湖花园、格兰云天、金湾华庭、半岛名邸等一批房地产项目; 在建的三产项目共20只,计划总投资64亿元,总建筑面积 219万*方米,其中主要包括明州花园酒店、开元大酒店、麒麟商务大厦、鄞州商会大厦、高教园区国际会议中心、商务休闲中心、明州医院、新城区医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鄞州银行、区社会福利中心、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广场、鄞州公园以及新都美地、东湖花园、格兰云天、华泰剑桥二期等一批房地产项目; 已批待建项目共12只,计划总投资44亿元, 总建筑面积121万*方米,其中主要包括万达商业广场、区博物展览中心、明州经贸大厦、综合农贸市场、新江厦商城、新中源大厦、和邦商务大厦、奥丽赛大厦以及南湖花园、小城花园、春江花城、华泰三期等房地产项目。
**来,虽然新城区三产项目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档次等各方面,离区委、区*的要求,同新城区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相比,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在下步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新城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二、下步加快新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当前,东部新城、跨海大桥的建设,对于新城区来说,既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加快新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必须抢抓机遇,着重做好以下三个字文章:
(一)“快”,即加快建设,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组团式发展。当前,要严格按照新城区核心区规划要求,紧紧围绕新城区主干道路街景设计,充分发挥各街道、部门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重做好新城区主干道路以及宁横路、宁姜路、34省道等周边街区的整理和改造,实现组团式发展和滚动式推进。
二是点线面联动。“点”,就是以万达广场以及周边商业设施为点,力争今年10月底前促成广场开工建设,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商贸企业落户,并带动周边三产项目加快发展。“线”,就是以商业特色街为线,培育发展天童路、四明路等商业景观带,把商业特色街区作为城市中心的开发区来做精、做专、做大、做强。“面”,就是以社区服务网点为面,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大力发展面向城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家政、医疗、文娱、维修等服务,形成与现代城区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网络。
三是全方位拓展。通过采取积极的土地、投资、财政、金融、价格等**,加大对新城区第三产业特别是重点服务行业的扶持、引导力度。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资外资发展第三产业,参与公*竞争,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服务业运行机制。
(二)“高”,即提高品位。
一是抓规划。按照“提高品位、超前发展、优化布局、体现特色”的规划要求,进一步编制完善新城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并同我区“十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在合理规划新城区第三产业区域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编制商业、交通运输、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各种业态的发展规划,为高起点发展新城区第三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强招商。下阶段,要将集中精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第三产业项目,作为新城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新城区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并力求在引进具有国际水*的信息业、会展业、娱乐业和现代物流业方面寻求突破。同时,大力发展搂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利用**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研发中心或办事机构来新城区落户。同时大力引进绿城、万科等**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新城区开发建设,逐步推出一批**楼盘,提高新城区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三是重建设。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严格把好建筑的立面、色彩、体量及质量关,努力使各类建筑成为新城区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特”,即注重特点。充分利用新城区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大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个性化发展道路,努力体现区委、区*提出的“住在鄞州、学在鄞州、游在鄞州和创业在鄞州”的建设要求。
1、“住在鄞州”——着重实现三个“完善”:一是完善交通条件,特别是新城区与宁波市区及其他周边区域的城市交通连接,大力发展区域内部公共交通,保证居民出行需求。二是完善社会事业配套,重点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建设一批群众性、开放性的公共活动场所。三是完善环境形象建设,加大城市综合管理力度,营造优美、舒适、安定的城市环境形象。
2、“学在鄞州”——大力发展三大“教育”:一是基础教育。加快建设具有国家级水准的新城区实验小学、实验初中等一批基础教育教学设施,鼓励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提升城区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二是高等教育。以高教园区为依托,加快发展各类高等教育,重点加快第三产业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加快三产发展提供智力**。三是**教育。大力加强就业培训、函授、进修和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完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终身教育体系,凸现新城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市民素质的科教文化功能。
3、“游在鄞州”——努力营造三大“亮点”:一是商贸。在进一步加快万达广场建设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引进一批**外知名的大型连锁商贸龙头企业落户新城区,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步行街、**商业街等,着力构筑大中小相结合的商贸发展新格局。二是休闲。积极挖掘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休闲娱乐主题,注重体现鄞州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和梁祝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产业。三是江南水乡风貌。充分利用新城区河网水系发达的优势,努力营造赏心悦目的城市水景,并在建筑设计、灯光布局等各方面展现独特的风格,以精致优美的江南水乡风貌发展城市旅游经济。
4、“创业在鄞州”——加快形成三大“服务业体系”:一是新兴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引进**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办事机构,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档次的**楼宇,初步形成比较齐全的广告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框架。二是金融信息服务业体系。吸引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区设立机构或分支机构,加快发展邮电、通讯、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努力为各类机构投资创业提供服务*台。三是传统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宾馆、餐饮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8
一、**市发展水果产业的五大优势
1.地形气候优势:极易形成独特小气候,温暖湿润的川道小盆地可种植柑桔,丘陵缓坡地可种植甜石榴、梨、桃。
2.交通优势:东可经316国道、襄渝干线直达湖北、河南,南可经襄渝线直达四川,西可经阳*关达甘肃,北可经316、208国道直达关中,果品销售市场广阔。
3.作业优势:水果生产主要依靠人力操作。我市多山地形复杂,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人力所为。
4.市场优势:实施西部退耕还林,加之原部分粮食种植区实施开发,全国粮食出现匮乏,为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国家实行了暂时性粮食生产补贴,粮价上涨,这就刺激了如*原、中原等原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区果农可能毁果种粮,必将导致果品产量下降,加之人民生活质量的日渐提高,对果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5.效益优势:我市是典型山区,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山地亩产一般不足200公斤。而果树根深叶茂,旱不怕缺水, 涝不怕久雨,其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农作物强,而且产量和收入比较稳定,据引种试验,大樱桃栽后3年挂果,6年进入盛产期,亩产1000-1500公斤。桃、李、梨等栽植2—3 年后进入挂果期,4—5 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成倍增长。
二、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小。目前本区各地的水果种植是农户自主发展,大多自产自用,只有少量商业种植,种类多样,产出时间不集中,难以形成销售规模。二是管理水*低。没有形成商业意识,不敢大胆发展。没有进行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种植状态。三是品种繁杂,良莠不齐。目前我地区的水果,大多数是外出务工引种的,不论品种适应、优劣程度,盲目引种,导致品种繁杂,良莠不齐,效益低下。
三.对策建议:
1.科学管理,强化指导。一是有条件的乡镇应把水果生产作为一项产业纳入工作日程,充分发挥农、林部门的职能作用,进行科学引种,积极开展示范园建设,以实际经济效益刺激群众主动发展。二是**群众到全国主要水果产地参观学习,以事实来刺激他们开拓创新意识。三是加强学习市场经济,掌握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当地能人志士带头务果,开拓市场,以“协会+农户”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水果规模化生产,销售,加工搭建*台。
2.选用良种,适地适树。由于**来国际,**果树品种更新较快,品质,产量都在不断提高。在选择发展品种时,应选择最新最优质的品种,在调苗前,对苗木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然后**调运,确保品种的真实可靠,品质优良。在果树生长环境上,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规划,规范建园,以免造成小环境不适应导致效益低下。
3.合理规划,重点示范。应在果树建园前进行合理规划,利用重点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大好机遇,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选择地块,规模种植,规范管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建一户富一户。
4.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农林站的作用,组建果树管理服务队,指导果树栽培技术,督促果农规范管理;成立农资专业配送中心,确保农药器械品种齐全,质优价廉;**地方能人,成立果业协会,疏通果品加工、贮藏及销售渠道,确保果农所产水果及时投放市场。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9
4月18日至23日,在副*的带领下,我市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一行15人,赴浙江兰溪、江苏湖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立马控股集团、浙江佳而美纺织、浙江鑫浪纺织、浙江七星纺织、江苏旷达集团、常州马杭色织布、江苏瓯堡纺织染整等企业,以及湖塘纺织城、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两地在纺织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做法介绍,与当地企业进行了对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两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兰溪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5。1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1。3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7条,后整理线22条,阔幅*网印花生产线7条;年产布10亿米、毛巾6亿条、棉纱10万吨、家纺用品等800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3。2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出**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织造名镇”,两度获得“*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4。4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二、两地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位于织造、印染、家纺等纺织行业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上。兰溪市有纺织企业1300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占纺织企业总量的88。5%以上;湖塘有纺织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企业占半数以上,企业普遍应用“无锭纺纱、无梭织造、无纺成布、无水印染”等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个性化、时尚化。产业定位的高起点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高精尖装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两地*都出台了对纺织企业的相关扶持**。兰溪市*专门出台**,对纺织企业购买无梭织机进行补贴,每购买1台喷汽织机财政补贴1万元,购买20台剑杆织机补贴1万元。同时,对每台织机规定最低纳税额标准,遏制低价无序的恶性竞争,促使企业应用高端设备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湖塘镇提出了“纺织强镇”的发展战略,扶持引导纺织企业投入80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普通织机已基本被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使得湖塘纺织产品逐渐与国际高档服装面料接轨。
(三)高质量管理,打造高档次产品。兰溪、湖塘十分注重企业的管理。湖塘镇针对纺织企业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管理**,所有企业都推行了**责任制和质量工资制。在湖塘镇江苏旷达集团生产现场,我们看到,生产设备一尘不染,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物品放置规范到位。该企业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版)标准评审、德国dqs公司颁发的质量体系论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在“精益生产、顾客满意、实现零缺陷”的质量方针指导下,致力于原材料到成品品质的把关和提升,实现了高标准的品质管理。
(四)高素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兰溪、湖塘两地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都**纺织企业选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纺织院校、先进棉纺织企业深造、锻炼,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当地*还鼓励企业赴上海、**等人才高地招揽人才,用灵活的机制、优惠的**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立马、江苏旷达等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兰溪市到底,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近2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50多个。同时,企业注重同**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横向合作,大力研究开发新型特种纺织原料、织造工艺、染整后处理工艺等,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增。兰溪市共有*名牌1个,浙江省名牌3个、国家、省、市著名商标9个,江苏湖塘也培育了一大批品牌产品。这些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使两地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五)高水*配套,营造优良发展环境。湖塘镇开发建设了武进纺织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和湖塘印染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园区内建有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实行**治污、**用电、**供热、**收费,并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等。同时,成立了纺织科技发展中心,为湖塘纺织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研发、设计、检测*台,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兰溪市在兰溪西郊开辟了面积达1000亩的灵洞工业园,作为发展纺织业的专业基地,*在产业配套、社会协作、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纺织品监测中心、纺织网、纺织协会等服务机构,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兰溪织造名城建设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将以经济开发区为轴心,建成占地13000多亩,入园企业500多家的产业园区。并按照产业集聚和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纺织生产研发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以及纺织工业网、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公共服务*台。
三、加快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市是*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棉纺织蜡染名城”,与兰溪、湖塘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其纺织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建议依照国家和省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认真制定适合我市的振兴规划。要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地制订发展规划,向上游发展良棉种植、精细加工,向下游发展高支纱、服装及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到20xx年,纱锭达到25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3000台以上,清梳无卷化率达到6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0%,无梭布比例达到80%,精梳纱比例达到50%。年生产各类棉纱420万吨,各种布5亿米,各种针织服装1000万件。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税12亿元。
(二)高投入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增投入,膨胀规模,壮大发展实力;抓延伸,突出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竞争优势,膨胀产业规模。到20xx年,纺织企业累计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重点技术装备水*达到90%,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要用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普通织机;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产业,重点抓好已与温州服装商会签约的总投资16亿元的山东临清温州服装产业园建设,建成集服装制造、商贸流通、商务洽谈、设计创意、时尚发布、论坛会展、培训交流、度假休闲、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提升临清纺织产业档次。
(三)高强度加强技术改造。当前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困难,主要原因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要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全面提升装备水*,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产品,做到普通产品规模化、特殊产品订单化;加快发展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汽和剑杆织机等新型设备,力争到20xx年全市细纱机全部完成节能风机的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淘汰“1”字头细纱机、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a513系列细纱机、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提升装备水*。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对行业中各类高能耗、高排放新建项目严把准入关,从源头**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杜绝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四)高起点进行自主创新。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市之路,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激烈竞争。要学习湖塘镇“区域品牌”与企业“名牌产品”共同发展的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区域品牌”以“*纺织蜡染名城”为品牌标志,作为区域纺织服装企业共享的资源,企业名牌产品以“三和”、“白羊”、“艾诺”为**,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引导企业重视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企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渠道、科技合作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各研究所、学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重点研发120支以上高支纱、功能性新面料用纱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纱线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和赢利能力。企业技术中心每年都要研发2-3个具有**先进水*的新产品,争取做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推广一批。到20xx年,争创*名牌2个以上,省名牌5个以上。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五)高水*建立公共*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要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扶持**,加快公共*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尽量争取国家扶持。**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帮助申报争取国家及省各项资金**;二是加大奖励力度。落实好临发〔〕4号文件,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名牌、驰名商标)以及省级荣誉称号(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5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聊城市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奖励企业20万元和5万元;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按实际形成投资额的万分之三奖励企业法人**;凡重点企业当年新增税金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按照新增税金的2%奖励企业法人**。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加速建立融资担保*台。一是努力做好银企对接。积极贯彻国家适度宽松的金融**,定期**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向企业推荐金融产品,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抓好金融服务创新与业务品种开发。积极研究采取循环贷款方式,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贷款方式,“一次抵押、多次借款、随时还款、循环使用’’;大力推广农信社的“大联保体贷款”的做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积极筹建担保公司。今年力争组建2家担保投资公司,缓解我市企业担保抵押难的问题。
3、加快建立公共研发*台。公共研发*台就是集中一个产业或全市的科技力量,建设成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联合研发体系*台。可为该产业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公共研发等*台服务。一方面,解决了投入大、要求高,单个企业难以建立的难题。另一方面,公共研发*台既可以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可以把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向企业推广,实现互惠双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
4、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台。一是设立市行政服务大厅,凡有审批职能的市直部门都要在大厅开设服务窗口,由各单位业务熟、责任心强的精干人员值班,并简化审批程序,按照从简、从快、从优的原则集中办理有关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二是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可采用bot(即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方式,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宣传推动提高产业知名度、**参加或举办大型行业展览活动,提供信息,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5、积极筹建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两个市场,即原材料市场和专业交易市场。通过横向拓宽、纵向拓展,建设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交易市场,吸引更多的上下游经营业户、纺织机械及配件经营户或印染加工联络处等中介加入,带动纺织产业拉长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我市的影响力。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型自然突变体,与*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
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__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__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__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__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欠缺。从客观上讲,这几年由于我市白茶发展前几年步伐缓慢,品牌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从主观上讲,没有很好重视品牌管理,今年市场上有部分茶农从松阳等地购进低质白茶,以次充好,损害了建德白茶的形象。此外,建德白茶品牌运作力度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
3、一次性投入相对偏高。由于今年本地供苗能力严重不足,要满足农户今年的规模性发展需求,需从外地调进种苗。但目前白茶种苗十分紧张,外地种苗价格几经拉拨,一路飙升,使苗价从去年的0.15元/株狂升至现今的0.55元/株。如按这一苗价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就达到2200元,高价苗成为我市今年发展白茶的最大制约。
四、白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规划
(一)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我市白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通过*引导、行政推动、**扶持等措施,实现新增白茶面积5000亩,实现5000万元产值;第二个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在第一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推动、示范辐射,全市白茶种植面积再增5000亩,白茶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我市新的亿元产业。
2、产品定位。由于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优质白茶十分适宜,因而,产品可以定位为高档名优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在价位上与常茶区分**,使白茶成为我市高档名优茶的标志茶;二是高质,高档茶要有高品质,以高品质来保证高效益,要**生产技术标准,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起点,逐步推广绿色白茶、有机白茶生产技术,确保我市白茶品高质优,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最优品质。
3、市场定位。从近几年白茶的消费阶层来看,一般作为礼品茶或商务茶比较普遍;从消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等大城市。因此,重点要把市场放在这些区域,努力提高建德白茶市场份量;同时,要着眼于远期市场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建德白茶市场。
(二)发展规划
1、区域面积规划
由于白茶的生长环境对于白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白茶的种植地区推广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白茶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与适当集中开发的要求,明确下包乡、杨村桥的长宁片、下涯的大洲片、莲花镇的高山茶区、三都区域的前源片、洋尾乡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五、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扶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好白茶发展与其它支农**的配套衔接,出台有利于白茶发展的**措施。相关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形成市、镇(乡)、村三级配套**。市级**着重扶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白茶基地建设(包括种苗基地和种植推广),育苗补贴按实际出售数量,从20__年起每株给予0.03元的补贴,种植白茶按每亩50元补贴到农户。第二个层次是龙头企业培育,主要用于**龙头企业购置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具体视区划乡镇发展规模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家,每户按购置**设备所需资金4万元计算,给予每户补贴2万元。第三个层次是品牌建设,主要**企业对外宣传造势、参加各种展览评比活动等。根据这一**标准,预计第一阶段需投入全部经费列表如下(其中因20__年新发展面积以外地引进种苗为主,每株苗价0.55元,每株补贴0.30元):
2、抓好技术开发。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完善白茶标准,制定白茶生产技术系列标准;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引用新技术的力度;三是加强新技术研究开发,在白茶炒制工艺、茶形茶色以及生物技术的利用方面做好开发,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提升白茶产品档次。
3、建设种苗基地。在下包乡等乡镇建立“狮岩1号”以及安吉白茶原种苗繁育基地50亩,按每亩可出苗10万计,从20__年起,年出圃白茶苗500万株以上,满足全市发展白茶种苗需求。
4、加强品牌管理。一是组建建德白茶产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品牌运作。二是申报注册“新安白茶”商标,在包装方面**设计、**印制,**使用、**管理。三是加强市场监管,由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加强对白茶市场和流通的管理,同时,严格**外地劣质白茶流入建德,为创优品牌保驾护航。
5、建立实施机构。建立由市**任组长,各相关单位成员组成的全市白茶产业协调**协调机构,负责白茶生产的各方面**协调工作,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同时,由市农业局牵头,**人员建立白茶实施小组,具体抓好白茶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六、20__年主要工作
1、制定全市白茶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农业部门负责做好调研,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进一步深化、细化,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2、制定白茶产业发展扶持**,明确白茶种植发展的经费补贴等有关**标准,并以文件形式予以确定。
3、切实抓好种苗基地建设,为明年实施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根据20__年发展800亩的计划,确定在下包乡择地建立种苗基地25亩,并与育苗农户签订育苗协议。
4、抓好示范点建设。在下包、下涯大洲、杨村桥长宁、三都前源、莲花、洋尾等乡镇建立示范点3—5个,每个示范点面积5—10亩,每个乡镇示范面积40亩左右,全市示范点总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当年新增面积达到400亩以上。
5、建立**机构。一是建立由市分管**任组长的市白茶产业**协调机构,二是建立由市农业局分管副**任组长,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实施小组,负责白茶产业推广。
6、抓好宣传,营造发展白茶的良好氛围。电视台、**传媒中心等媒介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白茶致富之路,使全市茶农形成思白茶、种白茶、富茶农的健康环境。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阅读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1)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按照市**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领先水*。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条件和机遇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的若***》、《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如何出台具体**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在**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以外,市*设立专项资金,重点**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四是政务**。市县区*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给予补贴。
牵头**: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 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执笔人: 徐 易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的,技术水*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的,在**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住房和城乡*7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的,技术水*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的,在**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住房和城乡*7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宠物一般是指家庭饲养的、作为伴侣动物的犬和猫等。其中,宠物狗和宠物猫无论是在家庭拥有率、规模还是消费者偏好方面都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
由于宠物能够缓解人类压力,改善人类健康,愈发得到人类的广泛喜好。随着人类生活水*的提高,在宠物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生存质量也不断提高。人类为自己的宠物购买食品、服装、附属用品,接受医疗、美容、驯养等服务,由此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宠物产业。宠物产业是指所有与宠物相关的行业, 宠物产业链包括宠物饲养、 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保险以及宠物善终等。
一 全球宠物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宠物市场已经逐步成熟,养宠物已经成为社会发达的一种标志。人们对宠物的日益喜爱促使宠物数量快速上升,进而促使宠物产业逐渐成长壮大。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院等新兴产业相继产生、快速发展,并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宠物市场日趋完善。
据统计, 20xx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达到997.41亿美元,预计 20xx 年将达到 1,050 亿美元。在过去五年中,全球宠物市场均保持了 4%-5%的同比增速,稳定增长的引擎则主要来源于新兴市场的高速成长。
20xx-2015 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
**是全球第一宠物大国,养宠物已经成为**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按数量多少依次为狗、猫、淡水观赏鱼、鸟、爬行动物等。庞大的宠物消费市场加快了宠物产业的细分步伐,**宠物产业包括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交易、宠物服务等多个门类。
据数据显示,**约 65%的家庭至少拥有一只宠物。1994 年,**宠物产业消费规模仅为170 亿美元;20xx年, **宠物产业消费规模达到 602.8 亿美元, 预计 20xx 年将达到 627.5 亿美元。**宠物经济发展的爆发期从 21 世纪初期开始,到 20xx-2005 年发展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7.5%以上。随后,**的宠物产业进入*稳增长期,虽然经历了 20xx 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期,但宠物产业仍保持着超过 4%的增长速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饲养宠物有着广泛的家庭基础,自20xx 年至20xx年间,饲养宠物的家庭比例始终保持在 60%以上,且在最近几年该比例略有提高,饲养宠物已成为稳定的社会需求。另外,从该图中亦不难看出,在**饲养犬类和猫类宠物的家庭数量和占比均较高。至20xx 年末,饲养犬类宠物的家庭数量为5,440 万户,占**全部家庭比例的44%;饲养猫类宠物的家庭数量为4,290 万户,占**全部家庭比例的35%。同时,该两项指标与**饲养宠物的家庭比例变动趋势一致,即在最近几年略有提高、长期来看趋于稳定。
受上述情形影响,**的宠物数量亦呈现出在较大规模上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具体如下:
如上图所示,除淡水鱼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类别的宠物数量相对稳定,且保持在较大规模,至20xx 年末,宠物犬的数量为7,780 万只,宠物猫的数量为8,580 万只。
庞大的消费群体派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xx 年,**宠物食品与用品的市场规模已达507.43 亿美元,并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具体如下:
二 *宠物行业发展现状
相比于国际宠物市场,**宠物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场规模增速在年均30%以上。结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可以把宠物行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种子萌芽期(1990-20xx年) ;第二个阶段:发展启动期(20xx-2008年) ;第三个阶段:快速发展期(20xx 年至今) 。目前**宠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1)市场规模
据统计,20xx 年**宠物行业消费规模为 719 亿元, 20xx 年有望首次突破千亿规模,20xx 年有望突破 2,000 亿元。
20xx-2014 年**宠物行业消费规模与同比增速
(2)发展特点
我国的宠物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几年来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长率。**宠物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市场迅速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不断提高,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消费观念发生较大变化,饲养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从20xx 年到 20xx 年的十年间,*的宠物行业消费规模增长了 36 倍,宠物食品、用品、美容保健、宠物医院等产品与服务市场日益升温。
二是形成一批宠物产业基地。随着宠物经济的不断发展,众多企业投身于宠物产业领域,在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宠物食(用)品的生产基地。成都是全国最大宠物犬繁育基地,并正加快集聚宠物食品企业,打造宠物食品生产基地;广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和水族器材产销基地;温州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皮质狗咬胶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欧、美、日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面临着**企业的激烈竞争。 **来, 我国宠物企业积极加快发展步伐,产品综合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宠物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品牌认知度方面都与**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以宠物食品为例,目前**企业占领*绝大部分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而*企业主要占领中低端市场。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根据市*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4—5月份,市*经济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23名*委员,在市**肖伏清,副*闵强、曾宪国的带领下,分成2个调研小组,对我市石材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4个石材开采点、6个石材加工车间实地调研,走访农户19户,召开座谈会5次,发放并收回**问卷93份。调研组还就石材产业发展相关问题与随县*和市石材商会进行了协商讨论。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石材产业发展起步较好
随州石材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分布广、易开发。矿体主要分布在随县的吴山、万和、草店、淮河、小林和XX市的吴店、郝店等地,以花岗岩为主,成规模开采加工始于20xx年。20xx年10月16日,**、市*批准在随县吴山镇设立闽商石材工业园,随县县委、县*随即组建园区管委会,并出台了相关扶持**。经过近7年的发展,随州石材企业由少到多,由分散到集中,石材产业基本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一是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全市共有石材开采加工企业63家,随县境内62家。其中吴山镇32家,占50.8%;万和镇26家,占41.3%。在石材产业中,规模企业达到43家,占随县规模企业的 22.3%,占全市规模企业的7.5%。石材企业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以上,单个企业最低投资3000万元以上,最高投资近2.5亿元。已达产企业41 家,具备年最低开采荒料能力200万立方米,加工板材能力6000万*方米。
二是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在20xx年电力不能保证生产的情况下,石材企业完成工业产值近50亿元,入库税收2230万元,比20xx年分别增长140%、80%;今年元至4月,石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征缴税款1599万元,同比增长21.7%和186%。
三是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在随县吴山、万和两镇,从事石材运输的汽车1500多辆,饮食服务28家,机械维修、配件供应门店21家,且都生意红火。石材企业吸纳当地村民近万人在企业打工赚钱,既增加了收入,又缓解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矛盾。据初步统计,石材产业为两镇农民每年带来近6.5亿元经济收入。随县吴山镇联华村330名劳动力有250名在石材企业打工,全村有石材运输车120辆。村民胡永乐一家5口人,3个儿子购6辆汽车在石材企业拉“荒料”,全家年纯收入60余万元,在吴山镇区购商居房3 套。
四是产业增强镇村实力。吴山镇过去是贫困乡镇,石材产业发展后,镇级实力快速提升。20xx年镇级财政收入达到1023.9万元,分别比20xx年、20xx年增长85.8%、248%,名列XX市十强乡镇第七,名列随县十强乡镇第二。随县万和镇青苔村,过去村集体负债过百万元,20xx年石材企业进驻该村后,实行村企互联共建,村集体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到20xx年底,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0万元,村集体积累达100多万元。
五是产业管理比较规范。在指导思想上,基层*把石材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坚持在发展过程中规范,在规范过程中发展,石材产业发展健康、有序、可控;在行业准入上,提高进入门槛,实行矿产资源开采权公开拍卖,引导现有企业进园区,优化整合,做大做强;在生态保护上,注重强化部门管理职能和企业社会责任,足额征收、全额上交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和林业植被恢复保证金,为资源枯竭后生态恢复提供资金支撑;在环境治理上,坚持以“五化”、“五个看不见”为治理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坚决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在税收管理上,全面推行“以电控税”管理模式,按石材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征税款,堵塞了税收漏洞,促进了税赋公*。
六是产业自律能力较强。在随州从事石材开发的老板大都是福建人,他们把随州当作第二故乡, 20xx年成立XX市石材商会,20xx年成立随县石材商会,通过商会把分散的单个企业**起来,**对外拓展市场,有效防止同质化恶性竞争,为石材产业*稳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行村企联动、共谋发展,累计为企业所联系村捐赠资金485万元,帮扶困难户331户,帮助修建通村、通组公路18公里,整修堰塘107口,企业*建工作和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实现全覆盖,有16个企业老总兼任企业共建村名誉村**,镇企、村企关系融洽,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势。
二、石材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来我市石材产业发展是健康有序的,但随着石材企业陆续建成投产,石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的问题。石材企业进入随州时,由于宣传引导滞后等原因,社会上对石材生产误解较多,可以说石材产业是在争议中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对石材产业的非议仍时有耳闻,导致行政**不敢积极发展石材产业,石材企业不敢大胆投资石材产业,制约了石材产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生态环境局部变化的问题。尽管石材生产属物理变化过程,与水泥、钢铁产业相比对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但石材在开采中对原有山体容貌的改变,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粉尘、噪音,在石材运输过程中对道路的损伤,使局部生态环境产生“小气候”,地表景观有所变化,影响感官视觉效果。
(三)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石材开采尚处于初始阶段,生产荒料多、半成品多,加工附加值高的成品材少,企业输出“荒料”现象也时有发生,石材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和石粉目前以填埋*整厂区为主,尚未转化利用。
(四)安全生产存在隐忧的问题。由于大多石材企业刚进入生产期,整体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升:在石料开采现场,电力线路布线混乱,边坡悬崖缺少围栏防护;在荒料运输途中,车多路窄弯急,危险路段无警示标志;在加工车间,工人劳动防护设备过于简单,安全生产提示不醒目;在废水处理上,采用梯级拦截坝**沉淀,防洪标准不高。
(五)产业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一是企业用地较为紧张。石材企业大都集中落户于乡镇,开采区林业用地和加工区生产生活用地较大,受工业用地和林业用地指标限制,乡镇无法保证企业用地需求,“先上车后买票” 较为普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与工业用地供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采矿区至加工区道路由企业筹资自建,道路窄,路况差。加工区至国道段道路民用与企业产品运输共用,路面毁坏严重,产品输出堵在“门口一公里”。三是企业间矿产资源占有不*衡。由于历史和企业实力原因,石材企业间所取得的石材开采资源量差异较大,存在有实力想发展的企业缺少矿石资源,制约了石材产业快速发展。四是企业所在地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虽然石材企业处于山区农村,但石材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均有利益空间,逐利心理让过去的穷乡僻壤热闹非凡,村霸、路霸、车霸和强拿强要等“黑恶”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为了长远发展考虑,大部分是“花钱买**”。
三、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思想认识,消除疑虑误解,增进共识加快发展。
首先,发展石材产业体现区域经济内在要求。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不发展谈不上科学。发展不够是随州最大的实际。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积极发展石材产业,提升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渠道,对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其次,发展石材产业面临良好市场前景。石材产业是全球性朝阳产业之一,我国是****石材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随着“美丽*”的推进,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为石材产品带来了良好国际**市场空间,石材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发展石材产业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一是矿石储量较大。据有关资料介绍,随州花岗岩储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上,现有开采矿点已探明花岗岩矿石储量3289.5万立方米,可满足现有企业开采30年。二是开采条件较好。随州所有花岗岩矿石裸露在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区山势*缓,地表覆盖层薄,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三是矿石质量较优。随州花岗岩颜色较浅,花纹均匀,色彩稳定,工业产品 “随州芝麻白”、“随州黄金麻”深受市场欢迎。四是产品外运较顺。随州交通四通八达,公路以随州为中心1000公里半径覆盖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铁路可编组车站厉山火车站距产地40公里,水路武汉阳逻港码头距产地200多公里,石材产品内外贸易的交通条件优越。第四,发展石材产业“他山之石”可供借鉴。福建省XX市石材产业世界闻名,现有石材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石材市场份额的70%,是世界石材产业的风向标。该市所辖的水头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石材生产,到20xx年石材产值100多亿元,税收过10亿元。外地先进典型使我们看到了随州石材产业的远景,增强了发展信心。
(二)加强****,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定位**发展。
一是明确产业定位。将石材产业作为建设“圣地车都”、“神韵随州”的重要支点,作为我市继汽车机械、食品加工产业后又一支柱产业。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经营集约”的发展路经,力争在“十二五”内把石材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将随县吴山镇、万和镇培植成财政收入亿元镇;力争在“十三五”末,将石材产业打造成500亿产值、50亿税费产业;力争到20xx年,让随州石材产业站上1000亿产值、100亿税费新台阶。
二是成立**小组。市县两级*要成立有发改、经信、税务、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安监、商务、工商、金融等部门参加的石材产业发展**小组,加强对石材产业发展的**和指导,统筹协调解决石材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要结合相关法规和产业**,与国土利用总体规划、林业用地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编制石材产业发展规划和石材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指导石材产业有序开发和科学发展。
四是制定扶持**。市县两级*要出台**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石材产业园区享受县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探索建立XX市石材产品物流贸易园区,着手将随县吴山镇、万和镇申报为“石材产业工矿区”可行性研究,为石材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三)严格矿产管理,规范开采加工,科学开发有序发展。
一是要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完善矿产资源开采权公开拍卖**,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合理有序匹配矿产资源,引导矿产资源向大企业集团集中,**和鼓励“龙头” 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林业植被恢复保证金要足额征收,专帐管理,定期公开;石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前期要落实填埋场地填埋,中期要引进新工艺开展废渣综合利用,对随意倾倒废渣行为要严管重罚;石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进行拦阻沉降和循环利用,引进新技术进行治理;石材企业要限期完成生产、生活区环境绿化、美化、硬化任务,石材加工区和石材运输线每天要定时洒水压尘。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石材产业安全生产**责任、企业责任,开展安全生产经常***,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增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四是提高劳动者工资福利水*。企业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兑现工人劳动报酬;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做好生产过程中的降尘、降噪工作,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每年对一线工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及时救治职业病患者。
(四)鼓励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品质集约发展。
一是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现有石材加工企业运用**外先进加工设备,消化吸收先进生产工艺,面向市场开发高档化、超薄化、异形化石材产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艺品位,增加产品附加值,限制石材企业对外输出“荒料”。
二是延伸石材产业链条。制定更优惠的**,鼓励石材企业引进联办以石粉为原料生产蒸压砖、烧结砖企业,以碎石为原料生产人造岗石、石材复合板企业,以磨具磨料、机械配件生产为主的制造企业,形成具有随州特色的石材产业集群。
三是发挥石材商会作用。利用商会信息灵、人脉广的优势,积极申报“随州黄金麻”、“随州白麻”等石材商标,加快“*花岗岩之都”称号的争取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适时举办随州石材产品展销会,不断提高随州石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做好随州石材自营出口前期工作。石材企业要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密切关注国际石材市场动向,加强与**外知名石材企业的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商务、海关、商检部门申请出口经营权备案许可相关证照。
(五)坚持统筹兼顾,回应社会关切,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目前,石材产业已经不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规范发展、加快发展的问题,“发展、规范、双赢”要成为石材产业发展的**安排,*、企业和企业所在地村应共同发力,齐心做好“点石成金”这篇大文章。
从*层面来讲:一是要把石材产业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把石材产业发展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市*工业倍增计划要求相**,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用石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要认真履行*服务职能,用足用活**,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及时解决石材企业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为石材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三是要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向上下游产品延伸,优先为循环经济项目、生态环保项目配置公共资源,**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奖励获得“*名牌”、 “*驰名商标”的企业;四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和石材企业要及时正面回应网络舆情,公开报道石材产业开采加工过程物理变化带来的废水、废渣可防可控可治,用真实、准确、客观的事实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形成“共鸣”,凝聚石材产业发展的正能量。
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是要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维,把随州作为投资的最佳选择,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富而思进,把随州石材推向全国,让随州石材走向世界;二是要诚实守法重信用,严格***事,公*公正竞争,认真履行合同,自觉维护石材行业形象和市场秩序,不断提高随州石材的市场份额;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日常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改善劳动者生产生活条件;四是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不断提升镇企、村企共建质量,让企业发展成果与社会分享,树立随州石材产业良好社会形象。
从村级层面来讲:一是抓住石材企业落户本村的机遇,通过结对共建,用资源换资金,用资源换股权,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消化历史债务,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鼓励村民依托石材产业,发展汽车运输、机械修理和餐饮服务,介绍村民到石材企业打工赚钱,让村民更多地享受石材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三是结合征地拆迁有计划地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引导村民建房向新农村建设规划点集中,为石材产业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四是加强对村民的教育,以公*互惠方式**石材企业,以包容大度胸怀爱护石材企业,以互谅互让态度化解村企纠纷,与石材企业同发展、共致富。
(六)强化部门责任,加强综合治理,落实职责服务发展。
一是严格税费征管。国税、地税按照“以电控税”办法据实征收,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和林业植被恢复保证金足额征收,其它行政规费按照征收标准下限征收,税费征收要公开公*公正,接受企业和社会**。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在石材开采区、加工区和工业园区下游建立固定观测点,对废水拦阻沉降坝按“20年一遇”暴雨校核加固,督促企业采用新技术治理废水和粉尘,确保企业废水零污染排放。三是缓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土、林业部门按照资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将矿石资源、土地指标、林地指标向“龙头”企业、科技含量高企业、再生利用率高企业倾斜,积极主动对上争取,尽力满足石材企业做大做强对矿石、林地和工业用地的需求。四是改善石材产品外运出口路况。发改、交通部门要将石材外运“门口一公里”道路改造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完成吴山镇至316国道、万和镇(青苔、新城)至天河口高速入口道路扩宽加厚任务,同时配合****做好厉山至七尖峰“石材专用铁路线”的前期论证工作。五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石材工业园要成立警务室,企业要落实治保调解专职人员,普遍推行村企联防,**及时查处村霸、车霸、敲诈勒索等黑恶**和黄、赌、毒行为。六是认真查处损害石材产业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将石材产业纳入年度经济发展环境整治专项检查,对服务石材产业中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现象,依纪依规进行公开查处,用最优外部环境助推石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
一、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来,我市健康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1、基本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人数达到60.6万人,参保率达到98%,全市2.02万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5.29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全部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列为承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比省定标准290元高出10元,成为全省人均筹资唯一达到300元的地市。新农合参合人数56.93万人,参合率达99.21%。
2、基本医疗保障水*不断提高。2015年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22.5万元提高到2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13.5万元提高到15万元,是我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3%,初步建立了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信息系统;大力推行社保“一卡通”工作,共发放社保卡58万张,超额完成省下达的45万张发放任务。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市级**的补偿方案,2015年全市统筹区域**范围内补偿比达到了75%以上,封顶线达到12万元,均超过省定目标。
3、商业健康保险**基本确立。2015年6月,我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大病统筹保险**,制定了《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并将此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大地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承办。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定了《XX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实施意见》,规定了参保居民在报销医药费用时的相关细则。
4、基本药物**逐渐完善。我市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按规定实施了医保支付**。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省级网上招标采购和**结算,确保了基本药物供应及时和货款安全、按时**。2015年,实施基本药物**的各级医疗机构向配送企业回款3202.81万元,建立完善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多渠道补偿机制。2015年基本药物
零差率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共计646万元, 基本公共卫生经费3183万元。各县(区)根据《XX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核定收入项目为医疗服务收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核定支出项目为人员经费支出、业务经费支出、药品支出及其他支出。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一是强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和转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工作;二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和养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我市1620名乡村医生现都已参加新农保。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按行政村核定3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予以补助。对无卫生室的村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医,在聘用期间其补助标准因不低于每人每月800元,2015年全市下拨村医补助经费350万元。
7、基层中医药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我市对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各县区*均加大了投资力度,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中医医疗设备,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其中:XX县创建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县,并成功创建为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XX县的基层中医药创建工作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二)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阳泉是全省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的14.58%,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老年人口将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8.19%以上。**来,**、市*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资金**力度,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1、**环境日渐完善。2015年,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阳政办发[2015]53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细化,该《意见》具体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期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管理和保障措施,从土地保障、资金补助、人才培训、税费减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进一步扩大扶助范围和内容,提高扶持标准,扶持**更加完善。
2、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社会养老福利机构46所,其中市级公办养老机构2所;县(区)级公办养老机构2所,XX县、郊区各1所;乡镇敬老院33所,分别为XX县10所,XX县15所(包括分院1所),郊区8所;民办养老机构9所,分别为市级1所,XX县1所,XX县3所,郊区3所,矿区1所。
3、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已有5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民政局制定出台了《XX市2015年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今年要完成14个城市社区和5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以上项目完工后,日间照料养老床位将达到700张。
4、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推进。**来,我市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并逐步推行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2015年以来,全市共参加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各类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8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养老助老服务活动,全市现有助老服务志愿者近5000名,为全市提高养老服务整体水*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
**来,在**、市*的正确**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三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民健氛围日益浓厚。
1、场地设施建设数量大幅增加。已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6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9条,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8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14㎡,群众体育的物质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2、健身**不断壮大。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了24个体育协会,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人,创建完成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省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全国体育先进乡镇7个,省级体育先进乡镇11个,群众体育的网络**不断完善。
3、群体活动品牌创建成效凸显。以“五个百万人群”和“两个关爱人群”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打造了“全民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XX市足球联赛”、“XX市乒乓球联赛”、“国际篮球邀请赛”、“元旦登高、长跑、越野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大型体育展演活动”等众多品牌赛事,举办了“汽车场地越野赛全国邀请赛”、“山西省第十九届传统杨氏太极拳比赛”、“山西省‘体育三下乡’桃林沟村健身行系列活动”、“迎奥运万人长跑”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方面: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需继续完善。我市现有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人才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二是基本药物**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少,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少的问题,加之没有单独的医保网络系统和收费系统,极大地制约了医保职工购买基本药物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配送机制不完善,配送不及时,基本药物品种与需求不相适应,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的财政补偿资金到位缓慢等,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基本药物的推广受到一定影响。
(二)居民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一是养老服务发展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养老服务的整体水*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发展步伐迟缓,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低于全国*均水*;二是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财政投入不足,**扶持不够,没有很好地调动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存在基础设施数量少、条件简陋、功能不全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人
民群众对养老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养老服务建设用地难以解决,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多年来,我市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没有很好地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存在着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的问题;四是服务理念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滞后,而且在服务理念上也存在很大差距。如:占全市养老机构比重71.74%的乡镇敬老院,在服务内容上,仅仅局限于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而其他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尚未有效开展;五是随着我市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大,三口之家等家庭日益增多,“421”家庭结构已大量出现,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子女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外出读书、工作、经商、留学人员增加,“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急需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来解决;六是严重缺乏高标准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市级老年福利机构只有2所,空余床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全民健身构建方面:一是群众健身意识有待提高,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比例偏低;二是公共场地设施不足,公共体育设施数量、面积和质量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的需求;三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四是城市、农村区域之间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差距较大,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兴办体育健身产业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五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关于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健康是生产力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来说,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生产力和投资于未来。疾病、伤残和**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引导、市场驱动,深化**、创新发展,社会公益、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居民健康素质,以此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
建立公开、透明、*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二)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
(三)优化投融资引导**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健康服务业发展。
(四)完善健康消费的保障机制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发长期护理险,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探索健康管理**等新型**形式。
(五)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面**及互联网等新兴**深入宣传健康知识,鼓励开办专门的健康频道或节目栏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医保工作的重点由花钱治现病转向健身防未病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方面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氛围。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
***镇地处**南麓,**河中游,位于***区西北部,距城区69公里,全镇辖4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220个村民小组,5420户22478人。“十二五”期间,***镇*委*结合镇域实际情况,把畜牧产业列入镇域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提出了“强村大户、典型示范”的发展战略,这非常符合***镇的实际。就***镇而言,一是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二是范围内牧草资源丰富,三是气候环境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
畜牧业是***镇的传统产业,也是该镇的基础产业。多年来,***镇*委*****畜牧业的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强村大户、典型示范”这一发展战略,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的工作重点来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种改良、圈舍改造、养殖科技推广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该镇畜牧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据统计,2012年4月,全镇畜禽存栏量达65993头(只),其中生猪存栏8760头,牛存栏1546头,羊存栏2867只,家禽存栏52820只,各类养殖大户(场)59户,预计畜牧业半年产值可达1300万元,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收入600余元。畜牧产业的稳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的提高。
二、***镇发展畜牧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一,具有较好的群众养畜基础。畜牧产业是***镇的一项传统产业,农户对从事畜牧养殖的积极性较高,据统计,全镇5420户农户中,养殖畜禽的农户高达4563户,占农户总数的84.2%,广大养殖户在长期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畜禽养殖经验;第二,草料资源丰富。**来,由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之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芜,为饲草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镇林业部门的统计,全镇共有宜牧草场面积30000余亩,这为牛、羊等食草动物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饲料资源;第三,气候适宜。光、热、水、土充足,立体气候明显,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长繁殖,适合生态养殖的发展。第四,**机遇好。国家为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奖扶**,加之连年来市、区*委*一直把畜牧养殖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为该镇发展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2、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以散养户为主,畜禽养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畜禽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养殖经济效益不明显;第二,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仍沿袭着传统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落后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传统的、粗放饲养管理及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牧业结构不合理。该镇畜牧业仍以生猪为主,丰富的草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动物的养殖规模没能发展上去,经济效益未能凸显。第四,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在打响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导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畜禽及其产品也没能走出***,赢得更大的市场。第五,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缺少专业合作**,广大养殖户规模小,层次低,市场开拓力差,拿不出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种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人**龄化,待遇报酬低,对动物疫病防控的积极性不高。
三、推进***镇畜牧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科学制订规划,引导全镇畜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优化牧业结构和合理规划区域布局,结合各村实际,坚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业发展路子;加大对大场大户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养殖小区,引导广大散养户退户入区,逐步淘汰养殖方式落后,集约化水*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散养农户;继续坚持“强村大户、典型示范”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培训-示范-推广”的路子,力促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发展“畜-肥-蔬(渔)”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提倡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
2、引导农户调整牧业产业结构,在养殖条件优越、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上多下功夫。***镇属典型浅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饲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牛、羊等食草动物的养殖,加之牛、羊等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大有上涨的势头,因此,在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同时,突破发展山羊、牛等饲草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明显的养殖项目。
3、突出区域优势,做强唱响生态品牌。***镇地处恒河中上游,气候湿润,山青水秀,全镇****方公里的面积,还是未被厂矿企业污染的处女地,在***镇境内养殖的畜禽,可以说吃的是山野菜,喝的是山泉水,只要严把饲料关,应该可以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机食品认证,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赢得市场,更可以赢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可依关坪村李诗全生猪二级繁育场为轴心,积极推广PIC、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生猪品种;以松林村鑫森生态羊场为轴心,()大力推广布尔山羊等优良山羊品种,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镇畜禽良种普及率100%。
5、突出抓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牧业经营模式。优化投资环境,鼓励、扶持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在本镇落户,要在突出抓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前提下,尝试“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牧业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养殖,降低养殖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变一贯的农产品买方市场的惯例,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养殖户的利益。
6、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加大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建设力度。畜禽养殖,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做好防疫工作是从事畜禽养殖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在动物防疫及其体系建设工作中加大力度,镇财政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员的科技培训,配备必要的防疫器械,增加防疫员工资报酬,从而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力争动物防疫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
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市场规模在千亿以上。20xx年,*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三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专业的康复医院主要承接综合医院急性后期的病人。按照一家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对接1—2家康复医院测算,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将达到8000—10000家,对应的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而截止20xx年,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为376家,康复医院的总收入仅58亿元。考虑康复市场巨大市场潜力和**催化需求**,康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相关受益公司包括湖南发展(000722)、和佳股份(300273)和澳洋科技(002172)。
康复医院易以托管或者合作投资方式开展。在严格**药占比的**背景下,大型公立综合医院急需扩大医疗服务收入,康复科或康复医院具有低药占比高治疗费用的特点,为医院创收提供新的增长点,但康复治疗不同于临床治疗,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服务,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具备康复技术的管理体系。而市场凭借成熟的管理经验、差异化的服务和技术培训体系赢得与公立医院合作的机会,直接嫁接公立医院资源,实现病人快速转诊,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流程,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实现康复医院的快速扩张与复制。
康复医院具有高利润率、易复制的特点。对比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回报快,2~3年便可实现盈利,单位病床投入成本低,利润率高,以上海首家二级康复医院—一康康复为例,20xx年4月正式运营,20xx年便扭亏为盈,20xx年净利润率高达19。8%。且康复医疗多为标准化的治疗**,易复制扩张。目前,我国个人办康复医院占比达到44%。随着社会办医**的持续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民营资本迈入康复产业。
康复治疗的医保支出占总医保支出比例极低。以广东省为例,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中康复总支出的占比仅为3。3%,医疗资源与康复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阻碍了康复产业的发展。20xx年3月22日,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残联五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23号),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比原有9项,支付范围得到成倍扩大,有望改善目前康复治疗医保占比低的状况,带动康复医学市场迅速扩容。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我局及时抽调业务工作人员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于后:
一、俄色茶发展情况和效益
我县从20xx年开始建设和推广俄色茶产业,到20xx年共发展俄色茶3000亩,其中20xx年发展20xx亩,20xx年发展1000亩,都属于州级财政林业产业项目,还未产生效益。
二、****和帮助
俄色茶发展在县委、县*的****和区、乡*委、*的大力**下,顺利的进行了各项工序。
三、今后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打算
俄色茶是一项增加农区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改变农户思想观念的项目工程。我局要抓住上级部门重视的大好机会,做好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争取在5年内再发展5000亩以上的基地,并争取资金建造1-2个原料加工厂。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俄色茶在我县属新造树种,从验收结果可以看出保存率不太理想。俄色茶推广工作难度大:州级财政资金只对苗木、肥料和围栏给予补助资金,没有栽植补贴,老百姓积极性低、思想保守不愿做;工作人员能力水*低,缺乏专业培训;受地形条件限制,项目方案上作业设计难度大。
五、需上级**和帮助
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更大的**,并在州内搞业务培训。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8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我县县委、*****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近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二)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网吧14家(县城12家,通关镇2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娱乐、**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资源现状。①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歌曲)、《双胞迷城:》、《哈尼文化丛书》(6本)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②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③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来,随着县委*的深入挖掘利用及**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五)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我县自以来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11。72亿元,共接待游客达11。3万人次,同比增长8。7%,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并被人民网等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
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二)成立专门的**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工作会议提出的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进行“三项**”**,明确岗位责任,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二是对歌舞团进行深化**,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全团岗位绩效工资**,打破身份、职称,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配**,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三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理顺隶属关系。四是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与全市**步调组建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变文化市场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监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六)创新文化服务、引导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的终端,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又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水*,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文化产品,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造舒适的文化休闲与消费*台,有效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习惯,自己花钱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七)构建文化发展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传播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民间工艺业等文化产业,建成门类齐全,运转有力的文化体系,同时建立多元的投入体制,培育外向型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长效运行机制及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入挖掘、整理以“阿迷车”、“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为主线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创作出更多的文艺**,加以打造、提升,充分利用。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9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型自然突变体,与*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
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__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__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__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__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欠缺。从客观上讲,这几年由于我市白茶发展前几年步伐缓慢,品牌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从主观上讲,没有很好重视品牌管理,今年市场上有部分茶农从松阳等地购进低质白茶,以次充好,损害了建德白茶的形象。此外,建德白茶品牌运作力度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
3、一次性投入相对偏高。由于今年本地供苗能力严重不足,要满足农户今年的规模性发展需求,需从外地调进种苗。但目前白茶种苗十分紧张,外地种苗价格几经拉拨,一路飙升,使苗价从去年的0.15元/株狂升至现今的0.55元/株。如按这一苗价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就达到2200元,高价苗成为我市今年发展白茶的最大制约。
四、白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规划
(一)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我市白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通过*引导、行政推动、**扶持等措施,实现新增白茶面积5000亩,实现5000万元产值;第二个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在第一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推动、示范辐射,全市白茶种植面积再增5000亩,白茶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我市新的亿元产业。
2、产品定位。由于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优质白茶十分适宜,因而,产品可以定位为高档名优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在价位上与常茶区分**,使白茶成为我市高档名优茶的标志茶;二是高质,高档茶要有高品质,以高品质来保证高效益,要**生产技术标准,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起点,逐步推广绿色白茶、有机白茶生产技术,确保我市白茶品高质优,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最优品质。
3、市场定位。从近几年白茶的消费阶层来看,一般作为礼品茶或商务茶比较普遍;从消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等大城市。因此,重点要把市场放在这些区域,努力提高建德白茶市场份量;同时,要着眼于远期市场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建德白茶市场。
(二)发展规划
1、区域面积规划
由于白茶的生长环境对于白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白茶的种植地区推广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白茶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与适当集中开发的要求,明确下包乡、杨村桥的长宁片、下涯的大洲片、莲花镇的高山茶区、三都区域的前源片、洋尾乡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五、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扶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好白茶发展与其它支农**的配套衔接,出台有利于白茶发展的**措施。相关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形成市、镇(乡)、村三级配套**。市级**着重扶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白茶基地建设(包括种苗基地和种植推广),育苗补贴按实际出售数量,从20__年起每株给予0.03元的补贴,种植白茶按每亩50元补贴到农户。第二个层次是龙头企业培育,主要用于**龙头企业购置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具体视区划乡镇发展规模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家,每户按购置**设备所需资金4万元计算,给予每户补贴2万元。第三个层次是品牌建设,主要**企业对外宣传造势、参加各种展览评比活动等。根据这一**标准,预计第一阶段需投入全部经费列表如下(其中因20__年新发展面积以外地引进种苗为主,每株苗价0.55元,每株补贴0.30元):
2、抓好技术开发。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完善白茶标准,制定白茶生产技术系列标准;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引用新技术的力度;三是加强新技术研究开发,在白茶炒制工艺、茶形茶色以及生物技术的利用方面做好开发,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提升白茶产品档次。
3、建设种苗基地。在下包乡等乡镇建立“狮岩1号”以及安吉白茶原种苗繁育基地50亩,按每亩可出苗10万计,从20__年起,年出圃白茶苗500万株以上,满足全市发展白茶种苗需求。
4、加强品牌管理。一是组建建德白茶产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品牌运作。二是申报注册“新安白茶”商标,在包装方面**设计、**印制,**使用、**管理。三是加强市场监管,由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加强对白茶市场和流通的管理,同时,严格**外地劣质白茶流入建德,为创优品牌保驾护航。
5、建立实施机构。建立由市**任组长,各相关单位成员组成的全市白茶产业协调**协调机构,负责白茶生产的各方面**协调工作,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同时,由市农业局牵头,**人员建立白茶实施小组,具体抓好白茶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六、20__年主要工作
1、制定全市白茶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农业部门负责做好调研,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进一步深化、细化,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2、制定白茶产业发展扶持**,明确白茶种植发展的经费补贴等有关**标准,并以文件形式予以确定。
3、切实抓好种苗基地建设,为明年实施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根据20__年发展800亩的计划,确定在下包乡择地建立种苗基地25亩,并与育苗农户签订育苗协议。
4、抓好示范点建设。在下包、下涯大洲、杨村桥长宁、三都前源、莲花、洋尾等乡镇建立示范点3—5个,每个示范点面积5—10亩,每个乡镇示范面积40亩左右,全市示范点总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当年新增面积达到400亩以上。
5、建立**机构。一是建立由市分管**任组长的市白茶产业**协调机构,二是建立由市农业局分管副**任组长,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实施小组,负责白茶产业推广。
6、抓好宣传,营造发展白茶的良好氛围。电视台、**传媒中心等媒介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白茶致富之路,使全市茶农形成思白茶、种白茶、富茶农的健康环境。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
**来,区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多个领域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因此获得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称号。在此基础上,区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互联网+”,在“互联网+”细分领域聚集了一批高成长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引擎。笔者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推进区“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区“互联网+”企业现状
今年以来,区新增市场主体1700多家,其中仅“互联网+”企业就达到100余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互联网+传统产业”方面,成联电商创新“互联网+物流”产业电商模式,与*物流协会共建“*物流官网”,标志着**第一个以城市为节点的全国性综合物流信息信息化*台上线运营,并与“*耐材之窗网”(互联网+耐火材料)、“*陶瓷官网”(互联网+陶瓷)形成三大官网*台,形成了独特的官网发展模式。
“互联网+选矿选煤”方面,熙元科技的“*选矿选煤网”,集选矿选煤技术设备、矿产、药剂等服务,开设了24个频道、200个栏目,拥有注册用户8.2万余家,日*均浏览量1.6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方面,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去医院”服务云*台在工人医院正式上线,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实现预约挂号、排班查询、报告查询、手机支付、叫号查询、医院导航等各项便利功能,帮助用户省心、省时、省力地就医。中软智通开发的居民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于一体,可实现居民健康卡身份识别、跨地区(机构)就医、居民健康信息存取和医疗费用结算四大功能,目前已在市内部分县区发放350万张投入使用,发卡量全国领先,年底前将达到500万张。
“互联网+教育”方面,华发教育建立了智能设备+云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台,旗下的华发网络教育资源云*台为小学到高中段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可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内容。现有注册用户近1万人,总访问量达到4万多人次,发布资料近2.5万套。
“互联网+房地产”方面,聚集了知行、达意科技等相关企业,产品和服务涵盖智慧房产、智能家居、智慧物业等多个方向。此外,在“互联网+政务”“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旅游”等领域,众多业态模式创新企业不断涌现。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在推进“互联网+”行动过程中,区存在的困难问题有:
一是****:传统企业一般都可以从小做到大,小的时候赚小钱,大的时候赚大钱。但对于“做虚不做实”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往往必须在达到一个规模点之后才能赢利。目前,区内部分电商企业业务发展较快,项目前景十分看好,但因资**颈影响,制约了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进程。
二是专业竞争力问题。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方面研发能力还不足。相关企业在“互联网+”领域整体竞争力不强,税收贡献率不高,还不能够支撑和促进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思想观念问题:部分传统企业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对“互联网+”只是简单认为就是“+互联网”,找不准“+”的路径,不知应该怎么“+”。
四是技术和人才问题:一些传统企业想拥抱互联网,但缺少这方面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上有难度。
三、相关建议
“互联网+”是全新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可以在某些领域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能够带动传统产业提高竞争力是我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角度,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必须从战略上****,积极抢占“互联网+”制高点。
一要加强****。成立互联网产业发展协调小组或“互联网+”服务办公室,具体负责分行业、分领域编制好制定区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牵头**项目评审,**行业活动,搭建公共服务*台,协调解决互联网产业发展有关问题。
二要优化产业环境。深化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台的指导意见》、省《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配套**,重点对企业人才引进、住房补贴、办公场地租金补助等方面予以扶持。充分发挥和利用市电信、移动、联通等互联网运营商资源,做好宽带、物流、基础研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采取扶持技术创新、搭建公共*台、培育应用市场等举措,予以基础性、*台性**,对先行先试者进行鼓励。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区内现有互联网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互联网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借梯上楼、借智发展,将**的互联网产业资源为我所用。特别是加强与中关村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和科技成果。
四要加大财政扶持。用活用足上级关于互联网产业的相关**资源,积极争取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贷款贴息等各种补贴资金,为互联网产业尤其是在全国、全省技术领先的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具有成长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五要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利用市科技中心、区创业中心和软件园等现有载体资源,优先保障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参与互联网产业载体建设,形成投资多元、服务专业、市场运作、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的载体布局。
六要夯实人才基础。主动承接京津产业的转移和转化,瞄准**外知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新兴潜力企业、高端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互联网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领**才;搭建移动互联网人才公共服务*台,为人才引进、培育等提供专业服务。加强与高等院校、产业联盟的合作,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支撑体系。
七要突出“互联网+政务”建设。精简办事机构,减少繁杂的办公流程,通过移动互联网、网上营业厅开展各类政务活动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办办理医院挂号、违章罚款、出入境签注、纳税申报等公共事务。着**互联网企业发展、彻底解脱本地企业负担的原则,凡是政务活动能在网上实现的,本都实行网上办公。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2)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宠物一般是指家庭饲养的、作为伴侣动物的犬和猫等。其中,宠物狗和宠物猫无论是在家庭拥有率、规模还是消费者偏好方面都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
由于宠物能够缓解人类压力,改善人类健康,愈发得到人类的广泛喜好。随着人类生活水*的提高,在宠物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生存质量也不断提高。人类为自己的宠物购买食品、服装、附属用品,接受医疗、美容、驯养等服务,由此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宠物产业。宠物产业是指所有与宠物相关的行业, 宠物产业链包括宠物饲养、 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保险以及宠物善终等。
一 全球宠物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宠物市场已经逐步成熟,养宠物已经成为社会发达的一种标志。人们对宠物的日益喜爱促使宠物数量快速上升,进而促使宠物产业逐渐成长壮大。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院等新兴产业相继产生、快速发展,并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宠物市场日趋完善。
据统计, 20xx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达到997.41亿美元,预计 20xx 年将达到 1,050 亿美元。在过去五年中,全球宠物市场均保持了 4%-5%的同比增速,稳定增长的引擎则主要来源于新兴市场的高速成长。
20xx-2015 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
**是全球第一宠物大国,养宠物已经成为**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按数量多少依次为狗、猫、淡水观赏鱼、鸟、爬行动物等。庞大的宠物消费市场加快了宠物产业的细分步伐,**宠物产业包括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交易、宠物服务等多个门类。
据数据显示,**约 65%的家庭至少拥有一只宠物。1994 年,**宠物产业消费规模仅为170 亿美元;20xx年, **宠物产业消费规模达到 602.8 亿美元, 预计 20xx 年将达到 627.5 亿美元。**宠物经济发展的爆发期从 21 世纪初期开始,到 20xx-2005 年发展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7.5%以上。随后,**的宠物产业进入*稳增长期,虽然经历了 20xx 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期,但宠物产业仍保持着超过 4%的增长速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饲养宠物有着广泛的家庭基础,自20xx 年至20xx年间,饲养宠物的家庭比例始终保持在 60%以上,且在最近几年该比例略有提高,饲养宠物已成为稳定的社会需求。另外,从该图中亦不难看出,在**饲养犬类和猫类宠物的家庭数量和占比均较高。至20xx 年末,饲养犬类宠物的家庭数量为5,440 万户,占**全部家庭比例的44%;饲养猫类宠物的家庭数量为4,290 万户,占**全部家庭比例的35%。同时,该两项指标与**饲养宠物的家庭比例变动趋势一致,即在最近几年略有提高、长期来看趋于稳定。
受上述情形影响,**的宠物数量亦呈现出在较大规模上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具体如下:
如上图所示,除淡水鱼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类别的宠物数量相对稳定,且保持在较大规模,至20xx 年末,宠物犬的数量为7,780 万只,宠物猫的数量为8,580 万只。
庞大的消费群体派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xx 年,**宠物食品与用品的市场规模已达507.43 亿美元,并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具体如下:
二 *宠物行业发展现状
相比于国际宠物市场,**宠物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场规模增速在年均30%以上。结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可以把宠物行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种子萌芽期(1990-20xx年) ;第二个阶段:发展启动期(20xx-2008年) ;第三个阶段:快速发展期(20xx 年至今) 。目前**宠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1)市场规模
据统计,20xx 年**宠物行业消费规模为 719 亿元, 20xx 年有望首次突破千亿规模,20xx 年有望突破 2,000 亿元。
20xx-2014 年**宠物行业消费规模与同比增速
(2)发展特点
我国的宠物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几年来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长率。**宠物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市场迅速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不断提高,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消费观念发生较大变化,饲养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从20xx 年到 20xx 年的十年间,*的宠物行业消费规模增长了 36 倍,宠物食品、用品、美容保健、宠物医院等产品与服务市场日益升温。
二是形成一批宠物产业基地。随着宠物经济的不断发展,众多企业投身于宠物产业领域,在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宠物食(用)品的生产基地。成都是全国最大宠物犬繁育基地,并正加快集聚宠物食品企业,打造宠物食品生产基地;广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和水族器材产销基地;温州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皮质狗咬胶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欧、美、日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面临着**企业的激烈竞争。 **来, 我国宠物企业积极加快发展步伐,产品综合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宠物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品牌认知度方面都与**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以宠物食品为例,目前**企业占领*绝大部分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而*企业主要占领中低端市场。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一、发展现状
脱水菜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于xx年开始起步,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我市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脱水菜企业数量众多。全市现有脱水菜加工企业近100家,总加工能力近卫立正其中较大规模的有30多家,具备出口自*的有12家。
(二)青红椒产量全国第一。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青红椒脱水菜生产基地,青红椒总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70%以上。全市青红椒种植面积从20xx年以来,多数年份保持在10万亩左右,最高达13万亩,种植农户约6万户。脱水菜成品多数年份产量在1.5万吨一2万吨之间,产值5亿元左右。
(三)广大农民受益明显。青红椒亩产约3.5吨,**每吨价格约800多元,亩收益在3000元左右,比较效益明显,农民种植热情较高。另外企业生产期还可解决4—5万名季节性用工,生产结束后仍能解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四)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脱水菜和羊绒、葵仁、番茄酱等,是我市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但我市拥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较少,70%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其他贸易公司出口。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多、小,散,市场比较混乱。虽有近100家企业,但缺少上规模、上档次、技术先进、业界知名、广泛认可的大企业,与全国第一产地的地位不相称。企业多数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且各自为阵,没有发挥好主导市场的作用。绝大多数小企业春种时不签订订单,收购时抬高原料价格,使得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农民虽—时受益,但长远看弊多利少。生产结束出货时彼此又互相竞争,很容易被外地采购商各个击破,造成产品价格波动过大,行业周期性的出现滞销、亏损。另据了解,**外每年青红椒的需求量是2万吨左右,而我市产能已近20万吨,严重过剩,应尽快解决。
(二)产品良莠不齐,质量难以**。多数企业厂房因陋就简,生产设备落后,卫生**不到位,检测**不够,产品标准不一,仓储条件较差,特别是卫生、农残等隐患多。
(三)多为低端产品,缺少精深加工。产品都是初级原料,还要通过**外企业二次加工,然后***大企业最终加工包装后,才能上市。也有**部分企业开始给方便面企业加工终端产品,但数量还很小。总的来说,我市的产地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产品过于单一,有待继续拓宽。我市脱水莱主要是青红椒,另有极少的豆角、番茄、黄瓜等,但事实上胡萝卜、葱蒜、各类青菜等都可以制成脱水产品,**市场需求也很大,应该向多品种方向发展。
三、前景分析
(一)市场稳中有增。脱水莱产品作为***等国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着较为稳定的消费市场。同时受***等国家生活习惯的影响,脱水莱产品正在逐步进入其他国家。**随着方便面企业、快餐行业的发展,脱水菜产品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总体市场呈稳中有增的态势。
(二)我市仍具优势。青红椒的传统产区欧洲主产区因病虫害。减产严重,原料品质下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宁夏、甘肃、新疆、山西等地从种植规模、种植技术、产品质量、出海距离等方面,暂时难以与我市抗衡。我市水土光热自然条件适宜,使得我市成为外商关注的最佳产区之一。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当前生猪生产的主要特点
2、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一是*投入不足。
20xx年以前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xx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不到享受国家优惠**的规模,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很少,市财政财力有限,对生猪生产投入不够。
二是金融**力度不大。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因信贷担保与反担保机制未建立等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对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发展规模养猪提供信贷**。三是养殖户自身投入不足。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目前价格又走向低潮,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养殖户自身积累不足,再生产性投入不多。
2.3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比较效益较低,加上养殖风险大等原因,散养户不断下降已呈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给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机遇。
**来,我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规模养殖发展仍然不足,20xx年规模化程度仅为26.8%,20xx年虽然有所增加,生猪养殖特别是纯农业乡镇仍然以散养为主,但散养户下降幅度较大,近郊及工业乡镇无猪户已达75%,远郊乡镇也达到了40%左右,我市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
一、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xx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生产线项目、武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mw光伏组件项目、湘电风能(甘肃)有限公司年产200台套2.5mw及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宁波百事德武威久源光伏构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300mw支架及100m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等20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中广核一期49.5mw风力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二期49.5mw风电项目、大唐新能源49.5mw风电项目、武威洁源红沙岗58.5mw试验风光互补项目、常州天合49.5mw风电项目等正按计划进度抓紧建设。
(四)生物质能运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目前,武威市的生物质能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农村沼气。农村沼气的应用,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采用集中或分散式的处理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今后开发生物质能燃料、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三、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大唐武威新能源一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特变电工9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三期13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甘肃59mw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5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
(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资本积累缓慢,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节能照明等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但整体上仍处在产业链片段发展阶段,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五)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电网的通达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未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急需建设新能源电力输入输出配套设施。
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依据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及武威实际情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施规划带动、园区集聚、项目拉动、科技推动、**驱动的战术举措,多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科学谋划定位,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宏观引导,立足国家产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分析产业现状、行业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优势,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确定集群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科学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科学定位新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园区建设,搭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台。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台。武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工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和产业提升,是加快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在园区建设上,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点线结合、横纵拉伸,合理调整产业内部分工,使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互衔接;要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公共服务*台,创造良好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要坚持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主导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以合理布局项目和完善产业体系为主线,鼓励新能源企业向园区集中;要改善和优化园区投资环境,规范简化各类审批手续,推行“一企一策”和“一站式服务”, 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把园区打造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高地、**洼地、创业福地、投资宝地。当前要重点抓好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连接东西的交通优势和33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的并网条件,在312国道、高速铁路及连霍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若干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武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树立样板和标杆。二是加快推进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构建“4+3+2”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以常规装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循环产业链,配套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三是加快推进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引进发展风电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最终形成风光互补,全天候连续发电示范园区,力争形成民勤城东工业园区高载能产业的电源供应基地。四是规划建设天祝松山滩风电产业园。尽快开展该区域测风评估工作,以风电项目为依托,配套完善电网设施,力争在“xx”末将松山滩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的风电产业园。
(三) 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发展的产业链条。
一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精心谋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壮大新能源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光电、风电产业项目。二是要以创新的方法破解项目发展瓶颈。项目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土地和资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这两大难题。在土地方面,要积极研究**,利用好**,寻求增加建设用地途径,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确保用地供给。在融资方面,要按照boo(即:建设—拥有—经营)、bot(即:建设—经营—转让)、dbfo(即: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着力提高市场融资、提高资金运作水*,政银企三方要合力共为。三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光电、风电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一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重点项目。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注重科*作,制订详细工作推进计划,设定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一套方案,一个部门,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各项目单位进行了责任捆绑,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签约项目,要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尽快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抓好投产运行工作,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力争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四是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大力引进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装备项目,打造集高端装备及零部件与太阳电池及组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电站输出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链;大力引进风电整机制造项目,打造集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风电场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优势产业链,着力解决风电并网运行管理问题。
(四)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以*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增强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中心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标准的技术开发中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产业科技创新梯次格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培育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五)抢抓**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推进新能源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的**支撑、优质的服务跟进和强有力的**推动。一是**上倾斜。要牢牢把握中部崛起、东部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落实国家在资源、财政、投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特惠**,制定出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以优越的**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引进的重、特大新能源项目、高科技项目、龙头型项目要给予特殊**;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融资运作上的杠杆效应,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对标志性工程和新能源重点项目进行引导和扶持;要加大金融**力度,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新能源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二是服务上跟进。强化信息捕捉,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国家、省上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导向和项目申报信息;主动承接**外产业转移,建立*、社会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发模式,谋划、储备、引进一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早抢早抓快跑,第一时间向项目申报单位提供信息,第一时间**申报项目,努力提供项目争取的命中率;加强项目跟踪落实,对已上报争取的新能源项目,指派专人负责盯办,积极衔接落实。三是**上强化。要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强新能源开发队伍力量,统筹协调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技术指导、要素供给、协调服务、优惠**落实等事项,合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
就XX县而言,这一行业更是崭露头角,商品房增量市场、二手房存量市场、住房租赁市场都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全县城乡广大居民的住房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改善居民住房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从全县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也存在住房供需矛盾、市场运作不规范和土地价格偏高等问题。县房管局、县物价局于近期**人员对全县房地产市场作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针对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引导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
**来,在县委、县*“富民安居工程”等一系列方针**的贯彻落实下,全县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房地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持市场供需总量*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的形势下,全县房地产市场呈现快速运行的良好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发项目施工、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为拉动我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截至目前,全县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13家,注册资金1.9亿元,从“八五”期间至今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8.7亿元,先后建起龙山、环秀、玫瑰苑、环秀山庄、环秀嘉园、龙居华庭、金冠名城、豪门庄园等规模小区19个,构筑了
以普通商品住房和已购公房为主的住宅结构,城区规划内居民达2.7万户,住房建筑总面积241万*方米,户均建筑面积89.2*方米,人均建筑面积26*方米,20xx年度我县实施的“住房安居” 工程--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全县共计发放租金补贴9万余元, 62户住房困难家庭,200余人得到了住房保障,为“***阴”的建设和我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XX县房地产业实现投资额1.3亿元,施工面积28万*方米,新开工面积8.7万*方米,发放商品房预售项目5个,申请预售面积8.9万*方米,其中住宅面积7.7万*方米,共计692套,商业用房69套,建筑面积1.2万*方米,实现税费20xx余万元,同时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3000余个。房地产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拉动了社会总体消费水*的增长,同时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生活水*,为全县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带动我县建筑、建材、装饰、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XX县房地产业正处于相对*稳的发展时期,各类型楼盘销售情况良好。建筑类型方面,已建和待建楼房以砖混结构为主,框架结构楼房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十一五期间”在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的同时,全县房地产开发楼盘的品质得到了不断提升,购房户的居住环境日益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和品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加大了居民对住房消费的吸引力。消费结构方面,主要以90-140*方米左右的中、大户楼房面积为主,90*方米以下的小户型销售情况良好但数量较少,仅占年度开发量的30%左右。
总体看,20xx年XX县房地产需求增长速度将略低于前两年,房地产供求形势进一步改善,房地产价格涨势将趋向相对稳定。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抑制房地产非合理需求的力度加强,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等调控措施的实现以及二级市场的扩大,全县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主要消费需求是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城镇化居民、乡镇机关工作者及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成为购房的主力军;同时,个体从业者、私企老板及企业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等部分高收入群对高档住宅的需求也将有所增加。商品房购买对象以个人购买为主,投资商尚未大量出现。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市场化程度如何(特别是个人购房比例)以及投资性购房的比例。20xx年是XX县房价涨幅最大的一年,但从购房者购房的动机来看,全县城区购房者中,购房用于自己居住的比例达到89%,以投资为目的占9%,而纯属投机炒作购房的比例尚不到2%,说明县内整个房地产市场并未出现大量投机者,整个销售市场处于自然销售状态。
房屋价格在经历了20xx年爆增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实行货币从紧的金融**,建立和完善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了对土地和房产交易市场秩序的**、检查,实行稳健的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专项调控**,在今年全国经济增长过热的背景下,虽然目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但受土地价格、建筑“三材”价格上涨和小高层商品房投放量的增加,以及商品房配套设施,环境建设档次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供给与需求同步增长,商品房价格与商品住房价值基本相符,价格与价值之间并未形成较大的炒作空间,全县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没有呈现“泡沫”,并且还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预计今后几年房屋价格在略有上涨的基础**趋于*稳。
二、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体上说,XX县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较高,房地产业保持较快健康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住房供应结构不够合理。住房供应与居民需求的矛盾较突出, 90*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供应量不足四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楼盘中大户型较多,小户型较少,提高了商品房均价。
二是住房保障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覆盖全社会、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住房保障**尚不健全,虽然**性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已编制实行,但是经济适用住房和实物配租**尚未真正实施。
三是部分地域房价存在相对偏高现象。XX县房价总体来说基本合理,但受地域、交通、人文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地域价格差距较大,县城中心区域房屋均价已近2700元,而县城西南部地域楼房价格还在1800元左右,折合成本、地价等各因素,部分楼盘价格确实存在相对偏高的现象。
四是市场信息反馈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房地产投资额、销售量、空臵率、房价收入比、房屋存量、二手房交易信息等各项数据信息无法及时反馈,不能很好的为上级和**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五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相比还相对滞后。**来,XX县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与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相比还相对滞后。
六是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完善。部分开发商重视商品房建设,轻视配套设施建设的思想还很严重。相当项目配套设施水*低,配套不完善,开发项目整体功能差,造成消费者使用不方便,也给社
会带来一些隐患。如绿地、公厕、幼儿园、超市、健身场、物业用房等这些基础配套设施多数小区没有或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
七是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宏观调控**和行政管理措施不到位或跟不上房地产市场形势发展,部分开发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够完善,还存在着想通过**开发、虚假广告、**销售、延期交房、缩水面积、降低房屋质量等方式提高企业利润的问题。
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资质水*不高。现有开发企业13家,其中仅有1家是2级资质的开发企业,其余都是3、4级企业,因而群体资质水*不高;开发小区的品位参差不齐,住宅**少,上规模、上档次的住宅小区寥寥无几。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是切实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针对XX县房地产市场的开发现状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住宅发展规划,在**非住宅及高价住宅的基础上,着力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应比例,缓冲当前大户型、高价房的单一供应结构的需求,严格落实*90/70**,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使房地产市场品种丰富,让居民“购者有其屋”。
二是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和*关注及改善“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廉租住房作为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基本途径,应根据全县实际制定发展目标,有计划地推进,继续加大对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力度,扩大保障范围,完善保障**,强化*责任,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三是**商品房价格非正常上涨。首先,要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给,确保适度土地供应总量,逐步建立梯度土地供应体系。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
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近期,**政研室**儿庄区、市中区和山亭区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来,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持续提升,现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其中,台儿庄区积极引进美琪服装、青纺联织造、酒店用纺织品等项目,开工建设联润3万纱锭纺纱项目,新上20万锭精梳纱和800万米牛仔布生产线,全区现已形成功能性面料1500万米、酒店用纺织品1500吨、成衣100万件的产能。市中区仅税郭镇就有纺织服装企业130余家,另有小型纺织服装企业200余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是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山亭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家,20xx年全区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利润86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6.2%、5.8%.
(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积极突破发展瓶颈,陆续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台儿庄区联润新材料公司的高端纤维产能位居全省前5位,20xx年位居*纺织500强企业第14位。海扬**牛仔布产能居全市首位,是20xx年*棉纺织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和色织布主营业务收入20强企业。市中区纺纱和织布业以正凯新材料、东方纺织等公司为**;印染业以宝隆制衣、鸿泰制衣等公司为**;服装业以海之杰、龙翔针织等公司为**。上述企业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过亿元企业3家。山亭区银光精纺、海扬服装、丰泽印染等公司销售收入及纳税额也都达到一定规模。
(三)创新研发日趋活跃。通过与业内知名院所开展合作交流,不断加大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投入,整个产业正加快向技术密集型、高端科技型方向迈进。其中,台儿庄区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开展多领域合作,全区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参与国家标准化制定2项。市中区加强同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先后邀请其专家教授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鼓励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引进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加盟或开展短期生产指导,宝隆、鸿泰等企业都高薪聘请了南方专家进行技术管理。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较高端的产品结构,在传统纺织业遭受东南亚、南亚等欠发达国家冲击的形势下,我市纺织企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四)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随着产业升级、产品创新和品种丰富,我市的纺织服装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其中,台儿庄区海扬**公司生产各类高档特细精梳纱线500余种,全棉、混纺及弹力牛仔布、本色布1000余种,"海扬"牌色织牛仔布和棉本纺布均被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市中区拥有纺织服装企业注册商标12件,其中,金田服饰公司"劲仔"品牌荣获全省"十大新星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华派集团自主研发的"时尚家族"服饰已开设专卖店50余家;海之杰公司针(梭)织中东长袍、世纪公司婴幼儿口水巾、宝源公司婴儿爬爬服等,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劲。
(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来,我市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新旧动能转换相关**,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对纺织服装产业予以精准扶持。台儿庄区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促进工业创新转型提档升级、财政金融**实体经济等**措施的争引,高效使用接续还贷资金。全力**海扬**在新三板上市,协助补充完善相关手续,引导联润新材料在中小板、新三板挂牌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市中区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纵深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攻坚战,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管理、品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推动了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通过强基础、培龙头、扩规模等多元化发展举措,竞争优势凸显,发展成效显著。但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客观影响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产业仍在低位运行。纺织服装企业模仿和跟进现象比较普遍,同质化问题严重。部分企业处于小作坊状态,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企业产品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大部分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附加值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受以上原因及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财税贡献还不突出。
(二)自主品牌建设缺失。市中区虽然为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但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企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自有品牌、自主开发比重较低。山亭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品牌一直存在短板,多数企业只重视外贸订单,产品出口主要以贴牌加工为主,有竞争力的产品较少,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基础研究和研发投入不够,只是通过引进设备来提升自身技术水*,技术创新、原创设计开发能力偏弱。银光精纺制品有限公司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销路一直较为单一,近期受沃尔玛超市订单锐减影响,导致企业20xx年产量及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了下降。
(四)要素制约比较明显。银行贷款收紧、附加条件增加以及续贷不及时导致企业运行困难,有的企业为了资金救急选择短贷长投,其中隐藏较大风险。当前市场活跃度较低,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新建重点项目进度缓慢,实现年度目标压力较大。纺织产业用工缺口较大,如海扬服装有限公司行情虽较好,但由于招工难,导致熟练工缺口100多人,严重影响了订单交付。与此同时,产品研发、高端管理人才不足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下一步发展建议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结合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现对推动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搞好产业引导。以贯彻落实《*制造20xx》《<****20xx>山东省行动纲要》《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及《枣庄市"265"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为出发点,围绕建链、补链、强链,高标准制定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将纺织服装的定位从乡土型、传统型向既拥有自己特色与传统且又精致、时尚、现代的纺织服装产业转变。深化企业产权****,完善产业**,积极做好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和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培育。全面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台的孵化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积极搭建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台,为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弱、管理水*低下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经营、管理水*。
(二)突出搞好技术创新。加快科研、商贸、物流、检测等公共服务*台建设,构**、银、企和中介机构"四位一体"的融资*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地、资金、环境等各方面保障,培育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尊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以现代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高效、清洁、生态发展。积极加强与枣庄学院、华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将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科技投入、推广应用的主体。
(三)突出搞好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定位,以塑造我市纺织服装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以构建品牌营销体系为载体,大力实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实现我市从纺织服装生产大市向品牌强市的转变。**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外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实现从OEM(原产地加工)到ODM(原产地设计生产)再到品牌营销升级,逐步进入市场营销的高利润环节。引导企业与**大企业集团实施强强联合、战略合作,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四)突出搞好人才培养。聚焦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坚持服务大局、按需引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引进具有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人才、智力的培育和引进,**部分优秀企业家轮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选择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年轻人,跟随外来专家学习,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深度。做好**、高级**资格评审的推荐工作,**员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为企业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强企业软实力。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
按照市**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领先水*。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条件和机遇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的若***》、《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如何出台具体**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在**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以外,市*设立专项资金,重点**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四是政务**。市县区*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给予补贴。
牵头**: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 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执笔人: 徐 易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的,技术水*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的,在**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住房和城乡*7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的,技术水*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的,在**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住房和城乡*7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8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我县县委、*****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近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二)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网吧14家(县城12家,通关镇2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娱乐、**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资源现状。①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歌曲)、《双胞迷城:》、《哈尼文化丛书》(6本)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②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③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来,随着县委*的深入挖掘利用及**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五)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我县自以来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11。72亿元,共接待游客达11。3万人次,同比增长8。7%,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并被人民网等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
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二)成立专门的**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工作会议提出的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进行“三项**”**,明确岗位责任,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二是对歌舞团进行深化**,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全团岗位绩效工资**,打破身份、职称,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配**,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三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理顺隶属关系。四是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与全市**步调组建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变文化市场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监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六)创新文化服务、引导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的终端,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又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水*,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文化产品,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造舒适的文化休闲与消费*台,有效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习惯,自己花钱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七)构建文化发展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传播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民间工艺业等文化产业,建成门类齐全,运转有力的文化体系,同时建立多元的投入体制,培育外向型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长效运行机制及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入挖掘、整理以“阿迷车”、“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为主线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创作出更多的文艺**,加以打造、提升,充分利用。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9
为完成好市*关于服装加工业调研工作任务,推动我市服装产业(不含裘皮)二次创业,为打造实力、**灯塔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通过走访服装加工户、召开服装加工户座谈会、赴浙江**镇考察服装业发展、与我市驻**镇服装企业座谈、**委员到服装加工点视察、听取市经济信息化局介绍相关情况等方式进行调研,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形成报告如下:
我市服装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市服装加工业起步于**开发之初,先是出现零星的服装制作和销售商,逐渐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的零散式经营,发展到初具规模,曾经一度成为灯塔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服装业在全市经济中地位不断下降,支柱地位荡然无存,大量精英服装企业外流,产业呈现凋零的趋势。目前我市服装加工业户尚有近300户,其中登记注册的有100户,相关配套的水洗、印花、辅料业户40余家,年产各类服装8000万件,年产值32亿元,利税1.1亿元,实缴税金20xx万元,实现出**货值7000万元,从业人员达2万人。服装加工户一类是以外贸订单为主的代工企业,主要根据订单加工运动服、校服、工装等服装,不经过市场,不负责销售,赚取加工费,现存规模服装企业大多为此类。一类是自己设计生产加工牛仔裤、童装等,自行销售或委托五爱市场、西柳市场进行批发销售,我市服装加工户多为此类。一类是生产加工床上用品,自行负责销售,但此类加工户占比不大。
服装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服装加工户(企业)分布零散,没有产生集聚效应。我市服装加工户呈星状零散分布,更多小业户散居在民房和居民区内,给*指导、管理和服务增加了难度,分布分散,没有产生积聚效应。服装加工受规划、土地、自身等因素的制约,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以及扩大规模受到严重影响,布局局促,车间、库房等过于紧凑,空间狭小,人员又密集,消防始终存在极大的隐患,一旦失事,后果将十分严重。
2、服装加工没有形成产业优势,产业链条不完备。服装加工户大多观念落后,很多小厂仍然沿袭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了增加利润进行逃税,甚至不办理营业执照,进行地下生产销售。管理粗放,缺乏品牌意识和高端技术,利润更多来自于贴牌加工,效益偏低,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弱。服装加工没有形成原材料、生产加工、物流及相关产业集中完备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产业优势。行业内部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恶性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招工的问题上表现的愈来愈突出,通过买工人的**,相互拆台犹为严重。
3、*扶持力度小,规划和服务滞后。由于经济占比小,全行业的总税收不及好的时期一个选矿厂的税收,*重视不够,扶持力度小,缺乏持续的服装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影响了服装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服装企业发展,尤其是有些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规划和土地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借鉴浙江**镇的发展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浙江**镇在**开放之初,镇区仅仅是0.8*方公里常驻人口不足2300人的一条“扁担街”,但通过重点扶持服装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童装产业为支柱、金属新材、新型纺织共3大特色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财政收入14.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650亿元,有销售收入20xx万以上规模企业101家(其中过亿企业37家,上市公司1家),成为20*方公里建成区30万人口的大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列浙江省乡镇五强。
“一业兴百业兴”,扶持和发展好一个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区域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灯塔服装与**同时起步,甚至在初期规模和影响超过了**,灯塔童装曾经享誉东北甚至**市场,目前在辽宁西柳、五爱市场以及浙江**镇仍然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尤其是童裤在全国服装中依然独领风骚。因此,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具备基础和条件,扶持发展也十分必要。
1、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推动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力量,人是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产业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需要*不断培育推动发展,需要*在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提供基地搭建*台。我市裘皮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佟二堡城镇化的进程、海宁皮革城等的建设推动了裘皮产业的提升,就充分论证了这个观点。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可为服装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舞台和基地,可推动服装企业集聚,有助于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发展服装产业,在湖州市率先采用工业用地拍卖形式,**规划建设了童装**园、童装科技园和童装创新园等三大产业园区,吸引了本地和**童装企业进驻园区,逐步形成“家庭作坊—**园区—工业规模园区”的阶梯式集群发展格局。服装产业的发展使镇区集聚了本地人口10万,外来人口20万,镇区也随之不断扩大,建成区达到近20*方公里,形成了很大规模的城镇(城市)。
2、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为全民创业、就业和再就业搭建*台,促进“创业型城市”的创建。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数万农民失地进城,就业才能安居,安置他们就业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服装产业是安置农民就业和城市居民再就业的一个主要产业。服装产业门槛低,投资可大可小,只要有创业梦想的人都可以参与,对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稍加培训即可实现就业,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可为能人创业、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搭建一个有效*台,是市*打造“创业型城市”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规划建设园区扶持发展服装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本地企业家,实现了全镇80%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转移,服装产业成为全民参与的百姓产业、富民产业。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大批有创业梦想的人到**发展,全国大批的产业工人到**工作和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不竭的精神源泉。我市现在就已有40多家服装精英企业落户**,而且发展的都非常好,有的甚至年销售额超过了亿元,灯塔服装企业牵头正在**积极筹备组建辽宁商会,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这些企业大多保留了在灯塔的部分生产能力,对家乡发展服装产业保持着很高的期望值,为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发展服装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打造实力灯塔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和**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普遍进入低谷,我市也面临同样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我市服装行业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完全可以通过培育发展服装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服装产业,培育了全国规模最大、分工协作最紧密的童装产业集群。截至20xx年,**镇共有童装企业8577家(含个体户总计近20000家),年产童装8.7亿件套,占**市场1/3,年销售额超350亿元,居全国之首。共集聚为童装配套的印花、绣花、罗纹、辅料企业2316家,物流、设备租赁、房屋租赁、劳力、融资等市场也随之不断成熟。服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产在**经济占比达到了42%。
佟二堡的皮革、皮草已经成为享誉**甚至世界的产业,*佟二堡已经成为灯塔的一张名片。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有利于解决服装加工户的生产安全问题、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实现服装行业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对服装企业进行集中指导、管理和服务,集中打造“灯塔服装”这个集体品牌,再造灯塔另一张名片,进一步扩大灯塔的知名度。
关于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和扶持发展的建议
鉴于我市服装产业的基础和当前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市*扶持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再造灯塔经济有力支撑。
1、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发挥积聚和规模效应。由*牵头,专门去**考察,深入听取业户意见,就建立服装工业园区进行充分调研、深入论证。可以参照佟二堡和**模式,在城区北外环附近规划再建一个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园区总体规划300亩(当然规模具体多大合适还需要***相关部门论证),一期建设100亩,可采用单元模式,按容纳30个工人每层200*共3层计600*(一层店面,二层车间,三层宿舍)为单位,建筑面积总计60000*,**规划建设,供100家企业入驻;二期200亩,建筑面积总计120000*,供200家企业入驻。土地以工业企业用地招排挂模式,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服装企业自建、*和服装商会共建、服装商会自建等模式。企业可采取购买或租赁方式入驻,购买价格定位以开发企业微利为原则,并协助服装企业贷款;租赁可参照**镇做法,现在**镇租赁一个单位店面(1000*左右)15万左右/年,要综合考量服装企业的承受能力,避免服装企业流动资金固化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规模企业可以根据*要求自己规划设计,自主建设。在园区内建立一站式服务和发展诸如餐饮、物流、房产等相关配套产业,主打集中、集聚牌。集中提供所需的布料、辅料和物流,逐渐发展成设计、生产、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条。配齐园区配套设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
2、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软硬环境。总结产业发展和前两次园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个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集群)需要多年甚至更多年,需要*的持续不断的引导、服务、呵护和培育。一个园区发挥集聚效应,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规划和建设。**在发展服装产业经过了近30年,经历了数届*委*持续推动和精心呵护,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培育和服务上始终上下齐心,始终坚持实行养护和服务,尤其是对待一些小业户,除了侵权举报予以严厉处罚外,税费几乎是实行申报、自愿缴纳原则,甚至可以视企业经济状况不缴纳。相关部门执法实行内严外宽的做法,对外来客商甚至极为宽容,目的就是吸引外来客商集聚。**,为推进**童装产业升级,湖州市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童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每年匹配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因此,如果市*决心规划建设服装工业园区,即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规划的实施,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改进*及部门的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发展的软环境。成立并长期保持市*主要**牵头,各****参加的**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推动实施,协调解决问题。在行业低谷时期和企业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更要积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搭*台,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度过困难。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协调与服装加工业相关的工商、税务、质检、消防、交通等部门,提供入园企业的行政服务和**的行政执法工作,并**协调全市服装企业发展的行政执法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吸引外来客商、扶持服装企业的发展。要在注重管理和引导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业户的发展激情和热情,为服装企业发展创造良好且相对宽松的环境。
3、组建服装行业商会,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商会凝聚服装加工户,制定和执行行业规范,引导服装加工户登记注册,打造服装整体品牌;牵头加工户与*协商园区建设和企业入驻事项,协商解决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协调企业用工以及职工养老保险等事宜。*不断加大对服装商会指导,**商会加强与全国各地服装商会(协会)和服装企业的联系,开展合作交流等事宜,发挥好*与商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园区建成后****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取缔分散在居民区的加工点和黑加工点。
4、培育龙头,实施品牌战略。为提升服装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可按照“扶大扶强择优”原则,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企业,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鉴**外先进经验,引导业户不断转变观念,扶助服装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实施现代化管理,改粗放式生产经营为精细化经营。整合灯塔服装的品牌资源,积极打造“灯塔服装”这个集体品牌。由***或委托园区**管理办公室协调行业商会进行园区规划和整体形象设计,**宣传和招商工作,创*“灯塔服装”品牌和不断扩大服装工业园区的影响。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型自然突变体,与*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
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__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__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__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__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欠缺。从客观上讲,这几年由于我市白茶发展前几年步伐缓慢,品牌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从主观上讲,没有很好重视品牌管理,今年市场上有部分茶农从松阳等地购进低质白茶,以次充好,损害了建德白茶的形象。此外,建德白茶品牌运作力度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
3、一次性投入相对偏高。由于今年本地供苗能力严重不足,要满足农户今年的规模性发展需求,需从外地调进种苗。但目前白茶种苗十分紧张,外地种苗价格几经拉拨,一路飙升,使苗价从去年的0.15元/株狂升至现今的0.55元/株。如按这一苗价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就达到2200元,高价苗成为我市今年发展白茶的最大制约。
四、白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规划
(一)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我市白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通过*引导、行政推动、**扶持等措施,实现新增白茶面积5000亩,实现5000万元产值;第二个阶段是20__年至20__年,在第一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推动、示范辐射,全市白茶种植面积再增5000亩,白茶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我市新的亿元产业。
2、产品定位。由于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优质白茶十分适宜,因而,产品可以定位为高档名优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在价位上与常茶区分**,使白茶成为我市高档名优茶的标志茶;二是高质,高档茶要有高品质,以高品质来保证高效益,要**生产技术标准,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起点,逐步推广绿色白茶、有机白茶生产技术,确保我市白茶品高质优,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最优品质。
3、市场定位。从近几年白茶的消费阶层来看,一般作为礼品茶或商务茶比较普遍;从消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等大城市。因此,重点要把市场放在这些区域,努力提高建德白茶市场份量;同时,要着眼于远期市场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建德白茶市场。
(二)发展规划
1、区域面积规划
由于白茶的生长环境对于白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白茶的种植地区推广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白茶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与适当集中开发的要求,明确下包乡、杨村桥的长宁片、下涯的大洲片、莲花镇的高山茶区、三都区域的前源片、洋尾乡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五、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扶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好白茶发展与其它支农**的配套衔接,出台有利于白茶发展的**措施。相关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形成市、镇(乡)、村三级配套**。市级**着重扶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白茶基地建设(包括种苗基地和种植推广),育苗补贴按实际出售数量,从20__年起每株给予0.03元的补贴,种植白茶按每亩50元补贴到农户。第二个层次是龙头企业培育,主要用于**龙头企业购置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具体视区划乡镇发展规模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家,每户按购置**设备所需资金4万元计算,给予每户补贴2万元。第三个层次是品牌建设,主要**企业对外宣传造势、参加各种展览评比活动等。根据这一**标准,预计第一阶段需投入全部经费列表如下(其中因20__年新发展面积以外地引进种苗为主,每株苗价0.55元,每株补贴0.30元):
2、抓好技术开发。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完善白茶标准,制定白茶生产技术系列标准;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引用新技术的力度;三是加强新技术研究开发,在白茶炒制工艺、茶形茶色以及生物技术的利用方面做好开发,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提升白茶产品档次。
3、建设种苗基地。在下包乡等乡镇建立“狮岩1号”以及安吉白茶原种苗繁育基地50亩,按每亩可出苗10万计,从20__年起,年出圃白茶苗500万株以上,满足全市发展白茶种苗需求。
4、加强品牌管理。一是组建建德白茶产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品牌运作。二是申报注册“新安白茶”商标,在包装方面**设计、**印制,**使用、**管理。三是加强市场监管,由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加强对白茶市场和流通的管理,同时,严格**外地劣质白茶流入建德,为创优品牌保驾护航。
5、建立实施机构。建立由市**任组长,各相关单位成员组成的全市白茶产业协调**协调机构,负责白茶生产的各方面**协调工作,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同时,由市农业局牵头,**人员建立白茶实施小组,具体抓好白茶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六、20__年主要工作
1、制定全市白茶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农业部门负责做好调研,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进一步深化、细化,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2、制定白茶产业发展扶持**,明确白茶种植发展的经费补贴等有关**标准,并以文件形式予以确定。
3、切实抓好种苗基地建设,为明年实施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根据20__年发展800亩的计划,确定在下包乡择地建立种苗基地25亩,并与育苗农户签订育苗协议。
4、抓好示范点建设。在下包、下涯大洲、杨村桥长宁、三都前源、莲花、洋尾等乡镇建立示范点3—5个,每个示范点面积5—10亩,每个乡镇示范面积40亩左右,全市示范点总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当年新增面积达到400亩以上。
5、建立**机构。一是建立由市分管**任组长的市白茶产业**协调机构,二是建立由市农业局分管副**任组长,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实施小组,负责白茶产业推广。
6、抓好宣传,营造发展白茶的良好氛围。电视台、**传媒中心等媒介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白茶致富之路,使全市茶农形成思白茶、种白茶、富茶农的健康环境。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3)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一、增强机遇意识,更新发展理念
旅游产业是最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优势产业,**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使**这座工业立市的城市,逐步向科技新城、生态新城和商务花园城市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理念上坚持“大旅游、大好发展、大产业”,
将强化市场主体、城市营销等新的旅游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规划,真正做到以国际化的视野、战略性的思维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
二、强化*主导,加快发展速度
实施*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是我国许多新兴旅游城市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我市是一个工业立市的城市,但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和基础条件比较好。作为我国南方的铁路枢纽,公路四通八达,航空便捷,具有旅游可进入性强的特点。**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根据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大力推进*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落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扶持**,加强对我市旅游产业的**驱动和资金投入,在旅游规划、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打造旅游产业链、城市形象营销、培育旅游人才队伍等方面充分发挥*的主导作用,通过大力旅游产业,推进我市建设科技新城、生态新城的进程。
三、深化产品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针对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主打旅游产品和旅游**的现状,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的适度从宽的财政和金融**,有选择性地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建设。
要重点完善和提升炎帝陵、桃源洞、酒埠江风景区、大京湖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功能,提升这四个相对成熟景区的品质,以创建国家等级旅游区为目标,加速景区提质上档的进程,打造成带动作用大的旅游**,增强我市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打造以**市城区为龙头、以**县和醴陵市为两翼的**城市群休闲游憩区。加快**县和醴陵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提质,完善**市城区的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会展等服务功能。充分挖掘诗圣杜甫等骚人墨客在**留下的诗词歌赋等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湘江风光带文化长廊和亭台楼阁。以空灵岸、资福寺等的宗教旅游、科普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和醴陵市的书院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工业旅游为吸引点,以**市城区绝对优势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配套合理的的*中部地区最大的服饰流通中心为游客集聚核能,建设集聚能力强、和长沙及湘潭旅游产品差异性大、产业链长的**城市群休闲游憩区。
请国际品牌的旅游策划公司,策划和包装针对**旅游市场的炎帝陵、神农谷探险旅游项目。
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中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转型的机遇,将废弃的工业生产场地开发成以窄轨列车为景区内交通工具的、个性化的游乐园。
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方式,引入红色历奇项目,将红色文化、时尚的历奇项目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包装和建设好茶陵工农兵*纪念馆、**标语博物馆、万寿宫等红色旅游景区(点),打造纵贯106国道的红色旅游**线。
四、强化市场营销,打造旅游目的地
**拥有国际化的旅游资源却未能打造出国际化的旅游产品,拥有绝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却未能成为湖南旅游的集散中心,拥有丰富的有文化内涵的山水资源却未能成为**生态休闲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原因是**旅游市场营销的缺失。**旅游迫切需要以*主导的旅游城市公共形象的营销,迫切需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打造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要加强与强势**的合作,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对接长沙、湘潭、衡阳等地成熟的旅游线路,借船出海。和长沙、湘潭捆绑营销,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继续举办炎帝陵公祭、服饰文化节等影响深远的节会活动,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河西旧城改造和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中,在**火车站附近,注意增加炎帝、空灵岸等**地域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营造*优秀旅游城市的氛围。
同时,**旅游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围绕旅游六要素整合资源,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旅游产业化水*。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东至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是县委、县*、县*今年确定的重点**协商活动之一。县***专题调研组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县直相关部门、涉旅企业等各方意见,全面了解东至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同时,赴省内XX县、XX市、XX县、XX区太*湖管委会及江西XX县学习考察,借鉴经验。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来,东至旅游产业抢抓“三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旅游XX县”战略目标,夯实基础,蓄势发力。目前,我县拥有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4a级1家,3a级2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安徽省旅游乡镇5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星级农家乐2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星级旅游饭店2家;四星级旅游餐馆1家;旅行社(门市部)4家,旅游车队1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7家。
一是景区建设初见成效。九天仙寓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4a级景区零突破;历山景区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南溪古寨依托《南溪古寨历史文化发掘与开发研究》成果,已完成规划初稿,正在积极开展征地、河道整修、游步道建设等基础工作,启动4a景区创建;金鸡窠漂流整修后重新开业。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西海温泉度假村、环升金湖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印象东流大酒店投入试营业,大渡口国际假日大酒店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仙寓山庄改造等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今年又新引进尧渡河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正待开工建设,已先期启动漂流项目。
三是环升金湖旅游开始起步。以环升金湖乡村旅游发展为破题,坚持先行先试,规划建设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升金湖科普旅游接待中心;大渡口龙源旅游度假村(江南农业科技园)在成功创建省级五星级农家乐、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基础上,正积极申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是乡村旅游蓄势待发。县城及周边形成以金字牌森林公园、西山天坑云石、梅山生态旅游、历桥上谢生态休闲旅游、锦源生态园、小黄泥湖生态农庄等环城生态休闲旅游带,配以青水湖畔生态农庄、梅山农家乐、黄泥农家乐等为主体的农家乐群;东流镇规划建设陶公文化旅游区,启动东流老街重点古建筑、双塔和陶公祠的修缮及省级农业示范区旅游观光项目。县域东南部的源口生态休闲游,官港、洋湖等地的生态休闲农业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蓬勃兴起。
二、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东至是一个以山为景、以水为灵的山区县,独特的地域风貌与多样的文化传承,织就了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
一是**支撑优势。**来,国家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系列措施。一是颁布实施旅游法,以法律形式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权威保障;二是出台****旅游发展。特别是*今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要求;三是专项规划推进区域发展。年初,*批复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东至既处在示范区的核心区,又处于“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的交汇处,发展旅游机遇难得。
二是生态宜居优势。“生态优良,资源丰富,点多面广”是东至旅游资源特色。境内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环境优美,山、丘、圩、湖种类齐全,人居环境宜居宜游。有“*鹤湖”“鸿雁之乡”——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天仙寓、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历山、龙源旅游度假村、国家2a级旅游区东流古文化区、省级森林公园天台山;还有被誉为摄影家天堂的尧渡河景区,及西山天坑、许世英故居、周氏家族遗址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三是人文厚重优势。东至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86项。其中东流老街、陶公祠、双塔、许世英故居、金宗祠等10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至花灯”、“福主庙会”等6个项目位列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另外,东至还拥有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关子钞版,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可信性最高的宋代钞版,堪称我国货币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发展的氛围不浓。对旅游XX县战略的地位认识不到位,旅游发展理念还未牢固树立,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未根本转变。相关部门工作开展不能主动服务和服从于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少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主动出招。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旅游从业者对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有志于旅游创业且持之以恒的仁人志士。
二是主题定位不能有效**。“尧舜之乡,灵山秀水”“尧舜之乡,魄力东至”“尧舜之乡,休闲港湾”“尧舜东至,山水升金”……等等,至今未形成一个全县**的对外宣传定位,也没有**的、叫得响、令人过目不忘的营销宣传主题。
三是灯下黑愈发凸显。东至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组成部分,东有九华山、黄山、西递宏村,南有婺源,西有庐山,北有天柱山,5a级景区环绕四周。在这样一个旅游资源高端云集的集合区中,我县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运营规范,称得上真正景区的旅游产品。县内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没有形成互连互通,没有一处纳入周边旅游线路的景点,游人寥寥,甚至县内也没有一条可供游客选择的成熟线路,客源市场单一。
四是景区可进入性依然较差。沿国、省道旅游交通指示牌设置不完善,数量及配置不能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县城至九天仙寓等旅游景区公交车辆班次少、运行不畅;升金湖通湖道路仅小路嘴跨湖大桥一段及科普中心(保护局所在地)路况好一些,其余都是泥泞小路;龙源旅游度假村(江南科技园)、青水湖畔生态农庄等通行道路不畅;尧渡河漂流景区以砂石路为主,伴以泥泞小道;东流古文化区内也是辗转艰难……,这些地方大都是我县游人首选之地,由于可进入性差,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多扫兴而归。
五是县城主城区建设不能顺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城市建设、交通、土地使用等规划未能与旅游规划有效衔接。在推进主城区建设中,忽视了城旅融合互促功能。城市布局存在着文化品位上展现不高、建筑风格不明、地域特色彰显不足等问题。加之城市公园、市民活动广场等文体场所硬件环境不足,服务配套跟不上,难以让游客逗留。
六是文化旅游融合不足。文化与旅游缺乏**规划和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合作领域不宽,机制不畅。各类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布局零散,规划难以**,特色挖掘不够。各类文化展现方式单一,各类文物深藏闺中,没有打造成旅游产品,难以为游客服务。
七是旅游企业层次较低。九天仙寓虽然创建了国家4a级,但配套设施、服务水*、宣传促销等名不符实。3家旅行社1个门市部,仅停留在编排县外旅游线路,**游客外出旅游,县内的线路编排、外来业务承办等功能服务基本没有,宾馆、饭店整体接待能力有限,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仍是空白。
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提供保障。
1、强化*主导。*应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调研组考察的XX县,确立了“旅游与工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对全县所有乡镇按工业类和旅游类进行分类考核,建立旅游考核台帐,旅游乡镇考核以旅游为主;XX区*主导力度更大,综合目标考核100分,旅游占了10分;XX县委、县*自2010年开始连续出台三个推动旅游发展的措施(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乡村旅游发展意见、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旅游XX县”是东至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应充分发挥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形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要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分类考核机制,按照年度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列入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权重可区别对待,实行分类考核。
2、加强部门协作。旅游“六要素”产业涉及交通、农业、林业、经信、文化及商务等诸多部门,谋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用大产业的观念来共同推进。要加大应用考核奖惩机制,发挥各相关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发挥应有作用,用实际行动推进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提供**保障。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长线朝阳产业,离不开*的**和**的保障。要拿出切实的措施,出台刚性**,吸引客商投资旅游产业,带动社会融资,促进产业做强。XX县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发展模式和我县相类似,该县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每年拿出上千万的发展资金,对景区创a、宾馆创星、乡镇创优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对投资旅游产业的企业,除享受各项招商引资优惠**外,重点突出了优先保障旅游企业的用地需求,不同项目,土地出让金按照不同比例返还,**项目建设。
(二)规划引领,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绘好发展蓝图。
为抢抓机遇,对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各类专项规划需立即着手编制。
1、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应力求科学严谨。规划编制应紧扣皖南示范区《规划纲要》,编制中既要聘请高规格的专家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又要邀请一些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征求各界意见,确保规划的实事求是和可操作性。规划一旦实施,必须一以贯之执行。
以XX区太*湖为例,发展之初也有很多迷惑。2002年,太*湖管委会在当年门票收入不足50万的情况下,拿出100多万元,邀请**水域规划专家进行专项规划的编制,对太*湖水域开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评审由省旅游局**。规划实施10余年,一直体现着时代发展要求。管委会****一任接着一任,严格按照规划布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太*湖现已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2、相关规划应与旅游相互融合。即将编制的全县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县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化产业规划以及各乡镇发展规划,都应兼顾旅游发展,为相关旅游项目用地需求留足发展空间。同时,要以当前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契机,规划好城市道路与旅游设施标识系统、城市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咨询与市场监管服务系统、游客中心及集散点服务系统等。通过高度**相互融合的各项规划的引领,着力打造和构建特色鲜明、融会贯通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重点突破,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亮点。
东至作为安徽省西南门户,要在高端旅游景区环绕的现实中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必须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走观光休闲可持续发展之路,抓重点,重点抓,着力构建“一湖、一山、一带” 产业发展格局。
1、擦亮升金湖这块金字招牌。升金湖的候鸟资源是独特和无可比拟的,打好升金湖牌应是我们旅游XX县的重头戏。一要挖掘升金湖生态科考旅游文化。重点发挥升金湖湿地生态科考中心旅游功能,通过标本展示、文字介绍、科教影片等方式,把升金湖鸟类、湿地等资源的独特魅力展现给游人。二要规划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升金湖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里明确的“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的重要节点。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规划路网走向,建设环湖公路。三要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切实推进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升金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范发展环升金湖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提升升金湖整体资源品位。
要整合湖区资源,切实转变湖区现有管理方式,规范湖区及环湖生产经营行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推进升金湖旅游发展的合力。把升金湖打造成为池州乃至皖南旅游的重要节点,引领东至旅游的振兴与发展。
2、推进仙寓山-南溪古寨成品牌景区。一是将牌子打出来。以“葛洪炼丹”地为突破口,突出九天仙寓养生文化;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展现九天仙寓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大山里最后一个匈奴部落,再现南溪古寨匈奴文化的印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档次,宣传推广,力争把仙寓山——南溪古寨建成皖西南独具特色的著名景点。二是让外地人留下来。景区要围绕提升接待水*练内功,重点是完善景区内路、水、管、网、电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度假山庄服务功能,着力在硬件投入和软环境配套上有个由量到质的全面提升。
3、构建尧东旅游观光带。一要推进县城区旅游资源整合。东尧一体化正在推进,应加快推进东流老街、陶公古祠、历山、天台山、尧渡河及东流省级农业示范区旅游观光园等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城区旅游休闲观光带。重点推进历山等较为成熟的景区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丰富景区活动内容,将历山建设成为供广大市民休憩、健身的城市公园。二要增强县城区服务功能。要加快宾馆酒店、娱乐休闲中心、购物休闲广场、文化体验休闲场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不断提高主城区旅游承载能力。三要增强县城区文化品位。城市建设应融入 “东至花灯”“文南词”“**草龙灯”、“福主庙会”等地方文化元素;市民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应发挥文化展现作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东至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四要加大县城区文化设施建设。调研的几个县区,青阳、XX区、潜山、桐城等地均建有博物馆,供本地市民及游客参观。应着手布局博物馆或相关文化设施建设,将其作为宣传展示东至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4、突出乡村旅游这个生力军。一要整理挖掘乡村饮食文化。“食”是旅游一个重要环节,东至食材丰富,葛公豆腐、东至米饺、升金湖青虾、麦鱼蒸蛋、糟鱼蒸肉……尤具特色,对这些东至美食的挖掘整理,宣传推广,前景广阔。二要推进文化长入旅游。以周氏家族文化和许世英故居串联与润色尧渡、官港和花园的景区景点,以匈奴风情打造南溪古寨,以尧舜文化彰显历山特色,以葛洪养生文化包装仙寓山景区,以陶公田园文化丰富东流古镇品牌。三要改善乡村环境。结合生态县和美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旅游点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休闲和旅游成为生态文明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和有效载体;结合“三线三边”综合整治,推动景区景点周边形象提升。四要提升乡村休闲度假品位。重点是推进龙泉西海温泉度假区建设,使其如同投资江西永修的庐山西海温泉度假村一样,成为我县新型乡村休闲度假的龙头企业。
(四)多措并举,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创造优良环境。
一是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重点是解决好境内较为成熟旅游景区与国省道的旅游公路的接轨,县域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各地、各部门应拿出切实措施,切实改善通往各景区(点)旅游交通条件,为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选商引资开发旅游。针对景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项目的招商,应适当设置进入门槛,选择具有一定实力,且有着较为成熟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的法人实体投资旅游开发。三是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尽快建成一批热爱旅游、熟悉旅游、钻研旅游的工作者队伍。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培训,重点是“农家乐”从业人员,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四是**区域对外形象定位。品牌是一个区域对外展现的标志。调研的几个县区,都有着自身的形象宣传定位。青阳“礼佛上九华,修身在青阳”;桐城“城邀天下客,桐续山水诗”;潜山“生态潜山、养生天柱”。 借鉴外地好的做法,我县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网络、报刊、**,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东至形象展示的**,给东至以形象定位。五是精心设计旅游线路,着力开发旅游市场。整合升金湖、九天仙寓、南溪古寨、东流古文化、尧渡河、历山等地资源,强化县内旅游线路设计和创意。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和新***台,积极参与省市**的各类旅游营销活动,做到旅游发展与营销宣传的有机**,实现我县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的互连互通。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根据区委、区*关于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委、*****,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立即**相关人员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一、乐居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优势。有两支好的**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
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乐居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老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乐居的野菜、豆干、**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乐居大河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乐居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1、要在**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区委、*的****下,会同区直****,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2、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筛选出能显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一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4、要注重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乡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4
一、增强机遇意识,更新发展理念
旅游产业是最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优势产业,xx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xx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xx“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使xx这座工业立市的城市,逐步向科技新城、生态新城和商务花园城市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理念上坚持“大旅游、大好发展、大产业”,将强化市场主体、城市营销等新的旅游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规划,真正做到以国际化的视野、战略性的思维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
二、强化*主导,加快发展速度
实施*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是我国许多新兴旅游城市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我市是一个工业立市的城市,但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和基础条件比较好。作为我国南方的铁路枢纽,公路四通八达,航空便捷,具有旅游可进入性强的特点。xx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根据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大力推进*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落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扶持**,加强对我市旅游产业的**驱动和资金投入,在旅游规划、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打造旅游产业链、城市形象营销、培育旅游人才队伍等方面充分发挥*的主导作用,通过大力旅游产业,推进我市建设科技新城、生态新城的进程。
三、深化产品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针对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主打旅游产品和旅游**的现状,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的适度从宽的财政和金融**,有选择性地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建设。
要重点完善和提升炎帝陵、桃源洞、酒埠江风景区、大京湖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功能,提升这四个相对成熟景区的品质,以创建国家等级旅游区为目标,加速景区提质上档的进程,打造成带动作用大的旅游**,增强我市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打造以xx市城区为龙头、以xx县和醴陵市为两翼的xx城市群休闲游憩区。加快xx县和醴陵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提质,完善xx市城区的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会展等服务功能。充分挖掘诗圣杜甫等骚人墨客在xx留下的诗词歌赋等文化,打造具有xx特色的湘江风光带文化长廊和亭台楼阁。以空灵岸、资福寺等的宗教旅游、科普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和醴陵市的书院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工业旅游为吸引点,以xx市城区绝对优势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配套合理的的*中部地区最大的服饰流通中心为游客集聚核能,建设集聚能力强、和长沙及湘潭旅游产品差异性大、产业链长的xx城市群休闲游憩区。
请国际品牌的旅游策划公司,策划和包装针对**旅游市场的炎帝陵、神农谷探险旅游项目。
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中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转型的机遇,将废弃的工业生产场地开发成以窄轨列车为景区内交通工具的、个性化的游乐园。
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方式,引入红色历奇项目,将红色文化、时尚的历奇项目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包装和建设好茶陵工农兵*纪念馆、**标语博物馆、万寿宫等红色旅游景区(点),打造纵贯106国道的红色旅游**线。
四、强化市场营销,打造旅游目的地
xx拥有国际化的旅游资源却未能打造出国际化的旅游产品,拥有绝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却未能成为湖南旅游的集散中心,拥有丰富的有文化内涵的山水资源却未能成为xx生态休闲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原因是xx旅游市场营销的缺失。xx旅游迫切需要以*主导的旅游城市公共形象的营销,迫切需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打造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要加强与强势**的合作,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对接长沙、湘潭、衡阳等地成熟的旅游线路,借船出海。和长沙、湘潭捆绑营销,共同打造xx旅游目的地。继续举办炎帝陵公祭、服饰文化节等影响深远的节会活动,提高xx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河西旧城改造和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中,在xx火车站附近,注意增加炎帝、空灵岸等xx地域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营造*优秀旅游城市的氛围。
同时,xx旅游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围绕旅游六要素整合资源,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旅游产业化水*。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
为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xx月xx日,县*经济委员会**部分委员,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来,在县委、县*的坚强**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山水休闲胜地”的目标定位,坚持“*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全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1、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我县已建成了aa级景区皖东烈士陵园和aaaa级景区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等2个旅游景点,打造了林桥苗木花卉生态园、景华农业生态园、金斗农业生态园等3个农业生态园。通往各主要景区、景点的路网基本建成,景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促进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
2、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县已入驻了旅行社4家;发展了星级旅游饭店1家、星级农家乐8家、星级旅游餐馆3家、旅游定点餐馆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6家;兴建了一批旅游娱乐和购物场所,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动作用逐渐增强。据统计,我县共接待**外游客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3%。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餐饮、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通信、种植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县委、*采取的多项措施,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一是坚持*主导。县委、县*****旅游产业发展,组建了来安县旅游业攻坚指挥部,加强对全县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为培育和发展来安旅游产业提供了**保障。对投资万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的**,及时研究解决旅游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我县实际,重金聘请专家高标准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了十大旅游**项目,为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为“五色两核三带四区”旅游发展布局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建设依据。
三是坚持项目推动。通过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和帮办力度,推动和促进了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的成功落地和顺利实施,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我县规划实施的旅游项目多达35个,其中续建项目12个,新建项目23个。目前,黄大圩湿地公园、龙窝寺森林公园、莲花湖旅游开发等5个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四是坚持品牌带动。根据xx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打造“xx”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常年在《xx日报》、《xx晚报》和xx电视台对我县xxxx生态旅游度假村进行宣传,使xxxx的游客每年都保持递增16%以上。多次在xx、xx、xx、xx、xx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有效地推动和激活了客源市场,使来安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今年x月成功举办的*“第x届xxxx生态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现了“xxxx,xx”的新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五是坚持资金投入。**来,县*投资xxx万元实施了xx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对陵园广场、纪念馆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建,丰富了景点内涵,提高了服务档次。县交通、民宗、文体、水利等部门*性投资xxxx万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x亿元开发了一批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城市快捷酒店等多元化旅游新产业。今年以来,县财政还先后拨付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计xxx万元,用于奖励和开展旅游景区创建和农家乐创建、第x届xxxx生态文化旅游节。
三、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目前,通往部分景区、景点的道路大多等级低,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坦的状况,车辆进出不便,存在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旅游产业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在项目引进和推进中,因土地指标紧缺,导致一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艰难;因资金和相关手续办理等原因,致使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3、旅游资源与文化融合有待挖掘。部分旅游景区项目内容过于单调,停留在观光层次,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含量明显不足;以历史人物、历史古迹、历史遗迹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对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4、旅游产业化整体水*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较差;旅游商品研发深度不够,旅游商品市场不成规模。
5、旅*政执法开展困难。我县还没有成立旅游执法和监管机构,旅*政执法、旅游服务质量**检查、旅游投诉案件处理等工作无法开展。
四、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积蓄了后劲;省*去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更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县*要把旅游产业提升到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加强****,细化各项措施,确保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要强化旅游部门的职责,使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真正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思想,切实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认真研究制定税收、土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以最优惠的**,最优越的条件,吸引有实力的客商到我县投资开发旅游产业。强化主体意识,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市场化的运作**,大胆引进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谋划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根据《来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旅游项目专项规划,对各类景点、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布局;积极探索旅游项目与农业项目捆绑,缓解土地指标压力的新形式,切实加强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的深层次管理。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对各景区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开发、分级保护,避免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旅游资源分段分批开发,避免一哄而上、低效开发、浪费资源,确保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4、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增加旅游产业**性投入。通过加强旅游项目编制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项目资金;紧紧围绕重点景区、田园风光线路,加紧编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确保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县财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以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建设的积极作用。林业、农业、交通、发改、水利、建设等部门要把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公路、农村能源、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
5、进一步突出重点,切实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完善xxxx生态旅游区和xx烈士陵园接待设施和游乐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实现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有机紧密结合。督促指导白鹭岛大酒店、金太阳大酒店和来城新区大酒店等高星级旅游饭店加快建设和申报评星工作,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档次。加快舞彩国际生态旅游项目推进步伐,打造“休闲度假的高端产品”。要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区域合作,形成旅游**线路。此外,还应采取集中培训、委托培养、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和水*。
6、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坚持举办xxxx生态文化旅游节、旅游项目推介会,充分利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来安的发展魅力、城市品味,文化底蕴。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发一批具有来安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商品。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鼓励开展民风民俗民乐展示,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
7、进一步规范秩序,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行政执法。成立专门机构,配齐、配强旅*政执法人员,落实执法经费、配备交通工具,为旅*政执法提供人员、资金上的保障。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定期会同*、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加强对景区(点)的监管力度,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净化旅游市场。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6
乡村旅游是**来湘乡旅游业的亮点,是吸引长株潭城市群居民来湘乡旅游休闲的重要吸引物。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共同构筑了我市旅游产品格局,是我市的旅游主打产品和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因此,打造休闲旅游城市,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近日,湘乡市旅游局牵头,**发改局、地税局、卫生局、农办、水利局、工商局、电力局、公路局、交通局、规划局、国土局、*、供水管理处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座谈讨论的形式,对我市范围内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点)、农家乐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相关部门到长沙望城县光明村学习考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类别
概念: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田野风光、体验农事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类别:按照乡村旅游活动的主题目标至少可以分为农家乐(这是当前乡村旅游的主体)、农村风景观光旅游、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胜景六类;而按照乡村旅游这个活动存在的理由来划分,则可以分为景点依托型(这是主体,包括部分农家乐以外的旅游类型)、客源地依托型(如大部分农家乐)和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征)三类。
按主题目标分类,能从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区分布、吸引劳动力特点、游客消费模式和游客结构等多方面细致描述乡村旅游。例如农家乐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类型,是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最有*特色的乡村游。
二、湘乡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市打造休闲旅游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选择。乡村旅游,是我市较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是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减轻和缓解了城市过分拥挤的现象,能够营造出**、友好的社会环境,是实实在在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项目。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乡村旅
游是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新利用,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生猪的生产以及外出打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增收门路,改变现有收入的来源渠道,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拉动经济的增长。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湘乡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区(点)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工薪阶层,他们是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乡村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市乡村旅游区(点)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对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湘乡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发展乡村旅游是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我市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拥有其他旅游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我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区(点),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我市旅游产业一个主打产品之一,和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形成互补,成为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
三、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1、外部交通和区位优势
我市距省会长沙约100km,距株洲约80km,距湘潭城区40km,距韶山仅22km,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湘乡市将成为“三市一体化”的卫星城市和区位优势明显的次中心城市,具有接近省内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中心的优越条件,区域内客源市场很大。同时,我市处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范畴,湘黔铁路、洛湛铁路、320国道、上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规划和建设中的沪昆高铁、宁乡灰汤—虞唐、韶山—湘乡、湘潭易俗河—湘乡、209省道湘乡段、长花灰韶高等级公路湘乡段将构成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地缘文化优势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难得的红色旅游资源、宝贵的名人资源、独有的湘军文化资源、少有的佛文化资源和珍贵的古城资源,而我市乡村旅游区(点)大都在这些人文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周边,使我市乡村旅游区(点)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3、农业产业和山水资源优势
湘乡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涟水中游,是湘潭市两个农业大县之一,面积2012*方公里,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辖3乡15镇4个办事处,708个行政村、47个社区居委会,8102个村民小组,225493户农业户,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水田5*万亩,旱土5.6万亩,有林地138万亩,放养水面14.28万亩。
鱼米之乡,山地和水库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开发。褒忠山、韶峰山、东台山等山体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涟水河、韶山灌区、水府庙水库等水体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4、人力资源优势
湘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千年湖湘文化的浸润使湘乡人具备了“有血性、讲义气、勤奋务实”的人文精神,湘乡人能吃苦、霸得蛮,战争时期能打仗,和*年代会读书、会做官、会经商,同样也会发展乡村旅游,湘乡作为一个县级市有2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湘乡历来重视教育,东山学校、湘乡一中、二中等优势教育资源是优势人力资源的源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智力支撑。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
xx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独具魅力。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春秋时期曾是白羊部落居住的区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碰撞交流之地,也是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形成了特殊的边塞文化,造就了我县人文历史厚重、文化特色鲜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旅游资源。
基于对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打造的共识,我们认为,本县旅游资源具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以长城沿线为例):
一是人文景观博大精深。由于地处晋蒙交界处,加上山势险峻,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各朝各代都在此修建长城,以为防御。长城的修建,有的是确立新址、**起建,有的则是在原长城基础上修复扩建,此外,为配合长城防御屯兵,又在长城沿线建了许多的堡寨,这些遗存成为人们了解过去,追溯历史的有力见证,亦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源。xx县境内保留下了三个朝代的长城遗址,即东汉、明朝和北齐长城。通过开发景区,可实施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旅游资源利用的双重优势。
二是景点分布一线贯穿。多点集中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以xx段长城为中心的xx一线。xx由xx市xx乡向西南延伸,在xx乡xx村东北处入境,向西蜿蜒至五路山的二十边村西出境进入xx县境地全长约38公里,长城边墩72座。xx还保留了县境内唯一的砖包箭楼边墩,是xx500公里外长城唯一的一座箭楼,在民族和*交融时期,这里又是内外商贸交流的茶马互市,因此又称“xx楼”,为后人了解长城建筑留下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此外,在长城内侧,xx境内的五路山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集中分布,主要有官山石林、蹄窟岭、红砂岩口、古崖居、北魏皇陵等。
三是自然景色瑰丽多姿。由于地质构造和长期外力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xx火山石林。景区内自然景观以官山石林为**,它是由石柱林组成的十分壮观的峭壁山体,此种岩体属于玄武岩“柱状节理”,反映了该地区的地质变迁。
四是景区具有稀有性。xx八台子段建在险峻的山脊上,形似**八达岭长城,而其独特之处就在其山腰长城内侧矗立着一座哥特式教堂,与古长城一起,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独特风景。位于县城西南xx年来,县委、县*虽然在旅游方面想有所突破,但却一直徘徊不前,收效不大。目前看,xx旅游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其它地区旅游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投入较大资金,特别是发展初期都要经历“高投入、低产出”的过程。**来,县委,县*通过向上级争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但由于县财政财力紧张,至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等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另外,社会融资、招商引资投入效果也不佳,推动力度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滞后。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远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长城沿线的旅游人群主要以自驾游为主,由于没有自驾游营地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给车辆的停放、加油、管理、维修带来诸多不便,难以留住游客。
三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我县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开发起步缓慢,市场开发层次低,主题没有突出,且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项目缺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是旅游管理机构薄弱。**来,县委、县*虽然****文化旅游工作,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及文化旅游业开发指挥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主管全县旅游工作的专门机构,依然由文化局工作人员兼职管理,而且没有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人员编制。
五是旅游服务质量低下。在今年“五一”、“国庆”黄金周和寒假、暑假等节假日期间,专门组团或自驾游的游客很多,但没有一个具体负责的部门进行接待与规范。在各个景区,垃圾遍地,没有垃圾桶,没有旅游厕所,没有停车场。7月9日,我县与**潮尚户外运动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xx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我省有5个市、县(区)入选,加上首批的xx市、xx县、xx县、xx县、xx县5个市、县(区),xx目前已有20个地方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虽然我县目前还不具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标准,但只要全县上下一致努力,创造条件,*精心策划,努力推动,做好申请准备,在下一批示范区中一定会榜上有名。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8
一、基本情况
**来,县*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建设长***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这一目标,在加强旅游规划编制、重视旅游资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促进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导,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县*****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确立了建设长***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开展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编制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和各分区规划、修建性详规、专项规划等35个规划。景区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开发景区(点)7处,“山水林**”五大特色初步显现,神仙居景区深度开发的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重视旅游品牌建设,启动了神仙居景区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神仙居景区获得了浙江省五十大**景区等称号,皤滩古镇被列入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我县获得了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奖。
(二)产业互动,旅游带动作用初显成效。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在推动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上成效明显。我县杨梅、油菜花、向日葵等休闲观光产业初步形成,既带动了旅游产业的有效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杨梅节期间,全县杨梅果园观光游客22。7万人次,门票收入305万元。“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以溪潭垂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2008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6。1亿元。
(三)完善配套,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仙居旅游业整体水*有了一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拥有星级酒店4家,各类宾馆、饭店240多家,总床位7000多张;旅行社13家,导游将近350人;旅游车船公司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7000人。一批专营仙居土特产的旅游购物销售网点相继开业,休闲场所逐渐增加,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开展“旅行社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导游评比”、“行业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行业管理。
(四)宣传促销,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紧紧围绕“立足浙江、主攻长三角”的市场定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捆绑式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旅游市场稳步拓展。通过利用主流**广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邀请剧组来仙拍摄、**参加旅交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了仙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区域联动营销,已与全国各地1000多家旅行社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网络。2008年,全县景区(点)接待游客402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
**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够浓厚。一是合力兴旅有待加强。有的部门(乡镇)对自身职能与旅游业发展结合不够,大产业理念不强,主动配合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不诚信经营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存在宰客现象;在节假日期间,宾馆酒店房价普遍存在擅自大幅度涨价现象;部分宾馆饭店设施、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三是旅游整体氛围有待营造。少数**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在县域范围内,对仙居旅游形象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大型旅游广告牌还不够多,旅游氛围不够浓。
(二)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滞后。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虽然编制了不少规划,但随着形势发展,有的规划存在不够科学现象,缺乏可操作性。二是**景区较少。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档次不够高,**较少,核心景区品牌效应不明显。**来,神仙居景区建设投入较少,景区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进展缓慢,大神仙居景区尚未形成。三是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到位。现有景区多以观光为主,产品类同,人文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旅游产业水*有待提升。一是旅游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旅游特色品牌还不够突出,主要以“游”的门票收入为主,其它五要素的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以游兴贸战略有待进一步深入实施,各类工艺品和农果特产品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缺乏。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进展缓慢,景点专线班车较少,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部分景区休息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土特产销售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滞后;城区环境秩序与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县域范围内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三是接待档次和服务质量偏低。神仙居等景区容量小,接待能力有待提升;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进展不够理想;星级宾馆酒店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住宿冷热矛盾仍然突出。
(四)体制机制有待理顺。一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明显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有景区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淡竹休闲谷等景区经营困难,管理体制**进展缓慢。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投融资体制亟需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急待破解,投融资*台有待搭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招商**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景区存在投资商亏本经营和进退两难现象。三是**体系有待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处理、部门(乡镇)职责、关系协调、招商引资等方面,有的**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对旅行社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创新。我县旅游人才规模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层次偏低,旅游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三、几点建议
(一)**思想认识,营造全力兴旅氛围。县*及****要牢固树立“大景区、大*台、大景观”的发展理念,认真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大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一要加强****。强化协调管理,总揽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做大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定旅游发展工作方案,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乡镇)要将自身职能工作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营造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三要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载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生态环境和法治环境,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一要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具体专项规划,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二要打造**景区。增强**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蝌蚪崖景区开发,打造大神仙居景观链,全面提升仙居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三要提升文化内涵。依托我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做足“仙”字文章,加快第十洞天等景点的开发。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人间灯彩”一台戏等一批具有风俗民情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外旅游市场。
(三)完善配套功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要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推进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休闲设施,健全仙居旅游景区配套功能。“行”方面:实施旅游便捷工程,加快发展县内旅游交通,推进公共交通和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路牌和指引标识。“吃、住”方面:规范宾馆餐饮业发展,加快酒店升级改造,加强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挖掘餐饮文化,做好小吃一条街这篇文章,提升特色餐饮的质量和品牌。“购”方面:实施旅游兴贸战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点开发体现风土人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农果特产品,积极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娱”方面:大力扶持休闲娱乐业发展,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激发游客的消费激情。
(四)坚持产业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力强的作用,加强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加快培育和壮大产业新的增长点。一要打造休闲**。以“生态仙居,休闲胜地”为主题,注重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产品开发,做大做强“农家乐”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和景观林观赏区。充分利用永安溪沿岸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成休闲景观带。二要打造节庆品牌。完善规划和相关**,连片发展好景观农作物,并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依托,努力办好“杨梅节”、“油菜花”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和综合效应。
(五)深化体制**,激发旅游发展活力。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与发展大旅游相适应的管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小组的作用。要制定和完善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流程,加强监管。二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实行政企分开,逐步实现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努力形成*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体制。三要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积极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台,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打造旅游**,提升旅游档次。四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探索建立善纳人才、善用人才、善育人才机制,大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人才支撑。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9
为认真贯彻落实**“433”发展战略及市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我们通过观摩学习、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县旅游产业开**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成县乃至全市全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可资借鉴。
一、开发现状
**来,成县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推动全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载体,加大资金投入,精心打造了以西峡、鸡峰山、杜公祠为主的**景点,逐步开发了吴挺陵碑、裴公湖、泥功山、浪沟峡、石门沟、五仙山等10多个特色旅游景点,先后建成了枣儿沟、庙湾、李武、龙峡、长沟、草滩等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了70多条通村旅游公路的改造建设,培育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服务网点130多家,农家客栈10多家,开发了小川大樱桃、抛沙草莓采摘园,红川油牡丹、金银花示范园、陈院垂钓园、天梁农业观光园等一批体验类旅游活动项目,建成了东河生态公园、博物馆、书画院、水木鑫城等一大批城市形象提升及美化亮化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成县被***地名专家组授予“千年古县”称号。2015年在“21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盛典暨2015大**区旅游文化榜”发布会上荣获“亚洲金旅奖·首批最富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和首批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两个奖项;被*休闲旅游文化中心等3家单位联合评选为“*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和“*最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名县”。2010年至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8.78 万人次,年均增长23%左右;创旅游综合收入达23.42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群思想认识不足。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把全域旅游产业开发当作今后的主导产业这一目标定位在全县**群众中还未形成共识,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不够,尚未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强大合力。
(二)景区规划不够科学。一是缺乏全县性的总体规划,景区建设各自为阵,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二是景区规划缺乏刚性约束,乱修乱建、杂乱无章的问题突出,破坏了自然景观,影响了景区价值。三是部分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
(三)基础设施不够配套。一是旅游景区道路狭窄,没有错车道、休憩点等,影响游客出行。二是景区内没有宾馆、小卖部、医疗点等配套设施,给游客带来了不便,留不住游客。三是大部分景区停车场、公厕等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旺季车辆堵塞现象突出。
(四)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随着**来全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者队伍**偏低、人才开发工作的不*衡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发展。
(五)文化底蕴有待深挖。对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将历史文化遗迹与旅游景区建设结合起来,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千年古县文化底蕴的挖掘有待深化。
(六)资源缺乏深度开发。目前我县旅游业仍然处在外事接待和观光游览的初级阶段,缺少游客互动、可参与性的消费项目,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的需求。红川酒、核桃、樱桃、土鸡蛋、土蜂蜜等农副土特产品虽然知名度高,但没有作为特色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拉动作用。没有旅游网络信息发布、宣传推荐、咨询服务系统。
(七)建设资金投入有限。旅游产业项目的申报争取比较困难。旅游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有限,渠道单一,无法形成项目和资金的整合效应,主打产品特别是景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以转变思维理念为重点,凝聚全社会共抓全域旅游思想共识。
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域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是要向广大**群众宣传全域旅游开发的先进理念,在全县**群众中树立抓全域旅游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助推精准脱贫、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树立全域旅游产业开发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形**人关心、人人参与、齐抓共推全域旅游产业开发的良好氛围。二是把全域旅游产业开发与航线的培育有机结合起来,用互联网+旅游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引领和促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三是推进旅游产业开发从部门向*政统筹转变。整合乡镇、部门及各行各业的力量和资源,按照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从**措施、项目资金、人才**、各类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为全域旅游产业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四是通过各种现代媒介,大力对外宣传推介我县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我县旅游产业在旅游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以健全**考核机制为重点,成立由县委、*主要**任组长的全域旅游产业开发**小组,将全域旅游产业开发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书,切实加强对全域旅游开发工作的****。
(二)以完善旅游规划为重点,构建分层次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和融合,破除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推进“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首先要通过实地调研,按照我县自然生态特点、历史文化遗址分布,制定一个符合我县全域旅游产业开发实际的总体规划,对全域旅游产业的目标和前景进行定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其次要制定出片区和**旅游线路区域规划,分层次进行开发建设。三是要根据县上的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细化制定乡镇的实施规划和部门的行业规划,依照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分年度有序推进。
(三)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着力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要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一是要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改造提升旅游环线道路,加宽乡村公路,着力提升旅游公路档次。二是在主要景区,规划修建标准较高的公厕、停车场、小卖部等基础设施,提前谋划好飞机场建成后沿线旅游景区的提升改造和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三是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快主要旅游道路沿线的美化绿化。四是坚持建管并重,引导群众改变落后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
****旅游人才队伍的培训、引进和培养。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对从事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人才要开展**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师带徒、以老带新、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从业的能力和水*。二是培养传统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遗项目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通过项目带动、文化创意、营销策划、举办文化旅游产业论坛等形式,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三是积极引进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县全域旅游产业的开发会诊把脉,提供决策咨询,帮助开发建设,培养后续人才。四是依托陇南师专文化旅游专业,培养景区管理员、导游等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素质培训,提升服务形象,推进导游**有序合理流动,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
(五)以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打造旅游产业新业态。
借力成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模式,发挥“旅游+公司+农户”、“互联网+旅游”的优势,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力度,促进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把全域旅游产业的培养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相融合,在抛沙等乡镇打造建设一批植物园、观光园、采摘园、垂钓园等农业体验旅游**项目。二是把全域旅游产业的培育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相融合,在城关、红川等乡镇打造一批以汉西峡颂、唐杜公祠、宋吴挺碑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三是把全域旅游产业开发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相融合,以甘肃厂坝、红川酒业为龙头,打造环保绿色休闲企业,充分发掘利用王磨、黄渚等地废弃矿洞和尾矿坝等建设“工业历史博物馆”。
(六)以突出特色彰显个性为重点,努力提升乡村旅游开发层次。
一是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规划要富有乡村特色,不能简单地把景区景点规划套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中来,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二是农村生态旅游要传承人文风情,保护文化根脉,充分体现当地的风貌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习俗特色等。三是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要彰显个性,充分发掘反映村庄个性的耕读文化、民俗风情,提炼体现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民间技艺,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特色技艺体验馆、风味食品品尝馆等场所,打造特色文化村,充分展示山区、丘陵、川坝、城镇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整体推进古建筑和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村落人居环境的科学整治和乡村休闲的有序发展,既让广大游客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又延续文化底蕴深厚的田园风貌。
(七)以整合资金资源为重点,切实加大景区建设投入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成县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5亿元的贷款,将全域旅游产业开发与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选择一些在**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村、特色村重点投入、重点打造,建设一批**景区、**景点。二是整合扶贫、林业、水务、水保、交通、住建、文广体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向**旅游线路、重点旅游景点、旅游村倾斜,集中财力,拉动全域旅游大景区建设。三是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全域旅游产业开发。通过宣传引导,制定优惠**,吸引当地的私营企业主将闲散资金投入到全域旅游产业开发中来,形成*主导、群众参与、多方投资、共同开发的格局。四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外地企业、私营业主来我县参与全域旅游产业开发。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
按照县委“走基层、转作风、促工作”主题调研活动要求,以承办旅发大会为契机,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实现跨越发展,我们抽调部分*组成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县旅游局的情况汇报,**旅游企业及重点乡镇座谈,深入重点景区和在建旅游项目,对我县旅游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
1、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797*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1万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洞、林、文物遗址遗存及生态观光农业等资源于一体,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以1990年崆山白云洞的对外开放为标志,拉开了全县旅游发展序幕,现已开发开放景区景点7个:崆山白云洞、天台山、蝎子沟、*湖、普利寺塔、丰乐园、绿岭核桃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九项国家级荣誉。全县有各类宾馆饭店以及农家乐200多家,旅行社和营业部6家,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全年接待能力达50万人,客源市场以三小时经济圈为主,辐射到京、津两市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的13个地市。22年来,先后接待各地游客近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带动社会效益5亿多元。今年十一黄金周和中秋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 6.7万人次,同比增长69.7%,再创历史新高。
2、主要工作成效和措施
(一)重视规划编制,指导科学发展。县*投资70万元聘请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临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该规划是我县历史上第一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全县旅游开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法律依据。
(二)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自筹资金688万元完成崆山溶洞景区生态停车场和天台山旅游专线硬化工程及后续工程,溶洞景区新停车场占地30000*方米,天台山旅游专线总长5、3公里。已于“五一”小长假期间投入使用。二是在县城主干道和景区内增设指示牌和说明牌38块,在崆山溶洞景区投资40万元新建四星级厕所一座。三是争取国家*“崆山白云洞自然遗产地保护工程专项资金”600万元,争取国家地质公园专项保护资金430万元。与石家庄客商徐子林签订投资4000万元的天台山合作开发协议,并参加省旅游局**的深圳旅游招商发布会,对投资3800万元的邢窑文化博览园项目进行发布。四是对天台山景区步游路改造,新建步游路2507米。五是在景区周围栽植柏树、雪松、国槐、杨树、火炬等树木3406棵,栽植花卉3030株,在天台山旅游专线两侧栽植杨树10000棵。
(三)加强宣传促销,提升临城品牌知名度。一是每年春节期间开展“临城人游临城”惠民活动,临城人凭身份证游溶洞20元。通过电视宣传、张贴海报、马戏演出等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扩大我县景区知名度。二是在省台天气预报节目投放景区广告,继续在省内七个重点地市的28家县级电视台开展常年宣传,同时在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移动电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季宣传。三是广泛与省内外206家旅行社合作,制定专项奖励**,巩固和拓展市场。四是开展中秋、国庆双节促销。实施景区与超市互动,围绕景区周边半径200公里,联合河北、河南、山东等省的41个县市区大型超市,通过超市海报、购物赠票等形式发放优惠门票50000张,推出“50元游遍临城”优惠促销活动。
二、影响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旅游开发缺少拳头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待形成。
目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不高、规模偏小且分布散乱,旅游资源优势挖掘不够。*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作用尚须进一步发挥,基本上还是以观光游览为主,深层次的特色产品很少,没有形成具有轰动效应的拳头产品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在乡村休闲游方面,由于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突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线路没有吸引力,加上受季节等因素影响,特色不够鲜明,消费链条短,很难吸引游客的眼球,往往是“过路客多、过夜客少”。
2、旅游产品业态单一,旅游配套有待完善。
目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仍以景区景点开发为主,基础设施还不完备,旅游产品业态较为单一,区域发展不*衡性和旅游产业链不发达等状况突出存在。在“住”的方面,没有一家国际知名的品牌酒店或大型集团式旅游饭店,个体饭店接待能力有限,吃、住主要靠县内消费为主;在“行”的方面,尚未开通城际及境内特色旅游公交专线,景区内没有专门的旅游车辆,不利于游客游览观光;在“游”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导游、讲解员**偏低,业务水*不高,涉外导游目前还是空白,同时,旅游交通引导标识设置不规范,没有形成覆盖全县的旅游交通引导和标识系统;在“购”的方面,旅游纪念品等配套开发尚未形成规模,缺少能为散客提供咨询、报名、购物、旅游等一条龙服务的旅游集散中心;在“娱”的方面,旅游娱乐项目还比较薄弱,缺少能够反映特色的**性文娱节目及其与旅游景点相衔接的演出场所,难以满足游客视听需求,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3、旅游产业要素制约有待突破。
旅游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目前,我县旅游景点投资主体多且各自为政,旅游建设、管理的职责不够清晰,投融资能力相对较弱,与城区资源融合不够充分,没有形成统筹全县旅游资源、合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难以统筹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受经济下行形势影响,*无论是在旅游项目的投入上,在旅游发展的**扶持上,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形象包装、宣传促销上,还是在旅游人才培训上,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土地、资金等要素对我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较为明显。
4、旅游资源与文化的融合有待挖掘。
文化资源本应是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所在,我县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唐天宝**改称临城县,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文化积淀深厚,但目前,我县的旅游景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未能将历史人物、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有机融合和利用起来,旅游发展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比较普遍,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古迹资源较多,禀赋条件较好,但没有很好的开发与保护,可视性不强,有文而少景,有景而少物,没有很好的开发为旅游产品。
三、几点建议
1、实施规划引领。
规划是先导。旅游业发展必须以规划为引领,随着形势与情况的不断变化,要对现有的'旅游发展规划布局进一步修编优化。规划修编要聘请有成功案例经验、市场嗅觉灵敏、实力雄厚的旅游规划专家和团队,在充分**了解我县旅游资源禀赋,在确立“旅游目的地”发展大方向的前提下,突出比较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提炼出切合实际、个性鲜明、能引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迅速成长的品牌主题,编制具有科学性、特色性、实用性的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旅游产业发展定位,着重突出留住游客的功能,完善山上游和住地游客娱乐要素,全力破解我县景区内游客滞留时间过短和季节性旅游难题。
2、发展产业联动。
要进一步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跳出旅游来发展旅游,充分利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中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乡村旅游,最大限度地把相关产业的资源有效转化成为特色旅游产品,积极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形成联合发展的格局,与城乡建设、环境整治互动促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我县旅游以文化观光旅游为主的单一领域向文化、休闲、生态、运动、体验等多领域旅游转变。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的景区化改造,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3、配套完善战略。
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一要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加强旅游交通与区域交通干线、交通站场的对接,开通城际及境内特色旅游公交专线,优化旅游公共交通系统,不断优化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以及重点景区配套的主要道路建设。加快建设、改造、提升主要旅游景区之间的道路、快速公交、交通标识、停车场和自驾车营地等。三要培育壮大旅游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高品质旅行社,引进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创建一批星级饭店和特色主题酒店,扶持一批经济型商务酒店。
4、打造品牌拉动。
一要突出生态品牌。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家底”和“金字招牌”,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发挥好。首先,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严格保护,**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自始至终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要尽快研究制定“保护**”,加大对生态景区、古建筑、古民居、古树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目前开发规划未敲定、开发条件不具备的,一定要先保护起来不被破坏,确保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按照县*原绿化的要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切实加强林地的管理保护,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下大力气从严**工业污染,切实保护好“蓝天、碧水、青山”这一宝贵资源。二要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有了文化,就有了灵气,就有了品位,就有了竞争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把我县独特的山水文化、邢窑文化、红色文化文化、民俗文化、古代历史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要突出文化唯一性和差异性,深度挖掘民俗风情、地方戏曲、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民间传说,凸显富有我县特色的文化元素。对于旅游项目,要主动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各种旅游资源,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推出以文化特色为主的购物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文化游、康体运动健身游等多种线路,联合绿岭核桃、旅游美食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核心吸引物和**工程。
5、加强**扶持。
县*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切实保障并逐步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同时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并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重点**“大、好、高”项目。要创新投融资机制。要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投融资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本地企业参与旅游开发,积极引进**外的战略投资者、知名的旅游投资公司或品牌经营公司参与我县旅游开发,多元化、多方面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合力建好旅游投融资*台,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4)
——产业调研报告10篇
产业调研报告1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的提高和对牛奶营养价值的认识,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奶牛业得到迅速发展。市原来只有市郊养有少数奶牛,现在已扩展到周围郊县的最近几年,奶牛存栏数量增幅每年都在10%左右,XX年底全市存栏头数达到9806头,年产鲜奶量达到26,521,000公斤,这对保障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市的奶牛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底,管理落后等种种原因,导致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国牛奶存在恶性竞争。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提高,养奶牛的人越来越多,奶业发展形势良好。奶业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规模大、技术先进、成本低、效益好的牛奶生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断降低销售价格。这对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低、管理落后的市奶业打击很大。由于外省的盒装牛奶价格压得很低,牛奶加工厂的价格就无法提上去,厂家价格上不去,鲜奶收购价格就得压下来。90年代中后期,市的鲜奶收购价格曾达到每公斤3-3.8元,部分水牛奶收购价格高达5-6元。而现在的鲜奶收购价格*均每公斤2.57元。鲜奶收购价格不断地下降,而饲料的价格却在不断地上升,而且上升速度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奶农曾多次呼吁牛奶加工企业提高鲜奶收购价格,但企业根本不听。所以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普遍较低,现在每头奶牛年利润在XX-3000元之间,而且风险非常大,有的养殖户不但不赚钱,反而亏本。面对微薄的利润和即将出现的亏损,已有部分养殖户放弃了养奶牛,改养其它牲畜或改行做别的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各级***不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市的奶业将会逐步萎缩,最终导致出局。
2、牛奶深加工数量少。目前市有乳业加工厂8家,由于这些加工企业受资金、技术、管理、销售、服务等因素的制约,每天加工的鲜奶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奶农挤出来的牛奶,由于无人收购,不得不痛心地倒掉,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
3、奶牛品种不理想。目前市所饲养的奶牛主要从外地引进,所引进的奶牛品种不是很理想,病多,产奶量少,饲养成本高。
4、青贮饲料供应不正常,质量不高。市青贮饲料大多数从外省购进,由于路途遥运,所以供应很不正常,饲料供应不正常,就会影响到饲养的质量。青贮饲料除供应不正常外,质量也不高,这也影响饲养的质量。
5、牧草、饲草来源少。市是的首府,是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形地貌属丘陵地区,没有规模的牧场,饲草也很少,这对以草为主要饲料的奶牛来说,很不利于奶牛业的发展。
6、养殖水*低。目前市奶牛养殖以户养为主,数量不多,规模比较小。一般养殖户饲养的数量为3-5头,多的几十头。养殖方法比较单一且落后,饲养环境差,卫生条件差,抵御病疫能力差,每次购进的饲料数量少,价格高,劳动生产率低,造成养殖成本高。
产业调研报告2
**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稳定增产,生猪养殖、食用菌、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对全县的生猪、食用菌、养蜂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全县有养猪户6122户,生猪饲养量15370头,存栏9640头,出栏5710头。其中:能繁母猪84头,种公猪34头。10头以上大户80户,50头以上4户。
2、食用菌:全县食用菌代料栽培75万袋,食用菌干品年产量160多吨,产值800多万元,食用菌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
3、养蜂:全县养蜂9761箱,养蜂大户67户。使养蜂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蜂蜜以质量好、营养丰富、无污染、药用价值高的特点迎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资源和区位优势
1生猪:猪肉是山区群众肉食消费的主要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生猪养殖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三成多。**来,县委、县*****畜牧业发展,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食用菌:我县森林覆盖率95%,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发展袋料食用菌栽培,可充分利用农作物挤秸秆、果树和林木枝丫、杂草等废弃物变废为宝,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增加了农业收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养蜂:一是我县位于亚热带和暖温气候交接处,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大宗蜜源植物和零星蜜源植物交替生长,花期及流蜜期长,一年当中就有八个月的花期,为蜜蜂越冬提供了蜜粉源。二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高低差异大,形成许多小气候,蜜粉源植物分阴坡、阳坡、低山、中、高山先后交替开花,秦岭山区成为天然的蜜库。三是我县山大林深,地广人稀,农药、化肥用量少,为发展养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生猪:
1、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低。养猪户占农户的90%以上,但养猪大户仅占养殖户的 1 %。大多数农户仍在沿用传统的“吊架子”方式饲养,*均饲养周期10 个月左右,商品率仅占 30 %。
2、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猪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养殖户经不起市场低潮的冲击。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面对市场的变化,只能被动应付,一旦因为行情变化而亏损,便丧失了养猪的积极性。
3、疫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大。复杂多变的疫病形势与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加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会不同程度造成动物疫病风险增大,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4是动物防疫体系亟待完善。工作经费匮乏、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断层、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发生、防疫过程中免疫程序不到位、基层防疫员总体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5、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所限,我县母猪饲养量总体较少,加上市场行情和疫病等影响,母猪饲养量持续下降,自繁自养能力减小。而外调的仔猪抗病能力较弱,疫病风险较高,损失较大,导致仔猪成本和疫病传入可能增加。多年来,我县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投资少,品种改良规模小,加之我县生猪饲养以农村散养为主,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疫病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二)食用菌
1、在资源保护上和利用上的片面性。栎类资源是传通的周期永续利用的资源,周期性合理采伐利用,有利于调动广大菌农保护栎类资源的积极性,过分强调,不允许周期采伐利用,只会挫伤菌农的积极性。
2、龙头加工企业少,缺乏专业市场的引导。
3、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县内现有规模生产的产品都属香菇类,品种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
4、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好、包装不规范,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低,价格上不去。
(三)养蜂:
1、养殖技术落后,产量效益低。我县的中蜂生产以传统的老式圆桶为主,占整个蜂箱的70%以上,养殖方式具有较大的历史惯性,养殖技术落后,*均每箱产量5公斤,产值仅100元,产值只有新法饲养的1/4。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每箱产量15-20公斤,产值400元左右,只占整个饲养比例的20-30%。
2、养蜂人员素质不高,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我县养蜂人员中高中以上的人员只占**总数的6%,养蜂人员素质低下,养蜂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很多养蜂人员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制作蜂箱、蜂具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更谈不上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从而影响了我县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3、蜂蜜掺杂使假,影响我区蜂蜜的品牌形象。
我县蜂蜜远近闻名,产量相对较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一些小商小贩和蜜农开始掺杂使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掺杂使假行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县蜂蜜的品牌形象。
四、发展建议
(一)生猪:
1、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引导,完善细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重要作用。
2、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要把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和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托财政支农资金和涉农部门支农资金,搭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融资*台,确保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来源。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高产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快速育肥技术。加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强化科技支撑,强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4、抓好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人畜分离、**建圈、沼气配套、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建立圈舍,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养殖技术,努力改变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
5、强化网络信息,发展畜牧专业合作**。一是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台,利用乡、村信息网点,及时采集和发布畜牧业生产、销售信息。二是引导和**养殖户积极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6、狠抓良种繁育工程,着力提高生产性能。重点扶持和奖励引进良种繁育的养殖户,在实现良种母猪饲养总量及仔猪生产总量满足县域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我县生猪饲养总量的扩张。
7、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要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生产,就是抓公共卫生安全”的观念,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食用菌:
1、重新认识和估价食用菌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食用菌是真正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均销量增加,市场潜力很大。二是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山区大量的栎类资源及清林丫材,为木类菌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源。三是有广大菌农积累的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四是只要各级*认识到位、加强**、资金扶持、**引导、服务跟上,把食用菌当作产业来开发,食用菌生产必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健全服务体系。食用菌生产涉及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要积极做好开发、科技公关、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与指导,真正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
3、规范菌种生产程序,坚持食用菌质量标准。质检和农业部门要按照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抓好检查落实,保证菌种质量,为食用菌发展保驾护航。
4、合理利用资源。栎类资源丰富的地方,林业部门部门应按采伐周期有计划的批准菌农合理采伐利用,点种食用菌,提高木生菌品质量和效益,调动菌农保护林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修林后的枝梗和木材加工后的木屑等农林废弃资源进行袋料生产,变废为宝实行生态良性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5、开发利用名贵珍稀菌种。我县山地菌种资源丰富,在海拔800 -1200米 的松栎混交林是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白灵菇和竹荪等珍贵菌种的适生区,这些菌类香味特殊、营养丰富、出口价值很高,应当积极开发利用,同时加以有效保护。
(三)养蜂:我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蜂蜜品质优良,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但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要发展养蜂业,壮大养蜂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强化**,增加投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独具特色的蜂蜜品牌,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加强**,提高认识。一是按照《畜牧法》,加强养蜂业的**,做好全县养蜂业的各种规划、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养蜂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二是强化养蜂协会职能。养蜂协会由专业人员和养蜂大户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养蜂的技术交流,增强养蜂业生产的科学化,减少和杜绝养蜂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养蜂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人才培训上,要有计划的轮训和培训,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养蜂技术人员和蜂农的培训,提高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的素质,提高其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水*,造就一批既懂得养蜂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新世纪养蜂业人才,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大发展。
3、建立示范样板户和示范场,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在全县养蜂比较多、开展比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农户,大力培植示范户、示范场,在“专”字上做文章,以点促面,通过示范户和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蜂改良技术。养蜂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部农户掌握四季管理技术,特别是冬季补饲、春季奖饲、过箱操作、养群蜂养大群夺高产的养蜂技术,60%以上农户掌握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开发。我县林草覆盖率高,植物品种繁多,药材品种齐全,境内无任何污染,空气洁净,生态环境保护好,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养蜂业基地,努力生产绿色蜂蜜产品,培育蜂业产品基地,培育蜂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开发,树立本地的特色品牌,加大蜂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的开发,大打我县绿色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做到以开发促发展。
5、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外来蜂种引进的管理。二是密切与工商、*和质量**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净化我县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户发展养蜂制作蜂箱所需木材,林业部门按照有关**大力**,给予适当倾斜
6、强化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配合。特别是要加强养蜂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退耕还林工程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养蜂业需要丰富的无任何污染的蜜粉源植物,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如药材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既可以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和有机食品,又可以为蜜蜂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其次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的.蜜粉源植物,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基地。第三是充分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我县蜂蜜产品做大、做强、做响亮,使之成为我县走俏的一个旅游产品,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7、加强投入,建立养蜂业发展的扶持**。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投入,对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实行一定额度的奖励,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银行优惠贷款和*贴息的方式,加强投入。对于想发展却没有资金的农户,可以实行****和*贴息方式鼓励他们发展;三是将养蜂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和基本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产业调研报告3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称,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山区,涉及18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10万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71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1.8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全市现有各类茶厂200余家,其中:精制茶厂42家,已完成改造并达到QS标准的企业42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家,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知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20xx年,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5.6万亩,总产量6317吨,产值1.135亿元。其中名优茶367吨,产值7372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5.8%和产值的65%。珠茶产量5730吨,产值3783万元。名优茶*均价格达到每公斤200.8元,最高的黄金芽每公斤8000元。全市茶园*均亩值20xx.8元,其中白茶最高亩值超2万元。在茶叶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3万吨,出口货值4亿元。大岚镇作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主产乡镇,1.8万亩茶园为全镇农民提供了近50%的收入来源。
二、存在问题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外,绝大多数茶叶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勉强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右,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茶园管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管理不重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市场为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问题,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们通过网络**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集团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水*来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是较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藏库等
必要的储藏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管理**,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20多年时间集x**资源发展“大佛龙井”和宁海县花10年时间集x**资源打造“望海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今“大佛龙井”和“望海茶”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三、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扶持**,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去外地特别是全国区域性茶叶市场开设专门销售我市名优茶的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店,并在市农批市场专设茶叶交易区,将专业市场、贩销队伍、驻外窗口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茶园经营权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龙头企业或经营集团,发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使茶叶生产经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个品牌1家企业或1个集团运作的局面。三要借鉴新昌等地与天福集团(**最大的茶叶连锁经营集团)和**老舍茶馆(全国最负盛名的茶馆)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计使我市名优茶进入茶叶消费高端市场。
3、夯实产业基础,加快现代化茶园建设。
一要建立健全茶园经营权流转**。制订有力措施,鼓励全市茶园在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向种茶大户和茶叶龙头企业流转,扩大单体茶园经营面积,为建设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茶园打好基础。二要制定出台有关加快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措施,调动茶农发展良种茶的积极性,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基本实现无性系良种化,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良种苗木的产销管理,加强新品种的引进、推广、选育工作。三要加快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老茶园更新改造,优化茶园结构,在茶园中普遍安装喷灌等防霜冻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产业调研报告4
一、xx业园区基本情况:
商丘神火铝厂投资10亿元,于20xx年成立,目前年生产能36万吨,年销售收入54亿元;商丘阳光铝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底,总投资16.7亿元,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其中铝坯料10万吨,装饰用带材1万吨,PS版基材3万吨,空调泊1万吨,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9亿元。目前,一期5万吨铸轧生产线已建成并投产,一期5万吨冷轧生产线已基本建成,马上即可试车生产;商丘东南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总投资4000万元,20xx年正式投产运营,目前日生产各种型号铝棒材30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15亿元;河南鑫源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目前,日生产铝棒材150吨,可见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另有已签约落地园区的商丘广源运输有限公司即将开工建设,投资5.6亿元的商丘广宇石墨有限公司正在做落地前的各项准工作,投资10亿元的电解铝阴极项目正在洽淡之中。
随着市、区两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制定了专门的xx业园区发展规划,力争把铝加工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等相关**出台后,园区的发展后劲更加有力,园区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种配套设施更加齐备,园区功能更加完善。
二、当前我国铝加工业发展现状:
**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作为现代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铝材更加需求旺盛,同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业的进一步限制,使我国的铝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壮大起来,特别是在广东佛山,短短一年多时间,竞猛增了400多家铝加工企业,xx年来,全世界铝材加工总。量为3000万吨,而我国铝产量为1300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0%还多,但我国的铝加工企业多属于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加工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很多高精铝产品仍需进口。同时铝加工企业存在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情况,出现了局部的产能过剩,真正的高精度铝板带,高强度汽车铝轮,精密铝铸件,泡沫铝、高压电子铝箔,优质彩色涂层板、铝塑复合板管、特种铝型材、微细球型铝粉等产品严重供不应求,市场缺口仍然很大。
三、xx业发展趋势:
以美、日、德发达国家为**,铝加工业在20世纪已完成了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整合过程,并成立了跨国集团,进行全球性的选择、生产和经营。其中美铝公司在全世界设有分支、囊括了高精铝加工的全部行业,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吨,在铝加工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通过对全球**业纵向、横向比较,多行业、多角度的分析论证,总体上讲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电解铝需求不会增长太多,铝加工企业数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铝产品需求将猛增。因此未来的铝加工企业在加工工艺上,应向着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铝加工装备上,应向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建设上,向着更加大而强和专而精方向上发展。
四、金融危机对**业的影响:
xx年底,xx年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下滑,电解铝下*业发展后劲乏力等影响,我国铝加工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单就我乡xx业园区内几家企业来说就损失惨重:神火铝厂的销售严重下滑,库存压力陡增,最后不得不停止过半生产线,直到我省加大战略储备和国家率先实现企稳回升,才使神火铝厂逐步渡过难关;商丘阳光铝材有限公司生的铝板也出现了滞销现象,面对正在建设的冷轧项目,公司高层个别人士基至出现了犹豫思想;商丘东南铝业的客户需求减少80%,使其无法正常生产;河南鑫海铝业公司干脆停产来应对危机。xx年底至xx年上半年上述四家企业共减少销售收入近60亿元,它们经历了一次非常严重的经济寒冬。随着xx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同时全球需求开始增长,xx年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它们的销售收入分别比09年第三季度增长了10%和17%,目前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生产销售水*。
五、当前梁园区铝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xx业园区还没有形成规模,产品还比较单一。
2、xx业园区的道路、电力、排水等各种配套设施还需更加完善。
3、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少,个别企业存在高能耗与污染。
4、园区内中小企业多,成规模的大企业少,真正深加工、精加工的企业更少。
5、园区内企业存在各自为战,互不沟通,没有形成合力,对外缺乏竞争力。
六、对策和建议:
1、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使更多铝加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入驻园区,扩大园区规模,健全产品类型。
2、进一步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努力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
3、全力以赴搞好园区建设,同时加强对园区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力争为落地企业提供更加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4、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扩大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5、协调企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严禁过度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
6、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企业,要努力引进一些铝加工业的战略投资者,形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良好格局。
7、提升供识,抢站发展制高点,一定要抓住历史战略机遇,克服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一条*引导与市场运作互动,对外开放和深化**互促,产业开发与行业发展互助的发展路子。要通过大力发展铝加工业来不断调整我区产业结构,不断壮大铝加工业园的规模,不断增强其在我区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
产业调研报告5
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河网密集,水库众多,雨热同季,是发展农产品的理想基地,非常适宜甘蔗的生长和甘蔗糖分的积累。**来,我县甘蔗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培植壮大甘蔗生产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我县甘蔗产业,增强甘蔗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我县农民增收、企业增益、*增税和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来,我县不断调整甘蔗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格局。全县蔗糖业认真**开展“吨糖田”综合技术开发工作,引进新台糖26、27号、桂糖94/119、桂引9号等11个新品种,良种覆盖达99.%。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有新的进展。2011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37万亩,甘蔗总产145万吨。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县境内有东糖石龙有限责任公司和博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日榨量达万吨以上的制糖龙头企业。我县甘蔗产业从主要通过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稳固提高、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二、我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虽然我县甘蔗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种植生产方式粗放,单产及集约效益低。
一是耕作方式落后,管理**粗放。目前,我县甘蔗种植的大部分环节仍然靠手工作业,仅有很少部分运用机械化深耕深松。在收割环节上也主要还是靠人力,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蔗农种植的*均成本普遍较高。由于蔗农普遍缺乏科学种植的意识,仍然习惯于按传统耕作方式种植,对套种、地膜覆盖、宽行种植、智能化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高产高效的综合生产技术的运用较少,加上蔗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进一步恶化了甘蔗的生产条件。二是生产**形式分散。目前,我县甘蔗种植仍然属于小农模式的生产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程度低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二)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新品种选育问题突出。
我县甘蔗种植品种单一化问题比较严重。由于有些品种的种植期已超过十年,品种退化的问题已十分严重,黑穗病、赤斑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等病害日益加剧,导致宿根发株少、宿根年限缩短、植株变矮、节间变短、糖分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减少。由于品种过于单一所带来的抵御风险能力弱、种性退化和病害加剧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制糖企业竞争力不强,综合利用水*及效益整体偏低。
一是制糖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国际上的其他主要产糖大国相比较,广西制糖企业的*均规模仍然偏小,我县制糖企业规模也相对偏小。二是产业链短,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相对滞后。我县蔗糖精深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对甘蔗的综合利用仍然主要表现在生产酒精或复合肥等初级产品上,蔗渣造纸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发展空间和潜力。与一些地区制糖业在利用废糖、蔗渣等废物生产的衍生品产值占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的状况相比差距明显。
(四)蔗农与糖厂利益不尽合理,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多年实践来看,糖蔗收购价格机制在二次结算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是在蔗农与糖企进行结算时主要是以企业自报的*均销售价进行结算,而企业自报的二次结算价往往都低于市场的实际销售价格,或是以其他方式进行价格转移,以达到降低二次结算价的目的。二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蔗农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销售价格,在二次结算中处于弱势地位,通过二次结算提高收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利益被侵害的可能性。因此,二次结算机制对蔗农增收的实际效应不明显,不利于调节种植环节与加工环节之间的利润差距,不利于调节蔗农和糖企之间的利益分配。
三、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不是盲目扩大产能、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产糖量,而是主攻单产、蔗糖份、甘蔗间套种,发展循环经济、蔗糖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全面提高甘蔗产业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进一步完善糖料蔗价格机制,维护广大蔗农利益。一是保持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稳定。维持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不变,不要根据某一年糖价波动情况轻易提高或者降低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二是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管理办法。应当在进一步**了解制糖企业成本、综合利用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挂钩联动价格、系数。三是调整良种加价**。不要根据某一年糖价波动情况作为调整良种加价**的依据,而要根据良种研发、推广的实际,调整良种加价**,还应当把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纳入良种加价**调整范围。四是提前公布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应当提前一个榨季公布糖料蔗收购价格方案,如果条件不成熟,至少应当提前一个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甘蔗生产规模。
(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以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工程措施,要不断扩大高产高糖良种、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灌溉模式,不断扩大喷灌、渗灌和滴灌蔗地面积。要鼓励、扶持甘蔗收割机械的研究开发,努力实现甘蔗机械收割新突破。
(三)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要制定替代新台糖系列品种的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攻关计划。针对我县甘蔗生产实际,以满足农户、企业生产需要,替代旧系列品种为选育开发目标,通过深入**研究、专家咨询和科学论证,全力推进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切实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探索甘蔗品种更新换代的新路径。
(四)提高综合利用水*,增强甘蔗产业竞争能力。一是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以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猪(牛)-沼-蔗-灯-鱼”、“蔗-牛-菇”、“蔗+西瓜(甜南瓜)”、“蔗+马铃薯”、“蔗+花生(黄豆)”等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延长甘蔗生产产业链,增产增效增收,提高甘蔗生产竞争力。二是提高制糖业综合利用水*。鼓励、**制糖企业以经济效益、环保等综合效益好为原则,根据制糖企业实际,选择蔗渣、糖蜜、酒精废液、滤泥的综合利用模式,加强酒精废液农灌技术研究,开展蔗渣发电的可行性研究。鼓励、**制糖企业追踪研究蔗糖化工业高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发展蔗糖化工业,延伸制糖产业链,提高制糖生产竞争力。鼓励、**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发展大型食品制造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
产业调研报告6
油茶是我们会同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木本资源,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且较其他油种有绝对优势和保健特点的绿色食品,食用和工业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打造其系列**,对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最近,我们对会同县油茶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感到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并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
一、油茶产业处于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而湖南是全国油茶主产地,湖南的油茶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常年产油量达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会同素有“广木之乡”的美誉,油茶、油桐一直是我县的拳头农林产品,曾经名噪一时的“洪油”就包含了茶油,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友人慕名前来采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油茶生产日渐萎缩,传统的优势产业每况愈下。一是砍伐严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由于前几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片面强调脐橙、板栗等经济林的效益,忽视了油茶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大量砍伐油茶林改种其它经济林,加上油茶病虫破坏和作为主要燃料使用,致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油茶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5年的44万亩和1333吨减少到现在的 40万亩和600吨。二是经营粗放,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林农把油茶林当作“露水财”来经营,一般一年垦复一次,既不施肥,又不防治病虫,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垦复,致使杂树成林,乱草丛生,大量油茶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油茶加工仍以传统的木榨和小作坊式的机榨为主,出油率低,色泽不亮,对茶油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工后剩下的枯饼未能综合利用,一直被作为肥料、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三是品种不优,树龄老化严重。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二、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我们会同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常年日照充沛,日*均气温在16℃以上,且以适宜油茶生长的微酸性土壤居多,是发展油茶产业的理想地方。综合分析我县县情和**市场行情,认真研究油茶的生长特性,我们觉得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好。虽然前几年油茶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有所减少,但现在全县仍有油茶林40万亩,其中正处盛产期的38万亩,这个数目在全国油茶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县农户又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加上我县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贤胜植物油厂生产的贤胜牌茶油已远销**、东南亚地区,迈出了油茶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加工转变的可喜步伐,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率高。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杆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
三是生产成本低。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
产业调研报告7
为贯彻落实省、市统计局关于扎实开展“统计质量效益年”活动得要求,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水*,更好得为我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我区统计局****,及时**专业人员对对区内“企业一套表”科技专业年报情况进行督导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科技专业年报工作现状分析
1、我区3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报表及时2013年2月15日前全部报完。
2、经核实,项目表中来源于*得项目经费与活动表中得*资金基本匹配。
3、企业研发项目得最主要技术经济目标有开发全新产品、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经济目标是“为啦科技原理得探索、发现以及技术原理得研究”得项目3.1%。
4、经过多方核实排查,部分高等院校有科技活动,进入非工业名录库。
二、存在问题
1、我区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这两家龙头企业占全区比重90%。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2家,其中189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万元。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规模小而散,研发团队力量不足,****且使用分散,导致研究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3、企业财务报表中研发经费计算方法存在出入。会计报表中工业研发经费包括两类:
(1)内部研究开发投入额,其中: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设计费、设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
(2)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额。其中用于科技活动得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很难界定,除大中型企业外,大部分小企业将其计入生产成本,而未计入研发经费。
三、企业建议
1、加大*得资助和调控力度,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得内外部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得主体。
研发活动过程具有不可分割性,一个企业往往不可能**承担全部得研究工作,需要*得资助和调控,研发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研发活动不一定能取得预期得成果,存在着失败得风险,研发活动得进行着也无法**新技术知识得扩散,面临着竞争者抢先占领市场得风险,这些都表明企业得研发活动需要来自*得有力**。*力**企业研发活动还是*实现就业和经济成长目标得投效途径。相对小型企业,尤其加大对我区龙头企业得资助和调控力度,这些龙头企业研发活动成功率高,回报率也高。
我区研发活动主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发展,首先,不断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得内外部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包括**、销售、信息等服务,帮助高新技术企业筹措资金,提供生活设施,保护科技企业家,为他们排忧解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得若干优惠**,并在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科技**和法规得同时,结合自身得特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加宽松、优惠得**环境。其次,进一步完善封闭管理、开放运作得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具有较强聚散能力得科技市场,解决科技信息不灵、成果流通不畅得问题。大力扶持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服务得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孵化器得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以促进全市技术创新链条得形成。鼓励创办并大力扶持科技咨询机构得发展,不断拓展科技咨询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和转制中小企业得发展壮大提供科学得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得**,把科研工作纳入到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得轨道上来。
2、加快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发展最重要得因素在于人才资源,没有雄厚得人才资源作保证,就不可能有高新技术产业得大发展。应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造就一支能力强得现代科技企业家队伍、造诣深得科技人才队伍和素质高得科技产业工作队伍。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急需人才得培养、培训、开发、引进工作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对"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学科带头人得培养在科技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培育、造就一支具有风险决策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既懂高新技术又通现代企业管理得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应结合我区人才战略,重点引进一批归国留学人员,通过建立**学子创业园等途径为归国学子提供良好得条件,使他们从**带来得先进技术、科技项目、管理方法等得以运用、拓展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造传统产业必将有一个质得飞跃。
企业得发展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自有得技术基础之上,引进消化吸收固然重要,但经验表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不能通过引进获取得,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可能形成对外部技术得依赖。我区工业企业目前已经拥有一定得技术基础和相当得物质财富积累,要尽快摆脱技术依赖模式,向技术自主创新转型,提高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产业调研报告8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来,我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培育专业大户、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
1、龙头企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化程度。
4、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也缺乏有力的****、资金投入和**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2、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
3、中介产业化**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的创新,通过产业化**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农民与市场的协作关系,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4、缺乏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5、科技推广工作乏力,机构不健全。
三、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在发展基地时:
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制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地区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
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
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
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弱化种植农业,强化加工农业。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
一是*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
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的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型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3、强化中介**建设,加强**与农户的联系作用。
一是要规范中介**行为,克服盲目发展。
二是要培育中介**的发展载体,使中介机构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均有企业支撑,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我镇拟建的蛋禽协会,就依托我镇规模较大的孵抱、运销、加工等个体户,从**形式和服务内容**会更加完善。
三是要建立**、农民、企业的利益共同机制。中介**在服务农民时,可采取各种形式,发展经济实体,与农户、企业建立产品(商品)供销关系,明确农民、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从而壮大**实力,扩大**规模,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更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应建立产业化发展风险准备金,制定具体的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办法,重点就放在对公司、农户的风险补偿方面。
二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证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三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四是成立风险保障**机构,在*部门的**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5、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定土地流转优惠**,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
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
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产业调研报告9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的需要。**来,东坡乡始终把发展“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的指示精神和*在农村的各项方针**,不断深化农村**,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河谷光热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惠农**,切实稳定民心,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乡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一、全乡概况
xx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武定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面积168*方公里,东邻万德乡和发窝乡,南接田心乡和高桥镇,西与环州乡接壤,北与元谋县姜驿乡隔江(金沙江)相望,是武定目前唯一的民族乡。境内居住着汉、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种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1%。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勐果河、沙拉河、环州河三河南北纵贯全境,形成四山夹三河的低热河谷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最低海拔950米(甲利),最高海拔2240米(大荞地)。年*均气温25—28℃,年*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气候炎热,常年无霜,宜广泛种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茄、洋葱、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谷、冬早蔬菜等各类多种经济林果及热区作物。20xx年,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有4003户,14389人。其中,农业户3659户,农业人口14032人,占总人口的95.7%。现有耕地面积14845亩,其中水田5335亩,旱地9510亩,人均1.05亩。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有粮353千克,工农业总产值51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全乡经济总收入为3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乡级财政收支困难重重等诸多原因,故是一个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典型的民族贫困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来,我乡以优质香蕉、优质稻、冬玉米等为**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认真总结我乡近十多年来冬农开发和热坝作物栽培经验,细化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河谷优势。在“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在“优质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点,狠抓优质香蕉、优质水稻、优质菜豆、冬早玉米、热区水果基地建设,培育拳头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点,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坚持稳水稻,保香蕉,增定单,重冬季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主要粮经作物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到20xx年优质稻面积达到3640亩,产量205.5万公斤,产值308.25万元。优质香蕉面积4020亩,产值350万元。冬玉米面积由1200亩,产值112万元,优质菜豆面积1000亩,产值161万元,花生1280亩,产值62.5万元。我乡已经发展为全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粮经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明显优化。
2、科技措施、良种良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用上成效显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做好新型农民培训。20xx年共**各种培训350场(包括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黑板报48期,合计受训群众7600多人次,**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和市场竞争意识。
二是水稻良种桂朝系列、楚粳系列面积达4000亩,多蘖壮秧、扣种稀薄、单行条栽、双龙出海等措施的应用率达98%以上。
三是做好特产农业、订单农业的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县农广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共培训24场次,培训农户215人,合计150人毕业获得“绿色证书”。
3、特色、优势产业框架基本构建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依托低冬季热河谷光温水资源,注重冬季农业开发,形成了河谷冬玉米、冬番茄、优质菜豆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带,20xx年发展种植了1100亩冬玉米,1000亩优质菜豆,350亩冬番茄。利用夏季光热资源,在河谷*发展优质花生1200亩,玫瑰茄450亩,优质柑桔300亩,龙眼150亩,大青枣450亩,石榴450亩,形成了河谷热区水果种植带。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表现为优势产业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示范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种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品种散而且规模小,制约了生产效率。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后续发展力量不足。近几年,我乡发展产业规模小,在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产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难,尤其是缺少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大、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我乡投资带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不能很好地衔接。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我乡农村水、路等基础设施滞后,造成“有水不能用,产品运不出”,旱季河水从谷底流过,半坡农地缺水严重。雨季时常断路,造成农产品滞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是劳动者素质偏低。表现为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导向,优质高效农业意思淡薄,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低,造成农业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
四、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新农村和推进**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当前,我乡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内需、**搬迁扶持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东坡乡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基地建设(即优质稻、优质香蕉、冬玉米、优质菜豆、优质河谷水果基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托我乡低热河谷资源,重点发展优质香蕉、优质稻、无公害菜豆、双低油菜、中药材、热区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要求,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发展优质香蕉。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发展优质香蕉3500亩。
二是发展优质水稻。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达卧6个村委会夏季发展高档优质稻4000亩。
三是发展冬玉米。9月中旬在所所卡、东坡、庄房3个村委会利用秋热发展地膜冬玉米1000亩。
四是发展无公害菜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在东甸、白马口发展无公害菜豆1000亩。
五是发展玫瑰茄。在白马口、以赤叨、东甸发展优质玫瑰茄1000亩。
3、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后期扶持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规划,**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在达卧、东坡、发展优质柑桔300亩,石榴300亩。在东坡、所所卡、东甸、白马口发展优质芒果200亩,大青枣350亩。
4、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重专大户的优惠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到我乡发展番茄、香葱、甜脆玉米生产基地,并进行加工生产。大力培育农产品运销中介人和经纪人队伍,培养一大批农村种养加销重专户,大力发展专业合作**。
5、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鼓励农业、畜牧、科技、林业、扶贫等部门及龙头企业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来。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技能培训,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结合乡情突出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者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产业调研报告10
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河网密集,水库众多,雨热同季,是发展农产品的理想基地,非常适宜甘蔗的生长和甘蔗糖分的积累。**来,我县甘蔗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培植壮大甘蔗生产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我县甘蔗产业,增强甘蔗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我县农民增收、企业增益、*增税和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来,我县不断调整甘蔗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格局。全县蔗糖业认真**开展“吨糖田”综合技术开发工作,引进新台糖26、27号、桂糖94/119、桂引9号等11个新品种,良种覆盖达99.%。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有新的进展。20xx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37万亩,甘蔗总产145万吨。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县境内有东糖石龙有限责任公司和博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日榨量达万吨以上的制糖龙头企业。我县甘蔗产业从主要通过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稳固提高、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二、我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虽然我县甘蔗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种植生产方式粗放,单产及集约效益低。
一是耕作方式落后,管理**粗放。目前,我县甘蔗种植的大部分环节仍然靠手工作业,仅有很少部分运用机械化深耕深松。在收割环节上也主要还是靠人力,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蔗农种植的*均成本普遍较高。由于蔗农普遍缺乏科学种植的意识,仍然习惯于按传统耕作方式种植,对套种、地膜覆盖、宽行种植、智能化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高产高效的综合生产技术的运用较少,加上蔗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进一步恶化了甘蔗的生产条件。二是生产**形式分散。目前,我县甘蔗种植仍然属于小农模式的生产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程度低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二)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新品种选育问题突出。
我县甘蔗种植品种单一化问题比较严重。由于有些品种的种植期已超过十年,品种退化的问题已十分严重,黑穗病、赤斑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等病害日益加剧,导致宿根发株少、宿根年限缩短、植株变矮、节间变短、糖分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减少。由于品种过于单一所带来的抵御风险能力弱、种性退化和病害加剧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制糖企业竞争力不强,综合利用水*及效益整体偏低。
一是制糖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国际上的其他主要产糖大国相比较,广西制糖企业的*均规模仍然偏小,我县制糖企业规模也相对偏小。二是产业链短,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相对滞后。我县蔗糖精深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对甘蔗的综合利用仍然主要表现在生产酒精或复合肥等初级产品上,蔗渣造纸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发展空间和潜力。与一些地区制糖业在利用废糖、蔗渣等废物生产的衍生品产值占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的状况相比差距明显。
(四)蔗农与糖厂利益不尽合理,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多年实践来看,糖蔗收购价格机制在二次结算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是在蔗农与糖企进行结算时主要是以企业自报的*均销售价进行结算,而企业自报的二次结算价往往都低于市场的实际销售价格,或是以其他方式进行价格转移,以达到降低二次结算价的目的。二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蔗农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销售价格,在二次结算中处于弱势地位,通过二次结算提高收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利益被侵害的可能性。因此,二次结算机制对蔗农增收的实际效应不明显,不利于调节种植环节与加工环节之间的利润差距,不利于调节蔗农和糖企之间的利益分配。
三、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不是盲目扩大产能、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产糖量,而是主攻单产、蔗糖份、甘蔗间套种,发展循环经济、蔗糖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全面提高甘蔗产业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进一步完善糖料蔗价格机制,维护广大蔗农利益。
一是保持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稳定。维持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不变,不要根据某一年糖价波动情况轻易提高或者降低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二是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管理办法。应当在进一步**了解制糖企业成本、综合利用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挂钩联动价格、系数。三是调整良种加价**。不要根据某一年糖价波动情况作为调整良种加价**的依据,而要根据良种研发、推广的实际,调整良种加价**,还应当把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纳入良种加价**调整范围。四是提前公布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应当提前一个榨季公布糖料蔗收购价格方案,如果条件不成熟,至少应当提前一个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甘蔗生产规模。
(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
以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工程措施,要不断扩大高产高糖良种、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灌溉模式,不断扩大喷灌、渗灌和滴灌蔗地面积。要鼓励、扶持甘蔗收割机械的研究开发,努力实现甘蔗机械收割新突破。
(三)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
要制定替代新台糖系列品种的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攻关计划。针对我县甘蔗生产实际,以满足农户、企业生产需要,替代旧系列品种为选育开发目标,通过深入**研究、专家咨询和科学论证,全力推进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切实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探索甘蔗品种更新换代的新路径。
(四)提高综合利用水*,增强甘蔗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以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猪(牛)-沼-蔗-灯-鱼”、“蔗-牛-菇”、“蔗+西瓜(甜南瓜)”、“蔗+马铃薯”、“蔗+花生(黄豆)”等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延长甘蔗生产产业链,增产增效增收,提高甘蔗生产竞争力。二是提高制糖业综合利用水*。鼓励、**制糖企业以经济效益、环保等综合效益好为原则,根据制糖企业实际,选择蔗渣、糖蜜、酒精废液、滤泥的综合利用模式,加强酒精废液农灌技术研究,开展蔗渣发电的可行性研究。鼓励、**制糖企业追踪研究蔗糖化工业高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发展蔗糖化工业,延伸制糖产业链,提高制糖生产竞争力。鼓励、**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发展大型食品制造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5)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20xx年3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609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173家,其他印刷品37家,打字复印96家,出版物印刷1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7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5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网吧63家;书报刊经营单位90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2004年产值达17.1亿元,比20xx年递增19%,职工达8783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不包含印刷行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进展缓慢,**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1、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必须把思想**到十六届四***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2、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公*有序竞争;多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在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析文化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3、加快文化体制**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是**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健所在。要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步伐。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切实转变经营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要借鉴**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建立和健全**开放、竞争有序、宏观调控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要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
4、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法规,**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5、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文化经营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和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等多渠道,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
三、近期规划和今后发展方向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行政,在加大执法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竞争发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规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消费,使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低于经济发达兄弟县市水*。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和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产业,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起与海宁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和能力显著提高,创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较大的增长,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之一。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节庆会展等综合场馆的功能作用,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庆会展产业化。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商贸展览及文化活动。利用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办会方式,打造**会展。
(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准、高品位文化主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演艺娱乐业;要充分发挥名角、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推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总量*衡;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改造各类新兴娱乐项目,建成1—2家大型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现有电影放映业,新建海宁市影视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电子游戏机房,提高书刊销售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资格标准。
(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灯彩、皮贴画、布艺画、皮影戏、剪纸、书画以及现代艺术品的生产经营。建立艺术品经纪人**,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大力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激活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艺术品销售和交易市场,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培育买方市场。
(4)加快发展传媒信息业。要以信息化、城市化为契机,将全市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宽频数码互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要加快信息产业升级步伐,利用各种网络优势,开发市政、交通运输、社保、医疗、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5)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搞**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市场开发,积极引进**外资金、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及社会体育健身设施,开办普及型体育经营项目;要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要发展体育经纪**,扩大经纪人队伍。
3、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职能,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协调、**和服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文体管理体制**步伐;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发布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要积极营造公*竞争环境,规范产业行为;要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建设,优化资源,确保重点;要建立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和管理。
(2)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要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推进国有文化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进行**。
(3)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潮头,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要放宽准入领域,在国家**允许范围内,进一步降低门槛,允许引资进入,同时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团体的转制改造以及文化产品的印刷、发行及流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等。要制订和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把已经制定的文化经济**落到实处,并研究制订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措施;要继续**审批**,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帮助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良好氛围。
(4)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现有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真正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对各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运作。借鉴经济领域**经验,推动文化产品流通体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鼓励发展文化中介,全面推进文化经纪人资质证书**,建立文化经纪人资质标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在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责任**,实现管理规范化、**化。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扰乱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和举报奖励**。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特点,符合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要求,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作用日益突出。
20xx年10月,“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十五届****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出现,这是“文化产业”第一次在**文件中使用,建议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20xx年11月,发展文化产业又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的*报告,报告同时对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目标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做了全面论述。自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的*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来,根据浙江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和xx**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要求,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舟山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xx市文化****出版局和xx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一次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活动,以发现问题,认清形势,寻找对策,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目的意义
目前,xx市文化产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海洋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适时开展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工作,将有利于:
1、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发展规模、发展水*及其在我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发现不足,寻找对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2、提**化产业在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及各文化行业间的同度量对比分析,提供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
通过全面**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为**、市*提供文化产业宏观管理方面准确、客观的**依据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基本情况。
1、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范围的划分。
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范围的划分,学术界观点众多。*的*召开之前,习惯于引用*****文**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xx年9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xx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在文化产业范围的划定方面,20xx年9月,*《关于**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演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九大行业门类纳入文化产业的管理范围。20xx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下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及其他文化等;“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2、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概况。
此次调研中,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行业划分和统计范围,制定了《xx市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以**的范围、统计口径,规范数据来源渠道,保证统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能正确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此次**统计的时间跨度设定为三年,即2004至20xx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4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
(1)财务状况指标:主要反映文化产业的资产、收支和经营状况,包括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指标、文化产品流通企业指标、执行企业会计**的文化服务企业指标、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文化单位指标。
(2)业务活动指标:主要反映文化产业主要业务活动的状况和规模。
(3)就业人员指标:主要反映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结构等情况。
(4)补充指标:主要反映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来,xx市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速度地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增加,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也进一步显现,创造的增加值较快增长。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共有3232家,文化产业总产出22.42亿元,从业人数2.52万人,资产总规模16.8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9.47 亿元,文化产业税收(不包括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下同)5707万元。到了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30.64亿元,从业人员2.66万人,资产总规模18.5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3.00亿元,文化产业税收7844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32.4%、5.4%、10.1%、33.0%和 37.4%,年均增速分别为15.1%、2.7%、4.9%、15.3%和17.2%。
然而,文化产业总体情况与xx市经济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仍显落后。**来,我市以海洋经济为龙头,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突出“二、三、一”产业发展导向,以船舶工业为**的临港工业实现了迅猛发展,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升,全市gdp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骄人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尽管有较快发展,但在全市gdp中所占的份额却略有下降,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10%,20xx年占4.01%,20xx 年为3.88%。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高有得到充分挖掘,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余地。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1、分层次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文化产业的三个层次看,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总产出4.40亿元,从业人数0.35万人,总资产7.40亿元,增加值1.6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4.35%、13.16%、39.90%和12.97%;文化产业外围层总产出12.45亿元,从业人数0.57万人,总资产7.65 亿元,增加值7.5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0.61%、21.33%、41.25%和58.39%;文化产业相关层总产出13.80亿元,从业人数1.74万人,总资产3.49亿元,增加值3.7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5.04%、65.51%、18.85%和28.64%。文化产业外围层在全市文化产业中占居份额,文化产业相关层次之,文化产业核心层所占份额最小,与20xx年相比,三个层所占份额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2、分行业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增加值来看,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业所占份额,20xx年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实现增加值6.04亿元,所占比重为4*5%;第二位是玩具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8亿元,所占比重为10.59%;第三位是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4亿元,所占比重为9.51%;第四位是室内娱乐业,实现增加值0.59亿元,所占比重为4.55%;第五位是电视业,实现增加值0.45亿元,所占比重为3.46%。与20xx年比较,前五位行业没有变化,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除工艺美术制造业所占份额比20xx年略有下降,其余四个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均比20xx年有所上升,风景名胜区管理业上升0.2个百分点,玩具制造业上升0.92个百分点,室内娱乐业上升0.31个百分点,电视业上升0.05个百分点。
3、分注册类型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企事业单位(包括风景名胜管理区)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占居绝对优势。20xx年国有单位实现增加值6.93亿元,所占比重为70.62%,比2004 年提高0.3个百分点;私人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二位,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0.74亿元,所占比重为7.58%,与20xx年比发展最快,份额提升最多,两年所占份额提高0.51个百分点;第三位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增加值0.65亿元,所占份额为6.58%,比20xx年提高0.32个百分点;第四位为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实现增加值0.38亿元,所占份额3.89%,比20xx年下降0.1个百分点。
4、分具体行业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核心层**刷业总产出为16072.23万元,从业人数796人,总资产为8143.25万元,实现增加值2755.6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 34.1%、2.4%、1*%、36.3%;图书零售业总产出为4251.26万元,从业人数237人,总资产为4687.07万元,实现增加值 1491.80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33.8%、4.4%、9.9%、35.7%;专业社团总产出为2223.46万元,从业人数361人,总资产为1955.65万元,实现增加值1495.9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25.4%、4.0%、3.6%、26.6%;群文活动单位总产出为 1772.74万元,从业人数235人,总资产为1145.63万元,实现增加值1150.3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10.3%、0.4%、 2.0%、10.7%。
外围层中室内娱乐业总产出为13128.91万元,从业人数1955人,总资产为9527.63万元,实现增加值5920.22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43.9%、14.5%、12.9%、47.3%;旅行社总产出为30980.9万元,从业人数1023人,总资产为19477.21万元,实现增加值 3412.2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42.1%、10.5%、10.0%、44.6%;广告业总产出为7803.72万元,从业人数710人,总资产为5558.79万元,实现增加值2507.6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58.1%、12.3%、21.6%、59.7%;计算机服务业总产出为 3247.06万元,从业人数439人,总资产为3220.80万元,实现增加值1542.00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14.3%、0.2%、 0.9%、14.9%。
相关层中玩具生产总产出为83093.38万元,从业人数3355人,总资产为10307.42万元,实现增加值13761.02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42.1%、10.0%、14.5%、50.4%;工艺品生产总产出为16162.68万元,从业人数9804人,总资产为125.27万元,实现增加值12355.4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29.3%、2.4%、6.3%、32.0%;文化家用电器零售总产出为14846.89万元,从业人数 943人,总资产为9539.09万元,实现增加值3188.8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36.3%、4.0%、8.5%、35.4%;工艺品零售总产出为2816.08万元,从业人数638人,总资产为604.78万元,实现增加值2396.66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27.7%、2.6%、 8.0%、29.7%。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
**来舟山文化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在发展中突出海洋特色,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
1、海洋文化旅游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批零贸易业也开始起步,舟山海洋特色的文化产业初具雏形。
全市依托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着力建设具有海岛特征、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和实施,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舟山国际沙雕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海洋美食文化节、金庸武侠文化节等一批海岛度假旅游、节庆旅游迅速崛起,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以海洋、佛教为特征的工艺美术品制造、销售初露倪端,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文化产业发展扩展了海洋经济外延,丰富了海洋经济文化内涵,提升了海洋经济的品质,增强了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产业,范围广泛,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性和渗透力,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强,如文化旅游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就同时涉及旅游业和制造业,其发展也就为舟山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增长及其比重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使我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税收达7844万元,比20xx年增长37.4%,占财**收入比重为2.1%,占地方财政一般收入比重为3.2%。
3、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拓展了海洋文化内涵,提升了海洋文化品质,为海洋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实现其社会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拓展了海洋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升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来舟山依托海洋文化资源,成功举办了“*舟山国际沙雕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促使舟山旅游业从主推佛教文化逐渐转向海洋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促进舟山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海洋文化的内涵;依托民间民俗资源,举办了“*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将原本散落于民间的民俗文化艺术进行加工提炼和集中展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吸引大量市民、外地游客观摩欣赏的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亦提升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品味,拓展了文化的空间,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文化产业发展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就业结构转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的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兴起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有效推动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提高群众文化消费品味、个人素质及其整体生活质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提升了人的精神文化素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舟山社会**发展。
5、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重要突破口。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如鸟之两翼共同构成了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名城既要有繁荣的文化事业,又要有发达的文化产业,只有两者比翼齐飞,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有效地推进文化企业单位在用人机制、分配**以及工作方式、运作思路方面的变革,使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生机与活力。同时,可以有效吸引社会力量办文化,使部分文化经营单位从公益性单位中剥离出来,缓解*财力不足的压力,使*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同发展进步,共同促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重文化事业而轻文化产业,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上,过去一直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过分强调文化经营单位的事业性质及其公益性,而忽略了文化的产业性质,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思想障碍。后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定位,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难于完全做到规范的企业化管理和运作。正是由于过去一直回避文化产业化的提法,认为跟市场联系起来,就会削弱文化的宣传功能,背弃社会属性,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消极被动,成长速度慢,创新力度小,被抢占了市场先机。
重文化事业而轻文化产业,忽视了文化的产业性质,抑制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发育,影响了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自我成长,致使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不充分。
(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不活,体制不顺,阻碍了文化产业按市场化要求实现自我发展。
文化管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传统的文化单位尚在事业管理体制中运营,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互胶着,难以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真正分离,阻碍了文化产业按市场化要求实现自我发展。一是文化管理部门的文化产业促进职能不明确,兼有文化行业管理、发展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产业的三重职能,是典型的政资、政事、政企不分。二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还没有完全纳入*文化管理的视野,对市、县(区)的文化企业缺乏资源整合,对社会文化产业单位更是底数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胶着与混淆的结果是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属性,偏重于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轨道,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体较弱,内部发展不*衡。
文化产业内部层级发展不*衡,“核心层”及“相关层”所占比重较小,特别是“核心层”,作为文化产业主体部分,其增加值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58.39%,从业人员占21.33%,资产占41.25%,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仅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2.97%,从业人员仅占13.16%,资产仅占 39.90%。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也只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64%,从业人员只占65.51%,资产只占18.85%。
从外围层内部行业来看,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占绝大部分份额,占外围层的78.4%,外围层除此之外的其他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则相对偏低,文化产业外围层内部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
(四)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人均经济效能较低。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30.64亿元,从业人数2.66万人,资产总规模18.5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3.00亿元,仅占gdp的 3.88%。其中,“核心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1.69亿元,“外围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只有7.59亿元,而且主要是旅游景点管理的收入,若扣除旅游门票部分,“外围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仅有1.64亿元。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只有4.89万元,低于全市6.00万元的*均水*。其中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为 4.83万元,而文化产业相关层则仅有2.14万元。总体上说,我市文化产业人均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还比较弱,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五)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规模较小,人才匮乏,缺乏大规模产业集团。
xx市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偏小、人员偏少。据统计,20xx年,*均每个文化产业单位仅有从业人员7.80人,年增加值上千万元的单位寥寥无几,年增加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也是屈指可数。从单位性质来看,个体经营户所占25.2%,到20xx年也还占24.5%,经营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不强。
xx市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根据20xx年全市人才资源**资料显示,文化产业就业人员中人才比重为43.66%,略高于全市*均水*5.61个百分点。但同年教育行业的人才比重为91.21%,卫生行业的人才比重为86.30%,分别高于文化产业人才比重47.55、42.6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奇缺,20xx年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的高级人才只有59人,占全市高级人才的比重仅为2.3%,与教育、卫生等人才密集度高的行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极不对称。
xx市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偏小,人才匮乏,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缺少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六)文化产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目前,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缺乏明晰性。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没有根据自身文化优势确立重点扶植和发展的产业。如文化旅游业、节庆会展业、文化娱乐业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实力,应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植。在产业发展形态上,由于文化产业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导致了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不稳定性,出现了社会力量抢滩文化产业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不规范性。如在社会文化产业中,群众通俗文化发展迅速,一些经营者急功近利,**操作,致使守法经营者遭受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减弱,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群众文化消费力弱,水*较低,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4.1%和16.2%(由于统计中无法将教育消费剔除,因此仅能用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进行表述),若将教育消费剔除,估计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足6%。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文化娱乐消费仍处于弹性较大的次要位置。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20xx年我市人均gdp达到4320美元,文化消费潜力很大,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并急需将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目前,群众多元性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启动,文化市场也还存在供需缺口,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八)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完善,体系尚未形成。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市虽然从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优惠、工商管理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融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明显不足。有些文化产业**过于原则,缺乏实施细则,没有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没有提供保障措施,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难以贯彻落实。
四、xx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作用日益突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方面预测,*的文化产业市场年均产值可达4800亿元,目前仅有1800亿元,尚有3000亿元发展空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的设想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1999年浙江省委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突破了原来单一地看到文化产品****属性和经济价值。20xx年,浙江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26.93亿元,占全省gdp的7.4%。目前,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纷纷开始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报告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可以预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二)舟山经济迅速崛起,实现全面跨越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资基础。
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亿元,年均增长16.3%,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34475元,全省排名从第8位跃居第5位。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5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33元。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高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又增强了消费者潜在的购买能力,潜在的文化消费市场正逐步扩大。这预示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将会高起,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三)大桥经济时代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舟山**连岛工程将于20xx年完成,20xx年正式通车。大桥的建成通车直接加强了舟山与沪、杭、甬长三角经济圈的紧密联系,使舟山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相对孤立、封闭、岛域分割、资源共享程度低的传统岛屿向更为开放的现代海洋经济转型。大桥突破了地域限制,延伸了发展空间,提升了海岛城市发展定位,能够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桥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整合和优化配置,**降低了我市企业投资和生产的成本,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五、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将文化事业职能和文化产业功能相混淆的体制性障碍,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文化单位自身发展活力,根本就在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化文化体制**,破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有利于多出**、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坚持以*为主导,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则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坚持面向市场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立足现实,发挥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得天独厚的“渔、港、景”资源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最直接的资源优势。
舟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汇处,背靠沪、杭、甬,面向太*洋,踞***海岸线中心,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和通道。这里“得渔独丰”----是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中心,人称“东海鱼仓”;“得*优”----港域水深广阔,航道顺畅、良港天成;“得景独秀”----拥有两个风景名胜区和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舟山“渔、港、景”等海洋资源闻名遐迩,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深水港口物流基地、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海洋旅游胜地。20xx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414万吨,水产加工业产值150.3亿元,接待**外游客1152.8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3.0亿元。丰富的渔港景自然资源和迅猛发展的产业经济,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独特的地域特点孕育了舟山独特、灿烂的海洋文化,形成了诸如海洋佛教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名人文化、海洋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海洋文化资源是人类海洋生活的遗迹和结晶,它不仅与人类的海洋经济生产活动密不可分,也是构成海洋文化自然环境的内容和实现海洋文化开发、利用的基础。应进一步挖掘、整合、发挥海洋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抓住机遇,**思想,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大桥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利用大桥沟通吸纳功能,为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要素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并加强与上海及周边地区在经济、科技、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使上海的科技研发能力、资金、信息等要素条件为我市文化产业服务。要借助大桥的沟通,把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海洋经济优势,培育海洋文化产业竞争新高地,形成海洋文化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将舟山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更大范围内销售,提高舟山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地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大桥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进一步**思想,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实现产业目标,克服产业发展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要积极发挥*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尽快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产业化生产方式这个核心问题,按照产业化运作规律,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布局结构、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作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尚有待制定,这里我们仅根据舟山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现状,初步提出“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十一五” 期末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显著提高,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逐渐加强,文化产业整体水*、综合实力和占gdp的比重居全省前列;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形成3-4个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主导产业,培育并建立2-3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崭露头角,海洋文化产品对外输出的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升至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0%左右。海洋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业的支柱产业。
(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行业,推动形成品牌产业和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发展文化产业需突出重点,分明主次。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需根据海洋文化的特点及优势,精心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实行**倾斜,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展示我市城市风采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名片”,以此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经分析,这些文化产业主要有:
1、文化旅游业
编排具有浓郁舟山地方特色的一台海洋文化大戏和一批精致的小戏,充实旅游景区文艺表演的内容,进一步搜集整理民间民俗文化,编撰舟山文化旅游系列丛书,加强宣介力度;开发文化主题旅游岛,如“沙岛”、“侠岛”、“泥岛”等;挖掘整理并推出“渔歌”、“军歌”、“佛歌”等系列产品;建立海洋民俗村展示我市渔业博物馆,包括渔村生活习俗、渔业生产习俗、渔乡信仰习俗、渔乡礼仪习俗、渔船发展史(渔具、船模)、渔业文化与艺术史等内容;精心策划**特色文物及艺术展览,突出**陈列,加强文物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启动以文物与旅游结合拉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利用上海世博会、杭州休博会、**奥运会举办的有利时机,主攻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把舟山建设成为长三角洲影响力的海洋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2、节庆会展业
采用“*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把节庆活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遵循市场规律,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和**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节庆会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整合资源,**包装、**宣传。在实行这一模式中,各方明确己任,各负其责,如*负责协调、宣传、安全、制定**等,真正使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确保节庆会展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果。
我市国际沙雕节,从第4届起,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成立了舟山国际沙雕公司,该公司策划、**、实施沙雕节及相关经营业务,使节庆活动越办越好。要进一步将舟山国际沙雕节的成功经验推介到其他节庆会展活动中,加强对“*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海洋美食文化”以及定海的双拥文化节、普陀的民俗民间大会、岱山的*海洋文化节和嵊泗的贻贝节等节庆会展活动的**策划,进一步提高其举办水*和影响力。
3、文化娱乐业
进一步运用法律、行政、**的**引导文化娱乐业健康稳定地发展,着力加强和改进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切实解决娱乐场所散、小、乱、差问题。积极推广自助消费的量贩式歌舞娱乐场所,鼓励娱乐企业走超市化、规模化、品牌化和连锁经营之路。引导歌舞娱乐场所向商业区和旅游区发展,严格歌舞娱乐场所申办程序,实行审核公示**等。
加快新城海洋文化中心及其他相关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进程,优先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城市标志性建筑。大型、综合性的文化娱乐设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及早规划、及早立项、及早开工建设。
4、演艺业
依托华东演出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资源,形成集创作、演出、经营、场所、设计、制作、中介等产、供、销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集团,努力开发挖掘演出市场潜力,不仅与省内各演出团体合作,并且与省外甚至**的演出团体合作,建立**的营销机制,降低经营演出成本,以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发挥市演出公司龙头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在引进、外联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把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和海岛民俗风情的剧目带出舟山,将**文化的优秀经典作品引入海岛,形成海洋文化与**文化交流融合的良好机制。
5、艺术培训业
艺术培训业是两个效益并收的产业,也是最能体现和发挥文化优势和特长的潜在资源,市场潜力极大。要把艺术培训作为一项产业来做,积极发挥群艺馆、文化馆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提高艺术培训社会化程度。优化艺术培训资源配置,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艺术表演、艺术欣赏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艺术培训市场,使艺术培训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消费之一。
6、文博业
在做好文物保护、文物抢救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以各级文物馆、博物馆、名人故居为依托,建立以文物复制品生产销售、文化展览和文化景点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文博产业体系。努力开发、利用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展示全市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军事文化、海洋文化的魅力。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文物藏品和资源以及场馆设备,在做好藏品巡展之外,广泛引进**外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展览。
7、影视业
**来,舟山通过广泛吸收民营资本,投资兴建了全国第一座海岛拍摄基地----桃花岛射雕影视城,目前已成为集影视拍摄、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点。下一步要依托桃花影视城及其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海洋、海岛影视业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改善影视拍摄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影视制片人到舟山拍摄影视剧,提高海岛影视拍摄基地的知名度,并带动朱家尖等地影视业的发展。
8、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广告、建筑、设计、工艺品、影视、音乐、表演、出版、游戏等,舟山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观音故事、海洋动物故事等都是动漫、设计、影视、音乐、游戏等创意产业直接灵感的源泉。应通过进一步优化软、硬环境,制定优惠的扶持**,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企业落户舟山海岛。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工作情况
邹城是“邹鲁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生态资源丰富。**来,XX**、市*紧紧抓住“文化经济特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发挥作为南部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以实施“文化突围”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发展为目标,以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争创儒家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区、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目前,我市城乡文化产业已形成古玩书画、网吧经营、图书音像、歌舞娱乐、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出版印刷等10余条文化产业链,共有文化产业项目99个,专业文化市场4处,其中3个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XX市峄山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XX市圣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经营单位铁山书画市场);XX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邹城万佳文化产业园、博美广告装饰有限公司、XX市飞鸿传媒文化有限公司、邹城在线、钢山剧院艺培中心、铁山公园书画市场、两孟管理处、峄山管委会、文化馆群星艺术服务中心、动感地带娱乐商务会所、北关科技文化苑);XX市级文化产业文明经营单位 3家(新华书店、钢山剧院、大世界娱乐有限公司);现有院线电影2家,电子游艺厅12家。
经初步统计,目前注册和掌握的我市文化产业重点经营单位为838家。XX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4256人,其中人才数为13600人。从行业分布上看,文化人才相对集中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广告业等行业,图书、音像制品销售及出租、工艺及收藏品业及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等行业人才则相对缺乏。
分***来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市场构成逐步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XX市文化产业经营项目还比较单调,当时的经营主体是电影以及少量的舞厅,经营单位数量不超过10家。90年代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形成了歌舞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演出、印刷、音像、图书等十余个门类,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市场体系。二是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我市文化产业经营主体正由过去国有、集体经营为主向个体、私营、股份制经营为主转变,形成了个体、私营、股份制、国有、集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其中非公有制比重逐步提高,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文化经营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85% 以上。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自去年我市被列入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尤其是去年七月份,**市*召开了高规格“文化突围”工作会议之后,全市上下思想高度**,工作目标十分清晰,各镇街结合各自实际,规划明确了各自重点,文化项目,文化企业有了大幅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市的科学协调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规模偏小,缺乏亮点,对gdp的贡献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XX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小。与周边县市区相比,差距较大,处于落后地位。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总体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没有在地方经济中起带动作用的文化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
二是文化产业规模效应不够,没有形成支柱型产业。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规模偏小,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缺少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支柱性产业的增加值要求占gdp的5%以上,我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达不到2%,整体发展比较缓慢,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聚集效应,文化产业发展载体不成熟,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差距太大。
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孟子故里,儒风邹城”已成为我市独有的“城市名片”。但是我市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缺乏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我市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亮点。
四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对gdp的贡献率不大。目前我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科技产业乃至制造业的融合度不深,造成文化产业的服务性功能也不是很突出,溢出效应没有受到重视,并由此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集约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对全市gdp的'贡献不足,文化辐射力更是有限。
五是文化产业发展专业运作人才紧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支撑,尤其是高素质的**和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具体而言,一是数量少,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抑或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专业化程度低,部分经营管理人员不熟悉相关**、法规,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三是结构不合理,包括从业人员的行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结构等。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严重缺失,造成了文化产业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不足,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营养不良。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推动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硬任务,必须想实招、求实效,抓重点、求突破,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研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今年以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进一步**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2014〕 15号)、《山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鲁政发〔2014〕15号)等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经济**,为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牢牢把握**、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定,从我市实际出发,尽快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加快完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措施,努力做到结构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续,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台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融资、产品交易等方面的高效服务,吸引社会资金和人才向文化产业流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出版、数字舞美等新兴文化业态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编制、专家论证等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文化产业中短期发展规划。目前,我市尚没有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我市发展实际,充分结合全市的整体规划,尽快制定出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产品生产加工、出版印刷等新兴文化业态纳入园区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鲁西南地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创意等产业的融合,积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特色、又有一定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域。以旧城改造为契机,规划编制特色文化街区,以广告策划、文化科技、娱乐游戏、网吧影城、艺术培训、花鸟书画等特色街区为重点,引导传统文化产业集中集聚联片经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三是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大项目带来的是大投入、大产出,有没有大项目,有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质量和潜力。利用好现有**和阵地,尤其是青岛保税区邹城功能区文化板块,实施对外合作战略,通过文化专题招商,用好的**吸引和鼓励**外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邹城进行文化产业项目投资,使其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引领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加速推进峄山整体开发,将规划中“山城园”逐一落实实施,打响“儒家文化第一山”品牌;通过对“两孟”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带动“三孟”景区项目;精心打造邹东生态休闲游、邹西湿地游,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时,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企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新兴文化产业品牌。
四是要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是支撑。我们要像发展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一样,抓好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上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积极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指导目录,把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纳入考核体系,逐步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比重。要鼓励和**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形成国有、民营、内资、外资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格局。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主动为文化企业排忧解难,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审批、管理、扶持、奖励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关系**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显着特性,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第一要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争取金融**更显重要。第二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联系非常紧密,要加强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演艺品牌。第三要推动文化与现代工业、农业以及体育、交通、房地产等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6)
——健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菁选3篇)
健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一、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来,我市健康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1、基本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人数达到60.6万人,参保率达到98%,全市2.02万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5.29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全部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列为承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比省定标准290元高出10元,成为全省人均筹资唯一达到300元的地市。新农合参合人数56.93万人,参合率达99.21%。
2、基本医疗保障水*不断提高。2015年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22.5万元提高到2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13.5万元提高到15万元,是我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3%,初步建立了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信息系统;大力推行社保“一卡通”工作,共发放社保卡58万张,超额完成省下达的45万张发放任务。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市级**的补偿方案,2015年全市统筹区域**范围内补偿比达到了75%以上,封顶线达到12万元,均超过省定目标。
3、商业健康保险**基本确立。2015年6月,我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大病统筹保险**,制定了《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并将此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大地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承办。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定了《xx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实施意见》,规定了参保居民在报销医药费用时的相关细则。
4、基本药物**逐渐完善。我市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按规定实施了医保支付**。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省级网上招标采购和**结算,确保了基本药物供应及时和货款安全、按时**。2015年,实施基本药物**的各级医疗机构向配送企业回款3202.81万元,建立完善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多渠道补偿机制。2015年基本药物零差率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共计646万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3183万元。各县(区)根据《xx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核定收入项目为医疗服务收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核定支出项目为人员经费支出、业务经费支出、药品支出及其他支出。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一是强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和转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工作;二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和养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我市1620名乡村医生现都已参加新农保。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按行政村核定3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予以补助。对无卫生室的村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医,在聘用期间其补助标准因不低于每人每月800元,2015年全市下拨村医补助经费350万元。
7、基层中医药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我市对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各县区*均加大了投资力度,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中医医疗设备,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其中:xx县创建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县,并成功创建为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xx县的基层中医药创建工作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二)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阳泉是全省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的14.58%,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老年人口将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8.19%以上。**来,**、市*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资金**力度,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1、**环境日渐完善。2015年,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阳政办发[2015]53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细化,该《意见》具体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期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管理和保障措施,从土地保障、资金补助、人才培训、税费减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进一步扩大扶助范围和内容,提高扶持标准,扶持**更加完善。
2、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社会养老福利机构46所,其中市级公办养老机构2所;县(区)级公办养老机构2所,xx县、郊区各1所;乡镇敬老院33所,分别为xx县10所,xx县15所(包括分院1所),郊区8所;民办养老机构9所,分别为市级1所,xx县1所,xx县3所,郊区3所,矿区1所。
3、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已有5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民政局制定出台了《xx市2015年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今年要完成14个城市社区和5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以上项目完工后,日间照料养老床位将达到700张。
4、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推进。**来,我市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并逐步推行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2015年以来,全市共参加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各类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8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养老助老服务活动,全市现有助老服务志愿者近5000名,为全市提高养老服务整体水*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
**来,在**、市*的正确**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三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民健氛围日益浓厚。
1、场地设施建设数量大幅增加。已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6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9条,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8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14㎡,群众体育的物质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2、健身**不断壮大。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了24个体育协会,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人,创建完成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省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全国体育先进乡镇7个,省级体育先进乡镇11个,群众体育的网络**不断完善。
3、群体活动品牌创建成效凸显。以“五个百万人群”和“两个关爱人群”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打造了“全民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xx市足球联赛”、“xx市乒乓球联赛”、“国际篮球邀请赛”、“元旦登高、长跑、越野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大型体育展演活动”等众多品牌赛事,举办了“汽车场地越野赛全国邀请赛”、“山西省第十九届传统杨氏太极拳比赛”、“山西省‘体育三下乡’桃林沟村健身行系列活动”、“迎奥运万人长跑”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方面: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需继续完善。我市现有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人才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
二是基本药物**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少,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少的问题,加之没有单独的医保网络系统和收费系统,极大地制约了医保职工购买基本药物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配送机制不完善,配送不及时,基本药物品种与需求不相适应,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的财政补偿资金到位缓慢等,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基本药物的推广受到一定影响。
(二)居民养老服务体系方面:
一是养老服务发展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养老服务的整体水*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发展步伐迟缓,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低于全国*均水*;
二是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财政投入不足,**扶持不够,没有很好地调动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存在基础设施数量少、条件简陋、功能不全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是养老服务建设用地难以解决,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多年来,我市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没有很好地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存在着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的问题;
四是服务理念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滞后,而且在服务理念上也存在很大差距。如:占全市养老机构比重71.74%的乡镇敬老院,在服务内容上,仅仅局限于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而其他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尚未有效开展;五是随着我市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大,三口之家等家庭日益增多,“421”家庭结构已大量出现,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子女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外出读书、工作、经商、留学人员增加,“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急需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来解决;六是严重缺乏高标准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市级老年福利机构只有2所,空余床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全民健身构建方面:
一是群众健身意识有待提高,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比例偏低;
二是公共场地设施不足,公共体育设施数量、面积和质量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的需求;
三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四是城市、农村区域之间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差距较大,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兴办体育健身产业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五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关于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健康是生产力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来说,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生产力和投资于未来。疾病、伤残和**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引导、市场驱动,深化**、创新发展,社会公益、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居民健康素质,以此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
建立公开、透明、*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二)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
(三)优化投融资引导**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健康服务业发展。
(四)完善健康消费的保障机制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发长期护理险,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探索健康管理**等新型**形式。
(五)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面**及互联网等新兴**深入宣传健康知识,鼓励开办专门的健康频道或节目栏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医保工作的重点由花钱治现病转向健身防未病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方面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氛围。
健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我国养老产业主要有三种形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根据各省市地区的规划,居家养老的形式占比最高普遍在90%以上,其次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今年8月我们调研了以上几种形式的养老机构,结论如下:
一、机构养老
未来三年将是机构养老的一个整合过程。机构养老因其资金的投入周期比较长,其盈利见效也比较慢,是*****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差异化很大,短期内盈利的机构不足10%,其中盈利超过5%的仅占20%。主要原因是资源的配置没有合理利用,空床率较高的一般都是在地里位置比较偏的郊区。业内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机构养老的一个整合过程。
二、地产养老
地产养老看好有地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地产养老是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为一体的社会化养老形式。地产养老相比于传统地产而言,前期投资较少、土地使用更灵活,*扶持等便利条件。
除此之外,在业态上地产养老更注重配套医疗、体检、护理等相关服务设施。运营模式主要是会员制或租用,会员制更有利于前提投资的回收。有地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在地产养老上会节约很大成本。
三、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的核心是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和掌控。社区养老是依托老人所熟悉的社区,在得到家庭照顾的同时,由社区为老人提供稳定的活动场所,以及家庭力所不能及的照顾帮助服务,主要包括文化娱乐、健身康复、学习交流、家政、紧急救助、康复护理等。社区养老更看重资源的价值,只有公益性质的**才能够参与*的招投标、更易被街道所接纳,对养老产业参与值利大于弊。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居家养老很重要。居家养老占据90%以上的市场,主要需求是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没有太高的门槛,而医疗护理需要具备医疗资质,办理该证件时间需要1年半到2年的周期。目前部分地区对部分人群的居家护理的支出,可以通过医保,未来有望放松到退休之后即可。
健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今年,射阳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xx年健康养老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推动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教育、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养老产业集群和品牌连锁机构。”可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此,对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路径和举措进行一些思考。
一是强化*主导和引领作用
1、统筹规划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把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民生幸福工程建设重要内容。按照老年人口结构和分布情况,编制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2、建立健康养老服务**。以*为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公益性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人员以及特困、低收入、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完善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和职工*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稳步提高老年人健康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生活等保障水*。
3、完善健康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健康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住宅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标准的,由主管部门会同镇*、居委会,通过新建、置换、改造、租赁等方式,按每百户15至20*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农村健康养老服务设施要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先建设,全面推进“关爱之家”等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各类养老服务**都要配备康复设施,到2020年,50%的城镇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着力建设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台,依托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技术支撑,以12349公益电话号码为服务热线,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医疗、紧急求助、健康咨询等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县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成集医疗、康复、护理、颐养、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努力打造成苏北领先、江苏一流、全国示范的综合型县级养老机构,力争成为国家级示范性养老机构。
4、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充实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力量,保障其对全县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履行管理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健康养老服务**中探索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为县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台和每个镇区及村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服务**,配足配齐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县职教中心增设养老服务类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养老机构应**为工作人员缴纳“五险一金”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等费用。采取*补贴的方式,对养老护理员开展业务或技能培训。到2020年,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为老服务”志愿者库和服务登记**,为独居、空巢、高龄老人和机构内老年人开展长期稳定的服务。
5、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社会氛围。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尊老爱老、子女尽孝的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孝老社会风气。扎实开展“孝亲敬老之星”、“老有所为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宣传“双星”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社会服务窗口行业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精神关爱活动。加强与老年人进行生活和思想交流,开展心理讲座和培训,提供专业心理咨询、辅导和康复服务。依托各类教育机构,广泛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活动。重点**射阳县老年大学和县养老中心老年大学项目建设。
二是**社会力量进入健康养老服务业领域
1、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充分利用社区(村)现有资源,抓住老小区整治、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城镇社区小型托老所等居家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引导专业化社会**、家政和物业等企业和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县城主城区内培育一批*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定点单位,**县养老中心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管理,打造特色品牌,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服务。**基层群众****开展居家养老互助服务。
2、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保障、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对闲置企业厂房、闲置校舍、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不同档次的民办养老机构向老年人提供多样服务,重点发展一批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市场格局。
3、培育健康养老服务社会**。培养老年产品研发联盟、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老年学专业研究会等社会**,**专业**开展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行为**等事务。培育和扶持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医、助急等养老服务**和社工,为特定对象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新培育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慈善**。**慈善**重点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等领域发展。
三是统筹发展农村健康养老服务
1、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档升级。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布局。坚持“实用适用”原则,抓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档升级工作。进一步优化管理,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服务水*。镇区敬老院在满足本地区五保老人供养服务的同时,优先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高龄、空巢等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到2020年,建成二星级敬老院7家,三星级敬老院5家。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基本具备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功能,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集中供养率达到80%。
2、推进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社会参与、*扶持”的原则,**和引导村民****发挥主导作用。在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较多、照料需求大、居住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或自然村,通过新建或整合改造现有设施资源,按照“村建养老区”或“村办互助养老院”的形式,建设农村“老年关爱之家”,满足高龄、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前,各镇区都建成一家以上农村“老年关爱之家”。
3、拓宽农村健康养老资金筹集渠道。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水面、滩涂等作为发展养老产业基地,收益优先用于老年人养老。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要整合多部门相关资金,统筹使用到服务农村养老。加强城乡养老合作,鼓励城市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市场。
四是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1、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开展健康养老服务。在县镇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与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定期开展健康体检、保健咨询、上门巡视等服务。探索医院将闲置资源改造成康复医疗机构或增加老年病科床位,鼓励部分非建制镇卫生院积极开展养老服务。
2、积极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衔接的服务模式,研究出台鼓励和**护理型养老机构发展的具体措施。鼓励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卫生室或医务室。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可与医疗机构合作设立护理院,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卫生健康服务有机对接。**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3、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将其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完善医保报销**,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按个人、基金、财政补助等多种形式进行筹资,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不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五是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1、培育健康养老产业集群。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养老服务特色产业基地。**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护德尔”护理床设计研发和制造销售,不断培育扩大“护德尔”护理床销售市场,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老年人医疗护理产品市场上的领跑者。鼓励建设一批功能突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休闲旅游、生态养老、健康养生、医疗康复、教育培训、商贸服务、现代信息等方面的养老服务产业。加快射阳港经济区健康产业园建设步伐,着力招引**国际有一定知名度、掌握核心技术的保健食品、营养食品、功能性食品等项目落户,特别是引进和开发适宜老年人的食品、保健品产业。结合射阳岛生态旅游区开发,发展适宜老年人的生态休闲、旅游和养生项目。
2、开发健康养老金融产品。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提升个人养老能力。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金融服务。
六是完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推进措施
1、加强****。为切实加强对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工作的****,县成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小组,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县*常务副*和分管*任副组长,县*办、民政局、老龄委办、*、教育局、*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局、文广新局、卫计委、市场**管理局、旅游局、体育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民政局**任**,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县各****要协作配合、各司其职,积极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建立**保障。一是建立健康养老服务评估**。建立县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评估**。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专业机构对养老服务需求进行**;鼓励社会**和养老机构开展健康养老服务评估。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领取资格等。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严格评估流程,综合利用评估结果,加强对评估工作的**。到20xx年,全面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长效评估机制,实现养老服务评估科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二是健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范。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推动我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标准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养老机构、社区托老机构、居家养老机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开、*等、规范的准入、退出、运营、监管机制。
3、严格督查考核。把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事业列入县*民生实事工程,作为重点责任目标纳入绩效考核,加强跟踪检查,确保按期完成。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准入、经营、转让、退出规则和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
整肃养老服务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对现有的养老机构实行分类分层分级指导,对未达到规范标准的限期达标,对无法达到规范标准的要**予以取缔。根据民政部有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机构建设、行业管理、服务质量的规定和标准,加强**检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社区、居家、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和水*。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7)
——民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菁选3篇)
民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年后,四都乡大力发展**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如何利用民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20xx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民宿建设。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效与启示
(一)品质引领,**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引进**外知名团队参与规划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大学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如*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在**处理之初,村两委**主动参与难题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员联系户包干**落实;村庄建设进度延缓,村两委**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多次参与“主题*日”志愿者服务,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xx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全程参与,营商环境**。
二是强整合,建设基础设施。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建设,加大**投资力度。20xx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优保障,提供高效服务。如何利用民宿发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提供优质资源。做好**处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民宿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的难题破解,形成乡、村、民宿三方联动模式,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二)内涵发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当地,深挖特色。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
二是发挥优势,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萝卜节、乡村音乐节、乡村论坛、艺术沙龙等风格各异的活动以及与村民共过传统节庆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农村、农民。另一方面村两委邀请***、专家等参与村庄建设,为村庄发展把脉,聘请了王维仁、张雷、叶胜海等7人为乡村振兴顾问。
三是注重长效,打造品牌。重视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积极研发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礼等,开展员工服务、礼仪等培训,**参加管家、厨师比赛等。
(三)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民宿带动“双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二是民宿促进产业。通过民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级合作社4家,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乡风。随着优秀人才的乡村回归和深入参与,“乡村振兴”讲习所孕育而生,社会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文化修复、人心修复于无声处改变着乡风民风。
调研组也发现四都民宿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挖掘不够,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与生活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质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体现民宿主人独特气质、内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建议
根据四都乡民宿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否则就丧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树立与村集体、村民共融共生的发展意识,最终于村集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要鼓励民宿业主树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行业特色、空间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识;要加强对当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做好“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文章。
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发展,四都乡在民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以*建引领村庄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四都模式”,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出了新步伐。
民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目前,我区乡村民宿尚处于起步阶段,零星分布在洪塘街道的鞍山村、慈城镇的毛岙、五星、三勤村等地,称得上民宿的经营实体不足10家。如毛岙村现有民宿2家,23间标房,收费标准约为100元/天,每家年收入为30万元。但多数处于半停业状态,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据调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缺乏规划引导,项目配套不完善。
我区尚未就乡村民宿发展出台相关规划,没有对民宿以及民宿相关旅游配套产品、设施等进行统筹谋划,民宿经济处于自我发展状态。发展民宿一般需要有两日以上的旅*程作为配套,我区民宿发展可配套的旅游资源则较为零散,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如鞍山村,主要向游客推介的主打项目是北山游步道登山游、保国寺古代建筑游两个旅游产品,这两个旅游项目均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不足以使游客产生“住下来”的欲望,留不住游客使民宿产业发展受限。当前,全区实际正常运营的民宿没有几家,还没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发展区域。与德清、象山等地相比,我区乡村民宿发展明显滞后。
(二)缺乏专业化运作,主题特色不突出。
我区民宿经营者主要是当地农民,经营理念较狭窄,管理服务人员的职业化程度较低,民宿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如,在房屋装修上照搬城市宾馆装修,缺乏乡土气息;在经营特色上,与象山的渔家乐、德清的洋家乐相比,缺乏自身吸引游客的亮点。其次,民宿的市场定位模糊,没有针对青年白领、退休职工等不同的消费者而进行市场细分。
(三)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受现有**的.制约。由于我区民宿是由农民自行建造,没有正规的施工单位,无法提供竣工验收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是不能取得消防安全许可证;同时1995年前建造没有房产证的农房,或有房产证但无环评报告的民宿都无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开业后无法向消费者提供正规**,意向开办民宿的经营业者对此顾虑较大。二是缺乏民宿经营用房。由于现行**规定农村住房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层,最高不得超过8米”,导致大部分农村住房面积限制在200*方米左右,使民宿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受到限制。从毛岙村的调研情况看,除了农户因工作等原因迁到城镇后空置的房屋可用于开展民宿经营外,既要满足农户自身居住,又要有空余房屋用于民宿经营的农村住房几乎没有。三是缺乏资金。现在民宿经营主要是个体投资为主,自我发展,财力上不足以完善娱乐、购物、交通、卫生等旅游基础设施,使得区域规模效应不明显。毛岙村有两家经营状况较好的民宿经营者,各投入了200多万元用于农房改建、翻修,已无更多财力用于完善交通、卫生、村庄环境等公共配套,另一方面也缺乏建设主体资格。
民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年后,四都乡大力发展**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如何利用民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20xx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民宿建设。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效与启示
(一)品质引领,*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引进**外知名团队参与规划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大学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如*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在**处理之初,村两委**主动参与难题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员联系户包干**落实;村庄建设进度延缓,村两委**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多次参与“主题*日”志愿者服务,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xx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全程参与,营商环境**。
二是强整合,建设基础设施。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建设,加大*投资力度。20xx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优保障,提供高效服务。如何利用民宿发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提供优质资源。做好**处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民宿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的难题破解,形成乡、村、民宿三方联动模式,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二)内涵发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当地,深挖特色。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
二是发挥优势,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萝卜节、乡村音乐节、乡村论坛、艺术沙龙等风格各异的活动以及与村民共过传统节庆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农村、农民。另一方面村两委邀请***、专家等参与村庄建设,为村庄发展把脉,聘请了王维仁、张雷、叶胜海等7人为乡村振兴顾问。
三是注重长效,打造品牌。重视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积极研发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礼等,开展员工服务、礼仪等培训,**参加管家、厨师比赛等。
(三)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民宿带动“双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二是民宿促进产业。通过民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级合作社4家,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乡风。随着优秀人才的乡村回归和深入参与,“乡村振兴”讲习所孕育而生,社会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文化修复、人心修复于无声处改变着乡风民风。
调研组也发现四都民宿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挖掘不够,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与生活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质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体现民宿主人独特气质、内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建议
根据四都乡民宿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否则就丧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树立与村集体、村民共融共生的发展意识,最终于村集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要鼓励民宿业主树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行业特色、空间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识;要加强对当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做好“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文章。
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发展,四都乡在民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以*建引领村庄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四都模式”,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出了新步伐。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8)
——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菁选3篇)
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打牢了坚实支撑,为更长时期更高水*更好效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同时,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
据统计,2010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44.58亿元,增长37.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占全省总量的37%;实现增加值311.2亿元,增长26.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9.6%,占全市gdp的11.5%。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4.5%、50.4%和40.8%。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规模均居全省前列,新型*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确立了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其中,新型*板显示、太阳能光伏两大产业有望在“十二五”成长为“双千亿”产业。
(二)在集聚效应已经显现的同时,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
据统计,2010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总户数824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户数的39.4%。其中90%以上集中在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各县区工业园,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涌现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龙头企业(企业分布情况如下表)。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赛维ldk、晶澳新能源、阳光电源、美亚光电、四创电子、科大立安、英科智控、安科生物等为**的太阳能光伏、量子通信、智能家电、新材料、公共安全和生物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经开区形成了以****、捷敏电子、芯硕半导体、国晶微电子、杰事杰、熔安动力、合肥锻压等为**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站区形成了以京东方、鑫昊、彩虹、乐凯等为**的国家级新型*板显示产业基地。
(三)在凸显产业技术优势的同时,积累了一批领先技术。
京东方六代线、鑫昊等离子是**外*板显示行业两大技术的领先者;赛维ldk、晶澳、海润是**外太阳能光伏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企业;芯硕半导体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杰事杰新材料是**技术水*最高的工程塑料生产企业;安凯、江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处于**领先水*,**高科动力能源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位居**同行业首位;阳光电源占据**光伏逆变器60%左右的市场;四创电子测速雷达成功应用于国庆**和汶川大地震援救活动,成功开发了“动中通”等新产品;合肥生命科技园拥有**胰岛素产品门类最齐全、生产能力最大的胰岛素及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填补了**空白,等等。同时,在语音软件、量子通信、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部分技术水***甚至国际领先。
(四)在产业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形成了一批有效投入。
“十一五”以来,合肥无论是在软环境,还是在硬环境建设上,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为企业来肥发展创造了优质、便利条件。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市四大**会商、与企业和院校(所)联席会议等行之有效的**,还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小组;加快三大国家级开发区载体建设,推进“一中心、三基地” 建设和孵化器建设,促进企业扎堆发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规模达到6亿元(含省补1亿元);与国元证券深化战略合作,共同设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了“代建制”、驻地服务等**,帮助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等等。201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61亿元,至2011年5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共计74个,总投资已超过1074亿元。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467亿元;新能源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300亿元。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对合肥的建设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契合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弯道超越”的预期,也为合肥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抓发展新机遇争取了主动。历史经验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大分化、大调整,往往蕴含着历史性的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危中寻机,引进、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做优了产业基础,为合肥跨越赶超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包括*在内,世界各国都争相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及产业振兴的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共同的选择。合肥通过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在加快发展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子,牢牢把握了发展主动权。
二是契合了以做大增量为主、提升存量为辅的战略取向,也为合肥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全面转型增创了新优势。产业经济学表明,经济发展是总量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总量增长依赖于结构转变,主要体现为总量增长依靠具有高于*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最好的增量,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趋势是一致的。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进入收获期和集聚效应的不断显现,正在引领合肥进入一个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三是契合了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发展规律,也为合肥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注入了新动力。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产业基础的城市化,是空洞的城市化。合肥的城市化,是要有坚实产业基础的城市化,是要有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支撑的城市化。进入“十二五”,合肥一切工作的主旨,就是认真落实省委、省*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环巢湖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这就仍然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更大的气魄、更强的力度推动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起点、注入了新动力。
四是契合了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也体现了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试验区、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等建设的新要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作为安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规划,归根到底要看科学承接的水*。而安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等建设,核心是创新型产业发展。无论是科学承接,还是创新承接,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壮大。
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涌现出很多突出的亮点,引起了**外广泛关注。合肥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板显示产业基地。以京东方6代线、鑫昊等离子为龙头的*板显示两大技术项目逐步进入收获期,扎堆效应已经显现,集聚了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乐凯光学膜、**丸红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时,正在推进8代线,筹划引进10代线,规划建设3.5代线,届时合肥新型*板显示产业完全能够成为全国第一,也就意味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合肥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赛维ldk太阳能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海润光伏项目紧紧跟进,晶澳太阳能、中建材太阳能电池盖板等一批项目以及一批相关配套项目都已开工,目前在手的已有10gw,到“十二五”末可达到25gw,相当于打造一个“光伏三峡”。同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以熔安动力、芯硕半导体等为**的装备制造业迈上高端;以乐凯光学膜、彩虹玻璃基板、杰事杰为**的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以****、安凯客车、**动力电池等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在前列;以量子通信、美亚光电等为**的公共安全产业占据制高点;以科大讯飞为**的语音产业独树一帜;等等。这些都表明,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大规模、快速度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合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断创新招、出奇招,形成了一批成功案例。
案例一:融资模式创新——京东方6代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合肥承诺以自有投融资*台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京东方股票定向增发,认购金额不低于60亿元,3年锁定期结束后通过二级市场退出。2009年6月10日 ,京东方50亿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每股增发价锁定为2.4元(当期京东方股价*均为4.8元)。由于市场反响热烈,社会资金认购踊跃,合肥方让出部分认购权,实际投入仅为30亿元。这样,XX市通过30亿元定向增发带动了资本市场和银行145亿元的投资,开创了*引导资金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风险可控并能保证收益的前提下,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募集资金,并以此带动巨额的银行融资,既实现了*资金的风险可控,又撬动并引导了大量社会及银行的资金投向国家重大产业和关键项目。
案例二:招商方式创新——赛维ldk太阳能电池项目。坚持以诚招商、以良好的环境招商,创造性地采取了“四大机制”,即: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有序顺畅的**统筹协调机制,快速、灵敏、得力的商务谈判机制,服务企业快速落地的跟踪帮助机制。“合肥速度”成就“赛维奇迹”,使该项目从签约、开工建设到投产只经历了短短8个月时间,由此保证了企业及时抓住太阳能光伏产业大规模应用的商机(最近国家*明确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预示着太阳能光伏产业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带动了海润、晶澳等一批大项目的跟进,形成了良好的“磁石效应”。
案例三:技术引进创新——鑫昊等离子项目。该项目是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从**日立公司引进的四面取等离子生产线项目,母公司合肥鑫城是合肥新站区管委会**的投资公司,是XX市为打造*fpd基地而成立的产业发展投融资*台。我国**第一条生产线在绵阳、产量220万台,生产的是“标清”电视;鑫昊等离子项目是第二条生产线、产量200万台,生产的是“高清”电视。绵阳的生产线投入的是60亿元,而鑫昊等离子项目投入的是20亿元,主要是合肥抓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危中之机”,有效降低了项目投入。
案例四:边界条件创新——熔安船用低速柴油机项目。低速柴油机是一种大型复杂的动力机械,一台机有1万多种、4万—5万个零部件,小者逾500吨、大者重2000吨,即使是拆装运输,航道通航能力也不能低于1500吨,航道净空不低于8米。但是,XX市通江航道,由12公里的派河,57公里的巢湖湖区和62公里的裕溪河三段航道以及巢湖和裕溪河两座船闸枢纽组成,全长131公里。其中派河以及派河口至合裕航道之间连接段约30公里为v到vi级,派河航道仅能通航200吨左右。XX**市*果断作出了加快合肥通江航道改造,南淝河合肥中心港向派河转移,将派河港打造为合肥中心港的部署。通江航道改造投资约12亿元。其中投资6.3亿元按iii级航道标准疏竣派河、巢湖湖区和裕溪河航道;投资5.5亿元按ii级标准新建复线巢湖船闸和裕溪船闸。由此,XX市通江航道将从现在的iii级至iv级,提升到ii级至iii级。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底,派河中下游河道综合治理一期应急工程顺利完工,满足了熔安动力近期所需通航要求。目前,派河河道综合治理一期先行实施工程和派河河口—施口段巢湖湖区疏浚工程即将完工。
案例五: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合肥是全国公共领域和私人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双试点”的6个城市之一。在“双试点”中,合肥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把推广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公共领域,不仅是开通**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的城市,也是**目前推广纯电动公交车最多的城市;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创**、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运营,开创了全国纯电动轿车规模化投放市场的先河。目前,合肥已有17款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家**目录。2010年,含示范推广在内,全市共销售新能源客车225台、新能源商用车585台;“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其他24个城市对**车企共招标53辆新能源客车,安凯中标51辆,中标率达96%。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采取了“电池租赁”模式;新能源私家车的推广,在初期采取了“定向购买”模式,即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内部职工先行示范推广,并逐步开展“先租后售”等方式。正是由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充分有效地发挥了*“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走的是一条质量高效益好速度快的发展路子;得益于以“大开放”的理念,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果断抢抓国际分工大调整、大分化的契机,敢于危中寻机,做好“无中生有”、“小题大作”的文章;得益于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密集的优势,坚持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主角,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得益于充分发挥*“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 的作用,创新融资模式,创新****,为各类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所有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坚持重点突破,在下好“先手棋”中打好“主动仗”。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世界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东中西部也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如果采取跟进策略难以主动,亦步亦趋难有作为,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突破口、选准着力点,在一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如果步子慢了、反应慢了,丧失的将会是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敢于无中生有,在招大引强中呈现“路线图”。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是要以大开放的视野借梯登高、借力发展,遵循以吸引增量为主、提升存量为辅的基本路径,打好“**牌”,走好“创新路”,善于在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抢抓机遇,把一个个企业引进来,把一个个项目建起来,做好“无中生有”“小题大作”文章,形成几个比较清晰的大产业。同时,处理好先为与后为、快为与慢为的关系,再谋划一批龙头项目、抓好本地化配套,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特色和竞争力。
——突出产业第一,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下功夫。技术创新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但对一个地方来说,必须强化“产业是核心”的顶层理念,始终突出“产业第一”的导向,来抓好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要面向市场,检验技术的稳定性、成熟度和经济性、安全性,引导科技革新和成果优化,使之尽快得到市场认可。另一方面,技术更新速度快,甚至一种新成果往往有被另一种新成果替代的可能,必须引导企业走准技术路线,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同时,要为新产品走向市场建立配套服务体系。
——强化企业主体,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求突破。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推动产业体系重构,甚至成为新经济的显著特点。一定程度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决定着新技术和新服务的引入速度和市场化的推广速度。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始终是主体,必须大力促进科技与商业、工业和金融的融合。
——加强战略思维,在敢走新路中开拓进取。历史经验表明,在科学和革新技术的推动下,尽管处在经济危机中,一大批新兴产业仍旧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并以其独有的活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根本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战略逻辑。*应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包括制定采购、投资等**,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产业技术标准,使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得到保护。
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重大核心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在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构建全产业链,打造若干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以**创新赢得重点突破,以招大引强实现无中生有,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努力把合肥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战略取向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产业发展越来越呈现集聚化、规模化、高速度和垄断型等特点。一般而言,发展中城市集聚发展要素的能力较弱,采取*均用力、全面推进的战略取向既没必要,也不可能。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合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取向应从三个方面考量:一是产品具有庞大市场并呈爆发性增长;二是具备市场竞争的成本效益;三是产业具有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兴起的聚集效应。具体到新兴产业而言,就是采取“4+4”模式:即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公共安全四大重点产业,迅速形成具有区域性垄断的产业规模,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潜力产业,加快推进技术成本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三)战略定位
合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应考虑长远和当前两个方面,即:长远要聚焦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和技术进步的制高点;当前要立足于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的先发性。鉴于此,合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定位为:
1、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基地。
准确把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深度融入全球新兴产业发展分工,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聚合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使重点发展的*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新兴产业成为全国重大、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生产基地。
2、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基地。
抓住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契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角,建立研发技术的产业化联盟,重点突破产业化瓶颈,在公共安全、量子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努力实现高端产业高端制造,使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
3、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性营销中心。
发挥合肥区位交通优势,充分挖掘长三角消费升级和中部地区经济腹地广阔的巨大潜力,注重产业价值链由低端生产环节向高端营销服务环节转移,在加速形成产业规模优势的同时,在新型*板显示、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产业领域,逐步形成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区域性营销中心。
(四)发展原则
1、坚持*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注重*强势推进。
既要充分发挥*在规划建设、**激励、**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引导和发挥社会力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激发企业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加快构建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和体制机制环境。
2、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相统筹,注重大项目带动。
坚持成功做法不动摇,善于“无中生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特别要全力引进实施一批能够起到引领、示范、拉动、辐射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要强化系统协调,促进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提升的有机衔接和统筹推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3、坚持产业资本与高新技术相对接,注重科技人才支撑。
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充分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各种载体和方式,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产业资本相对接,加快新兴科技和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高端人才及创新团队引进培养,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重点领域突破。
深刻领会国家**导向,准确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发挥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选准产业主攻方向,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并带动产业配套协作,在抓住关键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形成既有龙头项目牵动,又有相关特色项目策应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以点带面推进产业做大做强,把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四、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目标
1、产业规模双倍增。
通过积极扶持和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迅速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增加值较“十一五”末翻两番,占gdp的比重超过22%。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均超过2000亿元,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均超过500亿元。
2、创新能力大提升。
到20xx年,建设10个校院企合作研究院,发展50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专利授权量达到1万件;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新材料、语音技术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的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3、产业水*大跨越。
积极**有市场、有技术的企业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领先的企业,给予从资金资助到市场培育和管理人才引进等全方位的**,使其尽快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对拥有一定基础且前景十分看好的产业,鼓励和**其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力争有所突破,努力在该领域始终保持领先水*。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使驰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年均增长10%以上,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与此同时,5年内实施200个项目,扶持发展50个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建成5个以上国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即“255”工程,大幅度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板显示、智能家电、软件、新一代通信技术等产业。新型*板显示以合肥京东方、海尔信息、鑫昊等离子、彩虹(合肥)液晶玻璃、友达光电、芯硕半导体、科大讯飞等企业为龙头,优先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oled、激光显示以及特种显示模块和组件等产品,形成*板显示从原材料—*板显示面板—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把合肥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新型*板显示生产基地。智能家电优先发展以模糊**、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品;软件优先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语音系统、各类应用软件等,发展软件外包,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汽车电子重点发展动力**系统、底盘**和安全系统、车身电子、车载电子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新一代通信技术重点发展量子通信,力争在量子研究和量子通信应用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到“十二五” 末,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其中,新型*板显示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2、新能源产业。
以赛维ldk、合肥海润、彩虹光伏、阳光电源等企业为龙头,围绕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积极引进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加快形成完整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使合肥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在着力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引进**外研发能力较强的太阳能光伏研究机构,努力形成和保持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关键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逆变系统、风电、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到“十二五”末,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3、新能源汽车产业。
依托江汽、安凯、**高科、安赛锂能、华霆动力等企业和XX市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充分利用国家批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和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补贴试点市的有利时机,实施新能源汽车工程,加快形成小型纯电动汽车、中级以上普通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市政车辆、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等整车的规模生产能力;加强电池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电池性能、降低电池成本,力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方面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大力引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驱动**系统、机电耦合装置及其原材料、动力系统总成等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和产品应用多样化;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尽快建设和完善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所需要的外围设施如充电设备、检测设备生产及其布点建设等,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充分的基础条件。到“十二五”末,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4、新材料产业。
重点依托彩虹蓝光科技、中光电科技、合肥杰事杰、安利合成革等企业,围绕家电、汽车、新型*板显示等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新材料、电子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等。**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其中,高性能金属材料优先发展新型高强合金材料、轻量化功能材料等;硅基材料优先发展显示玻璃、光伏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半导体材料等;电子材料优先发展高端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金属粉体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5、节能环保产业。
依托彩虹蓝光科技、合肥水泥研究院、国祯环保、双赢集团等企业,围绕完善*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产业链和工业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服务。节能环保装备优先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余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统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量化制造,高效除尘一体化设备,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备;节能产品优先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及配套器件、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家电、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节能服务优先发展以电力和电机节能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节能、以建材生产为主的建筑节能。
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合肥锻压、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熔安动力、熔安重工、中辰机械、天威保变、应流集团、海德数控、巨一自动化装备、中航工业江航公司等企业,在做大做强、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以“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品牌化”为目标,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装备,新型*板显示、集成电路、光刻机及电子制造设备,能源、交通、采掘、建材、化工等领域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新型基础零部件,提升国产零部件配套水*,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本地化。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船舶装备和航空装备等新行业。
7、生物产业。
依托安科生物、同路生物、神鹿双鹤、华威药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制造、现代中药和生物农业,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的研发水*。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农业优先发展生物基材料、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建设**重要的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产业集聚区。
8、公共安全产业。
依托四创电子、科大立安、美亚光电等企业,整合中电科技集团38所、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研发力量,重点围绕通信安全、信息安全、防灾减灾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安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做文章,加大****力度。通信安全优先发展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微波通信、应急指挥与救援现场通信技术、空管雷达、网络安全等系统和装备产业化;信息安全重点发展加密技术、身份识别技术、防**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及反垃圾邮件软件、网络与通信等系统和装备;防灾减灾优先发展安全生产**、火灾探测预警、工业过程安全保障等系统与设备;交通安全重点发展卫星导航、车辆电控技术、铁路智能运输调度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研发等;食品安全优先发展食品筛选检测材料、仪器和设备、食品安全**、农产品溯源等;推动公共安全领域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9)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
**来,桃江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旅游产业发展机遇,用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引领交通、园区、城镇、产业建设和改善民生新发展,打造全景桃江新名片,积极探索加快县域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
一、资源禀赋与优势
桃江,地处湘中偏北、洞庭尾闾,因境内桃花江得名。总面积2068*方公里,辖15个乡镇,人口89万,素有“美人窝”、“屈原第二故乡”、“楠竹之乡”和“茶叶之乡”等美誉。桃江交通便捷。距省会长沙仅1小时车程,洛湛、石长两条铁路穿境而过,二广、益马、益娄衡、益阳南线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辐射八方。桃江景色宜人。有桃花江竹海、罗溪瀑布、桃花湖、浮邱山、凤凰山、羞女峰等风景名胜20多处,境内有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和腰子仑春秋古越墓群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十佳最具投资潜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桃花江核电站目前为我**陆第一核电站,将其打造成我省工业旅游景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核电站建设将带动新一轮工业旅游热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助推我县经济快速增长,可大幅度提高我县财政收入。反之,财政加大对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我县就业岗位,提高人均收入,促进人均消费。我县将努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示范性的以核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景区,力促我县全域旅游的发展。
二、发展现状与特色
目前,全县共有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景区(点)400个,拥有床位7168个,国际品牌连锁酒店1家,旅游星级宾馆6家,五星级休闲农庄3家,湖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有**旅行社3家,旅行社门市部4家,旅游商品生产厂点10多家,休闲旅游接待人数达300万人次,休闲旅游接待收入约8亿元,旅游从业人员11000余人,休闲旅游发展成为我县一道独特的风景,乡村旅游业促进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一是*强力推动。县委、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投入近500万元,完成了《桃江县旅游发展规划》、《桃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总体规划》、《桃花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桃花江竹海风景区规划》、《黄金塘景区总体规划及项目策划》和美人文化主题公园、凤凰山景区等一系列旅游策划,20xx年起县旅游产业引导资金提高到200万元/年。
二是加大市场投入。一是加强星级酒店建设。全县共有星级酒店6家,其中三星级酒店1家,大汉华美达美人窝文化主题酒店为全益阳市第一家国际品牌旅游饭店;二是加大休闲农庄投入力度。为进一步提升休闲旅游服务质量,切实加大了对休闲农庄的规范和改造,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了10家休闲农庄和10家示范性竹乡农家乐建设,其中新桃缘生态农庄和渔乡源生态农庄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休闲旅游品牌占据了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桃花江竹海景区投入资金近亿元,完成了核心景区建设和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已对外开放;浮邱山景区完成了景区道路提质升级,启动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建设,完善了浮邱寺部分设施建设,启动了浮邱寺修缮改造计划;罗溪瀑布旅游区完成了游步道、河道清理、停车场修整、30个垃圾箱等设施建设,启动了观瀑台建设工作;桃花湖景区完成了景区环湖公路建设;桃益公路生态景观工程完成竹文化生态景观带、生态文化走廊等建设,成为具有桃江特色的绿色景观带。
从目前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要做实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品牌,还存在产业体系不够成熟、配套措施不够健全、宣传营销缺乏整体形象、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和旅游要素不够健全等问题,急需在以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发展思路与举措
按照全域融合、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把桃江休闲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全域发展。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产业发展部署,结合桃江实际,注重旅游产品的互补性,继续编制完善好各项规划。要严格执行规划,确保实现旅游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资源有效整合,产品开发的布局合理。要切实加强旅游规划管理,以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统揽景区景点建设、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等各类规划。
二、坚持*推动,完善工作措施。强化*推动作用,在旅游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推进文化、农业、养生等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全县旅游发展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在项目建设、景区管理、节会举办中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提高产业化水*。形成**有力、部门**、社会参与、企业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切实推动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思想,坚定全域旅游发展的信心,尽快把各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将旅游业培育成旅游产业的支柱产业,把发展旅游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二是要根据我县《关于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加快发展》的文件精神,重点建设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按照“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原则,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建设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提升现有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体验旅游资源,以具有观光价值的果园、花园、菜园及畜禽渔养殖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具有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园;三是要不断挖掘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加大传统民俗文化发掘、整理和保护。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将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举办红色之旅、农事参与、农家娱乐以及田园风光休闲度假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着力打造以农耕文化、民间工艺、乡村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营聚集区,推动乡村旅游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过渡,从单一休闲型向集文化、风景、娱乐、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提升品味和档次,不断增强竞争力。
三、坚持联动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加强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切实完善通往各景区道路的可进入性,重点建设好主要景区的交通道路桃;加强园区与旅游的融合。以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桃江现代竹产业园为*台,打造竹产业加工、生产、展示、销售等一条龙发展链条,切实做大竹产业发展,以口味王槟榔知名品牌,打造成桃江地方特色旅游食品;加强城镇与旅游的融合。以桃花江美人窝品牌资源,建设美人窝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全省唯一的旅游特色,以屈原文化为背景,建设凤凰山公园,打造成爱国**教育基地;加强产业与旅游的融合。以现有的黑茶、雪峰毛尖系列茶做好茶文化,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旅游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扶贫与旅游的融合。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有关**,切实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切实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四、坚持宣传营销,扩大**造势。加大全域旅游发展的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互联网络,整体推介全县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制作画册、明信片、光盘、书籍、广告牌等旅游宣传品及农家乐食品、农家服饰,结合“假日旅游”、“周末休闲”,在长三角主要大中城市进行重点宣传促销。积极筹办乡村文化旅游系列节目,**开展农家乐特色菜肴大赛、乡村旅游摄影比赛、乡村旅游舞台戏创作等活动,通过宣传推介,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示范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在乡村旅游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乡、村、带头户、带头人进行大力宣传,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全县旅游产业全域快速发展。
五、坚持服务管理,提升旅游品质。强化项目服务。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落地旅游项目服务水*,着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强化旅游服务。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及培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强化行业管理。确保旅游市场规范有序,保障游客安全舒心。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扩展10)
——草产业调研报告
草产业调研报告1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海拔米左右的山区、坡地、林缘及灌木丛中。主治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肝火头痛、惊痫狂燥等症。近几年由于野生资源枯竭,产量下降,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已由15元/千克涨直至40元/千克。亩产干品150~200千克,按目前收购价30~40元/千克计算,亩产值4500~8000元,2年出产品,年均收益元以上,是普通粮食作物的5至10倍左右,是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一、区龙胆草产业现状
区发展龙胆草人工种植始于前后,在那招进行试验种植,后于开始在邦东乡试验种植,以育苗移栽或野生苗移栽方式在高海拔区种植,但由于育苗移栽对种植地块要求高,育苗和人工投入大,因此,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以前全区龙胆草种植面积只有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邦东乡。以来,由于龙胆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上涨,**堆乡和忙畔街道的群众自发学习云县以直播的方式种植龙胆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区已种植龙胆草14000多亩。
二、龙胆草产业前景分析
在国际上随着人们对中草药认识的提高,中草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已有124个国家设有各类专门的中医药机构,销售收入达300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10%,仅龙胆草一项**每年就须进口10万吨。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无毒的绿色药品消费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药品消费的主流和时尚,天然药物消费成为**外的热门话题,产品供不应求,据有关专家的预测,今后十年龙胆草等南药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龙胆草种植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龙胆草入药的主要成份为龙胆苦甙,龙胆碱和龙胆糖,而龙胆苦甙是主要的有效成份,是确定龙胆草品质及价值的主要依据,据省商学院中药系对龙胆苦甙测定表明:三年生家种龙胆草中龙胆苦甙的含量高于同等野生龙胆草。在目前野生龙胆草资源遭到破坏,品质下降的情况下,龙胆草人工种植将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区海拔1800—2500米,土壤为黄砂壤、黄棕壤、棕壤,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核桃地、茶地、稀林地、坡荒地、坡耕地均适宜种植龙胆草。根据初步**统计我区共有适宜龙胆草种植面积79000多亩。今年我区龙胆草的收购价为34元/公斤,按每亩每2年产龙胆草干品150公斤计算,亩产值为2550元,若我区适宜种植的面积全部种植,则年产值为20xx5万元。
三、龙胆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和分析区龙胆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技术上,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深入研究,忽视了滇龙胆与北龙胆的区别,简单的用北龙胆的人工种植方法种植滇龙胆,以致生产成本过高而难于推广。
二是在推广上,没有相应的扶持**,由于高寒山区群众相对较为贫困,龙胆草产业属新兴产业,籽种价格居高不下,大多群众**力购买大量籽种,以致产业发展规模小。
三是在销售上,由于产业发展规模小,分布散,销售中间环节多,药农收入相对较低。
四、对发展龙胆草产业的建议
一是建议编制全区龙胆草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龙胆草种植技术规范,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二是建议今年在区内适宜种植的区域内,**按直播技术,重点在东环旅游线两侧的马台乡萝卜山、凤翔街道中山、博尚镇小道河及**堆乡曼毫村、圈内乡南赛河村建立亩示范种植基地。
三是建议至20xx年对我区龙胆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每年投入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20万元,示范种植亩,20xx年示范种植5000亩,20xx年示范种植8000亩,每亩给予100元的籽种扶持,通过在重点区域进行扶持,以点带面,使我区龙胆草产业到20xx年达到6万亩以上。
四是建议推广林药套作模式,减少水土流失。在除核桃地以外的种植地块套种西南桦等遮阴树,既改善种植环境,又可涵养水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