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内容

一、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作为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体现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整合动态性的特色,课程体系从分析职业岗位群的任务工作过程以及对人才素质和能力入手,探索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2、体现培养人才的“素质为先·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本院对学生实行“素质测评”和“学生职业技能测评”两条既平行又渗透的教育体系,全面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的总体表现,并坚持三年不断线,最后学生取得综合素质操行分、学业分、职业资格三项合格证毕业(另附学生操行素质测评、职业技能测评和学生操行素质评测实施方案)。

3、为积极探索有我院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院实行“三学制”教育计划。本院从2011级开始试行“三学期制”,一学年中有两个“学习学期”(包括课内实践),一个“实践学期”。原则上第一学年的“实践学期”为职业体验期,第二学年的“实践学期”为专业实习期,第三学年从“实践学期”至毕业为“顶岗实习”的预就业学期。

4、为体现“育人为本·以就业及职业发展为导向”思想,本院提出“大专业”思想,在教学计划中除设置职业核心技术的多个模块课程外,还设置有职业技术拓展课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课,同时将相关创业教育的课程列入选修模块的必修或限修课程中,约占8学分(视不同专业而定)。

5、本院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体现“八化”即“双教一体化”、“双证一体化”、“培养目标能力化”、“学生素质职业化”、“课程整合优化”、“考试考核综合化”、“教学模块化”、“育人方法手段多样化”。

6、“公共课”担负起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的主渠道的任务,为突出其功

1 / 9

能,体现我院提出的“大德育”思想,特将原“公共课”拓宽为“综合素质课”,形成以社科基础部、学工处、辅导员队伍为主渠道,各教学系部共同参与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体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担负起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工作的任务,积极构建多种形式的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教育的平台和机制,实现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

(一) 专业行业背景及预测

(二) 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及预测

三、职业面向或就业的岗位群

职业面向(如,面向区域。。。。。。面向行业);就业的岗位群(,如,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岗位群,主要有:销售主管、区域市场主管、市场调研主管、客户服务主管、市场策划主管、公共关系主管等)

四、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总体规格

(1)核心岗位及相关岗位群描述

(根据高职人才定位,描述本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能从什么岗位起点,将来发展能提升至什么岗位)

(2)人才培养对职业能力的总体要求

1、社会能力(根据个专业特点和岗位群要求提出)

如人际交流能力,与人共事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职业道德,抗挫能力,目标设定与执行能力等。

2、专业能力(根据岗位群和专业特点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发展能力(根据岗位群和专业特点提出)

如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和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

2 / 9

五、培养目标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服务方向;(面向行业或行业或企业的基层第一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综合素质;(包括思想职业道德、心身健康、创新能力等) 3、文化知识基础基础;掌握 (专业基础知识)

4、具备_(专业技术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岗位群高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5、毕业后具有较强的专业就业能力,能适应跨专业就业,还初步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六、毕业资格与要求 (一)完成学分和学习成绩要求 (二)操作与素质测评合格 (三)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每个专业学生至少获取1本主要的职业资格证,如,会计专业要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为了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实行学分奖励制度,即每考取一本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替代2个学分的选修课。

3 / 9

七、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 (一)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工作领域)

(二)职业能力概述及学习领域

4 / 9

(三)课程类别及学时分配(表1)

(四)(课程分配表2)

注:

1、实行“三学期制”必定压缩理论学习时间,必须以工作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取舍或整合课程或内容,不能简单的缩减学时。

2、“实习学期”要尽可能做到“做·讲·学”一体化教学,特别职业技术核心课程,计划表中“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以“△”符号表示。

3、聘有实践经验的企(行)业专家到校讲课(包括讲座),以“※”符号表示。

4、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前添加“·”符号表示。

5、本院规定五方面学习和测评三年不断线,即素质教育和操行素质测评、创业就业教育和测评、技能培训测评、外语学习和应用测评、计算机学习和应用测评在教学计划中要体现出来。

6、设计教学计划时,要求完成135-140学分,总学时2300-2500学时;理论教学实践之比为1:1,也可适当加重实践教学比重;体现以生为本,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职业技术拓展课、选修课的学时,可以在15%左右;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如小组学习讨论、作业、作品、技能竞赛、测验成绩等)占60%(其中作业占20%),期考占40%;技能考试成绩占60%;笔试成绩占40%;在实践学期的成绩考核中,加重企(行)业对学生表现考核成绩占的比例。

7、综合实践环节按一天 6 学时,一周 30 学时计。 八、 教师团队

1、 专业带头人(我院符合条件的专任教师或常驻我院聘任的符合条件的外聘教师)

2、 骨干教师(有中级职称以上老师)

3、“双师素质”教师(我院评聘的‘双师素质’教师)

4、“双师结构”教师,即外聘教师不低于任课教师总比例30%(外聘教师按

6 / 9

照学院外聘教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聘任管理)

九、 实践教学

1、校内实训教学条件(包括课内实践,如实验室、一体化教室、专业实训等)

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3、专业实践教学安排表

1、项目:如实验、课程实习、技能训练竞赛、实践学期等。

2、形式: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方案设计、跟班实习、顶岗实习等。 3、地点:如校内实验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 4、时间:如学期、周、学时。

5、考核:如作品、设计、分析、演示、生产性操作等。 十、 职业核心技术课程描述(简介)

1、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2、开设学期 3、课程目标 4、教学主要内容

7 / 9

5、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教学条件 师资 6、课程特色 十一、 规章制度

1、学分制相关制度 2、选课制、重修制等制度3、学籍管理制度 4、实验室管理制度 5、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6、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 7、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8、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制度9、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10、教研业务学习制度 11、教学运行监控 如: 听课制度

评教评学期中检查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

8 / 9

9 / 9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2011年8月5日

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构成2017-01-03 15:19 | #2楼

一、学历层次与入学要求

本专业的学业年限(标准为三年,弹性学籍制度允许2-5年)。入学要求、生源及其特点(适应对象的群体特征),如要求招收什么类型的学生,或对学生的学科类型、学习基础和其他条件提出具体要求。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可从职业范围、从事工作、职业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总体描述。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创新,为广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良好的高技能人才等内容的规范说法,不要千篇一律,要结合本专业类别和特点描述。

(二)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

说明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那些职业类别和就业岗位,并对就业可以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及工作能力要求(如表1.)进行描述。

表1. 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1

(三)人才规格与毕业要求 1.职业能力要求

对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含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用表格(如表2)或图形简洁表达能力结构与内涵。能力的表述尽量用描述性句子,对操作对象、工艺、产品、管理技能、方法、知识、经验和素质等进行具体说明。如学生能独立编制XXX数控程序、能熟练使用数控机床生产机器零件、能独立设计XXX产品营销方案并组织方案实施、能熟练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等。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包括结合专业学习具有的学习、了解、思考、评价、判断、分析、组织、沟通、交流等能力,可以分项描述,也可以统一描述,要求具体、准确、可执行、可检测,避免抽象与空洞。

表2. 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结构

2

2.毕业学分要求 对学生在学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的总学分(收费学分160学分)、成绩等做出要求与具体说明,学生毕业学分要求参考下表:

表3.专业毕业学分要求

3.职业证书

要求毕业生要取得什么职业资格证书作必要说明或对毕业生能 3

够适应的职业岗位进行说明,包括发证机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并注明等级要求。不同的行业和专业的职业资格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不同。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可参照有关图形资料,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依照工学结合模式(或能力目标、螺旋上升的实训环节、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等)进行对应的课程结构设置,框图结构重点突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模式、职业能力、成长递进等关键要素。各类课程的教学课时与学分分布见表4.

表4. 各类课程的教学课时与学分分布

4

四、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

为便于管理,分基础素质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大模块进行课程与教学安排,详见表5,表中信息应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学年与学期安排、教学周和周课时等。

表5. XXX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5

五、教学实施与管理

6

(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专业的校企合作与“双主体”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与评价、教学管理等的工学结合。可从合作企业、合作途径、合作内容、企业介入课程的方式方法、学生顶岗实习、技能考核、教师到企业锻炼、学生就业等方面说明落实要求。工学结合:从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教学评价等方面说明教与学和工作岗位的对接等。

(二)专业的实践教学

1.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用图表的形式说明本专业的实训教学结构,如见习—基础实训—专项实训—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与教学安排:按照表6.格式列出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行动能力及对应的主要实践环节。

表6. XXX专业实践教学项目与教学安排

7

简明扼要说明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实施途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考核评价标准、管理要求等。

3.毕业设计:各专业毕业设计小组的毕业设计项目应该是生产性综合项目为主。各专业团队应广泛采集企业真实的生产性项目、产品、任务、作品、方案的研发、设计、制作、生产、调研等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小组的项目。要求每个学院的毕业设计必须有企业介入,设计项目从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来,或按实际应用要求与企业标准进行设计,提倡校企合作共同设置有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项目,设计结果作为企业应用方案。每个小组学生人数一般在10人,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负责。提倡让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下边顶岗实习,边学习设计。毕业设计作为一门课一般可以设64-96学时,计4-6学分。二级学院要制定具体的制度和工作方案。

4.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作为一门专业核心实践课进行开发和管理,要求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管理等要素进行开发设计,形成顶岗实习教学标准(能力标准、内容标准和评价标准)与实习手册。顶岗实习一般规定为6个月,可折算课时约720学时(每周30课时计),学分一般为6学分。各二级学院按照上述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与管理方案。对学生的考核依据可以由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实习效果的企业考核等部分组成。

(三)教学评价改革

强调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加强基于职业胜任、突出应用能力与素质的考核。要重视对学生能力高低认定的主导观念,既关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也关注统一性评价和特质性评价,同时还有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实际评价的实践办法,是实践与理论结合、仿真与现场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等。

课程考核按考试、考查和综合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如闭卷、开卷、口试、实践操作、项目设计、产品生产、作品设计与制作、发明论文、调研报告、汇报、整体考察等各种适当方式均可运用。倡导过程学习训练绩效考核,重在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与素质。凡是含有30%以上的行动实践型课的课程都必须进行技能考核,成绩按其所占比例计入该课程成绩;独立实践教学的课程要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并要求将理论融入技能考核之中,以突出高职教育实践能力的灵活应用和综合应变的基本特征;鼓励以各种职业资质考证或技能、水平、能力等级考证代替一般考试;顶岗实习考核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产品设计与制作以达到商业标准为考核依据。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要把

平时成绩作为重要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各二级学院可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确定。

六、教学资源与配置要求

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场所与实训基地、教材、教学手段与环境等教学条件的配置要求。

1、教师队伍要求:对专兼职教师、理论与实践课教学要求、教师经验与知识等做出必须要求。

2、教学条件与环境要求: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要围绕职业情景进行职业氛围创设。传统的描述性、报告性的传授型课堂,要向多功能的一体化的兼有理论教学、小组研讨、实验实训和生产操作的教学场或实训车间转换。

3、教材的立体资源:教材、教学辅助资料、专业或课程学习网站、素材资源库等资源要求。

七、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按表7.的格式列出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并对应列出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境(学习单元)组成。

表7. XXX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览

八、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使用表8.的格式将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大纲)进行描述,要求把课程目标、学习任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课程评价、教学基础要求等要素表述出来,其功能是对主干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说明,作为课程学习情境开发的方向定位和内容设计及教师教学实施的依据,相当于教学大纲或课程教学指南之类的文件。每门课程填写一个表格。

表8 . 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学习情境)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