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诗

张九龄的诗1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

  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

  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2、《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

  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3、《秋怀》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4、《敕赐宁王池宴》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5、《酬宋使君见诒》

  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

  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

  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

  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

  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

  6、《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

  7、《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祗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8、《奉和圣**潼关**》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9、《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10、《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11、《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

  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www.fwsir)言犹强着诠。

  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眷眷,风行动睿篇。

  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12、《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徒有**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13、《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14、《和崔尚书喜雨》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忝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15、《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

  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

  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

  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

  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16、《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17、《龙门旬宴得月字韵》

  恩华逐芳岁,形胜兼韶月。

  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

  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

  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

  18、《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9、《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20、《呈耿广州》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张九龄的诗扩展阅读


张九龄的诗(扩展1)

——张九龄和李林甫

张九龄和李林甫1

  张九龄,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人,进士出身,才华横溢。唐玄宗曾赞许说:“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开元天宝逸事》)他刚直不阿,敢于进谏。

  《新唐书》评价他“议论必极言得失,所推引皆正人。”《旧唐书》称赞他“文学、政事,咸有所称,一时之选也”。他在担任**的三年时间里,忠心耿耿地辅佐玄宗**治理江山,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对国家有所贡献,在历史上是值得称道的贤相。

  张九龄的助手——副**李林甫,则是历史上有名的**。他不学无术,却又妒贤嫉能。每当他单独向玄宗奏事时,总是陷害朝中那些忠正之士,人们称他为“肉腰刀”。李林甫阴险、狡诈,他经常用甜蜜的语言引诱他人说出自己的过错,然后就向**密报。朝中大臣都说:“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这就是“口蜜腹剑”这一成语的由来。李林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只使玄宗一人不知道他的奸诈。李林甫善于阿谀奉承,对于握有实权的人,或自己用得着的人,尤其是对明皇及其爱妃、宫女、宦官,他都千方百计地去谄媚讨好。这样做,既骗取了玄宗的信任,又在玄宗周围安排了自己的密探,为实现当**的野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张九龄贤直忠正,李林甫阴险、奸诈,两个人在一起共事,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玄宗把李林甫任命为副**之后,才召见张九龄征求他的意见。张九龄深知李林甫的底细,也不管明皇是否高兴,就直言不讳地说:“**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如果用人不当,国家就会遭殃。像李林甫这样寡德少才的人当**。我担心今后国家会因此而遭殃。”明皇本以为张九龄能赞同自己的做法,没想到却听到了这样一番话,心里很不高兴。

  还有一次,唐玄宗请几位近臣到御花园赴宴游赏,玄宗指着栏杆前面池塘里的鱼,对同行的张九龄、李林甫等人说:“栏前盆池中所养的那几条小鱼,多么活泼可爱。”李林甫马上谄媚地笑着说:“那些鱼儿也是沐浴着陛下的恩波啊。”张九龄在一旁接着说:“盆池中的鱼就好像陛下所任用的人,他只能装点风景而已,没有更多的用途。”玄宗听了,感到非常扫兴。当时的人都赞美张九龄的忠直。

  自从李林甫被张九龄当众讥讽以后,他在公开场合轻易不发言。而是偷偷地单独向玄宗奏事。开元***年(736)的秋天,玄宗住在东都洛阳。有一天晚上,洛阳的宫中发现了“怪”,玄宗对此很迷信,以为要有不测之灾降临,不愿再住下去,打算西还长安。第二天,便招集三位**来商议回长安的事。张九龄和裴耀卿极力规劝说:“现在农民正忙于收获,陛下最好等到入冬农闲时再走吧。”李林甫在一旁只顾观察玄宗的`脸色,却不发言。等到张九龄和裴耀卿往外走时,李林甫则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走。玄宗见状就把他叫住了,很关心地问:“你的脚怎么了?”李林甫见张九龄走远了,便笑着说:“我的脚并没有什么毛病,刚才我是故意装的,我想借机单独奏事。”接着又说道:“洛阳、长安,是陛下的东西宫,愿意什么时候住就什么时候住,何必挑选时间。如果怕影响农民收获,只要减免沿途州县的租税就行了。请让我安排各部门准备有关事宜,马上回长安。”这番话正合玄宗心意,高兴得立刻下令西还。

  张九龄和李林甫的矛盾还表现在人事任用上。牛仙客任凉州都督时,开源节流,积累一些资财,仓库也很充实。玄宗知道了,对他很赏识,想要提拔他做尚书。张九龄劝阻说:“不能这么办。尚书,自本朝以来,大多用旧相,或者才华出众、品德优良。有较高威信的人来担任。牛仙客只不过是一个沙湟地区的小官,现在一下子提升到尚书,天下人对这件事是不能服气的。”提升不成,玄宗便想实封他。张九龄又反对说:“实封是用来奖赏有功之臣的。牛仙客做的是份内之事,不能算是有功,陛下考虑到他的功劳,赏给他黄金、玉帛就可以了,怎么能轻易实封他呢?”玄宗气愤地责问张九龄:“你是不是因为牛仙客出身寒微而嫌弃他?你看看你自己出身什么门第?”张九龄知道**动了怒,连忙叩头谢罪,但仍坚持说:“我虽出身寒微,但我考中过进士,在京城为官多年;而牛仙客不过是一个边疆的小官,不认得几个字,如果这样的人都当**大官,对那些有才华的人不是一种打击吗?”唐玄宗被张九龄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很不高兴,李林甫探知**的心意后,背着张九龄对玄宗说:“牛仙客是当**的材料,何况做尚书呢?张九龄是个书呆子,只会照本本办事。

  牛仙客虽然文化低点,但是才能出众,陛下慧眼识英才,提拔他有什么不行的?”玄宗听了这段奉承话,心里很高兴,便听从了李林甫的意见,在当年秋天命高力士拿白羽扇赏赐牛仙客。张九龄对此很后怕,为此特地作了一篇赋,又写了一首《归燕》诗送给李林甫。诗中写到:“海燕何微渺,乘春亦蹇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人,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由此可见,张九龄已萌生退意,也表明他对阴险、狡诈的李林甫有些惧怕。李林甫看后,知道张九龄不久将退位。对他的怒气才稍解一点。这使他更加猖狂,在**面前肆无忌惮地说张九龄的坏话,使**对张九龄越来越反感。

  开元***年(736)十一月,张九龄和裴耀卿罢相,李林甫做了正**。李林甫则提拔牛仙客做副**。张九龄被罢相。虽与李林甫的排挤有一定关系,但决定因素还在玄宗。此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胸怀大志、选贤任能、勇于纳谏,创造“开元盛世”的贤君,而是一位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穷奢极欲,只愿听顺耳的奉承话,而不愿听逆耳之忠言的*。他排斥忠良,宠信奸臣,最终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


张九龄的诗(扩展2)

——张九龄《感遇》朗读

张九龄《感遇》朗读1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译文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赏析

  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又与“美人折”同意相见。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张九龄的诗(扩展3)

——感遇张九龄拼音

感遇张九龄拼音1

  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

  作者:张九龄

  lányèchūnwēiruí,ɡuìhuāqiūjiǎojié。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xīnxīncǐshēngyì,zìěrwéijiājié。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shuízhīlínqīzhě,wénfēnɡzuòxiānɡyuè。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cǎomùyǒuběnxīn,héqiúměirénzhé?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ɡǎnyù·qíèr》


张九龄的诗(扩展4)

——九月九重阳节的诗3篇

九月九重阳节的诗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九月九重阳节的诗2

  《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李乂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

  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月九重阳节的诗3

  《今夜,重阳》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今夜 九月重阳

  借一壶怀想

  独酌西窗

  不时与明月把盏

  同是金沙老窖

  却难拾昔日的酱香

  惆怅

  惆怅

  谁会策马

  赶走我贫瘠的`荒凉

  《重阳》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重阳登高》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张九龄的诗(扩展5)

——30岁减龄穿搭秋冬60篇

30岁减龄穿搭秋冬1

  第一种:纯色单品叠穿

  先说最简单基础的纯色单品之间的搭配,如每年衣橱里最常见的毛衣、大衣、裙装等,因为是单一的纯色,所以搭配的时候最好采用叠穿,可以一下子丰富整体的层次感,轻松打破单调乏味的氛围,自然就不会显得很无趣。如纯色的大衣叠穿高领打底衫,非常的显气质。

  第二种:内搭凸显出高腰线

  冬季穿搭少不了各种时尚的中长款外套,上身效果自然是很有气场,但有些女孩子的身材不够完美,担心显胖,显矮小。因此,在穿内搭时选择高收腰的下装,结合塞衣角的方式,凸显出高腰线,视觉上会显腿长,自然而然会修饰你的身型,让你穿出好身材。

  第三种:深色大衣内搭“年轻色”

  秋冬季节里的大衣外套比较厚重,大家担心弄脏不会清洗,大多会选择深色系的大衣,视觉效果也会比较显温暖。但是深色、暗淡色的大衣上身效果会偏成熟稳重,因此轻**性们在穿的时候要内搭一些“年轻色”,提亮整体的色调,显得青春靓丽一些。

  第四种:大衣+裙子可飒可柔

  在寒冷的冬季里,大衣不仅是可以保暖御寒的利器,也是女孩子们凹造型必备品,与不同风格类型的内搭组合,效果不一样。如知性帅气的大衣搭配优雅温婉的裙装,有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让你在茫茫人海之中脱颖而出。如浅驼色大衣内搭焦糖色的半身裙,配色温暖调皮,充满了活力感。

  第五种:利用马甲穿出显瘦效果

  相较于各种臃肿显胖的羽绒服、棉服外套,大家不妨试试超级显瘦的马甲穿搭,在搭配方面真的特别百搭不烧脑。棕色的马甲叠穿深咖色的打底衫下身搭配白色的裤子,整体简约大方,可通勤可休闲。

  第六种:多穿毛衣更温柔

  想要穿出温柔优雅的女性魅力,毛衣是必须要选择的一款单品,搭配好毛衣依然美若天仙。彩色的毛衣马甲叠穿纯白色的衬衫,格外的甜美减龄,有学生气。淡雅的紫色毛衣,搭配酒红色绒面半身裙,是一种具有女人味的温婉淑女风。

30岁减龄穿搭秋冬2

  第一套:内搭穿一件低领的紧身针织衫,下身穿一条羊绒的短裤,里面穿一条黑色的加厚打底袜。搭配一双*底的长靴,性感又有气质。外套穿一件白色带帽的羽绒服,最好是选择短款的,因为长款的羽绒服没有短款的显身材。最好是戴一个围巾(因为穿的是低领内搭呀)。

  第二套:内搭穿一件不规则的V领针织衫,纯色的`就可以。下身穿一条高腰的白色直筒裤,记得要把衣服掖到裤子里面。九分裤搭配一双浅口乐福鞋,非常显腿长~外套穿一件棕色的翻领短款羊羔绒的外衣,这一身简约利索,对于上班族很友好。

  第三套:内搭穿一件高领的棕色毛衣,下身穿一条同色的条绒包臀裙。也可以直接选购一个套装,也是很职业风的感觉。里面穿一条黑色的加厚打底袜,搭配一双棕色的粗跟短靴。如果自己的身高不够,或者是比较胖,就可以选择高跟的短靴,这样可以拉长身材比例。

  第四套:里面先穿一件紧身的保暖衣,外面穿一件高领的棕色毛衣。下身穿一条花纹的长款包臀裙,里面穿一条黑色的加厚打底袜。搭配一双棕色的粗跟短靴

  第五套:内搭穿黑色的高领连体毛衣,整体看起来都是非常的显瘦。里面穿一条肉色的加厚打底袜,搭配一双浅口的乐福鞋。外套穿一件长款的麻色呢子大衣,披着穿、敞开前襟,怎么看都是街拍风。

  第六套:内搭穿V领的浅色针织衫,下身穿一条高腰的直筒裤。九分的裤子一定要搭配浅口的*底鞋,这样才会让腿看起来很长。上身穿一件咖啡色的翻领羽绒服,这样的颜色会看起来比较减龄温柔。


张九龄的诗(扩展6)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知识点3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知识点1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知识点2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知识点3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张九龄的诗(扩展7)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菁选3篇)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1

  新*诞生后,有一天,一个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副*要来看望孩子们。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飞沙走石。大家纷纷议论:“宋副*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奶奶冒着漫天的沙尘来了。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副*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

  *从小就注重养成诚实守信的美德,答应的事,一定去做,从不失信。一个星期天,*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小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小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她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可是小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守信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是*“**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虽然孙中山创立了*,但是*****下的*已经**,脱离了孙中山先生创立时的宗旨。于是*始终站在*一边,为***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2

  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麼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妈**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仍在钢琴前弹奏著那动听的旋律。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们呢!”听到妈**喊声,*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著妈**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著急地说。 “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著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裏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麼可以随意改变呢?”*不停地摇著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著庆龄笑了笑,接著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麼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辩解道。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3

  *,伟大的爱国**、****、国际**和*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在近七十年的**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的**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以及保卫世界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人民、**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答道。小珍是*的同学。“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忙说。“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坚定地说。

  *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张九龄的诗(扩展8)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菁选3篇)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1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

  形影自相怜。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2

  1、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人老了。含义是自照,反思,回忆的意思。

  2、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3、形影:形体和影子。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3

  以前,做**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张九龄的诗(扩展9)

——张九龄《望月怀远》读后感 (菁选2篇)

张九龄《望月怀远》读后感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读过这首诗,是否给我们眼前呈现出这么一幅画面:“月亮从海上冉冉升起,渐渐愈加皎洁而圆润。我知道,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远在天涯的亲人正与我在此刻共同欣赏啊!我更知道,虽是彼此天各一方,她一定和我一样,怨恨这长夜遥遥,和我一样辗转反侧,夜不成眠,思念苦苦。息了屋里的灯烛,让这可爱的月光洒满各个角落。我披了衣服步出房间,凉爽的露水滋润着我的肌肤,远方的亲人,让我亲手把这轮美丽的皎月赠送给你吧!但愿我回到房间入寝时,也能在甜蜜的睡梦中与亲人相见。”

  这就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给人提供的一幅画面。其中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此诗其景,乃为海上明月,其情,是诗人的相思。这种情景交融,与诗人的“灭烛望月”“披衣出屋”之举,以及由相思演绎出的“赠月”和“梦佳期”的想象与向往,构成了一个静谧幽美又宏阔的相思之境。但相思的对象这里应提及一下,从诗的内容来看,显然是指“情人”。值得玩味的是,这里的“情人”不是指现实社会里的所谓男女之情,而是亲人。所以,在读此诗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否则,会把整个诗看为是一首爱情诗,与诗人的意愿怕是要背道而驰的。再者,诗人在诗文创作上,极力反对唐初沿袭的六朝綺靡的诗风,被历代誉为“岭南第一人”,从这首诗便可见出语言的朴实练净,并无半点旖旎之气。所以,我以为这并不是一首爱情诗,这不过是一首对亲人或者家人的怀想之诗。这种怀想,寄予的是他深远的人生慨望,甚至可以说,他所发出的声音,也是类似与他境遇相同之人的共同心声。这大概就是这首诗能够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张九龄乃生长于仕宦之家,少年得志,弱冠之年便考取了进士。翩翩少年,意气风发,裹挟了一股子强烈的忠君爱国的热情,进士及第后,他阔步地迈向了苍茫的宦海。环顾朝野,他亮出人生的第一把剑,就是在左拾遗任上,向唐玄宗李隆基提出要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的风气,在选贤任能上,要不循资历。但复杂龌龊的官场,岂是一纸**所能扫除干净的。所以,他的第一把剑,连闪光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折断了。

  不久,因为与主政者不合,便辞官返乡。即使如此,诗人身上的锐气依然没有脱尽,爱国情怀依旧,在返回家乡广东韶关期间,主持修筑了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保障了南北交通的畅通。这也是他亮出的第二把剑,可谓是剑光闪闪,政绩卓然,得到了朝廷的激赏。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提拔,而是到了唐开元六年,在**张说的推举下,才回到朝廷,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但这期间,诗人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由于受到张说罢相的牵连,又被调往外地任官。直到开元十九年,被唐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和中书侍郎时期,他的才华方在唐玄宗眼里得到了认可和赞赏,被唐玄宗赞为才学超群,风度甚佳。三年后,也就是开元二十一年,运气来了,被提升为中书门下*章事,就是丞相,开始主理朝政。诗人便如鹰展翅,大展胸中抱负,进行了一系列的施*革,农业上引水种稻,军事上反对穷兵黩武,吏治上选贤任能,不拘一格。对百姓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这些对大唐**的开元盛世,起到巩固的作用,被后世誉为杰出的**。

  诗人宦海沉浮,初衷不改,锐气不减,矢志不渝,应该算是**上的一位铁腕人物。就是这么一位铁腕人物,居然创作出《海上生明月》这样情感充沛,细腻柔情之作。这叫我们想到许多类似的人物,诸如刘邦、李世民、*、*、*等等。这些人,可以于心智角逐时的闲庭信步,卧薪尝胆时的远山凝望,战场厮杀后的短暂栖息之际,情涛汹涌**,禁不住吟咏长歌,留给了后人一首首的杰出的`诗篇。然而,正是这样的时刻,才益显他们本真的色彩,也是他们身上最具人性的一面。这与他们进行的官场角逐,战场上的横枪跃马更令人称道和喜欢。

  对张九龄来说,他的《海上生明月》一诗,呈现出的便是他宦海角逐之际,疲累休憩之暇,对亲人的真情流露以及与亲人团聚的渴望。也可以见出这位叱咤风云的**身上,那种铁骨柔情的性格特征。正是这一点,便衬托出他在指点江山,叱咤宦海之中所闪烁出的一缕人性之光。

张九龄《望月怀远》读后感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假期。

  午时间隙,桌上一本诗集,引人入胜。随手翻开书页,便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这是一首由望月怀念远方亲人的诗,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宽阔无比的的海上徐徐升起,只身在异乡,此时此景最容易勾起对远方亲人的念想。唯一相连的是一轮明月,将天各一方的人串在一起。

  想起远方的亲人,她在干嘛呢?生活是否安好?家务是否繁重?她是否也会想起我?诸多疑问在诗人的脑海里萌生,不像现在通讯**那么发达,一个电话,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不像现在交通那么方便,一张机票,就能抵达相聚千里的老家。

  而在古代,天各一方时,只能通过书信往来,知悉家中状况,才有诸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所以有情的人总是怨恨漫漫长夜,一整夜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灭掉烛光,透窗而入的月光充满整个屋内,走出去,欣赏那盈盈月光,来消解心中的思念,却又觉得身上的衣服单薄,露珠沾在身上,有些凉,更有些冷。

  高空皓月,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地上仿佛披了一层银霜,很美,想手捧月光,送给远方的亲人,却只能是空想而已。哎,还不如回屋睡觉,因为梦里还可能有会面的时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