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种子
希望的种子(精选6篇)
希望的种子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会写字,会认读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它不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种中药。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栽种金盏花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汇报交流。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 c、指导容易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对比记忆:栽——裁 4、巩固生字。 5、词语释义,积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分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课文可以归并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种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消息,不顾儿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会议课文结构,自由讨论。 2、交流课文叙述顺序。 三、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探究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出疑问: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 3、学生交流:共两句话。第一句写老奶奶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镇上。第二句写人们称老奶奶为“绿手指”。 4、指导学习。 a、“因为她种花技术特别好,所以人们称她‘绿手指’。” “绿手指”为什么加上引号?(比喻用辛勤劳动美化环境的园丁。) b、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可被成为“绿手指”? c、指导练习说句:“因为……所以……” 探究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 3、指导释疑: a、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谁能种出纯白色金盏花,就能得到园艺所的高额奖金。) b、她的想法为什么会遭到儿女的反对?(老奶奶不懂遗传学,年纪又大,而且要种白色金盏花是专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c、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d、鼓励学生用自己一的话说说老奶奶种花的经过。 e、老奶奶培育出白金盏花用了多长时间?齐读相关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20年,的确太长了!老奶奶用了20年的时间才培育出白金花的种子,你有何体会呢? 4、再读课文,感悟老奶奶的精神。 自学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思考:20年后,老奶奶为什么把花种寄给园艺所? 3、合作讨论、交流。 4、教师指导理解:我只想问一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我也能种出来…… 老奶奶把种子寄给园艺所,是想表明自己不仅能种出纯白金盏花,还能种出黑色金盏花,并不是想要那高额奖金。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的良好品质。 四、朗读比赛,加深感悟。 五、课后实践:种一盆花或一种蔬菜,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板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词语5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一个句子,学习提出问题可从几个角度入手。 3、使学生理解爷爷搬西瓜的用意,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激发他们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9个,积累词语5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一个句子。 教学难点 学习提出问题,重点:知道提问可从几个角度入手。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激趣:什么是“希望的种子”?自己读课文,想想:文中的种子指什么? 3、 师: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想要收获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知 (一)出示学习小建议,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爷爷和我_____________,我不知_________,也不知___________,爷爷见我很性急,就 __________________,我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这件事在一个孩子幼稚的心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提出问题。 (二)交流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词语 草 垛 瓜 籽 泥 浆 稍 微 幼 稚 瞅一眼 走一 趟 流连忘返 尽 管 辽 阔 泄 气 兴致勃勃 2、重点指导: ①音:趟、稍(分清后鼻音、翘舌音) 多音字组词:种 zhǒnɡ ( ) zhònɡ ( ) ②形: 浆——田字格书写指导(媒体出示)。书空。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板书学生没有读好的字词,纠正) 4、交流填空: 课文讲了爷爷和我撒下了西瓜籽,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爷爷见我很性急,就从家里搬一个大西瓜放到地里,我以为我种出了世界上的西瓜,我兴奋极了。这件事在一个孩子幼稚的心田里却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5、交流问题,指导提问 (1)学生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 我为什么每年夏天要去爷爷那里? “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流连忘返”? 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 爷爷在孩子心里播下的“希望的种子”是什么? …… (2)师按抓关键词、重点句以及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三方面分类简要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让同学解答,有的可由教师当场作答,有一定难度并且扣住课文重点的问题,留待重点讨论,可存疑。 (3)师根据板书小结:可以从抓关键词、重点句以及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等方面提出问题。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2——10小节 过渡:从播种到长出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为什么呢?刚才大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2---10节。 小组学习(2——10节)学习单: (1)合作朗读2——10节。 (2)自由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3)抓住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指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边读边品,感受“我”的心情 随机出示: (1)“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一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说出了我的愿望。 ①指名读,理解“兴致勃勃”(板书:兴致勃勃)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高兴的心情。 ③个别读,齐读。 (2) 那天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 ①师引读:那天下午,我不知——,也不知——。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急切的心情。(板书:急切) ③男女同学合作读。 (3) 干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几乎要泄气了。“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 午了,还得等多久?”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几乎泄气的感觉。(板书:几乎泄气) (4) 第二天早晨,我一觉醒来就往瓜地跑。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出了世界上的西瓜。 ①指名读句子。 ②师生合作读,学生查字典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读出“我”兴奋的心情(板书:兴奋) ④个别读、齐读。 ⑤完成填空: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兴奋地对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_。”爷爷听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第11小节: 1、出示第11小节,师引读。 2、思考: ①这件事是指哪件事? ②爷爷在孩子心里播下的“希望的种子”是什么? ③爷爷在孩子心里播下的“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 3、小组讨论,交流。 4、师: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 我和爷爷又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完成填空: 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我____地对爷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爷爷听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小结:是呀,爷爷当初从家里把一只大西瓜搬到地里是为了让“我”明白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现在你们知道爷爷这样做的原因了吧。(板书:付出总会有收获)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辽阔 草垛 幼稚 泥浆 泄气 尽管 瓜籽 瞅见 流连忘返 兴致勃勃 走一趟 稍微 2、辨析组词: 浆( )籽( )稚( ) 奖( )仔( )难( ) 3、写字指导。 致、籽、稍、稚: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致”左边部分撇折的折在横中线上,“稍、 稚”右边部分的竖笔写在竖中线上。 趟:半包围结构,“尚”下面的竖笔写在竖中线上。 五、拓展作业 1、 拓展 (1)熟读课文,记住爷爷和“我”对话的内容,再与同伴分角色演一演。 (2)阅读配套材料中关于有付出就有收获的故事:《我没有钓住那条鱼》、《我的外公》。 2、 作业 (1)抄写词语,一词一行: 辽阔 幼稚 泄气 尽管 流连忘返 兴致勃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爷爷住的地方,哪些景色使“我”流连往返?把有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29 一颗希望的种子 付出总会有收获 兴致勃勃 急切 几乎泄气 兴奋 学习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激发提问的兴趣,学习抓住关键词、重点词、以及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激发他们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种子”,请学生读,强调“种”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三声。 2、出示完整课题,读好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学生思考故事发生在哪?发生在什么季节。 (设计意图: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学生理解后文爷爷答应孙子在夏天播种,其实是给他一次体验劳动过程的用心良苦作铺垫。) 2、学生交流,回答问题。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引导学生试着提提问题。(设计意图:落实单元目标) 3、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爷爷的农场为什么那么吸引“我”? 4、交流,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好这些优美的句子。 学习生字“垛”,字义理解,字形换部首记忆。 流连忘返;学生字“返”,笔顺强化,组词。 5、区别句子 (1)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 (2)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 观察句子不同,结合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思考,哪个标点更合适? (设计意图:贯彻课程统整理念,在教学中复习标点符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和含义,并揉和课文内容有机地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明白标点的突出也是读好句子的好方法。) 6、学习“兴致勃勃”,释义,“致”笔顺。 7、齐读第二小节。 三、重点学习祖孙对话 1、自由读,思考爷爷回答孙子的话的标点,能否由“!”换成“。” 2、学习“籽”,整体认读音节,植物的种子。 3、自由读,并提出问题。 4、学习课文第7小节,找一找“我”是怎样等待的? 品味句子,“不知跑了多少趟……”换成“跑了很多趟……”好不好?为什么?(设计意图:贯彻课程统整理念,品味句式转换以后语气的不同。) 5、指导朗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6、学习第8,9小节,读出“泄气”的语气。 四、学习课文结尾 1、自由读,故事结尾发生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我”兴奋的心情。 3师引读最后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总结 原来爷爷早知道夏天是种不出西瓜的,但为了给自己的小孙子一次体验劳动,享受收获的过程,而特意安排了这一切,使孩子体会到了通过劳动得来成果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词语10个。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提出问题,重点:知道提问可从几个角度人手。 4.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激发他们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蚕豆和西瓜的种子)谈话,引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2.板书课题,读题——31、一颗希望的种子 悬疑: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想要收获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 (1)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 (2)指名读课文,及时纠错。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思考:读了课文,你想探究哪些什么问题? (4)学生交流问题(老师根据具体问题,相机组织教学),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有利于把学习引向深入的问题。 如:①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撮到地里? ②课文中“希望的种子是什么”? 同时告诉学生:提问可以从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等方面人手。 三、细读课文 从播种到长出大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和“我”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划出表示“我”播下西瓜种子后想收获西瓜的迫切心情的词句。 2.自由交流:可以展示学习成果,也可以表达不同想法或困惑。 教师相机诱导,指导朗读。 ] (1)“那个下午,我不知……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襄现一心盼望快点飞出西瓜而不怕辛苦的心情。) (2)干了半天,……还得等多久”(由于满怀期待,却未看到长西瓜,所以失望,却又不甘心。) 理解“泄气”。 (3)“第二天早晨……我种出了世界上地西瓜”(表现了日思夜想,终于有所获后的喜出望外)。 3.说话练习 (1)当我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会兴奋地对爷爷说些什么?爷爷又会怎么对待我? (2)学生交流。 (3)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我和爷爷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 (4)先小组讨沦,再交流发言。 四、总结全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生字新词。 3. 听写句子。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籽”“瞅”等字的读音;正确描摹“返”等生字;积累本课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记住有关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知道学会提问题有助于读懂课文。 3、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道理,激发学生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籽”“瞅”等字的读音;正确描摹“返”等生字;积累本课10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记住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知道学会提问题有助于读懂课文。 2、通过学习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道理,激发学生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媒体: ppt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实物,看,这是什么?老师告诉你们,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种子,这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2、板书:27 一颗希望的种子 齐读课题 注意“种”是多音字。复习“种”的二个读音。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这是一颗什么种子?什么是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会结出什么果实?) 二、初读课文,学习写字 1. 听老师读读课文,想想你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交流。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草垛 瓜籽 稍微 幼稚 流连忘返 兴致勃勃 一趟 泥浆 瞅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词意。 交流 a. 开火车读词语,老师及时正音。 “瞅” “稍” “稚” “致”是翘舌音。 “趟” “浆”是后鼻音。 b. 哪些字你觉得特别难写? 重点指导; “垛”右边部分“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勾”。 “稚”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稍窄一些。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c. 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瞅”的意义是“看”,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呢? 积累:瞄,瞥,瞪,盯,观察,打量„„ 三、再读课文,学习质疑 1. 学生轻声读课文,并学着提问题,交流。 2. 教师根据学生提的具体问题,作适当的安排,学生可以理解的,就请学生作答,有的由教师解答,还有的当场不做答,有一定难度并扣住课文重点的问题,应留待重点讨论; (1)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 (2)爷爷在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种子”以后会结什么果实呢? 3. 指导提问 (1)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有区别的:可举例说明。 (2)小结:提问可以从词语,句子以及课文内容等方面入手。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 师:从播下种子到长出大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和我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 1、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1)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 (2)干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几乎要泄气了,“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还得等多久?” (3)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了世界上的西瓜! 2、指名读句子、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急切 泄气 兴奋 3、当我跑了无数趟瓜地浇了无数次水,却发现什么也没得到,这是,我会怎么想? (1)说话练习:忙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想:———————————。 (2)指导朗读句子(1)(2),读出“我”的心情由原来的急切转为泄气。 挑战读,男女生比赛读 4、当我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回兴奋地对爷爷说什么? (1)说话练习,当我看到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时,我说:“—————。”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兴奋”的语气 小组比赛读,找好朋友读 5、那爷爷听了我的话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下面一题完成。 爷爷说:“——————————”。 爷爷说———,———地说:“——————————————————。”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了吗? 小组交流。引读: 7、师: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 生:—————。 展开想象说一说:当我知道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来的时候,会和爷爷有一番怎么样的对话?与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8、爷爷再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呢? 五、感情朗读,再次质疑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总结全文 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它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27. 一 颗 希 望 的 种 子 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籽”“瞅”等字的读音;正确描摹“返”等生字;积累本课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记住有关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知道学会提问题有助于读懂课文。 3.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道理,激发学生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籽”“瞅”等字的读音;正确描摹“返”等生字;积累本课10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记住有关内容。 难点: 1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知道学会提问题有助于读懂课文。 2通过学习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道理,激发学生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教学媒体ppt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4.出示实物,看,这是什么?老师告诉你们,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种子,这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5.板书:27 一颗希望的种子 齐读课题 注意“种”是多音字。复习“种”的二个读音。 6.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这是一颗什么种子?什么是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会结出什么果实?) (二)初读课文,学习写字 1.听老师读读课文,想想你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交流。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草垛 瓜籽 稍微 幼稚 流连忘返 兴致勃勃 一趟 泥浆 瞅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词意。 交流 a.开火车读词语,老师及时正音。 “瞅” “稍” “稚” “致”是翘舌音。 “趟” “浆”是后鼻音。 b.哪些字你觉得特别难写? 重点指导:“垛”右边部分“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勾”。 “稚”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稍窄一些。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c.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瞅”的意义是“看”,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呢? 积累:瞄,瞥,瞪,盯,观察,打量…… (三)再读课文,学习质疑 1.学生轻声读课文,并学着提问题,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提的具体问题,作适当的安排,学生可以理解的,就请学生作答,有的由教师解答,还有的当场不做答,有一定难度并扣住课文重点的问题,应留待重点讨论: (1)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 (2)爷爷在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种子”以后会结什么果实呢? 3.指导提问 (1)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有区别的:可举例说明。 (2)小结:提问可以从词语,句子以及课文内容等方面入手。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1) (2) 师:从播下种子到长出大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和我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 1.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1)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 (2)干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几乎要泄气了,“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还得等多久?” (3)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了世界上最大的西瓜! 2.指名读句子、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急切 泄气 兴奋 3.当我跑了无数趟瓜地浇了无数次水,却发现什么也没得到,这是,我会怎么想? (1)说话练习:忙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想:———————————。 (2)指导朗读句子(1)(2),读出“我”的心情由原来的急切转为泄气。 挑战读,男女生比赛读 4.当我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回兴奋地对爷爷说什么? (1)说话练习,当我看到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时,我说:“—————。”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兴奋”的语气 小组比赛读,找好朋友读 5.那爷爷听了我的话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下面一题完成。 爷爷说:“——————————”。 爷爷说———,———地说:“——————————————————。”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了吗? 小组交流。 引读: 7. 师: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 生:——————————————————。 展开想象说一说:当我知道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来的时候,会和爷爷有一番怎么样的对话?与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8. 爷爷再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呢? 五. 感情朗读,再次质疑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 总结全文 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它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教学效果的反馈读课文,提出问题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的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产生疑问大胆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课文找答案,有些问题一时找不到答案仍然保存着,再读课文后,让学生继续学着提问题,这时孩子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他们可能会针对标点,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提问,作为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对不同的提问作出不同的处理与评价,有些简单的可以让学生们来解答,有的可适当点拨一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还有的当面不作答,对于好的提问应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将这些问题加以归纳,借用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发现其中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是有区别的,适时加以小结,提问可以从字词,句子,课文内容等方面入手。 在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以后,让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处的提问设计让学生初步学会了提问,培养了问题意识,教师激烈性的语言更会让学生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希望的种子 篇2
希望的种子 篇3
希望的种子 篇4
希望的种子 篇5
希望的种子 篇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