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片《信仰》观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三篇】
信仰是会传承的,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改革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精神旗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党史教育片《信仰》观后感1000字左右,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信仰》优秀观后感 篇1
按照学校党委的规定,本人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观看这部记录片,我对党的认识更近了一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为有信仰而有力量,因为有信仰而有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大学生党员,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信仰意识在慢慢淡化,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经济大潮冲击下各类思想的撞击,使得我们最初的信仰在淡化,最初的坚持在淡化,观看了这部影片,我对信仰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了,也意识到了信仰的重要性,越是经济浪潮席卷之时,我们越是要有信仰,有立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呢?
首先,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脑海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信仰》电视片所反映的建国初期王大锹、张秉贵、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沈浩、蒋筑英、郭明义、徐虎等模范人物,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是在信仰旗帜的感召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是党的骄傲,民众的楷模。
第二,要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要忠诚党的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为同学服务。切实在同学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纪录片《信仰》优秀观后感 篇2
看完《信仰》这部纪录片,有一些感触和想法。自五四运动以来三个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存在差异的政党构成与成分,政党路线和策略变化多端,然而其核心凝聚力却保持一以贯之的存在。在这部纪录片中,这种凝聚力被概括为“信仰”。共产党的信仰由具体与抽象两个层面构成,前者一般结合于国家民族的特定任务(独立解放、建设、发展),后者则涉及个人道德(忠诚、坚毅)与理想(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从片中彭湃到杨善洲时间跨越近百年的数十位最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上所凝结的,无一不是虽然表现各异但内涵相近的此种“信仰”。
作为现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方面繁复的自我调适任务。如何在此种背景下延续片中所强调的共产党传统上的信仰,既关系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发展的前景,同样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力执政党的灵魂基石。不可否认的是,在急速变化的治理环境及任务要求面前,任何一个现代执政党都能感受到现实沉甸甸的压迫感;不能适应并作出及时调整的政党,则意味着执政生命潜在的终结可能。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治理对象空前的扩大与平面化使得“塑造”的作用日益下降。这意味着,在树立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应有“信仰”上,新的视角与思路存在需求。
信仰的珍贵恰恰得益于它的稀缺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事实。它造成了另一个事实是,真正拥有这个层次标准并贯之以相应行动的人少之又少。然而,第三个事实同样存在,即信仰的建构自身存在着超越性,它低估了自身的内涵,却高估了载体的能力。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仰以一个宽泛而笼统的状态存在反而削弱了其感召力,因为它不能与日常生活产生共振。被人为拔高与模糊的信仰是无效率的意识形态,这类似于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冗长而繁杂的宗教仪式及逻辑,它试图取代更有效的解释模式,代之以模糊而生涩的抽象宣示,一定程度上势必与日益萌发的个体意识相抵触。所以,在看完《信仰》后,我的一个启发是,信仰理应享受一个更微观层次的话语环境,即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并非割裂于公共责任,它是公共责任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形象。纵使以共产主义这般宏大的视角观摩,其联系依旧紧密。每一个人所能掌控的是个体行为,再由之产生个体影响。无数的个体行为是构成历史最小的分子。个体责任的解释力来源于其具象化,例如当医生和军人同时在一个公共场所出现,他们所必需遵循的规则和秩序是相同的;但在自己的职业领域,这一点却是不同的。他们所履行的个人责任是对公共责任的最优回应,这同样可被认为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信仰。较之传统,它并非受到了“取代”,而不过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信仰适度的“稀释”将加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基础,它不必再饱受“虚无缥缈”之苦,而建立了更简单却更有效率的意识形态影响。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讨论个体责任和公共责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界定和推论,都尚属难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信仰”是时候真正地从会堂里走出,开始切实地为人民服务了。
我们撷取了片段的红色记忆,一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对这一代渴望拯救中国的热血青年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支持这些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奋斗、抗争一生?
是信仰。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共产主义信仰犹如沙漠上的一片绿洲,黑夜里的一盏明灯,90多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先辈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新时代的我们依旧需要信仰,需要用信仰坚定我们的信心与恒心,用信仰坚定我们社会主义的步伐。
纪录片《信仰》优秀观后感 篇3
10月15日,我在线视频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信仰》,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党史教育片《信仰》观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党员观看信仰观后感 党员教育片信仰观后感
关于信仰的作文600字左右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
末日崩塌电影观后感1000字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