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1

  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七年从幸**。明年北征,幼孜与广、荣扈行,驾驻清水源,有泉涌出。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尝与广、荣及侍郎金纯失道陷谷中。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色。自后北征皆从,所撰有《北征前录》和《北征后录》。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听。次开*,帝谓荣、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荣、幼孜对曰: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十月,命幼孜、荣、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委寄益隆。帝御西角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旧臣,朕方倚以自辅。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幼孜等顿首称谢。洪熙**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故,并给三俸。寻乞归省母。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革时,家人嘱请身后恩,不听,曰:此君子所耻也。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然之/即命革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术*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

  B.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

  C.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来源:学+科+网Z+X+X+K]

  D.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

  【解析】

  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

  【答案】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职务、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B.**是古代朝代更替之后,后代人对前代帝王的一种尊称,既包括已经去世的,也包括健在的。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双腿跪下,叩头至地,后多用于书信署名的后面,表示敬意。

  D.大学士是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设置情况不同,权限也不同。明代中叶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复奏章等事务,官品虽低,**很大。

  【解析】**是对前代已故帝王的尊称。

  明史·陈以勤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李充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吴百朋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翁正春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沈纮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幼孜很有文才,受到**敬重。北征途中,他写了有关泉水的铭文,受到**高级别的慰劳;经过山川要害,**就让他记载下来,他骑在马上很快就写好了。

  B.金幼孜直言进谏,未被**采纳。北征半路上,士兵疲惫,**向群臣问对策,没有人敢应答,只有他建议不宜深入,但**没有听取。

  C.金幼孜深受器重,升官加俸。仁宗下诏给法司,**重案犯时,一定要会见金幼孜等三人;洪熙**,又让他晋升为礼部尚书,并兼原职,享受三份俸禄。

  D.金幼孜为人*易,淡泊谦虚。他*易少言,心胸宽阔,虽然很受**恩宠,但仍非常谦虚,病重时,家人嘱咐他向**请求身后的恩荣,被他拒绝。

  【解析】C会见说法错误,文中会应为会聚、会合。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色。 (5分)

  (2)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 (5分)

  【答案】(1)(5分)那个晚上,**派出十余批人追踪、寻找他们,但都没有找到,等到他们回来后,**十分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关键词辈迹比颜色各1分,句意1分)

  (2)(5分)贤良之臣,进言不被采纳,便会退下去闭口不言。我与诸位爱卿一定应该深以为戒。(关键词见杜用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阅读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1)

——文言文明史·吴百朋传

文言文明史·吴百朋传1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进士。授永丰知县。征拜御史,历按淮、扬、湖广。擢大理寺丞,进右少卿。四十二年夏,进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改提督军务,巡抚南、赣、汀、漳。与两广提督吴芳讨*河源贼李亚元、程乡贼叶丹楼,又会师破倭海丰。初,广东大埔民蓝松山、余大眷倡乱,流劫潼、延、兴、泉间。官军击败之,奔永春。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宗元所败,伪请抚。百朋亦阳罢兵,而诱**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三巢者,和*李文彪据岑冈,龙南谢允樟据高沙,赖清规据下历。朝廷以倭患棘,不讨且十年。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继之,益猖獗。四十四年秋,百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上疏曰:三巢僣号称王,旋抚旋叛。广东和*、龙川、兴宁,江西龙南、信丰、安远,蚕食过半。不亟讨,祸不可言。三巢中惟清规跨江、赓六县,最逆命,用兵必自下历始。帝采部义,从之。百朋乃命守备蔡汝兰讨擒清规于苦竹嶂,群贼震慑。隆庆初,吏部以百朋积苦兵间,稍迁大理卿。给事中欧阳一敬等请留百朋剿贼,诏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如故。百朋奏春夏用兵妨耕作宜且听抚帝从之寻擢南京兵部右侍郎乞终养不许改刑部右侍郎。父丧归,起改兵部。万历初,奉命阅视宣、大、山西三镇。百朋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屯田、盐法、番马、逆*八事核边臣,督抚王崇古、吴兑、总兵郭琥以下,升赏黜革有差。又进边图,凡关塞险隘,番族部落,士马强弱,亭障远近,历历如指掌。以省母归。起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刑部尚书。逾年卒。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2)

——文言文宋书臧质传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宋书臧质传阅读附答案1

  臧质,字含文,东莞莒人。父熹,字义和,习骑射,尝与人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质少好鹰犬,善蒱博意钱之戏。永初**,为员外散骑侍郎。母忧去职。服阕,为江夏王义恭抚军。以轻薄无检,为太祖所知,徙为给事中。

  虏侵徐、豫,拓跋焘率大众数十万遂向彭城,质率万人北救。既败,质投盱眙。盱眙太守沈璞完为守战之备,质大喜,因共守。焘与质书,质答书曰: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生全,飨有桑乾①哉。二月二日,乃解围遁走。上嘉质功,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明年,太祖又北伐,使质率所统见力向潼关,质顾恋嬖妾,弃营单马还城,散用台库见钱六七百万,为有司所纠,上不问也。

  元凶弑立,以质为丹阳尹,加征虏将军。后世祖即位,加质为散骑常侍,使持节如故。时世祖自揽威柄,而质以少主遇之,是事专行,多所求欲。台符屡加检诘,质渐猜惧,便有异图。

  以义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会义宣有憾于世祖。质因此密信说诱,陈朝廷得失。又谓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势均,事不两立。持疑不决,则后机致祸。义宣时未受丞相,质子敦为黄门侍郎,奉诏敦劝,道经寻阳,质令敦具更譬说,并言世祖短长,义宣乃意定。驰报豫州刺史鲁爽,期孝建**秋同举。爽失旨,即便起兵。遣人至京邑报弟瑜,瑜席卷奔叛。瑜弟弘为质府佐,世祖遣报质,质于是执台使,狼狈举兵。

  兵败无所归,乃入南湖逃窜,无食,摘莲啖之。追兵至,窘急,以荷覆头,自沈于水,出鼻。军主郑俱儿望见,射之中心,兵刃乱至,肠胃缠萦水草,队主裘应斩质首,传京都,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宋书臧质传》,有删改)

  【注】①桑乾:桑乾宫。

  10.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质以少主遇之 遇:待遇

  B.质渐猜惧,便有异图 图:图谋,打算

  C.期孝建**秋同举 期:约定

  D.自沈于水,出鼻 沈:沉入

  【解析】遇:对待。遇接了宾语之,所以应为动词。

  宋书·张畅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书·颜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书·谢景仁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书·傅亮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南史·宋书·羊玄保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母忧,指母亲去世。古代**父母去世必须解官回家,为父母守孝,守孝期满才可回朝为官。

  B.寡人,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和朕一样是**称自己的专有名词。

  C.食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古代*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D.弑,古时儒家尊卑思想意为以下犯上之意。如弑君弑父。此处指**刘邵杀宋文帝,自立为帝。

  【解析】和朕一样是**称自己的专有名词错,寡人不是**的专有名词,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即指梁惠王。文中的寡人是臧质的自称。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臧质年轻时喜欢打猎,特别会**。曾经与人一起去打猎,遇到老虎突然冲出来,同来的人四散逃跑,他一箭就将老虎射死了。

  B.臧质为人轻佻放纵,因此被太祖降职处罚。辅佐世祖时,也专横独断,贪得无厌,多次被朝廷派人检查质问。

  C.臧质因击派北魏拓跋焘有功,受到太祖的褒奖,甚至因留恋姬妾,弃军回家,大肆挥霍府库钱财而被**,太祖也没处罚他。

  D.多行不义必自毙,臧质自恃功高,藐视君主,私欲膨胀,最终唆使义宣**,兵败被杀,脑袋被传到京师。

  【解析】曾经与人一起去打猎,遇到老虎突然冲出来,同来的人四散逃跑,他一箭就将老虎射死了。错,不是臧质,应是他的父亲臧熹。

  【答案】A

  1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生全,飨有桑乾哉。(5分)

  (2)以义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5分)

  【解析】(1)师:**。尔:你。生:活着。全:保全。省略句,让你活着回去。(2)以:因为。凡:*凡,*庸。暗:与*同义,*庸。制勒:**,挟制。推奉:推举侍奉。

  【答案】(1)还未等到那时,你竟然自动上门送死,怎么能让你活着跑回去,在你的桑乾宫喝酒吃肉呢。(师尔生全,省略句令(尔)生全各 1 分)

  (2)因为刘义宣能力*庸,容易挟制,想表面上推戴他,暗中则自己掌权。(以凡暗制勒推奉各 1 分)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3)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1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C.*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D.*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历史上***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新**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愈手下任职;担任德清县丞时,松江有人**,邻郡惊恐,他冷静地**了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违法,丞相李善长劝谏**派御史查访,而熊鼎认为既已颁布赦令,就不应该失信于天下。

  C.熊鼎治政有方,***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把残暴的伪官悍将全部迁走,百姓得以安定;逮捕**犯陈德仲,审讯后立即治罪。

  D.熊鼎面对威逼,正气凛然。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

  参***

  4.(3分)D

  5.(3分)C

  6.(3分)B(丞相李善长劝谏**派御史察访分析有误)

  7.(10分)(1)(5分)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邓愈谋划军事。(大意2分,官辞赞各1分)

  (2)(5分)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大意2分,稽置书各1分)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熊鼎集结乡兵自行守卫。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守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便向**推荐他。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邓愈谋划军事。母亲死后守孝期满,**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后来松江人钱鹤皋反叛,临近地区大为惊骇,熊鼎镇抚他们,使这个地区恢复了*静。(熊鼎)升任起居注时,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将其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违法的情况上奏**,**要派遣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这样做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

  **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出御史前去。洪武**,新设浙江按察司,任命熊鼎为佥事,分管台、温。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私下占据以后,伪官悍将有两百人,非常残暴凶恶。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阳知州梅镒因犯贪赃罪,不停地辩解,几百个*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正要听从,有一个小吏禀告道:如果**了知州,(朝廷)问起了我们来怎么办呢熊鼎叹气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怎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之人呢?熊鼎**了梅镒,将情况上奏**,**回复照此执行。宁海人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都不能申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定,**设置了按察司,又任命熊鼎为佥事。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

  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诸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下面的官吏没有敢隐瞒的。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朝廷)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熊鼎到了那里,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述说(报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他们胁迫熊鼎返回北方。熊鼎对他们申明大义,斥骂他们,于是他与赵成及知事杜寅都被杀了。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4)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5篇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1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 ) (2)齐人固善盗乎( )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晏子避席对曰( )

  (5)酒酣( ) (6)左右对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1、(1)同“嬉”,开玩笑;(2)本来;(3)用;(4)离开座位,表示郑重;(5)畅快;(6)回答

  2、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3、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晏子酒喝,喝酒正当畅快尽情的时候,两个士兵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做什么了?’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成为橘子,它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为枳,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社会风气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2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

  ①更道

  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

  ③张袂

  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

  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

  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

  ②更道:改变道路;

  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④袂:衣袖;

  ⑤不肖:不才。

  翻译: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小门来接见晏子。晏子不进,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接待他的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向,让他从大门进。晏子朝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临淄有三百闾的人口,张开袖子能遮住太阳,如同下雨,人们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是按国家派遣相当的使者,各自都有所担负的'使命,贤者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者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晏婴最不贤,所以适合出使楚国。

  1、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请

  (2)今臣使楚使:出使

  (3)晏子对曰对:回答

  (4)比肩接踵而在比:并、挨

  2、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3)使子为使

  (4)齐使使各有所主(5)使使贤主(6)何为使子

  (1)(2)出使(3)(5)(6)让、派(4)使者

  3、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脚跟挨脚跟,凭什么说没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让他们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4、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

  略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阅读审题技巧

  在初三生进行语文的答题的时候是要一定的.技巧的,无论是你在答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时候,审题是非常之关键的,因为如果你连题目都读不好那再怎么答题都是思路对不上的。任何一个初三学生在做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时候都是要自己仔细审题的,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才能做好文章的后续工作,答题的时候才会做到总结好每一个问题都清楚问题的思路。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3

  一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文段中加线的词语。

  习辞: 避席:

  2.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

  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4.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5. 晏婴在这场外交**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

  6. 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2分)

  晏子:

  楚王:

  7. “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8. 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9. 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10.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

  11.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1.习辞:能言善辩,长于辞令。 避席:离开座位。

  2.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机智设喻进行回击

  3. 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

  4.译文: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5.齐、楚、不盗之民、盗贼

  6. 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机智灵活。楚王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单枪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意近即可)

  7. 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

  8. 成理成文即可

  9. 成理成文即可

  10. .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

  11.机智善辩 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

  二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课文主要抓住任务的____来写。

  2、晏子巧妙的回答反映了他忠贞爱国、懂得维护国家尊严、从容不迫、随机应变的特点。

  3、“同样的道理”指的是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

  4、“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句中“只好”这个词用得好,从这个词可以看出 楚王的尴尬难堪或 楚王的无奈,难堪。

  6、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刁难晏子反而自取其辱。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答案

  1、课文主要抓住任务的__艰巨__来写。

  2、晏子巧妙的回答反映了他忠贞爱国、懂得维护国家尊严、从容不迫、随机应变的特点。

  3、“同样的'道理”指的是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

  4、“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句中“只好”这个词用得好,从这个词可以看出 楚王的尴尬难堪或 楚王的无奈,难堪。

  6、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刁难晏子反而自取其辱。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4

  晏子至,楚王踢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因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3.解释加下划线字词。

  ⑴齐人也,坐盗 坐:

  ⑵其实味不同 其:

  ⑶诣王 诣:

  ⑷得无楚之水土 得无:

  14.“王笑曰”中的“笑”是 ;“寡人反取病焉”中的“病”是

  15.翻译句子。

  (1)缚者曷为者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所以然者何?

  (4)吏二缚一人诣王。

  16.请简析晏子的推理过程。

  参***

  13. ⑴犯 (2)它的 (3)到 (4)难道不是 14.自嘲的笑 没趣,自取其辱 15. ⑴被绑着的是干什么的? (2)圣人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3)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4)两个差役绑着一个人去见楚王。 16.齐人在齐不盗,人楚则善盗,因此是楚地让齐人变得善盗了。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5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 ) (2)齐人固善盗乎( )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晏子避席对曰( )

  (5)酒酣( ) (6)左右对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1、(1)同“嬉”,开玩笑;(2)本来;(3)用;(4)离开座位,表示郑重;(5)畅快;(6)回答

  2、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3、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晏子酒喝,喝酒正当畅快尽情的时候,两个士兵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做什么了?’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成为橘子,它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为枳,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社会风气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5)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3篇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③可爱者甚蕃④香远益清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富贵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参***:

  小题1:(4分)①洗涤②生枝蔓③多④更加

  小题2:(2分)C

  小题3:(2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4:(2分)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答案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蔓”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小题2:

  试题分析:C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A、B、D都为 “结构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中心主题,即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这样安排起强调作用,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2

  1.B

  2.(1)(莲花)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

  3.敦颐至/一讯立辨

  4.作者从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来描写莲花的形象。

  5.示例:周敦颐确实如莲一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阿谀**。(言之有理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3

  《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 14分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陶后鲜有闻( ) ⑵、濯清涟而不妖( )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⑷宜乎众矣(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分)

  【小题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1)、少 (2)、洗涤 (3)、亲近而不庄重 (4)、应当

  【小题2】(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4】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不移。

  【小题5】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重庆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重庆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6)

——乘隙刺偷文言文阅读答案3篇

乘隙刺偷文言文阅读答案1

  乘隙刺偷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

  “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

  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

  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试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服其能 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 遂许**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 时人莫之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

  1。C

  2。B

  3。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

  4。弓箭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7)

——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答案1

  (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邑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 ti)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徙:调职

  B.若令执先臣故事执:继承,发扬

  C.少贫不自振振:奋起,振作

  D.遁还,客巴西遁:逃走,逃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B.①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②作《师说》以贻之。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召入,而时白已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是

  A.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伏惟天子哀怜之;②益骜放不自修。

  C.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白常侍帝。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邑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的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训,尝尝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2分)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分)

  (3)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参***:

  小题1:A(迁徙)

  小题2:D(A于是,就。B来。C语气词,难道。D①表转折,②表递进。)

  小题3:C(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白常侍帝”只是说明李白经常在**身边。)

  小题4:B(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错。只是说明李白对**的不屑。)

  小题5:(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大意1分,窃、怜1分(2)素、耻各一分。(3)被动句、宾语前置各一分。)

  (1)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同情、怜爱我。

  (2)高力士向来高贵,认为这样做是耻辱,就挑出李白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

  (3)(李白)知道自己不被**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传阅读附答案(扩展8)

——明史·罗洪先传阅读答案

明史·罗洪先传阅读答案1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B.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C.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D.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3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有表示**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都是表示授予官职。

  B.“进士”指*古代科举**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

  D.守丧在*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的父母死去,**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为师,因父亲没有同意才罢休;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

  C.罗洪先与唐顺之交情很好,唐顺之被召用了。严嵩因为与罗洪先是同乡,打算借用边疆的人才来起用。

  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

  (2)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

  参***

  36.C.根据原文“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37.A

  38.C

  39.(1) 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此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

  (2) 当时**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

  《罗洪先传阅读答案》翻译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素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

  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録》,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中的学说。嘉靖八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此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座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下诏**请假超过期限的**,他纔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寝苫枕块,吃素食,不回家中,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如此守丧。

  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召任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出宫-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

  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均衡处理,****就交托他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积弊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都是友人亲自拿出救济的。**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逻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入朝,想引他出山,盘违因是同乡的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

  罗洪先虽然宗奉良知学说,然而不曾拜师在王守仁门下,经常举《易大传》“寂静不动”、周子“没有欲望,所以静“的意旨告诫学习的人。又说:“儒生学习在于治理国家,而以没有欲望为根本。祇有无欲,然后出来治理国家,见解精辟而力量巨大。”当时玉邈认为良知讲求自然,不藉助丝毫外力。罢洪先批评说:“世上哪有现成的良知呢?”虽然与王畿夂情好,而所持见解始终不合。山中有石洞,以前是老虎的巢穴,他盖上茅草居住在里面,命名为石莲。谢絶客人,默坐在一木榻上,三年不出门。

  当初,请假回家,经过堡喜,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分管仪真。有富人**定为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不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缢号文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