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

  2、理解作者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重点难点]

  1、重点:采用移步换景法。

  2、难点: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中国台湾学者的邀请,赴中国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2、导语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二、朗读课文

  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阿里山是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五、精读课文3——9段。

  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过渡段。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

  第4段,写潭水清澈。

  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

  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

  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

  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学生搜集有关阿里山的资料或风光图片,在班上交流。

  阿里山简介:

  阿里山在中国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中国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阿里山列为中国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知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里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中国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

  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美的体会。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2、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3、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三、拓展训练

  思考:你所知道的有关中国台湾的知识,在班上交流。

  学生收集资料,做一份“中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四、欣赏

  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作者邮箱: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欣赏本文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授课过程:

  一.导语:

  1.提到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同学都了解它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提到中国台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发达的影视业、便利的交通、美丽的夜景等。其实中国台湾虽小,但它却有着宜人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阿里山的文章。因为在中国台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

  2.本文作者吴功正,他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中国台湾学者的邀请,赴中国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在此期间,他游览了阿里山,并深深陶醉于此。他想应把美丽的阿里山的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于是这篇文章就产生了。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明确:“台北松山机场”“中国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

  2.老师小结:这种写作的方法叫“移步换景”(即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一般游记都采用这种方法。)

  3.作者真正开始描写阿里山的景色是从第几节开始的?

  (第四节开始)

  4.那么第三节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承上启下)

  5.第一节不写景与课文有何关系,可否去掉,为什么?

  (不可,作用是奠定抒情基调和引出下文。)

  6.文中一共描写了几幅画,请同学们试着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

  (深山水潭、青苔幽径、原始林海、千年神木)

  三.欣赏美景,赏析语言。

  1.配乐朗诵每幅图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语言的特点。(老师提醒从修辞手法、语言的节奏美、图画的情韵等角度去讨论。)

  3.老师小结:A.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B.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富有美感。

  四、拓展与讨论

  1.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这说明什么?

  2.假设在坐的是游客,而你则是小导游,请设计一段阿里山景区的解说词。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欣赏优美的语言,体会真切的感情;

  2. 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2. 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我的设想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让学生放手去体味,“与其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如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读两次”(一位特别教师语)

  3. 课时安排:一课时

  4.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明确教学目标 思考、圈画

  2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生字、及本文的成语等) 交流、思考与运用

  3 整体感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欣赏、思考、发言

  第二块:理解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分组讨论: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 (完成目标一:寓情于景的写法) 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 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同游阿里山。(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及找出本文作者的行踪。完成目标二:移步换景的写法) 讨论、训练、自由发言

  3 再次感悟阿里山的美:用幻灯片播放准备好的阿里山风景图片。(巩固本文的情感目标) 欣赏

  4 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⑴先划出本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⑵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所画的句子为什么写得好;⑶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 思考、讨论、圈画及朗读

  5 拓展训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训练、讨论、自由发言

  第三块:知识反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提出问题:⑴学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⑵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综合、质疑、发言

  第四块:布置作业

  1. 把刚才自己画出的优美的语句补充到读书笔记本上去,并任选两句进行仿写练习;

  2. 完成《导学导练》上与本文的对比阅读。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4

  课题 阿里山纪行

  教

  学

  目

  标 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总体把握课文,准确指认课文中描写阿里山美丽风光的语句; 3、训练学生用简要语言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和平统一为大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5、树立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1、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和平统一为大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

  设计

  阿里山纪行

  情美

  景美 人美

  作业

  布置 学习了这篇散文,你一定对阿里山有所了解。可是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没有领略过阿里山的美丽风光,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地方。

  教学

  后记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新课开始播放学生喜爱的《阿里山的姑娘》歌曲,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感受了阿里山的美景,引起对阿里山的向往,教师自然导入新课。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这首中国台湾少数民族歌谣《高山青》可以说是在大陆传唱最广的中国台湾歌曲。对于企盼祖国统一的中国人来说,阿里山悄然矗立在我们的心湖之畔,令人心向往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阿里山,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 板书课题:阿里山纪行 二、欣赏图片、领略美景 1、欣赏阿里山风光片,老师作景物介绍,渲染气氛。 学生阅读了课文,概括出阿里山有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林区,厚密的青苔,无际的森林,神奇的神木等景点,但缺乏直观的感受,这时我打开课前我就设计了课件,让学生欣赏了一个个景点,个个聚精会神,赞不绝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进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节) 学生畅谈观后感,得出结论。 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 3、学生用两字概括观后感受 板书:景美 三、感知课文,成果展示 1、解决生字词 (小组展示: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积累的字词),并到黑板上书写自己觉得重点的字词,易错字作结构分解) 2、呈现文本(整体感知课文,师生互动,与作者同游阿里山)。 如果你是导游,请根据文章写一个150字左右的解说词,要求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并注意礼仪常规。 步骤:1、个人大声读课文,划出游览行踪的句子,找出主要景点    2、小组合作交流 3、师生合作讨论 明确知识点:移步换景 3、文章写了哪些阿里山美景,学生准确指认 (小组展示: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林区,厚密的青苔,无际的森林,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神奇的神木) 学生阅读了课文,概括出阿里山有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林区,厚密的青苔,无际的森林,神奇的神木等景点但缺乏直观的感受,这时我打开课前我就设计了课件,让学生欣赏了一个个景点,个个聚精会神,赞不绝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 景        清澈的水潭 景        静谧的森林         美        厚密的青苔         画       无边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 三、小组合作,交流美景,体味语言 1、概括景物特征(出示六幅图片) (小组展示:水清、林静、苔厚、树广、路曲、木神) 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我的设想用个性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放手去体味,“与其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如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读两次”(魏书生语) (教师引导学习小组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朗读方式品读课文,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阿里山如诗如画的风光) 师生互动: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 4、 你最喜欢阿里山哪一处的景色?请自选一处品读,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表现在课文的语言上,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试于文中找出两三处来,并作简要分析。 指导:从多个角度去赏析 从各个角度进行赏析。 (小组展示:品读美景,畅谈感受) 四、欣赏人美 1、导语:阿里山的景美,阿里山的人美不美呢? (小组展示:外在美 → “美如画” ) 内在美 → 热情好客 善待环境 板书:人美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五、欣赏情美 1、有不少景色,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就是说不出来,然“情”在不言中。这份“情”寓于文中, (小组展示:爱国之情) 2、视频展示《大海啊!故乡》并共同齐唱,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六、课堂小结(落实本节重点内容) 温馨提示: 在分析本文结构及所记内容中,领会移步换景的写法。 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 教师归纳: 1、作者把行踪线索交代得很清楚; 2、作者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作者注意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点,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能反映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 现在,我们由吴功正引领,领略了“案头阿里山的山水”。我相信,我们终有一日能够亲临阿里山,去读一读那地上的美文。 (与导语部分呼应) 七、拓展延伸(写——技能训练) 温馨提示:视时间多少,可安排在下一节课进行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带领同学们游览我们美丽的校园,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 (同学们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探讨)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 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

  3. 理解作者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4. 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2

  2.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要求4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四、教具:录音机、磁带、中国台湾阿里山风光的图片、幻灯片、网上资料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配音配景朗读课文,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法,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1.作者在课文最后写道:“我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那么阿里山的风光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呢?请同学找出来。

  2.课文中如此写道:“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话?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哪些认识和感受?

  3.有不少景色,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就是说不出来,然“情”在不言中。这份“情”寓于文中,表现在课文的语言上,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试于文中找出两三处来,并作简要分析。

  (五)小结: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共同愿望。

  (六)作业:

  思考:你所知道的有关中国台湾的知识,在班上交流。

  学生收集资料,做一份“中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一)分发阅读材料《阿里山风光》,进行比较阅读

  中国台湾最负盛名的风景区--阿里山,并非仅指一座山,而是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的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组成。从嘉义乘登山火车4小时可达风景区。区内群峰参峙,溪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最高处海拔2663米,山虽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中国台湾的美丽”之说。

  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尚可在几小时内历览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大类型的植被景观。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这些奇木异树,在阿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

  凡是到阿里山的游客,都要亲眼看看“阿里山神木”的雄姿。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据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龄,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被称为“周公桧”,是亚洲树王,仅次于美洲的巨极“世界爷”。在周公桧的东南方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第一代树龄已逾千年,在它老死干枯的躯体中出生的第二代,也已根老壳空,残存的树干上又生出的第三代却枝繁叶茂,碧绿青葱,有3米多高。如此三代,同一根株,树中生树,枯而复荣,实乃世间罕见的神树。

  漫山遍野的樱花是阿里山又一奇观。樱花最盛处在阿里山“游客中心”一带,阳春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殷红、洁白的樱花,一堆堆,一丛丛,艳丽多姿,与森林的黛绿嫩翠交织成一片锦绣,阿里山群峰像穿上了绿底红花的盛装,令人如痴如醉。

  黄昏的时候,阿里山经常出现景色壮丽的云海。登上山顶平台,放眼远眺,白云从山谷涌起,迎风飘荡,时而如汪洋一片,淹没千山万岭,露在云海上的峰类、树木好像一座座浮屿;时而如浪花翻飞,高潮迭起;时而如大地铺絮,足下一片白茫茫;时而如山谷堆雪,林海中山头若隐若现,颇似海市蜃楼。若是晴天,落日的万道金光照射在云海上,闪耀出千万种色彩,茶色、杏黄、宝蓝、艳红、碧绿、变化无穷,更显神秘迷人。

  游阿里山,不能不看日出。在阿里山名峰祝山之巅的平台上,有一座漂亮的观日楼。凌晨登临楼台,山中空气清新洁净,头上晨星点点,四周群山起伏,林涛声声。东方微露一抹红晕,淡若无有,却又似弥漫天空。刹那间红光蓦地增强,远方玉山苍色的轮廓突然镶上耀眼的金边,一瞬间,太阳似跳跃般地腾空出现在玉山上,万丈光芒四射,道道彩霞纷呈,青山翠谷,气象万千。好一个“日出奇观”!

  阿里山附近,还有姐妹潭和孔雀溪,也是游人访幽探胜之地。姐妹潭是两个相距百来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犹如阿里山的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姐潭为长形,积水深黛,一往情深;妹潭呈圆形,积水清浅,明净似镜。环潭树木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在阿里山林区,还有慈云寺、树灵塔、受镇官及高山博物馆、高山植物园等名胜。阿里山的风光,名不虚传,游人无不醉然。

  (二)复习旧课

  1.移步换景法。试举本册书中的实例。可以《老山界》等为例。

  2.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试举课文中的语句为例。

  (三)“假如我是导游”,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阿里山的风光。指名学生介绍阿里山的风光。

  (四)两篇文章比较阅读。

  提示: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两大方面进行比较。

  分组讨论,写出读后感。每组抽一名代表发言。

  (五)文中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例。

  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试举例。

  (六)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以《美丽的》为题,写一篇习作。600字左右。

  教后感:

  由于首次接触《语文课程标准》和洪宗礼先生编写的苏教版课本,在教学游记时,觉得应与以前用过的新旧大纲有所不同,如课中有一步骤为“假如我是导游”,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阿里山的风光。这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以前教学时,我一般让学生找出游踪或画出游历线路图即可。在教学这篇新课文时,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既有两篇课文的比较,又有“移步换景”这一知识点的比较。比较阅读这一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课文《阿里山纪行》后,能用之解决相关课文中的不少问题。所谓“举一隅而三反也”。在课外文章《阿里山风光》的引入与课后习作《美丽的》的布置上,我也较好地注意到了课内外知识的衔接。

  在撰写这一教案时,有些内容参阅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编写的《最新初中教案与作业设计·八年级〔上册〕新课标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书,这里深表谢忱!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6

  吴功正教学目标:1. 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 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 3. 理解作者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4. 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2

  2.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要求4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体会课文的移步换景手法。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查找资料了解阿里山。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学生交流、思考与运用。2、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发言。3、织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一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学生朗读、感受。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线路,说说课文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法)。学生圈画、思考并发言。2、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思考"探究·练习一"。学生思考、发言。第三块:语文活动(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结合中国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对扬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提几条建议。学生讨论、交流。第四块: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同步导学》的相关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2、比较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课前学习:选择阅读一些写景的文章。课堂学习:第一块:品位语言(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结合探究练习二)1、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学生圈画、思交流。2、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圈画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学生朗读、交流。第二块:比较阅读(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天池》、《镜泊湖》,与课文比较在写山中水潭时有什么异同?学生阅读文章,思考并交流。2、作者在游览时的心情有何异同,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并交流。第三块:评价质疑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并就课文疑惑提问。第四块:布置作业请你通过网络等资源查找有关阿里山的资料,选择一个或几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游美丽的阿里山。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感受阿里山风光的图画美,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

  2、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2、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引导、点拨的方法。

  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品味。

  3、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四、媒体设计:投影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滚动阿里山图片,学生跟唱,营造气氛,感受阿里山的美丽。

  2、简介阿里山

  3、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积累的字词)

  简介阿里山简介作者

  找出文中生字词注音

  二、整体感知

  假设在座的都是游客,而你是个小导游,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阿里山的旅游解说词。

  温馨提示:可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作者的行踪,然后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就行了。还有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

  步骤:1、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划出游览行踪的句子,找出主要景点。

  归纳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台北松山机场——中国台湾中部城市嘉义——阿里山站——神木

  明确知识点:移步换景

  2、请个同学上来做导游,要求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和主要的景点,并注意礼仪常规

  三、讨论探究

  (1)阿里山给人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话交代的?

  (2)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出后,教师归纳并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四、品味语言

  作者把阿里山的景色描写的很美,请自选一处你喜欢的景色欣赏品读,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从修辞、节奏、感情等角度考虑)(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朗读方式品读课文,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阿里山如诗如画的风光)

  师生互动: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

  从感情的角度品味神木一段时,对神木的“神”需重点分析。(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中国台湾遭受的风风雨雨,由第六小节“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第八小节“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联想到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进而体会作者渴望祖国同一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投影)

  阿里山的美是人工雕凿的美吗,由此可见中国台湾人的旅游景点有何特色?同学们假期也游玩过很多地方,远至北京、海南,近至镇江、丹阳,甚至后巷的江边。请你描述一下游玩过程中欣赏到的美景。

  明确:自然、朴素的美

  五、学习反馈。

  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即本课达成目标)你对本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布置综合实践作业

  如果我们大同要搞旅游开发,你准备怎样设计,请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或画出切实可行的简图。(注意:抓住大同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文化氛围以及民风民俗等特点。)

  七、板书:

  阿里山纪行

  风古式的火车

  景清澈的水潭

  美静谧的森林爱我河山

  如厚密的青苔爱我中华

  画无边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

  教学反思: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设想:

  《阿里山纪行》一文,是美学家吴功正先生的作品,在遣词造句上尤见功力。若只是将游览线路作导游式的讲解,恐学生难免学之无味。因此将重点放在对字词句的品味,并联系过去所学,或生活实际,创设欣赏美的情景,以期使学生能深入文章,去体味文字之奇妙,景致之奇美,语文之大美。

  教学环节:

  1、由名句导入

  2、由填字引入文章整体把握

  3、进入阿里山特有风光——神木描写的赏析

  4、发现字词句之美,品味词句之奇,读出文章情味(着重把握几个动词、叠词、描摹优美的语句及蕴含人文色彩的语句)

  5、总结本课内容,结语与导入语相呼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初一时,我们随郦道元一起去聆听过三峡的流水,也曾随刘叙杰一道登临过巍巍的钟山。所以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板书)今天我们就随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另一个杰作——阿里山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自主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一个字来概括阿里山神韵。(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板书“泰山天下_____,华山天下_____,峨嵋天下_____,阿里天下_____”,后巡视课堂)

  三、过渡: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看黑板,完成板书)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那么阿里山呢?(引导学生发散想像,并对文章从整体把握)

  生:我认为是“美”。因为,文章所写景色非常美,文句也非常优美。

  生:我觉得是“静”。因为阿里山的氛围相当的安静。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文章无论是写姊妹潭,还是写未加砍伐的原始森林,还是曲径幽路,都充满了一种静谧的气氛。

  师:从文章整体感受,的确阿里山的很多景致都被描绘非常静谧。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禅,因为文章中提到“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禅是佛教用语,给人一种非常安静,沉静的感觉。

  师:嗯,仿佛入定一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生:我觉的“奇”字好。因为阿里山的山水和“神木”非常的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我觉得“幽”比较好,因为“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这一句让人觉得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精神似乎也更加幽深起来……

  师:嗯,更深入了,似乎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安静,内心也更沉静了。

  四、过渡:大家所讲的都很有道理。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找了一个字,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奇”。接下来我谈谈我的理由。

  凡概括一处的特征,总要从他最有代表性的景(板书)看起来。比如,苏轼曾经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化用过来,到中国台湾,不游阿里山,乃憾事也。到阿里山,不游神木,乃憾事也。(引入具体文段赏析)

  我们一起来看这株神木到底独特在哪里?

  (读课文说明神木形态的语句)58米是什么样的概念?虎丘塔48米,神木还要整整高出10米;6.5米的胸径等于多少周长?(请学生速算)20.41米,若是一人伸开双臂有1.5米,那么整整要14个人才能合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规模。(使学生对描写对象有直观的了解,为与作者产生情感体验的共鸣作准备)

  所以我们看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

  众生:罕见的庞然大物。

  师:奇还奇在,即便遭受到巨创,被劈为三段,这棵树中巨子还是……

  生: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师:果然气势不凡。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

  (生诵读段落,后师板书读错字词。指导应将这4组4字短语所表现的威风的气势读出来。生再读一遍。效果更好一些。)

  五、过渡:文章的“奇”不仅仅表现在景物之奇,吴功正作为一位美学家,其遣词造句也是相当考究的,大家可以再次品读课文,你觉得文章中有没有用的非常精到的奇词妙句?有没有让你读来怦然心动的词句?(引入揣摩字词句之奇妙)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板书“动词,叠词……描写优美,有文化气息……”等作品读提示)

  生:我觉得“那是静谧……禅的世界。”写的非常好,把整个宁静的世界用三个词就概括出来了。简单,但又很到位。

  生:我喜欢“潭无……却又没有了。”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声音的细切。

  师:读到这里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曾经学到的一个语段?(回顾所学内容,新旧文章在比较中更能使学生了解课文中所创设的情景)

  众生:《老山界》里有一段相似的环境描写。

  师:这两段相同的是,写声音的细小,其目的在于……

  诸生: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师:我们可以再联系到我们所学的古诗,有哪几句与这段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联系诗文,诗文的典雅与文章本身情境相辅相成,也为下文发现富有文化气息的语句作铺垫)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非常好。还有其它发现吗?

  生:我喜欢后面那句,“偶有人声也是……安宁。”仿佛游客都不舍得打破森林的宁静,小心翼翼的样子,能体会到游客对森林的喜爱之情。

  师:是啊,平常的句子后蕴含着深深的感情呢。其实我觉得这一段中最后一句也很有意思,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你们读读看,当他们“深深地吸气”时是怎样的情态阿?

  生:很用力。非常珍惜似的。

  师:很用力,如饥似渴似的。我们可以体会到,现在都市的环境越来越差,充满喧嚣。突然来到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里,这些游人怎么能不感到惊奇,深深吸气,顿觉返璞归真。这句也可以读出他们的喜爱之情。

  生:我觉得是这句,“它仍然……标志、灵魂。”神木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这样威风的气势,并且成为了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应该是代表阿里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想得非常深入阿,将简单的叙述语句的内涵拔高到了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民族精神,很有深度呢。

  生:“树木……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句用多个比喻写出了森林树木的形态,非常形象。而且他用了一组对偶句,读来很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师:虽然是一片树林,树与树之间还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喻体也有不同。如果我们把“孙武”、“秦皇”去除,喻体仍是“军阵”、“兵马”,读来又没有区别呢?

  生:有,秦皇、孙武都是历史人物,加了之后似乎更能突出原始森林的历史感。

  师:在文章中加入历史元素,能使文章读来更厚重,有沉甸甸的感觉。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你们能在文章中找到同样具有人文气息的语句么?

  生:是“忽然间,我觉得……‘入云深处亦沾衣。’”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师:为什么会想到这句呢?

  生:因为林中山岚雾气很重,使得他的衣服也“分明有点薄湿了”。

  师:于是就想起了一千年前所说的一句话,有时在某时某地,今人和古人在某一情景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引入语文活动,进行训练)

  生:在秋天,西风吹起,霜叶渐渐变红的时候,我会想起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写文章时如果也能化入古诗文,就能使文章更富典雅意味了,大家可以在作文的时候实践一下。(导入本文在作文训练中值得借鉴的价值)

  师:我们读了很多句子,再来品味一下词语,在文章中令你心动的词语?

  生:我觉得第二自然段里,“葱郁如染”的“染”字用得很好,好像一支画笔一样,画出一片一片浓浓淡淡的绿色。

  师:一个“染”字,使得文章的色彩有了层次。文章中还有没有同样用到这个“染”字的地方?

  生:在第六自然段,“山间……染绿。”

  师:这个“染”字,在这里突出了怎样的情状?

  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青苔将曲径幽路慢慢染绿。

  师:仿佛青苔也通了人性一样,有了灵性,体现出一种对曲径幽路亲密,依恋的感觉。读一下,这里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对这青苔,森林的喜爱之情。

  师:看似普通的动词其实也是有情味的呢。

  青苔是怎样的青苔?

  生:“茸茸的……蒙蒙的。”

  师:既然是修饰青苔的,为什么不把它放在“青苔”前呢?

  生:这样更能突出青苔的特征。很可爱的样子。

  师:这些都是叠词。叠词读上去与一般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生:读起来更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师:这个语段还有几个叠词,我们一起把这个语段一起读一下,体会一下他的节奏。

  (诵读语段)

  文章中的妙词佳句当然不止这些,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应该学会揣摩,从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今天我们一起品析了文章奇妙的词句,透过这些奇妙的词句,我们欣赏到了阿里山奇美的风光,透过这些词语,透过这些风景,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的确可以赞叹说: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总结教学内容,使学生明晰所学内容和文章之美,对文章所蕴的情进行感知)

  现在,我们由吴功正引领,领略了“案头阿里山的山水”。我相信,我们终有一日能够亲临阿里山,去读一读那地上的美文。(与导语部分呼应)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9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一)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4.作者在整个游程中并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西湖漫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①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②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④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⑤1.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2.“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答:第________句,欣赏评点:________________4.“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处( )a.① b.② c.③ d.④(三)住进富阳宾馆,推窗一望,思慕久矣的富春江就在眼前,顿时欣喜泉涌。时当中午,从稀淡云层中射出的阳光不能朗照,江面似蒙上一层轻雾,显出一副慵睡未醒的模样。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誉,她的特点是山水相映,江宽流缓,在这里望江远眺,正好领略其轻裘绶带之美。入富阳登上鹳山,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清澈的江水徐徐流淌,水浅处沙滩隐约可见,两岸沙丘小山宛若装饰的屏障,那从容驶行的船只似在徜徉散步,其实它是机动的,惜乎不能再见到富春帆影了。登鹳山当然还为访“都”。这次是由郁达夫孙女郁嘉玲陪同前往的,她容颜酷似乃祖,性格亦坦率真诚,以仰止之情娓娓讲述祖父在南洋抗敌遇难的经历。我们瞻仰了“双烈亭”,这是为追念郁华、达夫兄弟而筑,叶浅予为这对以血殉国的贤昆仲所制作画像,镌之碑刻,虽寥寥几笔,却神情毕肖,非知己不能如此得其神髓。达夫故居是一栋二层楼房,它所贮藏的英烈业绩,当与富阳山水永存。虽则大节嶙嶙的忠骨并不埋于此间青山,可这富阳的人文之美当是十分绚烂壮丽的。山水总是寄寓人情。唐人吴融诗云:“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我从富阳到桐庐,一路览胜,就充分品味到“水送山迎”的情趣了。这条途径,车子几乎是跟富春江的流向平行的,一出富阳,向西偏南行进,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这浙西的山也真多,诚如郁达夫所描写的“峰岭并不成重,而包围在汽车周围的一带,却呈露着千层万层的波浪”。1.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称,富春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漓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2.富春江的自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3.文中能体现富阳人文之美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__。4.景语都是情语。下列描写能体现作者什么心情?(1)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不是漂流江上,而是白帆与江水融合为一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二、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三、张旭的《山中留客》四、歌曲《高山青》是本文的内在线索,起到彩线穿珠之效。五、(一)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游阿里山3.好像4.①作者游阿里山不尽然是为了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游程中,确实看到了如画的阿里山风光,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姑娘之美。(二)1.西湖的绿2.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3.略4.c(三)1.浙西 广西 2.山水相映,江宽流缓 3.“双烈亭”达夫故居4.(1)对富春江美景的喜爱之情。(2)视富春江为旅伴的感激之情。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10

  《阿里山纪行》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阿里山纪行》的阅读答案给大家参考!

  阿里山纪行(节选)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①潭无鱼鳖,林无鸟兽,②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中国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道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莽莽(mánɡ) 浓稠(chóu)

  山岚(lán) 鱼鳖(biē)

  B.堪称(kān) 风靡(mí)

  谛听(dì) 静谧(mì)

  C.茸茸(rónɡ) 幢顶(chuánɡ)

  禅悟(chán) 纯粹(cuì)

  D.雄踞(jù) 红桧(huì)

  模样(mú) 镶嵌(qiàn)

  【解析】选C。A项中“莽”应读mǎnɡ; B项中“靡”应读mǐ;D项中“桧”应读ɡuì。

  2.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字运用的妙处。

  (1)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喷”是喷洒、喷射的意思,这里突出了骄阳似火的特点。

  (2)“揉”是揉捏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繁茂、浓绿欲滴的特点。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 ( )

  (2)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 )

  (3)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 )

  答案:(1)对偶 (2)反问引用 (3)比喻排比

  阅读“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至“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回答问题。

  4.用四个字概括中国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选文中“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香、高、粗、久

  5.“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遭雷劈后的神木所展现的外在雄姿和内在精神这两个角度思考。

  答案:“神木”遭雷劈,虽遭巨创,仍有一段还“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表现了一种不屈的精神,因此,“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6.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邃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发现了受“巨创”的神木依然倔强挺立,它代表了阿里山的神韵,不难看出作者倾注的一腔赞美之情。

  答案:神木受“巨创”后百折不挠、倔强挺立的雄姿令人肃然起敬,这正是阿里山的神韵和内在美,倾注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7.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文通过对神木的描写,充分揭示了它的审美价值,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8.为什么本来不爱山而爱水的人却在阿里山上有了难得一乐的收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我”在这儿听到了百鸟合鸣,看到了色彩娇艳的花儿,更看见了天上的流云在天上表演着大地上的人间万象。

  9.作者阿里山看云别有情趣,文中穿插了不少对大陆情景的描绘,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构思的理解。要紧紧结合文章重点语句理解,如“那两朵杜鹃是中华民族和睦团圆的寓意”,“期盼祥云能飞落一场霖雨,浇在两岸国人的焦渴的心田之上”。意合即可。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和睦团圆的期盼,对祖国宝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渴盼。

  10.文中画线处描写“云”的语句优美动人,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写“阿里山云”就像在表演大地上的人间万象,突出了云在天穹下身影不断变幻的特点,生动形象。

  1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本文蕴涵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文章写阿里山的鸟、花、云,皆是欢快明朗的语气,充满了喜爱赞美之情;写阿里山的景物时,又穿插对大陆的描述,表达了对中国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期盼之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阿里山的鸟、花、云的喜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和睦团圆的期盼。

  12.鼠年春节前夕,记者了解到,在“八八风灾”中遭受重创的阿里山,公路和森林铁路仍在修复之中,其中森林小火车因铁轨遭冲毁,隧道被落石压垮,短时间内仍无法恢复。

  (1)请问这时如果你去阿里山旅游,你将错过哪个富有阿里山特色的旅游项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乘坐阿里山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游览。

  (2)中国台湾旅游负责人表示,目前旅游大巴无法上到山顶,甚至连半山腰也没有办法上去。但有的旅客执意要到山顶,你应该怎样劝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由于风灾肆虐,我们应特别注意安全,尽量在山脚游览相关的景点,等公路修复完善后,再游览整个阿里山,好吗?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11

  评价表检测题基础题1.辨音组词(8分)2.给加粗字注音。(6分)(1)风( ) (2)莽莽( ) (3)山( )(4)听( ) (5)顶( ) (6)的世界( )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6分)(1)于是,晏席上便轻轻回汤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中国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2)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悴的旅游性小火车,还顽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 )(3)这是浓荫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荫,绝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5分)(1)一批中国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________________(2)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________________(3)它堪称山间一明镜:________________(4)盛夏亭午时分:________________(5)无可匹敌:________________5.在下列横线上填进恰当的叠词。(3分)(1)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2)它真像一________绿地毯,________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3)树干都是湿________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6.给下面一段文字的方格里点上恰当的标点。(2分)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中国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7.改写画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3分)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8.仿句。(3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9.佳句赏析。(6分)(1)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这一句运用________手法,写出了山下与山间的巨大温差,从作者________的角度,突出凉气穿肌透骨的力度。(2)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突出树木的“________”和“________”。(3)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作者以拟人化的________描写树木________。如诗如画的比喻,感受深切的________,使森林、古树成了富有________的情境。10.阅读语段,完成题目。(18分)(一)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1)这一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___和林区的________。(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的手法。(二)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____反衬________。(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作者采用_______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的________。(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_______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三)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________,以歌________,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①②③综合题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试问什么叫移步换景?请结合课文具体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基础题1.(1)情调 调虎离山 南腔北调;调解 风调雨顺 调嘴学舌(2)系在树上;关系 系数(3)参天 参数 参加;参差 参错;人参 参商;(4)行别银行 行情;树行子;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穿行 行若无事 2.(1)mǐ(2)mǎngmǎng(3)lan(4)di(5)chuang(6)chan 3.(1)宴荡(2)粹 颇(3)阴 阴(以前“树阴”写作“树荫”,现在规定一律写作“树阴”)决 4.(1)请刚从远道来的人吃饭(2)深远的感情(3)可以称为(4)正午;中午(5)对等;相称 5.(1)茸茸 毛毛 濛濛(2)条条 紧紧 (3)漉漉 6.: ‘ ’ 7.头顶上是高高的蔚蓝的天空 8.示例:不到泰山,何以能说到了泰安?不到玉皇顶,又何以能说到了泰山? 9.(1)对比 感觉(2)比喻 树躯 树身 大 高(3)比喻 排列之整肃 联想 审美价值 10.(一)(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二)(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胜有声 (三)(1)起 结(2)旅游阿里山(3)好像 不是比喻句,“仿佛”在这里表示想像。(4)①作者旅游阿里山不尽然为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旅游中,确实看到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之言;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之美。综合题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这种描写方法叫移步换景。《阿里山纪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描写阿里山的风光的。作者以行踪为线索,“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到“中国台湾的中部城市”,改乘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通幽”;“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终于看到了神木”;最后“下山”。从进山到下山,作者边行,边看,边描写所见风光。这种写法不仅可把线索交代得很清楚,而且表现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风貌,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一种动态美、整体美。(完整答出得“优”;分析不够具体得“良”;只答出什么叫移步换景和线索得“中”;只答出什么叫移步换景得“下”。)(由于不看课文,作者行踪只要大致说对即可。)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12

  阿里山纪行·同步训练l.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一( ) 莽( ) 出( ) 嵌( )鱼( ) 静( ) 红( ) 生( )2.解释词语匹敌:____________________骤然:____________________恍如隔世:________________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堪称:____________________谛听: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岚:____________________3.精读课文3-9段。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课文第3段是________。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第4段,写谭水清澈;第5段,________;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7段,________________;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第9段,________。(要把握文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阅读《阿里山纪行》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中国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4.用四个字概括中国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加粗的“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邃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语言的准确性上去品析。围绕神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领悟。)二、阅读《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回答问题。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中国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情邀请,到中国台湾演出河南豫剧。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中国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默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到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你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你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9.《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多次写到雨,你认为雨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文中找出几处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或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试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体会文中第③段加粗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像,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hóng mǎng yì xiāng biē mì guì yùn2.匹敌:对等;相称。骤然:突然、忽然。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静谧:安静。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堪称:可以称为。谛听:仔细听。山岚:山中的雾气。3.第3段是:过渡段;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第9段,写“神木”经历一次巨创。4.香、高、粗、老5.“约”和“或许”都是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树龄三千年、被称为“神木”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精确的考证,不是精确的数字与实际相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6.因为即令受此巨创,但还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他那“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7.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在遭受巨创之后他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那种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这正是神木的丰富、深邃的内涵。8.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而阿里山又是中国台湾的标志性风景区,最后一段揭示了神木的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深邃内涵,所以也揭示了全文的思想内涵。9.既指台北冬季下的雨,也指浓浓的乡情、亲情。10.“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红丢丢”1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例子略)12.表现了贾文斌看到祖国同胞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也表达了台湾同胞深深的思乡之情。13.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