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1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

  ①青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这里借指宫门。

  ②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后泛称朝廷百官之列。

  大意:

  蓬莱宫正门遥望的就是终南山,大殿很高,殿上接露水的盘子放在直上霄汉的金铜铸就的大柱子上。这宫殿金碧辉煌比得过昆仑山瑶池,气象祥瑞比得过紫气中的函谷关。彩云中宫娥撑开了雉尾的宫扇,旭日照在金丝龙鳞上使**看起来更加容光焕发。忽然间惊醒,我已在这沧江上病卧了快一年,曾几何时我不也在那气派的大殿上参与过朝政么。

  赏析:

  《秋兴八首》是一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公元766年),居夔州时。这时,安史之乱已结束一年多,吐蕃、回纥却乘虚而入,藩镇拥兵自重,战乱时起,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杜甫壮志难酬,晚年多病,心情抑郁,但仍关心国家的命运,这组诗即写于这种形势下。

  这是一首以回忆为主的诗。说实在的我自认这首诗主要写了宫廷的气派,和秋天的联系只在诗人最后的一句里,即“一卧沧江惊岁晚”里,天气已是岁晚,即秋天时节,“我”的境况为病卧沧江,越是凄切,就越发想起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前面几乎夸张的描写其实都是为了突出诗人现在悲剧性的处境而已。

  前面的“蓬莱”,“霄汉”,“瑶池”,“东来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这些都将帝王神化了,可是最后一句一下回到*凡的生活中,曾经殿上议政的诗人,已是久病不起漂泊在江湖中了,神化一下就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让人失望起来。可以说诗人在这里越是将朝廷描绘得如何辉煌如何风光,越会让人们看到朝廷虚有其表的一面。诗人用自己的失意对国家的风雨飘摇进行了揭露,也对国家迷茫的前途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诗人使用对比这种修辞方法时,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是将对比作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即一下子切题又将观点一挥而就。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只注意写宫廷和只注意写诗人自己的境遇都是不对的,少了谁诗人的主题都不会被完整地理解。

  有人说过把诗写的充满浪漫首推李白的夸张。其实这首《秋兴八首》里也有浪漫和夸张。这里杜甫的夸张用得比李白少些飘逸,但却比李白多了几分质朴。想把夸张用得朴素,文字上似乎不可能,但是在条理或者说逻辑顺序上用点心也是可以做到的。这首诗告诉我写文章不要随意捡来写华丽的词汇堆在那里就算了,而是要言之有物,言之可信,言而有理。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

  这两句是回忆从前曾在宫中与众大臣一起朝见**,如今沧海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了他的忧国之情。悲壮苍凉,意境深远。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阅读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1)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3篇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2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第一、说教材,其中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阐述;

  第二、说教法和学法;

  第三、说教学过程;

  第四、说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课文章节: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

  课文背景:这首诗在以前的中学教材中从未选过,这样一首全新的诗歌在教学中承载起新课改的任务与要求。《秋兴八首(其一)》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难鉴赏的,尤其是靠情感化意象取胜的诗歌,而《秋兴八首(其一)》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且鉴赏这类的古典诗词又是历年来的高考热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时学会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鉴赏诗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杜甫的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

  3、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

  2、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忧思。

  3、教学课时设计:一课时

  第二部分: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朗读讨论法

  (2)**点拨法

  (3)自主探究法

  二、学法

  (1)探究式学习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自主探究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引导学生真正走入诗歌的意境。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导入)

  利用多**教学,播放关于杜甫的动画短片(四分钟),让学生自己全面的了解杜甫的生活背景和此诗的创作背景。古人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为人,可乎。”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一导入的设置不但是为了激发学生鉴赏这首诗歌的兴趣,更是为了让学生“知人论世”,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诗歌的诗意,体会感情。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诗歌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都蕴藏着丰富的旨趣,只有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据此,我设置了“三读”这个环节来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诗歌,)

  1、听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此为音读。

  2、学生结合注释**朗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

  (中间穿插学生个别诵读,齐读等,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体会和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3、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情感,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此为情读。

  三、具体赏析

  1、设置问题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景物)?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枫树林 巫山巫峡 波浪 风云 丛菊 舟 (意象凄凉)

  特点:凋伤 萧森 汹涌 阴沉 泪 孤独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根据新大纲关于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到诗歌就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也就是让学生把这些意象构成意境。(在分析出意境的特点之后,紧接着让学生分析这样的意境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忧国忧民

  (3)总结:借助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赏析的内容。

  (4)背诵:在完成诗歌分析的基础上,我将**学生背诵。

  (设计目的: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四、补充:我们*时在鉴赏诗歌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某联(某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类的问题要怎样回答呢?请看答题格式(幻灯片展示)

  答题步骤:

  (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2)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通过描写……(景物、场景)抒发了(流露出)……的感情”

  作过明确要求后,学生明白如何答题,就可以尝试答题了。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的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从借景抒情角度鉴赏诗歌的掌握。)

  试赏析第三联,做一个巩固练习。事实证明,只要指导到位,学生可以掌握的很好。

  (五)课外作业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如下:

  写作练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这首诗描绘出来,不少于200字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课后我将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认真的完成教学反思,以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落实。

  2、反思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真正优良。

  3、反思学生是否真正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

  4、反思课堂管理是否真正良好。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2)

——《秋兴八首·其一》译文及写作背景3篇

《秋兴八首·其一》译文及写作背景1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秋兴八首·其一》翻译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秋兴八首·其一》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此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3)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2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第一、说教材,其中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阐述;

  第二、说教法和学法;

  第三、说教学过程;

  第四、说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课文章节: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

  课文背景:这首诗在以前的中学教材中从未选过,这样一首全新的诗歌在教学中承载起新课改的任务与要求。《秋兴八首(其一)》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难鉴赏的,尤其是靠情感化意象取胜的诗歌,而《秋兴八首(其一)》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且鉴赏这类的古典诗词又是历年来的高考热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时学会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鉴赏诗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杜甫的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

  3、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

  2、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忧思。

  3、教学课时设计:一课时

  第二部分: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朗读讨论法

  (2)**点拨法

  (3)自主探究法

  二、学法

  (1)探究式学习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自主探究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引导学生真正走入诗歌的意境。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导入)

  利用多**教学,播放关于杜甫的动画短片(四分钟),让学生自己全面的了解杜甫的生活背景和此诗的创作背景。古人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为人,可乎。”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一导入的设置不但是为了激发学生鉴赏这首诗歌的兴趣,更是为了让学生“知人论世”,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诗歌的诗意,体会感情。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诗歌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都蕴藏着丰富的旨趣,只有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据此,我设置了“三读”这个环节来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诗歌,)

  1、听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此为音读。

  2、学生结合注释**朗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

  (中间穿插学生个别诵读,齐读等,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体会和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3、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情感,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此为情读。

  三、具体赏析

  1、设置问题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景物)?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枫树林 巫山巫峡 波浪 风云 丛菊 舟 (意象凄凉)

  特点:凋伤 萧森 汹涌 阴沉 泪 孤独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根据新大纲关于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忧国忧民

  (3)总结:借助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赏析的内容。

  (4)背诵:在完成诗歌分析的基础上,我将**学生背诵。

  (设计目的: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四、补充:我们*时在鉴赏诗歌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某联(某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类的问题要怎样回答呢?请看答题格式(幻灯片展示)

  答题步骤:

  (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2)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通过描写……(景物、场景)抒发了(流露出)……的感情”

  作过明确要求后,学生明白如何答题,就可以尝试答题了。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的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从借景抒情角度鉴赏诗歌的掌握。)

  试赏析第三联,做一个巩固练习。事实证明,只要指导到位,学生可以掌握的很好。

  五、课外作业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如下: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课后我将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认真的完成教学反思,以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落实。

  2、反思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真正优良。

  3、反思学生是否真正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

  4、反思课堂管理是否真正良好。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4)

——[唐]杜甫《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3篇

[唐]杜甫《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1

  原文: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释:

  1、 《秦州杂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从长安出发,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2、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万重山:即层层叠叠的山。因为陇南是山区,峰峦密布。

  3 、孤城:指秦州城。山谷间:秦州坐落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

  4 、“属国”两句:诗人连用了两个典故,表明了希望扫除障碍,使唐朝同周围各****友好交往。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是希望和**宁的生活。属国:汉代官职名称,在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昭帝任命他为典属国。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希望各族人民重新和好,使节顺利往来。

  5 、独:一作“一”。长:一作“怅”。长望:向西眺望。

  6、衰飒:即衰落萧索的景象。摧:一作“催”。摧颜:催人衰老。

  赏析: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绵延和雄奇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山岭的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写的是陇南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山区多风,因为有山峰阻隔,所以感觉山谷无风。又由于秦州地处万山丛中,因此这里黄昏和黎明的时间都要比*原地区长一些。黄昏时天并没有全黑,昏暗之中明月却往往皎然可见,因此才有“不夜月临关”的现象。五、六两句用典设问:“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典属长官这么晚怎么还不归来,斩杀楼兰王首级的人也未回还。诗人联想起唐**的衰飒趋势,不禁疾首蹙额,怅恨不已。最后两句,诗人望着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的衰败景象,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安定的渴求一下涌上心头,自然难免“摧颜”了。全诗于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衰落的悲凉。

[唐]杜甫《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2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

  杜甫〔唐代〕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八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唐]杜甫《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3

  秦州杂诗①其五

  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②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③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白马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弃官西行,滞留于秦州期间。秦州: 今甘肃天水。②浮云:指良马。诗句中的龙种骕骦也指良马。③残:剩余。④此诗作于潭州发生军事**期间。此时,杜甫漂泊于鄂、湘一带。⑤死多门:死于多种灾难。

  ①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被后人称为 。千古绝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诗作 。(2分)

  ②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意象,两首诗都借助咏马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秦州杂诗》的首联,写出了马的出产地,为后文描写马及抒**感作铺垫。

  C.《白马》诗的首联,写了一匹从东北方向奔来的白马,鞍上无人,身受箭伤。

  D.秋草遍山长侧面描写战马战死;意气今谁见用反问句写出骑者战亡。

  ③清代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秦州杂诗其五》是借天马以喻意,认为《白马》诗丧乱死多门一语,极惨!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

  ①(2分)诗圣 《登高》

  ②(3分)B

  ③(6分)

  《秦州杂诗其五》 ①角度一:期待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结合诗句: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②角度二:处境艰难,仍渴望为国立功,有怀才不遇的伤感。结合诗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白马》 ①角度一:对生命的悲悯。结合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等诗句。②角度二:悲叹战争带来的不幸或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结合诗句: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具体的诗句分析,2分;抒发的情感,1分;每首诗分析出一种角度即可)

  赏析:

  秦州杂诗西使宜天马 这首诗借咏马以抒怀。诗中前四句写自从汉朝使节张骞从西域引入天马以来,就不断有良马被带到中原,至今已是数以万计了。但这些神马并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宜:得到。浮云:良马名,这里代指一切良马。据史*载,公元759年3月,九节度使惨败邺城,战马万匹,仅剩三千。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很可能就是为此而发的。浮云连阵没,用正面描写法,秋草遍山长,用侧面烘托法,前句是因,后句是果。

  后四句单写驌驦。驌驦传说中的神马。驌驦之为真龙种,只是一种传闻,因此诗句以闻说起头。龙种将绝,惟一留下来的也已老,这是诗人的感慨所在。但是,驌驦虽老,仍不愧龙种之后,它迥立荒野,向苍天而哀鸣,意在期待和盼望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机会。杜甫笔下的老驌驦却是**于广漠之上,昂首向天,萧萧长鸣,它不仅具备千里之志,就是立即让它参加战斗,也能够建立功业。

  杜甫绝不是为写马而写马的。诗人虽然穷愁潦倒,在战乱之中流离飘泊,却从来不忘国事。诗人从良马引起感兴,以驌驦自喻,抒发自己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仍然渴望为国立功的心情。同时也有怀才不遇,才不得施展感慨于其中。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5)

——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

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1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翻译

  长安**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6)

——杜甫《秋兴》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翻译赏析1

  《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前言】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作。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注释】

  35.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36.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37.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38.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史载,安禄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39.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40.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41.歌舞地:指曲江池苑。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42.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翻译】

  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十五年前我写《乐游园歌》,花萼楼、芙蓉园历历在目。安禄山的铁蹄已使一切烟消云散。那时,黄鹄还在亭院内高飞,成群的白鸥被游人的舟楫惊起。——而今,一切都消逝了,消逝了没有任何留恋的事物。

  【赏析】

  杜甫住在成都时,在《江村》里说“自去自来堂上燕”,从栖居草堂的燕子的自去自来,表现诗人所在的江村长夏环境的幽静,显示了诗人漂泊后,初获暂时安定生活时自在舒展的心情。在《秋兴八首》第三首里,同样是燕飞,诗人却说:“清秋燕子故飞飞。”诗人日日江楼独坐,百无聊赖中看着燕子的上下翩翩,燕之辞归,好像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归,所以说它故意飞来绕去。一个“故”字,表现出诗人心烦意乱下的`着恼之情。

  又如“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瞿塘峡在夔府东,临近诗人所在之地,曲江在长安东南,是所思之地。黄生《杜诗说》:“二句分明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情也”,不失为精到语。至如“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的意在言外;“鱼龙寂寞秋江冷”的写秋景兼自喻;“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的纯是写景,情也在其中。这种情景交融的例子,八首中处处皆是。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7)

——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1

  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将陶渊明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改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颇为后人称道;还有同名诗词刘禹锡、王安石的“桃源行”也各具特色;初山微画雕《桃源行》则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种理想社会的迷茫意境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

  (1)逐水:顺着溪水。

  (2)古津:古渡口。

  (3)坐:因为。

  (4)一说“行尽青溪忽值人”。见人:遇到路人。

  (5)隈:山、水弯曲的地方。

  (6)旷望:指视野开阔。旋:不久。

  (7)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

  (8)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9)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10)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11)物外:世外。

  (12)房栊:房屋的窗户。

  (13)喧:叫声嘈杂。

  (14)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

  (15)引:领。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16)*明:天刚亮。闾巷:街巷。开:指开门。

  (17)薄暮:傍晚。

  (18)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19)灵境:指仙境。

  (20)尘心: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家乡。

  (21)游衍:留连不去。

  (22)自谓:自以为。不迷:不再迷路。

  (23)峰壑:山峰峡谷。

  (24)云林:云中山林。

  (25)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作品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译文:

  渔船顺着溪流走观赏山水一溪春;古老的渡口夹岸的桃花艳丽缤纷。坐看红花一树树忘却究竟走多远;行至青溪尽头空空荡荡不见有人。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径开头曲折;走不多远旋即看见陆地广阔无垠。远远望去有一个云树相聚的去处;近看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

  樵夫最初自我介绍他们汉代姓名;村中的居民都没改变秦代的衣裙。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还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园。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棂一片清静;云中朝阳初露到处是鸡犬的吠鸣。听说来了凡**家集拢来看究竟;竞相引领回家打听家乡近来情景。

  天一亮,他们就开门打扫街巷花径;傍晚,渔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当初因为避乱先人离开混乱人间;再说来到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还。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至今已不再怀疑仙境之难于闻见;只是尘心未尽仍然思念旧的乡县。

  出洞后尽管觉得桃花源山水远隔;始终打算辞家去桃花源长期游历。自以为走过的旧路应该不会迷向;怎么知道山峦沟壑而今已经改变。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后很远很深,沿着青溪几经转折才到深邃云林。春天已经来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辨不清桃花仙境该到何处去找寻?

  赏析: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

  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像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读者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酒”的醇味,也就蕴含其中了。接着,读者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已不知在何处了。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读者感喟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

  王维这首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现代的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与散文《桃花源记》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仄相间,转换有致。诗的笔力舒健,从容雅致,游刃有余,颇为后人称道。清代王士禛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王维)、韩退之(韩愈)、王介甫(王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极高的评价。翁方纲也极口推崇说,这首诗“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这正是结论性的评价。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8)

——秋尽杜甫原文及赏析

秋尽杜甫原文及赏析1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9)

——贺知章《咏柳》全诗翻译赏析

贺知章《咏柳》全诗翻译赏析1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全诗注释赏析(扩展10)

——送别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送别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

  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注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归卧:隐居。

  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只。

  讲解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爱护的深情厚意。送别者的感情一开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三、四句是说,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积不*。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这三个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一把钥匙。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结尾两句是说,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边飘荡。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自己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个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问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这首诗歌创作中吸取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凝缩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