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5篇

按照要求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职场人是不是都有写一份工作总结呢!一般写工作总结是我们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5篇,感谢您的参阅。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1

年初以来,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引向深入。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宣传贯彻为引领,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新氛围。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积极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条例》全文,在微信公众号对《条例》进行图文解读,在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专题讲解,向县直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发放《条例》读本,推动《条例》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将《条例》的贯彻落实列入七五普法重要日程等多种方式,初步形成人人皆为营商环境,事事关系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我县营商环境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体系初步形成。一是组建了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负责政府系统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督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设立统一营商环境投诉受理电话,加强政务服务监察效能,企业、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得到有效采纳,目前已受理群众电话投诉和建议*条,受理书面投诉*件,上级转办案件*件。三是初步构建了以破坏营商环境投诉受理、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行政相对人监督等多方参与、有机结合的营商环境监督体系。四是建立督查考评问责制度。将各乡镇、各部门营商环境工作的综合考评结果纳入全县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公开通报问责。

(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手段,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建立了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监管机制。依据本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及森工系统苇亚林业局改革情况,适时启动了我县“权力清单”调整工作,对全县****项权力事项进行调整审核,保证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流程再造。按照“三级十统”标准对政务服务事项要素进行流程规范再造,推进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编制工作。已审核通过**家单位***项政务服务事项、***项公共服务事项和**个乡镇***项公共服务事项,共减少环节***个、精简要件***个、压缩办理时限****个工作日。三是推进“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组建工作专班专项推进,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比率达到**%,“最多跑一次”比率**%,已对外公布了***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接受群众监督。在中心实体大厅增设“EMS”快递窗口,试行“网上审批+快递送达”的方式,推动实现审批服务全程“不见面”和“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四是推进政务服务“一门一窗”改革。统筹推进综合实体大厅事项和部门进驻工作,目前政务中心已完成入驻**家窗口单位***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比例达到**%以上。在开设的**个政务服务窗口中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个,受理***项因场地限制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开通以来已受理办结***项业务。

(四)以服务县场主体为目标,营造公平有序的县场环境。一是聚焦“清赖行动”着力解决政府失信违诺突出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失信违诺问题,将“清赖行动”列入督办事项,定期掌握进展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全面开展了政府和部门失信违诺专项清理行动。梳理建立了《政府及其部门失信违诺事项台账》,对三个部门在项目实施中涉及拖欠**家企业账款共计****.**万元的问题进行了督办。目前已清偿拖欠****.**万元,剩余款项正在按照还款进度有计划地予以解决。二是着力查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的案件。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发布《关于征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意见建议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通告》,在媒体和政务实体大厅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投诉举报箱,畅通举报渠道,收集问题线索。采取直接办理、转办、督办等办理形式加快推进企业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工作。目前已对*件涉及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置。三是着力整治政务服务不优问题。开展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和漠视群众、折腾群众问题专项督查。认真开展“四零”服务承诺创建活动,设立监督岗和监督电话。县委作风办、县委宣传部和县营商环境局联合开展了*次全县窗口单位专项整治,发现并反馈政务服务窗口单位纪律作风涣散、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人员素质低、办事“推拖绕”等五方面**个问题,督办各部门逐项整改。四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配合县工商联、县工信局等部门联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营造我县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深入基层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我县政商关系交往现状、问题、制约因素,听取企业家对我县政商关系的看法和意见建议。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过程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起来,紧盯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

积极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实现从赚钱“靠关系”到“靠本领”的思维转变,主动谏言、谋求发展,放眼长远,不断完善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制度体系。

(五)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导向,打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结合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和人员变化,及时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人员名录库和执法对象名录库。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名单制度和县场退出机制。县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执法部门按时将许可和执法信息上传平台公示,已公示行政许可类信息****条、公示行政处罚类信息***条。积极探索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探索行政执法单位与信用监管联动。严格执法过程依法依规、严格执行行政自由裁量标准、严格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厉打击县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该移送的坚决移送,避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的发生,为县场主体合法经营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对照先进地区的标尺、对照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一些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还不深、主动性还不强,对于如何从部门职能出发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研究不够。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紧迫感不强,一些干部主动融入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性不足。有的部门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对优化环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充分。工作局限于侧重于加快审批速度、简化审批流程,对服务企业发展、深入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关注还不够。

二是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遇到问题依然习惯用行政命令去解决,对便企利民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和干部在以“服务员”“店小二”的角色为企业服务方面存在差距。有的干部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愿意接触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个别部门涉企检查仍存在随意性问题,缺少科学性和计划性措施。

三是政务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个别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为企业群众提供服务过程中仍然存在慢作为、懒政怠政等服务不优问题。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大厅工作开展不平衡,入驻事项仍然存在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和群众办事多次跑路现象。“四零”服务承诺创建还有一定差距,日常督导检查没有压实落靠,执行力没有层层强化,制度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四是政务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标先进,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优化工作还存在差距。对照“三级十统”标准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标准化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综合窗口服务能力与先进地区对照还存在较大差距,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精细化水平不高,一网通办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网上办”“不见面”“跑一次”等指标比率还低于目标任务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软实力和发展硬实力的重要体现。党中央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县委县政府也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为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把握,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一环、关键一招来谋划部署、推进落实。要坚决贯彻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使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信念、共同认识、共同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系统建设上要精心谋划。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要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使干部离企业远、离项目远、离群众远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使重商亲商扶商安商的氛围日益浓厚。要始终把抓好“放管服”改革作为总要求,做到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让企业和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是在政务服务质量上要持续提升。按照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等情况,重新调整梳理各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县场的边界,把县场能够办好的还给县场,社会能够做好的交给社会。借鉴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最多跑一次”、上海“一网通办”等方面的改革经验和做法,按照国家、省工作要求,与政务服务网平台积极对接,推进网上服务平台与实体政务大厅深度融合,让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办理,突出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优化“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推动实现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梳理明确大多数事项“网上办”、窗口服务事项“一次办”、企业特殊审批事项“我帮办”等服务事项。聚焦县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不动产登记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事项,编制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流程最优、时间最短的政务服务。

四是在政务服务建设上要协调统一。加快推进信息共享进程,努力实现上下级、各部门审批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并统一接入平台,切实解决信息壁垒问题。强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主动与省政务服务系统对接,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全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和“受审分离”的服务模式,将“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多办”,全面实现“一窗通办”的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模式。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职能、事项、人员进驻综合实体大厅,推进全流程、全链条、全网办审批,固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力争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2

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我局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总抓手,通过制度创新、改革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门办、一网办、一次办、就近办”,着力营造公平、透明、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积极配合做好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和“智慧XX”APP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各部门全面梳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3个政策兑现窗口,将20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兑现事项全面纳入专窗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截止6月底,共办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业务193件,惠及企业110家,减免税费392万余元。配合市局,在全县各级政务大厅、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力推广“智慧XX”APP,将公布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逐步纳入“智慧XX”APP推行“掌上办事”。二是“一件事一次办”专窗管理逐步规范。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二楼开设“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两个,安排专人在窗口负责多部门联办事项的办件受理、派件流转、办结汇总、资料归档、改革难点堵点问题情况收集等工作,搭建线下综合受理服务平台。在云阳市场监督管理所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专窗一个,推行跨部门联办事项多点可办改革试点。截止目前,综合窗口受理数已达216件,居全市第六位,其中6月份受理数达147件,较以前大幅增加。三是已公布事项全面落实。出台《“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督促各相关单位围绕“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的要求,对2023年度公布的287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和“一次办”的要求,逐项再造办事流程。对93项多部门联办事项,流程再造后,固化到“智慧XX”系统,通过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进行办理; 对单部门承办的194项事项,逐月收集办件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实行“一月一统计、一月一通报”等方式,督促各单位抓好改革落实。四是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出台《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按照便民、精简、规范、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实行“1+7+2”的大厅窗口布局(即一个综合服务区、7个专业服务区、2个辅助服务区),在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从“传统设点摆摊式”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全程电子监察”的模式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降低行政成本。

(二)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综合窗口设置,按阶段设置了立项规划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窗口,配置设置了水电气通讯报装一体化窗口,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建立受理通知单制度,对各部门审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办。联合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政府督查室、工改办对各部门推进工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完成了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清单以及审批流程图的编制工作,同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全程跟踪督办,后台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多测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压缩审批时限一半以上。

(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办时间最短。坚持对标先进地区,按照便利化、可预期的目标要求,聚焦企业开办,推进流程再造。5月,首次试点“线上即来即办和线下即来即办”双通道办理模式,企业从递交材料到通过审批,拿证和公章刻制用时不到3小时,成为企业开办速度最快、环节最少、费用最低的县。截止6月底,全县共有商事主体约2.6万户,其中1-6月新增企业主体56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9%。二是服务企业最优。疫情期间,为确保群众、企业仍能顺畅办事、办得成事,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上办、预约办、立即办的“三办”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工伤保险征缴窗口开通线上办理人员异动的渠道,每次只要通过网络发送电子模板到窗口工作人员,便可快速办好人员异动及参保业务,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全面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区窗口设置,实现首次登记、备案登记即来即办或延时服务; 在工程建设审批改革综合受理窗口,实行联合审批、“三测合一”、联合验收,压缩时限一半以上。目前,正在对“一件事一次办”领域,实行“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作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突破口,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动线上服务“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做好群众的“服务员”,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营商成本最低。新开办企业实行政府买单、费用全免,统一对新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3枚印章; 实行园区企业建设减租降费政策,实现“一票制”收费,即所有园区企业报建费用由80元/平方,降为25元/平方,厂房建设由50元/平方降为10元/平方。每年预计为企业减免费用100万元。

(四)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按照“统一机构人员、统一场所标识、统一流程内容、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费保障”等“五个统一”的要求,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实行分片指导。分成三个工作组,对7个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同时确定3个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试点乡镇,各明确一组人员负责一对一指导对接。三是接通服务网络。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和维护工作打包给专业公司承接,督促第三方维护公司为乡镇(街道)、村(社区)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并配备专用设备,实现了县、乡(镇)、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全覆盖。四是精心梳理确定事项。组织相关人员,以省、市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为基础,精心梳理确定乡镇(街道)高频服务事项共122项,村(社区)“一门式”便民服务事项52项,按照“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的要求,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印成合订本免费配发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事项清单已在各村便民服务站上墙公示。五是组织了业务培训。召开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式”服务全覆盖工作培训会,组织人社、医保、卫健、自然资源等部门专业人员对乡镇(街道)、村(社区)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事项下放后能有序运行,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五)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全面实行窗口情况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制度。制定《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入驻单位和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对各单位派驻人员实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情况向各入驻单位通报,有效加强了政务大厅的管理。二是调整了窗口考核奖的发放方式。将过去由政务服务中心出考核结果并发放窗口考核奖的方式,改为政务服务中心出考核结果,各入驻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窗口考核奖,此举既分散了财政供养的压力,又提高了各单位对窗口人员日常表现情况的知晓度,有效约束了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三是探索推行了窗口情况简报制。将各单位每月办件情况、服务评价情况、工作动态等形成《窗口情况简报》,发至所有相关领导、各入驻单位主要领导、各单位首席代表,有效提高了窗口工作情况的关注度,进而推动了窗口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总体而言,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 二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行进度较慢; 三是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 四是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个别部门工作相对延迟等等。

二、后段工作计划与打算

(一)继续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场地、标牌等硬件建设工作,完善窗口设置和人员、设备配备,完善窗口工作制度的制定; 督促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做好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编制、流程优化等工作; 督促各乡镇(街道)组织辖区内相关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确保业务能尽快正常办理。大力督促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完成事项网上填报工作,推进线上办理。

(二)持续抓好“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启动人员选聘及后续培训工作; 适时组织开展窗口优化调整工作; 组织人员参考周边先进地区做法,建立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相关配套机制,并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试运行工作。

(三)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关工作。积极配合工改办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实时掌握相关工作进度,不断调整和完善窗口运行机制; 继续推行行政审批服务结果邮政快递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继续推行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3

国家税务总局XXX市税务系统按照XXX税务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以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为契机,以“1+1>2”的合力,对表对标、迅速行动,扎实做好专项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办税体验和税收营商环境,成效良好。

一、工作机制突出“优”

(一)建立上下级沟通机制

5月30日,在XXX市召开全市税务系统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暨纳税人满意度工作会议,传达了XXX、市会议精神,通报了营商环境及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情况,讲解了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口径。同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交流,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与部署,提升全市税务系统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协同推进和重视度。

(二)建立长效化督导机制

制定并下发《国家税务总局XXX市税务局关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绘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具体的时间表、任务图,实时跟踪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循序渐。摸底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及税收营商环境调查”,递寄纸质调查问卷3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7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4.7%,并实地走访12个县级税务机关各2家典型企业,暗访全市10所办税服务厅,面对面了解纳税人对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排查薄弱环节,对标整改调查中存在的不足,稳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工作成果的长效化。

二、服务举措突出“新”

(一)增强工作合力,提升办税体验感

在全市办税服务厅设立“征管服务工作室”,选派3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县市局业务骨干入驻,形成办税服务厅征收与管理相容、业务并进,一厅(发起)受理,为纳税人提供集约化办税服务,解决纳税人办税过程遇到的“多头跑、重复跑”问题,提升纳税人办税体验感。

(二)创响特色品牌,实现办税便捷化

在全市29个基层分局(所)全面推行“闽税通”自助办税服务室,在全XXX优先创响“闽税通”品牌,规定“闽税通”自助办税服务室由相应分局(所)负责管理,安排税源管理岗人员驻守“闽税通”自助服务室,并熟练操作自助办税终端及电子税务局办税流程,为不熟悉自助办税终端设备及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的纳税人现场进行辅导答疑,确保疑惑有人解,并维护自助办税服务设备,保障自助办税终端设备安全,做到办税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实现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办税服务场所,实现办税分流。

(三)专项能力提升,提高服务规范化

对全市12个基层征收单位和10个办税服务厅的680名税务人员进行纳税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通过“主题培训+落地辅导+巩固提升”模式进行落地整改、现场示范、纠偏、指导和固化; 通过服务微观察回顾,服务体系解读,话术通关、情景演练等课程“立标准”; 从服务环境、服务意识、服务形象、服务话术、服务流程等多维度中“找问题”,通过厅堂访谈,听声于民,收集建议“促提升”; 从“四声服务”到60秒关怀,笑相迎、主动问、及时办、提醒递、目相送等多角度规范办税服务言行举止,全面更新税务干部服务观念,提高主动靠前服务意识。

三、宣传辅导突出“广”

(一)推出“春风走访月”活动

将3月定为“春风走访月”,开展局领导带队的减税降费走访宣传活动,宣传减税降费政策,倾听企业意见、建议。通过“春风走访月”活动,全市税务机关走访企业262户次,共收集意见建议、问题96条,其中现场解决73条,限期内办结率100%,切实做到快速响应纳税人诉求; 将自主设计含减税降费、办税便利等13项指标的春风行动问卷调查表,委托EMS快递公司投放、回收520余份。充分发挥好“疑点信息反馈机制”和“快速核实机制”效用,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通过市局会商集中办公第一时间加以研究、解决,形成闭环处理,查缺补漏,整体提升营商环境。

(二)开展多形式“纳税人学堂”

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方式开展培训,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最新政策解读,让纳税人得到正规、适用、有效的税法培训辅导。最大限度方便和服务了纳税人,切实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构建税企沟通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开展电子税务局基本操作、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费申报业务、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改革新政解读等业务培训共112期,培训纳税人近13650人次。其中侧重开办“纳税人流动学堂”三期,分别为XXX卫分健委、XXX市第一医院、XXX市党校的中高级人员近300人进行《个人所得税法》政策解读,有效帮助参训人员正确掌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填报,受到全体培训人员的好评。XXX市税务局于2023年8月8月开办《中国营商环境指标介绍》课程,畅通与重点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沟通渠道,针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内容及规范,对照世界银行的评价规则和口径,精准辅导企业准确理解营商环境纳税指标。

四、硬件设备突出“强”

(一)“桌面云”全覆盖

在全XXX创新使用“桌面云”服务,2023年6月实现了全市启用,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与办税、办公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善了办税环境,提高了管理效能,达到了操作系统全覆盖、内外网络全管控,进一步增加系统的流畅度,避免纳税人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窗口办税人员,压缩了纳税时长。

(二)“自助办税管理平台”试点开发

根据总局下发的《自助办税终端管理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自助办税终端业务规范》,XXX市税务局作为全XXX试点单位承接自助办税管理平台的自主开发,实现自助办税功能的统一发布、自助设备的职能配置和运行监控管理,实现自助办税统一化和规范化。目前XXX市税务局已举办三次自助办税管理平台集中办公,完成自助办税终端管理平台后端业务需求的撰写,拟于2023年9月份进行试点上线运行。

五、落实政策突出“实”

(一)确保税收红利应享尽享

持续加强各项业务和技术准备,根据减税降费政策在XXX税务局的统一指导下及时调整金税三期征管系统,配套升级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等,加强征期风险排查与处置,确保纳税人“开好票”、“报好税”。注重利用科技手段,自主开发并被XXX税务局在全XXX推广上线“减税降费风险监控平台”,发现纳税人存在应享未享、不应享而享的,及时预警提示、通知更正。3月份以来,通过监控发现并提示应享受未享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已有XXX户次得到纠正,及时为纳税人办理退税或抵税合计XXX万元。

(二)推行简易注销即办快办

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XXXXXX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税务注销工作的通知》(闽税函〔2023〕107号)要求,着力解决企业“注销难”问题,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更加便利化服务,推行税务注销分类处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提高清税速度。对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或办理过涉税事宜但未领用发票、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的免予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税证明,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且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优化即时办结服务,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注销政策的宣传和辅导,设置清税专窗,简化税务注销办理的资料和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套餐式”服务。

(三)深化纳税信用增值效用

建立覆盖全市县区局上下级联动的“银税互动”工作格局,与XXX银行、XXX国际银行等10余家银行签订“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框架协议。深化“银税互动”项目的长效机制,通过信用评价,对守信纳税人提供线上线下的融资服务,以信授信,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XXX户企业经税务部门推送给银行已获批贷款XXX亿元。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多面向开拓银税合作新领域,积极联合部分银行探索拓展自助服务、委托服务和服务体验等合作空间。

润物有声服务不止。在总结经验、巩固优势的同时,XXX市税务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工作,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致力于减轻纳税人办税辅导,提升纳税人办税体验。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4

根据市委的安排部署,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工作于6月20日启动。依据《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开展巡察工作的意见》,对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住建委、市综合执法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和市科技局等10个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察。在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组织推动下,巡察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市委常委会于8月18日专门听取了专项巡察工作的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发现的问题

市工商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的决策部署上,动作迟缓、认识不到位和缺乏有效实际行动。完成市政府要求的清理无照经营工作任务进展缓慢。对已划归到县(市)区的分局业务工作衔接不够稳妥、跟踪指导不力,基层工商部门服务质量下滑。一些审批事项前置要件过多、办理时限过长。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不落实。商标广告执法工作滞后,缺乏有效解决措施。机关管理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

市质监局: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大会精神不到位。违反上级文件规定,滥设审查要件。网上审批体外循环,行政审批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体制改革和一些权力下放后衔接不好,导致实际效果不如以前。重许可、轻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的执法薄弱环节。存在与民营检测机构不当争利现象。特检所行政执法权力大,缺乏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廉政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廉政风险。

市住建委:审批事项以及前置要件过多,一些审批办理效率较低。一些审批权力应下放没下放或下放不到位,一些审批权力下放后实施效果不够理想。一些涉企收费征收节点不合理,增加了企业负担。一些涉企罚款不合理。一些垄断经营的国有公用企业涉企收费价格过高。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服务有待改进。一些企业土地、房产证照不全影响发展。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约束机制存在薄弱环节。

市综合执法局:执法自由裁量权较大。对城区违法建筑的查处失之于宽。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管理整治不力。临街住宅窗改门管理混乱。执法的联动机制不健全。一些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不亮证执法、不按规定办事、执法不公、执法粗暴的现象。一些部门遇事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导致执法效率、执法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一线执法力量不足,部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

市安监局: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实际行动。行政审批存在体外循环现象。下属事业单位培训中心存在违反上级规定考试与培训机构不分问题。个别机关工作人员与中介机构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依法行政不到位,没有公开安全生产有关信息,也没有相应的受理举报的途径。

市环保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上,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动作迟缓、不够深入。大量行政审批事项长期体外循环。存在执法草率和选择性执法等问题。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投诉方面,有明显的“慢作为”“不作为”行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监管不力问题。

市发改委:对个别重大项目把关不严、了解不深入、落实不彻底。收费监管机制不健全,价格执法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一些涉及民生的垄断性收费,不能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系统化,价格、收费等网上信息公开内容不完备。投资项目纳入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管理不规范。主动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部分干部庸、懒、散、慢现象依然存在。下放权力后,对基层发改部门的工作跟踪指导不力。

市规划局:对市政府决定贯彻不到位,在依法履职上搞变通。城市规划设计市场放开不够,对规划设计审核搞内外有别,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垄断。对下属单位主体责任及廉政教育指导不力。了解倾听群众呼声不够,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市科技局:工作认识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注重前期申报审批,轻后续运行和资金监管。工作缺乏规范的程序运作,致使政策无法兑现。有的工作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机关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基层调研少。缺乏担当意识,有些工作互相推诿。一些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与市政府中心工作不相吻合。

市财政局:存在不作为、不担当的负面倾向,缺少开拓性的工作和主动性服务。有的`工作不讲程序,随意性较大。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大局意识,与企业、对口部门交流沟通不够。仍然存在“生冷硬”问题。有的部门人浮于事。有的部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公示公开工作和执法监督不到位。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廉政风险。

除上述问题之外,巡察中还发现一些单位存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已按照规定移交市纪委调查处理。

二、整改意见

针对巡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经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各巡察组向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进行了问题反馈,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这些单位立即进行一轮再学习、再发动,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各单位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要广泛发动,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自身职责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要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理念,继续眼睛向内,深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执法方式和行政行为,增强服务企业的观念,不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步伐和力度。要站在企业的视角,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急企业所需,想企业所想,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踏踏实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规范和缩小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化和统一执法标准,保证执法公正,防止人情执法和利益输送。要严明纪律,对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单位制定上报的整改的措施和成果适时在新闻媒体和纪检监察网站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巡察办将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察,必要时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的进行约谈,对弄虚作假、拒不整改的由市纪委监察局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巡察成果转成推动工作的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存在问题5

皇姑区营商局严格按照省、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打造皇姑区良好口碑,对标先进地区,围绕营商工作总体部署,精准查找营商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在观念创新、政策扶持、效能提升、集中整治、长效机制等方面集中发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提升服务效率。一是打造互联网+政务平台建设。为打牢信息化建设基础,实现网办率飞跃式提升,健全需求侧数据库,年初以来,组织全区26家单位80余人次进行了政务事项录入培训,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录入192项;二是扎实开展“树口碑”行动。年初,根据区委书记要求,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树口碑”行动,着力改善审批服务堵点,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点。通过征集群众建议、实地走访调研、集中会议研究等方式,制定了道路货物运输证承诺制办理、公证处免费代办相关查档业务、就业创业证承诺制办理、涉企证件免费邮寄、一分钟办税等13条便企利民举措,现已初显成效;三是不断推进惠企政策落地。作为全市率先开设的产业政策窗口,自运行以来,严格落实窗口一站式受理、具体业务部门审批、财政予以拨付的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企业政策扶持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共接待189余家企业咨询,受理产业政策申请52件,发放扶持资金1061万元;四是推行“一窗制”审批改革。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区营商局在政务中心审批厅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窗通办”服务。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优化流程,让群众感受“等时少、服务好、秩序优”的服务新体验。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实行审批区综合受理。目前已将行政审批大厅内的10家审批部门纳入“一窗制”综合受理,为下一步实现平台化审批,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推行网上自助办理。为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成本,积极推行“网上办、自助办”。皇姑区在政务中心开辟网上自助专区,利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开展商事服务全程电子化审批,网上审批事项达7100余件,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六是推出新办企业“高速ETC”服务。为提升服务效率,区营商局协调区市场局、税务分局、银行、刻章企联合推出“新办企业高速ETC”服务将商事注册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由7.5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并开设专门窗口提供联办服务,新办企业办理驶上高速服务快车道。

(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扎实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为扩充服务范围,满足企业需求,将691家企业纳入“万人进万企”活动范畴,按要求全部选配了包保干部。为切实解决企业诉求,营商局组成“万人进万企”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协调、领导包案等手段不断提升诉求办结率。截至目前,共接收市一级平台转办到区二级平台的企业诉求110件,已回复108件。二是成立解决企业诉求工作六大专班。为加速推动企业反映问题有效解决,区委、区政府设立了由分管区级领导负责、主管区直部门牵头及相关区直部门配合的六大工作专班。主要围绕政府诚信、企业税费、涉法涉诉、城市建设、企业融资、土地征收这六个方面解决企业的问题;三是联合建立“营商环境发展平台”。为加强与企业沟通、宣传政府服务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营商局与区政协、工商联等部门合作成立“营商环境发展平台”,提供诉求解决、政策咨询、产业扶持政策协助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协办代办等服务。目前已有14家商会、协会、企业加入该平台;四是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营商局针对政府失信、企业群众办事难、跨区拉税源等营商环境问题,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日报告、周调度”制度,切实加强问题解决力度。目前,我区共发现问题30项,提出具体整改措施38项,解决问题16项,已建立长效机制7项;五是积极开展“项目管家”工作。为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将重点项目(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按照“1名项目(企业)管家+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1+1+N”模式开展服务。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项目共192家提供管家服务,配备项目管家530人,提供服务455次;六是加大力度办理营商案件。2023年至今,共接收省市营商案件67件,通过分类办结、定期调度督办等方式狠抓营商案件办理,截至目前,共办结54件,办结率80.6%;七是加大网上平台宣传。为提升办事效率、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区营商局组织全区具备服务职能的单位开展“沈阳营商”微信公众号公开公示工作。公示全区68家服务单位,服务干部581人,驻政务中心窗口岗位133个,印制营商纸介名片2万余份,切实让企业群众办事找得到人、问得对人,减少跑腿次数。

(三)强化软件建设,建强服务群众第一阵线。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制定了《皇姑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从人员配置、大厅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等方面,明确进驻人员资格条件,完善了日常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并配套了相关制度;二是不断加强监督检查。为强化窗口管理,营商局与窗口单位共同组成联合巡查组,每个工作日开展2次以上的巡查检查,并定期将检查出的问题汇总形成《督查通报》在全厅通报。为切实解决窗口存在的作风问题,营商局党组建立约谈机制,对投诉中涉及工作作风问题的窗口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约谈,督促整改,工作作风投诉问题持续下降;三是开展中介整治。为规范中介机构在中心内的从业行为,营商局制定并实施了《中介行为管理规范》。对20家中介机构完成了登记备案,坚决清理各类“黑中介”、“灰中介”,清除不正当中介行为的滋生土壤,切断利益链条,规范中介行为,提升了群众办事满意率;四是开展特色活动。为进一步活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后组织了“学习强国”知识竞赛、飞镖特色比赛,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是开展评优评先,激发工作热情。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社会公众满意度,每季度组织一次政务服务中心优秀集体和优秀标兵的评优评先工作,开展了半年优秀集体和优秀标兵表彰大会,通过树立服务、敬业、爱岗、创新标兵和先进集体典型,积极发挥正面典型引领作用,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紧扣主题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将党建作为年度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围绕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工作贯穿到营商工作的全过程。组织中心组学习10次,组织召开支委会10次,召开党员大会9次,每月开展意识形态学习教育和党日活动等,做好党员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严格规范党员管理。根据区委巡察整改意见,营商环境建设局党支部通过发函的形式,将工作满6个月的党员关系全部调入,支部现有党员34名,并要求支部所有党员统一在本支部缴纳党费;三是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志愿服务,开展趣味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党员素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以“每周一件事”为载体,与驻厅各部门联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我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为促进皇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岗位职责有机结合起来,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进一步推动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向前发展;五是广泛征求意见,优化营商环境。营商局联合区团委,组织了“百名青年企业家皇姑营商环境体验行”活动,配合区委组织部、机关工委等部门开展了“皇姑区年轻优秀干部培训班参观调研”、“人人创环境、个个促振兴”等活动,从各个层面广泛征求营商环境建设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皇姑区营商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还不彻底。区内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审批事项不进厅、审批权限不集中、不到位、事项转交不彻底等问题。结合政务平台建设,个别部门仍存在需求侧事项未录入、信息不准确、网办率较低等问题。

(二)政务中心窗口建设仍有待加强。经过近两年的窗口质量专项整治,窗口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但部分窗口单位存在服务不够热情、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问题。

(三)营商案件等企业诉求办结率不高。皇姑区营商案件中拖欠款类案件占案件总数比例较大,偿还金额少,办案难度较大,年底完成100%办结难度较大。

三、2023年工作目标

(一)整合投诉渠道,提升解决效率。一是整合平台,按照省市要求,将“万人进万企”诉求平台、人大履职通监督平台、营商微信公众号、一转三服务、项目管家、营商案件等诉求渠道整合,搭建方便、通畅、高效的企业诉求平台;二是完善我区企业诉求协调机制,建立企业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流程,形成制度规范,并将企业诉求办理工作纳入我区绩效考核,提升企业诉求解决率。

(二)深化审批改革,全面提升效率。一是全面实施“一窗制”综合受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别审批;二是推广审批事项全程网办,办除特殊事项外,实现皇姑区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办,不断推进“一次不用跑”,并提高事项网上办件量;三是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区审批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四是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开展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工作,最多跑一次事项数量再提升20%,审批效能再提升20%;四是提速新办企业办理。全面实施新办企业工商、税务、银行、刻章的“一站式办理”,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优化办理流程,新办企业在政府窗口审批时限压缩在4小时之内,全流程办理时限提升至48小时之内。

(三)加强大厅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继续做好群众评议工作,畅通评议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加强评议结果运用,努力降低诉求率;二是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推广“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强化领办代办,切实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所需;三是线上线下广泛征求企业群众意见,不断整改完善,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2023年,营商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沈阳市相关要求,不断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切实提升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