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1

  1、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

  3、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 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4、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否则,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2

  ★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1]

  ★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1]

  ★债务重组方面:新**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1]

  ★投资及清算股利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

  1、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

  2、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3、债务重组方面:新**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4、投资及清算股利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阅读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1)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 (菁选3篇)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1

  [内容摘要]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任意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夸大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主观随意性;职业判断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保守**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应用谨慎性原则主要是由于会计实际操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如果不加以估计和判断,则不利于投资者和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不能作出正确的的投资经营决策;其次,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谨慎地应对市场的变化,谨慎地估计经营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我们的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中随处可见。如收入的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或有事项的确认、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等。

  (一)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定义如下:“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第二,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第三,因所有者投入资本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的判断标准为:企业是否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卖方;企业是否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治理的**,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收入的金额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与企业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是否能够可靠计量。只有企业的销售同时满足了上述五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否则,不予确认。在具体会计处理中如售后回购业务,在收到货款时不确认收入,而作为一项负债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这样可防止高估收入,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其可收回金额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该资产的销售净价两者较高者确定。如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

  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因为资产未来期间不能给企业带来原账面价值的经济利益流入。资产的主要特征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则不能确认为资产,所以企业应以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流入,就确认为多少资产。这样则不致于导致企业资产和利润虚增。因此,企业资产一旦发生减值则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以后资产在摊销和折旧时以扣减了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还规定,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在以后会计期间恢复的,除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等情况下外,一率不得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保证了各项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

  借款费用能否资本化首先要严格地界定期间界限。区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还是借款费用非资本化期间,非资本化期间不准资本化,只能费用化。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才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否则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再次,要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专门借款按在资本化期间内的借款利息扣除资本化期间内未使用的专门借款的利息收益,确认为资本化利息。而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以在资本期间内,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均数乘以资本化率确定。它不是将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全部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中的不得高估资产原则。避免企业高估资产少计利息费用。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即使是企业不使用、不需用和闲置的固定资产也照样计提折旧。防止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任意调整固定资产的类别,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来人为调节利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具体包括年限*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通过计提折旧可以将成本费用均衡地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则是两种加速折旧方法。它是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的。特别是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的固定资产,它在使用的前期为企业创造了较多的经济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固定资产将被技术更先进的固定资产所代替,则其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成递减态势,所以加速折旧可以让企业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从而可以将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提前得到实现,并且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

  (五)或有事项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满足负债确认条件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具体条件如下: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其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而“很可能”指的是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等于95%,如果小于等于50%则不能确认。而与此相对应的,如果企业清偿的该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则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基本确定”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虽然或有事项在当期都不能100%的确定其未来是否发生,但谨慎性原则要求我们不能对潜在的负债和资产视而不见,该确认为资产或负债时就应该确认,并在报表附注中给予披露。给投资者、经营者及相关人员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对于“很可能”、“基本确定”等相关比率的确定,可以规避企业滥用或有事项任意低估资产,高估费用。

  (六)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共同**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的也视为关联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内容如下:

  1、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该企业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具体包括: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母公司不是最终**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方名称。母公司和最终**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母公司名称。

  (2)、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

  (3)、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2、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3、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交易。

  通过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

  (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可以由成本计量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反之则不能。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与公允价之间的差额冲减留存收益,不得计入当期损益。自用的固定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反之公允价值小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冲减了当期损益。会计准则的这些规定,防止了企业利用资产之间的转换和计量模式的变更,人为调节利润,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会计人员在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具有主观随意性。例如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但具体怎样选择,那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管理**的意图或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又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准则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计提标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计提比例。那企业就有操作的空间,如果要调增当期利润则可少提坏账准备,反之则多提坏账准备。所以这些核算方法的选择未必能客观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反而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虚假的信息创造了合理的空间。

  (二)谨慎性原则与税法**不能协调一致。谨慎性原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准许税前扣除,预计负债的计提,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期不能扣除,在企业实际发生时才允许扣除。这样企业在当期需补交所得税,并直接增大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这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受到限制。

  (三)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谨慎性原则有很多属于会计估计的内容,它强调对很可能发生的损失计入预计负债,对资产发现减值迹象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所有的这些都是没有实际发生的,这将会违背“不是本期发生的费用均不得计入本期”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它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

  (四)公允价格难以取得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要以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为参照,而可变现净值主要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可是除了股票、基金等一部分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取得外,其他相当一部分资产因不存在活跃的市场,缺少市场价格信息,我们无法取得其公允价值,这样就无法准确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会计人员为了谨慎从事,不得不低估资产,高估成本费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五)谨慎性原则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横向不可比。由于各企业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不同,有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由于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有的采用加速折旧,有的采用直线法折旧,造成企业之间缺乏一致性,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不利于管理**横向比较,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决策。

  四、谨慎性原则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相关内容、条款给予细化。由于会计准则规定中的模糊性、不够明确性,造成会计人员在具体实务处理时有人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谨慎性原则的相关内容、条款给予细化,明确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限制具体业务操作时的空间范围。挤掉人为的虚增资产和虚增利润的水分。从而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二)加强会计准则、会计**与税法**的协调一致。谨慎性原则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推广和运用,首先要将会计准则、会计**与税法在资产确认、货币计量等方面口径尽量保持一致,缩小两者之间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异。其次,税法**要逐渐深入到企业经济的实质,与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在会计实务的处理上尽量协调一致,而不能相背离或有冲突。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营造适度的外部环境。使财务报表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三)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鉴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越来越广,要求会计人员要在实务操作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准确的业务分析,则必须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但要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其加强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切实地增强对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和客户经营状况分析能力,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四)尽量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首先应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在不违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应用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核算原则的运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合理确定其优先顺序。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序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时间和程序,揭示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情况,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准确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

  (五)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市场价格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价格信息的传递,将各类商品的交易价格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种信息收集并储存起来。会计人员在对资产进行确认计价时很轻易地获得公允价值。这样不至于对公允价值的判定造成较大的偏差。

  (六)加强外部审计**。由于会计人员在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中,谨慎度的把握完全凭借其个人主观判断。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有的会计人员在实务处理时过度谨慎,低估资产,高估成本、费用,企业的财务状况反映过于悲观,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在生产,使企业的错失发展良机。有的会计人员在实务处理时不太谨慎,或为了管理**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高估了资产和收益,低估了成本、费用。虚增了利润,财务状况反映过于乐观,使企业盲目地扩大再生产,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要想会计人员客观地把握谨慎度,我们可以定期地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相关账务处理进行审计,加强**,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谨慎性原则。防止滥用、曲解、不正确地使用谨慎性原则。避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保持企业良性发展。

  总之,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时两面性,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和会计人员必须充分地认识其利弊,合理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不夸大其词,或过于谨小慎微,将谨慎性原则正确地应用于实务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入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参考资料:

  1、《企业会计准则(2006)》,**********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会计司编写组,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查秉柱,科技资讯;2007年第2期;

  5、《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合理运用》,刘玉萍,消费导刊;2007年第5期;

  6、《论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赵聪,时代经贸;2006年总35期。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2

  谨慎性原则,是我国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它要求企业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时,保持谨慎态度,对企业资产和利润的核算宁低勿高。在会计实务中,一方面,谨慎性原则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谨慎性原则肯定了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将风险反映于会计核算的过程之中,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但另一方面,谨慎性原则又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谨慎性原则更多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而为人为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因此,多措并举进行改进,提高其可操作性,才是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关键。

  一、研究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在我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经济运营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也逐渐增多。市场经济是谨慎性原则产生的直接原因和重要推动力,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但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波动性,造成了谨慎性原则的诸多局限性。例如谨慎性原则运用中的重要概念――公允价值,其取得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以及对市场价格的熟知程度,但是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会计人员几乎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在市场经济下,如果要符合谨慎性原则的同时保证完全客观,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很难做到。

  2。内部环境分析

  影响谨慎性原则目标的实现的内部因素众多,现就以下两个因素做浅显探讨。

  一是经营者和股东的目标不同。经营者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展示财务状况的良好面,美化甚至隐瞒财务状况的不良面,以取得股东对其经营业绩的认可来获得更多的薪金报酬。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其结果是“低估”资产和利润,与经营者的目标相冲突,更多地维护了股东的权益。

  二是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缺失。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高要求,与此同时,也给会计人员提供了相应的操纵空间。会计人员可利用谨慎性原则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粉饰财务状况,又不违反会计法规。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准则中的发展进程

  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谨慎性原则这个概念。

  1998年发布《收入》《投资》《建造合同》等七个具体准则,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完善了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流程中更加渗透了谨慎性原则这一理论要求。《投资》准则中,短期投资初始计量时,遵循账面成本和市价孰低原则;长期投资持有过程中,出现企业经营状况变故或者持有的投资公允价值下跌时,其计量遵循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原则。《收入》准则中,明确了收入确认的标准,提出收入的确认条件更多达四条。《建造合同》准则中,规定预计总收入不足以弥补预计总成本时,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1998年,谨慎性原则通过准则规范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体现。

  1999年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要求股份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这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在构建固定资产时,规定借款费用交付使用时立即要进行资本化处理,将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构建成本之中;规定资本公积金中,捐赠实物资产价值、资产评估增值、投资等不可转增股本;对于收入确认方面,以经济实质作为收入确认的判断标准,要求与资产有关的风险报酬已转移才可确认收入。

  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第二章的第十八条明确对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规定。

  如今,谨慎性原则已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而普遍的应用,更是被会计理论界普遍认可。

  三、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下的应用范围

  (一)在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中的应用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对于应收账款,设立坏账准备备抵账户,按照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由于赊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常见收款方式,受市场风险、对方企业经营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在所难免。因此通过设立备抵账户的核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应收账款被高估的现象。

  (2)对于存货,设立存货跌价准备备抵账户,期末计价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负债“高估”,资产“低估”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时,将该租赁资产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作比较,选择价值较低的作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

  3、固定资产折旧中,采用加速折旧法

  2006年新**中,允许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选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企业前期承担的固定资产价值摊销较多,后期承担地较少。这不仅体现了新准则与国际接轨,也是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4、资产期末价值复核时,“调低不调高”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出租人应于每期期末,对未担保余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担保余额增加,则不做账面调整;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额已经减少的,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由此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计入当期损益。

  5、或有事项中,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区别对待”

  例如企业在某些经济业务中产生潜在的债务,满足会计准则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并且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而对于或有资产,企业不能确认也不可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除非该资产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才可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6、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门槛”不同。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也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并且要求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大于95%才可确认。而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只需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大于50%即可确认。

  (二)谨慎性原则在收入确认与计量中的体现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收入进行确认与计量。即根据收入发生与否来进行确认与计量。企业收入的类型有很多种,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它们的确认条件是不同的。

  1、销售商品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与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

  (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流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4)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劳务合同收入

  建造合同应当按照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收入确认。当劳务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收入;

  (3)当预计合同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时,应当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列报方面的体现

  1、负债的列报

  企业的负债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企业应将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分开列报,使债权人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避免做出错误决策。

  2、每股收益的列报

  企业的每股收益最能反映股东权益的盈利水*,每股收益又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企业不仅要列报基本每股收益,还要列报稀释每股收益,使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充分的了解,不至于高估企业普通股的获利能力。

  3、资产的所有权状况的列报

  企业很可能存在被抵押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为了使报表使用者获得更客观的财务信息,企业必须对上述资产做出披露,否则决策者会对报表做出错误的解读,高估企业财务状况。

  4、融资租入资产的列报

  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虽然不占有该资产的所有权,但是实质上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大部分都流入了承租企业。出于谨慎考虑,企业必须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进行核算,承担其后续折旧支出,并且在报表附注中给予其充分的披露。

  5、关联方交易事项的列报

  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可能会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关联方交易可能不具有商业实质,不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交易。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关联方交易事项,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四、谨慎性原则的优越性

  (一)保证了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及市场竞争,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活动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风险,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比以往更关注自身的经营成果。企业的会计系统必须要将风险因素考虑进去,充分合理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从而才可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真实反映了经济业务中的不确定性

  谨慎性原则存在的一个基础就在于会计活动本身包含了一定的会计假设。会计活动不是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射,它涉及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条件。落实谨慎性原则有利于资本的保全,从财力上为各项风险做好准备,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协调

  在众多会计原则中,谨慎性原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一条,从理论上而言,谨慎性原则是对其他会计原则的一个补充,各会计原则的共同落实才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对于同一项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经济活动涉及较强的不确定性时,企业可能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方法是否合理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为了确保判断的结果科学,必然需要谨慎性原则的约束。

  (四)真实反映企业盈利情况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报表上的盈利状况,如果会计方法选择不当,则企业有可能会出现报表上盈利实际上亏损的现象。企业不仅要为这种虚假利润缴纳所得税,还有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的股利,其结果是股东利益被侵蚀。谨慎性原则的贯彻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企业的健康长久的发展。

  五、应用中的局限性

  (一)定义的模糊性导致应用主观性

  由于谨慎性原则较为抽象,会计准则缺乏具体全面的可操作性规定,因而存在滥用该原则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现象。以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为例,当需要企业体现经营业绩时,企业可少提或不提当年的资产减值准备,营造企业经营业绩上升、利润增加的假象。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模糊性,为企业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合理”空间,造成会计信息不可验证,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

  (二)与税法规定不协调

  现行税法税前费用的列支与会计**规定的费用列支,口径不一致。税收以真实可靠的事实行为为依据,并不认可对或有事项的会计估计。例如会计核算中的准备金的计提,是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但这种做法不被税法所接受。这就导致了这样的不合理现象:企业计提准备金,减少了本期账面利润的同时,还应补交这部分的所得税,这就直接减少了企业现金流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三)受到会计人员职业水*的极大制约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众多,职业素质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能够达到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有的会计人员对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采取回避态度,“依葫芦画瓢”地处理会计事项,沿用老套路,缺乏基本的职业判断;有的会计人员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有偏差,一味地“压低收益,多计损失”,导致应入账的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无原则地扩大计提范围。

  (四)有些情况下与其他会计原则相抵触

  (1)与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等原则相冲突。客观性等原则要求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而谨慎性原则针对的是可能发生但没有真实发生的经济事项,因而与这几项会计原则相矛盾。

  (2)与配比原则相冲突。配比性原则要求各项收入要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同时计量。而谨慎性原则则将某些成本、费用提前计量,使某些收入的成本被提前确认,提前冲销了收益,导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不同步,违背了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改进措施

  (一)各会计原则的重要性不同,应予以区分

  真实性原则是最重要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不能凌驾于真实性原则之上。在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时,要根据经济事项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区别对待。此外,不同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所采用的标准不**,运用的时间、条件和方式上都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必须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必要的披露。

  (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能力

  会计活动涉及众多不确定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应当拓展会计人员的学习途径,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执业水*。

  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很多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要。针对此现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进行改善:首先,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关键所在,只有会计人员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才会在做职业判断时保持客观。其次,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日趋加快,会计知识也不例外。会计人员应掌握会计发展的潮流,系统全面地掌握会计知识,并深入会计知识运用。最后,会计人员可以定期进行案例学习,从实际情况中学习领悟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这也是一种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审计可以为企业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一层外部保证,应充分发挥这一外部**作用。

  滥用会计原则是存在于各企业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自身的利益,企业很有可能不当地使用谨慎性原则,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外部审计的**职能使自己所获取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与此同时,会计**应针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从立法的角度对该原则的使用做出规范,促使企业既不过度谨慎也不会谨慎性不足,这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约束,使企业无法滥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从而保护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红。关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理性思考。经济论坛。2007年第四期。

  [2]郭剑颖。谈会计谨慎性要求的局限性及应采取的对策。军事经济研究。2012年第七期。

  [3]张洁。探讨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吉林省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六期

  [4]夏继芳。在企业会计工作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二十一期。

  [5]马敏。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例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5年。

  [6]李伯丽。谨慎性原则运用的适度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2009年

  [7]李青原著。**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3

  [内容摘要]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任意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夸大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主观随意性;职业判断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保守**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应用谨慎性原则主要是由于会计实际操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如果不加以估计和判断,则不利于投资者和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不能作出正确的的投资经营决策;其次,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谨慎地应对市场的变化,谨慎地估计经营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我们的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中随处可见。如收入的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或有事项的确认、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等。

  (一)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定义如下:“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第二,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第三,因所有者投入资本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的判断标准为:企业是否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卖方;企业是否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治理的**,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收入的金额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与企业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是否能够可靠计量。只有企业的销售同时满足了上述五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否则,不予确认。在具体会计处理中如售后回购业务,在收到货款时不确认收入,而作为一项负债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这样可防止高估收入,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其可收回金额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该资产的销售净价两者较高者确定。如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

  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因为资产未来期间不能给企业带来原账面价值的经济利益流入。资产的主要特征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则不能确认为资产,所以企业应以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流入,就确认为多少资产。这样则不致于导致企业资产和利润虚增。因此,企业资产一旦发生减值则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以后资产在摊销和折旧时以扣减了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还规定,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在以后会计期间恢复的,除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等情况下外,一率不得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保证了各项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

  借款费用能否资本化首先要严格地界定期间界限。区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还是借款费用非资本化期间,非资本化期间不准资本化,只能费用化。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才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否则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再次,要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专门借款按在资本化期间内的借款利息扣除资本化期间内未使用的专门借款的利息收益,确认为资本化利息。而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以在资本期间内,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均数乘以资本化率确定。它不是将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全部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中的不得高估资产原则。避免企业高估资产少计利息费用。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即使是企业不使用、不需用和闲置的固定资产也照样计提折旧。防止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任意调整固定资产的类别,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来人为调节利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具体包括年限*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通过计提折旧可以将成本费用均衡地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则是两种加速折旧方法。它是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的。特别是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的固定资产,它在使用的前期为企业创造了较多的经济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固定资产将被技术更先进的固定资产所代替,则其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成递减态势,所以加速折旧可以让企业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从而可以将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提前得到实现,并且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

  (五)或有事项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满足负债确认条件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具体条件如下: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其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而“很可能”指的是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等于95%,如果小于等于50%则不能确认。而与此相对应的,如果企业清偿的该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则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基本确定”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虽然或有事项在当期都不能100%的确定其未来是否发生,但谨慎性原则要求我们不能对潜在的负债和资产视而不见,该确认为资产或负债时就应该确认,并在报表附注中给予披露。给投资者、经营者及相关人员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对于“很可能”、“基本确定”等相关比率的确定,可以规避企业滥用或有事项任意低估资产,高估费用。

  (六)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共同**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的也视为关联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内容如下:

  1、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该企业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具体包括: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母公司不是最终**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方名称。母公司和最终**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母公司名称。

  (2)、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

  (3)、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2、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3、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交易。

  通过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

  (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可以由成本计量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反之则不能。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与公允价之间的差额冲减留存收益,不得计入当期损益。自用的固定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反之公允价值小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冲减了当期损益。会计准则的这些规定,防止了企业利用资产之间的转换和计量模式的变更,人为调节利润,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会计人员在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具有主观随意性。例如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但具体怎样选择,那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管理**的意图或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又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准则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计提标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计提比例。那企业就有操作的空间,如果要调增当期利润则可少提坏账准备,反之则多提坏账准备。所以这些核算方法的选择未必能客观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反而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虚假的信息创造了合理的空间。

  (二)谨慎性原则与税法**不能协调一致。谨慎性原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准许税前扣除,预计负债的计提,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期不能扣除,在企业实际发生时才允许扣除。这样企业在当期需补交所得税,并直接增大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这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受到限制。

  (三)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谨慎性原则有很多属于会计估计的内容,它强调对很可能发生的损失计入预计负债,对资产发现减值迹象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所有的这些都是没有实际发生的,这将会违背“不是本期发生的费用均不得计入本期”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它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

  (四)公允价格难以取得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要以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为参照,而可变现净值主要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可是除了股票、基金等一部分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取得外,其他相当一部分资产因不存在活跃的市场,缺少市场价格信息,我们无法取得其公允价值,这样就无法准确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会计人员为了谨慎从事,不得不低估资产,高估成本费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五)谨慎性原则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横向不可比。由于各企业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不同,有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由于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有的采用加速折旧,有的采用直线法折旧,造成企业之间缺乏一致性,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不利于管理**横向比较,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决策。

  四、谨慎性原则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相关内容、条款给予细化。由于会计准则规定中的模糊性、不够明确性,造成会计人员在具体实务处理时有人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谨慎性原则的相关内容、条款给予细化,明确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限制具体业务操作时的空间范围。挤掉人为的虚增资产和虚增利润的水分。从而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二)加强会计准则、会计**与税法**的协调一致。谨慎性原则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推广和运用,首先要将会计准则、会计**与税法在资产确认、货币计量等方面口径尽量保持一致,缩小两者之间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异。其次,税法**要逐渐深入到企业经济的实质,与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在会计实务的处理上尽量协调一致,而不能相背离或有冲突。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营造适度的外部环境。使财务报表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三)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鉴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越来越广,要求会计人员要在实务操作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准确的业务分析,则必须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但要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其加强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切实地增强对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和客户经营状况分析能力,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四)尽量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首先应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在不违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应用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核算原则的运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合理确定其优先顺序。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序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时间和程序,揭示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情况,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准确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

  (五)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市场价格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价格信息的传递,将各类商品的交易价格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种信息收集并储存起来。会计人员在对资产进行确认计价时很轻易地获得公允价值。这样不至于对公允价值的判定造成较大的偏差。

  (六)加强外部审计**。由于会计人员在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中,谨慎度的把握完全凭借其个人主观判断。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有的会计人员在实务处理时过度谨慎,低估资产,高估成本、费用,企业的财务状况反映过于悲观,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在生产,使企业的错失发展良机。有的会计人员在实务处理时不太谨慎,或为了管理**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高估了资产和收益,低估了成本、费用。虚增了利润,财务状况反映过于乐观,使企业盲目地扩大再生产,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要想会计人员客观地把握谨慎度,我们可以定期地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相关账务处理进行审计,加强**,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谨慎性原则。防止滥用、曲解、不正确地使用谨慎性原则。避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保持企业良性发展。

  总之,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时两面性,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和会计人员必须充分地认识其利弊,合理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不夸大其词,或过于谨小慎微,将谨慎性原则正确地应用于实务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入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参考资料:

  1、《企业会计准则(2006)》,********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会计司编写组,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查秉柱,科技资讯;2007年第2期;

  5、《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合理运用》,刘玉萍,消费导刊;2007年第5期;

  6、《论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赵聪,时代经贸;2006年总35期。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2)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论文 (菁选2篇)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论文1

  摘要: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以后,才能进行收益的分配。在这种概念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而不是以历史成本来计量。这可以从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得到说明。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会计信息

  1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1.1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谨慎性原则对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并最终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能起积极作用,同时它还可引申为经营者的一种经营观念。企业要使自己有效地保持竞争优势,拓展生存空间,在经营决策中应保持谨慎性并充分估计各种因素。

  1.2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原则的必要补充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20世纪初至30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特性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是在客观性原则的条件不存在时的补充原则。

  1.3谨慎性原则的本质

  企业之所以乐于接受谨慎性原则,是因为它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

  (1)以保护企业为主旨。谨慎的会计处理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避免风险和损失,按谨慎的会计处理可能会与某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短期利益发生冲突。在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中,某些厂长、经理总希望在自己的***完成承包指标,出现了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现象。但谨慎性原则是从风险上考虑保护企业的,在时间上尽可能快地将资产转化成费用,从收益中获得补偿。

  (2)收入和费用的时间性分布。谨慎性会计处理原则并非从性质上否定某些收入和费用的发生和存在,而是通过谨慎的会计处理方法改变这些收入和费用计入各个会计期间的'时间金额分布。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具体运用

  虽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不很起眼,但却十分重要,以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为指导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运用得非常广泛。

  2.1在核算资产类科目中的运用

  企业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明确了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与修理费用的总和比采用*均年限法*稳,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因此,允许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综合法中选定一种方法进行加速折旧,是完全必要的,即体现了国家的产业**,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谨慎性原则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以坏账准备的计提为例,一是计提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企业自行确定;二是计提范围内得到了扩大,修改后的会计**规定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后也可计提坏账准备,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或劳务供应方破产、撤销等原因无望再收到货物或劳务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后方可计提坏账准备。

  2.2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

  应收账款是基于商业信用采取赊销方式而发生的将来才能收回的债权,其中就隐含着债权不能收回的可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坏账的计提方法和标准。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被拖欠的期限越长,客户的信用级别越低,以致偿债能力越差,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状况,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从谨慎性原则出发,企业应计提坏帐准备,但应注意“度”,否则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得不到准确揭示。《企业会计**》扩大了计提坏账准备范围,即除应收账款外,其他应收款也列入了计提的范围;在计提比例(原行业会计**规定0.3%~0.5%)和计提方法(原行业会计**规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上,由企业自行确定,这就给企业增加了选择的空间,有利于企业抵御坏账损失产生的风险。

  2.3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

  新会计**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在原来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而且,在会计**的选择方面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如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和比例,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原会计**规定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计提,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必须经过***门批准才能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账,造成企业资产不实,固定资产也存在类似情况。新会计**则规定,坏账准备和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均由企业自主合理确定。这样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借此提供更加真实稳健的会计信息。

  2.4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收入必须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才能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的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对己售出的商品实施**;(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4个条件缺一不可,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3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谨慎性原则是一种原则性规定,为了防止出现过度谨慎和滥用的潜在危险,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谨慎性原则运用必须有法律或规范性的约束,就目前来说,要求我国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时,对具体会计处理程序和报告要加以规范,既要便于企业针对各自的情况有选择的余地,又要使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中有一定限制。

  (2)从企业角度来说,应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情况和各项会计**的处理程序,制定严格的会计**,并认真执行。

  (3)对于某些运用谨慎性原则处理的会计事项,应在会计报表报告中加以阐明,不但要反映影响金额,而且应揭示会计事项的真实情况和会计人员的处理方法,以使信息的使用者明确事实,**判断。

  (4)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者而言,应认识到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会计中对风险加以防范和管理的一个环节,它相对于经济业务而言具有事后性,所以管理者不要过分信赖。

  (5)在坚持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要防止滥用和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防止过度谨慎。谨慎性原则是在保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因为保守**的信条是: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走了极端,造成信息误导。

  总之,企业财务核算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并不意味着保守和消极,而是在保持其均衡和稳定的同时,使财务核算具有弹性从而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可否认的是,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上加以应用,应该说是对会计一般原则的认识和运用的一个突破,也是我国现代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之一。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论文2

  从字面上来讲,“谨慎性原则”的重点便在于“谨慎”二字。意为敦促会计人员要谨慎地处理公司的财务。这种谨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小心翼翼,不弄错一个数字。因为数据的正确性是最基本的,所以并不需要再多加强调。谨慎性原则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便是:在企业面临不确定的因素的情况下,不会多记资产和收益,同时也不会少记负债和费用,尽可能地合理地估算企业的收入与支出。这样一来,公司的资金链处于流通状态,公司的**制订计划时也能够有坚定的支撑,保证了该项决策的稳健性。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3)

——管理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管理沟通的原则有哪些1

  1. 沟通的唯一原则就是工作目标

  被誉为管理学的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就指出过,工作沟通的根本就是目标沟通。在我最初看到这个原则的时候,我不懂理解它的根本。

  在我前面提到的公司高管与项目负责人目标不一致的时候,这个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那个案例里,公司的高管的目标是,通过项目早期要快速积累用户;而项目主管的目标是,我需要通过项目快速盈利。

  一个公司一定存在不同利益的人,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不同方法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喜好的人,甚至个人关系相互**的人。然而我们正是要让这样一个群体,去协同并共同完成一件工作。因此所谓目标沟通就是要让大家对于工作的结果达成一致,对共同的利益达成一致,至于各个分立的小团队,方法并不是最关键的东西。

  我总结过一个道理,因为每一位管理者都是因为自己在自己的技术性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而被提拔的,因此每个人被从这样的岗位提拔的时候都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拥有一种崇拜,而这种崇拜带到管理里面来是毫无意义的。在管理沟通中,往往矛盾是由于大家对于方法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纠结于方法的对错对于工作的完成其实毫无意义,工作沟通最根本的是我们要达到什么结果而不是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2. 沟通的方式有三个——用态度沟通,用方法沟通,用工具沟通

  沟通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互相认可,离开这种双方互相认可的态度,所有沟通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态度是沟通的前提。

  沟通方法的第二个层面,是彼得。德鲁克指出的一个沟通原理,就是所有沟通凭借的是语言,但是沟通的根本,需要传递一种体验,而体验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因此在沟通中就需要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讲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对方可以理解的场景,去传递信息,例如打比方,讲故事等等。

  在管理沟通中的第三个方式也就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沟通工具。为什么一个管理良好的公司,会有各式各样的表单,为什么管理良好的公司会采用ERP系统,那么这些表单流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工具,这些工具将我们的沟通行为抽象化、规范化,最终达到管理沟通的结果。管理工具也正是一些被管理者在身处低级职位的时候十分排斥的东西。当你由低级职位晋升为管理岗位以后,你将会理解到我们的表单,我们的系统,我们的会议,都是我们可以凭借的管理工具,所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位会善于发明并采用管理工具的管理者。

  3. 上下级沟通原则最小化、可执行

  作为管理者,你是否遇到勤快的属下拖延工作的情形?

  作为销售主管,你是否遇到属下拖延不敢出门的情形?

  必须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本未必就是属下的态度、能力问题,很可能是你的指令发生了问题。我们可以暂时抛开这些**的能力问题,抛开管理者对团队的培训问题,我们仅从在一个水准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如何发布指令来探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上级对下级传递命令是需要技巧的,本段所述的这种技巧将解决初任管理岗位者对于下发命令方法。

  向下传递指令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下发指令者对于工作任务的分解能力,第二个前提来自于传递命令者对于被命令者能力与背景的具体了解。下发指令的技巧只有一个就是我所述的“最小化可执行”,其意思就是“你的**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做到什么样的工作?”,要确保你下发命令的每一条细节都是你的**力所能及的。当你发现你的**在你所发布的命令中,有部分细节他无法达到,你就必须学会将这个环节进行细节分解,一直分解到他力所能及。当你的**能力提升的时候,你布置任务不必再分解到如此细节。

  我们用网站运营管理来描述:当你新招聘一名编辑,他上岗的第一天,你将教会他如何发布一条资讯,必须细化到资讯的题目是什么,图片应该如何处理,标点符号的规范是什么。当这位编辑工作一到两年以后,他的能力已经足以策划一些专业内容,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告诉他,你最近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

  就像一个大型的公司,董事会只需要告诉他的总经理,“你下一季的任务指标是什么,收入水准是什么”。

  当你娴熟利用最小化可执行原则去发布指令的时候,你将能够切实保障指令的完整执行,同时也不会被属下笑话成婆婆妈妈。

  4. 会议沟通的核心原则——一切围绕中心展开

  我见过无数位任职超过三年以上的中层管理者在主持会议的时候,让属下把已经写在文本上的工作汇报再念一遍。还有许多的会议的形式大于实质,仪式感大于解决问题。

  不得不指出,会议就是用来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

  例如在互联网网站领域,销售工作会议就是要切实解决客户服务的问题,编辑工作会议就是要解决如何做内容的问题,离开了这些会议的应有目标,会议将成为浪费团队时间的巨大黑洞。

  因此,学会开会,就是首先要问自己“我要通过会议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结果?”问自己如何通过会议解决团队的协调问题,解决团队的摩擦问题,解决团队的利益分配问题,最终,将团队的目标**,细节到位,责任到人。

  5. 不同岗位间的沟通原则——找准接口

  在互联网公司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沟通方式,一位程序员会问提出需求的产品经理,我的数据库将采用A方案或者B方案,你认为应该应如何选择?

  我们还会看到一位销售员见到客户的时候,反复强调他手上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循循善诱地向客户倾注这些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处理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困难,我们只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去描述,用对方所关心的利益去诱导,对方很容易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例如我前面所说的例子中产品经理只需要告诉程序员,我需要的技术结果和技术指标是什么。我所举的另一个例子中,我们的销售员只需要告诉客户,我们为您提供的产品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就可以了。

  6. 部门间的沟通原则——均衡利益

  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摩擦,不同的团队拥有自己不同的团队利益。遗憾的是,在我们身处一个环境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忽略配合部门的感受,甚至将其他部门的不配合举动归纳到人品问题。

  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更容易深受其害,当一个部门很激烈地抨击另一个部门的行为并进行私下投诉的时候,他一旦立即冲动地采取措施,就将会毁灭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因此,部门之间的沟通,仍然是目标沟通,沟通的方式,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家的付出与收益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利益的均衡!

  正确的做法就是当面说,开会说,不要背后说。高管的方式应当是,对于冲突保持沉默,在公开的情况下,对双方进行裁决。

  7. 合伙人间的沟通原则——相互理解、相互约束、相互帮助

  你的合伙人会不会对你充满热情的一项提议不闻不问,或者保持沉默?

  这种隔阂来自于什么?——知识层面,体验层面,责任层面,分工层面。

  可是,一旦当你的合伙人拥有类似的知识背景,在每一项决策面前都高度保持一致的时候,你必须承担公司的另一个风险,也就是有马达无刹车,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非常危险!

  另一种情况更令合伙人痛苦,就是明明看着合伙人往火坑里跳,你却**为力。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合伙人,必须是性格互补,知识互补,能力互补。

  同时,合伙人必须学会相互对于对方的工作予以关注与体验,当你不具备对对方工作的体验的时候你无法理解对方提议的重要性,出现鸡对鸭讲的局面。

  当合伙人往火坑里跳的时候,你只好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及弥补的准备。

  七个原则,全部来自于“血泪”的教训。我们不得不用重复的几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沟通传递的是一种体验而沟通凭借的是文字和语言,因此沟通存在巨大的困难。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管理沟通的唯一原则,就是目标沟通!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4)

——中考英语阅读命题原则有哪些3篇

中考英语阅读命题原则有哪些1

  列举是由and,or,aswellas,notonlyAbutalsoB等引导的并列成分。

  Which题型——攻略:文章里面列举的去a,b,c的这种标示,a,b,c=名词

  Except题型——攻略:给出一个(除了这一个,找到这个例外)

中考英语阅读命题原则有哪些2

  A到B:so,sothat,then/(and有时也表因果),since

  B到A:because,for

  攻略:在表因果的这些词下画上重点符号,插上小红旗~

中考英语阅读命题原则有哪些3

  常于篇章结构或句子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常考细节

  破折号、括号、冒号: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

  引号:表示强调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5)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菁选2篇)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

  1、公*原则

  公*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的前提。不公*,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

  2、严格原则

  考绩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考绩不严,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绩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

  3、单头考评的原则

  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成绩、能力、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间接上级(即上级的上级)对直接上级作出的考评评语,不应当擅自修改。这并不排除间接上级对考评结果的调整修正作用。单头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经营**的指挥机能。

  4、结果公开原则

  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的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与合理。

  5、结合奖惩原则

  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

  6、客观考评的原则

  人事考评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渗入主观性和感**彩。

  7、反馈的原则

  考评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

  8、差别的原则

  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鼓励职工的上进心。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1.绩效考核定位模糊

  所谓考核的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在现实应用中,许多企业考核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绩效管理体系中考核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目的或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或者为了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为了奖金分配而进行,考核**甚至等同于奖金分配**,非常明确地规定某项工作未完成要扣多少钱等惩罚性措施,罚多奖少,使得员工的***都集中在如何避免犯“规”被罚,而不是如何努力提高工作绩效上。更严重的是在某些企业甚至出现员工尽可能少做事的现象,因为做得多,犯“规”的几率就大,也就意味着被罚的几率大。所以,没有人愿意承担那些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但容易犯“规”的工作。加上考核方法不完善、考核结果不准确,势必造成员工对考核的抵触。

  2.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很多企业都在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包括了安全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设备指标、政工指标等等,不同专业的管理线**管理着一套指标,可谓是做到了面面俱到。然而,对如何使考核的标准尽可能地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并与绩效计射相结合却考虑不周;而且作为绩效管理,应该主要抓住关键业绩指标,将员工的行为引向**的目标方向,太多和太复杂的指标只能增加管理的难度和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影响对员工行为的引导作用。

  3.绩效考核的主观性

  健全的人事考评**就是通过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的评价,判断其潜在发展能力,并作为对员工奖惩的依据,但在实践中,评估的正确性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面产生偏差,常见的如;晕轮偏差,即以偏概全,“部分印象影响全体”;类己效应,对那些和自己的某一方面(种族、籍贯、性别、**、专业、母校、志趣、业余好等)相类似的人有偏爱而给予较有利的评估;趋中效应,硬套。两头小,中间太”的一般性规律,不从事实出发,或由于没仔细考察下级的表现而不愿给出“最优”与。最劣”的极端评语,干脆来个*均**,一视同仁,都评个“中等”;近因效应,不久前发生的、时问较近的事件印象较深,认为这便是具有**性的典型事件或行为,当作被评者的一般特征,较久远的事则忘记了或忽略。人事管理**中的种种缺陷大都来自考核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其结果势必影响考绩的可信度与有效度。

  4.绩效考核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

  绩效评价被当作。机密”和人事考评的不公开性,加重了职工对考评的不安心理和对人事部门的不信任感,降低了考评对职工指导教育的作用。在许多企业中员工对绩效管理**缺少了解,许多员工反映不知道公司的考核是怎样进行的,考核指标是如何提出来的,考核结果是什么,考核结果究竟有什么用处等等,至于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改进等就更无从得知了。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6)

——职场女性礼仪着装基本原则有哪些 (菁选2篇)

职场女性礼仪着装基本原则有哪些1

  化妆

  化妆可以让女性更具魅力,但不宜浓装艳抹。过度打扮会让人感到做作,过于简单会让人感到随便,总之有一个原则,每天的打扮必须要迎合你当天要会见的人们,符合他们的身份和专业度, 让自己不寒酸掉价。

  穿衣

  稳重有权威的颜色包括:海军蓝、灰色、碳黑、淡蓝、黑色、栗色、锈色、棕色、驼色;要避免浅黄、粉红、浅格绿或橘红色。少而精,重质量轻数量,讲究做工和面料,要合身。避免冲动性购买,如果你是属于这样的人,那么要切记你要买的衣服必须和你已买的衣服相配。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但不可贪图小便宜因小失大。采用一些天然面料如棉,丝,羊毛等。

  发型、指甲

  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头发也应该相应剪短一些,一般来说妇女到了30-35岁这个年龄也最多把头发留到肩部。

  在职业女性中,染指甲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指甲油的颜色不应该选得太亮丽,这样会使别人的***只集中在你的指甲上,选一些和你口红相配的颜色,有些人喜欢透明色指甲油,它是大众都能接受的颜色

  鞋子

  不要把旅游鞋穿进办公室,中跟或低跟皮鞋为佳,保养好你的鞋,把它擦的锃亮;鞋的颜色必须和服装的颜色相配,总之有一个原则鞋子的颜色必须深于衣服颜色,如果比服装颜色浅,那么必须和其他装饰品颜色相配。

  首饰、装饰品

  职业女性希望表现的是她们的聪明才智,能力和经验等,所以要带首饰就必须是佩带简单首饰,不要带摇摆晃动的耳环或一走路就会发出声响的项链,这样对专业形象的杀伤力极大。耳环是很重要的首饰,但不宜太长太大。虽然眼镜让人感觉文气,但它抹杀了女性特有的亲和力,比较古板刻薄,尽量带隐形眼睛。手提包要精小细致,不要塞的满满的。

  衬衣

  浅色衬衣仍旧有权威性,脖子长的女性不适合穿V型衫,买一两件戴花边的衬衣,体型较胖的女性最好穿一身颜色一样的服饰。

职场女性礼仪着装基本原则有哪些2

  1、仪表端庄、整洁是对每个职员最基本要求。具体要求是:

  头发:职员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男性职员头发不宜太长。

  指甲: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性职员涂指甲油要尽量用淡色。

  胡子:胡子不能太长,应经常修剪。

  口腔:保持清洁,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食品。

  女性职员化妆应给人清洁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2、工作场所的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具体要求是:

  衬衫:无论是什么颜色,衬衫的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

  领带:外出前或要在众人面前出现时,应配戴领带,并注意与西装、衬衫颜色相配。领带不得肮脏、破损或歪斜松驰。

  鞋子应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女性职员要保持服装淡雅得体,不得过分华丽。

  职员工作时不宜穿大衣或过分雍肿的'服装。

  3、办公室日常行为注意事项:

  出入房间的礼貌:进入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入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抵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也要看住机会。而且要说:“对不起,打断您们的谈话”。

  递交物件时,如递文件等,要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如是钢笔,要把笔尖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至于刀子或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向着自己。

  走通道、走廊时要放轻脚步。

  无论在自己的公司,还是对访问的公司,在通道和走廊里不能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 更不得唱歌或吹口哨等。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4、优雅的姿势和动作在公司是比较受欢迎的。具体要求是:

  站姿:两脚脚跟着地,脚尖离开约45度,腰背挺直,胸膛自然,颈脖伸直,头微向下,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

  会见客户或出席仪式站立场合,或在长辈、上级面前,不得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坐姿:坐下后,应尽量坐端正,把双腿*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向后伸,或俯视前方。

  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


会计谨慎性原则有哪些要求3篇(扩展7)

——适量运动的原则有哪些 (菁选2篇)

适量运动的原则有哪些1

  1、全面锻炼

  加强身体各部位功能的原则对身体的全面锻炼,可以全面协调机体的形态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促使体态优美,功能完善,提高身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所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是体育锻炼时首先应该重视的原则。在安排锻炼项目时,应注意考虑加强身体各部位的活动,使全身肌肉器官都参加。选择多种多样的项目,才可以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对个别不足部位的加强练习也应该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有效果。

  2、经常不懈

  持之以恒的原则人的机体是复杂的,无论哪种运动项目都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奏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收效不大,有时反而会起到相反作用。只有坚持经常锻炼,并且逐渐加大运动量或延长锻炼时间,才能促进肌肉发展和脏器功能,达到锻炼效果。

  3、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即运动负荷,它决定了锻炼效果的好坏。如果运动量过小,机体不用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就可以负担,则锻炼效果不明显。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影响机体的健康。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量力而行。要提高身体素质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常用的检验运动量大小的方法有两种。

适量运动的原则有哪些2

  **体重适量运动原则以下两点:

  1、运动时要获得愉快、趣味和成就感:激烈的运动会造成呼吸急促、困难或对热无法忍受,因而不易有愉快舒畅的感觉,所以运动要适度,以运动时尚能和自己或伙伴讲话的程度为依据。运动的技巧或困难度不必太高,以免导致减肥者有挫折失败之感。

  2、运动要随时随地皆可实施,并融入生活中。

  增加身体活动机会,减少静态生活方式是基本原则。每天少看30分钟电视,多半小时散步;每天少睡1小时觉,多1小时与朋友叨天或逛商场,是去球类活动中心、健身俱乐部消磨时光。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踏板凳就是一项很好的家庭运动,不占空间,方便于家中实施。板凳高30厘米左右即可,宜坚固不易踩翻为原则,以节拍器**速度或频率(如每分钟96拍或120拍),上上下下板凳(4拍完成一次踩板凳动作),即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以上这些方法,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也不需要众多昂贵的减肥、健身器械,但一般情况下都能有效地**体重。不过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下去,让它变成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而不是夏天来临时救急的灵丹妙药。

  **体重除了需要遵循适量的运动原则之外,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辅助完成。目前,市面上的减肥药物层出不穷,但都相继因为安全性而退市,奥利司他(舒尔佳)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它通过直接阻断人体对食物中脂肪的吸收,使人体摄入的热能和脂肪小于消耗,减少体内贮备的脂肪,从而达到减重、瘦身的目的。舒尔佳还是全球屈指可数的OTC减肥药,也是少见的在12~16岁青少年肥胖人群中验证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减肥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