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1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人体结构层次:细胞、**、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2

  1、**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

  **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

  例: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TT或Tt;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tt。

  2、**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是:基因。

  基因是遗传的最小单位,也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一种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

  3、遗传物质的单位从大到小有: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1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4、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

性染色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

XX

44+XX

22+X

(一种卵细胞)

XY

44+XY

22+X

22+Y

(两种**)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决定于**内染色体的种类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6、病原体:指使人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流感病毒。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疫苗、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杀死抗原后,在体内留存,人不会再次得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措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健康的三个含义: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9、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③河蚌:软体动物;④青蛙:两栖动物;⑤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肺呼吸,变温动物。⑥家鸽:鸟类、恒温动物。

  ⑦昆虫的特征: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的开口在腹部;

  ⑧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距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分类体系的七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人体所必须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占第二的是:蛋白质。遇碘液变蓝色的是:淀粉。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维生素C。遇高温凝固的是:蛋白质。用力挤压能在纸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质:

  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热价最高。

  蛋白质——构成细胞 修复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1)

——初中生物常考的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生物常考的要点知识点归纳1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 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假设。**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初中生物常考的要点知识点归纳2

  1.植物有丝**

  —、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一分为二向两极,两消两现建新壁.(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膜仁消,两体现点排**赤道板点裂体分去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三、膜仁消失显两体,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三现重开始。

  四、有丝**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膜仁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五、细胞周期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做准备两消两现貌巨变着丝点聚赤道面纺牵染体分两组两现两消新壁现

  六、前:两失两现一散乱中:着丝点一*面,数目形态清晰见后:着丝点一分二,数目加倍两移开末:两现两失一重建.

  2.微量元素:铁猛碰新木桶Fe Mn B Zn Mo Cu

  3.大量元素

  洋 人 探 亲, 丹 留 人盖 美 家 O P C H N S P Ca Mg K People=人

  4.八种必须氨基酸

  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

  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二假设来借一两本书

  三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5.植物矿质元素中的微量元素:木驴碰裂新铁桶,猛!MoClBNiZnFeCuMn

  6.光合作用歌诀

  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二氧化碳气孔入,C5结合C3生,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贮存在其中,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

  7.减数**口诀

  性原细胞作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各西东染色一复胞二裂数目减半同源别精质*分卵相异往后把题迎刃解

  8.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

  9.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支(毛)衣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10.伴X隐性遗传病

  母患子必患,子常父必常;父常女必常,女患父必患。

  11..色素层析(上到下)

  胡也(叶),ab也。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2)

——初中生物常考的知识要点总结3篇

初中生物常考的知识要点总结1

  绿色植物的一生
? ? ? ?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⒉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种子萌发的外接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⒊种子萌发条件实际应用

  ⑴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胚已被破坏。

  ⑵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缺乏空气。

  二、植物根的生长

  ⒉根的生长一方面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三、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⒈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⒉花生“麻屋子(果皮)”、“红帐子(种皮)”、“白胖子(胚)”。

  ⒊果实:小麦子粒、玉米子粒、***;

  种子:豆类、西瓜子、杏仁、芝麻。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条件

活细胞

产物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固定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能量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实验探究

  ⒈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或耗尽)

  ②部分遮光(实验变量:光)

  ③照光

  ④取下纸片

  ⑤酒精脱色(去除叶绿素)

  ⑥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呈灰白;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⒉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要点: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是防止新鲜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⒈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增加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

  ⒉植物呼吸作用影响因素: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的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3)

——初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女的.

  2.我国金鱼种类多样,金鱼不同的形态特征是由基因**的.

  3.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叫做生物的性状.

  4. 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5.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逐渐深入到基因水*.

  6.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7. 变异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8.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生物的性状.

  9. 对于基因**生物的性状,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性状的基因.

  10. 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从而使身体生长速度变快.

  11. 用人工的方法取出某种生物的某个基因,把它转移到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后者表现出转入基因**的遗传性状,这样的技术叫做遗传工程.

  12. 生物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和卵细胞就是基因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基因大多有规则地集中在细胞核内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13. 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14.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

  15. 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16.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在染色体上决定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17.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亲.

  18. 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XY是男性,XX为女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可写成22对+XX或22对+XY,则**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22条+X和22条+Y.

  19.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是: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DNA分子中的特定片段称为基因,每条染色体上含有无数个基因.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含46个DNA分子,大约有3-5万对基因.

  20.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叫做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而产生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变异.

  21. 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就叫做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22. 生物的遗传特征,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至于形成新的物种.

  23. 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2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水蒸气,甲烷,氨氢 ,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与现在大气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2.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等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3.下图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青年米勒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氧气**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

  (3)B装置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4)次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依次为依据与地球的形成相联系,可推测生命形成于35亿年前。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是比较,重要证据是化石。

  2、人们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的研究中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其形态结构越简单、低等,生活也越需要水生的环境,通过化石发现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原始的藻类植物,一部分进化为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科学家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这说明生物出现在地球形成之后。

  4、脊椎动物中, 低等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 高等 的则依次出现在比较晚近的地层中。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必须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 进行生存**,只有那些具有 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中容易生存下来。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生存**, 适应者 生存下来,不适应者 被淘汰掉,这就是 自然选择。生物通过 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4)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1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有口无**。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 、蜗牛 、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四、鱼

  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和尾部。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 身体躯**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7.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8.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9.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2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找物像):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细准焦螺旋(调清晰):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顺降逆升)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转换器:上面有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可选择低倍镜(视野亮)和高倍镜(视野暗)。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面镜,光弱使用凹面镜。)

  2.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安放→对光(一转转换器,选低倍;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三转反光镜,看明亮圆形视野)→ 观察

  (安放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眼睛看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找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q);物像在什么方向,玻片就往什么方向移动,从而使物像居于视野**。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目镜长的放大倍数低,物镜长的放大倍数高。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细胞数目(范围)越少且变暗。

  4.污点位置:玻片、目镜、物镜。光线入眼依次经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物镜→镜筒→目镜→入眼。

  二、观察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

  以上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临时的(临时玻片)

  2.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碘液)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①细胞壁:**、保护 ②细胞膜(一般观察不到):**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线粒体:呼吸作用的

  场所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尼古丁、色素(使花呈现不同的颜色)。

  4.实验避免出现气泡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5.《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使用碘液的作用: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看得更清楚,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三、观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方法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口腔内壁)→涂→盖→染(碘液)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使用生理盐水的作用: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 基因**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5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或卵细胞传递,**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或卵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或卵细胞中,而当**和卵细胞结合成**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1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 3 :1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2.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5)

——初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1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8.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9.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0.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

  12.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5.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初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2

  一、显微镜使用

  1、取镜:右握左托略偏左;即: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

  2、对光:三转三找;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

  3、观察:放→压→降→升→调;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上视目镜)→调节准焦螺旋

  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物像不在视野**,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

  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

  三、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可概括为:浓度谁大谁吸水;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它就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来。

  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促进光合作用(农产品丰收):三增(增光、增水、增二氧化碳)

  2、抑制呼吸作用(农产品保存):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

  即: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增加植物体内含水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含水量来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五、人体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

  1、房连静,室连动(血管);2、左动右静(血液);3、肺反体同(两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

  即: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在心脏及血液循环路线中,流动在左边的血液是动脉血,流动在右边的血液是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是相反的,在体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是相同的。如: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等。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6)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女的.

  2. 我国金鱼种类多样,金鱼不同的形态特征是由基因**的.

  3.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叫做生物的性状.

  4. 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5.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逐渐深入到基因水*.

  6.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7. 变异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8.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生物的性状.

  9. 对于基因**生物的性状,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性状的基因.

  10. 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从而使身体生长速度变快.

  11. 用人工的方法取出某种生物的某个基因,把它转移到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后者表现出转入基因**的遗传性状,这样的技术叫做遗传工程.

  12. 生物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和卵细胞就是基因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基因大多有规则地集中在细胞核内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13. 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14.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

  15. 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16.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在染色体上决定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17.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亲.

  18. 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XY是男性,XX为女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可写成22对+XX或22对+XY,则**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22条+X和22条+Y.

  19.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是: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DNA分子中的特定片段称为基因,每条染色体上含有无数个基因.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含46个DNA分子,大约有3-5万对基因.

  20.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叫做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而产生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变异.

  21. 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就叫做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22. 生物的遗传特征,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至于形成新的物种.

  23. 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注意: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细胞膜:保护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包含有水、无机盐、氧(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7)

——初中生物会考基础知识点总结3篇

初中生物会考基础知识点总结1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9.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3.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 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 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A.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

  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D.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初中生物会考基础知识点总结2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有口无**。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 、蜗牛 、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8)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3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1

  【—初二生物上册之果实生理变化】,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变化外,还伴随有复杂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其中肉质类果实的变化尤为明显。例如:

  颜色:果实色泽是果实品质鉴定的重要标记之一,其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主要的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由于果实中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使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因此在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B9、萘乙酸等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因此,生产上常利用这些激素保鲜,增加果实耐贮运能力。

  质地:随着果实的成熟过程,果皮的质地逐渐由硬变软,主要原因是果皮细胞壁中可溶性果胶增加,原果胶减少,使细胞间失去了结合力,以致细胞分散,果肉松软。果肉细胞壁的成分不同,以及果肉中石细胞的多寡等都会影响果肉的硬度。温度和乙烯、萘乙酸等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果实的硬度。

  香气: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产生一些水果香味,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族与芳香族的酯,还有一些醛类。柑橘中有60多种香气成分;葡萄、苹果中达70多种。香蕉的特殊香味主要是乙酸戊酯,橘子中的香味则为柠檬醛。

  糖类:果实中积累的淀粉,在成熟过程中逐渐被水解,转变为可溶性糖,使果实变甜。果实中的主要糖类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同果实糖的种类及含量都有不同。如葡萄含葡萄糖多;桃、柑橘以蔗糖为主;柿、苹果。

  。主要的有机酸有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等。随着果实的成熟,一部分酸转变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钾离子和钙离子等中和,所以酸味下降。苹果中以苹果酸占多数,柑橘以柠檬酸为多,葡萄中则以酒石酸为主。

  单宁:在柿、李等果实未成熟时,由于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所以有涩味。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单宁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过氧化物,或凝集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而使涩味消失。生产上用乙烯利处理柿子,即可脱涩转红。

  人工**果实的成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理上首先出现呼吸强度降低,继而进入一个突然升高的呼吸跃变期,接着又降下来,最后果实成熟。人们**果实的成熟,一般利用乙烯利,诱导呼吸跃变期的到来,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总结:相反,如果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可在贮藏处降低氧的含量,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充氮气)及**一定温度等措施,以延缓呼吸跃变期的来到。利用这种控气法,贮藏香蕉、番茄和柿子等均已取得显著效果。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2

  【—初一之糖吃多了对人体有害】,从小我们就喜欢吃糖果,可是家长总是不让我们吃糖,说吃糖对身体有害。到底吃糖对人有什么害处呢?听我来跟你说一说。

  糖吃多了对人体有害

  首先糖吃多了会伤害我们的牙齿,牙齿主要的成分是钙,钙最怕酸 ,遇酸后会起变化,而糖是碳水化合物,如果留在牙缝里,嘴里的细菌很快就会把它变成乳酸,侵蚀我们的牙齿。时间长了,牙齿最里面就会被破坏,细菌进入到牙齿内层的牙本质,很快就会把牙齿弄个洞,细菌就会在内大量繁殖,然后进到牙髓里,伤害神经,使我们感到牙痛。

  如果在晚上临睡时吃糖,危害更大,这是因为白天吃糖时由于唾液一断地分泌,可以使牙上的糖分冲淡一些,吃饭时一些蔬菜等粗糙的食物对牙齿也有一定的摩擦作用。但是,晚上就不同了,晚上不 但没有上述的作用,同时嘴里的细菌这时候就很活跃,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残留的'糖分去损坏我们的牙齿。所以晚上吃糖比白天的危害更大。

  糖不仅会伤害我们的牙齿,同时吃糖多还会使我们身体发胖,相应的一些身体负担也就加大了。

  总结: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在人体内转变成脂肪,脂肪的堆积不仅使我们体形变得难看,同时也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便,更主要的是对我们身体有危害。所以我们要少吃糖。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3

  【—八年级生物之脊椎动物和人类关系】,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为人类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皮装、皮鞋等皮革制品,羊毛衫、羽绒服等服装制品。

  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总称。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除具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外,其他特征还有:①出现明显的头部,中枢神经系统成管状,前端扩大为脑,其后方分化出脊髓。②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例外),以后即为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③原生水生动物用鳃呼吸,次生水生动物和陆栖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④除圆口纲外,都具备上、下颌。⑤循环系统较完善,出现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⑥用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提高排泄机能,由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能更有效地排出体外。⑦除圆口纲外,水生动物具偶鳍,陆生动物具成对的附肢。该亚门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各纲的特征虽然有显著差别,但组成躯体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基本一致。

  脊椎动物 盾皮类是戴盔披甲的鱼类,它们是甲胄和化石无合类不同,是由覆盖头部的头甲和包裹躯干的躯甲两个单元组成,展出的东生清鳞鱼就是很好的例子,盾皮类是一支古老的有合脊椎动物,和其它鱼类及高等脊椎动物一样,最前面的鳃弓发展成摄取食物的合,合上装备了牙齿。合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一次重大**,无合类只能被动地过滤水中的细小有机体,而有合类可用合主动摄取食物。盾皮类是一个种类繁纷的家族,在泥盆纪为其全盛时期,但随着泥盆纪的结束而趋于消亡。展出的云南鱼、武定鱼、般溪鱼,是部分不同种类的盾皮类的头甲。

  总结:在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到中生代后期硬鳞鱼逐渐被它们的后裔真骨鱼取代。我们所食的食物中就包括鱼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9)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1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异养_,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无机盐_),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吃与被吃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_食物链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物镜_);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_滴_: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或分散。(4)_盖_:注意避免出现气泡。(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_细胞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__细胞膜__、__细胞核__、__细胞质_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__细胞壁__,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_**物质进出_。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_叶绿体__;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__线粒体__。细胞核是_遗传_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液泡_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染色体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__基因__,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时,最先开始的是__细胞核_。细胞核**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和原细胞一样。 9、**卵通过细胞_**__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_分化__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器官→__系统__→动物体。

  细胞→**→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单细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遗传物质_组成。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期。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根的生长要靠: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成熟区_,因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_幼嫩的根毛_。。

  3、茎的木质部中有_导管_,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4、花的主要结构是_雌蕊_和__雄蕊__。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传粉和_**。**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株里面的**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3)__无机盐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_蒸腾_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__气孔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蒸腾作用的意义有: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2)可以降低叶片的_温度_;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_对照_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_叶绿素__便于观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⑥结论:_光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将它列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9、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和生长有关。

  10、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1、碳—氧*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二氧化碳__,产生__氧气_,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衡,简称碳-氧*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能量)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2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二.生物的分类:

  (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三.生物圈

  1.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无机自然环境。

  包括两个要素:所有的生物和无机自然环境。

  2.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

  包括:阳光 水分 温度 空气 土壤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生物的生存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

  比如:①、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

  ②、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2)、影响: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

  比如: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六.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衡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它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

  (3).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一个**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

  八.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壁 ;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核 ;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线粒体 ;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 。

  九.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细胞核 。

  2、 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 细胞壁 ,其细胞质中也没有 叶绿体 和 **大液泡 。

  3、 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功能上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与呼吸作用有关。

  2、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

  3、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蛋白质 。

  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

  十.细胞的**与分化

  1、 细胞**是指一个细胞分成 两个 细胞的过程。

  2、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 细胞** 的结果。

  3、 细胞分化是指**后的细胞在 形态 、 结构 和 功能 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4、 那些 形态相似 、 结构相同 、具有一定功能 的细胞群叫做**。

  5、**有植物体的主要**和人体的基本**。

  8.细胞**过程中 染色体 的*均分配,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 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 ** 和 体积增大 而由小长大。

  10.细胞**过程;①、

  ②、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前已复制加倍,**时*均分配,**后两新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

  1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 ** 。

  12.分生**的细胞通过**,一部分分化形成 保护** 、 疏导** 和 基本** ,另一部分 继续保持**能力 。

  十一。第三节单细胞生物

  1、 草履虫 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草履虫的:

  ① 、结构: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②、生活环境: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缓的池塘和污水中。

  ③、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纤毛。

  ④、形态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⑤、运动方式:纤毛的摆动。⑥、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⑦、生殖:通过细胞**进行生殖。

  ⑧、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⑨、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 常见的单细胞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小瓜虫、喇叭虫、带藻、甲藻等。

  十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1、 多细胞植物体大多是由多种 器官 组成的。

  2、 器官;不同的**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3、 绿色开花植物 是常见的多细胞植物。

  4、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和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根 、茎 、叶 与植物的营养有关,都是 营养器官 ; 花 、 果实 、 种子 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属于 生殖器官 。

  5、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6、人体的结构层次:

  7、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 系统 。

  8、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 神经系统 和 内分泌系统 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十三。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病毒

  1.常见的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滋病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大肠肝菌病毒等

  2.按寄生生物来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结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生活:不能**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3)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其他生物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3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异养_,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无机盐_),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吃与被吃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_食物链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物镜_);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_滴_: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或分散。(4)_盖_:注意避免出现气泡。(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_细胞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__细胞膜__、__细胞核__、__细胞质_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__细胞壁__,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_**物质进出_。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_叶绿体__;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__线粒体__。细胞核是_遗传_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液泡_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染色体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__基因__,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时,最先开始的是__细胞核_。细胞核**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和原细胞一样。 9、**卵通过细胞_**__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_分化__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器官→__系统__→动物体。

  细胞→**→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单细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遗传物质_组成。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期。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根的生长要靠: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成熟区_,因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_幼嫩的根毛_。。

  3、茎的木质部中有_导管_,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4、花的主要结构是_雌蕊_和__雄蕊__。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传粉和_**。**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株里面的**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3)__无机盐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_蒸腾_作用。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__气孔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蒸腾作用的意义有: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2)可以降低叶片的_温度_;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_对照_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_叶绿素__便于观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⑥结论:_光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将它列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9、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和生长有关。

  10、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1、碳—氧*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二氧化碳__,产生__氧气_,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衡,简称碳-氧*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能量)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3篇(扩展10)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3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1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的整体。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的整体,应**发展。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2

  1、 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抚慰做出反响——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抚慰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合适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活的环境要素:

  6、生物对环境的顺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一致全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