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1

  1.兵马俑真是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是**民族的一大瑰宝。

  2.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这些反喑出了我国秦朝历史的霸权与奢华。

  3.兵马俑,是我国的举世瞩目的世界珍品,他向人们展现了以往秦国的强大力量。

  4.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出土的艺术珍品,它体现了两千多年前*精湛的雕塑工艺和高超的冶金技术。

  5.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些兵马俑有文官,武士,将军,跪射和马,它们制作十分精致,五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颈上系着一条丝带,两只手放在胸前,每一个兵马俑的战甲更是巧夺天工,战甲上一小块一小块的刀片雕刻得细腻逼真,战甲非常清晰,战甲下的长袍显得十分蓬松。

  6.看了这些兵马俑,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是谁用泥土塑造了一支庞大而威武的**?是谁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军官、士兵——那是劳动人民啊!这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

  7.庄严的兵马俑伫立在我的眼前,它经过了多少的风风雨雨,铸造了它坚忍不拔的身躯,我佩服那些铸造兵马俑的人,正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也正是他们让我们领略到*的过去是非常繁荣的。

  8.兵马俑呀!多少年来的历史集于你一身,使你能散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在我们的历史里,你是不朽的化身!

  9.壮观美丽的兵马俑,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财富,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见证。

  10.秦兵马俑反映了秦代文化秦国强盛,秦人发奋进取始统**,建纲立政,开创世纪的壮丽诗篇,*是文明古国的又一见证。

  11.秦兵马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2.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俑阵,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发现震惊世界。

  13.走**马俑馆,深深感到他的神奇,他能够让我们去感受二千年前的金戈铁马,这个“奇迹”是*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类的财富。

  14.兵马俑整整齐齐的队形,他们的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肩膀上还带着几丝淡淡的黄色,你仔细看你会怀疑他们就是真人站在你的面前,后面还站着几匹高大威猛的铜赤马,仿佛使我看见了当时秦始皇那浩大的**和战场上的战鼓声。

  15.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16.秦俑艺术是*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17.今天,来自全世界的人民怀着无比惊奇和称赞之情来观赏这一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18.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19.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过埃及,而不看秦兵马俑就不算到过*。

  20.位于我国西北的咸阳,曾经是当时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国家秦。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它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长城和永远守卫**的兵马俑。

  21.兵马俑列队站立,整整齐齐。每个陶俑的面容、表情都不一样,真得叫千人千面!有他们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有跪射的,有站立的,还有牵马的。但是他们的眼睛都坚定地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着作战。

  22.奇迹的兵马俑,辉煌的秦朝,伟大的秦始皇,世上的奇迹。

  23.我们的古人,**自己的双手造就出了如此精美绝伦的物品,这难道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吗?秦兵马俑,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宝库的确是**民族的骄傲!

  24.兵马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5.现在我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是我国首批的5A旅游景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2

  1.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们制作用来为他陪葬的,就埋在离秦始皇凌不远处的地底下。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2.二号坑大部分还掩埋在地下,挖掘出来的陶俑都已破损,倒在坑内,或一只正在抽刀的手,或一个跪射的姿势,或一个头,或半个马臀,一个车轮子,似乎是一支多兵种的特殊部队。

  3.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的展示了**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4.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是谁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军官、士兵--那是劳动人民啊!这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

  5.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6.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7.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

  8.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

  9.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

  10.三号坑感觉像是一个指挥机关,整个坑凹形,总共只有六十多具陶俑,有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非常完整,都是真人真马的大小,非常逼真,威风凛凛的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似乎正在等待命令出发。

  11.兵马俑,泥塑的世界,在这里,可感受到那个久远**的历史气息,其**、军事、文化、艺术等等,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凝结成了一点,于是有了这两千多年后的神秘魅力。

  12.我站在规模最大的一号坑前,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方米,成长方形,有武士俑和陶马六千多件,造型逼真,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仿佛就是一个临阵的**,就等战鼓擂响,冲锋向前。

  13.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位于西安临潼区,是秦始皇陵墓重要的.组成部分。

  14.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出土的艺术珍品,它体现了两千多年前*精湛的雕塑工艺高超的冶金技术。我家里也有几个秦兵马俑的复制品,它们是我爸爸从西安带回来的。

  15.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物了!

  16.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

  17.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18.三号坑成凹字形布局,占地有520*方米,陶俑少而精,经专家考证和讲解员介绍,这里是秦军的指挥系统,是秦军的灵魂所在,是一代代秦军将领的缩影。

  19.二号坑从它的布局看,成曲尺形,有6000*方米,由战车、骑兵为主,一千多个陶俑组成的四个混合阵队。放眼望去,个个免盔束发,挽弓挎箭,威风凛凛。从军事角度观察,这里是秦军的精华部分,是最有战斗力和杀伤力的军阵。

  20.走在兵马俑坑旁,一股热血在沸腾,头上是拱形的馆顶,脚下5米是巨大的军阵,生前这些人拼杀疆场,完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制的封建**帝国,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死后又默默地守侯着他们的君主,给两千年后的人们展现了昔日的辉煌。

  21.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

  22.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

  23.陶俑挖出的时候,还是丰富的彩绘,颜色很鲜艳,但是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意识太差,没有保护措施,陶俑表面的彩绘遇到空气,不到两个小时,就氧化变成了灰白色。

  24.一号坑最大,气势恢宏,让人感叹,看那一排排兵阵里的将士战马,似乎还能听到来自两千年以前战场上隆隆的车马声、横戈跃马的厮杀声,站在360度的圆形大屏幕里这种感觉尤为突出,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斩将搴旗的杀场上。

  25.看眼前形态各异的将士,虽然外形灰白,可看那表情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兵阵阵法

  严谨,战袍俑、跪射俑、甲士、将军等级森严,发型装束、仪态气质各不相同,虽然在地下尘封了两千年,仍然气宇不凡。

  26.兵马俑的制作,均是按照实际将士和陶俑一比一的比例制作的,看那卓绝的雕塑、高超的彩绘艺术,写实**的手法,甚至超过了此后的几个封建**。陶俑兵阵之外,还有陶车马、铜车马、石质甲胄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

  27.有人说:不上长城不算到**,不去兵马俑不算到*,后一句可能是针对**游客来说吧,也是站在世界这一高度来看的,由此可见兵马俑的整体历史价值及地位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28.兵马俑坑位于秦皇陵东南大约5公里处,共有三个俑坑,总共面积仅占秦皇陵的三十分之一,然而就是这三十分之一,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所在,自己都不曾想有一天会站在这里。

  29.望着那一尊尊默然挺立的俑人,我想,这其实就是一个个血肉之驱,黄土窑里有他们的白发父母,阡陌陇上有他们的妻子儿女,出发的前夜,他们是怎样撕心裂肺的和家人告别的呢?

  30.一片残瓦断垣,被覆盖在富丽堂皇的现代建筑之下,一页发黄的历史,呈现出了溜光异彩的魅力,经过楚军冲天大火的洗礼、舔血抚痕的兵马俑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走出黄土,熠熠生辉地复活在**民族扬眉吐气的时代。

  31.有的忧心忡忡,紧锁双眉,好像在思考如何反败为胜;有的喜笑颜开,好像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

  32.有的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好像要冲上去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面色凝重,好像在思考重大问题。

  33.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34.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

  35.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

  36.搜索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阅读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1)

——秦兵马俑战士俑的描写句子

秦兵马俑战士俑的描写句子1

  1.将军俑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大将。

  2. 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呢!

  3. 将军俑身材高大,一大把的胡子,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军了。

  4. 我的朋友——“将军俑”正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他闪光的盔甲上闪耀着的是作为一名将军的荣耀!被风吹动的长袍有节奏地抖动着,满怀着激荡的豪情。

  5. 他身长十八厘米,悄然跪立,别有一番君子风范。细细端详就会瞧见他脸上的纹路十分清晰,多么像是鬼斧神工的雕刻师用尽心血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呀!

  6. 他头上扎着整齐的发髻,散发着无法抗拒的魅力。脸上没有一丝茫然,看起来早有打算,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高高的鹰钩鼻子,能知道他是个精明的人。

  7. 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镇四海的强大**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8. 雕像中的将军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或许左手本来还按着什么武器。

  9. 将军俑,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身材高大,高197厘米,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

  10. 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

  11. 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

  12. 工匠们颇费匠心,把将军俑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形神兼备、气宇不凡。端端正正的五官,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神态威严、性格坚毅,足智多谋。

  13. 雕塑家在塑造这种俑时,都在其额头上雕出一道道皱纹,显得这些将军是久经沙场,富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将领。

  14. 将军俑是秦代的都尉,起着指挥、统帅作用。头戴双卷尾冠,足穿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或着长袍,有的显现雄壮威武,或显现气宇轩昂表现儒将之风。

  15. 将军俑则不像马俑那么可,个个手持宝剑身披盔甲威风八面,让人一看就是将军。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2)

——赞美秦兵马俑句子

赞美秦兵马俑句子1

  1、 一个拥有长江。黄河。长城。兵马俑的圣地;一直耸立在地球上的金鸡;一条盘旋在东方的巨龙。这便是我们的祖国——**。

  2、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3、塑造他们的能工巧匠们,把每一个兵马俑都装扮得栩栩如生,每个最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

  4、在兵马俑的坑道里感悟历久弥坚的远古辉煌

  5、祖国啊,我们在您博大的胸怀中生息了五千年,骨子里早已铸就不变的“**魂”;生生息息,代代相传“勤劳、勇敢、善良、百折不挠”。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讴歌……;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的文明圣火把我们的历史,那狼烟里冲**马俑威武的阵容。讴歌那雄伟耸立的丰碑,万里长城的刚强。讴歌……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

  6、在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7、“国运-20”西安首飞成功,世界为之一振,山姆大叔有点头晕,富士山愁白毛发数根,兵马俑心情格外兴奋,找菲佣按摩销魂。祝看短信的朋友开心逍遥。

  8、 在我的家乡河口的东北部,有一片万顷槐林,如果你走进去,就是走进了天然氧吧。一棵棵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笔直地排成列,就像列队的士兵,又像秦始皇的兵马俑,保卫者祖国最年青的土地——黄河三角洲。葱茏的枝叶遮住阳光,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只有几缕细碎的光线透过一片片椭圆形的小叶子的缝隙,投到地上,地面一片斑驳。林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林间回响。这片茂密的槐树林啊!

  9、我的左撇子伙伴旅游,而且是以左为主游。所谓的“左”就是我国的西部。你看,他游过**的布达拉宫;爬过四川的西岭雪山;停留过云南的丽江古城;踏过***的草原;观过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陖兵马俑……从西南到西北遨游。

  10、****渊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时间的累积造就****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这些古代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民族成为智慧的民族。当**的眼光为**文化的“宝藏”所惊叹时,我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我是****人。”**民族,我的家,给了我深深的自豪,胸腔中迸发出情感的激流:“有家真好!”

  11、兵马俑、长城、故宫都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但它们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什么作用呢?

  12、万里长城,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比起那梦想万世不灭,筑造长城、阿房、兵马俑的赢政,不管多普通的老百姓不是高明的多吗?

  13、 秦兵马俑的制作技艺精巧,胜过天然,享有盛誉。

  14、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15、 我的祖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的万里长城。。颐和园。圆明园。故宫。等等,而秦兵马俑,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秦兵马俑位于我国西安,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个性鲜明,它体现了**民族的强大力量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3)

——兵马俑教案菁选

兵马俑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兵马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兵马俑教案1

  【案例背景】

  《秦兵马俑》的第三部分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是课文的难点,部分学生仅靠自己的能力可能不能深入地理解每种兵马俑的形象特点,这时,通过合作学,让他们通过讨论,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案例描述】

  师:快速阅读课文的3~8小节,找找你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

  生: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手、马俑这四种类型的俑。

  师: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

  师:再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他们,与他们每一个进行交谈。

  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俑,多读几遍,感受外形特点,及其个性特点,完成表格,准备介绍给大家。

  生:自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大家学得真认真,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你们得的学习成果。

  第一组:

  生1:我们这组向大家介绍武士俑。读课文(生2、生3、生4摆姿势。生2握着铜戈,生3擎着利剑,生4拿着盾牌。)

  生1:我们认为武士俑的形象特点是体格健壮,发髻偏右,手握武器,神态严峻。

  生4:我们从身高1.8米左右,个个手握武器,想到他们一个个都十分威武,从他们的神态,握仿佛看到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武士们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是多么勇猛呀!

  师:从你们的表演,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威武凝重的武士,对他们的介绍,你不想说些什么吗?

  生:我觉得他们把武士的动作,神情表演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真正的兵马俑。

  生:我也感觉他们表演得真好。我想补充一点,我们还从武士的武器中了解到秦国当时的武器情况。

  生:我们从发髻大多偏向右,了解到了他们的军纪严明。

  师:是呀。从秦兵马俑我们还可以研究秦国的文化,军事情况,这些兵马俑威风凛凛,他们……

  师导读第五小节。

  师:我们继续交流。

  第二组:

  生1:我们这组向大家介绍车兵俑。

  其余三人摆姿势。

  生1:(指着中间的一个人说)这是驭手,他居中而立,驾驭战车驰骋疆场,你看他多么专注。(指着边上2个)这两位是军士,他们站立在驭手的两侧,手握利剑,拿着盾牌,舍生忘死保护着驭手。

  生5:车兵俑的特点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师:谢谢你们的介绍,你们看。车兵俑分为(师指着表演各生)。

  生:驭手和军士。

  师:驭手(做驾车动作)。

  生:驾驭战车。

  师:军士。(指着军士)

  生:分立两侧,保护驭手。

  师:他们团结协作,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浴血奋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第三组:

  生1:我们这一组准备向大家介绍马俑。

  齐读。

  生2:我们从“形体健壮,肌肉丰满”体会到这一匹匹战马膘肥体壮,是一匹匹上等的战马,他们可能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3:从“跃跃欲试”的样子,握仿佛看到了这一匹匹战马竖耳瞪眼,好像只要一拉缰绳就会在战场上奔驰。

  生4:因此,我们认为马俑的形象特点是“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握想起了**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古代的雕塑家把他们雕塑得像活的一样,作者又把他们写活了,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他们读活。

  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

  生:在你们惟妙惟肖的模仿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兵马俑,这就是他们的个性,而且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们个性鲜明。这是因为这几小节通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来展示其显明的个性特点。

  【教学反思】

  1、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处在了仿真的古代生活背景之下,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在小组这种相对“安全、放松”的环境中将课文内容创造性地演出来。在表演中,在笑声中,在尽情表述中,以活泼的形式突破教学的重点。

  2、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表现自己和观赏、评析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学生在交流时,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是朗读,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采集信息,作出恰当的指导,使学生的合作能更加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4、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但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不够,以后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5、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互相评价不够热烈,应教会学生欣赏他人,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兵马俑教案2

  教学设计

  1、结合课文情境理解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3、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2 “俑”是什么意思?俑是葬墓中的陪葬品。齐读课题。

  (让我们震撼的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学了课文我们自然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课文中有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段话概括的非常好。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

  1、交流。据学生汇报写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2、读读这句话;(据学生汇报出示这段话课件)圈画关联词语“不仅…… 而且”。

  3、轻声读,思考这段话是——句,在文中起——作用,——承上,——启下。(课件出示)(高段教学把握篇章训练)

  4、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文字在写规模宏大?哪些在写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划分段落,理清思路)。

  5、交流;点明课文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具体介绍兵马俑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1、抓关键词、句,感悟规模宏大(学习第2自然段)

  请大家拿起笔,用心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能让你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一会交流。

  2、 生读书,师巡视。

  3、 交流。(根据学生交流,在咀嚼文字中感受规模宏大。)

  (抓住坑的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和篮球场比,是正规篮球场的50个大;和足球场比,是其的2.5倍;抓住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我们学校有八百多个学生,兵马俑数相当于十个我们学校的学生数;抓住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还以我们教室长8米,宽6米进行比较,大胆想象是教室的多少倍?抓住鸟瞰,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感受其排列有序,军纪严明,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

  4、引导学生归纳,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主要表现在:(1)占地面积大;(2)兵马俑数量多;(3)军阵排列有序。

  5、引导学生说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倡导以后在习作中运用)

  6、放视频真实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师相机介绍,坑总面积;坑内俑数量;一号坑长宽及面积;排列有序的`军阵。)学生交流看后感受(出示课件)

  7、练读本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8、展示读;师评价,生评价。

  (兵马俑面积之广,俑数之多,规模宏大,让我们赞叹不已,那他们又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请看将军俑,说说自己感受;(用一个词语或句子都可。)

  (2)、读课文中文字;

  (3)、评议读书,抓住将军个性特点说;(可用文中词语)

  (4)、男同学齐读,读出将军的神勇与气势。

  (三)学习5—9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5-9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画一画,看看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看出来的?

  (2)议一议,演一演你喜欢的兵马俑。

  2、学生学习,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交流;概括各类俑的特点;读读。

  件件兵马俑都是珍品,都是宝物,真让人惊叹啊!据说在这成千上万的兵马俑中竟然找不到两个神态一样的陶俑。不信,请看第10段。

  (四)、学习第10自然段

  (1)、找找看,有几个分号?写了几种姿态?点明是排比句。

  (2)、师生对读写姿态的句子。(提示大家把文字想象成画面读)(3)、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学习运用。(课件出示)

  (4)、就这几种神态吗?(提示学习中标点符号也不应该落掉。)(5)、仿写一、两个句子。(提供神态图片,课件出示)

  (6)、交流或展台上打出;评价学生。

  (透过呼吸声,你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下段词语“惟妙惟肖”并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思考,前边哪个词语与“绝无仅有”相照应?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感谢劳动人民;感谢秦始皇;感谢发现兵马俑的人。(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现课件,世界伟人对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评价。(相机板书:劳动人民了不起**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五一”走出去,游览家乡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习作,题目自拟。

兵马俑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

  3、帮助学生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发挥学生的想象,体会并学习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研究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的。

  【设计意图】

  本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课改要求,在整体设计上,特别注意了把图片、文字、录象等表象材料相结合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中。尤其是小练习这一环节,设计了选择题和看图填空题,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反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多**课件辅助法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了小练习、课外拓展、资料库等内容,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学习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到快快乐乐学语文的。

  【教学重点】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秦始皇是第一个****的**,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1、板书课题:

  秦兵马俑

  2、打开“秦兵马俑”的首页。

  3、点击“秦兵马俑概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快速的浏览一下,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点击“原文”:

  ⑴ 点击“自学生字词”了解不懂的字、词。

  ⑵ 点击“自学问题”带着问题快速地读课文,读完后回答自己的问题。

  问题为:

  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回答问题。

  相应的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佣 武士佣 骑兵佣 马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三、精读课文

  1、点击课文“规模宏大”:

  ⑴ 自读课文:

  找找整个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齐读。

  ⑵ 哪些地方可以看**马俑的规模宏大,同学们可以找找句子?

  ① 面积:

  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 兵马俑个数:

  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说明方法?

  (列数据)

  ③ 气势恢弘: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理解词语“折服”、“所向披靡” 指名读,齐读。读**马俑的恢弘气势。

  2、过渡: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运用的关联词是不仅……而且……

  ⑴ 谁能用不仅……而且来造个句子。

  ⑵ 该句子在这几段文字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

  ⑶ 齐读。

  3、点击课文“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⑴ **读课文:

  边对照图观察,同桌的相互讨论,找出不同的佣类的个性的特点。

  ⑵ 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分将军佣、武士佣……等。

  ⑶ 在秦始皇陵中除了这些佣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文物以及兵马俑的种类,接下来,请大家一起点击“课外拓展”去看看,浏览一番,并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⑷ 不错,同学们从书本上以及我们的课外拓展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看看同学们的眼力。

  ⑸ 点击进入“小练习1”先可以根据观察来判断,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做对了多少,可以看看答案。交流你是怎么样来区别的?根据是什么?

  ⑹ 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的。我们点击“神态”这段文字,师引读。

  ① **的读一读:

  品味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指名读。

  ② 在这个自然段中,同样运用了修辞手法是什么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A、他们神态各异:

  ……好象思念家乡的亲人。(排比)

  B、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的。(夸张)

  ③ 齐读。

  ⑺ 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读,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抓住词语“惟妙惟肖”、“绝无仅有”。齐读。

  (首尾呼应)

  ⑻ 完成小练习2: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做做选择题,看看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掌握情况的。

  ⑼ 秦兵马俑是我国历史上丰富的瑰宝,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资料,我们可以点击“资料库”,在这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此外我们同学还可以自己主动上网搜集关于秦兵马俑的图片及资料,推荐给班内的其它同学阅读。

  四、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写秦兵马俑的说明方法,选择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写一段话。

兵马俑教案4

  教学设计

  14 秦兵马俑

  阳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特点。感受**民族悠久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4.学习仿写总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材料,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

  预习导航:

  1.默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秦兵马俑恢宏的气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用了哪几个词语评价秦兵马俑?

  2.课文从哪两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让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二)精读课文第4-9自然段,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鲜明个性特点?

  2.研读第4-9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看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抓住兵马俑的哪些方面来写的?圈出所介绍的兵马俑的类型。并把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兵马俑的描写片段多读几次,感受它的个性特点。

  ②学生汇报兵马俑的类型。小组里交流,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③哪一位同学喜欢?指名汇报:

  让学生学着这位同学的做法在小组里交流。

  ④课文详细描写了哪两种兵马俑?

  ⑤出示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哪一个是什么俑,为什么?

  ⑥学习武士俑。

  武士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武士俑的呢?

  A(学生**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

  怎样的武士俑?

  B你能把对武士俑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其他同学听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武士俑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C学生交流汇报,体会“体格健壮”“体态匀称”“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感受武士俑威武、英勇善战的特点。 D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模仿武士俑的动作。

  E齐读,加深理解感悟,内化武士俑的英勇形象。

  F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你喜欢将军麾下的哪一个神兵呢?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能把兵马俑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抓住兵马俑的'外貌和神情、动作,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写。)

  (三)精读课文第10自然段,感受“形态各异”

  1.过渡:去参观过兵马俑的人说,在近8000个兵马俑里,找不到两个神态相同的兵马俑,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

  2.自读第十自然段,思考:

  ①把具体描写兵马俑不同神态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读好它。 ②闭上眼睛回味一下,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吗?能听懂它们的心声吗?

  ③本段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请学习课文的写法,快乐仿写。

  出示卢沟桥上的几个石狮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神态,完成仿写练习:

  A每一个石狮子都是一件工艺品,它们神态各异,姿态万千:有的( ), 有的( ), 有的( )。

  B天上的云多姿多彩,姿态万千,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C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玩得真高兴啊!

  3.交流仿写的句段。

  三、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装束 武士俑 动作 神态 ??

兵马俑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秦字的最后一笔是、。这里的秦字就是指秦朝。秦朝的开国**秦始皇**了**,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可是,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兵马俑是什么东西吗?指名说)

  2、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过渡:法国前*****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指名读自学提示。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思考: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灯片)认识吗,谁来读读?(指名读,提醒:读出词语的韵味

  师评价)

  (2)、我们一起来读,你能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什么规律?(指名说)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啊!)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领会过渡段的作用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2、生朗读思考,指名说,(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3、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齐说)

  第二方面是(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用不仅。而且说话)

  4、再读过渡段,浏览全文,思考: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名说)

  小结:过渡段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四、精读第二段,感悟规模宏大

  1、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有什么作用,划一划能看**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

  2、指名交流,出示前四句话

  3、**读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马俑规模宏大的?指名交流(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相机出示挂图

  4、指名读(你能通过朗读让人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吗?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吗?)

  5、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或对着这幅画,对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师小结: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齐读游人的反应(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7、折服什么意思?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师:这两种表达,你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兵马俑那令人折服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吧!

  (播放录音,出示:站在高处鸟瞰大军)

  9、**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过渡段的作用,并且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兵马俑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到下节课再去探究。

兵马俑教案6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在学习中培养探究 “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兵马)

  师:“兵马”是指什么?(板书:秦兵马)说说“秦兵马”又是指什么?(板书:俑)

  师:“俑”什么意思?秦兵马俑与秦兵马有什么关系?

  生:秦兵马俑是模拟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雕刻成的。 (齐读课题)

  师:秦兵马俑在哪里?(西安临潼)它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兵马俑的特点。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还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接上文,引领下文的作用。这就叫“承上启下“。这一段的上文就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板书:规模宏大)

  【三】、探究学习,领略奇迹风采

  (一)、学习规模宏大的特点。

  (1)请同学们**轻读第2节,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指导朗读。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这句话。(重读突出这些词语)①数字②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 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③是啊,兵马俑坑面积之大,兵马俑数量之多,要想看到他们的全貌,我们就必须站在高处----鸟瞰。

  (4)出示视频,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

  品析:通过朗读、观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些秦兵马俑真像是秦始皇统率的大军,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二)、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师引语:我们从整体上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么走近一个个兵马俑。你还会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 (板书: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

  1)、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

  4人小组学习,填表格。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兵马俑,仔细地读一读,用一两个词概括它留给你的印象,待会儿向大家介绍。

  2)、指导学***俑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出将军俑的外貌、神态、动作。 外貌:身材魁梧 头戴金冠 身披铠甲 神态:昂首挺胸 动作:站在队伍前面 (出示幻灯1)

  (2)将军俑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在你的眼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威武,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他的威武?请你来读一读,把将军威武的形象读出来)

  (神态自若,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师:将军面前是呐喊着冲杀上来的敌人,自若的'神态,给敌人以震慑、胆怯;后面是军吏和士兵,自若的神态,能稳定军心,给人以力量和信心。)你能读出将军神态自若的样子吗?

  难怪,作者会认为这是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将军。谁还能把这位威风凛凛、神态自若的将军形象读出来?

  (3)指名读,齐读。

  3)小组分组合作学习

  (1)武士俑 小导游的形式汇报

  能不能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威武凝重、英勇无畏)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师:大敌当前,武士俑们严阵以待,蓄势待发,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你能读出武士俑们的这种精神吗?

  (2)骑兵俑

  (骑兵俑勇猛善战)是的,骑兵俑能骑善射,是马背上的勇士。

  (3)弓nu手 演一演汇报

  张弓搭箭,眼盯前方,准备就绪,训练有素。

  (4)车兵俑: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5)马俑:跃跃欲试

  4)、仔细比较,区分兵马俑不同类型的不同个性。

  5)出示幻灯,认一认,并读一读每个俑的特点。 品析:通过朗读,透过这些兵马俑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秦始皇所率领的大军有将军、有武士、有骑兵……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个个英勇善战彰显出英雄本色。

  6)学习第10节。

  教师引语: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

  1、放声朗读第十自然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

  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

  3、扣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呢?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请同学们用“有的……好像……”来说一段话。(出示一组画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近8000个雕刻的秦兵马俑,各有各的神态,竟然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我也不禁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总结全文内容 落实人文教育

  师: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是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恢弘气势,形象地展示了**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 请同学说一说什么是绝无仅有的。

  2、 生**回答

  生:秦兵马俑雕刻的惟妙惟肖是绝无仅有的。

  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是绝无仅有的

  生:我觉得秦始皇统率的大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是绝无仅有的

  生:我认为秦兵马俑展示出六**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是觉悟仅有的。

  师:与“绝无仅有”意思相近的,文中还有一个词是-----举世无双。因此,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师:面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精心保护)。

  五、作业:自选题

  请你观察书上的插图(或上网寻找有关图片资料),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的一个兵马俑。

  做小导游,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导游词,向大家介绍秦兵马俑。

  六、附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珍贵的历史文物

  类型众多 精心保护

  个性鲜明

兵马俑教案7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2.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板书课题。

  3. 1979年,前****克林顿在参观秦兵马俑时,他摸着陶马的头边说道:“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看来这马多么栩栩如生呀。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引导学生反复齐读课题)。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并把它划下来。

  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三、精读课文

  (一)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并 请每位同学完成一张练习纸。

  2.们来交流一下,这些括号里填的都是-----数字。哪几个数字最震撼你的心灵。

  佣坑面积近20000*方米差不多有我们学校50个操场那么大,再来和我们的教室比一比,教室约50*方米,那么相当于(400)个教室那么大。长230米,我们的操场一圈是200米同学们,把那个操场的200米拉成直的,还要加上我们三个教室的长度。看,这佣坑多么雄伟,博大呀。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种雄伟博大呢;看图,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里面的军阵真是气势恢弘。作者是怎么描述的,通过你的声音让同学感受。 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工程多么伟大呀?作者就是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佣坑的面积大兵马俑的人数多写让人一目了然,同时感受到了佣坑磅礴的气势。

  3.小结:同学们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他们是一支雄壮之师,是一支威武之师,是一支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踊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快速浏览课文4—8自然段,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用横线划下来。

  3.出示将军俑的图片。边读边完成表格的第一行。注意要学会找关键词。

  200">兵马俑的名称200">将军佣200">武士佣200">骑兵佣200">体形200">

  200">

  200">

  200">衣着200">

  200">

  200">

  200">动作200">

  200">

  200">





  我们可以通过兵马俑不同的体形、衣着和动作分辨判断出他们当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三)重点学***俑

  (1)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将军俑等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

  (2)细细地默读第四自然段,这些文字的描述都仅仅是作者用眼睛所观察到的呢?

  (3)同学们,我们来一次配合好吗? A 你们在吗?我们要迎战了,准备好了吗?

  B 师生合作,我们配合朗读,老师读观察到的部分,你们呢读想象到的部分

  (4)作者为什么把这些兵马俑写得如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你们可以说说作者的这种写法吗?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才有了如此笔下的兵马俑。

  (5)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和表格中,我看到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眼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神兵,正是他们,缔造了秦******的神话。

  (6)感受“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四)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出示课件引读第八节)

  感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里面一共描写了几种神态?

  2.你喜欢哪一种神态呢,读出来。四种神态全部读完。

  “颔”在字典中的意思是低。“首”大家都知道是头。那是什么样的姿势呢?

  学一学这个颔首低眉的动作。

  同学们,你们的声音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声色俱厉,还有的荡气回肠-----

  3、师生配合,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老师) 好象-----(学生)

  4、作者是如何把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表现得栩栩如生呢? (再次感受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的写法)

  5、那兵马俑的神态只有课文中的几种神态吗?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在你的心中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学生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四、看有关资料,升华感情

  1、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这也将激励着我们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激情引读:这就是我们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兵马俑教案8

  教學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學准备:

  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學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學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齐读第3节

  3、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學习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學习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學习,幻灯出示學习要求:

  (1)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小组學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學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3、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4、出示填空: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回归整体,激**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朗读第四段

  2、**:學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

  3、學习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习)

兵马俑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兵马俑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兵马俑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本课的激情。

  2、通过《**式》、《兵马俑解说》、《千人千面》三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离生活遥远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4、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课前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影音导入,激发审美期待

  同学们,20xx年的10月1日,为了庆祝***,咱们国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式。

  播放录像【20xx年**式】

  师: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威武,雄壮。

  师:这充分展现了我们**的强盛,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同学们请看!

  欣赏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

  师:大家知道这张图片描述的什么吗?

  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二、初步欣赏,整体感知秦俑魅力

  (一)谈话解决:兵马俑在哪里?它是为谁而建立的呢?他有什么作为呀?(老师见同学们课下搜集了兵马俑的资料,现在分享给你的伙伴们吧。)一会儿我请小组**来说。

  师总结:西安,秦始皇,他是**历史上第一位**,

  **上:**六国

  文化上:**文字

  经济上:**度量衡,**钱币。

  师:这位**真了不起呀。正是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谈话解决:什么是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师:大家想想陶兵马是怎么制作成的?

  用土制作而成。古代劳动人民先用黄土制成一个的大体的模样,再一件一件的单独塑造,精雕细刻之后,经高温烧制而成。 这是雕塑作品的一种表现手法。

  雕塑的形式一般分圆雕与浮雕二种。大家看老师手中的模型。

  【圆雕和浮雕各一件】

  师:大家猜猜它们那个是圆雕那个是浮雕?

  师总结:圆雕: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在*面上雕出凹凸起伏形象地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黑板上张贴一副兵俑肖像】

  介绍绘画与雕塑的区别:绘画是在画面上用线条、明暗、色彩以及透视关系等**来描绘形象,使观众造成幻觉,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一种艺术。而雕塑是一种用坚硬的物质为材料,用雕、塑、刻等**,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因此它是一种有可触感觉的艺术。

  【欣赏课件 绘画、浮雕、圆雕】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圆雕和浮雕?

  生:达活泉公园的郭守敬像是圆雕,家里床头上的修饰物是浮雕。

  师:大家说兵马俑雕塑群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生:圆雕。

  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的入葬尘封于地下,但在1974年春天,它不甘于寂寞。几个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挖掘出一个陶制武士头。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雕塑的`重要**,其地位****。法国前*****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

  大家愿意和老师一块欣赏这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吗?

  【录像:**的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三)初步欣赏

  初探感受。

  同学们看到这些一定想说点什么吧!

  【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写实】

  【欣赏视频解说资料】

  抓住重点词语:开口讲话,与真马大小相同,按照**原样制作等语句让学生感受兵马俑的真实感。

  师: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三、细细品味,了解雕塑艺术特征。

  师:同学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欣赏图片和兵马模型】

  (老师边巡视边指点)要注意发式、胡须、脸部表情、姿势、装束、陶马。

  学生汇报:兵俑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你们的观察真细致,令老师也佩服。老师也由衷的佩服创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写实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师:兵俑他们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1)发式:【欣赏课件图片】

  帽子与帽子不同,发髻与发髻。**中的军官都带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挽成圆形的发髻。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2)表情:【欣赏课件千人千面】

  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可谓千人千面,各不雷同。

  看两张图片(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的**作殊死拼搏。)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能说出这两位人物在想什么吗? 学生谈。

  (3)服装和动作

  1)兵俑分类。

  师:不同的人物着装自然不同,兵俑大致分为三类【欣赏课件】:士卒俑、军吏俑、将军俑。

  学生辨认课件中的人物身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说明理由。

  2)体验动作。兵马俑动作个个神武,让我们来体验一下。

  【教师**模仿】

  四、探索评述,激发爱国情感

  各界人士的评价【课件】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

  **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外国人都这样高度评价我们的兵马俑“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作为**人,我们更应该——珍爱国宝。

  五、课外拓展,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

  师:这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地下珍宝库还蕴藏着更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观看课件课本铜车马】

  课本中的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两侧出土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魂宝。

  这不由的让我们再次呼唤“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家学完此课有什么感受?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可以写在纸上,下课交给老师。咱们一起来探讨。

兵马俑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与各种兵俑的神态,使学生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导入:

  同学们,法国前总统***参观了位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后感慨:不看秦俑,不算到**。今天,我们也去参观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1、课件播放图片:

  说说你看了图后有什么感受?

  2、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想全文主要介绍了兵马俑的什么?找找哪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2、学生汇报:

  出示第3段: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读:

  说说宏大,鲜明的意思。

  (宏大:巨大,宏伟。鲜明:鲜活。)

  三、研读主要内容

  1、课文哪里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段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学生汇报。

  3、过渡:

  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走进兵马俑,去仔细看看这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吧!老师这里有个要求:

  (出示课件)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4~8小节。

  思:想想这几段共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议:向同桌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为什么?

  4、交流汇报:

  ⑴ 将军俑:说说自己对将军俑的印象。

  随机理解:身材魁梧,昂首挺胸。

  ⑵ 武士俑、骑兵俑:说说自己的感受。

  ⑶ 陶马:指名读。

  闭上眼睛,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用鼻子闻一闻,你似乎又闻到了什么?

  5、小结:

  对呀,那一匹匹战马,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让咱扪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6、古代的工匠们把一个个兵马俑制作得像真的一样,作者又写得如此栩栩如生,那同学们也要读得活灵活现。全班齐读4~8小节。

  7、哪里看**马俑的规模宏大?

  相机理解: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糜。

  师:当我们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放眼一览那威武军阵时,都会为之惊叹!你能读出自己的这种情感吗?

  8、齐读第二段。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军容严整,气势雄伟。

  (播放**混战声音)

  9、当你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如此威武雄伟,你心中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

  1、是啊,这一行行的金戈铁马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当我们面对着这些古老而又雄壮的建筑时,不禁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人是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2、出示: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齐读李光耀先生的这句话。

兵马俑教案11

  学习流程:

  一、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第一家皇家陵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引起全世界的震惊与关注。1987年*****文**把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预习检测

  1、把课文读通、读准

  2、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并用它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醒同学们难读的字、词。

  三、阅读导学

  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有什么特点?

  2、“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怎样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和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3、面对气势恢宏的兵马俑,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听得或看到了什么?

  四、自主学习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时间:主备:参备:序号:2-5-1

  五、合作交流

  六、展示点拨

  1、“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气势宏伟、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高超艺术体现在: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制作艺术令人惊叹,体现在:四道工序(制作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细致严谨3、秦始皇陵兵马俑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以及作为一个人的.自豪。

  七、拓展延伸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3、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读后感。

  学习:(谈收获和困惑)

兵马俑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赏析**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

  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

  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社会时,***死后,所有的**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

  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

  (1)**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 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

  (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

  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

  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

  每组学生推选**发言,小组成员补充。

  老师小结补充:课件。

  跪射俑造型的特征:

  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神态威严的将军俑。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4)赏析铜车马。

  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

  老师补充小结: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 ,车马全长 317 厘米,高106.2 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 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 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

  3.学生练习。

  (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

  (2)巡视辅导。

  (3)作业展评。

  4.课后拓展。

  (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

  (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

  (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

  (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

兵马俑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绳子,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4、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⑵继续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⑴准确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⑵用“似乎”、“也许”造句。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在“俑”下加点,**:“俑”是什么意思?(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再**: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写什么?

  2、简介秦始皇兵马俑的概况。

  二、一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划出生字新词;

  3、思考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检查一读课文的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了解划出的词语;

  3、指名回答问题(一读的思考题)并板书(阵容、神态);

  4、完成作业本上第1、2两题。

  四、二读课文

  1、**读,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

  五、三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六、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课文一开头就介绍了什么?(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3、让学生知道: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兵马俑博物馆是陈列1974年从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坑中发掘的兵马俑的地方。

  4、让学生试着概括段意后,再对照课后的段意,让学生明白课后的段意概括的即简洁又确切。

  七、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外到内分别写了什么?(镏金大字、大厅)为什么说大厅极为壮观。

  3、按由外到内的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厅的壮观。

  4、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八、学习第3自然段

  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的军阵的。(用“总分总”的段式,指导学生进行复述。)

  2、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

  3、结合讲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段意。(兵马俑军阵威武雄壮)

  九、总结学法,齐读1、2、3自然段。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兵马俑的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新词。

  二、指名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边默读边思考,完成填空,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神态的?

  ①这些兵马俑神态,。有的兵俑,,,,这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有的兵俑,,,这是刚入伍的。

  ②一匹匹战马,,,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

  2、引读理解。

  这一段作者先总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分别写老战士的外貌是(留着胡子),神态是(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写新战士的外貌(束着头发),神态是(一脸稚气);战马的外貌是(膘肥体壮),神态是(竖耳瞪眼)。

  ①句中“也许”可换成什么词?(或许可能)在句子中表示推测和估计的意思。

  ②句中“似乎”可换成什么词?(好像)在句子中表示推测,不肯定的意思。

  3、齐读第4自然段。

  4、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5、小结:作者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词语描写了兵马俑的外貌、神态,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远古时代,目睹士兵和战马的风姿,同时由衷地赞叹起塑造兵马俑的古代艺术家那高超的技艺。

  6、用归并法概括第2段段意。

  四、学习第3段。

  1、齐读第3段。

  2、讨论。

  ①“沉睡”是什么意思?“沉睡了两千多年”是指什么?

  ②“重大发现”已经说明了这个发现的意义之大,前面再加上“最为”两字说明了什么?

  3、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评。

  2、同桌互说课文主要内容。

  3、做作业本上的第5题。

  4、讲评作业,揭示归纳的方法。

  六、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后的讲评。

  2、做作业本上第4题。

  ①指名读。

  ②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3、指导造句

  ①“也许”是什么意思?

  ②造句举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想法也许是对的。

  ③试着造句,讲评。

  ④“似乎”是什么意思?

  ⑤造句举例:前段时间,爷爷病了。经过医生的诊治。爷爷的病似乎好起来了。

  ⑥试着照句,讲评。

  课后小结:

兵马俑教案14

  学习目标:

  结果性目标

  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威武雄壮的特点。

  了解兵马俑神态栩栩如生的特点。

  能读出军阵威武雄壮和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特点

  体验性目标

  通过感情朗读,抓关键词进行体会,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仔细观察插图,猜测兵马俑的年龄、地位、兵种、心理活动,感受兵马俑的栩栩如生。

  自主选择军事家、文学家、导游、朗诵家研究、感悟军阵威武雄壮的特点。

  通过阅读课外书,了解更多有关兵马俑的知识,养成好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许多外国元首、学者在参观了秦俑博物馆后惊叹不已,认为它完全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么些元首、学者发出如此的惊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一、 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去目睹一下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俑的风采吧!

  1. 请你们**读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描写秦俑神态的文字,写出了秦俑什么特点呢?(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2. 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些沉寂了二千多年的秦俑读活吗?请你选择描写自己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句子重点练读。

  3. 交流: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安排学习描写老战士、新兵和战马的句子。

  例:“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这个老战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来感悟。)谁能把你眼中的老战士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学习描写新兵、战马的句子时,同样要通过抓“一脸稚气”、“膘肥体壮”、“竖耳瞪眼”等重点来感悟各自的特点,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 出示兵马俑图片,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幅兵马俑的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的外貌,尤其是神态,来猜测他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心理活动,看看谁的洞察力最厉害,表达能力也最棒!(提示:可以模仿课文的句式进行表达。)

  5. 过渡:秦俑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但这么多的兵俑神态各异,互不雷同,个个栩栩如生,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 研读第三自然段

  师:如果我们看到军阵那精妙的布局时,更会为之惊叹呢!

  1.请大家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老师这里有几项学习任务选择,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至二项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

  军事家:画、摆军阵图,并作出说明。

  文学家:研究作者观察顺序、顺序,结合完成课后习题3。

  导 游: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领略军阵的精妙布局。

  朗诵家: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

  2.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和学习形式学习第三自然段。

  3.交流、(在交流时,尽量扩大训练面,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并适当降低难度。)

  三、 课外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研究兵马俑的'过程中碰到了不少问题,有些咱们一时还不能解决,不过没关系,老师这有几本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书《名胜古迹》、《考古》,同学们一定能在书中找到不少你想到的答案的。老师建议你们找到答案之后,做成摘记卡,让其它同学也来看一看。

  反思:

  本教案是在对原教案进行反思改进的基础上设计的,克服了原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缺陷,很好地体现了“学习主题构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目标的设计更趋科学合理

  A. 包含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提出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形成的能力;体验性目标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设计,使认识的过程与认识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

  B. 教学目标的陈述主题是学生。教学目标都是从学生“怎样学”的角度来考虑设定的,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纠正了原设计中的主体错位。

  2. 学习主线索

  明确清晰本教案的学习主线索十分明晰,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有机**。全文学习的主线索是:感悟秦俑军阵的威武雄壮和神态的栩栩如生。而这条主线索又可细分为两条更小的线索。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围绕着感悟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特点,先引导学生找**马俑的特点,接着再请学生自主选择句子对这一特点进行朗读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对兵马俑的这一特点进行更深入的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最后一个根据图片介绍兵马俑的环节,其实也是围绕着感悟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特点这一学习线索来进行的。

  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方式与此不同,但其线索――“感悟秦俑军阵的威武雄壮”却同样是非常明晰的。

  3.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人兴趣。如在研究秦俑的“神态”时,我让学生选择描写自己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句子重点练读。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共同学习相关的句子。在教学“军阵”一段时,本设计安排了四项学习任务供学生选择:当军事家、文学家、朗诵家以及导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任务,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深化感悟,这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

  4. 注重课程的开发与延伸

  在教学兵马俑的“神态”时,补充了课文插图以外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子猜测兵俑的年龄、兵种、心理活动等,既加深了学生对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特点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学习主题构建”理念中也提倡教师开发教材中的“课程潜能”。本设计结合该课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到课外书中寻找答案这一环节,这**地扩充了课文所包涵的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到多少知识,更在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教案也会有疏漏和遗憾,但我们可以追求教学的更加完善,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具备了反思和进取的,同时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新课改之花必定会灿烂夺目。

兵马俑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

  2、学习课前自学课文,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以自学为起点,让学生畅谈读书感受

  1、师:从你们的眼睛里和神情里看,课前大家自学了《秦兵马俑》一课,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吗?

  2、生畅谈感受。

  3、师播放视频,让学生走进秦兵马俑。

  4、以读强化,检查识字。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

  ⑴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注意运用好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

  ⑵ 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

  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得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

  (教师适时播放课件)

  3、读出心声(重在体验):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用声音读出自己的惊奇,用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叹。找伙伴读,互评互促,入情入境。

  4、调整板书,整体构建:

  重在强化学生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把握和对美的语言的感受.

  三、以诵读为焦点,让学生直抒心中的自豪

  1、**选择,尽情诵读。

  2、自主积累,主动延伸:

  ⑴ 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

  ⑵ 准备以导游的形式,将课文编成导游词,回家后向家人或邻居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4)

——秦兵马俑 (菁选3篇)

秦兵马俑1

  我国西安的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物。

  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有两万*方米,五十个篮球场才低上。八千多个兵马俑在里面。其中一号俑坑面积最大,有一万四千六百二十*方米,里面有六千多个兵马俑。雕出来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里面的将军身材魁梧,手握宝剑,挺胸抬头,一看这派头就知道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军。武士俑里的武士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将军。骑兵俑里的骑兵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只要一个令便会冲出去和敌人拼到底,甚至同归于尽。俑马也挺英勇的,形体健壮,肌肉丰满,只要一放开缰绳,便会以光似的速度冲向敌人。兵马俑个个活灵活现,十分精美,让人赞叹雕刻人的手艺精美和秦兵的英勇。

  这样雕刻出的兵马俑,个个精美无比,让人赞叹不已,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秦兵的英雄气概!

秦兵马俑2

  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多么像秦始皇统率的一支队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么矛呀,什么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约1。8米,体格健壮,身高和体形匀称;武士俑戴头盔,穿铠甲,脚穿战靴,拿着武器,最后等待开战!

  离秦兵马俑再近些,可以听见他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他们思念家乡的声音!

  我想:秦兵马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想拥抱他,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的自豪,可是,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只好在原地干着急。

  听导游说,这些凹进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马俑的坑。

  在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我知道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杨志发,如果没有杨志发,就没有我们这个珍贵的文物!

秦兵马俑3

  从西安建国饭店出发,爸爸驾驶着我们的“白龙马”----我们的私家车,过二环,上高速,经临鐘镇、骊山,历时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分一、二、三号展厅和七号坑出土物品展厅。来到一号坑,我们看到排列整齐的俑士们各不相同。有一脸稚气的新兵和一脸严肃的'老兵。瞧!这个俑站得像一棵松树,身上穿着沉重的铠甲,把那睁不大的眼睛瞪得**的,生怕敌人来进攻。还有这个!这个俑半跪着,一脸丧气,也许是做错了什么正求饶呢!二号展厅里也是武士俑们,三号展厅里都是战车马。这些战车马有的一脸傲气,似乎刚协助武士们打过胜仗凯旋归。七号坑出土的物品最多了,它们**放置在一个展厅里供我们参观。里面有青铜鹅、铜车马、各种古代兵器等等。

  这次取经之路,又让我长了许多见识。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5)

——西安兵马俑游记

西安兵马俑游记1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古城西安。

  西安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十三个**在这里建都,因此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秦兵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我们来到了兵马俑。兵马俑在西安临潼出土的.。当年有一个叫杨新满的农民,他和村里几个人打机井时发现有非常多的陶片,他把陶片放在车里拉到当地的文化馆,经文化馆修复考证发现是秦朝的陶俑。不久这个发现震惊了全世界。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现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蓝球场那么大。里面有许多陶俑被破坏了,当年秦朝的**被西楚霸王项羽打败了,项羽带了8000人进了地城,破坏了陶俑。现有的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方米。俑坑上面,有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入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军阵,大约有六千多个俑士。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朝的军事强大,是因为有一支勇猛的**。一号俑坑里,最外围有着三排没有穿战甲的士兵。他们手持弓弩,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敢死队。后面就是一些身穿战甲的俑士们,他们手拿长枪,面容严肃,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发饰都不一样,有“千人千面”之称。

  三号坑一看就是一个司令部。这些高级长官们,手持宝剑,威风凛凛的面对面站着,像在商量着军事要事。在坑口有坐着战车的士兵,他们手拿马鞭,驾着战马,精神饱满,只等长官一声令下,冲向部队的最前面……秦朝不但军事强大,武器也很先进,当时使用武器有许多种,如:剑、枪、弓、弩、铍、吴钩、青铜戟、铜矛等等。秦朝的科技更是先进,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把宝剑,它被压在一个陶俑头下,当时这把剑被压着很弯曲的样子。可是刚刚把俑头移开,这把宝剑神奇地直了。当专家们把宝剑擦了擦,竟然没有一点锈的痕迹,太神奇了!后来经研究才知道是因为剑的表面被涂**10——15微米的防锈氧化层,有效地防止了青铜剑的锈蚀。这样的技术**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有了这项专利。

  这次看完了秦兵马俑,心中不由的感叹:古代的科技是那么的先进,军事是那么的强大,古人又是这么的聪明,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6)

——观兵马俑有感

观兵马俑有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兵马俑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兵马俑有感1

  今年五一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安旅游,这趟旅行中我们参观了很多景点,但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参观兵马俑了。

  当我们在火车站下车以后,就在西广场开始排队,这里有直达兵马俑景区的大巴。不得不说,五一的游客可真多啊,选择去看兵马俑的人更多!我们开始排队的时候才不到九点钟,但是坐上车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经过一路的颠簸,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位于临潼地区的兵马俑了。

  到了这里以后,因为五一游客太多,景区限流,所以我们只能拍了票等待着,到了下午五点多的时候,终于能让我们排队进去了。本以为能马上看到兵马俑了,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我们进去以后又要随着人流排队,一直到了下午六点左右,我们才真正进入了一号展示厅。人群多如**,我站在拥挤的人群中,只有踮起脚尖才能够看到一点坑内的景物。

  这次兵马俑之行,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五一出行人流量之大!等到我们参观完,坐车回城,找到住的地方时,已经深夜十一点多了。所以说小伙伴们如果你们想参观热门景点的话,尽量避开五一、十一这种大的节假日,要不然人多到会让你后悔出来玩的。

观兵马俑有感2

  还记得前两天的时候老师说让我们最近都要表现的乖乖的,因为如果表现好了,将会带我们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内心非常的兴奋,因为从课本上学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就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有一种特殊的向往之情,所以当时我心里想着我一定要表现好。当时下课了以后,我和好几个朋友讲到要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我们都特别特别的高兴,并且我们约定都要表现好,因为我们要一起去参观。

  今天终于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天呢,不知道为什么一进到博物馆里面,就有一种气势宏伟的感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真的是太气派了,比在课本上学到的内容还要精彩,而且有老师告诉我们,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很多国家的总统和贵宾都会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比如说**的前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新加坡前*李光耀等等数不胜数,老师还说他们来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都非常的赞叹。

  听到老师讲的这些话,我内心感觉非常的自豪,因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只有我们国家有,后来老师又详细给我们介绍了兵马俑,原来古时候有那么多种的兵马俑啊,比如说军吏俑数量虽然极少,但是却气质超群,非常有大将风度,车士俑是战车的作战主力,立射俑顾名思义,就是指他们是射手,反正老师还介绍了好多好多。后来当我们参加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便**回家了,回到家中,我**不住耐性的兴奋,超级想把看到的一切也和妈妈一起分享。

观兵马俑有感3

  今天是我到西安的第二天。早晨。我早早起了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急急忙忙地吃好早饭,就和爸爸、大伯一起出发,去参观令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

  大伯开着车,出了西安城,沿着西林高速公路向东驶去。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兵马俑。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一公里半处,发掘于1974年,是当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我们先来到一号坑。导游告诉我们,它东西长230米,宽612米。在这个坑内,埋有大约6000个真**小般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1000多个。走进博物馆大厅,只见地下五米深的地方,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小一样的武士。他们全身呈古铜色,身材高大,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坑里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四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我想:在地下发掘出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参观完一号坑,我们又来到二号坑。二号坑的面积大约6000*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曲尺形的东端是弩兵阵,有172名立射武士,还有160名跪射武士。曲尺形的南半部是战车方阵,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二至四名车士。曲尺形的中部是车兵、步兵、骑兵的混合军阵。三条过洞内排着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有徒兵和骑兵。

  最后,我们来到三号坑。三号坑面积最小,只有520*方米,总共出土战车一乘,马佣四件,武士俑68件。虽然面积最小,但它却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参观完了兵马俑。可我总觉得恋恋不舍,因为那些陶俑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的装束、神态和发式各不相同,但都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刚强不屈的神情,正是这种神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灿烂辉煌的古老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观兵马俑有感4

  秦俑,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不朽伟作。而我,作为一民*人,更是倍感自豪!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亲眼目睹这些伟大的艺术杰作。

  经过了几小时的时间,辗转到了秦俑博物馆的收费处。没想到一个人就要收100元,这才搭上车,开始了新的旅途。

  说句实在话,我以前也看过秦俑的照片,但真正参观时,才不由感慨: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阿!

  秦俑坑嘛,我对其只用一个字来形容:繁!

  密密麻麻的秦俑一眼望不到头,远处的秦俑缩成了一枚枚灰点。

  这些古代的武士,看起来似乎是有生命的——若是再有瞳孔,就和真人没有区别了。秦俑面部表情大多庄严肃穆,似乎不仅仅是个陶土人,而是敢冲、敢杀、敢于嗜血的强大**!

  他们身上的尘土也为它们增添了无尽悲壮的沧桑之美。

  二号坑,则让我更加感慨:灯光灰暗,沧夷满目。坑内秦俑大多残破不全,并且被覆着黑色的焚烧过的痕迹。有诗云:生则张良锥荆轲刀,死则黄巢掘项羽烧。

  居然一怀在临潼郊,隆然黄土浮而高。

  在这个坑内,秦俑的表情在庄严肃穆中似乎更带着悲哀,残手断臂散落一地,再加上昏暗的灯光,似乎有些狰狞。

  该是回程之时,我不禁低吟起一首诗:秦王扫*,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归。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灰寒。

观兵马俑有感5

  秦始皇兵马俑,我相信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熟悉,因为他是华夏人民的骄傲,世界历史上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而在这个暑假,我就去了十三朝古都——西安,亲身领略了这一份辉煌。

  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问爸爸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一切,也从爸爸的口中得知,秦始皇陵是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的,也从爸爸的口中得知,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为此,我无不惋惜。

  正当我想要了解更多的时候,开车的叔叔告诉我们到了,我兴奋地朝车外望,望见了秦始皇的雕像,虽然外面烈日炎炎,但是照在秦始皇赢政的身上就显得无比的辉煌伟大,我不禁想到秦始皇的种种功绩,而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了全国的文字!就连现在的欧洲都没有**文字,而两千多年前的我们早已**文字!也许,只有这样心怀伟大,志在高山的人才能**我们华夏走向富强吧!

  我们稍作停留,便走向了一号坑。

  我一进去就不由自主的惊叹起来,以前只在网络上看到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心中虽然有许感叹,但是从不像今日这般完全说不出话来。

  正如那一句话一样:“看着那一个个孔武有力的典型的`陕西人外貌的秦军将士,看着那一匹匹昂首嘶鸣奋蹄欲奔的战马,仿佛看到残阳如血浴大旗、仿佛听到北风潇潇战马嘶。

  就觉得这一辆辆精制的马车、这一个个强壮有力的将士,浩浩荡荡的从公元前出发,穿过历朝历代的关隘,浴血奋战、风尘仆仆、兢兢业业,一直走到现在,然而又在突然间,鼓角无声,天地缄言,硝烟渐散,血雨腥风之后,古战场挺立着引起全世界千古惊叹的奇迹。

  看眼前形态各异的将士,虽然外形灰白,可看那表情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兵阵阵法严谨,战袍俑、跪射俑、甲士、将军等级森严,发型装束、仪态气质各不相同,虽然在地下尘封了两千年,仍然气宇不凡。”

  在离别时,我依旧依依不舍,我不舍得,是那**几千年的文化!我不舍得,是那*古代人民的智慧!壮观的兵马俑啊!你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是一种历史更迭的见证!您坚韧挺拔的身躯,向我诉说了你挺过来的风风雨雨!您是世界上不可取代的辉煌成就!

观兵马俑有感6

  7月25日,烈日炎炎,可这挡不住我和小伙伴们去参观兵马俑的热情。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我们来到景区后,请来了兵马俑挖掘组的组长来为我们讲解。当我们来到1号坑时,我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呆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在地下深处整齐的排列着,有军吏俑、将军俑、武士俑等。他们个个都昂首挺胸,眼睛注视前方。我看到了兵马俑的威武,秦始皇的伟大,我的心里汹涌澎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往前走。导游叔叔告诉我们,拼1个陶俑需要两年,我看到了在空地上有叔叔在拼接陶俑,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简陋,不过叔叔们还是很认真地拼接陶俑,我看到这一幕非常感动。

  接着我们来到2号坑,2号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再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就整齐的排列在过洞中。然后,我还看到展厅中还成列着一些秦国的兵器,五花八门,有戈、戟、弩等等,历经了千年,这些兵器依然锋利无比,秦国将士们的一张张坚毅的脸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

  当我参观完兵马俑后,我觉得它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遗产,体现了古代的劳动人民的勤劳和伟大。

观兵马俑有感7

  十一到了,爸爸妈妈同我一起去古城西安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到了西安,满眼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厚重的古城墙、壮观的钟楼、典雅的鼓楼,连沿路的路灯都是灯笼和*结的造型,让人感到西安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古都。

  来到秦始**陵博物院,我特别兴奋,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着博物院。刚进大门,我们就直奔一号坑,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我好不容易才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进去,整个坑内的景象就展现在我的眼前。坑内约有上千个士兵俑,每四人一排整齐的列队,每队之间相隔一个2.5米的土墙,这些土墙是填埋坑时用来支撑的,现在上面有很多木桩的压印。坑内的地板上铺有秦砖,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形态各异,这是模仿当时**的表情制造的你找不到两个神情相同的俑。据我观察,这些俑大部分都是轻装步兵俑(身穿普通衣物),也有一些重装步兵俑(身穿盔甲)。一号坑里有一些马车,每辆马车有四匹马拉着,一号坑里还包括修复中心,听说修复一个陶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二号坑为秦军的前锋,但挖掘后又填埋了,因为刚出土的兵马俑是彩色的,可出土几分钟后身上的彩色就氧化脱落了,为了更好的保护兵马俑的原型,决定等技术更发达了再进行挖掘,现在只是试挖了一部分。三号坑为秦军的指挥中心,里面对面站着武士俑,出口处有一辆站着武士的马车封着门,在那还有一个祭拜台,每次打仗前要在那里杀猪宰羊喝酒壮行。

观兵马俑有感8

  西安的兵马俑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来到西安看兵马俑。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位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我们首先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博物馆里展示有:陶俑,陶盆,盔甲,铜刀,陶马车,金币和各式各样的兵器,听导游说古代人做任何东西都是有说法的,马车之所以制成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是因为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把马车制成了上圆下方,陶俑更是千姿百态,他们没有一个表情是一样的,真是让我为他们的技艺惊叹。

  兵马俑一共有四个坑,一号坑的前几排秦俑是没有穿盔甲,手拿兵器在现在应称他们为敢死队,中前排是不穿盔甲,不拿兵器的新兵,,最后是身穿盔甲手拿兵器的老将,四号坑是一空坑,听说是粮仓,是秦皇的儿子建的,秦兵马俑,是秦皇为了保护自己的墓所建的,还听导游说:‘‘在秦皇死后,敌人让手下在俑坑里破坏,破坏后再在里面放一把火’’再次以后,人们再把它发掘出来,,地面上有氧气,所以秦俑的色彩就看不见了。

  秦皇的兵马俑气魄雄伟,十分壮观,在古代科技并不发达,也可以做出这样工艺精美的兵马俑,真是厉害!

观兵马俑有感9

  坐在教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世界遗产在*》之秦始皇陵,其实在这之前我就知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当我看到纪录片上浩浩荡荡的兵马俑,看到秦始皇为自己打造的地下王***,我还是深深的震撼了。

  考古学家首先挖掘出的是兵马俑,在坑中有众多的兵俑,它们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所有陶俑面目无一雷同。而且仔细观察还会发现陶俑不但仔细塑造出发纹、指甲,甚至连不为人们注意的鞋底的针脚、铠甲的编缀方式、掌面上的生命线都一一刻划出来。这不得不让人们赞叹两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不得不对他们油然而生敬意。

  兵马俑的出土让现代的人们看到了秦始皇当年是凭借一支怎样的**征服了其他六国,而且让人们窥测到了秦始皇正是利用怎样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和划时代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血荡中原、席卷天下、**了*。

  除了对陵墓的惊叹之外,我更加伤感的是创建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会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会是多少人死在这项浩大工程里。据说当时的百姓一家的全部劳力**去修建陵墓,有的人甚至一生就是在陵墓里度过的,到死也没出去过。他的修建持续39年之久,耗用民工70万,这是多麽庞大的数字。而且当时秦朝的法律规定,一个男子一生须为国家服役两次,其中一次为“正卒”,每次一年,正卒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说是内务部队。另一次是“戍卒”,即边防军(陈胜吴广去渔阳的时候身份就是戍卒)。除此之外,17-60岁的男子每年还要在本县或本郡为国家服务或参加军事训练一个月,叫“更卒”或者相当于民兵。可以看出当时家庭里根本没有劳力,

  那试问一个没有劳力的家庭,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那整个社会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想而知。整个社会是民不聊生的状态,人们生活极具困难,也正应为这样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

  秦始皇陵是人类的精神宝库,是**民族的骄傲,但比起这个,当时人民所遭受苦难或许是人们更加铭记于心的东西,更加割舍不掉的悲伤和同情。

观兵马俑有感10

  星期天下午,我和妈妈去梅湖体育馆5号门参观了兵马俑,因为以前只听说过它的美名,没有见过兵马俑的真面目,所以我感到十分兴奋。

  刚来到梅湖体育馆5号门,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熙熙攘攘的人了,接着就是那些珍贵的秦兵马俑了。

  秦兵马俑多种多样,有强大的武士俑,有守卫战车的车左俑、车右俑,还有**极大、威风凛凛的秦始皇,他们都十分精美,使我看了惊叹不已。

  最有趣的要数武士俑了,他们穿着坚硬的铠甲,下面穿着短裤,全都是用铜制成的。头发梳成原形,双臂自然下垂,右手作提弓弩状,像一个木棍直直地挺立在那儿,好像等待将军一声令下,就冲出去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

  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秦始皇了,他那犀利的眼神,让敌人一见就不寒而栗。他身着龙袍,上面不仅有张牙舞爪的龙,还有**吉祥的云;脚踩厚底靴。身边侍卫众多,大有霸主风范。

  秦兵马俑汇聚了古代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世界的奇迹,令我难以忘记。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7)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兵马俑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⑴、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⑶、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⑷、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充分地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循循善诱,以课题《秦兵马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收获成功,从而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说第一课时)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探究体验,诵读感悟。

  导入新课时,我从“佣”的意思入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兵马俑”,“秦兵马俑”也就是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墓中陪葬用的偶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带着各样的`疑问来进入文本的学习。兴趣是最好了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获取信息,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了扎实有效的预习,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才会顺利,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成语,这一课中的成语比较多,要了解学生预习当中对这些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第三项探究体验,进入文本的学习,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用文章的一个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主要写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了这么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然后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一头一尾加上这具体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划分课文层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顺序。学习兵马俑的宏大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诵读、发现、探究。用一个问题牵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马俑的规模宏大?”顺势板书课文中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具体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巨大”,文字直观地表述场面的宏大。

  第四项诵读感悟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规模宏大之后,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使学生理解,感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举纲张目,还有画龙点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4秦兵马俑

  价值

  规模宏大列数字巨大,巨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来**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秦兵马俑说课稿3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秦兵马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习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习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位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位。课文生动地刻画了秦戎马俑的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凭据《语文课程尺度》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编满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订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的:

  1、能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戎马俑的样子容貌形状与魄力。

  2、明白并领会戎马俑“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

  3、感觉故国久长辉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伶俐,引发民族自大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意讲堂的延伸与拓展,表现生存到处有语文,造就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风俗。为此,我计划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训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笔墨的根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联合,注意了学生读写根本技能与语文实践本领相融合,注意了语文学科的东西性与人文性雷同一。接纳主题教学的模式,造就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资料,**、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资料,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取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出声读、齐读、有选取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超多的时光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一样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吸引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能够说是一段话概括得十分好。此刻,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用心地读书投入学习。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秦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资料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取自我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我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一)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我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透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貌,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应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推荐,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仅能加强资料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秦兵马俑说课稿7

  一、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习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习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习;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字词学习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近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 写作方法: 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 )。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 ),而且( )( )。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秦兵马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习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习。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习,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习: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习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习。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习--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习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习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习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习课文,直奔重点

  1.学习1自然段。

  2.学习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习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习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习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语文七册第十九课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第一课时无须讲得过多。“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难点,以及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激趣导入

  “趣”是乐学的先导,可以创造自主参与、**宽松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故而我在教学时力求采用精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情感,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2、熟读精思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

  3、迁移导练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是思维的梳理过程,写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充分地读、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表达。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以及兵马俑做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因为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威武凝重的气势。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3、 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1、老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小结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先小组交流再反馈。

  3、借此提出设问:学完了课文,你对秦兵马俑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疑问?于是我将会向学生推荐一些站,将学生的学习延伸至课外。

  因为我认为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文化遗产的兴趣。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的老师。语文学习要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空间。)

  二、初读课文

  1、快速、**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每句话。

  学生**读。

  小结评:读书认真,非常用心,有的摇头晃脑,读得入情入境。

  2、检查词语读音:(出示课件3)

  师:老师检查一下难读的生字,看看哪只百灵鸟的声音最响亮,读的最准。

  过程评:XXX音读准了。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是要了解课文的大意,用快速**读的方法最合适。读有要求,首先应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读的时候教师仔细观察情况,读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检查字音时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评价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如:翘舌音读准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惕。“百灵鸟”可以说是拟物法,把学生比作百灵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读时大声,响亮。)

  (设计理念:留心观察课堂,评价除了激励也包含提示学习的方法。兴趣始终要贯穿课堂。)

  小结评:同学们真棒,这些生字一点也难不倒大家。

  3、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马俑特点的句子。(出示课件4)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即评:XXX能抓住老师**的关键词来读课文。

  4、指名读句,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5、读生字时老师发现了不少出色的百灵鸟,现在看看有哪些聪明的小博士能根据这句话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评价)

  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马俑规模宏大?

  ⑵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

  ⑶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己先认真读读2、4、5、6、7、8段

  2、四人小组再合作讨论问题(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回到课文,要直奔重点问题,让学生质疑,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评价是肯定学生积极动脑,表扬**的质量。小博士的称号让学生有提高身份和兴趣的感觉。)

  (设计理念:读有变化,浏览才有思维的空间。学习兴趣的温度适时提升,有序变化。)

  三、汇报检查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3、假如你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大的展厅里站着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马俑排成的巨大军阵,你会想到什么?

  师:对,他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只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4、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老师这有几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结合课文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俑?你怎么猜出的?

  5、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因为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所以才显得个性鲜明,每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比读句子。

  学学作者仔细端详,用句式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主题,汇报时却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须多样,学生才能持续学习的兴趣。所以本小节采用了联想法、猜测法,比读法,既充分理解课文,又为学生创造生动变化的学习空间。)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6、法国总统说:“世界已经有了7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

  7、读文中赞美的句子。

  8、(看视频课件)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文章的学习,学生情感的堆积,到此时用法国总统的话引出文中赞美秦兵马俑的句子,再从文中拓展到录象资料,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受,把对秦兵马俑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引发到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引用名言,随文拓展,激**感。)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课后小结】

  为了上好本课,我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课后感觉收获很大。课前,我常为了一个问题跟自己较劲,反复修改,直到感觉适合学生的视角和能力水*为止。为了找好一张图片,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查资料。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过渡语、评价语也是**思考和精心构思的,确实应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那句诗的意思。上完课后,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学过程,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总结出来,这样做很好地积累了经验,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努力方向。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习、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习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习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习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习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在网**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习,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习,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习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8)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兵马俑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习--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习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习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习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习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习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习;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字词学习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近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 写作方法: 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 )。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 ),而且( )( )。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秦兵马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位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位。课文生动地刻画了秦戎马俑的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凭据《语文课程尺度》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编满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订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的:

  1、能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戎马俑的样子容貌形状与魄力。

  2、明白并领会戎马俑“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

  3、感觉故国久长辉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伶俐,引发民族自大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意讲堂的延伸与拓展,表现生存到处有语文,造就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风俗。为此,我计划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训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笔墨的根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联合,注意了学生读写根本技能与语文实践本领相融合,注意了语文学科的东西性与人文性雷同一。接纳主题教学的模式,造就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马俑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秦兵马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习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习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习课文,直奔重点

  1、学习1自然段。

  2、学习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习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习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习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6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习、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习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习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习活动: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习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说课稿7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以《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在网**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习,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习,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习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8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9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习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习《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习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习的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感兴趣地学习,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习。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六、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语文七册第十九课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第一课时无须讲得过多。“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难点,以及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激趣导入

  “趣”是乐学的先导,可以创造自主参与、**宽松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故而我在教学时力求采用精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情感,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2、熟读精思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

  3、迁移导练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是思维的.梳理过程,写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充分地读、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表达。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以及兵马俑做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因为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威武凝重的气势。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3、 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1、老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小结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先小组交流再反馈。

  3、借此提出设问:学完了课文,你对秦兵马俑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疑问?于是我将会向学生推荐一些站,将学生的学习延伸至课外。

  因为我认为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文化遗产的兴趣。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习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习。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习,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习: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习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好像在;

  有的,好像在;

  有的,好像在。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习、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习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习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习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

  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

  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习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赞美兵马俑的句子 (菁选2篇)(扩展9)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兵马俑说课稿1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资料,**、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资料,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取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出声读、齐读、有选取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超多的时光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一样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吸引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能够说是一段话概括得十分好。此刻,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用心地读书投入学习。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秦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资料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取自我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我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一)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我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透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貌,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应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推荐,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仅能加强资料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秦兵马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习课文,直奔重点

  1.学习1自然段。

  2.学习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习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习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习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4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习、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习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习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习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习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在网**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习,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习,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习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⑴、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⑶、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⑷、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充分地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循循善诱,以课题《秦兵马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收获成功,从而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说第一课时)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探究体验,诵读感悟。

  导入新课时,我从“佣”的'意思入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兵马俑”,“秦兵马俑”也就是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墓中陪葬用的偶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带着各样的疑问来进入文本的学习。兴趣是最好了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获取信息,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了扎实有效的预习,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才会顺利,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成语,这一课中的成语比较多,要了解学生预习当中对这些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第三项探究体验,进入文本的学习,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用文章的一个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主要写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了这么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然后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一头一尾加上这具体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划分课文层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顺序。学习兵马俑的宏大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诵读、发现、探究。用一个问题牵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马俑的规模宏大?”顺势板书课文中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具体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巨大”,文字直观地表述场面的宏大。

  第四项诵读感悟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规模宏大之后,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使学生理解,感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举纲张目,还有画龙点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4秦兵马俑

  价值

  规模宏大列数字巨大,巨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习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习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习;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字词学习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近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 写作方法: 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 )。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 ),而且( )( )。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秦兵马俑说课稿7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位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位。课文生动地刻画了秦戎马俑的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凭据《语文课程尺度》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编满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订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的:

  1、能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戎马俑的样子容貌形状与魄力。

  2、明白并领会戎马俑“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

  3、感觉故国久长辉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伶俐,引发民族自大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意讲堂的延伸与拓展,表现生存到处有语文,造就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风俗。为此,我计划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训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笔墨的根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联合,注意了学生读写根本技能与语文实践本领相融合,注意了语文学科的东西性与人文性雷同一。接纳主题教学的模式,造就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马俑说课稿9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六、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习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习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习、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习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习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习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习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习。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的老师。语文学习要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空间。)

  二、初读课文

  1、快速、**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每句话。

  学生**读。

  小结评:读书认真,非常用心,有的摇头晃脑,读得入情入境。

  2、检查词语读音:(出示课件3)

  师:老师检查一下难读的生字,看看哪只百灵鸟的声音最响亮,读的最准。

  过程评:XXX音读准了。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是要了解课文的大意,用快速**读的方法最合适。读有要求,首先应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读的时候教师仔细观察情况,读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检查字音时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评价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如:翘舌音读准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惕。“百灵鸟”可以说是拟物法,把学生比作百灵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读时大声,响亮。)

  (设计理念:留心观察课堂,评价除了激励也包含提示学习的方法。兴趣始终要贯穿课堂。)

  小结评:同学们真棒,这些生字一点也难不倒大家。

  3、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马俑特点的句子。(出示课件4)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即评:XXX能抓住老师**的关键词来读课文。

  4、指名读句,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5、读生字时老师发现了不少出色的百灵鸟,现在看看有哪些聪明的小博士能根据这句话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评价)

  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马俑规模宏大?

  ⑵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

  ⑶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己先认真读读2、4、5、6、7、8段

  2、四人小组再合作讨论问题(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回到课文,要直奔重点问题,让学生质疑,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评价是肯定学生积极动脑,表扬**的质量。小博士的称号让学生有提高身份和兴趣的感觉。)

  (设计理念:读有变化,浏览才有思维的空间。学习兴趣的温度适时提升,有序变化。)

  三、汇报检查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3、假如你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大的展厅里站着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马俑排成的巨大军阵,你会想到什么?

  师:对,他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只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4、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老师这有几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结合课文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俑?你怎么猜出的?

  5、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因为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所以才显得个性鲜明,每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比读句子。

  学学作者仔细端详,用句式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主题,汇报时却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须多样,学生才能持续学习的兴趣。所以本小节采用了联想法、猜测法,比读法,既充分理解课文,又为学生创造生动变化的学习空间。)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6、法国总统说:“世界已经有了7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

  7、读文中赞美的句子。

  8、(看视频课件)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文章的学习,学生情感的堆积,到此时用法国总统的话引出文中赞美秦兵马俑的句子,再从文中拓展到录象资料,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受,把对秦兵马俑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引发到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引用名言,随文拓展,激**感。)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课后小结】

  为了上好本课,我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课后感觉收获很大。课前,我常为了一个问题跟自己较劲,反复修改,直到感觉适合学生的视角和能力水*为止。为了找好一张图片,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查资料。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过渡语、评价语也是**思考和精心构思的,确实应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那句诗的意思。上完课后,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学过程,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总结出来,这样做很好地积累了经验,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努力方向。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习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习《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习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习的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感兴趣地学习,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习--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习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习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习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