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名句3篇
孟浩然的名句1
1、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2、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3、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4、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8、天边树如荠,江*洲如月。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0、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11、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1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1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16、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名句2
孟浩然资料: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的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边树如荠,江*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沈德潜疑曰:语淡而味终不薄。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难亭怀辛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以上这篇孟浩然的名句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孟浩然的名句3
孟浩然资料: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的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边树如荠,江*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沈德潜疑曰:语淡而味终不薄。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难亭怀辛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以上这篇孟浩然的名句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阅读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1)
——孟浩然的诗句3篇
孟浩然的诗句1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
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孟浩然
3、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6、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孟浩然
7、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9、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0、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1、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孟浩然
12、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13、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诗丁大不至》
14、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
15、知音世所稀。——孟浩然
1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8、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20、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
21、对于这首诗我情愿一读再读,它勾起我对儿时无限思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鸟鸣叫声。夜里沙沙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多少这首诗看似*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易,内蕴深厚。——孟浩然《春晓》
22、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孟浩然
23、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
24、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
孟浩然的诗句2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1.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
12.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3.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孟浩然《春意》
14.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孟浩然《自洛之越》
15.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除夜有怀》
16.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自洛之越》
17.豫有相思意,闻君琴上声。——孟浩然《送张郎中迁京》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孟浩然《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20.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2)
——孟浩然诗词名句3篇
孟浩然诗词名句1
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
2、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
3、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6、 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 ——孟浩然
7、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8、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9、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 问,*海夕漫漫。 ——《 早寒江 上有怀》
10、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留别王侍御维》
11、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孟浩然
12、 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13、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宿业师山房诗 丁大不至》
14、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
15、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春中喜王九相寻》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3)
——诗人孟浩然名言名句 (菁选2篇)
诗人孟浩然名言名句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远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高标回落日,*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念我*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话得*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诗人孟浩然名言名句2
1.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3.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孟浩然《早梅》
5.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6.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7.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8.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孟浩然《南归阻雪》
9.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10.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11.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2.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4.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15.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6.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7.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9.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20.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莫停声。——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4)
——《赠孟浩然》赏析10篇
《赠孟浩然》赏析1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一、【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xuān iǎn:指官职,轩:车子;冕:*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二、阅读下面李白的《赠孟浩然》,然后回答问题。
⑴、这是一首向朋友表示崇敬之情的诗,全诗的抒情主线贯穿着一个__字。(2分)
⑵、诗人笔下的孟浩然具有什么特点?(4分)______
⑶、本诗中的“风流”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高山安可仰”让我们联想到哪个成语?(6分)
参***:
⑴、爱
⑵、文采出众、蔑视功名、超然隐逸、高风亮节。
⑶、“风流”指有才学而不拘礼节;高山仰止
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tì tǎnɡ闻名天下。
青春年少鄙弃功名不慕官冕高车,白头浩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星夜明月之下常常饮酒醉得非凡儒雅,迷恋繁花绿草他不事君王胸怀那么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啊,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那清澈芬芳的道德光华!
四、【评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景仰。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从此诗可看出,李白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诗纬》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注:徐邈(170—249)字景山,东汉末魏初燕国蓟ì(今**市)人。魏文帝受禅**,他历任谯国国相,*阳、安*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御驾幸临许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大笑,看着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
“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赠孟浩然》赏析2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盛世,古时认为**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舞台。要想在**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赠孟浩然》赏析3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两句诗是李白对孟浩然洒脱风流品德的高度赞美——人品高尚,可望而不可及。将孟浩然比之为高山,还不足以说明对他的敬仰,所以又发出“安可仰”(高于高山,仰观岂能望及)的叹息。形象既如此高大,只能面对他高贵的人格和清芬的品质作揖礼拜。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使读者从中欣赏其形象和诗情之美。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
①高山:《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指有崇高德行的人。
②仰:瞻望。
③揖:作揖,表示尊敬。
④清芬: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译文
我非常敬爱孟老夫子,他风雅潇洒闻名于世。少年时鄙弃富贵功名,老年后隐居林泉松山。望月畅饮酒常入醉乡,迷恋花草不走仕途路。高山挺立自叹不可攀,只有跪拜赞美你高洁。
赏析
《赠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全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赠孟浩然》赏析4
【作品简介】
《赠孟浩然》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解】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此诗约作于开元***年(735)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到襄阳隐居之后。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韵译】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评析】
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但两人常相往来,友谊深厚。他钦佩孟浩然清高的品行和自然飘逸的诗风。本诗集中表现了他对孟浩然的崇敬和两人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古朴自然 ,用的典故全无斧凿痕迹。
这首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该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毀,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
接下来二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孟浩然不同。他拋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孟浩然闲居无事,日以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实,李白的描写是各有侧重的。醉酒迷花,亦是李白乐为之事。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
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这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
【点评】
李白之大名人尽皆知。他的才华与品德也被后世人所欣赏赞颂。孟浩然也是大名鼎鼎,无人不晓。如果这两个人见了面会如何呢?最近我就读到了这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传。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孤松。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途此揖清芬。
真是一首好诗,充分表达出了李对孟的热爱!押韵的字,对仗的诗句,再加上诗人富有创意的语言,使这首诗的风格十分独特。全诗的内容,无疑是在赞扬孟浩然。我爱孟夫子,他的风采天下流传。少时不爱香车冕冠,老年独卧孤松之下。有月之夜,饮酒作乐,一生爱花草,不事**。他就像那高山般不可仰望,只能到此处揖取他的芬芳。
李白的语言永远都是那么浪漫洒脱,短短的几行字,竟把孟浩然的性情、才华表述得如此淋漓尽致。而最后的两句“高山安可仰,途此揖清芬”更是将自己对孟浩然的热爱抒发到了极点。李白还懂得运用比喻,他吧孟贴切地比作高不可仰望的山。一位浪漫**大诗人,其名远胜于孟浩然,竟用高山来比喻他人,这既是李白的谦虚。李白与孟浩然还真是同一类人,有着对自然的热爱,把这种自然融入诗中,就使整首诗超脱世俗,十分清新雅致。
如果一首诗只能让人在消遣中获得快乐,那么这并不是一首好诗。对于李白的诗,很多人只是认为它的感情强烈,但是我想补充一句,它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思想十分值得珍惜,那就是一颗不慕**,清幽淡泊的心。现在,“向上爬”的心理已经让人累得喘不上气来,而这首诗却能让人在劳累中获得内心深处的放松。万物由自然而生,李白也恰巧以此为出发点,让人了解自身的本性,个人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讲,这首诗也是人们在劳累时的一剂心灵良药。
李白的诗,不只是游戏人间,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李白的诗,不仅仅送给孟浩然,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光芒,普度着后世之人。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于武后长安**(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白居易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赠孟浩然》赏析5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赏析]
这是孟浩然山水诗作的另类题材。
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角,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映带。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给人一种**姿肆,海纳百川之感。
颔联特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似乎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护。这不禁让人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与蝼蚁又有何异?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怎么能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没有皇恩浩荡,人们何来受享恩泽?此处妙笔生花,一语惊人,很好地将下文引出,不愧为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前一半意思是说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颜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自己多么希望被荐识出仕为官。孟浩然曾在《书怀贻京邑同好》诗中写道:“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羡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这里十分清楚地表明他早在“而立”之年求仕的希望就破灭了,然而,一心期待朋友们援引的心情诚恳迫切。“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其字字生泪,悲切无奈。这里抒情暗扣主旨,婉曲传旨,引人入胜。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次句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渊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的人,这里指张九龄。也恳请他的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意思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以免使自己的愿望落空。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恋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焉向往,又怕无门的思想感情。诗人那种有志难酬而不得已为之的难隐之情“溢”于言表。
从此诗来看,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逸士风神与高人的性情。
《赠孟浩然》赏析6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翻译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解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创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诗文赏析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赠孟浩然》赏析7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1:
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译文2: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
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词语解释】
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济:渡过。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背景:
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张丞相当指张说"。
【赏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张九龄一首诗。这是一首他在游历洞庭湖时写的。诗人借洞庭湖起兴,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色,进而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这首诗写得得体,有分寸,同时也没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流露心迹。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另类题材的佳作。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慕清高又想求仕而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赠孟浩然》赏析8
赠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
皓月当空,他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注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赏析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赠孟浩然》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首联是说,我敬重孟先生,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指浩然潇洒情愿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两联的笔墨了。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颔联是说,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方面写他的生*,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这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是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格调高古,飘逸之致的风神,尾联也具有同样的风调。颔联由“红颜”写到“白首,像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郁贤皓认为,此诗当为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赠孟浩然》赏析9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①醉月:赏月醉酒。
②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做圣人,浊酒叫做贤人。中圣,就是中酒(喝醉了)的隐语。
③迷花:迷恋花卉,指过隐居生活。
④不事君:没有做官。
名句: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这两句是说,孟浩然每于皓月当空的夜晚,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他迷恋花卉,热爱大自然,过着隐居生活,没有事奉君王。诗句表明了孟浩然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李白爱他,成为忘年交的原因。直接抒情,运笔自然,有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
【韵译】: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二:
我喜爱超然物外的孟浩然,你举止风流潇洒天下闻名。
年轻时你就鄙弃功名富贵,老来隐卧深山陪伴着松云。
对月畅饮常常是尽醉为欢,迷恋山花不愿意侍奉国君。
你的品格像高山难以仰攀,只有在此作揖向你表敬心。
赏析:
《赠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本诗是李白游襄阳访孟浩然后所作。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风流潇洒的诗人性格,邈然超世的隐者之心,是两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而这首诗就是他们二人友谊的见证。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李白通过描写孟浩然不慕**自甘淡泊的清高品格,表达了真挚的崇敬之情,也流露出自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点题,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钦敬仰慕之情。一个“爱”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出众,李白仰慕不已,故以“夫子”相称。
中间两联集中笔墨刻画了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颔联的“红颜”对“白首”,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分别象征着仕途与隐遁、富贵与淡泊。孟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逸,弃达官之车马华服而取隐士之松风白云,可见其高风亮节。
颔联纵写孟浩然的生*,而颈联则横写他的隐居生活:皓月当空,他把酒临风,醉卧花丛之中,流连忘返。颔联用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正反纵横,笔法灵活。
尾联直接抒情,充分展示了孟浩然自甘淡泊、不慕**的品格。孟浩然是李白仰望的高山,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李白有了“安可仰”的感叹,只能在此向孟浩然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以“高山”喻对方,使对方的形象更加生动。
全诗语言自然古朴,诗情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李白的率真个性。同时,诗歌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了李白深切的敬慕之情。
鉴赏二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
接下来二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孟浩然不同.他抛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孟浩然闲居无事,日以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实,李白的描写是各有侧重的.醉酒迷花,亦是李白乐为之事.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
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这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
【评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赠孟浩然》赏析10
《赠孟浩然》赏析鉴赏
作者:李白
吾爱盂夫子,风流天下阐。
红颜①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③。
醉月频中圣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赠孟浩然》说文解宇】
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戴的礼帽。③卧松云:隐居。④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⑤清芬:指美德。
【《赠孟浩然》赏析鉴赏】
李白与盂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夸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遭:“风流天下闻。”
接下来一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盂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盂浩然不同,他抛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盂浩然闲居无事,日以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
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终日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逮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5)
——孟浩然作文5篇
孟浩然作文1
今天是儿童节,我和几个小朋友约好来到琼花观玩。夜里刚下过雨,观里的琼花已经凋谢了,但象月季、牡丹、芍药等却开得正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多美的景色啊!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正当我们快要为眼前的美景陶醉时,忽然听到一阵又低沉、又苍老的声音,循着声音望去,只见那棵最高大的琼花树下正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一边慢慢地喝酒,一边吟着诗,眉头紧锁着,好像遇**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忍不住问道:“老爷爷,你是谁呀?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说出来吧,我们可以帮你的。”老爷爷叹了口气说:“好孩子,谢谢你们,我就是孟浩然呀!听说扬州很美,我一直想来看看,特别是想看看扬州的琼花。三个月前我就从黄鹤楼动身了,来时李白还羡慕我呢。我乘着孤舟,沿江东下,日夜兼程,风高浪急,尝尽了旅途辛苦,终于到了扬州。可是你们看,现在已是夏天了,哪儿还有琼花呢?我能不失望吗?”我们恍然大悟,一起叫道:“噢,是这样啊,真是个大笨蛋!坐船当然很慢了,你怎么不坐火车来呢?从黄鹤楼到扬州只要八九个小时的时间呀!”“你们在开玩笑吧,扬州有火车吗?什么时候有的?”我们自豪地说:“20xx年4月18日我们的火车就开通啦!现在我们不管到哪儿都可以坐火车,快得很呢!”孟浩然听了不由得眉开眼笑:“这么说,我明年可以坐火车来看琼花,再也不用担心错过花期了?真是太好了!”
见他这么激动,我想:孟浩然是个大诗人,就请他以扬州的火车为题作首诗吧。孟浩然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几乎是脱口而出:
朝赏黄鹤景,暮听《广陵散》。从此看琼花,更无误期憾!
看着他那摇头晃脑的得意样,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孟浩然作文2
今天,大诗人孟浩然,来到乡下游玩。真巧,居然碰到了相别已久的老朋友,他们两都显得格外高兴,那位好朋友说:“我知道,我们老友在这里重新相间,孟先生一定有说不完的话,还是到我家去谈吧!”孟浩然悻然同意,跟着老朋友来到了农家。老朋友的家坐落在群山之中的一块风水保地中的一个村子里。
老朋友说:“孟先生长途跋涉,来到寒舍,肚子一定饿的直叫了吧!请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去准备准备,来招待您这位贵客!”说完,老朋友自己亲自下橱,杀了一些家畜,热了几壶酒,不停地忙碌着。没过多久,一顿丰盛的饭菜便做好了。孟浩然仔细一看,哇,鸡鸭鱼肉都有,他仔细闻一闻,真是香气扑鼻,这顿饭虽说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是老友精心准备的,吃起来,真忘了天下最好吃的是什么了呢!
孟浩然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只见房子周围种满了桑树,槐树,苹果树等等,把小村子都围了起来,真像是一个个忠实的卫兵呢!村子外面还有一些古时候用来打仗的城墙,不过现在已经像患了很牙周炎的牙齿一样——残缺不全了。真正壮观的还要数城墙外的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群山了。他们或高或矮,连绵不断,根本都望不到尽头呢!更有趣的是,那山涧还有一道溪水,朋友还专门去打了一桶回来,孟浩然尝了尝,真实清凉甘甜。他们打开窗户看着那长势喜人的苗圃。
孟浩然问到:“兄弟,你的地长得不错呀!”朋友说:“没错,在过两个月就可以采摘了,到时候如果你再来,我还会准备更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你呢!”于是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吃着饭菜,一边聊天,好不快活!、 渐渐地天色已晚了,孟浩然说:“我该走了,等再过两个月菊花开时我再来作客,再见!保重!”“保重!”
孟浩然作文3
今天是儿童节,我和几个小朋友约好来到琼花观玩。夜里刚下过雨,观里的琼花已经凋谢了,但象月季、牡丹、芍药等却开得正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多美的景色啊!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正当我们快要为眼前的美景陶醉时,忽然听到一阵又低沉、又苍老的声音,循着声音望去,只见那棵最高大的'琼花树下正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一边慢慢地喝酒,一边吟着诗,眉头紧锁着,好像遇**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忍不住问道:“老爷爷,你是谁呀?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说出来吧,我们可以帮你的。”老爷爷叹了口气说:“好孩子,谢谢你们,我就是孟浩然呀!听说扬州很美,我一直想来看看,特别是想看看扬州的琼花。三个月前我就从黄鹤楼动身了,来时李白还羡慕我呢。我乘着孤舟,沿江东下,日夜兼程,风高浪急,尝尽了旅途辛苦,终于到了扬州。可是你们看,现在已是夏天了,哪儿还有琼花呢?我能不失望吗?”我们恍然大悟,一起叫道:“噢,是这样啊,真是个大笨蛋!坐船当然很慢了,你怎么不坐火车来呢?从黄鹤楼到扬州只要八九个小时的时间呀!”“你们在开玩笑吧,扬州有火车吗?什么时候有的?”我们自豪地说:“20xx年4月18日我们的火车就开通啦!现在我们不管到哪儿都可以坐火车,快得很呢!”孟浩然听了不由得眉开眼笑:“这么说,我明年可以坐火车来看琼花,再也不用担心错过花期了?真是太好了!”
见他这么激动,我想:孟浩然是个大诗人,就请他以扬州的火车为题作首诗吧。孟浩然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几乎是脱口而出:
朝赏黄鹤景,暮听《广陵散》。从此看琼花,更无误期憾!
看着他那摇头晃脑的得意样,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孟浩然作文4
孟浩然一生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最终还是没有走上从政之路,老孟,加油啊!
老孟九岁时与其弟一起学剑,他弟弟的剑舞得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眼花缭乱,而老孟舞剑,看上去有模有样,可是舞毕收剑,便急着去找郎中,原来他身上尽是自伤的血口子。
学剑真是不容易呐!在读书方面,老孟比他的弟弟略胜一筹,背书时能过目不忘,让人叹服!二十岁那年,老孟去鹿门山游玩,写下了一首《题鹿门山》,诗中这样写道:“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流露出他的归隐之情。在当时,想当官有两个法子,一是老老实实去参加科举考试,另一个是让达官贵人举荐自己。老孟先是选择了第二种。从洞庭湖游玩归来,他写下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诗句,向张九龄展示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推荐。无奈张此时刚刚失宠于**,变得人微言轻。老孟只得去找交往甚好的张说诉苦,正巧遇到**突击检查工作,老孟赶紧躲到了办公桌下,可还是被**发现了。于是让他当场展示才华。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老孟,人生的巅峰就要来临了,你一定要抓住机遇啊!可老孟沉吟一会儿,竟然说了句“不才明主弃”,把**气得不轻,斥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老孟被赶出了京城。通过举荐当官之路被封死。人到中年的老孟没办法,只得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是名落孙山。他不气馁,继续和朋友吟诗作赋。很快,他的才华被郡守韩朝宗认可,并和他约好了时间准备向别人举荐。可是到了约定的日子,老孟却和朋友们把酒言欢、不亦乐乎,不去赴约。他的仕途理想到此终结。老孟啊,诚信乃为人之本,这下该有深刻体会了吧。老孟终生不仕,空负诗才,人送尊号“布衣诗人”。标签: 孟浩然历史
孟浩然作文5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哆啦A梦对我说:“因为你最近学习非常认真,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一听这话,我高兴极了,果断地说对哆啦A梦说:我要去看看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家。
时光机把我带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只见这里空气清新,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几间*房掩映在花草田园里,我在山间走着,忽然不远处传来优扬的.琴声,那古筝声深深地吸引了我,寻着琴声看见草亭里悠闲地坐着一个人,我惊讶地叫道:“呀!这真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么?”
被我的叫声惊吓了,他起身问道:“来者何人?”
“我是来自21世纪的小学生郑小宇,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你的,我可以请教您几个问题吗?”我兴奋地说。
“21世纪在哪里,为何一个女孩子家没有束发,穿得这么外露”。他的神情已被我的冒昧出现震惊了。
我不好意思地问道:“您才华横溢,为什么不考取功名做官呢”他沉思良久答道:“现在大*盛世贤者能人很多,不差我一个,且官场复杂,我不想当官”。我又问:“过这种隐居生活,您不觉得独单吗?”他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在山水田园间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这不好吗?”看他自怡陶醉的样子,我悄然离开了。
回想起梦中的情景,我好羡慕孟浩然的生活啊!就情不自禁地念起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6)
——孟浩然的诗来3篇
孟浩然的诗来1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前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转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孟浩然的诗来2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的诗来3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7)
——《宿建**》 孟浩然3篇
《宿建**》 孟浩然1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8)
——孟浩然的诗简单3篇
孟浩然的诗简单1
1、《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3、《宿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临洞庭》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7、《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8、《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9、《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0、《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1、《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2、《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13、《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14、《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15、《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1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7、《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18、《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9、《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莫停声。
20、《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9)
——孟浩然名言有哪些3篇
孟浩然名言有哪些1
1、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2、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3、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4、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8、天边树如荠,江*洲如月。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0、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11、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1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1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孟浩然的名句3篇(扩展10)
——孟浩然古诗3篇
孟浩然古诗1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9、《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11、《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2、《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4、《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16、《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7、《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