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1

  最近,我在看一本名为《红楼梦》的书,这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十分有名!我读了其中的故事感触颇深,今天我就来写写关于这本书的故事和感受吧。

  《红楼梦》讲述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他们分别是:贾家、史家、王家以及薛家,他们之间发生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凄凉故事。故事围绕着贾家展开,贾家在这四大家族中是最有**也是最富有的家族,但因为贾家开支多,并且没有节制,所以害的倾家荡产,又因为贾家也曾做过许多贡献,所以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些家产。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中许多人渐渐死去,贾家的大公子贾宝玉也看破红尘,做了和尚。

  这本书让我体会了很多东西,其实古代和现代是一样的,在故事当中,虽然这四大家族很有钱,**很大,但最终还是落得悲惨结局!引发我思考的是,造成他们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看完一整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就是因为有些**总是****,不顾百姓的安危和利益,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 腐朽最终不得善终!

  我同时**了一些关于这本书作者的资料,《红楼梦》的作者原名曹雪芹,他本人就是这本书中贾宝玉的原型,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警戒世人不要被**迷瞎自己的双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 腐朽。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1)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1

  《诗经》主要讲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间的诗歌的诗歌,工三百零五篇。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唐诗和宋词也是广为流传。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了,如今也积累了不少诗集。现在,我还开始接触一些英文诗歌,读着读着,我发现除了内容丰富,读起来也特别的朗朗上口。不过,读了这么多中外有名的诗词歌赋,我最喜欢的还是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豪迈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力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诗词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它博大精深,首首经典,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它,感受传文化的魅力。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2

  《诗经》主要讲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间的诗歌的诗歌,工三百零五篇。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唐诗和宋词也是广为流传。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了,如今也积累了不少诗集。现在,我还开始接触一些英文诗歌,读着读着,我发现除了内容丰富,读起来也特别的朗朗上口。不过,读了这么多中外有名的诗词歌赋,我最喜欢的还是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豪迈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力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诗词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它博大精深,首首经典,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它,感受传文化的魅力。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以前叫《诗》,被读的人奉为经典,才叫《诗经》,也叫《诗三百》。《诗经》的内容是诗词,后来成了贵族的教材。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古人对他非常熟悉。秦始皇时期曾烧毁过《诗经》,但《诗经》是容易背诵的,所以又得以流传。

  我觉得:诗经是一部好书,是古代小学教材,我想起了我们的教材人教版语文,里面无论是内容还是插画都是非常好的。人教版语文里面有许多好文章,《翠鸟》让人们保护动物;《路旁的橡树》让人们爱护环境;《七色花》让我们关爱他人,想必,《诗经》里面肯定会有想人教版语文里面那样的好文章。

  《诗经》在秦始皇时期被烧毁,但为什么又流传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容易记住,二是因为它的名气。我们写文章也要学习《诗经》,写那样特别容易记住的文章,只有这样才容易被别人记住。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2)

——《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礼记》读后感1

  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心得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

  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

  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

  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壮地成长!

《礼记》读后感2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看书可以是我们的见识增长。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就应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明白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明白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3

  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家九家为*最早的九个学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现的最早。儒家的礼仪在周朝时就已经开始实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时就出现了。但《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所以,我觉得还是儒家更主张中道。

  我认为《儒行》这篇文章就是写君子(儒士)的各种行为的。我体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有人会把它翻译为:儒士拿忠信做甲胄,礼义做盾牌;头戴仁而行,怀抱义而居。这就是自立。可我更愿意把它译为:儒士用忠信捍卫自己的思考,用礼义来保护自己那颗纯洁的心;脑子里有一种意念是要怀着仁爱去行动,心中怀着义来处事。虽然有*,但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这就叫做自立。

  举两个例子吧!

  周朝时,西伯(周文王)不喜欢纣王荒*无道的**,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来治理国家。这可惹怒了纣王,于是纣王便囚禁了西伯。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终还是打败了纣王(只不过是把他的大道传给了他的儿子武王)。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犹太人摩西的。

  犹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埃及人便开始排斥犹太人,后来又要把所有刚出生的犹太男孩都杀掉,只有一个叫摩西的小男孩获救了。他**犹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后带领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后来的以色列),自称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会**做饭、扫地,这不叫自立,必须有了这颗心才叫自立。

《礼记》读后感4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共有三百零五篇。诗经里面的内容,就是歌曲的诗词。是表达社会和**的问题。诗成了文化教材,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秦始皇时期曾经焚烧过所有儒家典籍。到汉代又得到了流传。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的吕老师*时就喜欢让我们读古诗并且背诵。有一次,妈妈让我背《木兰诗》,我听了,立即行动起来,可是等我看到《木兰诗》原来这么长,我问妈妈这么长的是怎么才能背下来。妈妈说:“一段一段先明白意思在背不就可以了吗?”

  我听了妈**办法开始背了起来,结果只背下来两行,我奇怪的想:“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只背了这么一点,难道是我不够专心?”我又试了几遍,随着阅读越熟悉和理解,还真背下来了很多,下面就剩几行了,我高兴的笑了,又开始接着背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就背下来了,妈妈过来看了看我,微笑着说:“只要多想一些办法,就一定没有解决不了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时的退缩可能就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听了,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爱背古诗,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会好好珍惜。

  以后我要多动脑筋,遇到困难多思考,每天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必须要勤奋刻苦才会成长。

《礼记》读后感5

  这篇是讲儒家的理想大同世界,也讲小康的情况。开头孔子参加祭祀以后,走到宫阙上参观,叹息鲁国祭礼的不完备。他的弟子言偃问他为甚么,孔子说:

  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属于大家的。那时候的官吏是:选拔贤良,委任有才能的人出来作事。个人修养是:讲求信义,和睦相处。对于社会,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儿子,也爱别人的父母儿子。社会是:老年人有养老的地方,壮年人有工作,幼年人有生长的地方,其它残废有病的人都有疗养的设备。工作:男的有职业,女的有家庭。生产货物,不必为己;尽力怍事,不必为己。这样一来,没有阴谋,没有**,小偷、乱徒、**,连大门都不必关。这就是大同世界。

  后来大道不实行了,天下变成了私有的。大家只爱自己的父母、儿子。货物、力量只是为自己。天子和诸侯把爵位传给自己的子弟。建筑内外城和护城河,作为防备。以礼义来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把功劳当作自己的。以礼来断是非,赏罚人民。这是小康**。

  儒家是入世的,从个人的修养作起,到家庭,到社会,以至全国、全世界。礼记大学篇的八条目是: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使知识达到极点),正心(心意真实无妄),诚意(意念真诚),修身(修养自身),齐家(家庭圆满),**(国家富强康乐),*天下(世界太*)。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作去,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

《礼记》读后感6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礼记》读后感7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以自然科学为**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宣言》对*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礼记》读后感8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四书五经’是古人必读的书。‘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还有许多的书,都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现在这些书也在影响着我们。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知道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9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

  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礼记》读后感10

  《礼记·学记》开篇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武帝所制定的教育**后,*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选择儒家的教学思想为国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们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常思维的方法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处事待人接物的纲领有: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书真正能帮助大家都获得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读本及参考教材,亦同时启迪我们父母师长们应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育。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强国之本。”今天,我们给儿童最好的基础教育无过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圣贤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推动。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位耻。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决不乱吐痰,乱扔纸,损人利己真可耻。

  姐妹重圆读书梦。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事迹,“弘扬**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让美德世代相传,读后感《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11

  “礼”本来是先圣明王采用自然地法则,来规范人类生活行为的成果。我们人是自然地产物,只有适合了这些法则,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礼”具体到现实中来,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在读了这本《礼记》之后,我所理解到的“礼”就是时常怀着谦恭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能指导我们外在的行为,让我们一天一天的趋向善良,远离**。“礼”所包含的仁义道德和常怀感恩之心,怀抱这样的精神,能让我们处事的事理行为顺畅起来,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我们会觉得温暖,也会给公司和社会带来人情的温暖。

  越是细小的动作,越能看得出我们是否受到了“礼”的教育感化和指导。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让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姿态,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兢兢业业,对待顾客要时刻面带微笑,不能松散的面无表情,更加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状态,神采奕奕,作为员工要从干好本职工作开始,身体力行的营造企业“知耻”文化。所谓“人无耻则无敌”,在工作上坚决杜绝“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思想作风,带头干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优雅的态度去工作去学习,态度恭和的去做人做事。

《礼记》读后感12

  《礼记》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礼记》读后感13

  《礼记·学记》中的内容是如此宽泛,论述了教与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读之受益匪浅,古今许多思想原来都源于此。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曰敩学半。”人们总是说学无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学的越多反而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无穷。大千世界有无穷的奥秘拥有的知识越多好奇心就会越强,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老师教与学生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在教导学生时,亦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新的体验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老师教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会发展很落后的古代,已提出了类似于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叹服。而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填鸭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模式非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时至今日,人们才领悟到教育的弊端,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推动个性的发展。读了《学记》之后,在想现在提倡的教育**,有种返璞归,向原始回归的感觉。

  如果真如《学记》中提出的那样老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将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礼记》读后感14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诗经》最初被称为《诗》,后来又被汉代的读书人改名叫《诗经》、《诗三百》。《诗经》里的内容,也就是歌曲的歌词。《诗经》中的乐歌,主要用途就是作为各种典礼的一部分,娱乐,表达对于社会和**问题的看法。后来,《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

  读了《诗经》这篇文章,令我感受颇丰。我一看到“诗”这个字,就想到了一个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诗句。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感情。

  从小,我和“诗”就有了不解之缘。妈妈曾经跟我说过,我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教我背诗,当时是为了让我多说话。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诗开始有了兴趣。**小学之后,我接触和背诵的诗歌更多了。有《水调歌头》、《望天门山》、《马说》、《爱莲说》等各种题材的诗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吕老师刚刚给我们介绍的《木兰诗》了。

  《木兰诗》是介绍弱女子花木兰替父亲从军的故事。每每背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句诗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木兰主动替父亲从军那种孝顺之情,令我很敬佩。但是每每背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的时候,我又感到很心酸。我能感受到,木兰一个弱女子去替父亲从军打仗,一定很危险,所以时常想念自己的父母。

  每首诗都有它自己的寓意,这正是我对诗感兴趣的地方。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所以我以后还要多读古诗,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长大做个有才华的人。

《礼记》读后感15

  在生活中,在父母面前更是要养成端庄恭敬的习惯。我们这样年龄的青年已经应该要尽心尽意的去孝敬我们的长辈了。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为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我们要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促进家庭的**温暖。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每个家庭的温暖能促进我们的社会团结,怀着这样的习惯,到了社会上我们自然就会懂得端正姿态,尊重长官,尊重**。

  像这样需要我们自己注意的细节实在太多太多了,说不尽也道不完。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着这样一颗恭敬好学的态度,自然能使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处变不惊。看了这本书后至少对于我来说提醒了我要多加一份思考,避免失礼。虽然这些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然而却足以督促我凡事多加一颗有“礼”的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这些礼节,小则足以个人事业成就的必备条件,大则是我们**民族礼仪之邦的表现。

  《礼记》这本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验的累,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3)

——《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礼记》读后感1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以自然科学为**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宣言》对*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礼记》读后感2

  在生活中,在父母面前更是要养成端庄恭敬的习惯。我们这样年龄的青年已经应该要尽心尽意的去孝敬我们的长辈了。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为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我们要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促进家庭的**温暖。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每个家庭的温暖能促进我们的社会团结,怀着这样的习惯,到了社会上我们自然就会懂得端正姿态,尊重长官,尊重**。

  像这样需要我们自己注意的细节实在太多太多了,说不尽也道不完。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着这样一颗恭敬好学的态度,自然能使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处变不惊。看了这本书后至少对于我来说提醒了我要多加一份思考,避免失礼。虽然这些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然而却足以督促我凡事多加一颗有“礼”的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这些礼节,小则足以个人事业成就的必备条件,大则是我们**民族礼仪之邦的表现。

  《礼记》这本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验的累,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

《礼记》读后感3

  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书,使我印像最深的,是《礼记》。《礼记》中说“礼”的部分,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礼记》中说道:“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见“礼”是非常重要的。“礼”就是礼貌、礼仪,“有礼”就是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是****精神文明的标志。

  有礼必须从日常生活的言行做起,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比如: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爱护公物,坐公交车时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见到熟人要问好,需要别人帮助时用“请”,得到别人帮助时真诚道声“谢谢”,和别人告别时说声“再见”,等等。

  一个有礼的人,不仅让人与他相处时心情愉快,而且也能使他自己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反之,一个无礼的人,不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我就亲眼目睹这样的例子:有一回,我去图书馆借书,在门口看到有位叔叔问门卫爷爷:“指南书城搬去哪里了?”门卫爷爷生气地说:“不知道!”我以为爷爷是真的不知道,就上前告诉了叔叔,等叔叔走后,门卫爷爷说:“这个人,那么没礼貌!连称呼都没有!”我这才明白,门卫爷爷不是真的不知道,他是觉得叔叔没礼貌才故意不告诉他的呢!我想,如果叔叔能够礼貌用语,门卫爷爷一定会告诉他的!

  做人须有礼,人有礼则安!有礼的人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人们更乐于帮助他。同学们!“有礼”不在于嘴上功夫说说而已,而在于真正的践行,让我们从小学礼,从我做起,做一个知礼、懂礼、讲礼的现代文明人!

《礼记》读后感4

  “礼”本来是先圣明王采用自然地法则,来规范人类生活行为的成果。我们人是自然地产物,只有适合了这些法则,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礼”具体到现实中来,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在读了这本《礼记》之后,我所理解到的“礼”就是时常怀着谦恭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能指导我们外在的行为,让我们一天一天的趋向善良,远离**。“礼”所包含的仁义道德和常怀感恩之心,怀抱这样的精神,能让我们处事的事理行为顺畅起来,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我们会觉得温暖,也会给公司和社会带来人情的温暖。

  越是细小的动作,越能看得出我们是否受到了“礼”的教育感化和指导。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让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姿态,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兢兢业业,对待顾客要时刻面带微笑,不能松散的面无表情,更加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状态,神采奕奕,作为员工要从干好本职工作开始,身体力行的营造企业“知耻”文化。所谓“人无耻则无敌”,在工作上坚决杜绝“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思想作风,带头干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优雅的态度去工作去学习,态度恭和的去做人做事。

《礼记》读后感5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

  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礼记》读后感6

  《礼记·学记》开篇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武帝所制定的教育**后,*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选择儒家的教学思想为国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们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常思维的方法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处事待人接物的纲领有: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书真正能帮助大家都获得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读本及参考教材,亦同时启迪我们父母师长们应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育。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强国之本。”今天,我们给儿童最好的基础教育无过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圣贤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推动。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位耻。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决不乱吐痰,乱扔纸,损人利己真可耻。

  姐妹重圆读书梦。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事迹,“弘扬**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让美德世代相传,读后感《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7

  这篇是讲儒家的理想大同世界,也讲小康的情况。开头孔子参加祭祀以后,走到宫阙上参观,叹息鲁国祭礼的不完备。他的弟子言偃问他为甚么,孔子说:

  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属于大家的。那时候的官吏是:选拔贤良,委任有才能的人出来作事。个人修养是:讲求信义,和睦相处。对于社会,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儿子,也爱别人的父母儿子。社会是:老年人有养老的地方,壮年人有工作,幼年人有生长的地方,其它残废有病的人都有疗养的设备。工作:男的有职业,女的有家庭。生产货物,不必为己;尽力怍事,不必为己。这样一来,没有阴谋,没有**,小偷、乱徒、**,连大门都不必关。这就是大同世界。

  后来大道不实行了,天下变成了私有的。大家只爱自己的父母、儿子。货物、力量只是为自己。天子和诸侯把爵位传给自己的子弟。建筑内外城和护城河,作为防备。以礼义来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把功劳当作自己的。以礼来断是非,赏罚人民。这是小康**。

  儒家是入世的,从个人的修养作起,到家庭,到社会,以至全国、全世界。礼记大学篇的八条目是: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使知识达到极点),正心(心意真实无妄),诚意(意念真诚),修身(修养自身),齐家(家庭圆满),**(国家富强康乐),*天下(世界太*)。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作去,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

《礼记》读后感8

  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心得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

  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

  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

  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壮地成长!

《礼记》读后感9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诗经》最初被称为《诗》,后来又被汉代的读书人改名叫《诗经》、《诗三百》。《诗经》里的内容,也就是歌曲的歌词。《诗经》中的乐歌,主要用途就是作为各种典礼的一部分,娱乐,表达对于社会和**问题的看法。后来,《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

  读了《诗经》这篇文章,令我感受颇丰。我一看到“诗”这个字,就想到了一个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诗句。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感情。

  从小,我和“诗”就有了不解之缘。妈妈曾经跟我说过,我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教我背诗,当时是为了让我多说话。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诗开始有了兴趣。**小学之后,我接触和背诵的诗歌更多了。有《水调歌头》、《望天门山》、《马说》、《爱莲说》等各种题材的诗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吕老师刚刚给我们介绍的《木兰诗》了。

  《木兰诗》是介绍弱女子花木兰替父亲从军的故事。每每背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句诗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木兰主动替父亲从军那种孝顺之情,令我很敬佩。但是每每背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的时候,我又感到很心酸。我能感受到,木兰一个弱女子去替父亲从军打仗,一定很危险,所以时常想念自己的父母。

  每首诗都有它自己的寓意,这正是我对诗感兴趣的地方。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所以我以后还要多读古诗,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长大做个有才华的人。

《礼记》读后感10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礼记》读后感11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四书五经’是古人必读的书。‘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还有许多的书,都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现在这些书也在影响着我们。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知道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12

  《礼记·学记》中的内容是如此宽泛,论述了教与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读之受益匪浅,古今许多思想原来都源于此。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曰敩学半。”人们总是说学无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学的越多反而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无穷。大千世界有无穷的奥秘拥有的知识越多好奇心就会越强,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老师教与学生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在教导学生时,亦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新的体验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老师教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会发展很落后的古代,已提出了类似于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叹服。而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填鸭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模式非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时至今日,人们才领悟到教育的弊端,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推动个性的发展。读了《学记》之后,在想现在提倡的教育**,有种返璞归,向原始回归的感觉。

  如果真如《学记》中提出的那样老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将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礼记》读后感13

  《礼记》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礼记》读后感14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看书可以是我们的见识增长。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就应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明白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明白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15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共有三百零五篇。诗经里面的内容,就是歌曲的诗词。是表达社会和**的问题。诗成了文化教材,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秦始皇时期曾经焚烧过所有儒家典籍。到汉代又得到了流传。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的吕老师*时就喜欢让我们读古诗并且背诵。有一次,妈妈让我背《木兰诗》,我听了,立即行动起来,可是等我看到《木兰诗》原来这么长,我问妈妈这么长的是怎么才能背下来。妈妈说:“一段一段先明白意思在背不就可以了吗?”

  我听了妈**办法开始背了起来,结果只背下来两行,我奇怪的想:“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只背了这么一点,难道是我不够专心?”我又试了几遍,随着阅读越熟悉和理解,还真背下来了很多,下面就剩几行了,我高兴的笑了,又开始接着背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就背下来了,妈妈过来看了看我,微笑着说:“只要多想一些办法,就一定没有解决不了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时的退缩可能就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听了,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爱背古诗,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会好好珍惜。

  以后我要多动脑筋,遇到困难多思考,每天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必须要勤奋刻苦才会成长。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4)

——礼记读后感10篇

礼记读后感1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以自然科学为**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宣言》对*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礼记读后感2

  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心得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

  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

  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

  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壮地成长!

礼记读后感3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礼记读后感4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礼记读后感5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能够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以自然科学为**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透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到达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能够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但是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明白,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明白《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那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十分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能够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宣言》对*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前途是完美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理解“教育”:化民成俗,能够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就应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就应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明白“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明白自己有那么多不明白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此刻这样割裂,此刻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明白“教学相长”,将教和学**齐来,学生和老师大家能够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能够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明白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此刻的学生不仅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必须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此刻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此刻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资料,那里不再一一展开,但是《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此刻一些无病**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读后感6

  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心得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

  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

  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

  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壮地成长!

礼记读后感7

  闲暇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一边品着绿茶,一边慢慢研读着《礼记》这部古代经典,那淡淡的茶香与书香顷刻间在心脾间交融、弥漫、缭绕,足以令我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读着,读着,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正在与古代圣贤品茗与对话。

  《礼记》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这句话教导与勉励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年青朋友。“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可以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礼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意义。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含有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

  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将在书海里不断徜徉,撷一缕淡淡的书香。

礼记读后感8

  “礼”本来是先圣明王采用自然地法则,来规范人类生活行为的成果。我们人是自然地产物,只有适合了这些法则,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礼”具体到现实中来,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在读了这本《礼记》之后,我所理解到的“礼”就是时常怀着谦恭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能指导我们外在的行为,让我们一天一天的趋向善良,远离**。“礼”所包含的仁义道德和常怀感恩之心,怀抱这样的精神,能让我们处事的事理行为顺畅起来,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我们会觉得温暖,也会给公司和社会带来人情的温暖。

  越是细小的动作,越能看得出我们是否受到了“礼”的教育感化和指导。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让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姿态,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兢兢业业,对待顾客要时刻面带微笑,不能松散的面无表情,更加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状态,神采奕奕,作为员工要从干好本职工作开始,身体力行的营造企业“知耻”文化。所谓“人无耻则无敌”,在工作上坚决杜绝“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思想作风,带头干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优雅的态度去工作去学习,态度恭和的去做人做事。

  而在生活中,在父母面前更是要养成端庄恭敬的习惯。我们这样年龄的青年已经应该要尽心尽意的去孝敬我们的长辈了。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为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我们要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促进家庭的**温暖。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每个家庭的温暖能促进我们的社会团结,怀着这样的习惯,到了社会上我们自然就会懂得端正姿态,尊重长官,尊重**。

  像这样需要我们自己注意的细节实在太多太多了,说不尽也道不完。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着这样一颗恭敬好学的态度,自然能使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处变不惊。看了这本书后至少对于我来说提醒了我要多加一份思考,避免失礼。虽然这些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然而却足以督促我凡事多加一颗有“礼”的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这些礼节,小则足以个人事业成就的必备条件,大则是我们**民族礼仪之邦的表现。

  《礼记》这本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验的累,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我一定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把这些良好的传统,带入到我的生活之中,争取做到“礼义以为干橹”。

礼记读后感9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起*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古代著名***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远瞩;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

礼记读后感10

  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罢了。

  今天,真正读《礼记》方才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体来说,《礼记》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上至国君诸侯,下至庶民百姓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典章**、仪式和各种繁文缛节。

  但是,何为“礼”?“礼”究竟是什么呢?

  “礼”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几千年来,礼制一直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文化的特质就是“礼”。在古代*,从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大到国家典制,小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礼制对人们的影响俨然已经内化为了一种习惯。

  陈明远和金岷彬在《陶器时代:“礼”的`起源和发展》中认为:“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的等级观念。而在*的古典文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古人对于礼的理解:

  “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汉)许慎《说文解字》

  “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章太炎《检论礼隆杀论》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

  根据以上文献,我认为“礼”的原始意义可以解释为(1)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是一种祭祀祖先的需要,诸如《礼记祭义》中记载的“致齐(祭祀)于内,散齐于外”;(2)一种森严的等级**,必须要符合**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诸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的“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诸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以及“**问,不辞而对,非礼也”等。

  具体而言,我认为古代的“礼”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等级**,小到见面、穿着、丧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法律等,它包含着古人对于“神权”的敬畏,以及对于**的服从。即便是对人们日常交往中、对人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些**,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的尊严。

  时代发展到今天,“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使得传统的“礼”文化中落后、糟粕的一面大多被剔除。今天的“礼”指的主要是符合社会道德、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其基本的原则是真诚、简易、克己和适度。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5)

——诗经读后感10篇

诗经读后感1

  看了《诗经》,我的感受大致与王崧舟对钱师课的评价相同:教师不动声色,学生渐入佳境。

  那天我坐在最后一排,看见大屏幕里的他理着*头,架着眼镜,有着男子将近中年时的微胖身躯。我的座位是张没有靠背的塑料凳,钱老师又是当天第三位出场开课的老师,那时的我早就已经腰酸背疼腿麻,而我期待久矣的林莘师的课又偏在第五节,因此,我只是一味地希望钱师的这堂课能够尽快结束。

  主持人的介绍引出了钱老师的正式登场,他走上讲台,继而嘴角轻扬,从容地向台下鞠了半躬,便转向学生,开始了他的《诗经。采薇》。

  “同学们,我们*是诗歌的**。”他对着手中的话筒轻轻地说了这样一句尽人皆知的评语,但是我分明听出了潜藏话语其中的某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恰如深山里的一声钟鸣回荡于空寂的山谷。为何会如此?原因说不清,道不明,总之,我听课的精神头儿确是被这一声“钟鸣”给调动起来了。

  由“诗歌的**”自然过渡到《诗经》。紧接着,钱师让学生讲讲自己所听到的带“经”字的书名,学生说了好些“经”,《三字经》、《**内经》、《茶经》等等,教师对这些个“经”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某方面的经典。那么《诗经》自然也就是诗歌中的经典了。通过师生间的几句简单互动,便轻而易举地使学生明确了《诗经》在*诗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课也讲兵法,钱师如上的处理,力求简约,为避含混。这就有了“声东击西”之效,言于此志于彼,举重若轻,潇洒如意。又似“围魏救赵”,绕开表面,直捣黄龙,一招制胜。给小学生讲《诗经》,首先应该避免的就是将课上得“形而上”,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前介绍了一长套关于该书的背景:说了五百多年终成此书,说了作者身份的多而繁杂,又扯了些诗歌来源地的广大不一。这就无疑成了笨伯,学生满肚疑窦,教师又落了个“***”的嫌疑,卖力不讨好。因此,教学是需要讲究巧劲儿的,以逸待劳,四两拨千斤。

  书写*题,钱师让学生朗读,不求节奏的**,但求**、大声。

  诗歌和文章毕竟有所不同,在初读一篇现当代的文章时,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然而读诗则不然——诗歌是思想的结晶,浓缩的精华,需要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大声诵读,来展开凝练的文字背后那深广的情思,即便到了高中也须如此,何论小学?

  学生**朗读后,便开始了点名读,一生读罢,诗味索然,教师相机点拨,读出诗味,此时的诗味无非音调的顿挫,节奏的急缓,教师不做深究细挖,只是让学生默读完注释,明确了“思”也是语气助词之后,教师范读,加深音韵上的“诗味”体验。这是朗读诗歌的初级阶段,就此已毕。

  初读过后,便开始了研读。钱师出示了和诗境相关的杨柳意象图,学生谈各自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之后,钱师引导学生将***聚焦在了“杨柳依依”之上,这四个字并不是钱师最终想抓住的关键词,他又让学生将***二度聚焦——范围缩小在了“依依”二字上,对,就是这个词了!钱师紧抓住该词不放,唯恐其溜走一般。他对此大做文章:让学生把“依依”提到前面来,感受变句和原句的差别;又让学生把“依依”换成其他的词语试一试。而挠到痒处的关键一笔是:钱师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哪些词带有“依依“二字?“依依不舍”,“依依惜别”,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此时,学生便开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当然仅是开始而已。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关键词一旦被拎了出来,“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然而关键词要找得准而又准,则需要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把长的课文读成短的句子,把短的句子再读成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一字值千金,这是文本提供给教师的最有利的资源,千万上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轻轻触了一下作者**而悲凉的内心,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目前的情感反应,马上让学生带着感受读一遍诗歌的前两句,学生此时的朗读在原有的音韵和节奏的讲求的基础上,明显又披**一层薄薄的情感轻纱,然而只是薄薄的。

  进行“杨柳依依”的教学,老师半扶半放,而对“雨雪霏霏”的处理,则“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完全放开手来,让学生自行理解体会,感受“霏霏”之妙,体会词含之情,学生说的头头是道,教师的预设是成功的。

  课堂教学讲究节奏的变化,课似看山不喜*。一篇课文里,若含有两处或者几处相同的段落,教师的教学方法切忌单一。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已经大致理解,诗歌所要传达的情绪,学生多少也体会到了一些,钱师开始了他的文本拓展。他出示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即:“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不需教师多费唇舌,学生便可从中体会到作者怆然的心境和独有的忧愁。这可谓钱师的第二个“战略步骤”,极其巧妙省力,教师不费周折,学生一目了然,用最简洁的方式,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文本拓展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教学**,它方便学生体会作品的言外之意,加深对原有文本的理解。然而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在原有文本中挖心搜胆地寻觅教学资源,这无异于闭门造车,牖中窥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活水”,源于文本以外的世界,不是“埋首故纸堆”,不是“三年不窥园”,而是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一篇文章放在一个广大的背景里去研读,教学资源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文本拓展也好,其他的教学**也罢,都是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偏离甚至南辕北辙。

  进行了以上的工作,教师再让学生写写士兵的心里话,学生写得很精彩,课堂气氛也因此为之一震,看来教师的文本拓展是很成功的,这里便得到了验证。学生写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用自己的笔去想象补白,去探幽显微,去潜心默会。

  插图展示,抓关键词,文本拓展,补白想象之后,教师又让学生读了一遍诗歌,这次通过学生之口表达出的“诗味”,当然较之前面更加浓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脑子里不再只有苍白机械的朗读技巧,而是多了许许多多的诗歌意象和情感体验:孤单的身影,瘦弱的白马,随风而舞的杨柳依依,弥漫天地的雪花霏霏;他们感受到了景语背后的情语——世事变幻的人事寂寥。在他们的脑海里,沧桑忧闷的士兵形象正逐渐清晰可见。学生此时的朗读不光光有在音韵顿挫上的讲求,更多的是发乎于中的情感表达,这就使得诵读变得丰满,变得有血有肉,变得触动人心。

  很圆满,很成功,教师不动声色,学生已至佳境,台下诸师爆以热烈的掌声。然而,课却还没有结束。钱师开始介绍为后人所激赏、传承的杨柳意象。

  柳者留也,故有惜别之意。钱师列举了一系列历代诗人带有杨柳意象的千古佳句,句句摧撼人心。配合上柔美而略带感伤的背景音乐,钱师用他那低沉而浑厚的声音每吟安一句,我的心便会深深动慨一回。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意境的撩人愁思,更是出于被教师完美的教学流程引领于此的正常反应——我的眼角潮湿了。

  这又是一次文本拓展,这次拓展是为了学生的情感升华,它使得学生在教师回味悠长的吟咏中和古人悠然相会,它使得学生对古人的缕缕轻愁欲拒还迎。我想,这就是文本拓展的最高境界。

  将近尾声,教师没有长篇大套、情真意切的总结,而是再次抓着“柳枝”不放,他放起了李叔同的《长亭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含蓄蕴藉,浑然天成。舒缓的童声吟唱成就了完美的谢幕。一堂课的收尾很关键,这和写文的卒章显志一样,必须一语中的,必须掷地有声,必须余音绕梁,必须使人难舍难分。好的结尾有着太多苛刻的标准。结尾不好,虎头蛇尾,形同鸡肋,更有甚者,犹如鼠屎,坏了整堂课;好的结尾则不然,它能使整堂课圆满融合,它能使整堂课熠熠生辉,它是又一次情绪的**,它是匠心的独到展现。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即此理也。

  一堂课如一首诗:跌宕有致,自然流畅。短暂的四十分钟使人如同置身与世隔绝的太古之境,引逗听者关于诗境的无穷联想。这不光光源于教师对文本的独到解读,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高深的文化内涵,以及表里澄澈的品德修养。这是一堂诗意黯然的语文课,这又是一堂简约精到的文史课。听完他的课,多少给了我些方向感,反省过往,展望未来,顿觉“今是而昨非”,这是诗意的课堂才可给人以启人神志的冲击力。

诗经读后感2

  倾听来自三千年前的远古呼唤,如同曼珠沙华,纵然无法摘取,诗经也一直存活于心。 ——题记

  踏上文化寻根之路,淌过三千年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用深邃的目光洞穿所有书页,屏气凝神,你听,那一声声一唤唤,古朴无邪,透过千年的尘烟,悠扬冗长,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发自**文化的最初源头——《诗经》

  孔子编纂《诗经》时曾感叹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道出了它的精髓。《诗经》语言温柔敦厚、含蓄真诚堪称**文化之祖。它见证着**民族孩童时咿呀学语,质朴真诚、天真无邪的美好时代。寻觅《诗经》的心灵动感,聆听数千年的深情歌唱,诗中一木一草都是先古人民的友好伴侣,歌中一词一句都唱出了人们最美好的向往。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忽视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开遍了每一个芳草萋萋的角落。我清晰的记得那日你拉着我的手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但这又怎能拆散我们,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纵然等到白发萧然,我也不会改变翘首的姿态,期盼着你的凯旋,践行你当初的誓言。

  《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着人本初最真挚的感情。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先秦人民对爱的姿态让人震撼。爱,就一个字。原来竟然可以爱得这样决绝。反观当下爱情泛滥、欲望靡乱,分手离婚有如家常便饭。不知是否我们该适当放慢高速的生活节奏,静静感悟诗经中爱的真谛,守候人心本初的那份最无邪的感情,回到最初的美好。

  爱,就不离不弃,静静等候,你的归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打开诗经的首页,那雎鸠关关的鸣蹄就迎面扑来。让人心神荡漾,顿时陷入飘杳朦胧含蓄的情感意境。河水悠悠流动,荇菜浮动摇曳,雎鸠关关,歌声婉转,悠哉悠哉,令人转辗反侧。“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中的表白含蓄委婉,从来不做作。但绝不是怯懦,面对真爱他们哪怕是用一片沙洲,一把水草,或是一弯清泉都要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感情。

  字字含蓄却句句真实的感情流露感动着你我在每一个怀梦的青葱岁月,原来爱人可以如此洒脱,被人爱可以如此真切。没有珠宝万千,广厦千万,只有这悠悠河水,纤纤水草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可是这已经足够。爱你,只是一种感觉,当我爱上这种觉的时候,一切外在的光环都已经无所谓了。我无法拒绝你伸过来的手,因为你已经越过了我的额心河。

  逝去的岁月带不走缱绻的情怀,望着河水悠悠,渐行渐远。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能面**心的呼唤和所爱的人长相厮守,又有多少人被爱上是因为纯爱情本身的驱使,而不是对物欲的追逐。当爱情可以用物质来衡量,贴上价格标签的时候,爱情还是爱情么?同样是千年前的“桃之夭夭”,千年后却是不一样的“灼灼其华”。

  是幸福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离弃了幸福。

  之所以要文化寻根,弘扬****文化,我想是因为我们怀念了。或许忙碌过后的一瞬间,那份曾被遗忘的美好会倏然浮上心头。我们会怀念诗中那一片月光,那一个人,怀念那一份纯纯因感动而生的思念。先秦的人民竟然可以用简单得近乎粗陋的只言片语风雅出感人至深的情怀和那洞彻世事的哲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释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睿智。透过千年的烟尘,歌关雎,唱蒹葭,出东门,上垄丘;一切无不令人心神向往。

  古人可以用飞鸟游鱼、芦苇野花、潮涨潮落、月盈月亏吟出真切的生活,表达出最本真的感情。原来爱情也可以如此纯真无邪,生活也可以这样恬静**,人与自然可以这样完美的**共生。而今身处钢筋水的丛林,灯红酒绿的喧嚣,如同机器一样忙于朝九晚五的奔波。欲望太多的现代人,到头来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怀念古人,不知是因为他们太真诚,还是因为我们太复杂。

  对于《诗经》,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把它奉为经典而束之高阁,阅读《诗经》最本质的意义或许还是教会人们感悟古人之于生活那份简单而真诚的向往,用孩童般清纯无邪的心灵看待周遭一切,学习古人对追逐人性本初那份美好的执着不屈的精神吧。

  毕竟,离久了,易思念。

  《诗经》的吟唱渐行渐远,带走了时光深处的期盼流连。远远回望,透过冰冷的繁华《诗经》就像一座里程碑,凝聚着**民族的灵魂,放射出永恒的美好。踏着淙淙流水,听着那一声声来自远古的呼唤,似乎又回到了那些逝去的古老岁月: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诗经读后感3

  **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以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以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阶级删除淘汰。我则以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乐谱去牵合。《关雎》之所以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节日,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杀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诗经读后感4

  《诗经》这个文章主要写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最初被称为《诗》,被汉代的读书人奉为经典,才改为《诗经》,也叫《诗三百》。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古人们对该书非常的熟悉,秦始皇时期曾经焚毁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

  我的感悟是:*的传统礼仪道德,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学习,吸取精华部分。在古代,学习《诗经》也成为小学生的必备课题,吕老师现在要求我们背诵诗词也是想通过背诵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从中吸取做人做事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

诗经读后感5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几千年来,华夏大地孕育出了灿烂的诗歌文化。秦汉之时,汉赋辞藻极尽华丽,乐府叙事荡气回肠。唐宋之际,有谪仙人的浪漫潇洒,也有杜少陵的忧世伤民,有苏东坡的豪气万丈,也有柳三变的醉心繁华,浅酌低唱。华夏文明里,诗书代代相传,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诗经》。两千多年前,中原人烟稀少的旷野中,纯朴的先秦百姓的兴之所至,放声高歌;嘉宾集聚的欢乐宴席上,所奏之乐悠扬清雅;伴随着繁琐周礼的肃穆颂歌在庄重古朴的庙堂奏响。他们所歌之词便是《诗经》的来源。周代的先民们把汉字的音韵之美以诗的形式传之后世,同时传承的,还有那精炼文字中深厚的文化土壤。

  “百善孝为先”,孝之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诗经》中便有很多相关诗句。《蓼莪》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道尽了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体察与感激。《凯风》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则以吹自南方的和暖之风起兴,把尚在幼年的孩子比作“棘心”即幼小的酸枣树。小枣树在南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就像母亲用温暖的爱抚育我们长大一般。如今,当我们吟咏起这优美的诗句,脑海里也不禁会浮现这样的画面:蹒跚学步的幼儿身边,总少不了父母温暖而有力的大手保护;成长的路途中遇到挫折,总少不了父母的安慰与鼓励;当孩子长大,即将远行,总少不了父母的担忧与叮嘱。光阴荏苒,孩子从柔嫩的树苗长成参天乔木;岁月如梭,却也使父母沧桑了脸庞,花白了鬓发。自《诗经》始,历经千年,一代代的父母对他们的子女付出无私的爱,历经千年,一代代的**儿女亦在感叹:“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中父母子女间的温情体现了先民们对世间美好情感的歌颂。然而许多美好不能长久,因为它总被**打破——那便是战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纵使边关烽火不绝,华夏子民们却从来不是好战之人。征人思妇,自古有之。还记得那句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那便出自一位离家征战的士兵之口。这是他对妻子的誓言,却也因战争变成了奢望。而在家中的女子们,则是“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以至于采摘卷耳时都无法集中精神。千百年来,战争使多少妻儿离散,使多少家庭破亡。到如今,世界在高呼和*,但战火仍旧未熄。处在战乱中,最无辜又伤的,却是*民百姓。炮火声不绝于耳,**的恐惧日夜相随,饥饿与疫病更使他们的生活被黑暗笼罩。而*人民是幸运的,我们享受着安定祥和,我们不用担心美好家园顷刻变为断壁残垣,我们不用担心无情的炮火将我们与亲人阴阳两隔。因为我们生活在爱好和*的*,因为自《诗经》始,先民们便把和*的种子深埋心中,代代传承。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上古淳朴自然的民风贯穿于每一首极富韵律的诗歌中,造就了诗经的“思无邪”之美。在《诗经》中,人们是那么直率地抒发着他们的情感,他们赞君子德行高尚温润如玉,他们讽小人无德不死何为,他们欢欣于他人相赠之物并要投桃报李,他们感叹国家昔盛今衰而痛彻心扉。对于德行,对于为人处事,对于个人发展,对于国家兴亡。《诗经》以精炼的语句包含了世间万象。读诗经,我们能懂得去赞颂美好,揭露丑恶;我们能懂得礼尚往来,相互赠答的处世之道;我们能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这许许多多的情感,自诗经中源起,经过浩如烟海的经书典籍的传承,已融入每个**儿女的骨血之中,不可割舍。

  溯诗歌之源,我们感受优美文字中浓烈的古韵清香,溯诗歌之源,我们回顾精炼语句中灿烂的思想光芒,溯诗歌之源,我们追寻传统文化的起点,感受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变迁。

诗经读后感6

  如初

  ————读《诗经》有感

  悠扬而婉转的歌谣,唱尽了西周至春秋的风华,最为纯洁而美丽的爱情,由此被颂扬,我们应当庆幸这一部《诗经》的流传,因为读诗,能让我们的心灵纯净,回到最初的起点,无关于任何的事物,从此心境安宁,与尘世的浮华分离,独享着心灵一隅的心安之处。

  《诗经》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风格朴实自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并率真的表达了思想感情,有较强的现实**精神。由此可见《诗经》是一部可读的可深入体会的儒家经典。

  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中大量的阐述了纯洁的爱情,有朗朗上口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朗朗上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的无怨无悔,没有任何的掩饰,这就是爱情的纯洁与美好,而这恰恰反映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同这爱情一般美好,无谓世事的变迁,它依旧与《诗经》一般富有深沉而又简单的含义,它是那样的熠熠生辉,仿佛是夜空中那颗明亮的星,照亮我们前方的路,指引我们前行。

  孔子又云:“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那纯洁美丽的爱情,更甚于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诗经》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君子处事,应当投桃报李,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作为君子应当有如美玉一样温润的性情,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当同仇敌忾,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中的品质,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品质,它犹如傲雪寒梅,在风雪之中傲然挺立,这是来自于**民族骨子中的不屈不挠。我们的传统文化由先人传承,历经曲折,却依旧没有埋没于历史的长流,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就在一词一句中传承下来的,由诗至词而曲,漫长而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慢慢传承、几经沉淀。而以现代来讲,传统文化是璀璨的,但传承是艰难的,因为现在的人们,由于生活在这繁华而喧嚣的城市中,浮华早已改变人们,于是,人们的内心的浮躁毁了一切。所以,传承传统文化便越来越艰难,心中的*静越来越难求,但读《诗经》便可抚*人们内心的浮躁,因为《诗经》是最初始的。它没有任何的华丽的装饰,可它依旧是璀璨而华美的,依旧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因为这就是它的本质,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本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来讲,初心是最为可贵的,亦是最难得的,若初心不忘,传统文化便不会中断。

  《诗经》这一本书中,也许有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字,有着难懂的意思和深远的意味,但也许就是这些造就了它的不朽。静心读诗,你会有更深入的体会,会有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这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一笔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四字成诗,四字成言,言尽一切,悠扬深远,唯愿这一切美好如初。

诗经读后感7

  寒假里,妈妈说,推荐我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感受古代的真实生活,身临其境。我兴致勃勃地接过来,《诗经》?带着疑问,我踏着春秋之风,走进《诗经》的田野,感受到了别样的乐趣。

  《诗经》是由孔丘等整理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五千年的文化精粹。诞生于先秦时期,收录了自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间的诗歌,计有305篇之多,以抒情为主,有《风》、《雅》、《颂》三部分。

  读《诗经》,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走进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有描写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如《国风·唐风》中,“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有表达对亲人、家乡的深深思念,如《国风·魏风》中,“陡彼岵兮,瞻望父兮。”有借古讽今的,如《雅·小雅》中,“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有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如《国风·邶风》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妈妈告诉我,她曾听人说,阅读《诗经》的`最高境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代那种朴实而真切的意境美:春日之燕燕**,夏日之***风,秋日之蒹葭(坚加)苍苍,冬日之杲(搞)杲出日;可以感受到十五国风轻漫过身边,可以倾听到先秦诗人的感叹之声拂过耳边。

  我为自己是个*人而骄傲,为**五千年文化而自豪,《诗经》正是这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我还没有那样高的意境,可是,我对《诗经》却真的迷**。每当翻开它的时候,总会被它古朴的辞章、丰富的想象、奔放的情感所深深吸引。

  当我们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偶尔也可以回过头去,穿越历史长河,感受西周春秋年代的岁月往事,一起去领略圣贤的千年智慧——《诗经》的无穷魅力。

诗经读后感8

  这是一首赞美舞师的诗歌。

  “简”似乎是模拟鼓声的,类似于现在的“锵”。“锵锵锵锵”,鼓声雷动,舞师们踩着鼓点入场,在中午时分,于公侯的庭院之上开始了“万舞”表演。

  这群舞师,身材极其威武高大。他们先表演武舞,手执干戚,动作雄武威猛;然后又表演文舞,手里拿着龠(三孔笛)和翟(野鸡长尾),意气风发。表演完毕后,大贵族下令赐给他们酒,以表酬慰。

  最后一段比较有意思了。前面都是在描述舞蹈,最后却用了一个“山有榛,隰有苓”的句式起兴。在《诗》里,这个句式一般是隐喻男女之爱的。谁和谁的男女之爱呢?后文说道,是某人思慕**美人。结合前文,研究者们基本认定,说的是观看了舞蹈的女子。

  万舞,是周代的公侯贵族们祭祀之时表演的舞蹈,大概脱胎于氏族部落时期的祭祀舞。它是礼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万舞的表演分武舞和文舞两部分,大概武舞是很能彰显男子气概的,文舞又能演绎出上流社会的风华雅致,因此大概观看舞蹈的女性会情不自禁引**思。

  我觉得最后这一段,大概是想通过对观看的女子们心动的描写,侧面进一步衬托出舞蹈本身的魅力。前三段从舞蹈开始到结束,虽然有很精彩的形容,但最终如果收尾于“公言锡爵”,似乎意犹未尽,有点虎头蛇尾,气氛好不容易烘上去了就戛然而止了。那么既然气氛烘到位了,怎么结尾才能把这种舞蹈带给观赏者的心灵震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呢?用女子对舞者的倾慕吧!就像现在观看了爱豆演唱会的女粉丝疯狂地呐喊“我要给你生猴子”是一个性质的……

诗经读后感9

  如初

  ————读《诗经》有感

  悠扬而婉转的歌谣,唱尽了西周至春秋的风华,最为纯洁而美丽的爱情,由此被颂扬,我们应当庆幸这一部《诗经》的流传,因为读诗,能让我们的心灵纯净,回到最初的起点,无关于任何的事物,从此心境安宁,与尘世的浮华分离,独享着心灵一隅的心安之处。

  《诗经》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风格朴实自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并率真的表达了思想感情,有较强的现实**精神。由此可见《诗经》是一部可读的可深入体会的儒家经典。

  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中大量的阐述了纯洁的爱情,有朗朗上口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朗朗上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的无怨无悔,没有任何的掩饰,这就是爱情的纯洁与美好,而这恰恰反映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同这爱情一般美好,无谓世事的变迁,它依旧与《诗经》一般富有深沉而又简单的含义,它是那样的熠熠生辉,仿佛是夜空中那颗明亮的星,照亮我们前方的路,指引我们前行。

  孔子又云:“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那纯洁美丽的爱情,更甚于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诗经》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君子处事,应当投桃报李,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作为君子应当有如美玉一样温润的性情,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当同仇敌忾,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中的品质,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品质,它犹如傲雪寒梅,在风雪之中傲然挺立,这是来自于**民族骨子中的不屈不挠。我们的传统文化由先人传承,历经曲折,却依旧没有埋没于历史的长流,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就在一词一句中传承下来的,由诗至词而曲,漫长而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慢慢传承、几经沉淀。而以现代来讲,传统文化是璀璨的,但传承是艰难的,因为现在的人们,由于生活在这繁华而喧嚣的城市中,浮华早已改变人们,于是,人们的内心的浮躁毁了一切。所以,传承传统文化便越来越艰难,心中的*静越来越难求,但读《诗经》便可抚*人们内心的浮躁,因为《诗经》是最初始的。它没有任何的华丽的装饰,可它依旧是璀璨而华美的,依旧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因为这就是它的本质,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本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来讲,初心是最为可贵的,亦是最难得的,若初心不忘,传统文化便不会中断。

  《诗经》这一本书中,也许有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字,有着难懂的意思和深远的意味,但也许就是这些造就了它的不朽。静心读诗,你会有更深入的体会,会有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这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一笔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四字成诗,四字成言,言尽一切,悠扬深远,唯愿这一切美好如初。

诗经读后感10

  呦呦叫的小鹿们在野地里边吃艾蒿,一边相互呼应。人们也在一片琴瑟鼓笙中,一边宴饮,一边招呼嘉宾。这是《鹿鸣》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一片热闹却一片典雅中和的气象。

  《鹿鸣》作为一首经典的宴饮诗篇,颂扬礼乐精神,但是并不在意对具体纲纪的强调,摆脱了对维系一个****各项法则的陈说,回归到了宴饮本身应有的安详和快乐。而这种安详和快乐,正是由宗族的团结**,必要的武力支撑,以每一个参与者的品德**形成的。宴会上的琴瑟合鸣,营造出一种热烈和睦的气氛,烘托出参与宴饮主宾都是高尚文雅之人。着意对一种生活境界的歌唱,而这种超越的生活境界就是礼乐**,人们世世代代不断追求的理想。

  宴饮是一种仪式。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喜事、丧事,纯粹满足我们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是,这种吃喝这种所特定形式表达的意义。人的饮食与动物的饮食之所以有不同,就在于它已不单是为了延续肉体生命的必需。

  从古到今,宴饮在*从来都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人们赋予它特定的内涵,用它表达某种意义。尽管宴饮作为一种仪式,它的地位却没有祭祀那么正式和庄重,但宴饮却是祭礼无法替代的。如果说祭托是以庄重方式进行的仪式,那么宴饮则是以轻松方式进行的仪式。

  人们在觥筹交错、大快朵颐、笙歌乐舞之中,制造出为了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人们借了饮酒吃肉这一机会,突破*时的社会规范的约束,暂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放松*日里紧张的情绪,让受到压抑的精神和肉体得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聚会通常选择聚餐作为更进一步的沟通一个重要途径。聚餐中轻松气氛,更让每一个人都融入其中,取得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宴饮便达到了人自身精神与生理的**,人与人之间的**的理想。

  据文献记载,周代各种典礼都离不开乐器的伴奏,诗篇《鹿鸣》歌唱伴奏这现象,更体现**这一概念。“鼓瑟吹笙”音乐对人们精神振奋,为宴饮更添愉快气氛,再加上适度饮酒对神经的放松,人与人之间超越了等级的隔阂,个人更容易融入群体中,这个**的环境使每一个都沉醉在精神的共鸣之中。通过以上的品读,《鹿鸣》所体现的**和理想之道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正如**人赫伯特所指出那样,“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利益影响的外在存在;恰恰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以生动表现并获得它最大的灵性。”我觉得,这也能对《鹿鸣》解读中,道出这首宴饮诗歌的精髓。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6)

——礼记学记读后感5篇

礼记学记读后感1

  《礼记·学记》开篇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武帝所制定的教育**后,*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选择儒家的教学思想为国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们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常思维的方法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处事待人接物的纲领有: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书真正能帮助大家都获得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读本及参考教材,亦同时启迪我们父母师长们应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育。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强国之本。”今天,我们给儿童最好的基础教育无过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圣贤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推动。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位耻。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决不乱吐痰,乱扔纸,损人利己真可耻。

  姐妹重圆读书梦。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事迹,“弘扬**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让美德世代相传。

礼记学记读后感2

  课堂练习,试卷中“名篇名句”题涉及到《礼记·学记》的一个句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同学没有写上。再联系以前试卷中出现过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句子,我感到是时候集中学习《学记》了,于是我整理有关资料,为同学们印发了《学记》全篇,并把它作为课文来研读。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我国古代比较早和比较系统的教育专论。它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作用、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深刻的启发意义。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除了完成词句理解外,有意展开思考有关教育的问题,产生了不少感想,我们分几个部分来谈。

  今天我们先看开篇两段: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两段谈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其中“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关键句,它站在治理国家、管理和教化百姓的高度来谈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实在是了不起的思想。

  于是我们不禁需要反思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

  第一,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们仅仅把教育当成培养人才的途径,当作为经济服务的**,而忽视了教育和受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中学教育已经彻底沦为“应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和就业,教育的过程就只剩下了做题和考试。

  我们过于强**育的功利性,重视教育的短线作用,而对于教育“培养健全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等则**淡化甚至排斥掉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这实在是教育悲哀。

礼记学记读后感3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呻,朗读。占,音(chān),同“觇”,注视。毕,竹简,这里指书。“呻其占毕”意为“盯着课文大声朗诵”。讯,告知,告诫。“多其讯言”意为“一味地灌输”。

  及,急迫。数,音(shuò),多次。“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意为“一味赶进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悖,违背教学原则。佛,音(fú),佛戾,违背,违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是说教师在施教中违背教学规律,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实际。

  隐,痛恶。疾,怨恨。“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意思是,由于教师教学不当,使学生痛恶自己的学业,并怨恨自己的老师。  这一段列述教学上的种种失误,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警示。

  失误一,教学形式单一,死记硬背,满堂灌,使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缺少**思考,不能融会贯通。

  失误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研究学生的学情,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失误三,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不能从学习中体验收获和快乐,使学生产生厌学、厌师情绪。

  《学记》很早就注意到教学中的弊端,并明确提出警示,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甚至根深蒂固。

  2008年12月我们在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实地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并根据我校实际,实行了“新课堂”。新课堂的宗旨是: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者、指导者、激励者、评价者;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大进步。如今,新课堂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新课堂已开出灿烂的花朵,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礼记学记读后感4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自小耳濡目染,谁都能说几句论语中的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话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然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为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令我受益匪浅的话语却又很多很多,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在教学中我也常常用这句话教育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乱说话就会影响其他人,这样你就是把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强加在了别人身上,在教育中我也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不把自己都讨厌的事情强加在学生或者是家长身上,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再三,真正做到“教育”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告诉他们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

礼记学记读后感5

  课堂练习,试卷中“名篇名句”题涉及到《礼记·学记》的一个句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同学没有写上。再联系以前试卷中出现过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句子,我感到是时候集中学习《学记》了,于是我整理有关资料,为同学们印发了《学记》全篇,并把它作为课文来研读。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我国古代比较早和比较系统的教育专论。它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作用、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深刻的启发意义。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除了完成词句理解外,有意展开思考有关教育的问题,产生了不少感想,我们分几个部分来谈。

  今天我们先看开篇两段: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两段谈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其中“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关键句,它站在治理国家、管理和教化百姓的高度来谈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实在是了不起的思想。

  于是我们不禁需要反思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

  第一,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们仅仅把教育当成培养人才的途径,当作为经济服务的**,而忽视了教育和受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中学教育已经彻底沦为“应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和就业,教育的过程就只剩下了做题和考试。

  我们过于强**育的功利性,重视教育的短线作用,而对于教育“培养健全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等则**淡化甚至排斥掉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7)

——礼记大学读后感5篇

礼记大学读后感1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第一章里的句子。意思是《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所谓*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气和。《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就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礼记大学读后感2

  《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是四书五经当中最短的一篇,共十一章,仅有1700字左右。虽然很短,但却讲出了一个人由凡转圣的途径,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修德行、钻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生受益无穷。退可善其身,进可报天下。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觉得这条可以作为所有大学的校训,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吗?再看看当今的'大学,仿佛离这三条基本的方向还相差的挺远,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后这本书还说了实现这三条基本方向,实现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而这八条途径又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意修身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是给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寒窗苦读十几年多数是为了金榜题名。但**大学我又不免迷茫,我们要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呢?再没有老师象以前那样时刻**自己了,我们只能靠自觉。所以我们要去认识事物,接触事物。只有彻底研究事物的原理我们才可能获得有用的知识。关于做学问,《大学》里引用了一句《诗经》中的话“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学问就像磨制一块精美的玉器那样,需要反复的为之,精益求精。做学问如此,磨练德行也是如此。接着又提到了诚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说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我们可以不求自己有多高尚,但在待人接物方面至少要做到真诚吧。以心换心才能走得更远。

  把《大学》读了之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醍醐灌顶的感觉。希望此类的国学经典能让更多人受到教育启发。

礼记大学读后感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礼记大学读后感4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它的意义简释如下: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上自国家元首,下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其中格物理解为: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理解为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他们的关系是: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在生活和教学中,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学生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天下的始发点。

  在工作中,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学生。

礼记大学读后感5

  “有教无类,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句话出自《礼记》。“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而言,它的意义就是:身为师者,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为一个人过去不好的经历就在学**放弃他。“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是讲的学习方法,指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不要一味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正如谚语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教师来说,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合理运用学习中的正迁移。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勤于学习。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强化**理论,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级时,有几个小朋友作业很是潦草。针对此,我采取了鼓励为主的强化教育: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朵小红花,连续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2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种积极强化的方式,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了他们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与孔子提出的“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善教者,虽逸而功倍,不善教者,虽勤而功半。”

  我班邵阳小朋友有着极强的暴力心理问题。经过两年来的观察了解,我认为原因在于幼年时的攻击毛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为其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道德意志,他虽然知道不好,但却**不了自己。对于这个孩子,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轻视他的时候,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可怜和可惜,我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尽心尽力教导每个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我静下心来首先分析了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早期教育是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加以重视,认为孩子之打架无所谓;亦可能方法简单,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于是我与家长联系并引导他们对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学校教师继续做工作,毕竟孩子打架的次数在减少,要给予巩固;同时找建议他们求助心理医生,给予矫治;多鼓励邵阳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或公益劳动,使其过剩的精力有正确的渠道排除,同时也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

  令人欣慰的是,进入三年级的邵阳有了很大的进步,成绩也有所提高了。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8)

——《诗经》读后感12篇

《诗经》读后感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在初二我学习了关雎与蒹葭。准确的来说只是自己粗略的了解了一番,却也有一番有趣的滋味。

  关睢写的是男子追求女子。属于民歌,重章叠唱是典型的《诗经》艺术特点。它同样具备,它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民谣又是古诗。孔子说:“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只因它其中内容的品质。男子追求女子,喜悦而不低俗。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却又想象得之的美好情景。这便是孔子所说的乐而不*,哀而不算的真正含义。其次,因为孔子的一句评价,我偶然发现孔子总结十分到位,简短但又十分精辟,让我对孔子又多了几分想深入了解的兴趣。

  如果说关雎是一首优美的恋歌,那蒹葭就略显文雅。蒹葭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副萧瑟凄凉的晚秋画面,同时他还展现了对爱人的追求,向往与相思之苦。虽然全文只有短短的三章。但从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具有强烈的渲染力,主人公的感情也随之逐层加深,一直渲染和烘托着气氛。全诗的旋律优美,强大的感染力,让每个人都足以感受到主人公所思慕的人的情感,已对一人求之不得的焦虑惆怅。让人深陷其中。两首诗歌同样运用了重章叠唱,使文章节奏感变强,形成了一种圆环的美,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可能因为这两首诗歌勾起了我对《诗经》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发现……《诗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风,雅,颂,诗经还是国风,它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是民族文学万中的幽兰,香溢后世。它不仅丰富了*的'文化语言。影响*的文学,还影响了*人的思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中还有许多名人名言,比如*引用过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意思是“没有人不肯善始,但是很少人可以做到善始善终。”或许只有做到每件事都善始善终,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当然我们现在用的成语也还有许多来源于《诗经》。比如:孔武有力(威武有力量),投桃报李(别人给我送来桃子,我给别人李子做回礼)投桃报李更是告诉我们应该友好相处,礼尚往来。后来,《诗经》甚至用于人名来寄予美好的希望,比如孔明就选于《诗经.小雅.楚茨》中的“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还有拿过***奖的屠呦呦,呦呦两字出自于《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高。”寄托了父母对未来美好期望,似乎也注定的她的一生与一株小草连在一起。曾经,她用一根草改变了世界,因此获得了***奖,是*至今获得过最高的奖项。她的一生难道不够辉煌?

  其实人本**,只因知识丰富人生。哪怕是劳动人民口头的创作,也最具价值的,它们同样开创古代诗歌光辉传统,对后世产生长久的影响。而这就是《诗经》。

《诗经》读后感2

  战“疫”期间,一些暖心的诗词载着满满的祝福和问候,给这个寒冬带来了不少暖意。“山川异域,风雨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优美灵动、余韵悠然的诗句,在一片“加油!必胜”的铿锵语境里,让我们体会到另一种温柔的力量,感动的同时也在心中感叹:原来我们*的诗词是如此之美,如此让人回味!

  就好比这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衣裳。出自于《诗经·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诗篇。他们表现出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相召唤来、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据史学家考证,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而《诗经》则是一部记录商朝之后周**社会面貌的诗歌总集。孔夫子曾说“不读诗,无以言”。《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是*现实**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里的喜怒哀乐,和我们现在没有区别。我们所遭遇的,古人也同样遭遇过。那么怎么才能读懂读透《诗经》呢?

  要说到以更加鲜活、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使广大读者以直观、直接的阅读体验来领悟《诗经》的魅力,这本《诗经是一本故事书》就做到了。

  《诗经是一本故事书》由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福利所作。通过对传统的学术解读进行大众转化,将传统文化阅读者从枯燥的学术苦读中**出来,再现西周到春秋的生活细节。从饮食、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诗经》背后的真实故事、周礼**进行全景式呈现,使读者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鲜活场景,达到读懂《诗经》、了解历史、悟透周礼的“三重阅读”效果。

  有没有想过,高高在上的天子请你吃饭,吃完饭还要满脸真诚的以礼相赠?这不是在做梦,而是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周天子身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被请的客人正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周天子与宾客们一边欣赏着宴会上的音乐,一边相互敬酒,周天子此时的劝酒词就是“示我周行”,让贤良的宾客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与劝酒词相伴的礼物,有时是上好的布帛,有时是车马,**着天子最高的礼遇和求贤之心。当然,想要得到天子的礼遇,必须是当世的贤者,作为贤者,不只要学问深厚,有**良策,个人素质也非常重要,就拿“射箭”来说,是当时**的必修技能。各诸侯国的国君自己也都有上两下子。因为两个诸侯国互相访问之时,“射礼”是国宴中的必备流程。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当了**后,如果天子想要对其进行调整,提拔等,除了要有旨意下发,还要赐给相应配套的官服、饰品、器物等等。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这样隆重的场面发生在了西周时期的康王时代。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诸侯们要来朝见天子,天子拿什么给他们作封赏?手头即便没有啥可赏之物,也要赏给他们骏马和车辆。还可以拿什么赏赐他们呢?一袭黑龙袍和重彩衣裳。

  仕途顺利,便可以想着成家了。那么如何去向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呢?现在我们可以赠送玫瑰花、戒指等等,那么在西周时期,怎么表达呢?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意思是说有一个英勇的男子从野外用白茅把杀死的麕包起来,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子,向她求婚。描述的是普通男女纯朴的爱情。麕属于鹿的一种。白茅则是开白花长草。小伙子用白茅不仅仅是为了夸赞姑娘纯洁如玉,还想通过这个寻一个好兆头,盼望早日结婚。

  《诗经》中诸多的诗篇通过一种“温柔敦厚”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的一些影响,到今天都仍然在对国人起着无形的指导作用。

  读《诗经》,是一个心灵溯源的过程,是一个跨越时间,寻找自我的过程。而品读《诗经是一本故事书》,使读者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鲜活场景,唤醒沉睡的诗性和情感——越古老,越美好。

《诗经》读后感3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与古人原本相隔于遥远的光阴*,却因为有了这座跨越古今的桥梁,我们才得以与古人心意相通。诗歌的美妙,令人无法猜测,看似*淡的字眼,简单的韵律,却能千变万化,让人回味无穷,咀嚼出万般韵味,万般情意。

  诗词歌赋中,最迷恋的是《诗经》。诗经,这个名字本身,就渗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来的甘汁还是那么有味道,无尽回味,透着沁人心脾的诗意。

  读过诗经,她有一种古朴诚恳的美,像极了我见过的一种花——粉簌簌的`流苏。我记得张晓风女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我给那棵花树取一个名字,我就要叫它诗经,它有一树美丽的四言。”这棵花树就是流苏。流苏与诗经,诗经与流苏,如果要我给诗经起一个名字我就叫它流苏,它有满腔纤细的花香。

  据说,那些关于诗经的故事,长达六百年之久。六百年,从西周时期一直到春秋中叶,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那些还尚不识文明烟火的古人,就已经懂得如何运用那些优美的文字,来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奔放的情感。

  那时的人们是最淳朴的,天真的,用最*凡的文字诉说内心的感受。当一个人的身心,在某一个午后,完全进入一种恬静的状态。那些带有灵动气质的诗句进入心扉,带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神秘朦胧美,营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宁静,送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震撼人心的宣言,画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青涩爱恋。那是一场灵魂盛宴,是美的潜移默化。

  在《诗经》中情感之事总是特别美好,少年的难开之口,少女的矜持缓步以及艳若桃花的容颜,都弥漫着潮润的雾气与悸动的氛围。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愿,那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新,那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难收。不过是在某个时间有过一面之缘的铭记,便从此日思夜想困顿不已。这美好的情愫也随着冷黄纸页与口口传唱而新鲜如昨。

  当然,若《诗经》中仅有爱情,纵是最浪漫的诗篇,多了,也会觉得轻浮。《诗经》中,也不乏战乱流离、忧国忧民的诗篇。

  激荡了故国的热土,沉重的伤怀和悲怆的呐喊响彻天地。但《诗经》中却将这种情感化为叹息。不但如此,即便故国成为废墟,宗庙毁于炮火兵戈,多么激愤的感情到了《诗经》之中都会转化为轻轻几句的哀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欲坠之躯步经昔日繁华的宫殿与宗庙,所有生长的禾苗都在祭奠着盛世的荒芜,见证着**的**与衰败。

  一卷一卷风、雅、颂,重读似叹息,轻读犹如耳语。没有撕心裂肺的喊叫与哭泣,有的只是年复一年回环往复的叹息。

  同时,《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描绘了一卷社会与历史的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在《诗经·国风·七月》中,可以看到**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向不劳而获的**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阶级直接展开**,以便取得生存的**,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撇开一切背景,《诗经》只是《诗经》,朴素悠远,宁静自然,继承了华夏民族一贯的淳朴与稳重,却不乏清新隽永的文风。

  《诗经》是一树绚烂的繁花,承载着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被后人概括为的“风雅”精神。

  这树绚丽的诗词花,始于西周,终于春秋,诗中的千古繁华,人间乐事,像一缕清风,一朵落花,一叶小舟,从远古涌来,向未来奔去。

《诗经》读后感4

  呦呦叫的小鹿们在野地里边吃艾蒿,一边相互呼应。人们也在一片琴瑟鼓笙中,一边宴饮,一边招呼嘉宾。这是《鹿鸣》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一片热闹却一片典雅中和的气象。

  《鹿鸣》作为一首经典的宴饮诗篇,颂扬礼乐精神,但是并不在意对具体纲纪的强调,摆脱了对维系一个****各项法则的陈说,回归到了宴饮本身应有的安详和快乐。而这种安详和快乐,正是由宗族的团结**,必要的武力支撑,以每一个参与者的品德**形成的。宴会上的琴瑟合鸣,营造出一种热烈和睦的气氛,烘托出参与宴饮主宾都是高尚文雅之人。着意对一种生活境界的歌唱,而这种超越的生活境界就是礼乐**,人们世世代代不断追求的理想。

  宴饮是一种仪式。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喜事、丧事,纯粹满足我们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是,这种吃喝这种所特定形式表达的意义。人的饮食与动物的饮食之所以有不同,就在于它已不单是为了延续肉体生命的必需。

  从古到今,宴饮在*从来都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人们赋予它特定的内涵,用它表达某种意义。尽管宴饮作为一种仪式,它的地位却没有祭祀那么正式和庄重,但宴饮却是祭礼无法替代的。如果说祭托是以庄重方式进行的仪式,那么宴饮则是以轻松方式进行的仪式。

  人们在觥筹交错、大快朵颐、笙歌乐舞之中,制造出为了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人们借了饮酒吃肉这一机会,突破*时的社会规范的约束,暂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放松*日里紧张的情绪,让受到压抑的精神和肉体得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聚会通常选择聚餐作为更进一步的沟通一个重要途径。聚餐中轻松气氛,更让每一个人都融入其中,取得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宴饮便达到了人自身精神与生理的**,人与人之间的**的理想。

  据文献记载,周代各种典礼都离不开乐器的伴奏,诗篇《鹿鸣》歌唱伴奏这现象,更体现**这一概念。“鼓瑟吹笙”音乐对人们精神振奋,为宴饮更添愉快气氛,再加上适度饮酒对神经的放松,人与人之间超越了等级的隔阂,个人更容易融入群体中,这个**的环境使每一个都沉醉在精神的共鸣之中。通过以上的品读,《鹿鸣》所体现的**和理想之道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正如**人赫伯特所指出那样,“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利益影响的外在存在;恰恰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以生动表现并获得它最大的灵性。”我觉得,这也能对《鹿鸣》解读中,道出这首宴饮诗歌的精髓。

《诗经》读后感5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文化,因此**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

  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读后感6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的**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我们的结局是那么的完美。

《诗经》读后感7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几千年来,华夏大地孕育出了灿烂的诗歌文化。秦汉之时,汉赋辞藻极尽华丽,乐府叙事荡气回肠。唐宋之际,有谪仙人的浪漫潇洒,也有杜少陵的忧世伤民,有苏东坡的豪气万丈,也有柳三变的醉心繁华,浅酌低唱。华夏文明里,诗书代代相传,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诗经》。两千多年前,中原人烟稀少的旷野中,纯朴的先秦百姓的兴之所至,放声高歌;嘉宾集聚的欢乐宴席上,所奏之乐悠扬清雅;伴随着繁琐周礼的肃穆颂歌在庄重古朴的庙堂奏响。他们所歌之词便是《诗经》的来源。周代的先民们把汉字的音韵之美以诗的形式传之后世,同时传承的,还有那精炼文字中深厚的文化土壤。

  “百善孝为先”,孝之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诗经》中便有很多相关诗句。《蓼莪》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道尽了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体察与感激。《凯风》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则以吹自南方的和暖之风起兴,把尚在幼年的孩子比作“棘心”即幼小的酸枣树。小枣树在南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就像母亲用温暖的爱抚育我们长大一般。如今,当我们吟咏起这优美的诗句,脑海里也不禁会浮现这样的画面:蹒跚学步的幼儿身边,总少不了父母温暖而有力的大手保护;成长的路途中遇到挫折,总少不了父母的安慰与鼓励;当孩子长大,即将远行,总少不了父母的担忧与叮嘱。光阴荏苒,孩子从柔嫩的树苗长成参天乔木;岁月如梭,却也使父母沧桑了脸庞,花白了鬓发。自《诗经》始,历经千年,一代代的父母对他们的子女付出无私的爱,历经千年,一代代的**儿女亦在感叹:“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中父母子女间的温情体现了先民们对世间美好情感的歌颂。然而许多美好不能长久,因为它总被**打破——那便是战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纵使边关烽火不绝,华夏子民们却从来不是好战之人。征人思妇,自古有之。还记得那句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那便出自一位离家征战的.士兵之口。这是他对妻子的誓言,却也因战争变成了奢望。而在家中的女子们,则是“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以至于采摘卷耳时都无法集中精神。千百年来,战争使多少妻儿离散,使多少家庭破亡。到如今,世界在高呼和*,但战火仍旧未熄。处在战乱中,最无辜又伤的,却是*民百姓。炮火声不绝于耳,**的恐惧日夜相随,饥饿与疫病更使他们的生活被黑暗笼罩。而*人民是幸运的,我们享受着安定祥和,我们不用担心美好家园顷刻变为断壁残垣,我们不用担心无情的炮火将我们与亲人阴阳两隔。因为我们生活在爱好和*的*,因为自《诗经》始,先民们便把和*的种子深埋心中,代代传承。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上古淳朴自然的民风贯穿于每一首极富韵律的诗歌中,造就了诗经的“思无邪”之美。在《诗经》中,人们是那么直率地抒发着他们的情感,他们赞君子德行高尚温润如玉,他们讽小人无德不死何为,他们欢欣于他人相赠之物并要投桃报李,他们感叹国家昔盛今衰而痛彻心扉。对于德行,对于为人处事,对于个人发展,对于国家兴亡。《诗经》以精炼的语句包含了世间万象。读诗经,我们能懂得去赞颂美好,揭露丑恶;我们能懂得礼尚往来,相互赠答的处世之道;我们能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这许许多多的情感,自诗经中源起,经过浩如烟海的经书典籍的传承,已融入每个**儿女的骨血之中,不可割舍。

  溯诗歌之源,我们感受优美文字中浓烈的古韵清香,溯诗歌之源,我们回顾精炼语句中灿烂的思想光芒,溯诗歌之源,我们追寻传统文化的起点,感受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变迁。

《诗经》读后感8

  《诗经》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很多的片段值得我们去思考,今天我读了诗经中的《蜉蝣》有很多感慨想抒发。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是一种很小的昆虫,他的生命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一般情况下都是朝生暮死。他们在空中飘舞时,姿态优美动人,死后坠落地面,死后坠落地面能积一厚层。因而,这个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

  读完这段以后我觉得虽然这首诗很短,但是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相比蜉蝣我们的一生是漫长的,我们的一生往往有几十年。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生命其实也是短暂的,我们也会经历**。在历史中,我们也许就像蜉蝣一样短暂。蜉蝣有着美丽外观,却抵不过时间的煎熬,我们应该怎样独孤我们的一生呢。

  阮籍在《咏怀诗》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保尔·柯察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而**。”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大的理想和报负。但是在这篇短短的《蜉蝣》里我学到了,我们的人生不能虚度光阴。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去。

《诗经》读后感9

  《诗经》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你以为寥寥几言便能铸就《诗经》吗?世间的诗甚多,或因发泄太尽而流于刻薄;或因随波逐流而流于浅俗。《诗经》是心,一颗古色古香又温润如春的少女心,明媚,带着烟花绽放的绚烂,很迷人,很美好;是雨过天晴时的彩虹,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的雪白的花;《诗经》出自忧伤,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

  在某种意义上,《诗经》就是心的追求与寄托,是一种哲学意味上的诗意与缠绵,是大爱无声的震撼与感伤!

  《诗经》就是为绝美存在而诠释的言语,就像《诗经*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试问能与之媲美的能有几何?只是读起头一句,已教人心头荡起涟漪,迷乱朦胧中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若桃花的女子。

  最迷恋的一句,当属《诗经*郑风》中的那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四个叠字有声有色,情真意切,像一抹春光泻下树梢般明亮生机,仿佛把思念拉至海角天涯穿成情思,寄挂在他身上,绵绵无绝期。

  他一袭青衣,将她的思念也莹然染成了青色。思念之情在澄澈溪水上久久缭绕不散,青青的树缀下几点荫蔽。思念如水涣涣,女心似影悠悠。这是怎样艳羡的绝美,尤其是“悠悠”二字,道尽的,是思念若汩汩清泉流淌心上,源源不断,让后来的人无不心有戚戚。因为世间星星点点**太多,我们很难对一个人保持如此心无厌倦而思念至诚,所以,这二字恰好圆满了抽象情感的形象,也圆满了人心的憧憬——希冀着与有缘人缘定三生,在三生石上留下一个完美的笑容,那样**,又那样甜蜜。

  像这样驻入心房的诗,《诗经》中若瀑布一样一泻千里,洋洋洒洒,很多。我几乎就是在它的熏陶下长大。我像初睡乍醒的人儿,一伸手就捉到床头新鲜得能泛出清香的阳光——读到《诗经》,这样心意甜美,却不是韶光一现,仿佛千年古莲盛开在心田,时时有清香缱倦缭绕,这种感觉,很*淡,但很幸福。虽然这是忧伤的诗,字字句句如同伸展着花刺的忧伤就像大风里的玫瑰,一不小心就刺伤人。可它也是脆弱艳丽的诗,就像大风里的芍药花,脆弱与艳丽散落一地,却留下永恒的芬芳。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并不是迷恋《诗经》,而是迷恋在《诗经》中漫漾的一种女子特有的情调。天气寒了,白霜已降,蒹葭黄了,秋水已瘦,而思念,日夕不收……这种翩翩气质,只属于《诗经》中的女子,只属于那些“在水一方”伊人的灵魂。

《诗经》读后感10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二、学习两首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三、体会两首诗的现实**创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学诗重在熟读背诵,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和艺术美。

  二、两首诗表现手法同中有异,可作比较式讲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学习《伐檀》,重点体味古代**们在对***贵族不劳而获的强烈的责问和讽刺中所流露的愤懑不*的情绪。学习“兴”的用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新课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一个诗歌单元,从形式看,除了*同志的《诗二首》外,其余的都是新诗。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格律的束缚,**灵活,易学易懂。*同志在50年代初写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指出,要学好旧诗,因为新诗是从旧诗发展来的。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现在,我们就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学起,先学第1首:《伐檀》(板书)

  二、疏通课文。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板书)“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诗经》读后感11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书页慢慢增厚,我宛若见到了午后那温暖的阳光,轻摇的柳条,还有山坡边的轻声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的词汇,也没有万分柔弱的语句,在我眼中,他是午后那温暖的阳光,是那轻拂的柳叶,是那低声的吟唱。他虽有枪林弹雨般的烽火,却抹灭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温情,缺淡去了那一份娇柔。

  《诗经》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文学的源头。明人方孝孺早就说过:“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近人梁启超则认为:“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诚如胡适所言:“《诗经》在*文学史上的位置,谁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古的有价值的一部文学著作,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由此可见,《诗经》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代替的崇高地位,而且也是**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最可信赖的物化形态之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表现了一个青年男子思念心中爱慕少女,睡梦中都渴望与她结成伴侣的炽热情感。闻一多《风诗类钞》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女子出嫁的颂歌。方玉润《诗经原始》曰:“此诗气体稍轻,故不得与《关雎》并,次《螽斯》后,别为一乐可也。然以如花胜玉之子,而宜室宜家。可谓德色双美,艳称一时。”

  轻轻翻着一篇篇美文,转眼间,眼前不再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甜美的爱情,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股对时事的评价,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那**者**的叹息——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此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和**,向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诗斥责卫国**者不守礼法,厚颜无耻。

  篇篇诗词,书写了代代历史;句句佳话,表达了人民的向往。

  《诗经》,一本****的书,一份渊远流长的情。他用那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朴素。他,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美丽,一份清新,是天空中那洁白、轻柔的云,在人们的心中轻轻飘荡!

《诗经》读后感12

  《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间诗歌305篇。谈到它,我们都不会陌生。首先想到的会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纯情诗句。它广为流传,并非没有原因的,因为它讲了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漂亮好的女孩,谁不想追求呢?但是这句话,真正解读起来呢,又有什么样的不同体会呢?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近到它的“关关”叫声,在那思慕男子的女子听来,也是在呼唤自己的爱人。古代传说雎鸠雌雄形影不离。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雎鸠被说成是贞鸟,是爱情忠贞的象征。但是!其实据考证,雎鸠不是斑鸠,而是鱼鹰,《关雎》并非雌雄和鸣,而是以鱼鹰在河州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

  这就是解读之后的诗经。可能与你臆想当中的情景不一样,但是这确实事实。人们总是趋向于完美,把东西都往好了方面想,也从中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灵魂营养,我感觉这就足够了,不用非得在乎讲的事实,你自己认定的事实、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的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由于诗经中所涉及到的诗歌太多,我也不可能一一解读。我总结了一下他们的特点,发现诗经中以女性为主角的诗有两多,弃妇诗多,思妇诗多。弃妇诗又多以悲情见多。我读这样的诗,总是感觉读不下去,读着读着心里就来气。一个女人,被男人抛弃了,那个男人固然不对,固然应该受到社会的唾弃。但是你被抛弃了,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还整天哭哭啼啼悲悲切切,丝毫没有振作的迹象。看到这里,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就是一个男人吗?没了他至于这样要死要活的吗?如果那个男的回过头来看你那样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本来想和好的心,瞬间又会蹦碎的。也许我现在是以现代的眼光去思考的,环境不一样,心态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是这样一个形象,描写在书里,会对多少*女性产生影响呢?不过幸好我发现,现在这种影响越来越小了,现在的女人们,似乎都看得开,分了就分了白,也不差那么一个。反而觉得男人越来越变得跟诗经中描述的怨妇似的,动不动就为情跳楼**,甚至前几天看网上一男的为了求女友不要分手,竟然当众下跪!可耻啊!我真想上去甩他两个耳光,告诉他像个男人!没想到几千年的怨妇形象竟然出现在了当今的我们男人身上,悲哀。

  相比之下思妇诗就好很多。有人说思念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白色的花,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像天暗下来独自点亮的一盏灯火,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忧伤而美。我深有感触。在诗经中有这样几首是写的很好,比如《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一个女子在思念他远役的丈夫,思念使她无心劳作,在路边采苍耳,很长时间也采不满一小筐,到最后,她索性将筐放下,在大路边张望,惦记着远方的他。我看完之后,心理非常纠结,感到了一丝温暖,却很快又被悲凉所代替。哎,相爱的人们啊,为什么不能在一起,非要将他们分开拿思念折磨他们。是啊,想一个人的时候,真的是无心做别的东西,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体会。这种思念,带给人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两个人见面的那一刻,幸福感是多么的强烈!说道这里,我不禁又想到了异地恋,这个深重的话题,哎,还是不要说了,**者迷啊。还有一首非常有意境的诗《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我不得不说,诗经其实是一部女人内心解读秘笈,恋爱的人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虽然那几千年过去,但是女人们那柔软的内心却是没有变化的。从诗中我们解读出的委婉含蓄的意思,其实就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是限于矜持,所以男生要主动解读。!!怎么说到这里了呢,好像有点跑题了,但是这是我读诗经切身感受到的,也会是我的一份财产吧。分享一下,就不收钱了。

  《诗经》博大精深,我读懂的,也许只是表面内容,其实他还有更加深厚的内涵在里面。就像人们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诗经》也是这样。它带给人们的不是死的刻板的东西,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思想。我们不同的人,从中获取的也不同,但是只要找到了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那一部分,就值了。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9)

——诗经读后感作文

诗经读后感作文1

  *是一个诗的**。诗是*文学的正宗,读诗和写诗是历代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先秦至五代的漫长历史时期里,*的诗歌创作一直没有间断,涌现了为数众多的杰出的作家和光辉灿烂的优秀作品,不少诗人及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传统诗歌,博大精深,雄健典丽,宛如一部色彩斑斓的画卷,以不惊风雨泣鬼神的宏伟乐章。在漫长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大诗人,他是耸立于东方的一个又一个诗歌的泰山。放眼世界文坛,*的传统诗歌是独特的,是无与伦比的。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读经时,讲求语速、语调:要求语速不急不徐,语调抑扬顿挫。现在一般人一切都讲求快速,有的人听到读经读得这么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实读经就是让我们的心能静下来。一个人能定得下来,才有能力思考,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慌张、忙乱。心定功夫的培养,就是由*素来训练的。训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读经。读经既简便易行又不用花钱,每一个家长在家里就可以辅导孩子培养这种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现代常说的训练沉稳、从容的心理素质。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安定的维系都有赖于这些圣贤遗留下来的智能和经验。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3篇(扩展10)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诗经》读后感1

  我一直认为古代的女子是何等的悲哀,每天被禁锢在闺房之内,只能对着蓝天白云发呆,望着窗外的春色唉声叹气,因为再美好的春天,再绚烂的风景终究不属于她们,小小的三寸金成为她们以梦为马,执剑行天涯的障碍;而**社会要求的三从四德,女子五才便是德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从灵魂深处约束着他们。但《诗经·葛覃》却让我看到了她们别样的生活。

  虽不能像现代的女性一样可以旅游观光,畅所欲言,在生活中与男性一争高下,在社会中撑属于自己的起半边天,但是她们却用自己豁达和乐观,拥有了自己的云淡风轻,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她们却用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虽是朝夕相处的谷、间,常见的葛藤、黄莺,却在她们的眼中如此之美,她们通过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让繁重的生活变得兴趣盎然。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慧眼是处于繁华都市,喧闹社会中的我们所欠缺的。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想尽一切办法放松。为了找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我们不远千里,欣赏名大川,大漠落日,最后却发现看景不如听景,眼前的美景只是徒增了我们的遗憾罢了。而诗中的她们却用自己的乐观,自己的豁达欣赏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她们视夫为天,却又自强自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蔓延在间的谷中的绵长的葛藤,在她们的手中千变万化。把它割回煮在锅中,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是织成细布,或是织成粗布,让那萋萋满谷的葛藤,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做成自己和爱人喜欢的衣裳,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享受自己辛勤劳作带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快慰和自豪啊!她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诗经·葛覃》为古时的女子证言,她们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仍然不缺乏色彩。正如我们常说:心中若有桃花,何处不是水云间?现在如此,古时依旧。

《诗经》读后感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的**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我们的结局是那么的完美。

《诗经》读后感3

  寻遍所有的名词,我认为把《诗经》比作为晴朗的夜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诗经》中的每一篇则是夜空中最独一无二的星星。起初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诗经》中篇目的数量,一共三百零五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独是目录中的篇目名称就已经令我眼花缭乱。可是,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在这《诗经》中哪怕是信手翻开的一面,都能体现出它自身的千载独步的美。《诗经》就如同星星一般数量繁多,但每一颗都熠熠生辉。

  在我轻轻地拈起《诗经》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沉重的分量。这里面的文字已然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不由得对其中所描述的当时的普通生活也产生了肃穆的敬意。所有当时的故事,无论和*或战争都在那么一瞬间定格在了曼妙的诗里。也许是口口相传,也许是用文字记录下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最终它们都一起静静地躺在岁月里等待着一个又一个人去翻开它们,感受它们的伟大和美丽。《诗经》就如同星星一般沉静却又历史悠久。

  “最美不过诗经”这句话相信人们都已有所耳闻。而《诗经》所美之处不仅在于它历经沧桑的瑰丽,更在于蕴含在其中的真情。

  在仔细阅读了《诗经》中的几篇名作后顿时百感交集。例如《蒹葭》用了起兴的手法,描绘出了一派朦胧的场景,但这其中表达的情感却是非常强烈的。虽然关于其中的感情是有争议的,有寻求所爱慕之人一说,也有追逐理想与追求一说。可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它所表现出的执着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再例如《关雎》、《汉广》等,它们都是用最柔美的语言汇编而成,但却表达出了最迫切的思念。每一字、每一句流露的都是发自他们的内心的真情。正是这种略加修饰的真情令人感同身受却又不会感到失去意境。就如同星空一般闪耀动人,却又令人感到沉醉。

  在合上《诗经》的一瞬间我却又获得了另一种稍稍不同的感叹:原来当时的人就拥有各式各样的细腻情感,包括离别时的悲伤,遇喜事时的快乐亦或是追逐理想的焦躁与执着。而且早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来使作品变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有那么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我与古人是相通的,我与他们都曾观望过同一片星空。

  夜空点点,繁星闪烁。《诗经》也将会像永恒的星空一半,成为一代又一代所流传的**经典。

《诗经》读后感4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文化,因此**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

  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读后感5

  《诗经》是一枚月亮

  早都知道《诗经》是浪漫**的源头,但面对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时,却感觉好无韵味可言,索性就将它丢在一边,结果让我错过了这么一本有价值的书。

  《诗经》是咖啡,那么《诗经是一枚月亮》则是咖啡伴侣,越嚼越有味,于是,我翻开它享受品咖啡的过程。

  《诗经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个细腻温娴的女子。她将《诗经》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来。其中,使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宣其室家。”原以为“逃之夭夭”是正确,这里只不过是引用而已,经过反复酌想得知,“桃之夭夭”才是比较原始的表露。这句诗大概的意思是说,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觉得《桃夭》该是一首歌:“桃花盛开朵朵艳,桃林内外红缠绵;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乐天天。”在这“桃”上,“桃”可以引申为桃花林,桃花运等。

  现代社会,有不少人都幻想着自己能有一次美丽的桃花运。可这毕竟是幻想,有幻想就会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有又一次桃花运,然后从此“飞黄腾达”。事实证明80%的女生错过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你心仪的对象也看中你吗?女生有了桃花运便会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运只是一次美丽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剧,男主人公是多么耀眼,我们更不是黄蓉和郭靖能在桃花岛上看桃花。所以,现实点,学着《诗经》中女主人公快乐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诗经》中所描绘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纯真的,的确,在那个时代,一个没有被金钱和地位所污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朴实,比较真诚的。相反地,谁能想到过了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在为生活所奔波,所劳累,忘记了我们比较初的目标,迷失了自我。若我们都静下心沉下心来,翻开《诗经是一枚月亮》,你一定不会对《诗经》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厌倦,找找自己的内心,聆听自己比较真实的声音。

  《诗经》是一个月光宝盒,流注了无限爱意与温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见比较本质的自我。

  一行诗句,无限思量。

  真好。

《诗经》读后感6

  叩开诗词的门扉,走入《诗经》的世界,我第一次领略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空灵境界,明白了“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拥有诗情画意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诗经》之美在于静。它不同于现代作家所描绘的喧嚣都市。它的世界安宁祥和,拂去历史的尘埃,依然可以窥见诗中那个有着潺潺流水,暖暖斜阳,徐徐清风和袅袅炊烟的年代,恍然间,透过单纯的诗句,在你的心田缓缓开出一朵学名“静好”的花。

  《诗经》之美在于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少年惊鸿一瞥后,道出的青涩爱恋,是长河里始终飘摇的瑰丽诗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在最美的时光里,遇到对的人的坚贞爱情,是携手一生的誓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看到心爱之人身披嫁衣的欣喜若狂,正是因为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才会觉得她艳丽无双。《诗经》中的爱情令多少情人羡慕不已,而大抵只有诗词才能描绘出这般深情缱绻的爱情。

  《诗经》之美在于随。纵观全书,没有作茧自缚的宗教信仰,没有凉薄自利的思想观念,更没有硝烟四起的战争。这里只有着随性潇洒的华夏先民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宁静悠远。

  《诗经》是华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华,无论何时都带着惊心动魄的美。让人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魅力。

  华夏传统文明有着上千年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并在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改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文化,令世界为之侧目。

  尽管**文化十分优秀,却依然不被许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记得在一次阅读课上,我看《诗经》正入迷,忍不住轻笑出声,引得同桌好奇地凑过来,她扫了一眼便道:“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不着痕迹地掠过她手中的言情书,笑着说:“没什么,一本很有名的书,而且挺有意思的。”她不屑地朝我手中的书瞥了一眼,顺带附赠了一个看异类的眼神给我,才转回身去。我哑然失笑,心中有几分悲凉。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真切认识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这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诗经》读后感7

  我阅读过许多经典文学,但我阅读之前,阅读之时以及阅读之后,仍深深打动我的,还是《诗经》这本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阅读之前,我便早已被这些诗句吸引。其悠然的文学气氛,也开始在我心中弥漫**。那优美的四字短语拼凑成的奇迹,朗朗上口;那清晰明媚的田园画面,魅力无穷。在初中时,学了几首《诗经》的诗,再也忍不住,自己购置了一本。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带着吉他和这本《诗经》,在公园的一处坐定,翻开了《诗经》的第一页。

  第一首看到的诗是《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我至今仍深深怀念读到这句话的感动,因当时也在深深思念一位远方的朋友。“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也从中第一次认识到《诗经》不止是美好的欢乐与爱情,也有古人无可奈何的忧伤与思念。而这灵动的节奏,也让这悲伤添一股诗意,余音袅袅,久之不去。

  先前看《*诗词大会》,对《七月》也还有巨大的兴趣。这首诗,也彻底坚定了《诗经》在我心中的地位,更让我对美有一种直观的体验。我爱的,不只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天然趣味。还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何等美好的春日图画!更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豪迈与壮阔等等。这首诗既满足了我的审美要求,也有壮志豪情,天然趣味,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高三的一次假期,再次翻阅《诗经》,翻到《桑中》这首诗。“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不断重复的一句,显现着浪漫**的无穷妙处。尤其是注释中的拓展,提到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与之类似,更觉醍醐灌顶,心情极为畅快感动。甚至将此句写在课桌上,烦躁时一读,便觉身心轻盈,烦恼尽散。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诗篇。我曾为之陶醉,深夜尝试软笔摘录;也因此深觉文字之美,翻看新华字典来学习繁体字。即便可能忘记如何背诵,但细细品读每一篇,每一句的感动,震撼,享受,都将是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未来漫长人生中,不断滋润我,走好人生的道路。

《诗经》读后感8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神秘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宋国人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理想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贵人斩钉截铁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召伯遗迹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博大、崇高、深沉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语言,诗人用诗形式,抒写却是他们并不*静心灵。对爱自主追求,对**渴望,对正义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强烈,如此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善良,如此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词汇,美好事物,美好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情感与灵魂不是几件博物馆里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人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什么。爱,**,正义,是《诗经》永恒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心灵呼唤。

  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我们结局是那么完美。

《诗经》读后感9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 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读诗经有感作文800字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经典。

《诗经》读后感10

  呦呦叫的小鹿们在野地里边吃艾蒿,一边相互呼应。人们也在一片琴瑟鼓笙中,一边宴饮,一边招呼嘉宾。这是《鹿鸣》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一片热闹却一片典雅中和的气象。

  《鹿鸣》作为一首经典的宴饮诗篇,颂扬礼乐精神,但是并不在意对具体纲纪的强调,摆脱了对维系一个****各项法则的陈说,回归到了宴饮本身应有的安详和快乐。而这种安详和快乐,正是由宗族的团结**,必要的武力支撑,以每一个参与者的品德**形成的。宴会上的琴瑟合鸣,营造出一种热烈和睦的气氛,烘托出参与宴饮主宾都是高尚文雅之人。着意对一种生活境界的歌唱,而这种超越的生活境界就是礼乐**,人们世世代代不断追求的理想。

  宴饮是一种仪式。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喜事、丧事,纯粹满足我们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是,这种吃喝这种所特定形式表达的意义。人的饮食与动物的饮食之所以有不同,就在于它已不单是为了延续肉体生命的必需。

  从古到今,宴饮在*从来都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人们赋予它特定的内涵,用它表达某种意义。尽管宴饮作为一种仪式,它的地位却没有祭祀那么正式和庄重,但宴饮却是祭礼无法替代的。如果说祭托是以庄重方式进行的仪式,那么宴饮则是以轻松方式进行的仪式。

  人们在觥筹交错、大快朵颐、笙歌乐舞之中,制造出为了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人们借了饮酒吃肉这一机会,突破*时的社会规范的约束,暂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放松*日里紧张的情绪,让受到压抑的精神和肉体得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聚会通常选择聚餐作为更进一步的沟通一个重要途径。聚餐中轻松气氛,更让每一个人都融入其中,取得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宴饮便达到了人自身精神与生理的**,人与人之间的**的理想。

  据文献记载,周代各种典礼都离不开乐器的伴奏,诗篇《鹿鸣》歌唱伴奏这现象,更体现**这一概念。“鼓瑟吹笙”音乐对人们精神振奋,为宴饮更添愉快气氛,再加上适度饮酒对神经的放松,人与人之间超越了等级的隔阂,个人更容易融入群体中,这个**的环境使每一个都沉醉在精神的共鸣之中。通过以上的品读,《鹿鸣》所体现的**和理想之道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正如**人赫伯特所指出那样,“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利益影响的外在存在;恰恰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以生动表现并获得它最大的灵性。”我觉得,这也能对《鹿鸣》解读中,道出这首宴饮诗歌的精髓。

《诗经》读后感11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那是极清冷寂寞的夜。无边的暗夜将呼啸着寒风的原野吞噬,星月在重重厚重的暗色云层后无力地闪着黯淡的光。令人几近致盲的黑中,几颗稍显明亮的星点零落地散落在东方的夜空中,挣扎着将残烛般微弱的光辉洒向大地。原野尽头的村落中,只有一间房内透出几束摇曳的火光。影影绰绰地可以看见一点忙碌着的人的轮廓,仔细看去,确乎是在翻阅着什么似的。夜深了。

  这个夜晚和过去的千百个无月的暗夜差不多,眼下这位**批改文书疲倦的神情与涣散的目光,大概也与从古至今千万熬夜苦读抑或加班加点劳作的人们没什么不同。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仅是**五千年历史中没有留下过任何存在痕迹的无名小卒之一。从未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大概将来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奔波于尘世之间,被一桩桩不足道的蝇头小事搅得烦躁不堪罢了。

  或许生活对他们来说真的就像白开水一样。机械,重复,如同不知停歇的陀螺般周转于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劳累疲倦却还是要咬牙坚持、拼命努力,用心中最后一丝信念**着沉重的身体活下去。就像,暗夜中的小星。明知自己的力量与黑暗相比微不足道,但还是忙碌着把自己散发哪怕一点星光无私地洒向大地。奔波操劳、疲于奔命的同时,内心深处仍天真地渴望光才能被人窥见,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带来改变。这精神固然可敬,但事实上,不如说是可笑又可悲。

  那几点小星,大概就是无数劳苦群众心中燃着的最后那丝火苗。学子渴望教科书式的成功,努力坚持埋首书海;职员希望物质的丰富,遂让青春留在办公桌前,心底叹息抱怨却不知何时休停。为了心愿与信念**一切的普通人啊。像小星般竭力为心中不可及的梦想努力发光。

  但有多少人在意识到梦想不切实际后就放弃发光发热的信念泯然众人了?理想一天天渺茫、熄灭,最后凝固成坚硬冰冷的石头,坠于大地,遍体鳞伤。

  我曾不明白奋斗的意义。关于未遂的梦、达不到的远方我有太多猜测。事实上,星空绝不是被无故点亮的,《小星》的含义也正在于此。

  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能成为人上人,所能点亮的也不过是偌大天空的百万分之一。不过,若是每个人心里常闪烁着这么一颗明净的小星——无论有多暗,只要保留心中最本真的那部分就好——心中只要有一点儿希望,那星光必定是璀璨无比的。

  小星之火,亦可燎原。

  其实,只要活过、真正存在过,那么留下痕迹与否也就不再重要了。拼搏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啊。

《诗经》读后感12

  每天读诗经两篇已经一个多月了,《诗经》很大程度上滋养了心灵。一个人在杭州,漂泊无依的感觉时常有,繁琐的工作也会有离职的冲动。今天跟朋友谈这股冲动,他说一份工作应该是做的很好时候离开的。这句话挺让我醍醐灌顶,明明可以提升的还有这么多,明明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这么多,怎么可以放弃这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呢?

  每天阅读《诗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内心的真挚情感。工作一年半,在社会中浸染,经历过一些挫折,开始重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有时候觉得挺残忍的,在生存面前,在人性面前,美好的东西总是被压在心底或消失掉。

  每次遇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内心都是悲伤的。古人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诗经》陪伴了我走过很多难受的时光,有些路是必经之路,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过许多,得失之间总是要有的。其实自己心底还是跟宝玉一样,非常抗拒**世界的复杂和圆滑。自己虽然对外在的人和事比较迟钝,也是能够感受到。总不希望把别人想得太坏,总有些时候不愿去面对现实,是孤独的。《诗经》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他告诉我,保护好自己的真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个成年人,想要保护自己的真诚,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的。感谢父母给我很多爱和真心,也有时候会感谢自己的迟钝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自己能守护自己的真心。时光易逝,真心难得。

  《诗经》教会我作为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端庄和秀气.《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女孩子的真性情,《诗经》中描绘的女孩子都是仪态大方,品性优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实彼周行”“匪女之美,美人之贻”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内心都会有一股暖流。心中有火花,期待成为这样的人。

  《诗经》净化了我很多负面情绪。身在职场,工作一天下来,心里早已“阴云密布”,而我也耐得住折腾:工作之余,不停学习,做项目。阅读《诗经》给我生活添了很大乐趣。每一次阅读,每一次画视觉化,内心总是愉乐,如梁音不绝不耳,乐哉乐哉。

  每个人在成年的时候,都应该学会从外界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会从属于你的宗族,你的血亲,而是从内心生出一个新我,就像叶子从石头中蜷缩着张开,人也一样,共同完成生长的姿态。

《诗经》读后感13

  终南真是个小地方,每一天和姊妹们嬉闹以后回到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楠树和正开的美丽的海棠花,心底总是生出许多伤感。村里的姊妹们嫁了以后,便日日的劳作,从此韶华渐去,玉容黯淡,如果镜子中的我有一天,也是变成了那般模样,该是多么可怕?母亲又在庭院呵斥着不知道的什么,那嘶哑的声音,居然是老人们传说的那个曾经的黄鹂鸟么?母亲的例子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畏惧。想到将来的丑陋,肮脏,种种不堪,怎么能让我安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风了,青青草儿的味道和楠木的香随着风儿飘来,唉,如果没有可怕的未来,那么,应该是多么的快乐。隔壁的永安哥哥在门外问母亲有没有吃过午饭,那声音说的响亮,我知道其实是说给我听。可是,和他一起纵有万般的快乐,又怎么敌得过我对嫁做人妇的恐惧呢?他家和我家是一样的小户,难道我以后就陪了他一起喂那些猪儿和小油鸡么?我烦恼的把窗户关了,自己躺在床上闷闷的不乐,不知道怎么的就睡着了。

  是什么声音啊?把我吵醒。我起身,打开窗户,却正好看见庭院门口停着一驾漂亮的马车,我诧异的起身,探出窗子想要看个仔细,却看见那马车里下来个锦衣华服的少年,翩翩的风采,白里透红的肌肤,甚至比我们村许多姊妹还美。这少年穿的绣有黑色与青色花纹的礼服,和昂贵的裘皮大衣,头上戴着高高的威仪的冠,看车下那些围着他转的仆佣,想来是大地方来的公子。那些人中间的一个走向我家,我不由的竖了耳朵,仔细的听了,却原来只是找我母亲问路。

  我有些失望,又为自己的失望羞耻。手抖的就把那支着窗户的木棍掉落。意外的声音,惊的那些人都朝这边看来,我看见那公子,也转过脸,目光正对了我的眼睛,我的脸刹那间红了。急忙的退回了房间,心如鹿撞。少少的安静,我恍然记得自己是刚刚睡醒的模样,蓬头垢面的一定也很丑,急忙的寻了镜子来,却看见镜子里,粉面俏然,发髻凌乱,完全就是个小家碧玉模样,上不了台面。心里恼着自己,不该就那样唐突的推窗出去,更不应该在中午时分睡着,如果刚才,是如戏文中唱的正梳妆得体的在庭院看书,那才应该是多么的合适!

  心思辗转,却听见院外玉佩轻撞的声音,马车的声音重又辘辘的响起,远去。

《诗经》读后感14

  诗经,就如古朴的石阶:虽陈旧,却已屹立千年;虽古朴,却载满了人情冷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读到的关于《诗经》的第一句句子。那时候的我学习《关雎》,什么都不懂,就只能听老师给我们讲它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和它所表达的意义。而如今,老师讲的我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唯一记得的就只有那其中承载的满满的浓情与少年求而不得的深深无奈。我也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只能“听老师讲”了,我已经可以**地从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不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诗经,可以在我彷徨躁动时给我清风般的抚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经·桃夭》是我在整部《诗经》中最喜欢的一首。《桃夭》虽是一首婚嫁赞歌,但写的却是对即将出嫁的女子的美好祝愿。《桃夭》中虽无对女子的妆容进行描述,但是却通过对桃树的描写,从侧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虽无直接表达对女子的祝愿,但是却通过满树的果实和茂密的枝叶,表达了他对女子的祝福。诗经,可以在你孤独无助时给你阳光般的安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事不断,戍地不稳,战士背井离乡,妻儿孤苦,老母年迈。但倭寇猖獗,又岂可弃国家于不顾?无奈只能辛苦家人,在战场为国家而厮杀。或许家人会怨他,不理解他,但他对国家无愧,这就够了。而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诗经,可以在人迷茫时如灯塔般为人指引方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灭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本就是一场一场又一场的戏,聚集,然后淡然的离去;生命本就是一次一次再一次的轮回,出生,然后孤独的死去。我们不停地记录一张张面容,与别人一次次相遇,再一遍遍的擦肩而过。我们走的道路虽各不相同,但最终我们必将去往同一个地方。

  若你感到彷徨躁动,《诗经》可以给你清风般的抚慰;若你感到孤独无助,《诗经》可以给你阳光般的安慰;若你感到迷茫,《诗经》则可以像灯塔,为你在重重迷雾中指引方向。读《诗经》,其实不在于你看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懂了多少……

《诗经》读后感15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二、学习两首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三、体会两首诗的现实**创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学诗重在熟读背诵,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和艺术美。

  二、两首诗表现手法同中有异,可作比较式讲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学习《伐檀》,重点体味古代**们在对***贵族不劳而获的强烈的责问和讽刺中所流露的愤懑不*的情绪。学习“兴”的用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新课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一个诗歌单元,从形式看,除了*同志的《诗二首》外,其余的都是新诗。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格律的束缚,**灵活,易学易懂。*同志在50年代初写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指出,要学好旧诗,因为新诗是从旧诗发展来的。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现在,我们就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学起,先学第1首:《伐檀》(板书)

  二、疏通课文。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板书)“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