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古诗词鉴赏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1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

  2、啵夯鳎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 **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 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韵译】:

  唐玄宗开元****,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凶敌辞家****。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评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 质:“嘟鸱ス南掠芄兀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 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 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 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 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仄相间,抑扬 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阅读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1)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3篇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1

  【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2)

——《长歌行》古诗词鉴赏3篇

《长歌行》古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

  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

  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

  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

  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

  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译文翻译

  太阳每天由东到西运行,时间日益流逝。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真是可悲。短短的光阴从不停留,尺寸的波浪怎能够自动回流?岁月的逝去和到来犹如弓箭那样迅速。久远的生命很少人能够达到,能活到百岁的本来就很少。人的容颜每天都在凋谢,人的体力和精神也无缘无故地自动消耗着。生命本就难以停留,寿命本就难以延长,人活在人世间,不过是瞬间而逝的事情。即使对此怨愤不*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只恨我还没有建立功名,不能留名史册。趁着年岁还没有到晚年的'时候,唱一曲长歌来表达自己的情志。

  注释解释

  逝矣经天日:是说每天太阳由东到西运行,使时间日益流逝。

  悲哉带地川:是说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所以可悲。

  晷(ɡuǐ):日影,此处指时间。

  矢:弓箭。

  远期:久远的生命。

  鲜克及:很少能够达到。

  盈数:这里指人生百岁。

  体泽:体力和精神。

  俛(miǎn)仰:同“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竹帛:均为书写所用,这里代指史册。宣:记载、流传。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3)

——短歌行古诗词

短歌行古诗词1

  古诗原文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译文翻译

  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

  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就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

  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

  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

  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注释解释

  短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入《相和歌辞》,属《*调曲》。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白日”二句:此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百年:一生;终身。

  苍穹:苍天。浩茫茫:原作“浩浩茫”,据王本改。

  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杨齐贤注:“劫,世也。儒谓之世,道谓之尘,佛谓之劫。”太极:这里指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气。

  麻姑:神话中仙女名。

  “天公”二句:传说天公与玉女在一起玩投壶之戏,投中者则天公大笑。玉女:仙女。

  “吾欲”二句:此化用《楚辞·远游》“维六龙于扶桑”句意。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扶桑:神话中的树,在东海中,日出于其上。

  “北斗”句:此化用《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句意。

  与:一作“为”。驻:留住。颜光:一作“颓光”。逝去的光阴。

  创作背景

  此诗沿乐府古诗之旨,然加入游仙之辞。从诗意看,大约作于“奉诏入京”之前。黄锡珪先生《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认为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737)。

  诗文赏析

  《短歌行》是乐府相和歌*调七曲之一。古乐府中有《长歌行》与《短歌行》之分,关于二者的命意,《乐府解题》有两种说法:一是“言人寿命长短,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声之长短耳,非言寿命也”。在李白之前,以此题为诗者,多为慨叹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李白的这首诗,却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生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时间本是个抽象的概念,用“白日”来指代,便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了。“短短”两个叠字,强调它稍纵即逝。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起首两句,貌似**,实则恰到好处。既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又为诗意的拓展预留地步,而且格调质补,语势流走,转承自然。

  时间永恒,无始无终,漫漫无垠;生命短暂,代谢荣衰,转瞬即逝。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强烈的反差,进一步驰骋瑰丽神奇的想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上句从“空间”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则从“时间”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万劫太极”,何其久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那曾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麻姑仙女,如今也已两鬓斑白了。这种浪漫的夸张只能出自李白的笔下。据传为汉代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东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壶游戏,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开口大笑,这就是下界所见到的电光。如今这种电闪雷鸣已历成千上亿次了。诗人巧妙地把这两个故事融入诗篇,将人们带进奇伟的神仙世界。这里有苍茫的穹宇,人世的兴替,麻姑仙女蝉鬓染霜,天公玉女嬉戏作乐,倏忽又是雷鸣电闪,风雨将至……,多么光怪陆离,神奇而诡谲!这些奇异的境界,极其有力地渲染铺排了“万劫太极长”的内涵。至此,空间的浩渺、时间的无垠,通过诗**胆而奇特的想象,表达得淋漓尽致。继而,诗人笔锋一转,拓出另一番意境。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诗人要揽住为太阳驾车的六条神龙,把太阳所乘之车挂在东方“日出之所”的扶桑树上,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六龙各饮一杯。这样便会使时光停歇下来,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长久。结尾二句道出诗人的意愿:“富贵非吾愿,为人驻颓光。”自古帝王们,即使秦皇、汉武一代雄主,也无不遣人访神仙,求长生,无非为了富贵永久。诗人要揽六龙、回朝日,“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绝非为个人富贵。对他人,为的是“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贺《苦昼短》);对诗人自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要拯物济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像大鹏一样要“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暂时受挫,也要“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这也许就是诗人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吧。唐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与李生论诗书》)。对诗人的意蕴似乎应作如是观。

  纵观全诗,诗人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美丽的神话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塑造出瑰奇壮观,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色彩。文辞如行云流水,极富表现力,体现了诗人雄奇奔放,清新飘逸的风格。他以吞吐千古,囊括*的胸襟和气魄,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从思想到艺术都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在继承借鉴前人的同时作了重大的突破,比如,“北斗酌美酒”就是反用《诗·小雅·大东》“唯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的典故。前人的《短歌行》在慨叹人生短促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声色的颓废情绪。同样的歌题,在李白的笔下,虽也同样发出“百年苦易满”的叹喟,然而,全诗贯穿的却是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基调。这是诗人的个性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使然。再如,屈原在《离骚》中唱道:“吾令曦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徜徉”。李白显然对此是有所借鉴的。但同样的素材到他手里,便刻意铺排为新颖、诡谲的艺术境界、包蕴着更为深广的内涵。“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力的活动。”(黑格尔语)李白的`创作实践证实了这一论断。正如皮日休对他的评价:“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李白是当之无愧的。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4)

——《月夜》古诗词鉴赏5篇

《月夜》古诗词鉴赏1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两句是说,不知有几家的人儿趁着月光回来,落月的余辉,将激荡的情思洒在江边的树林之上。望月怀人之情,惇挚悠永,情景交融,意境深邃。思念之情,不绝如缕。诗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一起,洒落在江树之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悠长,令人心醉神迷。

  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月夜》古诗词鉴赏2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参考资料:

  龙儒民 .*诗歌精选 .**市 :线状书局 ,20xx年 :103页 .

  杨立群 .唐宋诗词选析 .**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xx年 :17-18页 .

  贾浓铀 .最美的唐诗和宋词 .天津市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xx年 :20页 .

  余建忠 .*古代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xx年 :144-146页 .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注释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一直,老是。达:到。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赏析

  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古诗词鉴赏3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参考资料:

  龙儒民 .*诗歌精选 .**市 :线状书局 ,20xx年 :103页 .

  杨立群 .唐宋诗词选析 .**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xx年 :17-18页 .

  贾浓铀 .最美的唐诗和宋词 .天津市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xx年 :20页 .

  余建忠 .*古代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xx年 :144-146页 .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注释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一直,老是。达:到。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赏析

  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古诗词鉴赏4

  《月夜》

  作者:唐朝,杜甫

  《月夜》原文

  月夜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鄜州:今陕西富县。闺中:指妻子。小儿女:尚不懂事的子女。解:懂得。忆长安:思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肃宗至德元载(756),叛军攻陷潼关,杜甫携家眷逃至郫州,闻肃宗在灵武即位,于是前往效力,途中为叛军所俘,被解回长安。香雾:月夜的雾气。虚幌:薄纱。双照:指月光同时照着身处异地夫妻二人。

  《月夜》拼音解读

  jīn yè fū zhōu yuè,guī zhōng zhǐ dú kān。

  yáo lián xiǎo ér nǚ,wèi jiě yì cháng ān 。

  xiāng wù yún huán shī,qīng huī yù bì hán 。

  hé shí yǐ xū huǎng,shuāng zhào lèi hén gān 。

  相关翻译

  今晚秋月是多么皎洁,你却在鄜州的家中独看。

  料想家中年幼的儿女,还不懂你为何思念长安。

  雾气浓重,可沾湿你秀发?月光如水,玉臂能共时候,才可觉凉寒?

  什么是泪照干那满倚薄慢,让月痕的脸。

  相关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独自困居在**的长安城中,在月夜思念家人,写下这首情深意切的诗。

  此诗构思巧妙,诗人本来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在月下想念自己;本来自己在月下怀念年幼的儿女,却设想天真幼稚的小儿女随着母亲看月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自己。

  诗人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但是妻子身边有儿女陪伴,为什么也是“独看”呢?下一联随即给出了答案:妻子看月,并不是真的在赏月,而是在“忆长安“,但是小儿女不谙世事,自然也不明白人间的离别之恨与相思之情,又哪里会懂得“忆长安”呢。诗人巧妙地用小儿女的“未解忆“来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独”字,情感上又深化了一层。

  接下来通过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忆长安”。诗人想象妻子在月下久久伫立徘徊以至于雾湿云鬟,月寒玉臂。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每当想到妻子夜不能寐的情景时,诗人自己也忍不住伤心落泪,由此激起了对于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渴望,于是很自然地以表现希望的诗句收束全篇:“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又不仅仅是一般的夫妻离别之情,而是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在“独看”的泪痕里,"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期待四海升*的理想。辞旨婉切,章法紧密,无一字不是从月色中照出,既精丽绝俗,又感人肺腑。

  作者介绍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诗人社审言之孙。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浸游各地,后客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中提奔唐肃宗,授左拾遗。后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式重中任参谋,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出题,漂油江南,病元于途中。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展现了唐代由盛而我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讲史”。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有《杜工邮集》详情

《月夜》古诗词鉴赏5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参考资料:

  龙儒民 .*诗歌精选 .**市 :线状书局 ,20xx年 :103页 .

  杨立群 .唐宋诗词选析 .**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xx年 :17-18页 .

  贾浓铀 .最美的唐诗和宋词 .天津市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xx年 :20页 .

  余建忠 .*古代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xx年 :144-146页 .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注释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一直,老是。达:到。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唐代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赏析

  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5)

——《送兄》古诗词鉴赏3篇

《送兄》古诗词鉴赏1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宋朝: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古诗简介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该诗是为送七兄赴扬州任职而作的送别诗,前六句回忆过去的旧事,抒写诗人和七兄两人的忧国忧时之情;最后两句点出送行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七兄能在金兵败北逃、扬州一带又得安定时而产生的愉快心情,与前六句所写,恰成鲜明对照。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翻译/译文

  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

  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

  大风急雪扑打着窗棂,心儿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你我都不禁热泪横流。

  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轻飘、乱红飞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东路的古城扬州!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注释

  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行七。

  ②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扬州,今属江苏。

  ③幕:幕府。

  ④边烽:边界上报警的烽火。

  ⑤石头:山名。在江苏江宁西,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城在山后。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诸葛孔明所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者,即指此。

  ⑥旋:很快,紧接着。

  ⑦胡马:指金兵。

  ⑧瓜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南,亦称瓜埠洲。当运河之口,与镇江斜值,为南北襟要处。

  ⑨诸公:指当时在朝中掌权的人。

  ⑩荛:刈草曰刍,析薪曰荛。指樵夫而言。刍荛(chúráo)策:普通人的意见。这里谦指自己的政见。

  畎(quǎn)亩忧:指在野的人的忧虑。畎亩,田间。

  危楼:高楼。

  淮南路:宋代路名,辖淮河以南地区,后分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东路沿扬州。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侵,兵集瓜州。金主完颜亮强令部下限日渡江,激起哗变。完颜亮被杀后,金兵仓皇北退。各地义军纷起反攻,抗金形势出现转机。这首诗写于第二年的春天。其时,诗人38岁。金兵**的消息,又一次鼓荡起诗人奔赴**、奋勇杀敌的热忱。然而,报国有心,请缨无路,诗人只能徒唤奈何。诗虽为送别“七兄”而作,但作者所抒写的却不是离别之恨,而是失志之痛。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报国之情和忧国之念的作品。诗的前六句追怀旧事,寄慨遥深;后两句既有送行之意,也有对金兵的突然退却难以置信,又欣喜若狂。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二句以简洁的笔墨概括了金兵南犯的经过,同时也交待了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最初听说金兵已迫近南京城,来势凶猛;不久又得闻金兵集结在瓜州渡,气焰益炽。

  处此危难之际,诗人多想挺身而出,联合抗金志士,挽狂澜于既倒,为国除危,为民解难。可是,只求苟安、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早已把他看成心存不轨的**分子,不能容许他执掌重兵、慷慨赴敌。意识到这一点,诗人内心充满愤慨:“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诗人曾多次向朝廷提出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措施,然而满朝公卿,尽皆畏敌如虎,嫉贤如仇,没人肯听取他的意见。诗人的**,要么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要么如虎须捋毛,招致处罚。作为备受歧视的在野人士,他只有徒然地为时局担忧。这两句前后照应,因果分明,对比强烈:一边是诸公堵塞贤路,不恤国计;另一边则是诗人系念时局,忧心如焚。孰是孰非,孰善孰恶,一目了然。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二句借景抒情,益见其愤慨之烈、痛苦之深。“危楼”,即高楼。当时,诗人身受羁绊,无计可施,拳拳报国之心竟与打到窗上的急雪一样碎成粉末;登上高楼,远望狼烟四起,诗人更不禁涕泪交流。这一切,虽已成为旧日之事,却深深地镌刻在诗人的记忆之中。“七兄”即将奔赴的扬州正是当时的兵燹之地。

  在送别的时刻,诗人首先想到那惨痛的景象并形诸诗笔,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后两句折回题意,渲染送别之情。“岂知”,点明形势的变化出乎诗人的意料之外——当初,他何曾料及金兵会发生**,使一场更大的战祸得以弭息。“乱絮飞花”,则暗示随着金兵的撤离,淮水以南地区又恢复了和*景象。诗人笔下的花絮,不仅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具有人的意识、人的情感,欣然担负起送客的使命。它们追随在七兄乘坐的小舟前后蹁跹起舞,既表欢送之情,亦致挽留之意。此情此意,不能不使七兄深受感动。其实,多情的与其说是乱絮飞花,莫如说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眷眷然不忍与七兄分别,却不从正面说破,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乱絮和飞花,于是,乱絮飞花便变得如此深情缱绻。这幅生意盎然的“送客图”,实际上只是诗人的主观意识外化后产生的某种幻象。如果说诗的五、六两句是触景生情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是移情于景了。而无论触景生情,还是移情于景,究其效用,都有助于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诗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不仅属对精切,造语工巧,而且情寓景中,意余言外。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6)

——*最美古诗词鉴赏3篇

*最美古诗词鉴赏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最美古诗词。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曹雪芹《枉凝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二首其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骨头里面镶红豆——刻骨相思

  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采桑子——春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陆游《秋兴》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陆游《秋思》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木兰花》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最美古诗词鉴赏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最美古诗词。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曹雪芹《枉凝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二首其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骨头里面镶红豆——刻骨相思

  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采桑子——春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陆游《秋兴》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陆游《秋思》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木兰花》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最美古诗词鉴赏3

  1、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晏婴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8、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9、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10、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11、爱国如饥渴——班固

  1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1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4、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15、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16、捐躯赴**,视死忽如归。——曹植

  1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20、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2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2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鲍照

  23、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旧唐书 陈子昂传》

  2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2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

  26、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崔颢

  27、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8、**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9、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30、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7)

——相思古诗词鉴赏

相思古诗词鉴赏1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五言绝句《相思》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参考资料: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14-215

  唐代五言绝句《相思》注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采摘。相思:想念。

  唐代五言绝句《相思》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燕歌行古诗词鉴赏(扩展8)

——破阵子古诗词鉴赏

破阵子古诗词鉴赏1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燕子飞来正赶上春社之时,梨花纷飞后即是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白日渐长了,柳絮飘飞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昨晚的梦境那么好,原来是今朝斗草赢了,不由得脸上生笑。

  「注释」

  [1]破阵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

  [2]新社: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

  [3]巧笑:美好的笑。

  [4]斗草:为一种游戏

  「赏析」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气息。上阕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下阕写人物。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阕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按民族花历,又有***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清明在望。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

  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