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好的导游词

河南最好的导游词(精选5篇)

河南最好的导游词 篇1

  汤阴岳飞故里“宋岳忠武王庙”-,原名精忠庙,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历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进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间。其内含丰富,殿堂雄伟,碑碣林立。 1963年12月,岳飞庙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后,经全面整修后重新开放。如今的岳飞庙建筑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实,陈列丰富,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__年6月25日,汤阴岳飞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坐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祐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坐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明柱上嵌有当代文学家魏巍撰书的楹联:“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两侧还有一副楹联: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坐上,看看今日将军."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前石阶下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0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拾级入庙,古柏苍劲,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仪门前两道高大的碑墙把这岳飞庙

  里辟作东西两个小院。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曰“肃瞻”,西曰“觐光”。在林立的碑刻中,有明清帝王谒庙诗篇,有名代重修扩建古庙胜迹的记实,更多的是历代文人学士颂扬英雄的诗词歌赋。陈运和诗称“精忠报国久居在岳飞背脊久居在大好山河”。历代诗词歌赋尚存近200块。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为岳飞史迹陈列室。 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寝殿上方悬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商向前、沈鹏等题写的匾额和魏传统等的楹联,内陈列着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

河南最好的导游词 篇2

  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相传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

  古时帝王坟墓称陵,王侯坟墓称冢,百姓坟墓称坟,圣人坟墓称林。关羽被尊为“武圣”,于是关墓亦称关林。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被东吴孙权所杀。孙权派人将关羽首级夜送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其计,遂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城南门外。

  据庙内碑文记载,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关冢前建坊,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庙。清代重修。占地百亩,有翠柏800余株,殿宇150余间,现存碑刻70余方、石坊4座。这是一座布局完整严谨,突出中轴线的古建筑群。

  门前有重檐迭阁式舞楼。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关林庙大会,都要在这里唱大戏。

  大门是按帝王规格建造的,每扇门上嵌九九八十一个乳钉,也是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一个标识。门额上 书“关林”二字,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为明代雕刻。

  仪门,门额上有清慈禧题“威扬-”匾额。“-”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意指关羽威扬天下。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门前有铁狮一对,重约1500公斤。

  从仪门到大殿修有石栏甬道。甬道两侧石栏的望柱头上共雕有104个神态、大小各异的石狮。有的戏弄绣球,有的嬉耍小狮。甬道东西两侧有钟鼓楼及两柱高4.6米的缠龙华表,还有许多石碑及2个香炉。

  拜殿是每年祭祀时文武百官拜谒的场所,又叫“启圣殿”。殿内东端悬挂洛阳百姓为求助关圣保祐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捐铸的大铁钟一口,西端竖立仿青龙偃月刀一把,长3.5米。西墙上嵌着《奉敕赐金修关林颂》刻石。拜殿中部悬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幸中州时亲题的“声灵于铄”匾额和“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对联一幅。

  大殿与拜殿相连,是关林的主体建筑。面阔7间,进深3间,高约20米,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题匾“气壮嵩高”,也是慈禧所书。大殿正门上,有明代木刻浮雕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斩蔡阳、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挑锦袍等12幅图案式浮雕,刻工精细,构图美妙,反映了明代木刻技能。

  殿内正面塑有关公帝王装束坐像,头戴12冕旒帝王冠,身穿锦缎绣龙袍,凤眼蚕眉,长髯赤面,端严正坐。左边关平按剑,右边周仓持刀,王甫、廖化和后人奉献的南宋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待立两旁。

  二殿为五开间庑殿顶建筑。上悬光绪皇帝题额“光昭日月”。前檐下绘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彩画。殿内塑有关公坐像,身穿绿袍,外露铠甲,头戴纶巾,足穿战靴,蚕眉紧促,怒视东南,人称此为“关公怒视东吴戎装像”。两旁关平捧大印,周仓持刀,神态威武,形象传神。

  三殿五开间硬山式建筑,亦称“寝殿”。殿内左为关公“夜读春秋”,右为睡像,原像已不存。1989年在殿内重塑了“关羽夜观《春秋》”和电动的关公卧像。殿檐下有三英战吕布、威镇荆州、战长沙大型故事图。

  关冢平面为不规则八角形,外用砖筑围圈砌,占地250平方米,冢高10余米。冢墙正中有石墓门一道,额题“钟灵处”。石门上有4个小圆洞,进香祈祷的人们只要把铜钱投入洞中,就可听到“叮—噹”的响声,以预兆祈祷得灵。

  冢前有座玲珑别致的八角亭,俗称“八卦亭”。亭内有一座高4.8米的石碑,正面刻着“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15个大字,背面是关公的生平和其他封号。冢前还有两座石坊,上面刻有许多后人题记,篆、隶、楷、行、草多类书体,统为对关公的褒奖之辞。

河南最好的导游词 篇3

  汤阴岳飞故里“宋岳忠武王庙”-,原名精忠庙,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历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进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间。其内含丰富,殿堂雄伟,碑碣林立。 1963年12月,岳飞庙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后,经全面整修后重新开放。如今的岳飞庙建筑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实,陈列丰富,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xx年6月25日,汤阴岳飞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坐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祐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坐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明柱上嵌有当代文学家魏巍撰书的楹联:“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两侧还有一副楹联: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坐上,看看今日将军."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前石阶下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0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拾级入庙,古柏苍劲,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仪门前两道高大的碑墙把这岳飞庙

  里辟作东西两个小院。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曰“肃瞻”,西曰“觐光”。在林立的碑刻中,有明清帝王谒庙诗篇,有名代重修扩建古庙胜迹的记实,更多的是历代文人学士颂扬英雄的诗词歌赋。陈运和诗称“精忠报国久居在岳飞背脊久居在大好山河”。历代诗词歌赋尚存近200块。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为岳飞史迹陈列室。 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寝殿上方悬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商向前、沈鹏等题写的匾额和魏传统等的楹联,内陈列着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

河南最好的导游词 篇4

  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相传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

  古时帝王坟墓称陵,王侯坟墓称冢,百姓坟墓称坟,圣人坟墓称林。关羽被尊为“武圣”,于是关墓亦称关林。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20xx年),关羽被东吴孙权所杀。孙权派人将关羽首级夜送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其计,遂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城南门外。

  据庙内碑文记载,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关冢前建坊,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庙。清代重修。占地百亩,有翠柏800余株,殿宇150余间,现存碑刻70余方、石坊4座。这是一座布局完整严谨,突出中轴线的古建筑群。

  门前有重檐迭阁式舞楼。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关林庙大会,都要在这里唱大戏。

  大门是按帝王规格建造的,每扇门上嵌九九八十一个乳钉,也是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一个标识。门额上 书“关林”二字,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为明代雕刻。

  仪门,门额上有清慈禧题“威扬-”匾额。“-”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意指关羽威扬天下。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门前有铁狮一对,重约1500公斤。

  从仪门到大殿修有石栏甬道。甬道两侧石栏的望柱头上共雕有104个神态、大小各异的石狮。有的戏弄绣球,有的嬉耍小狮。甬道东西两侧有钟鼓楼及两柱高4.6米的缠龙华表,还有许多石碑及2个香炉。

  拜殿是每年祭祀时文武百官拜谒的场所,又叫“启圣殿”。殿内东端悬挂洛阳百姓为求助关圣保祐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捐铸的大铁钟一口,西端竖立仿青龙偃月刀一把,长3.5米。西墙上嵌着《奉敕赐金修关林颂》刻石。拜殿中部悬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幸中州时亲题的“声灵于铄”匾额和“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对联一幅。

  大殿与拜殿相连,是关林的主体建筑。面阔7间,进深3间,高约20米,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题匾“气壮嵩高”,也是慈禧所书。大殿正门上,有明代木刻浮雕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斩蔡阳、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挑锦袍等12幅图案式浮雕,刻工精细,构图美妙,反映了明代木刻技能。

  殿内正面塑有关公帝王装束坐像,头戴12冕旒帝王冠,身穿锦缎绣龙袍,凤眼蚕眉,长髯赤面,端严正坐。左边关平按剑,右边周仓持刀,王甫、廖化和后人奉献的南宋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待立两旁。

  二殿为五开间庑殿顶建筑。上悬光绪皇帝题额“光昭日月”。前檐下绘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彩画。殿内塑有关公坐像,身穿绿袍,外露铠甲,头戴纶巾,足穿战靴,蚕眉紧促,怒视东南,人称此为“关公怒视东吴戎装像”。两旁关平捧大印,周仓持刀,神态威武,形象传神。

  三殿五开间硬山式建筑,亦称“寝殿”。殿内左为关公“夜读春秋”,右为睡像,原像已不存。1989年在殿内重塑了“关羽夜观《春秋》”和电动的关公卧像。殿檐下有三英战吕布、威镇荆州、战长沙大型故事图。

  关冢平面为不规则八角形,外用砖筑围圈砌,占地250平方米,冢高10余米。冢墙正中有石墓门一道,额题“钟灵处”。石门上有4个小圆洞,进香祈祷的人们只要把铜钱投入洞中,就可听到“叮—噹”的响声,以预兆祈祷得灵。

  冢前有座玲珑别致的八角亭,俗称“八卦亭”。亭内有一座高4.8米的石碑,正面刻着“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15个大字,背面是关公的生平和其他封号。冢前还有两座石坊,上面刻有许多后人题记,篆、隶、楷、行、草多类书体,统为对关公的褒奖之辞。

河南最好的导游词 篇5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占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71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奇妙的潘杨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

  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63个人物蜡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御道两侧为著名的杨湖和潘湖。虽然两湖东西相邻,但杨湖清澈见底,恰似北宋名臣杨业的光明磊落,潘湖却浑浊不堪,正如北宋0臣潘美的卑鄙龌龊。整个园区碧波荡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宫殿雄浑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风姿。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人们将龙亭视为“古都的象征”。每年金秋十月,作为闻名中外的开封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景区布置气势磅礴,数千种特色品种菊花争奇斗艳。以宋宫廷文化为背景的历史剧目《九帝迎宾》、《百戏进皇宫》、《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狸猫换太子》等,使游客在游览皇家建筑群和园林景观的同时,也深刻了解到大宋王朝的繁荣富强和兴衰成败。

  龙亭位于开封市西北隅。它是一座巍峨古老的殿堂,朱柱金顶,重檐翚飞。彩色琉璃瓦闪闪烁烁,光华灿烂。突兀的台基,把殿堂高高托起。前有潘、杨二湖,碧波粼粼,东西相映;后有小土山,郁郁葱葱,绿树成荫。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宜人。

  龙亭座北向南,由大殿和台基两部分组成。台高13.40米,台之顶部东西宽31.80米,南北长25米,正面有青石台阶,东侧为72级,西侧为69级,直抵台顶。台阶中间置高浮雕云龙陛石,台阶两侧及台上四周,均有石望柱和栏板,望柱柱头雕狮子和火焰宝珠等。

  台上有大殿一座,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高13.30米,上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置脊兽,四角檐上悬挂风铃,风起铃响,声动四方。四周檐下施斗拱,为一斗二升加卷云耍头。雀替为透雕,斗拱、栏额、普柏枋上均有山水花卉、人物故事等内容的彩绘,显得十分瑰丽壮观。明间和次间装隔扇门18扇,稍间为坎窗。殿内顶部有天花,绘云纹团龙图案。殿内中央置一青石浮雕,四周雕云龙,俗称"龙墩",造型庄重美观,雕刻技法细腻,清代曾用它做"叙五岳真形碑"碑座。从雕刻技法和图案造型的风格看,似为明代遗物。大殿东侧,台基上有一石阙门,上有康有为1923年游龙亭时留下的诗文和题联(原石已移至台下),再下数级有一四角形方亭,可供游人休息。龙亭前有照壁一座,高近3米,建于清咸丰年间,壁上,覆以黄色琉璃瓦,素脊,中间辟拱券门。

  龙亭一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从后梁到金朝,这里曾做过六个朝代的皇宫。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将领朱温背叛义军,投降唐王,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在汴州城,即今开封市。那时,龙亭这一带就是节度使的衙署。朱温与李克用勾结,联兵镇压农民起义军,深得唐王的赏识,晋封为梁王,成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全忠不忠,野心勃勃。907年,又篡唐称帝,改国号梁,建都开封,把汴州升为东都开封府,将他的衙署改为建昌宫。龙亭这地方,历史上第一次成了皇帝的宫殿。

  朱温被其子朱友珪所杀。923年,李存勖灭后梁称帝,迁都洛阳,史称后唐。这时的建昌宫又降格为节度使的衙署了。

  936年,后晋灭后唐,复迁都开封,仍以原建昌宫为皇宫。以后,后汉、后周相继都把这里当作皇宫。五代政权更替频繁,来去匆匆,建昌宫虽数次充当皇帝宫室,而面貌不曾改观。

  北宋的东京,是开封的鼎盛时期。龙亭这一带布满了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台殿阁,鳞次栉比。这就是北宋的皇城,也叫大内,周围五里,是赵宋王朝在五代宫苑的基础上营造起来的。

  北宋王朝历九帝167年,一直盘踞在这座金雕玉琢、华贵无比的皇宫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