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1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注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游,如今,凤去台空唯有江水东流。

  1.江:长江。

  2.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3.晋代:指东晋。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4.三山:山名。其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称三山。

  5.白鹭洲: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怀古诗,为怀古咏史诗中的绝唱。关于此诗创作时间,尚有争议。一说作于李白被排挤出京南游金陵时,一说作于李白被流放夜郎遇赦之后,一说李白游黄鹤楼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写下此篇欲与之争胜。凤凰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上。相传,南朝时有三只状似孔雀的大鸟——凤凰,集于此地,它们相和而鸣,招来群鸟翔集于此,呈现出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人们将此地改名凤凰里,并在山上筑台,名凤凰台。诗的首句即写这个传说,作者连用了三个“凤”字,不但不显啰嗦,反而使得音韵**,极其优美。次句“凤去台空江自流”,抒发登临之感:如今,凤凰已去,往日的美好不复存在,唯有眼前的江水依然东流。“凤去台空”的沧桑巨变与“江自流”的**不变,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之中寄寓了深沉的历史兴衰之感。

  颔联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的寿命*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颈联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尾联由景再次转为抒情,表现出对现实的关心,对**的担忧。“浮云”在古诗词中一般喻指蒙蔽君主的奸邪之人,故“浮云蔽日”暗示君主亲小人远贤臣,这也是诗人报国无门的原因所在。末句“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表明诗人登凤凰台并非为怀古而怀古,而是为了眺望长安,如今“长安不见”,如何不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阅读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1)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及赏析 (菁选2篇)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及赏析1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

  ②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③衣冠:指王公贵族。

  ④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⑤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

  【译文】: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游,凤凰飞去了,而今凤凰台空,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贵族早已进入坟墓。三山矗立在天边,若隐若现。白鹭把江水分为两道。浮云总是遮蔽日月,不能回到长安,内心沉痛忧郁。

  【赏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及赏析2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注释

  ⑴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⑵江:长江。

  ⑶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⑷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⑸三山:山名。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江东门外。

  ⑺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⑻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当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还在于别致自然的遣词造句。由于诗以寓目山河为线索,于是追求情随景生,意象谐成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凤凰”的高飞与“凤凰台”的“空”,洁净、疏朗,与诗人潇洒的气质和略带感伤的情怀相一致,且意到笔到,词义契合,起到了内外呼应的作用。另外,整首“登临”的内在精神,与“埋幽径”“成古丘”的冷落清凉,与“三山”“二水”的自然境界,与忧谗畏讥的“浮云”惆怅和不见“长安”无奈凄凉,都被恰切的语词链条紧紧地钩连在一起,从而当得起“古今题咏,惟谪仙为绝唱”的赞誉。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2)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及赏析1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唐代〕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注释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江:长江。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武定门北侧。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的寿命*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当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3)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菁选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1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参***:

  (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

  (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2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题目: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

  《登金陵凤凰台》参***: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解析】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者所重用。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简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3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 .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2分);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分)

  2.比喻。(2分)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分)

  【解析】: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者所重用。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4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赏析】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4)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0篇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准备1:背背诗歌。《敕勒歌》《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秋浦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找规律,板书:歌。提醒:歌的笔画,生在笔记本上写一个“歌”字。

  介绍汉乐府诗集,介绍以后将会学到的《长恨歌》《明日歌》等都是这种体裁的歌。

  贴士: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2、出示课题——《登幽州台歌》,讲解幽州台,辨析“州”字。

  比较“州”“洲”

  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的别称是九州。

  如:冀州、衮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

  再如:兰州、杭州、广州。

  洲:

  ①水中的陆地 如:橘子洲 天兴洲 **三角洲

  ②** 如:亚洲、欧洲等

  3、读题。注意停顿——登/幽州台/歌

  4、学生五分钟预习。

  ①读准,检查。

  ②读通,检查。

  ③读熟,检查。背诵检查。

  ④读会,借助注释。

  指导点:念——惦记,常常想

  指导点:古人、来者

  【小贴士】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kuí )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ǎ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

  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人生苦短、时不我待)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5、体会诗情

  ①了解诗人写作背景

  贴士:他的**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攸(yōu )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者制造**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

  史料记载1: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一心报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于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原。)***岁中进士,升任右拾遗。

  史料记载2: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屡次**谏诤。

  史料记载3: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②找对比,体会孤独

  远与近的对比:远指圣贤之君太远,昏庸之人太近。

  冷热与的对比:冷指现实冰冷,热指满腔热血;

  大与小的对比:大指苍穹广大,小指个人渺小;

  长与短的对比:长指岁月长河漫漫无期,短指人生苦短,时不我待;

  廖廖数字,内涵丰富……

  ③形成画面:远望原野茫茫,仰视天穹无比浩瀚。个人在幽州台上显得那么渺小。

  ④感情朗读。

  ⑤讲君子之骨

  少年之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东林书院

  长大没有入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长大之**仕 带兵打仗则 精忠报国 ——宋.岳飞

  立于庙堂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国家遇到危难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捐躯赴**,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这些立于天地之间的君子们,是国家真正的栋梁,他们不为自己**,只为天下苍生;把个人幸福和国家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有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陆游临死才会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才会有抗金名将宗泽临死前,用足力气,高喊“过河!过河!过河!”

  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哪。能感受到陈子昂的悲愤吗?

  区区22个字,字字含泪泣血,短短4句,句句赤子之心,难怪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小结:壮志未酬的悲愤是理想**的另一种表现。它意味着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更加执着和珍惜,而不是放弃和冷漠。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6、写推荐词

  师:2011年武汉大学文学院王兆鹏教授等人推出了“唐诗排行榜”前十大唐诗颇有争议。如果请你为《登幽州台歌》写份推荐词,你准备怎么写?

  7、结课

  陈子昂越行越远,但他诗歌中表达出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辉。多读多记多体会,让这些美好的古诗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的营养,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精神丰满,人格**的大写的人。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阵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

  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

  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师书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读诗,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三、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1、学生自读

  出示学习要求: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体会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4、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五、拓展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写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进一步提高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1.学习《幽州台歌》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

  3.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4.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小组派****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2.学习《望岳》

  (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小结:

  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

  2.拓展:课外阅读陈子昂和杜甫的诗歌,并作赏析。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进一步提高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1.学习《幽州台歌》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

  3.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4.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小组派****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2.学习《望岳》

  (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小结:

  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

  2.拓展:课外阅读陈子昂和杜甫的诗歌,并作赏析。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准备1:背背诗歌。《敕勒歌》《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秋浦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找规律,板书:歌。提醒:歌的笔画,生在笔记本上写一个“歌”字。

  介绍汉乐府诗集,介绍以后将会学到的《长恨歌》《明日歌》等都是这种体裁的歌。

  贴士: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2、出示课题——《登幽州台歌》,讲解幽州台,辨析“州”字。

  比较“州”“洲”

  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的别称是九州。如:冀州、衮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再如:兰州、杭州、广州。

  洲——①水中的陆地 如:橘子洲 天兴洲 **三角洲 ②** 如:亚洲、欧洲等

  3、读题。注意停顿——登/幽州台/歌

  4、学生五分钟预习。

  ①读准,检查。

  ②读通,检查。

  ③读熟,检查。背诵检查。

  ④读会,借助注释。

  指导点:念——惦记,常常想

  指导点:古人、来者

  【小贴士】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kuí )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ǎ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

  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人生苦短、时不我待)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5、体会诗情

  ①了解诗人写作背景

  贴士:他的**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攸(yōu )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者制造**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

  史料记载1: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一心报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于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原。)***岁中进士,升任右拾遗。

  史料记载2: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屡次**谏诤。

  史料记载3: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②找对比,体会孤独

  远与近的对比:远指圣贤之君太远,昏庸之人太近。

  冷热与的对比:冷指现实冰冷,热指满腔热血;

  大与小的对比:大指苍穹广大,小指个人渺小;

  长与短的对比:长指岁月长河漫漫无期,短指人生苦短,时不我待;

  廖廖数字,内涵丰富……

  ③形成画面:远望原野茫茫,仰视天穹无比浩瀚。个人在幽州台上显得那么渺小。

  ④感情朗读。

  ⑤讲君子之骨

  少年之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东林书院

  长大没有入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长大之**仕 带兵打仗则 精忠报国 ——宋.岳飞

  立于庙堂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国家遇到危难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捐躯赴**,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这些立于天地之间的君子们,是国家真正的栋梁,他们不为自己**,只为天下苍生;把个人幸福和国家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有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陆游临死才会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才会有抗金名将宗泽临死前,用足力气,高喊“过河!过河!过河!”

  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哪。能感受到陈子昂的悲愤吗?

  区区22个字,字字含泪泣血,短短4句,句句赤子之心,难怪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小结:壮志未酬的悲愤是理想**的另一种表现。它意味着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更加执着和珍惜,而不是放弃和冷漠。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6、写推荐词

  师:20xx年武汉大学文学院王兆鹏教授等人推出了“唐诗排行榜”前十大唐诗颇有争议。如果请你为《登幽州台歌》写份推荐词,你准备怎么写?

  7、结课

  陈子昂越行越远,但他诗歌中表达出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辉。多读多记多体会,让这些美好的古诗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的营养,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精神丰满,人格**的大写的人。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7

  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文翻译

  前:过去。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四、问题归纳

  1.“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2.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课文主题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2、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读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

  1、学生**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2、指名读诗,及时正音。

  3、交流。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观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9

  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文翻译

  前:过去。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四、问题归纳

  1.“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2.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课文主题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5)

——《登幽州台歌》唐诗鉴赏3篇

《登幽州台歌》唐诗鉴赏1

  【作品介绍】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原文】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⑵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⑶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⑷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⑸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白话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通天**(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见识和**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株连而下狱。他的**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6)

——瓦尔登湖赏析

瓦尔登湖赏析1

  《瓦尔登湖》是19世纪**作家梭罗的一部文学名作。作为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瓦尔登湖》是梭罗在瓦登湖林中二年零二个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纪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鉴于他的第一部书《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的失败,这一次他格外慎重,没有仓促出版而是静下心来重新写作,使之更加完美。在此后的五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修改、补充、完善,有时为了使内容更加****,甚至将整个段落改动。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以致于使其同时代的人误将此书理解成一本有关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其实,梭罗的贡献是建立在这两方面之上的。在自然观察方面,他之前已经有诸如吉伯特·怀特(Gibert White)和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等人的自然著作问世。但是只有当梭罗的著作出版后,大家承认他才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在他之前描写自然界的作品,只是以“书信”、“插叙”和“杂志文章”的形式出现,报道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发现。是梭罗使自然散文**门户,赋予了它新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关于鸟的段落与奥杜邦的《**的鸟类》一书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奥杜邦的书仅仅是科学报告,而梭罗的文章则是关于自然的艺术创作。把关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是梭罗的书真实可爱之处。梭罗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堪称超验**的实践家。

  《瓦尔登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与其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相比,此书的风格独特甚至比霍桑、梅尔维尔和爱默生这些天才作家们更富于20世纪散文的气息。这一特点具体体现于它的句子*铺直叙(straightforward),简洁(concise)和有观点(tothepoint),完全不像****中期散文那样散漫、用词精细、矫情和具体,也没有朦胧和抽象的气息。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本写于19世纪的作品与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风格十分接近,只不过梭罗的风格更显得丰富而已。

  梭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时代的弊端。指出人们自己正将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导致生命的衰落。相对来讲,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较之现代更加幸福和充实。有的读者往往对梭罗有错误的印象,即他只是一个复古**者,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放弃现代文明。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林中独自生活了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只占他生命的百分之五的光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来来往往的访客从未间断。他自己也经常到村里探望家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当他离开瓦尔登以后,还曾一再反对别人模仿他的行为。用他的话说他自己之所以到瓦尔登湖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志趣爱好。如果说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梭罗本人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他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improved means unimproved ends),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Princess Adelaide)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Simplify,simplify,simplify.”(简朴,简朴,简朴。)这是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

  《瓦尔登湖》出版之际,各个出版社纷纷约请著名作家为之写序。灯塔出版社(Beacon Press)出版的是*装本,里面有环保作家比尔·麦吉本(Bill McKibben)写的序言。普林斯顿出版社(Princeton)的版本里面有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写的序言,他称“梭罗是一个隐居的圣人。”霍顿·米夫林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出版的里面有关于瓦尔登湖的89幅图片,普利策奖获得者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O.Wilson)为该书写序言。香布利出版社(Shambhala)出版的版本,上面有迈克尔·麦柯迪(Michael McCurdy)做的木刻封面。耶鲁大学的版本,里面有梭罗学会收藏品负责人杰弗里S·克拉姆(JeffreyS.Cramer)做的1634条评注。克拉姆认为《瓦尔登湖》是本关于一个英雄的书籍。“梭罗通过《瓦尔登湖》这本书,将哲学小册子难以达到目的的先验**哲学思想,变成了处于迷惘状态的人们的生活指南。”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扩展7)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菁选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能够理解翻译。最好能当堂背下来。

  2、体会诗歌阔达苍凉的意境之美。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理解翻译

  2、难点:诗歌的情感意境理解和描绘。

  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委屈的事情呢?

  通过同学的回忆,体会委屈的情感,建立一个情感联系,跟诗人感情互通的目的。

  比如被父母批评,不被同学朋友理解,因为送同学回家晚了,被家长批评。跟家长出门,指导的道路正确却不被采纳等等。

  同时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回忆回答,很快的进入课堂氛围。

  那么,历史上,有一个人,比起你的事情来说,是倒霉头透顶了。——设置悬念,引出此诗的作者和经历,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

  2、介绍作者生*遭遇播放陈子昂图画。

  简介: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

  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3、此诗背景

  **通天**(696),契丹族**,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轻**,致使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麾下万人为前驱,但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此时的陈子昂,满怀悲愤。登临幽州台,写了一首诗。

  4、播放幽州台景观,指出幽州台地点,引起学生参观吊古的情怀。谁去过**?谁去过**的大兴?

  凡是去过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肯定感兴趣。而且,因此会加深印象。

  5、介绍幽州台

  幽州,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6、看到此台,陈子昂什么心情?引出诗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自读。读给同桌挺听。找同学朗读。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朗读。

  8、翻译解释。

  翻译词句,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阔达。怆然:悲伤,凄恻。涕:古时候指眼泪。前:向前看。念:想到。翻译诗歌内容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圣明。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苍茫一片。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9、分析探究

  前不见古人,古人指什么人?后不见来者,来者指什么人?

  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画面。

  这道题只要学生描绘,基本就没问题。学生同桌讨论,再然后找学生描绘。登台远眺,宇宙苍茫,孤单寂寞。

  诗歌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同桌。然后找学生回答。只要学生说的词语接近,就让他们记下来。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寂寞孤独,悲凉悲戚。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对英明君王的渴望,和自己人生的苦闷。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悠远辽阔。

  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诗人登台远眺,产生怎样的联想?

  联想过去赏识贤才的英明君王和现在自己悲戚的.遭遇。由此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这个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在前面,已经总结过。最后小结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登幽州台歌》是初中(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诵读古代诗词,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以更好的提升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学生分析:

  《登幽州台歌》主要是针对八年级学生,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并理解其大意;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了解“歌”这种体裁,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

  本节课将通过五个步骤进行教学:导入—讲解—鉴赏—**—总结。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本章我们将进入古诗词的学习,诗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独放异彩。而在众多诗人当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却屡受排挤,报国无门。他难寻知音,独上高楼;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2、学生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老师再稍作补充(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登幽州台歌》一起感受一下。

  (二)讲解诗文

  1、歌: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仄、对仗,用韵**,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最主要的三类就是:“歌”、“行”、“吟”三体,属乐府。

  2、写作背景:

  武则天**通天**(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3、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市大兴县。

  4、翻译: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三)鉴赏

  1.前两句诗——时时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前贤云集的黄金台,诗人深感在浩瀚的宇宙面前,自己的渺小(暗喻以自己一人之力难以扭转时局)。

  3.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4.在用辞造语方面,语言古朴练达,意境苍茫遒劲。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

  1、《登幽州台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独自登上幽州台,面对着燕昭王纳贤之地深感自己英雄空老,报国无门不禁怆然泪下的凄凉画面)

  2、诗人在登临幽州台是在忧心大唐江山还是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深感愤懑?(二者兼而有之)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英明君主的渴望和人生的孤独感)

  (五)小结

  诗人登上幽州台,深感山河依旧,人物不同,不禁悲从中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语言奔放,慷慨遒劲。通读全诗,诗人沉郁苍凉的悲歌,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结晶。陈子昂是不幸的,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又是幸运的,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篇章,诗歌中表达出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辉。其自身独具的“汉魏风骨”也为一扫浮艳纤弱的齐梁诗风首开先河。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3

  一、导入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二、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岁中进士,以**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指读,指导朗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全班齐读。

  四、翻译诗歌

  1.解题: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jì)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zōu)衍(yǎn)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ruì)、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2.试译诗句。

  怆然:伤感的样子;

  涕:眼泪。

  3.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参考: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五、诗歌赏析

  1.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其中“古人”指谁?“来者”指谁?

  明确:时间角度。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当时的礼贤下士的明君。

  2.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怎样的境遇和情感?

  明确: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

  4.诗人见此景为什么怆然而涕下?

  明确:空间无限辽远,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产生孤独,寂寞,悲凉之感。

  5.从诗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陈子昂?

  参考词句:沉思、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六、主旨归纳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诗人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怀才不遇的愁苦情怀。

  七、拓展

  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表达了对燕昭王的**仰慕和自己不能在其麾下建功立业的遗憾:

  燕昭王

  陈子昂

  南登碣石宫,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趋马复归来。

  八、作业

  1.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

  2.背诵积累拓展的两首诗。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指导学生朗读,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之文**多是孤独的,古来圣贤多寂寞吗。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现在我们就去感受一位大唐诗歌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中坚人物内心的那份孤独。

  二、学习《登幽州台歌》

  1、朗读指导

  学生**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抱负。24岁举进士,**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

  3、合作探究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

  (2)、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三、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寂寞悲愤的情绪

  怀才不遇的苦闷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进一步提高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1.学习《幽州台歌》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

  3.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4.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小组派****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2.学习《望岳》

  (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小结:

  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

  2.拓展:课外阅读陈子昂和杜甫的诗歌,并作赏析。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见识和**才能的文人,那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屡次直言上谏,对武则天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株连而下狱。他的**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

  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师书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幽州台在哪儿?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有将有德有才之人),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衍yǎn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ruì(即有智慧、有能力、英明)、招贤纳士(网罗人才)的良好声誉。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登上幽州台,而不登其它高楼呢?

  背景意义:对于我国封建历史上数之不尽的怀才不遇的文人,燕昭王和黄金台都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陈子昂非常仰慕燕昭王这样的圣明君王,深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趋归燕昭王这样的明君麾下建功立业!

  那么作者登上幽州台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

  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这首诗: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译文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长满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gǔ(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huī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着深沉的自我感慨。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起伏不*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在燕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说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yōu宜(武则天的侄儿)“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表达了对燕昭王的**仰慕和自己不能在其麾下建功立业的遗憾。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1、初读古诗。

  生**读诗,提出要求:

  提示: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其实这首诗融“楚辞”与汉魏的“歌”两体而成)“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四、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1、学生自读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

  时间(前——后)

  师:“古人”指谁?“来者”指谁?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师:这句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2)后两句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

  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师:是啊,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了

  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

  “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师:译文: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3)、升华朗读

  师:(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再次指导朗读: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同学们你认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师: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6)、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

  2、师:同学们,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五、拓展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写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孤独寂寞悲哀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来圣贤多寂寞”。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位大唐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

  二、作者介绍、诗歌背景

  选自《陈子昂集》。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岁中进士,以**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三、识记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市。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wěi),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2、念:想,考虑。

  3、悠悠:没有穷尽。形容时间长,距离远。

  4、怆chuàng然:悲伤凄凉。

  5、涕:古时指眼泪。

  四、初读古诗。

  生**读诗,提出要求:

  提示: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其实这首诗融“楚辞”与汉魏的“歌”两体而成)“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五、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师生活动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

  时间(前——后)

  师:“古人”指谁?“来者”指谁?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师:这句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2)后两句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

  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师:是啊,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了

  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

  “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师:译文: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3)升华朗读 师:(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再次指导朗读: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孤独情怀可化作**游子对****的深深思念,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又应该如何让短促的生命更加充实?倾情朗诵:《乡愁》(余光中)《匆匆》(朱自清)

  (4)同学们你认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师: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6)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也表达了作者人生的孤独之感。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六、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师:同学们,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七、课堂练习

  理解默写

  ①《登幽州台歌》中表明诗人生不逢时的诗句:

  ②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③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2.背诵这首诗。

  说明: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诗作,读经典就要读出经典中的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唐朝是悠悠历史中一座奇峰,唐诗是诗歌王国的奇葩。读唐诗,品唐朝之气象,会滋润我们年轻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织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歌创作的新潮即将涌现。韩愈《荐士》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指出了他对唐诗的开启作用。读《登幽州台歌》不仅要读出陈子昂的怀才不遇的悲慨,还应该读出盛唐的端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2.难点: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说明:诗歌是情绪的抒发,读诗的重点首先是读出诗人的情绪情感。当然,诗无达诂,教师不要强求**答案。另外,为了更好的读懂诗歌,也应该注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盛唐气象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但是,从初唐诗歌中读出这点来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教师适当讲解,让学生有初浅的感受也就可以了,不必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范读,或者放录音;

  指导齐读。

  在听读中感受;

  在朗读中沉浸。带动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

  描述诗人形象**:用几句话描述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提示:外貌、动作、语言等。)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想象。

  朗读。

  朗读。诗歌是形象的,也是个性化的;读诗首先也应该是感性的,想象是读诗不可缺少的环节。

  理解诗人的悲慨。补充注释与背景资料,更好读懂全诗。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市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德胜门外。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③涕:眼泪。)

  (背景资料略)理解诗句的内涵。

  背诵。

  (作者以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为背景,俯仰古今,视通万里,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全诗呈现出苍凉悲壮的气氛。)知人论世;

  推敲词句;

  仔细品味。

  初识盛唐气象借助前人评论,感受诗歌的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

  (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张说工著述,张九龄善比兴,兼备者子昂而已”;马端临:“惟诗语高妙,其他文则不脱偶俪卑弱之体”;胡应麟:“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胡城亨:“大泽一呼,为众雄驱先。”)理解评论。

  回忆境界宏大的唐诗。

  背诵本诗。读出文化,读出经典的价值。

  思路点拨

  1.朗读全诗,感受、沉浸;

  2.画出诗人登临幽州台的情景,或者将诗歌改写为一个故事、一篇散文。

  3.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4.找朋友:从登高抒怀、怀才不遇、陈子昂的诗作等不同角度为《登幽州台歌》找“朋友”。

  5.加深体验,强化感受。

  练习举隅

  1.默写《登幽州台歌》。

  2.划出朗读时的停顿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3.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是《登幽州台歌》的同时之作,诗中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了无限钦羡。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燕昭王还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奇士。未几,招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国势骤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前有序,序中写道:“丁酉岁(697),吾北征。出自蓟门,乃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登幽州台歌》主旨的理解。

  4.有人说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但是可以引导我们从哲理的高度来思索人生的奥秘,从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宇宙的伟大与永恒。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解。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陈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

  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

  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师书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读诗,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三、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1、学生自读

  出示学习要求:(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体会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4、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五、拓展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

  2、背诵诗歌

  3、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背诗歌。《敕勒歌》《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秋浦歌》

  二、初步感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初读古诗。

  生**读诗,提出要求:提示: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其实这首诗融“楚辞”与汉魏的“歌”两体而成)“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2、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见解和**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株连下狱,他的**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3、背景介绍

  武则天**通天**(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幽州台在哪儿?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有将有德有才之人),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衍yǎn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ruì(即有智慧、有能力、英明)、招贤纳士(网罗人才)的良好声誉。

  3、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登上幽州台,而不登其它高楼呢?

  背景意义:对于我国封建历史上数之不尽的怀才不遇的文人,燕昭王和黄金台都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陈子昂非常仰慕燕昭王这样的圣明君王,深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趋归燕昭王这样的明君麾下建功立业!

  4、那么作者登上幽州台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这首诗: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译文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长满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gǔ(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huī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起伏不*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在燕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说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yōu宜(武则天的侄儿)“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表达了对燕昭王的**仰慕和自己不能在其麾下建功立业的遗憾。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

  三、赏析诗歌

  诗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wěi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诗歌的后两句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四、品味情怀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1、学生自读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师: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

  时间(前——后)师:“古人”指谁?“来者”指谁?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师:这句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2)后两句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

  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师:是啊,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了

  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

  “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师:译文: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五、艺术特色

  1、景藏情中

  藏于情中的“景”是一种“虚景”,它来自诗人的情思,但它反过来又进行负载和寄托。诗人的直抒之情、“虚景”所载之情与景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

  2、沉郁悲壮

  诗人旷视四野,思接千载,把悠悠之天地、古今之贤人统笼于笔下,然后直抒胸臆径吐块垒。哀而不伤,悲中有壮。

  3、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

  六、拓展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写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准备1:背背诗歌。《敕勒歌》《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秋浦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找规律,板书:歌。提醒:歌的笔画,生在笔记本上写一个“歌”字。

  介绍汉乐府诗集,介绍以后将会学到的《长恨歌》《明日歌》等都是这种体裁的歌。

  贴士: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2、出示课题——《登幽州台歌》,讲解幽州台,辨析“州”字。

  比较“州”“洲”

  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的别称是九州。如:冀州、衮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再如:兰州、杭州、广州。

  洲——①水中的陆地 如:橘子洲 天兴洲 **三角洲 ②** 如:亚洲、欧洲等

  3、读题。注意停顿——登/幽州台/歌

  4、学生五分钟预习。

  ①读准,检查。

  ②读通,检查。

  ③读熟,检查。背诵检查。

  ④读会,借助注释。

  指导点:念——惦记,常常想

  指导点:古人、来者

  【小贴士】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kuí )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ǎ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

  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人生苦短、时不我待)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5、体会诗情

  ①了解诗人写作背景

  贴士:他的**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攸(yōu )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者制造**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

  史料记载1: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一心报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于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原。)***岁中进士,升任右拾遗。

  史料记载2: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屡次**谏诤。

  史料记载3: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②找对比,体会孤独

  远与近的对比:远指圣贤之君太远,昏庸之人太近。

  冷热与的对比:冷指现实冰冷,热指满腔热血;

  大与小的对比:大指苍穹广大,小指个人渺小;

  长与短的对比:长指岁月长河漫漫无期,短指人生苦短,时不我待;

  廖廖数字,内涵丰富……

  ③形成画面:远望原野茫茫,仰视天穹无比浩瀚。个人在幽州台上显得那么渺小。

  ④感情朗读。

  ⑤讲君子之骨

   少年之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东林书院

   长大没有入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长大之**仕 带兵打仗则 精忠报国 ——宋.岳飞

  立于庙堂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国家遇到危难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捐躯赴**,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这些立于天地之间的君子们,是国家真正的栋梁,他们不为自己**,只为天下苍生;把个人幸福和国家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有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陆游临死才会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才会有抗金名将宗泽临死前,用足力气,高喊“过河!过河!过河!”

  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哪。能感受到陈子昂的悲愤吗?

  区区22个字,字字含泪泣血,短短4句,句句赤子之心,难怪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小结:壮志未酬的悲愤是理想**的另一种表现。它意味着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更加执着和珍惜,而不是放弃和冷漠。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6、写推荐词

  师:20xx年武汉大学文学院王兆鹏教授等人推出了“唐诗排行榜”前十大唐诗颇有争议。如果请你为《登幽州台歌》写份推荐词,你准备怎么写?

  7、结课

  陈子昂越行越远,但他诗歌中表达出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辉。多读多记多体会,让这些美好的古诗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的营养,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精神丰满,人格**的大写的人。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2、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3、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过登高的体验,请谈谈你的'感受。

  唐代有一位文学家陈子昂,他登**幽州台,又有什么样的感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登幽州台歌》

  提醒学生注意州字的写法。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二、读诗韵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悲伤,孤独,难过)

  4、再试着深情的读一遍,读出那种悲伤和孤独。

  三、释诗意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的表面意思。 2人描述。

  3、古代圣贤之君,具体指的是哪个君王呢?学生讲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

  4、男儿有泪不轻弹,陈子昂为什么流泪了呢?结合背景说说陈子昂当时的境遇。

  四、品诗味

  说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可以从炼字、内容、情感、意境、描写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言

  五、悟诗情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当他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那么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六、小练笔

  如果陈子昂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试写出你想对他说的话,**发言。

  七、比较阅读

  1、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也是登高抒怀之作,试感悟王安石在诗中抒发的感情与陈子昂有何不同?

  2、假如王安石登**幽州台,他会有和陈子昂同样的感慨吗?试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