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精选6篇)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篇1
自治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疆各级机关将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此,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也展开了这次活动。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一个“下”字,形象地道出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主要形式。
“下基层”,不仅是培养干部群众观念,锤炼干部过硬作风,提升干事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举措,是一项利党利民的“双赢”之策。“访民情”是主要途径,“惠民生”是重要举措,“聚民心”才是根本目的。难题有哪些,该如何有效解决,需要党员干部们从基层找答案。
我们这次20xx多名领导干部参加了三天的培训后,把我分配到克拉玛依区天山街道风华大西沟,报道的第一天就参加天山街道组织的服装展示活动,第二天上午参加了学雷锋活动。我跟随社区领导下到基层群众进行走访,这次走访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很多问题,心里更有很深的感触。
只有以谦虚务实的态度,经常到群众中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广大群众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帮则帮、解决问题”的进取态度,积极向社区居委会,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协助制订解决方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
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收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篇2
最近,自治区党委下发了《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带头走村入户、蹲点调研,带头倾听群众呼声、听取整改意见,带头下访寻问题解难题,带头落实惠民项目、办好民生实事。
随着群众路线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拉开序幕,克拉玛依也掀起了“走基层”的高潮。因为“走基层”活动的贯彻落实情况,影响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所以在“走基层”活动中,党员干部需要做好两个坚定。
坚定理想信念。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心中装着群众,把群众当成亲人,才能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不打官腔、不说官话,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心里有杆秤”,党员干部要带着赤心、热心、诚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群众的实话,赢得群众的信任,夯实了党群干群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定务实作风。“走基层”重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因此党员干部们要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发扬实干精神,做到腿勤、手勤、脑勤,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家中看一看,群众院坝聊一聊,群众田间地头去查一查,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困难疾苦感同身受,方能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强大的干群合力。
“走基层”忌走马观花,欺上糊下做“虚功”。
“走基层”要真的走下去,切勿做样子走过场,为“下基层”而“下基层”。“走基层”不是跟群众聊一聊家长里短、送点慰问品和慰问金就了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群众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党员干部对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走基层才能真正地“走”出常态,走出和谐,走出发展,广大群众方能成为支持我们的坚强后盾。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基层”活动才能硕果满枝。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篇3
根据自治区党委、市油田党委深入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意”活动安排和工作部署,从3月4日,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我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两沟流管办驻点。下基层一周以来,下基层工作组在天山路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同志的帮助下,开始熟悉两沟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将工作组成员分成二组,一组在大西沟参加工作、一组在西大沟参加工作,并按照网格化防控管理要求,将工作组9名同志细化到每个防控区域、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和片警工作。
此次下基层活动给我提供了一次了解基层、向基层学习的机会。基层是个大课堂,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掌握的政策也很多。经过一周的基层锻炼,使我对社区工作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街道工作人员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也发现一些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几天来的驻点工作,我发现:一是两沟问题,遗留已久。两沟地区是城郊贫民区,属于待拆区域,这里居住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房屋是木板房,漏雨透风;两沟地势低洼,居民区内道路歪歪扭扭、坑坑洼洼;居民用电主要靠偷接,大部门居民用水主要靠从周边商店购买或从周边居民家中接。二是两沟居民贫困人口多,大部分居民是少数民族居民,没有克拉玛依户口,没有稳定工作,从事装修、养殖、餐饮服务员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工作,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两沟精神文明建设匮乏,缺乏群众性文体活动。
由于基层工作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街道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很有困难,工作人员没在街道工作多久,就通过公开招录考试或者参加企业招聘,离开了街道,造成留不住人才的居民。两沟是一个三非治理重点区域,需要及时清查流动人员。3月6日,我们积极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认真核对信息,在派出所同志的帮助下,认真核对两沟居民身份信息,进行重新登记录入。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我们零距离接触社区干部、困难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履行下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认真学习社区工作方法,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服务基层群众和两沟维稳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篇4
在走访的近三个月里,印象最深的有四次流泪的时候。一次是在退休职工沈统斌家,听他讲述老两口如何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长大的故事,为了省钱,自家修建住房时,没有请人帮忙,从备料到盖房,全是夫妻俩自己干活。为供孩子们上大学,他们一家人一冬天只烧不到一吨煤,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就常到附近工地上拣废弃的煤渣,里面加上土,团成煤球,将就着烧一冬天。讲到大女儿考上了一个好学校,因家里没钱,就另选了一个不太理想但有助学金的学校上了四年大学时,他情不自禁地流泪了,那是一个父亲在内心深处对爱女的愧疚,对自己没能帮我女儿实现梦想的无助.我也禁不住流泪了,基于对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没能即时实现理想的惋惜,对一个父亲内心的理解。普天之下的父母,为了孩子所承受的煎熬和辛劳之苦,是儿女们一生都难以报答的恩情。听完他的讲述,工作队员和沈统斌一家人的心贴切得更紧了。
在老伴刚刚出车祸去世的杨承财家,见到工作组人员来访,老人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拉着我们看他老伴的照片,讲述老伴出车祸去世的过程,带我们看两人每年都一起种的菜园,老人失去老伴才一个多月,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儿女们因为工作忙,不能时时陪他,而他每天就在大院子里独自回忆几十年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为他们的相守、为他们的感情、也因为孤独,老人泪流不止。我们也忍不住流泪了,想着如何安慰这位孤独无助的老人,以后该多来看看老人。
站在袁宝安家的大门口,听着马上要出去打工的袁宝安妻子,向我们讲述自己现在要努力干活,挣钱还帐时,我们问还什么帐,她说,是给女儿看病借的帐,问及女儿的病情,她哭得很伤心,这让我们始料不及,赶紧拿出纸巾给她拭泪。原来,去年她们17岁的女儿,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了。我们默默听她述说,感受着这位深爱女儿的母亲破碎的心,看到她失望无助的样子,和她一同流泪,嘱咐她现在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太累太急了,回头我们也帮忙想想办法。后来,我们了解到,火箭农场去年已经号召社会各界向她女儿捐款,帮助治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勤去她家,多安慰这位受伤的母亲,鼓励她坚强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
第四次流泪,是在贫困职工向心民家。他患有脑梗,记忆力严重下降,每天要服用大量治疗药品,年过五旬的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种地。妻子庄会芳和大女儿向小琴两人两耳失聪。儿子向毅去年离了婚,这些都加剧了这个家庭的困难,一家人的生活窘迫不堪。儿子向毅最近情绪不稳,常因观点不同引起言语冲撞与父亲产生了隔阂。
得知情况后,工作组一方面及时与连队和社区沟通,争取把向心民及妻子两人的低保在最短时间内办好。又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向新民一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通过做思想工作,引导交流,加深了向兴民和儿子向毅之间的沟通,彼此有了更多理解和包容。向毅讲到他离婚时,为女儿着想,他忍痛同意孩子由女方抚养,他每月提供500元生活费。当两岁的女儿得知再也不能和父亲、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时,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哭了整整一夜,听到这儿,我们流泪了,为一个幼小心灵要承受如此的痛苦而心疼难过。离婚后的向毅经历着一个个不眠之夜,无法排遣对孩子无尽的思念。我们默默祈愿全天下的父母,不要让幼小的孩子承受如此的离别和痛苦。愿天下儿童都能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我们也将尽力帮助向毅尽快从过去的痛苦中走出来,找到新工作,撑起全家人的一片天。
走访近半年,我们每天走家串户,来往于居民区之间,听着各种述说,分享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倾听着每个家庭的烦恼,感受着个别家庭的不幸。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在分享中更加珍惜生命的馈赠,在倾听中更加体谅百姓的疾苦,从而更坚定了我们沉下身子、察民情、解民忧、为民服务的决心。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篇5
我在农技站工作20xx年,本以为自己在农业系统工作多年,下乡多、接触群众多,对农村农民了解多,入住阿合雅镇尤喀克荒地村3个月,通过走进群众门、紧握群众手、座上群众炕、吃了群众饭,与当地群众结对子、交朋友、拉家常,走近了群众生活,了解群众想法,感受到了农村的变化,感触颇多,发现自己对农村农民只是一知半解,现就自己浅薄的认识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收入丰厚,生活普遍较好。
3月19日晚走访8户人,家家都在做拉面,菜里也都有肉;到群众家走走看看,只要是自己打的镶都加了油、奶、蛋等,大部分农民家电视、洗衣机、冰箱齐全(个别贫困户除外),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农村看不见骑自行车的人,在美丽乡村建设点的路边上摆满了摩托车、电动车,下班时摩托车、电动车队也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想想1992年我在依麻木乡2村实习时,那时哪个村民家有辆自行车都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有个别乡干部才有摩托车骑,时光流逝,转眼之间在农村尽然看不见骑自行车的人了,更不用说马拉车、牛犁地,均被拖拉机代替;群众出门就有公交车,宽敞的柏油路通到群众家门口,村里的饭馆、小吃店、超市、菜店、小卖部样样齐全,生意红火,我们了解到阿米娜商店日销售额最高可达到4000元左右,不景气时也有300-400元,村委会旁边冰激凌店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凉粉摊更是不用说,村民们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这里变得如此市井,我们工作组成员更是把村委会门口叫做“城市”,我们经常说的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村级周转房)我们的“公园”(工作组的菜地),卫生室服务周到,红色影院、蓝球场天天开放,这不正是大城市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吗?
二、“双语水平高”,整体素质提升快。
记得前两天在核桃管理集体劳动现场,我看见有个老人也在干活,心里想自己语言不通,没办法交流,还是来点实在的,帮老人干点实事,就过去帮忙,干了一阵,突然旁边一个中年人用熟练的国语说,“你很会干活呀”,他语言表达能力让我吃惊,很多维吾尔族群众是不会用“干活”这个词(包括我单位的维吾尔同事也是用劳动来代替的);记得有一次工作组其他成员不在,我用生硬的维语同一名妇女交谈,她竟然用熟练的国语回答我,我顿时无语了,通过交流了解到她是在外出打工时自学的。记的92年在依麻木乡实习时,很多当地群众围观我们,小孩子也相互转告,“我看见汉族人”,“村里来了汉族人”,当时在村里会说国语的人找不到,至今我住的村70-80%的人都懂一点“双”语,甚至有的人还是“双语”通,就这样,当地群众还向我们提出了学习“双语”愿望,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欣慰。
三、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活动。
五一前夕工作组与村委会协商,组织开展大型活动,涉及内容多,时间短,我很是担心有没有人前来参加,心里安慰自己,意思一下吧,报个信息算了。活动当天让我惊喜交集,让我没想到的是前来参加的人如此之多,积极性如此之高,农民拿出自家打的各种镶、凉粉、烤肉、葵花子、酸奶、十字锈等前来参与比赛,文体活动参加的人更加积极,排球、拔河比赛正规的出乎我的以料,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欢乐的“麦西来甫”跳了一曲又一曲,跳舞的人们总感觉不尽兴,迟迟不愿意离去,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在这里聚集,正能量、现代文化气息传向四面八方,也感染着我们。
四、尊老爱幼,乐于帮助他人。
在走访中发现有很多智障老人由自己的的亲戚照顾扶养,这让我想起电视、网络上经常暴光的不孝子女、弃婴、虐童、虐待父母等案件。好人好事在这也屡见不鲜,当工作组决定在村委会村委会喷制墙体宣传标语时,找来村民麦合木提.胡都白地商量,需多少钱的涂料,多少工钱,他竟然说,“村委会也是我的家,美化自己的家还要工钱吗?”,之后又从自己家带来木头帮工作组搭建了葫芦架,麦合木提.麻木提也是主动帮助工作组搭建鸡舍,并从自家拿来石灰将鸡舍喷白,亚生.阿吾提从自己家带来了木棍给工作组种植的番茄搭加,住村3个月,感人的事说不完,在群众身上我看到了帮助别人幸福自己的真实写照。
虽然这里也有不尽人意的事,村干部、群众等靠思想严重,主动精神缺乏,普遍存在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群众卫生环境脏乱差,个别姊妹不团结,邻里为了小事争吵,宗教氛围相对浓厚,离婚率高,但我相信通过三年“访惠聚”活动,正信、正能量将传遍整个尤喀克荒地村,我深信热爱生活的人会有“美好”的明天,更加相信和谐文明社会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篇6
按照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的统一部署,遵从单位的安排,20xx年3月3日我来到了依克苏乡荒地村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时光飞逝,眨眼间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从走到的地方、访到的人,从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对我心灵所起的震憾,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看、问、访、谈,使我对农村现状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一个提升。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
在这三个月里,我们吃住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与村干部一起商讨村里的发展方向,与村民一起为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另一方面走访入户,知民情,摸实情与村民一起唠家常、交朋友,听村民的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骂娘话。三个月下来,对村里面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依克苏乡荒地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0户、140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工作组成员6名,村党员47名,团员63名、“三老”人员10名;村警务室1个,村警1人,协警2人,民兵6人;有清真寺5座,宗教人士5人;特殊群体3人,三种人、四种人1名,朝觐意向人员2名,朝觐返乡人员1名,女洗尸人员3名,两劳释放人员5人;出租房26间、流入人员5人,流出人员87人;总耕地面积4300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经过近三个月的走访,已完成走访164户,对下一步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入走访中,我深深感觉到这里的民风纯朴,热情、善良、朴实,对党和政府怀有感恩之心,对工作组寄予希望。不少群众主动找工作组交流思想、反映情况。通过走访,我看到了、听到了许多平常在城市中看不到、听不到的所见所闻,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全面走向幸福之路的曲折与艰辛,也让我更深切感受到只有这样亲身体验才能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认识到为群众谋幸福的使命系于身,责任重于山。只有耐心细致地帮助群众理解惠民政策,才能增强群众致富信心和动力。
二、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为民谋利,才能得到真正的拥护。我们带去的不仅仅是感情,更多的是想为村民做点什么。我们深知仅仅靠自己所能给的帮助是有限的,对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面临的问题,如何助他们尽早脱贫,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做了力所能及的。通过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不论什么问题,也不论大小,只要能立即现场解决的一定尽力当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我们积极和上级组织联系,多方找资源,力争做到让群众满意。我们为他们谋划的,为他们做的,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村民们源于内心的热情和亲如一家的氛围,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组的欢迎和拥护。
三、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拥有感恩心态和献身工作的热忱。
不入农村,不入农家,就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幸福,这是我这次参加“三民”活动的一个切身感受。亲眼看到那家徒四壁、四面透风,衣着褴褛的贫困生活,对比这里的农民,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恪尽职守,不去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听取人民呼声,不去切实为人民群众办事、干实事,不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还能有什么抱怨?的确,只有回到群众、融入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体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民”活动的展开让我们和群众走得更近,群众也觉得我们更亲,它有利于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诉求,解决群众的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