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生简介

陈和生

  陈和生:我国第一位博士后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所长。1946年生于福建福州,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6月~1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198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实验。曾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1984年11月,已经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半年博士后研究的陈和生,回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决心为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前的9月,邓小平在北戴河接见丁肇中教授,丁教授谈到mark-j实验培养的博士到高能所做博士后的安排。

  中国科学院从1984年底1985年初开始博士后试点,相关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各方面条件比较差。陈和生说当时有一些实际困难,家属借调高能所工作,没有北京户口,也就没有北京的粮票和油票,一直靠周围同事支援,到博士后出站。“在当时的条件下,院里和所里尽量给我最大的支持与帮助。我在唐孝威先生领导的项目组,实实在在从一线工作做起,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为我现在的科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唐孝威先生和组里的同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丁肇中教授很支持我在北京的工作,提供了一台micro-vaxii计算机,相当于当时高能物理所最大一台计算机vax785容量的60%,使我能够在高能所进行l3实验的蒙特卡洛模拟和探测器的设计和优化工作,对我在北京工作帮助很大。”

  高能物理也叫做粒子物理,目的是探索微观世界的最小构成单元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了研究微观结构,必须要有高能加速器产生基本粒子,还需要有探测和精确测量粒子的设备,即探测器,以进行研究。因此,高能物理实验的主要工具是加速器和探测器,它们都属大科学工程,建造周期长、投资费用高,需要汇集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高能物理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大科学装置,广泛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

  “因为大科学实验的性质,我们更强调群体的合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大家要相互配合,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做好l3实验。我在博士后期间,对l3实验强子量能器设计提出了独特的方案,提高了探测器的性能,大大降低了造价,为l3实验所采用,并在《核仪器与方法》上发表了文章。”陈和生说,相比国外,自己在国内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博士后是自己科研人生中的重要经历。陈和生由衷地说,博士后期间的最大收获就是证明了在国内也能对国际高能物理实验合作的蒙特卡洛模拟和数据分析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陈和生说,高能物理在科学的前沿进行研究,是一种知识的探索,并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用处,但他相信今天的科学将是明天的技术。而且,正是因为研究的“无用”,高能物理成为国际合作的窗口,即使是冷战时期,全世界的高能物理学家们也在合作。

  陈和生说,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凝聚着我国几代高能物理家的梦想与心血。经过几十年的奋斗,bepc/bes让中国高能物理在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使高能所成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科学家们在bepc和bes所获得的数据比此前国际上其它实验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质量良好,构成了当今世界上粲能区的最大数据样本,取得了丰硕的物理成果。仅2004年,bes合作组在世界著名杂志上就发表了论文26篇,超过历史水平,刷新了国际权威粒子数据手册的一大批数据。

  现在陈和生正在领导bepc的重大改造工程,将它的性能提高两个数量级,这将是国际上在该能区最好的加速器,预期将能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保持和发展我们在粲能区物理的国际领先地位,并有力促进我国加速器和探测器技术以及相关领域高技术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