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1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衡失调。

  14、生物圈范围:以海*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6、生物圈是一个**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2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常用的方法是抽样**;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其它条件是定量)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 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1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1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衡失调。

  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1)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3篇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一个**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卵

  2、细胞**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均分配。

  4、细胞**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

  7、人体的基本**及功能:上皮**(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上皮**、肌肉**、神经**、结缔**)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1)分生**: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2)保护**: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2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 媒花)、人工授粉

  18、**: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叶肉(叶绿体)—营养**、叶脉—输导**,徒手切片法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3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3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

  (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

  (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注意: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细胞膜:保护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包含有水、无机盐、氧

  (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2)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3篇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1

  一、植物的感应现象:

  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二、植物生长素

  1、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现胚芽的生长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胚芽的尖端能产生某种**胚芽生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2、植物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会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这就叫植物的向光性。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使茎背光侧长得快,从而产生植物的向光性生长。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细胞(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结构

  2、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通,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1).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31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 、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3)植物性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这些神经叫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

  一、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人体的四种基本**:

  上皮**: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二、植物体是由**卵经过细胞**、分化,形成**、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分生**、保护**、营养**、输导**。

  3、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高等,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侧柏、银杏和苏铁)种子裸露,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

  4、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也不能萌发;(正在休眠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5、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芽中也有(分生**)。芽在发育时,分生**的细胞**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细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3

  1、蛋白质:构**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体**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3)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1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异养_,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无机盐_),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吃与被吃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_食物链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物镜_);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_滴_: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或分散。(4)_盖_:注意避免出现气泡。(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_细胞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__细胞膜__、__细胞核__、__细胞质_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__细胞壁__,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_**物质进出_。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_叶绿体__;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__线粒体__。细胞核是_遗传_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液泡_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染色体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__基因__,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时,最先开始的是__细胞核_。细胞核**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和原细胞一样。 9、**卵通过细胞_**__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_分化__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器官→__系统__→动物体。

  细胞→**→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单细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遗传物质_组成。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期。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根的生长要靠: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成熟区_,因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_幼嫩的根毛_。。

  3、茎的木质部中有_导管_,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4、花的主要结构是_雌蕊_和__雄蕊__。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传粉和_**。**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株里面的**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3)__无机盐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_蒸腾_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__气孔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蒸腾作用的意义有: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2)可以降低叶片的_温度_;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_对照_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_叶绿素__便于观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⑥结论:_光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将它列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9、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和生长有关。

  10、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1、碳—氧*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二氧化碳__,产生__氧气_,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衡,简称碳-氧*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能量)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2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二.生物的分类:

  (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三.生物圈

  1.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无机自然环境。

  包括两个要素:所有的生物和无机自然环境。

  2.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

  包括:阳光 水分 温度 空气 土壤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生物的生存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

  比如:①、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

  ②、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2)、影响: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

  比如: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六.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衡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它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

  (3).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一个**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

  八.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壁 ;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核 ;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线粒体 ;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 。

  九.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细胞核 。

  2、 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 细胞壁 ,其细胞质中也没有 叶绿体 和 **大液泡 。

  3、 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功能上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与呼吸作用有关。

  2、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

  3、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蛋白质 。

  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

  十.细胞的**与分化

  1、 细胞**是指一个细胞分成 两个 细胞的过程。

  2、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 细胞** 的结果。

  3、 细胞分化是指**后的细胞在 形态 、 结构 和 功能 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4、 那些 形态相似 、 结构相同 、具有一定功能 的细胞群叫做**。

  5、**有植物体的主要**和人体的基本**。

  8.细胞**过程中 染色体 的*均分配,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 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 ** 和 体积增大 而由小长大。

  10.细胞**过程;①、

  ②、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前已复制加倍,**时*均分配,**后两新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

  1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 ** 。

  12.分生**的细胞通过**,一部分分化形成 保护** 、 疏导** 和 基本** ,另一部分 继续保持**能力 。

  十一。第三节单细胞生物

  1、 草履虫 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草履虫的:

  ① 、结构: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②、生活环境: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缓的池塘和污水中。

  ③、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纤毛。

  ④、形态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⑤、运动方式:纤毛的摆动。⑥、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⑦、生殖:通过细胞**进行生殖。

  ⑧、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⑨、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 常见的单细胞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小瓜虫、喇叭虫、带藻、甲藻等。

  十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1、 多细胞植物体大多是由多种 器官 组成的。

  2、 器官;不同的**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3、 绿色开花植物 是常见的多细胞植物。

  4、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和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根 、茎 、叶 与植物的营养有关,都是 营养器官 ; 花 、 果实 、 种子 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属于 生殖器官 。

  5、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6、人体的结构层次:

  7、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 系统 。

  8、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 神经系统 和 内分泌系统 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十三。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病毒

  1.常见的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滋病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大肠肝菌病毒等

  2.按寄生生物来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结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生活:不能**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3)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其他生物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3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异养_,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无机盐_),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吃与被吃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_食物链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物镜_);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_滴_: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或分散。(4)_盖_:注意避免出现气泡。(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_细胞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__细胞膜__、__细胞核__、__细胞质_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__细胞壁__,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_**物质进出_。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_叶绿体__;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__线粒体__。细胞核是_遗传_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液泡_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染色体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__基因__,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时,最先开始的是__细胞核_。细胞核**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和原细胞一样。 9、**卵通过细胞_**__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_分化__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器官→__系统__→动物体。

  细胞→**→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单细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遗传物质_组成。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期。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根的生长要靠: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成熟区_,因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_幼嫩的根毛_。。

  3、茎的木质部中有_导管_,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4、花的主要结构是_雌蕊_和__雄蕊__。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传粉和_**。**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株里面的**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3)__无机盐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_蒸腾_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__气孔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蒸腾作用的意义有: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2)可以降低叶片的_温度_;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_对照_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_叶绿素__便于观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⑥结论:_光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将它列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9、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和生长有关。

  10、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1、碳—氧*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二氧化碳__,产生__氧气_,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衡,简称碳-氧*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能量)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4)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物分类的单位、方法和检索表 (1)生物分类的单位与方法

  现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进化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结构的特点,用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一类。

  (2)分类检索表

  分类检索表是鉴定生物种类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帮助我们初步确定某一生物的科、属、种名。

  2.种群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种群的特征

  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种群的这些特

  征密切相关。

  3.生物群落

  (1)生物群落的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的分层现象 在森林群落中,高大的乔木组成乔木层,灌木和小树组成灌木层,草本植物组成草本植物层,苔藓和地衣等植物组成苔藓地衣层,形成垂直分层现象。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垂直分层现象。

  (3)植物群落和植被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4.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圈还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许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 (3)生态系统的成分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常常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

  (5)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后开始,并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最后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2

  1. 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之外)。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4.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的整体。

  6.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7.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越小、越亮。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

  8.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保护和**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创造。

  10.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1. 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过程: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形成新的细胞膜。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面积),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 4、蒸腾作用:(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部位:主要在叶片上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叶能散失水分。

  (3)过程:根毛细胞→根导管→ 茎导管→叶导管→ 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4)对植物自身的意义:蒸腾作用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同时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5)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6)蒸腾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移栽植物时,①在阴天傍晚;②带土移栽③去掉部分枝叶 目的: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7)气孔

  ①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②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③分布:陆生植物:上表皮少于下表皮;水生植物 :上表皮多于下表皮

  ④开放: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光线最强时,气孔关闭。 ⑤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4

  1.生物圈中的人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作用: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2、胎儿诞生过程:** ↘

  卵细胞↗**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

  **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输卵管, 胚胎发育的部位母体的**, 胎儿和母体物质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和脐带

  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身高突增

  ②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性发育和性成熟 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周期

  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生活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二、人体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1)糖类:主要供能物质,构成细胞。人体需要的能量70%来自糖类。 (2)脂肪:储能备用,构成细胞、

  (3)蛋白质:构**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提供能量。

  (4)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三、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胡萝卜、黄色玉米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鱼肝油、

  维生素D的作用: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5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 1

  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出来,供细胞使用。

  17、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8、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

  2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上皮**: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植物的几种主要**:分生**、保护**、营养**、输导**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6

  在*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7

  1、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生物囤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依赖于生物圈。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土地和淡水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由此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此外,人口的大量增加,还给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和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生态*衡的现象和意义

  (1)生态*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问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衡,这种*衡状态就叫做生态*衡。

  (2)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衡;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衡。但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相对稳定的*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8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点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2、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人体的四种基本**:

  上皮**: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9

  鱼

  水中生活的动物、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1.鱼的尾鳍可以**前进方向,也可以产生前进动力;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②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③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④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⑤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⑥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⑦体外**,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3.观察鳃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哺乳动物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③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⑤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

  一、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

  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等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实例:蜜蜂采蜜、**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②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三、 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

  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

  白蚁群体(无等级**: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狒狒群体(有等级**:“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探究**的通讯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5)

——初中生物要点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初中生物要点知识点总结归纳1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

  (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4. 在生物学研究中,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初中生物要点知识点总结归纳2

  1. 腔肠动物

  1.1腔肠动物的特征

  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1.2水螅

  运动:身体只有上下,不分左右,辐射对称,利于捕食和防御

  消化:内胚层围成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口进出

  防御:外胚层有刺细胞,藏有刺丝和毒液,是攻击和防御利器

  生殖:长出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从母体脱落,**生活

  1.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海蜇,营养价值高

  环保: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海洋生物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 扁形动物

  2.1扁形动物的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有口无**

  2.2涡虫(前端三角形,有黑色眼点感光)

  运动:身体两侧对称,有前后、左右、背腹,感官集中于前端,能先感知外界刺激,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更有效的运动、捕食、防御。

  消化:腹面有口,口内有咽,咽可伸出口外,捕食,食物肠内消化,残渣由口排出

  2.3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无,生殖器官发达,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

  3. 线形动物

  3.1线形动物的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3.2蛔虫

  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保护:体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质成

  消化:消化管简单,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吸食半消化的食糜,前端有口,后端有**

  生殖:生殖器官发达

  3.3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蛔虫病威胁人体健康,蛔虫病的传染形式,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

  秀丽隐杆线虫是**生活的线形动物,繁殖快,生活周期短,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的实验动物

  4. 环节动物

  4.1环节动物的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4.2蚯蚓

  体形特征:长圆筒形,许多相似环节,身体前部有环带

  运动: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体壁有发达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消化:肠壁有发达的肌肉,可以蠕动,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

  繁殖:环带腺细胞分泌蛋白质和黏液,形成蛋白质环在环带外面,有1-3个**卵,从蚯蚓身体脱落,形成卵茧,**卵在卵茧内发育为小蚯蚓。

  呼吸: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湿润,体壁有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黏液进入毛线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排出

  4.3沙蚕

  生活在海洋中,两侧有突起,突起有刚毛,这些突起称为疣足,用于爬行和游泳

  4.4蛭

  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和潮湿的森林中,吸附在人蛙,家畜及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4.5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唾液含有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也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5. 软体动物

  5.1软体动物的特征(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身体柔软,外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2双壳类:河蚌、文蛤、扇贝等

  外形: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外有两片大小相似的石灰质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起保护作用

  运动:足

  摄食:吸水管吸水,并摄取水中食物颗粒

  排泄:排水管排水,并排出食物残渣

  呼吸:利用鳃与水流交换进行气体交换

  5.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水产养殖、食用、药用、装饰

  作为寄生虫的寄主传播疾病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6)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1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人体结构层次:细胞、**、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2

  1、**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

  **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

  例: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TT或Tt;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tt。

  2、**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是:基因。

  基因是遗传的最小单位,也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一种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

  3、遗传物质的单位从大到小有: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1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4、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

性染色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

XX

44+XX

22+X

(一种卵细胞)

XY

44+XY

22+X

22+Y

(两种**)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决定于**内染色体的种类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6、病原体:指使人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流感病毒。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疫苗、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杀死抗原后,在体内留存,人不会再次得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措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健康的三个含义: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③河蚌:软体动物;④青蛙:两栖动物;⑤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⑥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⑦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

  ⑧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

  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 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7)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3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1

  【—初二生物上册之果实生理变化】,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变化外,还伴随有复杂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其中肉质类果实的变化尤为明显。例如:

  颜色:果实色泽是果实品质鉴定的重要标记之一,其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主要的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由于果实中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使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因此在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B9、萘乙酸等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因此,生产上常利用这些激素保鲜,增加果实耐贮运能力。

  质地:随着果实的成熟过程,果皮的质地逐渐由硬变软,主要原因是果皮细胞壁中可溶性果胶增加,原果胶减少,使细胞间失去了结合力,以致细胞分散,果肉松软。果肉细胞壁的成分不同,以及果肉中石细胞的多寡等都会影响果肉的硬度。温度和乙烯、萘乙酸等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果实的硬度。

  香气: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产生一些水果香味,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族与芳香族的酯,还有一些醛类。柑橘中有60多种香气成分;葡萄、苹果中达70多种。香蕉的特殊香味主要是乙酸戊酯,橘子中的香味则为柠檬醛。

  糖类:果实中积累的淀粉,在成熟过程中逐渐被水解,转变为可溶性糖,使果实变甜。果实中的主要糖类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同果实糖的种类及含量都有不同。如葡萄含葡萄糖多;桃、柑橘以蔗糖为主;柿、苹果。

  。主要的有机酸有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等。随着果实的成熟,一部分酸转变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钾离子和钙离子等中和,所以酸味下降。苹果中以苹果酸占多数,柑橘以柠檬酸为多,葡萄中则以酒石酸为主。

  单宁:在柿、李等果实未成熟时,由于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所以有涩味。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单宁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过氧化物,或凝集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而使涩味消失。生产上用乙烯利处理柿子,即可脱涩转红。

  人工**果实的成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理上首先出现呼吸强度降低,继而进入一个突然升高的呼吸跃变期,接着又降下来,最后果实成熟。人们**果实的成熟,一般利用乙烯利,诱导呼吸跃变期的到来,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总结:相反,如果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可在贮藏处降低氧的含量,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充氮气)及**一定温度等措施,以延缓呼吸跃变期的来到。利用这种控气法,贮藏香蕉、番茄和柿子等均已取得显著效果。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2

  【—初一之糖吃多了对人体有害】,从小我们就喜欢吃糖果,可是家长总是不让我们吃糖,说吃糖对身体有害。到底吃糖对人有什么害处呢?听我来跟你说一说。

  糖吃多了对人体有害

  首先糖吃多了会伤害我们的牙齿,牙齿主要的成分是钙,钙最怕酸 ,遇酸后会起变化,而糖是碳水化合物,如果留在牙缝里,嘴里的细菌很快就会把它变成乳酸,侵蚀我们的牙齿。时间长了,牙齿最里面就会被破坏,细菌进入到牙齿内层的牙本质,很快就会把牙齿弄个洞,细菌就会在内大量繁殖,然后进到牙髓里,伤害神经,使我们感到牙痛。

  如果在晚上临睡时吃糖,危害更大,这是因为白天吃糖时由于唾液一断地分泌,可以使牙上的糖分冲淡一些,吃饭时一些蔬菜等粗糙的食物对牙齿也有一定的摩擦作用。但是,晚上就不同了,晚上不 但没有上述的作用,同时嘴里的细菌这时候就很活跃,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残留的'糖分去损坏我们的牙齿。所以晚上吃糖比白天的危害更大。

  糖不仅会伤害我们的牙齿,同时吃糖多还会使我们身体发胖,相应的一些身体负担也就加大了。

  总结: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在人体内转变成脂肪,脂肪的堆积不仅使我们体形变得难看,同时也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便,更主要的是对我们身体有危害。所以我们要少吃糖。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3

  【—八年级生物之脊椎动物和人类关系】,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为人类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皮装、皮鞋等皮革制品,羊毛衫、羽绒服等服装制品。

  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总称。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除具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外,其他特征还有:①出现明显的头部,中枢神经系统成管状,前端扩大为脑,其后方分化出脊髓。②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例外),以后即为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③原生水生动物用鳃呼吸,次生水生动物和陆栖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④除圆口纲外,都具备上、下颌。⑤循环系统较完善,出现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⑥用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提高排泄机能,由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能更有效地排出体外。⑦除圆口纲外,水生动物具偶鳍,陆生动物具成对的附肢。该亚门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各纲的特征虽然有显著差别,但组成躯体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基本一致。

  脊椎动物 盾皮类是戴盔披甲的鱼类,它们是甲胄和化石无合类不同,是由覆盖头部的头甲和包裹躯干的躯甲两个单元组成,展出的东生清鳞鱼就是很好的例子,盾皮类是一支古老的有合脊椎动物,和其它鱼类及高等脊椎动物一样,最前面的鳃弓发展成摄取食物的合,合上装备了牙齿。合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一次重大**,无合类只能被动地过滤水中的细小有机体,而有合类可用合主动摄取食物。盾皮类是一个种类繁纷的家族,在泥盆纪为其全盛时期,但随着泥盆纪的结束而趋于消亡。展出的云南鱼、武定鱼、般溪鱼,是部分不同种类的盾皮类的头甲。

  总结:在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到中生代后期硬鳞鱼逐渐被它们的后裔真骨鱼取代。我们所食的食物中就包括鱼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8)

——初中生物会考要点知识总结3篇

初中生物会考要点知识总结1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衡失调。

  14、生物圈范围:以海*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5、生物圈是一个**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初中生物会考要点知识总结2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保护组 织、基本**、输导**、机械**、分生**。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动物体的组成层次:细胞→**→器官→系统→动物体(比植物多系统这个层次)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由**构成。人与动物的四大**:上皮**、肌肉**、结缔**、神经**。

  4、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海洋馆等。

  7、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对象:四川卧龙:金丝猴/大熊猫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类群名称

形态结构特征

举 ?例

被子植物

种子

植物

用种子繁殖

种子外有果皮

大多数植物,如金鱼藻 青菜 月季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无果皮

松、杉、柏类, 银杏和苏铁

蕨类植物

孢子

植物

无种子

用孢子繁殖

有根茎叶 有输导**

贯众 肾蕨 卷柏 满江红 井口边草

苔藓植物

有茎叶 假根 无输导**

地钱 葫芦藓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大多生活在水中

水绵 衣藻 海带 紫菜 海藻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义是指果皮。②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③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的是:藻类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藻类植物是:海带和紫菜。

  ④一般生长于阴暗潮湿处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⑤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华形成的原因 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过度生长。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③河蚌:软体动物;④青蛙:两栖动物;⑤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⑥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⑦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

  ⑧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

  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 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12、缺维生素C—坏血病 缺维生素D或缺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

营养物质

消化起始部位

消化液

最终消化产物

吸收部位

淀 粉

口腔,

唾液、肠液、胰液

葡萄糖

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

蛋白质

胃液、肠液、胰液

氨基酸

脂 肪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

+

脂肪酸

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的小肠绒毛。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①小肠长②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内表面积)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仔细咀嚼米饭有甜味的原因: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由肝脏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如:草→兔→狼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3篇(扩展9)

——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总结3篇

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总结1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②软体动物③甲壳动物;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总结2

  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