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翻译/译文

  【悯农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悯农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餐:一作“飧”。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2

  悯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3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翻译/译文

  【悯农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悯农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餐:一作“飧”。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4

  悯农二首·其一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悯农二首·其一》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

  《悯农二首·其一》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悯农二首·其一》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悯农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5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6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翻译/译文

  【悯农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悯农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餐:一作“飧”。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7

  悯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8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9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阅读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1)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古诗简介

  《悯农》是宋代杨万里的作品,诗中借闰年比*年时间长来表达农民对歉收饥馑的无奈和悲凉。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翻译/译文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注释

  [1]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黄:成熟。

  [2]“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3]已分(fèn):已经料定。残岁:岁终,年终。

  [4]更堪:更哪堪,更不堪。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赏析/鉴赏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3

  悯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4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6

  悯农二首·其一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空景象,突出了大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空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大民空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空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空“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空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空巨大贡献和无穷空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空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大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空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空大民以他们空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而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空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空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洞就正如***所说空:“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空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空,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洞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空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大夫犹**”空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空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空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空形象和深刻空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空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空形象概括了大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空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空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空,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大夫犹**”空事实。这样,前后空情况形成鲜明空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7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翻译/译文

  【悯农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悯农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餐:一作“飧”。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8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翻译/译文

  【悯农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悯农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餐:一作“飧”。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译文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注释

  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黄:成熟。

  “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已分(fèn):已经料定。 残岁:岁终,年终。

  更堪:更哪堪,更不堪。 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2)

——《悯农·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悯农·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1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2

  悯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3)

——悯农·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悯农·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1

  悯农二首·其一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空景象,突出了大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空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大民空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空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空“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空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空巨大贡献和无穷空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空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大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空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空大民以他们空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而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空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空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洞就正如***所说空:“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空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空,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洞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空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大夫犹**”空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空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空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空形象和深刻空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空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空形象概括了大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空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空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空,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大夫犹**”空事实。这样,前后空情况形成鲜明空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4)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偏又好武,出征的**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习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习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2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翻译/译文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

  ②临洮(táo):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③卷(juǎn)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④劫:劫持,冲杀。

  ⑤斫:读zhuó,砍。缺:破损。

  赏析/鉴赏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其二

  第一句“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新,刚刚。白玉鞍,装饰有白玉的马鞍。这句的顺序为“新跨白玉鞍骝马”,说将士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战马。写战前充分准备,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

  第二句“战罢沙场月色寒”。沙场,原指沙漠地带,后指战场。寒,冷,凄冷。意思说:一场激战结束了,战场上的月色显得十分凄冷。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战斗经过,由准备出战,一下写到战斗结束。那么,仗打得怎么样呢?用战场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仅指夜晚天冷,连月光也寒气逼人,还指月光映照下的战场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凄冷的感觉。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

  三、四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用铁皮箍着的战鼓,结实声壮。犹,还。匣,刀鞘。金刀,钢刀,古时泛指金属为金。意思说: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城头上催战的铁鼓,仿佛还在耳边震响;将士们不由地抽出鞘里的钢刀,钢刀上的血迹还没有干。这两句写战斗回顾,说战斗刚结束不久,将士们余兴未尽,战斗情绪还是那么高昂,心里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人也如同听到战场震天动地的鼓声,想见将士们拭看钢刀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行军》。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4

  一、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三、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四、赏析

  1、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昌龄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愿望。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2、讲解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3、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愿望。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其二

  第一句“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新,刚刚。白玉鞍,装饰有白玉的马鞍。这句的顺序为“新跨白玉鞍骝马”,说将士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战马。写战前充分准备,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

  第二句“战罢沙场月色寒”。沙场,原指沙漠地带,后指战场。寒,冷,凄冷。意思说:一场激战结束了,战场上的月色显得十分凄冷。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战斗经过,由准备出战,一下写到战斗结束。那么,仗打得怎么样呢?用战场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仅指夜晚天冷,连月光也寒气逼人,还指月光映照下的战场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凄冷的感觉。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

  三、四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用铁皮箍着的战鼓,结实声壮。犹,还。匣,刀鞘。金刀,钢刀,古时泛指金属为金。意思说: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城头上催战的铁鼓,仿佛还在耳边震响;将士们不由地抽出鞘里的钢刀,钢刀上的血迹还没有干。这两句写战斗回顾,说战斗刚结束不久,将士们余兴未尽,战斗情绪还是那么高昂,心里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人也如同听到战场震天动地的鼓声,想见将士们拭看钢刀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行军》。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出塞词》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翻译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

  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

  金带:大刀柄上系的红绸子。

  连环:一种刀。

  束:捆。

  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卷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劫:劫持,冲杀。

  斫:读,砍。

  缺:破损。

  创作背景

  唐**深受西、北****特别是吐蕃君主的侵扰之苦,唐军也不时出击,攻占对方土地。公元八四六年以后,吐蕃内部**,接着蕃、汉两族人民**,赶走吐蕃守将,唐军也伺机进攻,收复大片土地。此诗便作于这一时期,反映了当时这一时期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犹如一幅出征图,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

  “金带连环柬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这两句写全副武装的将士们出征杀敌。上句写军中将领的装束。诗人不说其头盔铠甲,也不说其长短兵器,只言其腰带,色为金色,质为金属,紧束腰间,提携战袍,仅此一句,就写出一个英武将军的雄姿。下句写骑兵部队出征突出的场景。从“马头冲雪”四字看出,大雪纷飞,唐军赴战之艰辛,骑兵队列,奔腾如潮,直赴敌阵,透出此战必胜的勃勃雄心。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这两句写夜袭敌军营的情景。上句的一“劫”字,写出唐军将士在军旗率领下,直捣敌军最高统帅的营帐,大有出其不意,石破天惊之感,表现了唐军作战的机智和勇敢。“卷旗”,表明将军旗卷在旗杆上,悄然指向敌军兵帐;“夜袭”,是说这次战斗是实行的夜间突袭,看出这场战斗是出其不意,奔袭敌营。下句写唐军闯进匈奴兵营,挥刀舞剑,东杀西砍,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这句把诗的激情推向**。一“乱”字写出唐军与敌作战的情景,见敌就杀,将宝刀左右挥舞,写出将士饱满的战斗精神。一“缺”字非常传神,写出唐军因**敌兵过多,刀剑竟然为之缺豁卷刃,表明与敌人战斗的激烈和惨重。

  这首诗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重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此全诗神定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中部及河北北部。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愿望。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8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偏又好武,出征的**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习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习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9

  忽闻天**,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翻译

  忽听得天上降下将军,在边塞再次纵横驰骋。

  刚刚从楼兰之国归来,马上又奔向朔方边城。

  战马披挂上黄金铠甲,白羽旗下召集了神兵。

  按星月分布摆开天阵,据山川形势排列地营。

  晚风吹来军中的号角,春光耀眼军旗在飞动。

  哪里知道定远侯班超,他原来还是一介书生。

  注释

  天**:形容将领用兵神奇。

  横行:比喻所向无敌。

  楼兰国: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若羌县一带,后改名鄯善。

  还:迅速。

  朔方:汉武帝时置郡,故址在今***杭锦旗西北。

  白羽:指白旄,一作用白旄牛尾装饰竿顶的旗。

  “星月”二句:赞美这位将军精通兵法,能够根据天象以及地形布置阵营。

  画角:古代军中号角。

  飞旌:即飘扬的军旗。

  班定远:东汉班超,本是书生,明帝时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留滞三十一年,使西域五十多国归属汉朝,以功封定远侯。《后汉书》有传。

  赏析

  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位将军再度出塞,姓陆的县令写诗赠别,诗人遵循该诗原韵,运用描写、想象、夸张等多种艺术**,热烈颂扬了将军的爱国精神。

  诗人一落笔就以“忽闻”两字表达了意想不到的惊叹,同时,又用“天**”盛赞了将军的神武智勇。为下文写他再次驰骋疆场的壮举作了铺垫。三、四句,紧承第二句,以“始返”与“还向”相呼应,简洁流畅地表现了将军的西征北战,奔驰不息。他刚从遥远的“楼兰国”返回,现在又要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朔方城”。但是为了安邦御敌,这个以赫赫战功赢得天将之称的将军急国家之所急,不贪图安逸享乐,品德非常高尚。

  “黄金装战马”以下六句,是设想将军再度出塞后的战斗生活,诗中没有表现军旅的艰辛,也没有渲染战斗的激烈悲壮,而是突出表现了将军的指挥才能,刻划了一个威仪堂堂、谙熟六韬,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统帅形象。他骑着黄金装饰的战马,挥动系有白旄牛尾的令旗,调集威武神勇的士兵,排列成像星空一样壮观神秘的军阵,又借山川之便巧妙地安置了营寨。接着,诗人又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暗示征战的必胜。嘹亮的号角声和军旗上闪耀的春色透露,全军士气十分高昂,大捷在望。将军的神武,也借这两句氛围描写得到了渲染烘托。在这六句中,诗人分别使用了“装”、“集”、“开”、“列”、“吹”、“耀”六个动词,把战马、令旗、神兵、星月、山川、画角、军旗、晚风、春色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英勇雄壮、声势震天的军阵场景,**增强了全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末二句:“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借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寇立功,封定远侯的事例,肯定书生出身的将军定会建立名垂青史的功业。诗人先用反诘词“宁知”领起,于后又以“犹是释疑”,避免了*铺直叙,表达了对将军的殷切期望。

  此诗气势激昂雄健,体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的初唐气象。诗中多处用典,或暗或明,羚羊挂角,纵横开阖,语出自然,浑然一体,实为大家手笔。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称陈子昂“实是首起八代之衰者”,由此诗观之,此言并不为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

  《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1、沈德潜《《说诗晬语》》: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3、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5)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1

  《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登高》参考注释: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回:回旋。

  ③潦倒:困顿,衰颓。

  ④新停:指当时杜甫因患病而停酒。

  ⑤落木:落叶。

  ⑥萧萧:风吹树叶飘落的声音。

  ⑦悲秋:因秋生悲意。

  ⑧百年:人的一生,此指年老。

  《登高》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这是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全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其中颔联字字珠玑,已成为千古佳句。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2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1、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2、翠微:这里代指山。

  3、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4、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5、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翻译】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3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民族矛盾以及**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

  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而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仿佛是诗人在倾诉着无穷无尽的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又仿佛是包括诗人在内的成千上万个长年漂泊流离失所者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实在不足为过。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以上两联所蕴含的感情进一步明朗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工整严谨的对句,不仅饱含了诗人像落叶一样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也饱含了诗人像江水一样驱赶不尽的孤独恨,丰富的内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的脉搏和时代的强音!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4

  杜甫与王维,风格甚迥然。

  诗圣忧家国,诗佛乐空山。

  入世与出世,亦然皆百年。

  渡人与渡己,孰言后与先?

  或能取中道?把酒问青天。

  踌躇江渚上,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碧浪,沧海挂云帆。

  忽逢李太白,欣然随诗仙。

  贺新郎(回重庆)——马年新春感赋

  梦绕渝州路。

  怅长江、嘉陵险阻,

  鹤飞难渡。

  碧浪滔滔桥渺渺,

  轮渡难消怨诉。

  山路窄、沿江高筑。

  雾满江天车灯怒,

  斥山神、不顾人间苦!

  翘首盼,畅通路。

  别梦十年回故土。

  看川江、新桥比翼,

  纵横驰骛。

  横跨江天穿云雾,

  璀璨山城夜幕。

  江畔路、层叠交互。

  轻轨翩然为翘楚,

  绕山峦、轻快如飞鹭。

  回首望,慨然赋。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5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 同:沾)

  译文及注释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盛开的菊花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但将酩(mǐng)酊(dǐ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霑 同:沾)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注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创作背景

  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尾联是说,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这里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积,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乐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的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丹阳(今属江苏)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6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译文

  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

  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的忧愁;

  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

  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笼罩在寒流之中。

  注释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池州改名为秋浦郡。另有县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赏析

  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出句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本来是*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永。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颈联承上“诗酒”,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以豪饮著称,他曾到过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诸作;杜枚作过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荡不羁,多有抒写艳情之作,故说“倡情”。两句是说,李谪仙往年狂饮之处,后来建造了颠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处,后来建造了冶思楼。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两位大诗人当日的文采风流,如今问起当地州民,竟浑然不晓,只有那诗人登临过的齐山,依旧俯视着寒流。春秋时,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临淄,想到人生难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旷达,反其意而作《九日齐山登高》,说:“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而今,登齐山的古人固然长已矣,即便是他们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见,不仅“千秋**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也大为靠不住。此联暗用杜牧诗意,翻进一层,一结苍茫悠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唐代:阴行先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译文: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注释:

  重阳初启(qǐ)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chán)至,连翩(piān)霜雁来。

  启节: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因谓侍从引驾或高级官吏起程为“启节”。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孟嘉:东晋时大将军桓温的参军。

  赏析:

  阴行先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8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古诗简介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

  ⑴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韵,后片两*韵。

  ⑵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⑶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⑷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火。此指报**无事的**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⑸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⑹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赏析

  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次句写烽火,这是报**无事的**烽火。《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火至”。又《感旧》自注:“**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这说明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的描写是从上片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全面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的到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情调。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9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若从字面义来理解,“万里悲秋”时常来做客,诗人不应是孤独的,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矛盾。实则不然,且看诗人用字便知。从一般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作废、作别,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如做作业、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实际能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一般指“人”,诗人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细细想来,是诗人用词巧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感伤情绪之景物是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不是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达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的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译文

  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

  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的忧愁;

  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

  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笼罩在寒流之中。

  注释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池州改名为秋浦郡。另有县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赏析

  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出句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本来是*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永。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颈联承上“诗酒”,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以豪饮著称,他曾到过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诸作;杜枚作过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荡不羁,多有抒写艳情之作,故说“倡情”。两句是说,李谪仙往年狂饮之处,后来建造了颠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处,后来建造了冶思楼。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两位大诗人当日的文采风流,如今问起当地州民,竟浑然不晓,只有那诗人登临过的齐山,依旧俯视着寒流。春秋时,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临淄,想到人生难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旷达,反其意而作《九日齐山登高》,说:“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而今,登齐山的古人固然长已矣,即便是他们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见,不仅“千秋**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也大为靠不住。此联暗用杜牧诗意,翻进一层,一结苍茫悠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6)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翻译: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用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还没有干。诗人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2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翻译/译文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

  ②临洮(táo):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③卷(juǎn)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④劫:劫持,冲杀。

  ⑤斫:读zhuó,砍。缺:破损。

  赏析/鉴赏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1/1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能要射马,擒贼能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吗?

  注释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前四句极像谣评,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能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能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最后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观点。

  赏析: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4

  一、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三、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四、赏析

  1、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昌龄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愿望。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2、讲解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3、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愿望。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前出塞九首

  唐代: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译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悲悲戚戚地离开了家乡,踏上漫长的征路奔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官家限定了到达**的日期,如果逃亡又难免灾祸。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我们君王的疆土已经辽阔,而开边的战争还是如此繁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只好弃绝父母的养育之恩,忍泣吞声地扛着武器向前跋涉。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出了家门,一天天地走远了;见识已多,不再受同行人的气。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骨肉之恩岂能不顾?无奈身为男儿死活没有定期。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摘掉络头让马疾驰,解下缰绳提在手里。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从万仞高山飞驰而下,俯下身来练习拔取军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蘸着呜咽的陇头水磨砺战刀,水色变红才觉察刀刃割破了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我想不理睬这令人断肠的流水声,怎奈心绪已乱了许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大丈夫立誓以身许国,又何必再心生怨怒?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只要能把自己的画像放在麒麟阁,即便立即战死也是值得。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押送征夫的是你们这些官长,而远戍边疆的我们也都算个人。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不管是生是死我们向前去,用不着你们吹胡子瞪眼睛!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路上遇到一个相识的人,托他捎封信给家中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伤心啊我们双方已是永别了,再也不能相聚一处同受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走了迢迢万里路,终于被领着来到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军中的苦乐多么悬殊,主将对此哪能了解详尽?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隔着河水望见了敌人的骑兵,眨眼间就驰过了几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我现在仅仅是个小卒,何时才能建立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吗?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驱马奔驰正逢天降大雪,行军进入一座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沿着危险的山路抱运寒石修筑城垒,冻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此处距国门已十分谣远,何时才能筑好城垒得以归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头上的暮云悠悠南去,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却不能攀上它飞回故园。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敌人前来攻打我们的城垒,百里沙场风尘昏暗。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我们挥动宝剑几次出击,就把敌军打得东逃西散。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我活捉了敌人的一个酋长归来,系上他的脖子交给主将。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然后悄悄地站到队列里,初次得胜又何必为自己张扬?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我从军十多年了,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功劳?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众人争相冒功求赏,我想报功却羞于与他们混同。

  中原有**,况在狄与戎。

  争功夺利的事中原也有,何况在这与异族邻壤的边境!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大丈夫应当心怀天下,岂可为个人的困穷而动容!

  注释

  戚(qī)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戚戚:愁苦貌。因被迫应往,故心怀戚戚。悠悠:犹漫漫,遥远貌。交河在新疆*尔**区吐鲁番县,是唐**防吐蕃处。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yīng)祸罗。

  公家:犹官家。有程期,是说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死无时:是说时时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战场。正因为死活毫无把握,所以也就顾不得什么骨肉之恩,说得极深刻。

  走马脱辔(pèi)头,手中挑青丝。

  走马:即跑马。辔头,当泛指马的络头。脱是去掉不用。青丝:即马缰。挑是信手的挑着。

  捷(jié)下万仞冈,俯身试搴(qiān)旗。

  捷下:是飞驰而下。搴:拔取。是说从马上俯下身去练习拨旗。

  磨刀呜咽(yè)水,水赤刃伤手。

  呜咽水:指陇头水。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轻:是轻忽只当没听见。肠断声指呜咽的水声。

  丈夫誓(shì)许国,愤惋复何有!

  丈夫:犹言“男儿”、“健儿”或“壮士”,是征夫自谓。誓许国,是说决心把生命献给国家。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shù)亦有身。

  送徒有长:是指率领(其实是押解)征夫的头子,刘邦、陈胜都曾做过。远戍:指人说,是征夫自谓。“亦有身”是说我们也有一条命,也是一个人。是反抗和愤恨的话。仇注:“远戍句,此被徒长呵斥而作自怜语。”不对头。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附书:即捎信儿。六亲是父母兄弟妻子。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tiáo)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迢迢:远貌。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shū)忽数百群。

  河:即交河。“骑”字照以前的习惯读法,应读作去声,因为这是名词,指骑兵。倏忽:一会儿工夫。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树:立也。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jiāng)。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雨雪:下雪。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指落:手指被冻落。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汉月:指祖国。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lěi),百里风尘昏。

  单:音禅。汉时匈奴称其君长曰单于,这里泛指边疆****君长。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奔:是奔北,即吃了败仗。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yuán)门。

  名王:如匈奴的左贤王、右贤王。这里泛指贵人。正是所谓“擒贼先擒王”。辕门:军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能无:犹“岂无”、“宁无”,但含有估计的意味,分寸功,极谦言功小。观从军十年馀,可知“府兵制”这时已完全破坏。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况在狄(dí)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众人:指一般将士。苟得,指争功贪赏。

  赏析

  《晋书·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第一首叙述自己初别父母被迫远戍的情景。第二首叙说上路之后的情景。离家已远,死生难料,只好索性豁出性命练习武艺。第三首,诉说自己一路上心情的烦乱,故作自励之语以求自解。第四首,描写自己在路上被军吏**和驱逼的情景。第五首,自叙初到军中时的感慨:官兵对立,苦乐不均,身为奴仆,难树功勋。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观点。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大寒天在高山上筑城和戍守的情况。第八首,征人诉说自己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待功劳的态度。第九首,征人自叙他自己从军作战十余年的经历。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刻划离别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刻划以身许国。

  这九首连章体的组诗,“借古题写时事,深悉人情,兼明大义”,主题鲜明,内容集中,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首先,这组诗“九首承接只如一首”,前后连贯,结构紧凑,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杜甫的《前出塞》组诗第一首是起,写出门应征,点题“出塞”,引出组诗主旨:“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以之为纲,统摄全篇。以后各首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顺次写去,循序渐进,层次井然。第九首论功抒志;带有总结的性质,可为结。中间各首在围绕主题展开的同时,每首又各有重点。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写征人的留恋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写征人的以身许国。条理清晰,又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诗人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前后照应,过渡自然。如第二首“骨肉恩岂断”承第一首“弃绝父母恩”;第八首“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呼应第六首“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就使九首如线贯珠,各首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不致分散。浦起龙说:“汉魏以来诗,一题数首,无甚铨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线。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转韵诗读。”足见这种连章体组诗也是杜甫的一大创造。

  第二,以点来反映面。整组诗只集中描写了一个征夫的从军过程,但却反映了整个玄宗天宝末年的社会现实:“开边一何多”,这里有连续不断的黩武战争;“单于寇我垒”,也有敌人对唐**边境的侵扰。两种战争交替进行,性质是复杂的。诗中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流离失所的沉重灾难,也有封建**中官兵不公的现实;既有军士对****的不满和反抗,也有征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既有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也有士兵们的英勇作战。可谓这一时期的全景纪录。

  第三,整组诗都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由征夫直接向读者诉说。这样寓主位于客位,可以畅所欲言地指斥时政。这正是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处。此外,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这就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诗人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着重人物的心理刻划,精心塑造了一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朴实、勇敢善战的士兵的生动形象。诗人在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或通过人物行动的细节描写以突出他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如第二首写这个征人冒险轻生、拚命练武的行动,就反衬出这个征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怨;第三首用磨刀伤手而自己不觉来刻划他“心绪乱已久”,内心烦乱不安的矛盾痛苦。这种用人物行动细节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就使人物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说教。或通过比兴手法来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变化,如第七首“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就将自己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迫切心情托之“汉月”,寄之“浮云”,这就使人物复杂抽象的心理变化和感情特征具有可感性、形象性,使读者易于了解和接受。此外第八首描写这个征人对敌作战的英勇顽强,第九首写他对功赏的正确态度,虽着墨不多,但都形象逼真,跃然纸上。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其二

  第一句“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新,刚刚。白玉鞍,装饰有白玉的马鞍。这句的顺序为“新跨白玉鞍骝马”,说将士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战马。写战前充分准备,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

  第二句“战罢沙场月色寒”。沙场,原指沙漠地带,后指战场。寒,冷,凄冷。意思说:一场激战结束了,战场上的月色显得十分凄冷。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战斗经过,由准备出战,一下写到战斗结束。那么,仗打得怎么样呢?用战场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仅指夜晚天冷,连月光也寒气逼人,还指月光映照下的战场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凄冷的感觉。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

  三、四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用铁皮箍着的战鼓,结实声壮。犹,还。匣,刀鞘。金刀,钢刀,古时泛指金属为金。意思说: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城头上催战的铁鼓,仿佛还在耳边震响;将士们不由地抽出鞘里的钢刀,钢刀上的血迹还没有干。这两句写战斗回顾,说战斗刚结束不久,将士们余兴未尽,战斗情绪还是那么高昂,心里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人也如同听到战场震天动地的鼓声,想见将士们拭看钢刀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行军》。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出塞词》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翻译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

  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

  金带:大刀柄上系的红绸子。

  连环:一种刀。

  束:捆。

  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卷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劫:劫持,冲杀。

  斫:读,砍。

  缺:破损。

  创作背景

  唐**深受西、北****特别是吐蕃君主的侵扰之苦,唐军也不时出击,攻占对方土地。公元八四六年以后,吐蕃内部**,接着蕃、汉两族人民**,赶走吐蕃守将,唐军也伺机进攻,收复大片土地。此诗便作于这一时期,反映了当时这一时期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犹如一幅出征图,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

  “金带连环柬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这两句写全副武装的将士们出征杀敌。上句写军中将领的装束。诗人不说其头盔铠甲,也不说其长短兵器,只言其腰带,色为金色,质为金属,紧束腰间,提携战袍,仅此一句,就写出一个英武将军的雄姿。下句写骑兵部队出征突出的场景。从“马头冲雪”四字看出,大雪纷飞,唐军赴战之艰辛,骑兵队列,奔腾如潮,直赴敌阵,透出此战必胜的勃勃雄心。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这两句写夜袭敌军营的情景。上句的一“劫”字,写出唐军将士在军旗率领下,直捣敌军最高统帅的营帐,大有出其不意,石破天惊之感,表现了唐军作战的机智和勇敢。“卷旗”,表明将军旗卷在旗杆上,悄然指向敌军兵帐;“夜袭”,是说这次战斗是实行的夜间突袭,看出这场战斗是出其不意,奔袭敌营。下句写唐军闯进匈奴兵营,挥刀舞剑,东杀西砍,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这句把诗的激情推向**。一“乱”字写出唐军与敌作战的情景,见敌就杀,将宝刀左右挥舞,写出将士饱满的战斗精神。一“缺”字非常传神,写出唐军因**敌兵过多,刀剑竟然为之缺豁卷刃,表明与敌人战斗的激烈和惨重。

  这首诗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重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此全诗神定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8

  出塞二首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

  第一句“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新,刚刚。白玉鞍,装饰有白玉的马鞍。这句的顺序为“新跨白玉鞍骝马”,说将士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战马。写战前充分准备,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

  第二句“战罢沙场月色寒”。沙场,原指沙漠地带,后指战场。寒,冷,凄冷。意思说:一场激战结束了,战场上的月色显得十分凄冷。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战斗经过,由准备出战,一下写到战斗结束。那么,仗打得怎么样呢?用战场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仅指夜晚天冷,连月光也寒气逼人,还指月光映照下的战场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凄冷的感觉。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

  三、四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用铁皮箍着的战鼓,结实声壮。犹,还。匣,刀鞘。金刀,钢刀,古时泛指金属为金。意思说: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城头上催战的铁鼓,仿佛还在耳边震响;将士们不由地抽出鞘里的钢刀,钢刀上的血迹还没有干。这两句写战斗回顾,说战斗刚结束不久,将士们余兴未尽,战斗情绪还是那么高昂,心里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人也如同听到战场震天动地的鼓声,想见将士们拭看钢刀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

  古往今来,山河之上不会存在永久的界限。角声中,牧民频繁的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去去。而这其间触目的荒凉,谁能说的清?唯有西风肆意吹着那苍老的丹枫。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那些幽怨之情应是无法计数的。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昭君的情有多深,就像深山的夕照,深秋的雨。

  注释

  ①无定据:无定、无准。意谓自古以来,**纷争不止,江山变化无定。一作“无定数”。

  ②从前幽怨应无数:一作“幽怨从前何处诉”。

  ③铁马金戈:谓战争。《旧五代史·李袭吉传》李克用与朱温书云:“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④青冢:用汉代王****之典事。《汉书·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绮,字昭君赐单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奴之地(即今*******),人称“青冢”。

  赏析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篇写眼前之景,下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古诗简介

  《出塞》是近代资产阶级**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一九零六年春。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描写将士的边塞生活。这首诗通过拟写出征者的豪壮心情,表达了作者坚强的战斗决心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

  翻译/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封建**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赏析/鉴赏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激情和**精神,充满了英雄**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失败被捕,清*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7)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宋朝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译文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注释

  “百亩”句:句出刘禹锡《再过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唐人李商隐《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小院”句:句出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山桃”句:语本唐人雍陶《过旧宅看花》:“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为谁”句:句出唐人严恽《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赏析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境怅静悠,含蓄有味,令人回味。 [4] 词的上片写自己寓居的环境,表现词人归隐生活的冷清寂寞。下片高情于景,词人对生长在寂寞环境中的桃杏发出深沉的慨叹,寄托着自己内心的惆怅与不*。 上片中作者写到寓居的环境有宽敞的庭院。洁净的小路,盘旋的溪水,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村野生活情景。 “百亩中庭半是苔”,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说明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了,也表明主人公心情不好无暇打扫干净,烦事扰身,从侧面表现出由以前的门庭若市变成现在的无人问津,门庭冷落,显出几许苍凉和寂寞,营造了一种凄凉氛围。“门前白道水萦回”,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婉转的小溪流。如此优美、清闲的环境,本能吸引很多人来访,但是并没有人来,可惜了如此美景无人观。“爱闲能有几人来”,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这是从正面描写凄清的场面,不禁让人感到惋惜,也从侧面说明主人公希望能有一两个知音懂得他此时的心情,希望他们能和自己分享这美景,可惜就是没有知音。

  下片,“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安静,山上的桃花开了,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春天这里本该非常热闹,但现在如此寂静,桃花和杏树都无人观,孤独地伫立在春天里。此句从侧面突显出这里的寂静和苍寥,衬托出环境的落败。“为谁零落为谁开”,山里的桃花已经开放了,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再美又有什么用,哪里会有人来这里欣赏呢。这小园风情景物,寓意颇深。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法”,其中酸苦,用“为谁零落为谁开”之问也十分贴切吗。这里词人以桃花自喻,表达自己也像它一样孤独,没有人问起,落寞之情溢于言表,反映环境的零落荒寂,令人唏嘘。这首词以问句结束,启迪读者思考词外之意,深化了词的内涵,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

  这首词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王安石晚年在山中的生活,是如此的孤独寂寞,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是孤身一人,没有知音。尽管如此,王安石还是用写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寓情于景,对山中的美景颇为喜爱。总的来说,《浣溪沙》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表达出他晚年“人走茶凉”的寂寞之情,此情颇为深沉、悲凉。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创作背景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内容大多为描绘江南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之作。这类词为数不少,有《清*乐》 、 《浣溪沙》 、 《生查子》和《千秋岁引·秋景》等。这类词多作于元丰年间,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翻译

  阳春白雪般的清新词句出自座席之间,您才华气量二者兼备,令人艳羡。异乡杭州的风景也依旧粲然。

  可叹相逢能够欢聚几日?不知重会又将落在何年?届时,我们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注释

  白雪:意即阳春白雪。这里比喻杨绘词作的高雅。

  坐:同“座”。

  君:指杨绘,作者友人,杭州知府。

  才器:才能与器识。

  异乡:指杭州,因杨元素与苏轼均为四川人,故称异乡。

  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气,可入药。古代习俗,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囊以去邪避恶。

  子细:仔细。

  创作背景

  苏轼在作此篇前曾作了一首《浣溪沙》,从那首词序中“自杭移密守”及“时重阳前一日”二语,可以确切地了解到,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九月八日。而从“别杨元素”一语,可知是与杨绘分袂时写下的别情词。因而可以肯定作于同时,即熙宁七年九月,只不过前后相隔一日。

  赏析

  在送别杨绘的诸多词作中,此篇最大的'特点是以直抒胸臆为主。只有首尾两句是个例外。首句从当前聚会的场景落笔,说友人阳春白雪一般的清妙的词作在座席中间就一挥而就了。虽然由于杨氏作品的失传,今天已无法欣赏他的原作,但从苏轼的赞美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作品的格调高雅以及其人的才思敏捷。这一笔精要的叙写,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友人的才华,为下文作了一个铺垫。接着词人便直抒对友人的爱赏之情:“爱君才器两俱全。”唐人刘肃说过:“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大唐新语·知微》)固然强调了“器识”的重要性,却也说明了才识两全的不可多得。而在词人心目中,友人杨绘却是这种才识两全的人才。这除了出于倾慕友人的才华之外,当然也与在**中志同道合分不开的(见《宋史》杨绘本传)。“异乡”句则意在暗点节令“重九”,“异乡”杭州,说明它与故乡蜀地的节令风光没有什么两样,似乎流露出认他乡为故乡的亲切感,怅惘与慰藉兼而有之。

  下片进而抒写离愁别绪。词人满怀优伤地写道: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几多时光,这一次分手之后,不知到哪一年才能重逢。字里行间充分表露了对相逢短暂、后会难期的怅恨。这两句是词人向友人直接吐露衷肠,有语浅情深之妙。末句“茱萸子细更重看”,暗用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的诗意,以对带有节令特征的茱萸“重看”这一细节表达了依恋的情慷,并将“明年此会知谁健”这一层意思寄之于言外,暗含着别后对友人怀念的深情。所以此篇尽管在作者的别情词中略嫌*实,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

  这首**,词短情长,语言流丽*易,表达了词人深挚的友情。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3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朝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二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三

  这阕**是三月所写,兰溪在黄州东南,写的是雨中的南方初春。

  五千年来有些意象在*人眼中总是无比的凄楚与忧伤,比如长长短短的雨,比如杜宇,比如黄昏,比如飞过鹧鸪的青色天际。

  词的上半阕写景,大的背景是子规鸣叫着的细雨蒙蒙。照一般看来,无边的暮雨中杜宇泣血,自然是一切忧伤得说不出。可是苏东坡偏偏就把它写成了一首愉快清丽的歌,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兰芽在山中茁壮成长,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在绵绵的细雨中,有杜鹃在清啼。

  后人对苏东坡的评价是豪迈,因为他极少因外物的悲而悲。在我看来,倒不如说他是通透旷达,正是因为永远置身事物之外去体味事物本身,所以得到的快乐与感言多于或异于常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的有我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事物中,便是泪眼看花花不语,而此词中苏东坡却跨越了触景伤情或是因情伤景,到达王国维所言的无我境界。因此此词大背景的凄凉便成了新凉,杜宇的叫声也清亮了起来。

  下阕词是抒怀。"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典自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白居易想表达的是红颜易老,良时不返,偏偏苏东坡反其道而用之,劝说世人莫要因为自己韶华已逝而心灰意冷,唱黄鸡催晓的悲伤调子。

  谁说人生不可能再年轻?门前的流水尚可以一辈子朝西,又怎么可以唱那些黄鸡催晓的悲伤歌曲?这是苏东坡的人生哲学,老又如何?依然可以左牵黄右擎苍,努力进取。谁说人不似花,再无少年时?青春可以永驻,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远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岁月本身。

  苏东坡善于直抒胸臆,不假比兴,所以读之觉显露直白。他的词大多源于他的生活经验与人生感悟,看似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实则是真正超脱的思想心情。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四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鉴赏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创作背景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词。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4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翻译

  北边高地上很多人辛勤地踏水灌地,人们已经尝过了新收割的西水边上的早稻,隔着墙打来酒,炖上细鳞鱼。

  忽然间下了一阵雨,使人感到凉爽,可是一会儿连一点云彩也没有了。卖瓜人已走过竹林旁的村庄。

  注释

  陇:高地。

  踏水:用双脚踏动水车。

  禾早:早熟的稻米。

  尝新:指品尝新稻。

  沽酒:买酒。

  纤鳞:小鱼。

  更无:绝无。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创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词人被重新起用,出任绍兴(今浙江绍兴)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六月中旬到任。这是词人由铅山赴绍兴途中,经过浙江常山时写的一首农村词。

  赏析

  词的上片通过选取江南农村独具特色的题材和生活场景,描写了乡村生活的安恬美好,表达了洋溢在作者心头的喜悦。“北陇田高踏水频”,北面高地上的农民在不停地踏着水车,灌溉农田。“频”充满动态和声势,也暗示出农民在农忙时节的辛苦勤劳。“西溪禾早已尝新”,与此不远的一个村庄,农民们已收割完早稻,他们已碾出了新米,蒸出了喷香的米饭。“尝”写出丰收年景的来之不易和丰收年景里人们的喜悦。“隔墙沽酒煮纤鳞”,一天的劳作结束,煮上从河里捞到的细鳞鱼,倒上白天买来的酒,有吃有喝,有滋有味,一天的疲惫和辛苦都烟消云散了。上片三句描写的是三幅画面,三幅画面地点不同,风采各异,似同时(或先后)收入作者的眼帘,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生动独特的农村生活画卷。“北陇”“西溪”“隔墙”等词语不仅突出了乡村气息,更暗示出空间的开阔广袤,读来让人思维活跃疏宕,毫无局狭之感。

  下片通过夏天风雨不定独特天气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淡定心态。换头两句“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忽然凉风吹拂,接着飘来几星细雨,就在人担心要下雨的时候,抬头望天,带雨的云一眨眼又无影无踪了!表意一波三折,波澜起伏。这两句写夏天独特的天气变化,内容倒*常无奇,但表达上有不凡之处,形式上少了几分词的随意灵活,多了几分诗的整饬和表意的含蓄及理趣。但此时,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风雨阴晴上,而是在最后的结句“卖瓜人过竹边村”一句。有了这一句,前面的风雨阴晴变化即是过眼烟云。至此,**的境界顿然跃升。

  上片先写北陇踏水灌田,西溪收稻尝新,继写沽酒煮鱼。足见农事辛勤,生活安乐。下片写忽降微雨,清凉宜人,转眼云影飘散,蓝天当空,卖瓜人在绿竹丛生的村庄推销产品。通篇清新淳朴,生活气息浓厚,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浙西农村图。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5

  浣溪沙·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翻译

  藕荡桥边你手执钓竿*沉醉其间,偶尔抬头,苎萝山就从西边出现,回首又看见太湖在东边流淌。于是,你执笔研磨,描画江山绿水、飞鸟香荷,更有旁边茶炉白烟袅袅、****。

  斜斜细雨滋润着矮墙边的银杏树,书架上的玉兰花也散发出清新芳香,这样闲适而美好的日子,笑看她的容颜,执画笔轻扫蛾眉,然后一起泛舟湖上。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韵。

  严荪友:即严绳孙,字荪友,一字冬荪,号秋水,自称勾吴严四,复号藕荡渔人。

  藕荡桥:严绳孙无锡西洋溪宅第附近的一座桥,严绳孙以此而自号藕荡渔人。

  钓筒:插在水里捕鱼的竹器。

  苎萝:苎萝山,在浙江诸暨市南。

  五湖:即太湖。

  笔床: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

  茶灶:烹茶的小炉灶。

  从容:镇定,不慌张。

  短墙:矮墙。

  银杏:即白果树,又名公孙树、鸭脚等。

  高阁:放置书籍、器物的高架子。

  玉兰:花木名,落叶乔木,花瓣九片,色白,芳香如兰,故名。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677年(康熙十六年)夏天严绳孙南下归乡时怀念友人所作。严绳孙在客居京城求取功名期间,曾两番回乡,分别在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和公元1685年(康熙***年)。

  这首词词人从想象出发,满怀深情地描绘了南归故里的友人严绳孙的生活场景,从藕荡垂钓、五湖泛舟,到执笔挥墨、烹茶品茗,无不彰显着友人的隐逸生活,描绘出友人怡然自得、自在陶然的情态。

  上阕开首一句,言荪友过着隐逸高致的生活,桥边垂钓,五湖泛舟,自在陶然之极。“埋”字表现出欣于垂钓,陶然忘机的沉醉情形,让人生出无限向往之心。“西”、“东”二字,分明有着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潇洒飘逸,不禁令人歆羡。“五湖”作为诗歌套语,有归隐不仕的之意,词人用五湖诗词意象,苎萝指向西施,湖指向范蠡,归隐的意思就这样表达出来了。此处明写地点,暗述隐逸情怀,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接下是“笔床茶灶太从容”,典出《新唐书·陆龟蒙传》,龟蒙不喜欢与世俗之流交往,便人家登门造访他也不肯相见,行总会带着书籍、茶灶、笔床、钓具。此言友人或执笔写写画画,烹茶品茗,容自乐。这种徜徉山水、从容度日的方式,是自来遁迹山林者所乐的境界。

  夏日的藕荡桥边,绿水青青,河柳依依,湖面上荷叶亭亭玉立,你坐在湖畔,执一竿钓竿,沉醉于湖底鱼群的**之态。偶尔抬头,苎萝山就从西边出现,回首,又看见太湖在东边流淌。于是,你执笔研磨,描画江山绿水、飞鸟香荷,更有旁边茶炉白烟袅袅、****。

  这种从容度日、归隐山林的方式,如此的闲适超脱。上片由景入笔,又以景写人,很好地刻画了荪友的山水性情,也透露出容若对荪友这种潇洒悠闲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下片“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二句继续承袭上片的闲适之意。“短墙银杏”、“高阁玉兰”有了“雨”和“风”,显得更加动人。“况有”和“更兼”二词更是把这种怡然自得的闲适情怀表露无遗。末句“画眉闲了画芙蓉”。“眉”在这里历来注解引用的是“张敞画眉”的典故,“芙蓉”当做“荷花”解,意指荪友家庭生活**,夫妻和美。其实“芙蓉”指无锡的“芙蓉湖”,意指闲暇之余游逛芙蓉湖,寄情山水,妙哉妙哉,更能照应前面的“藕荡桥边埋钓筒,苎萝**五湖东”的意境,矮墙边的银杏树,在雨水的滋润下,娇俏可爱地招摇着;书架上的玉兰花也散发出清新芳香,这样闲适而美好的日子,笑看她的容颜,执画笔轻扫蛾眉,然后一起泛舟湖上。

  纵览全词,词人采用了对写法,且全篇皆为想象之语,此种写法便显得更为深透,更好地表达出词人对南归友人的思念之情。画眉闲了画芙蓉桥边垂钓,五湖泛舟,纵情山水自得陶然之趣;寄情笔墨,烹茶品茗,身无旁骛*添从容之乐。一想那矮墙内银杏在雨中摇曳,高阁上玉兰在风中弥香,人生的恬淡、志趣的高远皆尽于此。更得佳人相伴,笔墨闲情之外*添画眉之乐,足以让人心神向往。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6

  [宋代]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村外的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

  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我关切地询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注释

  苘(qǐng):同“苘”,俗称青麻。

  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

  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杖藜:倚仗藜茎制成的手杖;藜,植物名,此处指以藜茎制成的手杖。

  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软:饱之意。

  赏析:

  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初夏时节农村的生活情趣:煮蚕香、络丝娘娇语、白发老翁捋新麦等。

  “麻叶层层苘叶光”,麻叶一层一层地密密麻麻地铺着,而且一层一层的麻叶都泛着光泽,麻叶、苘叶互文见义,层层二字可见麻叶的繁茂,光字又写出了苘叶的光滑滋润,此处虽然未写明曾降下甘霖,但由层层聚集且泛出光亮的麻叶,读者就可以知道这都是由于求雨之后甘霖如约而至的功效,暗含了谢雨之意。谁家煮茧一村香?词人一进入村庄,便闻到弥漫着的煮茧香味,禁不住好奇地问询一声:此时是谁家正在煮茧?行文更显变化摇曳之美,毫无板滞之感。“一村香”三字写尽了香气浓郁、芳香四溢之感。隔篱娇语络丝娘,循着香气望去,便听见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篱笆娇语交谈、轻声欢笑,场景逼真,富有情趣。把缫丝女比喻成声音动听的络丝娘,更见其声音的娇软美妙。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词人看见一位老翁须发垂白,手扶藜杖,抬着那迷离朦胧的双眼,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希望能够捣碎之后做成干粮充饥。垂白、杖藜、醉眼三个词从不同的方面刻画出老翁的年迈老态,而如此年老可怜的老人还得捋青捣麨可见这一场过去了的春旱曾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之重。“问言豆叶几时黄?”词人见后,忍不住地上前关切地问道:叶黄豆熟之时还要多久呢?便也就是说:甘霖之后的新一轮的丰收还要多长时间呢?这是在替老翁的一份期待,也是对老翁的一种安慰。关切之心、爱民之意跃然纸上。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字词解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地*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2)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创作背景: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 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 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个人资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8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9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翻译

  傍晚时,我追逐着她的香车,一直跟随到京城里,一阵东风吹来,将绣帘斜斜地掀起。终于看到她回首相视的容貌,娇美的眸子闪着盈盈笑意。

  不知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对她倾诉衷肠?佯装作酒醉的狂徒,随着车行踉踉跄跄。隐约听得车中人的笑语,嗔骂“这生好轻狂”。

  注释

  香车:华丽的车子。

  凤城:京城,帝王所居之城。杜甫《夜》

  诗:“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仇兆鳖注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斜揭:轻轻地揭开帘帷。“慢回”

  句:漫不经心地回眼相顾,含羞带笑。漫,随意地。

  消息未通:指与车中美人的情意未通。

  便须:即应。

  佯醉:伪装酒醉。“依稀”

  句:好像听到车中女子责怪说:“太狂了!”太狂生,大狂妄了。生,语尾助词,诗词中常用,乃唐宋口语。李白《戏赠杜甫》

  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创作背景

  从张泌的出生经历及词中所言凤城(长安的美称)来看,此词应是张泌早年宦游于长安所做。

  赏析

  花间词词风秾艳,辞藻华丽,多为闺阁香艳之词。张泌现存的九首《浣溪沙》亦多写深闺绣闱,怜香惜玉,散发着脂粉气,但这首《浣溪沙》却别富情调,生动活泼。

  这首词写一募小小喜剧,鲁迅在一篇杂文中曾戏谓为“唐朝(应为“五代”)的钉梢”。封建时代男女防闲甚严,而在车马杂沓,上女如云,男女界限有所混淆的游春场合,就难免有一见钟情式的恋爱、即兴的追求、一厢情愿苦恼发生,难免有“钉梢”一类风流韵事的出现,作为对封建禁锢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

  首句直入情节:在游春人众归去的时候。从郊外进城的道路上一辆华丽的香.车迤俪而行,一个骑马的翩翩少年尾随其后。显然,这还只足一种单方面毫无把握的追求。也许那香车再拐儿个弯儿,彼此就要永远分手。只留下一片空虚和失望——要是没有后来那阵好风的话,“东风”之来是偶然的。而成功往往不可忽略这种偶然的机缘。当那少年正苦于彼此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帷幕时、这风恰巧像是有意为他揭开了那青色的绣帘。虽是“斜揭”,揭开不多,却也够意思了:他终于得以着见他早想见到的帘后的那人。果然是一双美丽的“娇眼”,而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慢回娇眼笑盈盈”。这样眼风,虽则是“慢回”,却已表明她在帘后也窥探多时。这嫣然一笑。是下意识的勾引,是对“钉梢”不动声色的响应,两情相逢,生这场即兴的迫求势必要继续下去了。

  这盈盈一笑本是一个“消息”,使那少年搔首踟蹰,心醉神迷,但没有得到语言上可靠的印证,心中小踏实,故仍觉“消息未通”。而进城之后,更不能肆无忌惮。“消息未通何计是”的问句,就写少年的心理活动,颇能传焦急与思索之神。情急生智——“便须佯醉且随行”。醉是假的,紧随不舍才是真的。这套“误随车“的把戏,许能掩人耳目,但瞒不过车中那人。于是:“依稀闻道太狂生!”

  香车驶入长安了,正当男的左右为难,***继续跟踪下去之时,东风来帮忙,它掀起马车的布帘,里面露出了少女的容颜,女主角正在笑嘻嘻地看着他呢,原来流水也有情,男主角燃起了希望,但少女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没有交谈,男主角无法明确,只好继续跟着马车行走。可是在城里面,这样明目张胆地跟踪女性车驾太嚣张了。爱情是智慧的催化剂,灵机一动,男主角假装喝醉了,跌跌撞撞地跟着马车行走。这种小算盘可逃不过少女的心思,少男模糊地听到少女在车里笑骂:这个男的啊,太轻狂了。剧情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则是丰富的想象。少女对少男的心意怎样,是佯怒实喜呢,还是其他?两人之间会不会演出红拂夜奔或待月西厢的剧情呢,则更让人期待了。这突来的一骂富有生活的情趣。鲁迅说:“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首先第一步,是追随不舍”,“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因为一骂便可有语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二心集·唐朝的钉梢》)这里的一骂虽然不一定会马上引起扳谈,但它是那盈盈一笑的继续,是打情骂俏的骂,是“大***”的“消息”。将词意推进了一步。

  词到此为止,前后片分两步写来,每次都写了男女双边的活动。在郊外,一个放胆追逐,一个则秋波暗送;入城来,一个佯醉随行,一个则佯骂轻狂。前后表现的不同根据在于环境的改变。作者揭示出男女双方内心与表面的不一致甚至矛后。戮穿了这一套由特定社会生活导演的恋爱的“把戏”。自然产生出浓郁的喜剧效果。此词不涉比兴,亦不务为含蓄,只用白描抒写,它开篇便入情节。结尾只到闻骂为止,结构紧凑、简洁。所写情事,逼肖生活。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译文

  凤髻散乱,枯黄的秋草到处生长。天上的月亮给人湿润的感觉,好像哭过一般,冰冷没有声息。当年每逢七夕之夜,我们都在月下互诉着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个人伴着寒月哭泣。

  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凭吊美好的曾经。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此处借指亡妻。

  湿月:湿**月。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钿(diàn)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罗袜:丝罗织成之袜。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倾城,美女之代称,语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这里代指亡妻。

  雨淋铃: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据唐郑处诲《唐明皇杂录补遗》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是说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

  赏析: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纳兰因此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故作下此词。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8)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选自《李太白全集》(**书局1977年版)卷十五。

  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形势险要。

  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野:*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海楼: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折射作用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于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

  怜:爱。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远:远自。

  江:长江.

  下:移下。

  仍:频频。

  【韵译】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原的高空中和*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作者】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被世人尊称“诗仙”。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2

  送别

  送别一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二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翻译/译文

  送别一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如今住在哪儿?你说因为过得不好,要到终南山边疆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送别二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注释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鉴赏

  送别一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

  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送别二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长亭送别

  [元代]王实甫

  (夫人、**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先行,不见张生、**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勐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了)(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译文及注释:

  (夫人、**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勐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

  (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

  【叨叨令】看见准备着离去的车和马,不由得我难过生气;还有什么心情去插花儿、贴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妩媚;准备好被子、枕头,只要昏昏沉沉地闷睡,从今后,那衫儿、袖儿,只会揩满流不断的泪。怎么不愁煞人呀?怎么不愁煞人呀?从今往后,张生你要书信给我赶紧寄。

  (到达长亭,拜见夫人)(夫人说)张生跟**坐,**这边坐,红娘拿酒来。张生,你也上前来,都是自家的亲眷,不要回避。我今天把莺莺许配给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个状元回来。(张生说)小生我托夫人洪福,凭着胸中的才气,把考个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样。(**说)夫人的见识不会错,张生不是个落后的人。(斟酒后,坐下)(莺莺长叹)

  【脱布衫】西风吹来,黄叶乱飞,染**寒霜之后的枯草满地都是。酒席上斜偏着身子坐的张生,紧锁着愁眉,没精打采,呆呆发愣。

  【小梁州】我看见他强忍着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发觉;勐然间又看见他把头低下,长长地吁气,假装着整理着自己素色的绸衣。

  【幺篇】虽然久后终成美好姻缘,无奈眼前这个时候,怎么不让人伤心悲泣!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

  (夫人说)**斟酒!(红娘递酒壶,莺莺端着酒杯长吁叹,说)请喝酒!

  【上小楼】团圆欢聚没多久,离情别绪相跟而来。想着我前天晚上私下订情,昨天晚上结为夫妻,今日却要分开。

  我深切休会了这几天相思的滋味,却原来比别离的愁苦还要深十倍。

  【幺篇】青春年少呵,把别离看得很轻,情意淡薄呵,容易遗弃对方。全不想过去腿儿相挨,脸儿相依,手儿相携的情形与甜蜜。你给我崔相国家做女婿,算得上妻荣夫贵,只求像并蒂莲似的永不分离,远胜过状元及第。

  (夫人说)红娘倒酒吧!(红娘倒酒)(莺莺唱)

  【满庭芳】斟酒上菜太快,相对片刻,马上又要分离。如果不是酒席上母子间需要回避,真想和他叙叙夫妻之情。虽然只能相守得一时半会儿,也算是我们夫妻同桌共食了。眼里空留着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点化成望夫石。

  (红娘说)姐姐不曾吃过早饭,就喝一口汤吧。(莺莺说)红娘,什么汤儿咽得下去呢!

  【快活三】拿来的酒和食,吃着就象土和泥。假若就是真的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气息,泥的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眼面前的茶饭难道不想吃,只是愁恨塞满了肠胃。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却把一对夫妻拆开在两处。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里,一声接着一声长长地叹气。

  (夫人说)套上车儿,我先回去,**随后和红娘一起回来。(夫人下场)(张生和**辞别)(**说)你这一走我没有别的话要说,我准备买科举后的录取名册看,你结婚酒的茶饭还少不得我的。先生当心,一路上多保重!从今往后我无心诵习佛经,专听你高中状元的捷报。(**下场)(莺茑唱)

  【四边静】一会儿送别的筵席已经结束,我的车往东,张生的马儿向西,两情依依难别离,夕阳的余辉照在绿色的山岗上。不知他今晚住在哪里?即使在梦中也难寻觅。

  (莺莺说)张生,这一去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地回来。(张生说)我这一去一定不费力地考取一个状元。正是“青天有路终会到,金榜无名誓不回。”(莺莺说)你这一次赴考我没有什么相送,吟诗一首,为你送行:“抛弃我的人现在何处?想当初对我那么亲热。现在又用原来对我的情意,去爱怜眼前的新人。”(张生说)**的想法错了,我张珙怎么敢去爱怜新人?我续上一首绝句诗,来表达我的真心:“人生难免有远别,我跟谁更亲密?如果不是遇上知音你,又有谁可怜我张生呢?”(莺莺唱)

  【耍孩儿】湿淋淋的衣袖上沾满眼泪,比白居易的青衫更湿。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还没有启程倒先问归期。虽然眼前人要远别千里,姑且先干了面前的这一杯酒。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

  【五煞】到京城望你适应水土,及时赶路,节制饮食,顺应时节,保重自己的身体。荒村野店应早点休息,风霜雨雪天气应起得迟!在秋风中远行,身体最难调护,也就最要照顾好自己。

  【四煞】这忧愁向谁去诉说?想思之苦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老天爷不管人是否憔悴。相思的泪水使九曲黄河都泛滥起来,怨恨能将华岳三峰都压低。到黄昏独自闷倚西楼,只见那夕阳古道,依依杨柳,千里长堤。

  【三煞】笑嘻嘻一道来,哭啼啼独自回。回家后若是入罗帏,昨夜绣花被里又香又暖春意迷人,今夜里绣被冰冷难成梦。留恋你不为别的,只是见你攀鞍上马,忍不住泪水横流,紧锁眉头。

  (张生说)有什么话要嘱咐我吗?(莺莺唱)

  【二煞】你不要担心“有文才而没有福气”,我只怕你“撇下前妻再娶妻”。你不要“一去就杳无音讯”!我这里有信经常寄给你,你千万不要“考不中就坚决不回来”。这一点你必须记住:如果遇上那他乡女子,不要像在这里似的逗留迷恋。

  (张生说)还有谁能比得上**?我又怎么会产生这种念头。(莺莺唱)

  【一煞】青山阻隔我送行,疏林挡住我目光,淡淡炊烟和那傍晚的雾气相互掩映。残阳斜照的古道没有人声,秋风吹过庄稼传来马的嘶鸣。我为什么懒得上车呢,来的时候多么急切,别离独回却又多么迟缓?

  (红娘说)夫人回去好一会儿了,姐姐,咱们回家去!(莺莺唱)

  【收尾】四周群山中,一马远去残阳里。整个人间的烦恼都填在我胸中,估量这样大的小车子怎么能载得起呢?

  (莺莺、红娘下场)(张生说)仆童趁早赶一路程,早些找个住处。泪水随着流水更加多了,忧愁追逐着野云四处飘飞。(张生下场)

  赏析:

  【滚绣球】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赴长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情写意,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玉骢”是指张生骑的青白色的马;“倩”,是请的意思;“斜晖”,指斜照的阳光。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张生骑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想请它们挂住流逝的阳光,让时间走得慢一点。“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就是慢慢的意思。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呆在一起。“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这两句是说,刚逃过了情人之间的相思之苦,才开始在一起又要很快地分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金钏”就是带在手腕上的金镯子;“长亭”是古代设立在大道旁边为送别饯行而用的亭子,古语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所以叫“十里长亭”。这三句是说,莺莺刚听见一声张生要走,手腕上戴的金镯子就松下来了;远远看见送别的十里长亭,人马上就瘦下来了。这种离愁别恨有谁能知道啊?这里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形容当时莺莺和张生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情。

  这段曲词和前面那段【端正好】相比,在情景的铺设上是不大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这段曲词,比较多地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儿、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金钏减玉肌等等所有这些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对莺莺内心活动的刻画,不是依仗苍白空泛的言词,而是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作者把天地景物乃至车马首饰统统拿来,赋予丰富的联想和夸张,作为表情达意的**。这就使得抽象的人物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真实,细腻动人。

  【叨叨令】这段曲词,先是说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闷气;进而又说无心梳妆打扮,从今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紧接着,是无可奈何的悲叹:“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就是怎么不的意思;“也么哥”是曲词中的衬字,没有实在的含义。这两句叠句是说:怎么不烦闷死人啊?怎么不烦闷死人啊?然而烦闷和悲叹也无法挽回她和张生的离别,所以最后只好叮嘱张生:“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惶惶的寄。”这里的“索”,是必须、应该的意思;“惶惶”,匆忙、赶紧的意思。这两句是嘱咐张生分别后赶紧寄书信回来。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口语,如车儿马儿、花儿靥儿、被儿枕儿、衫儿袖儿、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作者把这些日常的口语巧妙地组合起来,用一连串的排比、重叠,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当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会见后,送别的酒宴开始了。当着严厉无情的老夫人,莺莺不能尽情表露自己的感情,她只能感叹、悲伤。酒宴完毕以后,老夫人先走了。这个时候,莺莺和张生能谈谈知心话了。这里,安排了一支名叫【耍孩儿】的曲子。

  这段曲词的开头,作者借用典故来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红泪”,古代传说,曾经有一个少女被选入皇宫,在同她的父母分别时,哭得很伤心,用玉壶接下她的眼泪,玉壶都染成***了。后来把女子非常悲伤时流的眼泪叫“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是融化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是白居易当时担任的官名,指的是白居易。这两句是说,莺莺为离别之苦而流的眼泪湿透了衣衫,比当年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时流的眼泪还要多。接下来作者又以比喻的手法进一步抒写莺莺的心绪:“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伯劳”是一种鸟。这两句是说,伯劳和燕子就要一个飞东一个飞西了,还没有起飞分开就问今后相会的日子。经过这些铺张描写,人物的感情已成奔腾之势向**发展。这时候,作者却避过潮头,另敷新笔:“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樽前酒一杯。”纵然马上就要相别千里,姑且在聚合时再饮一杯送行酒吧。这是由极度悲哀转向无可奈何时的一句宽慰话。这一笔,虽在意想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它使得整段曲词错落有致,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显得波澜起伏。经过这样的跌宕回旋,作者才放纵笔墨把人物的感情推向**:“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未饮心先醉”,是宋代词人柳永【诉衷情近】词中的一句,原文是“未饮心如醉”。王实甫把它改成“未饮心先醉”,语意就更加沉重。这三句是说,哪里还要饮什么送行酒啊,还没饮酒,心早已如痴如醉了!眼泪流尽继之以血,这颗心早已被折磨得像死灰一样了。这同上面“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樽前酒一杯”相对照,是感情上的一个突变,由一刹那间的宽慰,转到痛不欲生的悲哀。实际上,前两句是后三句的映衬对比,可以说这是一种欲放先收、欲高先低的手法。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4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古诗简介

  《送别湖南部曲》是宋朝将领辛弃疾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遭受谗谤,及对武勇有为的部属的关怀热爱,鼓励他为国效忠,祝愿他前程远大,即使自己遭受**挫折、生活困厄也心甘情愿,寄寓了作者壮志未酬的一腔忠愤。全篇抒情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使豪宕不*之气漫溢纸上。

  翻译/译文

  穿青衫匹马单枪万人欢送,接幕府紧急命令急速启程。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诬陷,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

  注释

  ①部曲:即部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

  ②青衫:唐朝时为九品小官的官服,其色青,因称之为“青衫”。首句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③幕府:古代大将行军时,在帐幕之中办公,称为“幕府”。后来地方军政长官的官衙,也叫幕府。

  ④急急符:紧急命令。也称“急急如律令”。

  ⑤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此典指因涉嫌而受污谤的人。

  ⑥於菟:楚人称老虎为於菟。见《左传》。

  ⑦风雨破吾庐: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罢官,退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

  赏析/鉴赏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爱国词人,但他的诗作却很少为人所知。这首《送湖南部曲》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冬,当时作者由湖南安抚使调任至江西,一位部属小官前来送别,他赠了这首诗。全诗字里行间跳荡着热爱部属的激愤心情,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诗中用典表达自然,既寄寓了自己壮志未酬遭受谗谤的一腔忠愤,又显示出热情鼓励武勇有为的后劲,使之为国效忠的情怀。

  这一首辛诗的风格和辛词一样,悲壮而苍凉,沉郁而雄健,但艺术水准明显不如词。

  就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所送的这位部属,是一位勇猛的壮士。此诗首联颇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风味,气势突兀高昂,如疾风破空而来,军府中下达了紧急军令,这位壮士接下命令,穿青色军服,跨上战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写出了部下骁将的飒爽英姿和过人勇力。颔联抒发了因主帅受人诬陷,致使赤手空拳缚虎的猛士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无穷遗憾。在句中一“愧”一“负”当中,诗人关怀部下,不计较个人功名得失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格也就溢于言表。颈联像是诗人“素负志节”的“自白书”,他眼明如镜,胆识过人,仗义执言,绝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作者赤心为国,始终对中原抗金必胜抱有坚定信心。他多次向朝廷**,提出抗击金兵,恢复中原的良策,即使不被采纳,屡遭打击,也绝不屈服。尾联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祝愿对方鹏程万里,青云直上;末一句则是写自己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着光明的前景,最后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重大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此句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作结,其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可贵精神也和杜甫一样,令人钦佩。而从送别这一题材看,又有高适豪迈的风味。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5

  送别

  作者:王维 朝代:唐朝

  【作品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作品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作品注释】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í)。

  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但:只。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爱护的深情厚意。送别者的感情一开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三、四句是说,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积不*。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这三个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一把钥匙。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结尾两句是说,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边飘荡。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自己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个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问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这首诗歌创作中吸取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凝缩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送别

  唐代: 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译文: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寒夜的敲更声接续着这漫漫长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那般澄澈。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离别时难以割舍,拿什么赠送给你呢?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冰一样真心。

  注释: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chéng)。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约二小时。夜永:长夜。秋澄:澄净的秋色。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hú)冰。

  离心:离别之心。玉壶冰:比喻清白和高洁。比喻人品质的高洁。

  赏析:

  这首诗把离情表现得高洁纯真,不似前人作品般悲切哀伤,此种手法少见于初唐诗歌。前两句是写长长的秋夜寒冷,渲染离别时难舍的气氛。后两句用“玉壶冰”表明心情,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真正友谊。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并不是说君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看得比水还要淡,而是说:君子之间的友谊应该像清澈见底的水一样纯洁。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纯洁的友谊。

  诗的前二句运用了倒装句法,先说“夜永"、“更寒”,然后再倒转回去说:在秋高气爽的秋日黄昏,他和一位朋友已经促膝话别。这种章法的运用,改变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式,强调了“更寒”、“夜永”,突出了两位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心情。收到了化*铺直叙为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秋澄”、“夜永”巾的“澄”、“永”,不只是点明节序的特征与时间,而且也映带出朋友之间的真诚相见与友谊长存;“凉夕”,“寒更”中的“凉”、“寒”也同样是不只说明环境的.“凉”、“寒”,而且显示出一对朋友在临别之际心绪不佳。倒装、侧重、心与境谐等艺术手法被诗人揉合在两句诗中,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既然两人的友谊是那样的深长,在离别之际用什么赠给对方就值得思考了。“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这出人意表的两句诗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真正友谊。诗人赠给对方的,不是客套式的祝愿,而是一颗冰清玉洁的心。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离心”比作“玉壶冰”。其命意同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7

  长亭送别

  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先行,不见张生、**来到。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张生和**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把盏者!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红娘把盏者!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辆起车儿,俺先回去,**随后和红娘来。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再谁似**?小生又生此念。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翻译

  (夫人、**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

  (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

  (叨叨令)看见准备着离去的车和马,不由得我难过生气;还有什么心情去插花儿、贴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妩媚;准备好被子、枕头,只要昏昏沉沉地闷睡,从今后,那衫儿、袖儿,只会揩满流不断的泪。怎么不愁煞人呀?怎么不愁煞人呀?从今往后,张生你要书信给我赶紧寄。

  (到达长亭,拜见夫人)(夫人说)张生跟**坐,**这边坐,红娘拿酒来。张生,你也上前来,都是自家的亲眷,不要回避。我今天把莺莺许配给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个状元回来。(张生说)小生我托夫人洪福,凭着胸中的才气,把考个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样。(**说)夫人的见识不会错,张生不是个落后的人。(斟酒后,坐下)(莺莺长叹)

  (脱布衫)西风吹来,黄叶乱飞,染**寒霜之后的枯草满地都是。酒席上斜偏着身子坐的张生,紧锁着愁眉,没精打采,呆呆发愣。

  (小梁州)我看见他强忍着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发觉;猛然间又看见他把头低下,长长地吁气,假装着整理着自己素色的绸衣。

  (幺篇)虽然久后终成美好姻缘,无奈眼前这个时候,怎么不让人伤心悲泣!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

  (夫人说)**斟酒!(红娘递酒壶,莺莺端着酒杯长吁叹,说)请喝酒!

  (上小楼)团圆欢聚没多久,离情别绪相跟而来。想着我前天晚上私下订情,昨天晚上结为夫妻,今日却要分开。

  我深切休会了这几天相思的滋味,却原来比别离的愁苦还要深十倍。

  (幺篇)青春年少呵,把别离看得很轻,情意淡薄呵,容易遗弃对方。全不想过去腿儿相挨,脸儿相依,手儿相携的情形与甜蜜。你给我崔相国家做女婿,算得上妻荣夫贵,只求像并蒂莲似的永不分离,远胜过状元及第。

  (夫人说)红娘倒酒吧!(红娘倒酒)(莺莺唱)

  (满庭芳)斟酒上菜太快,相对片刻,马上又要分离。如果不是酒席上母子间需要回避,真想和他叙叙夫妻之情。虽然只能相守得一时半会儿,也算是我们夫妻同桌共食了。眼里空留着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点化成望夫石。

  (红娘说)姐姐不曾吃过早饭,就喝一口汤吧。(莺莺说)红娘,什么汤儿咽得下去呢!

  (快活三)拿来的酒和食,吃着就象土和泥。假若就是真的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气息,泥的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眼面前的茶饭难道不想吃,只是愁恨塞满了肠胃。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却把一对夫妻拆开在两处。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里,一声接着一声长长地叹气。

  (夫人说)套上车儿,我先回去,**随后和红娘一起回来。(夫人下场)(张生和**辞别)(**说)你这一走我没有别的话要说,我准备买科举后的录取名册看,你结婚酒的茶饭还少不得我的。先生当心,一路上多保重!从今往后我无心诵习佛经,专听你高中状元的捷报。(**下场)(莺茑唱)

  (四边静)一会儿送别的筵席已经结束,我的车往东,张生的马儿向西,两情依依难别离,夕阳的余辉照在绿色的山岗上。不知他今晚住在哪里?即使在梦中也难寻觅。

  (莺莺说)张生,这一去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地回来。(张生说)我这一去一定不费力地考取一个状元。正是“青天有路终会到,金榜无名誓不回。”(莺莺说)你这一次赴考我没有什么相送,吟诗一首,为你送行:“抛弃我的人现在何处?想当初对我那么亲热。现在又用原来对我的情意,去爱怜眼前的新人。”(张生说)**的想法错了,我张珙怎么敢去爱怜新人?我续上一首绝句诗,来表达我的真心:“人生难免有远别,我跟谁更亲密?如果不是遇上知音你,又有谁可怜我张生呢?”(莺莺唱)

  (耍孩儿)湿淋淋的衣袖上沾满眼泪,比白居易的青衫更湿。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还没有启程倒先问归期。虽然眼前人要远别千里,姑且先干了面前的这一杯酒。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

  (五煞)到京城望你适应水土,及时赶路,节制饮食,顺应时节,保重自己的身体。荒村野店应早点休息,风霜雨雪天气应起得迟!在秋风中远行,身体最难调护,也就最要照顾好自己。

  (四煞)这忧愁向谁去诉说?想思之苦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老天爷不管人是否憔悴。相思的泪水使九曲黄河都泛滥起来,怨恨能将华岳三峰都压低。到黄昏独自闷倚西楼,只见那夕阳古道,依依杨柳,千里长堤。

  (三煞)笑嘻嘻一道来,哭啼啼独自回。回家后若是入罗帏,昨夜绣花被里又香又暖春意迷人,今夜里绣被冰冷难成梦。留恋你不为别的,只是见你攀鞍上马,忍不住泪水横流,紧锁眉头。

  (张生说)有什么话要嘱咐我吗?(莺莺唱)

  (二煞)你不要担心“有文才而没有福气”,我只怕你“撇下前妻再娶妻”。你不要“一去就杳无音讯”!我这里有信经常寄给你,你千万不要“考不中就坚决不回来”。这一点你必须记住:如果遇上那他乡女子,不要像在这里似的逗留迷恋。

  (张生说)还有谁能比得上**?我又怎么会产生这种念头。(莺莺唱)

  (一煞)青山阻隔我送行,疏林挡住我目光,淡淡炊烟和那傍晚的雾气相互掩映。残阳斜照的古道没有人声,秋风吹过庄稼传来马的嘶鸣。我为什么懒得上车呢,来的时候多么急切,别离独回却又多么迟缓?

  (红娘说)夫人回去好一会儿了,姐姐,咱们回家去!(莺莺唱)

  (收尾)四周群山中,一马远去残阳里。整个人间的烦恼都填在我胸中,估量这样大的小车子怎么能载得起呢?

  (莺莺、红娘下场)(张生说)仆童趁早赶一路程,早些找个住处。泪水随着流水更加多了,忧愁追逐着野云四处飘飞。(张生下场)

  赏析

  《西厢记》包含丰富的修辞技巧,有人做了统计,全剧运用的积极修辞手法达到三十四种之多,可以说是集我国古代修辞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戏曲修辞手法运用的理想范本。

  作者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熔铸冶炼,形成自身华丽秀美的语言特色。这种特色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上这种五色缤纷的艳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其文采灿然的语言特点,绝不是堆砌词藻,雕字琢句得来的,它和*的专门搞文字藻绘的作品毫无共同之处。全剧虽然华美,文采璀璨,却自然、流利、通畅,绝无滞涩、雕琢、造作的毛病。因此明代戏曲评论家何元朗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四友斋从说》)王世贞云:“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曲藻》)

  (吴文)

  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俗话说“量体裁衣”,《西厢记》很多地方是“量体借衣”,借用前人的现成语句和意境而不显“借”的痕迹。……当我们读到“碧云天,黄花地”,“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等句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而“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的是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是无须说的了。由于原材料都来自诗中的句篇、精华,于是据以熔炼而成的新产品当然是**了。但是话说回来,好材料遇到拙劣的工匠,就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这里便有所谓化工和画工、神似和形似的区别。一个好的词语,一种好的意境或一种好的表现方法,高明的巧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借鉴,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创新。例如《西厢记》中《送别》一折有“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离愁之重,小小车儿载不动。这个意思并不是王实甫创造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就有“驴鞭半袅,吟肩双耸,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驮也驮不动”。只因王实甫是写莺莺的离愁别恨,因此必须易马为车,不能照搬董解元的原话,但是写离愁之重却是一样的。董解元用马形容离愁,也不是董解元的创造,宋人石孝友《玉楼春》词已有“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的比喻。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见古诗词中载愁的工具多得很,骑马、乘车、坐船悉听尊便,但总的说必须符合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必须有助于人物刻画。能融会贯通臻于至境的是高手,否则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即或很像,也是别人的东西。

  总之,《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杰出的。由于王实甫既能熟练地驾**间语言,又善于吸取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为己所用,两者奇妙的结合,便形成既典雅又质朴,既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浓郁的诗情画意,弥漫在字里行间,这却是《西厢记》获得文采派**作的主要标志。

  (王文)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8

  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古诗简介

  《金陵歌送别范宣》是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全诗熔写物、抒情、怀古、咏史、送人为一体,对历史兴衰的感怀,所含挣扎幽愤多,既有个人仕途不得志、怀才不遇之意,亦有对家国渐渐衰亡而忧虑,诗词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翻译/译文

  石头山崖石高耸如虎踞,山下波涛汹涌,猛虎欲趁势凌波而去。

  钟山宛如巨龙盘旋逶迤而来,山上树木葱茏,横江岸而下,在历阳县内蜿蜒延伸。

  此地三百年来经历了******,所有的功名事业都随流水东去。

  那骑白马的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原来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啸着登上凤凰酒楼。

  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壮观,几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这里。

  可如今,他们的皇冠都散为烟尘,他们的金玉宝座都变为冷灰。

  我为之扣剑悲歌,空自叹息;梁陈朝代交替,战争残酷,白骨满地。

  连**也躲进了水井,最后被捕,谁还在咏唱多年陈后主的玉树**花的曲子呢?

  在此听闻,真是伤心难言,眼前看到的只是离离的青草。

  今日送你归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万里,来年有机会一定去终南山看望你。

  注释

  ①石头:山名,即今南京清凉山。

  ②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区东。据张勃《吴录》载,诸葛亮使至建业,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太*御览》卷一五六引)。

  ③历阳:县名,即今安徽和县,与金陵隔江相望。

  ④四十馀帝三百秋:萧士赟注“按史书,自吴大帝建都金陵,后历晋宋齐梁陈,凡六代,共三十九主。此言四十馀帝者,并其间推**而混言之也。自吴大帝黄武**壬寅岁至陈祯明三年乙酉,共三百六十八年。吴亡后歇三十六年,只三百三十二年,此言三百秋者,举成数而言耳。”

  ⑤白马金鞍谁家子:指侯景,梁代叛将。《梁书·侯景传》:“普通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

  ⑥吹唇虎啸凤皇楼:《梁书·武帝纪》注“太清二年秋八月**,侯景举兵反。”萧士赞注:“泰清,梁武帝**。时遭侯景之乱,困于台城,以所求不供,忧愤寝疾,崩于净居殿,乃泰清三年五月丙辰也。”关囚,指囚武帝于台城。全诗校:“一作吹唇虎啸凤皇楼。”

  ⑦天子:指陈代**之君陈叔宝。《陈书·后主纪》:“后主闻(隋)兵至,从宫人十馀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后阁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及夜,为隋军所执。”

  ⑧玉树**花: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作,其词轻艳,被称为**之音。

  ⑨南山老:指商山四皓。商山为终南山支脉,故曰“南山老”。老,全诗校:“一作皓。”

  赏析/鉴赏

  这首诗开篇以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地形之固胜引入至对历史的**和感慨。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而长江更成天堑,为**抵挡住了北方*的入侵,偏安于江左的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但李白并非旨在写六朝的辉煌,颈联中的“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气息。“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盖言金陵为**历史已久,王琦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指出“自孙权定都建业(金陵),传四主”,晋元帝南渡时,金陵已是历时五十九年的“旧长安”,随后又经宋、齐、梁、陈四朝,帝王大业共传三百三十余年。接着思维的触角又伸向侯景破丹阳之童谣传说,从而引出对往昔的追念“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接续而后又转写豪华落尽的悲凉,进一步抒发面对历史的沧桑之感。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这一句之内的时空跨越与今昔对比令人心惊而顿感悲凉,诗歌的情感基调由先前的气势雄大转为怀古悼今、感时伤物的伤感凄凉。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花。历史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离乱凄惨、朝代的更迭替代都委婉深沉地寓于其中。这首歌行体送别诗开篇描写石头钟山的形胜,将大半部分用于追述与金陵一地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直到篇末才道出送别之意。“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商山皓。”在一篇之内将写物、怀古、咏史、送人、抒情都囊括其中。

  全诗整体上,前四句主要是以触景生情为主,描绘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雄奇壮观,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图,妙笔生辉,令人心旌摇荡。接着八句诗词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抒写六朝豪华落尽的悲凉,委婉深沉,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今昔对比,尽显顿感悲凉。最后八句诗词描绘朝代更迭替代、战争离乱之凄惨,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再也一去不复回。

  全诗熔写物、抒情、怀古、咏史、送人为一体,对历史兴衰的感怀,所含挣扎幽愤多,既有个人仕途不得志、怀才不遇之意,亦有对家国渐渐衰亡而忧虑,诗词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赏析:

  描写离别的诗篇,是一种豪迈奔放,在初唐还不稳定的历史时期下,在“寒更”“凉夕”的时刻,感受“无边落木”的秋夜,面对就要离别的友人,没什么好说的,男儿自古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功是将军功,死是战士死!还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见面,有酒就喝个痛快吧!尽管它现在冷的就和冰块没没什么两样!骆宾王的诗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才高而位卑,使他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他多次以创建英雄勋绩自许,如他在跟随徐敬业起兵后还作了《咏怀》诗,***“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之句,表现出眼高一世的卓越气概。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0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注释

  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昔时:往日;从前。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的**,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鉴赏二

  该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9)

——《农父》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农父》原文及翻译赏析1

  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翻译

  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注释

  东风:春风。

  沟塍:田埂和田间的水沟。

  塍:田埂。

  耒耜:古代一种象犁的翻土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

  *芜:杂草繁茂的原野。

  饭牛:喂牛。

  闭关:闭门谢客,也指不为尘事所扰。

  鉴赏

  这首诗虽称“题农父庐舍”,所写内容却与农舍无关而是反映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春风吹绿了湖边的山野,田家也开始了春耕,*整土地,喂养耕牛,整日不得闲暇。而诗中田家实际上是归耕的隐士,春耕之余闭门谢客,体现了一种隐逸情怀。通语言清新自然。

  起句看似*易,实具巧思。“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以*易质朴,明白如话的诗句,表现在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诗句如口头语、家常话,却写出了物候特点和人们的普遍感觉,诗意盎然。特别是一个“绿”字,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见出作者驾轻就熟的“炼字”功夫。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概就是受此启发。

  紧接下来的四句是写农家春忙。“湖上青既早,田家日不闲”是概括地写。“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是具体地写。湖色青青,农人们在田间躬耕不辍。这两句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写的是农人正在田间渠边劳作的景象。这是一对联语,对仗工整。

  结尾两句是写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休息。饭牛就是喂牛。关即门闩,闭关就是闭门。傍晚时分,农人们给勤劳,一天的耕牛喂饮后,关上柴门回到家中休息。结句“归来还闭关”,一方面是写农人劳累了一天,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工,需要及早休息,这从一个侧面含蓄地写出了春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农人们无事不相往来、互不相扰、闭关自守的心理状态。整首诗生动地展示了在社会安定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生活。

  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欣赏态度来赞美农家生活的。他对农民生活作了诗化、美化、理想化,可以说这是一曲“田园牧歌”。从这首诗的情调,读者也可隐约看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态。

《农父》原文及翻译赏析2

  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翻译

  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注释

  东风:春风。

  沟塍:田埂和田间的水沟。

  塍:田埂。

  耒耜:古代一种象犁的翻土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

  *芜:杂草繁茂的原野。

  饭牛:喂牛。

  闭关:闭门谢客,也指不为尘事所扰。

  鉴赏

  这首诗虽称“题农父庐舍”,所写内容却与农舍无关而是反映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春风吹绿了湖边的山野,田家也开始了春耕,*整土地,喂养耕牛,整日不得闲暇。而诗中田家实际上是归耕的隐士,春耕之余闭门谢客,体现了一种隐逸情怀。通语言清新自然。

  起句看似*易,实具巧思。“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以*易质朴,明白如话的诗句,表现在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诗句如口头语、家常话,却写出了物候特点和人们的'普遍感觉,诗意盎然。特别是一个“绿”字,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见出作者驾轻就熟的“炼字”功夫。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概就是受此启发。

  紧接下来的四句是写农家春忙。“湖上青既早,田家日不闲”是概括地写。“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是具体地写。湖色青青,农人们在田间躬耕不辍。这两句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写的是农人正在田间渠边劳作的景象。这是一对联语,对仗工整。

  结尾两句是写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休息。饭牛就是喂牛。关即门闩,闭关就是闭门。傍晚时分,农人们给勤劳,一天的耕牛喂饮后,关上柴门回到家中休息。结句“归来还闭关”,一方面是写农人劳累了一天,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工,需要及早休息,这从一个侧面含蓄地写出了春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农人们无事不相往来、互不相扰、闭关自守的心理状态。整首诗生动地展示了在社会安定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生活。

  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欣赏态度来赞美农家生活的。他对农民生活作了诗化、美化、理想化,可以说这是一曲“田园牧歌”。从这首诗的情调,读者也可隐约看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态。


悯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扩展10)

——悯农原文翻译赏析 (菁选3篇)

悯农原文翻译赏析1

  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作者:李绅

  朝代:南北朝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成:一作“秋收”。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餐:一作“飧”。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翻译赏析2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翻译赏析3

  悯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