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十五篇)

观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观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一

他是个自幼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上的婴儿,是那个无数人都在做着“美国梦”的年代中的钢琴奇才。他的名字叫纪念他在这一年出生。他的一生都在大海上漂泊,从未踏上陆地,直到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沉落大海。他精湛的钢琴技艺,演奏出潜藏在这艘船上每一个过客的故事,跳跃的音符,宛若他们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复杂矛盾的思想。后来,他遇到了一生中唯一的知音——一个吹小号的未能永远地陪1900在那艘大船上,他是陆地上的人,终究要回到红尘中忙忙碌碌。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度过年年岁岁却是1900一生的宿命。

直到有一天,碧蓝的大海上,清新的海风吹起甲板上那个少女淡金色的长发,少女站在风里,他透过玻璃窗看见了她,他们的目光相遇,轻柔的音乐从他的指尖滑过。这是他看到她,为她写的曲子,娓娓道来,他与她相遇的故事——是一场充满宿命味道的相遇,是上帝不小心的安排。

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到陆地上寻找这个与他擦身而过的女孩。他穿着max送给他的新大衣,戴着黑色的礼帽,一步步缓缓走下舷梯。

然而——他停住了——在舷梯的正中停住了。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一个孤单的身影。他双眼迷茫地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世界——雾霭笼罩的城市,离群的鸟在高楼间盘旋,交错纵横的街道,永无止境地延伸,远远望不到城市的边缘……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无助,始终不能再下一个阶梯。他的脑海中做着复杂的斗争,何去何从,彷徨无措。最后他把头上的礼貌摘下,奋力扔出——他似乎在玩一个决定命运的游戏——帽子稳稳地落在了海面上——他最终要留在海上。生于海,死于海。

生命的时光对1900来说就像为少女演奏的那首曲子,舒缓,轻柔,深邃。在那金迷纸醉,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唯独他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他用八十八个琴键演奏生命的绝唱。他是一个优雅孤寂的男子,更是在大海中感悟生命,看到世间繁华苍凉的钢琴师——尽管他从未踏上陆地,他通过自己的音乐而敏锐地洞察到人生况味。我曾一直固执地认为,是那艘对于时间来说过于渺茫的船禁锢了他的思想,他从不愿踏上陆地,因为他害怕,他迷失了方向,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不是他的懦弱,而是他的觉悟太高。

在将要与船一起在大海中永远消失的时候,他对max说:琴键有始有终,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琴键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琴键,我又怎能再这样的琴键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琴键……

面对已不能用固执形容的忍着泪水走下即将引爆的破船。

带着俏皮的口吻与他诀别。那一刻,我几乎忍不住泪水——生死契阔,会和无际。我看见最后的1900缓缓抬起手,在虚无的空气中弹奏,那首喂少女而作的曲子仿佛再一次从他的指尖汨汨而过。他抬头望了望上方——

此时此刻,海面上一艘破废的轮船发出爆炸的轰鸣声……

破碎的唱片上,少女的曲子嘶哑地演奏着;古玩店里,max将要卖掉曾与他一起合奏的小号,他向店主讲述了这个故事;天堂里但愿他成为上帝的乐师,永远舞蹈在八十八个琴键上。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二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在一九零零年,新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他被人遗弃在邮轮弗吉尼亚号的钢琴上,后来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起名叫danny boodman nineteen hundred(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能够通过观察人的神态来弹凑出相应的音乐。在他战胜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的爵士乐始祖的jelly roll morton后,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但他的内心依然平静,以不允许别人把他的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为理由拒绝了。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船,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到了最后,好朋友max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与弗吉尼亚号殉船于海底。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 时,我并不赞赏他。我对他的评价就是,不敢面对现实,固执地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整部电影最让人深思的就是结尾时1900与max的对话。1900所说的似乎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个真谛。1900不敢下船,是因为他看不到城市的尽头。与其说看不到城市的尽头,不如说是看不到人欲望的尽头。在城市里,有太多的选择、诱惑,让人无所适从,使他对未来产生了恐惧。

1900才华横溢,却谈薄名利,甘于船上的平凡生活。生于船,长于船,最后与船殉于海底。他有陶渊明的品格,屈原的气节。1900是一个没有被世俗污染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这艘船就是他的世外桃源。 对于他的死,我们感到惋惜。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900最后的结局殉船于海底是必然的。面对着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不变则亡!这艘船造就了他清高傲慢、寡默任放、独立率真的性格。性格就是人的宿命。因为他适应了船上的生活,他已经不能或是不愿意改变了。对于连绵绵不断的城市,对于自己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了。要他回到陆地重新生活,他是无所适从的。

在现实中,我们没有世外桃源,只有赤裸裸的社会。社会是什么?它是竞技场,是天堂也是地狱。 在当今社会上,与其说人们在追名逐利,不如说是为了生存。一个生存的欲望,可以催生出好多东西,可以给我们无穷的动力。 亦可以使我们迷失自我。欲望是把双刃剑。但给欲望一把尺度,它就会变成追求。人生有所追求,生活才精彩,才有意义。我们总不能生活在自己幻想的虚以世界里。要适应这个社会,但不要随波逐流:要改变自己,但保留一颗醒悟的心。

1900为音乐而生。没有尽头的城市,是上帝的钢琴,你无法操纵它。海之琴,才是你的生命,你可以用88个有限的琴键,敲出无限的音乐。只有在海上你才有灵感创作出天籁之音。他没有下船,只是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跟着自己那纯粹的心而走,为自己而活。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样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要有信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选择生与死的方式,要怎样生活就要看你如何选择!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三

从那个婴儿开始,世界上多了一位没有国籍,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三无”孩子。没有人了解过他,可能爱她的“爸爸”老也没有,但从第一滴音乐流泻出的却是无限的美好,从一个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这个孩子的眼中看这条船,没有风浪,或常有风浪都是那一般怡人,从命名的那一天是否就是给了这孩子天赋的一刹那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听一些他抚出的音乐才能了解。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麦士

可以说,这孩子没有什么朋友,从小到大,从来到去,最好的朋友就是这个朝夕相伴的船和这位永远无法分开的朋友麦士,一个好朋友,一生的友谊,没人了解过但麦士可以,麦士“喜欢”这个和蔼的孩子。其实,友谊来的总是让我们不知所措,这一切,美而幽,有着一股心的味道。麦士最能体会他的音乐,麦士也是他最愿意为其奉献出它音乐的味道的人,一对朋友,小号与钢琴一样,一样和谐的搭配,因为有了这个世界的音乐,才有了这世界上的这一段真挚的友谊。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钢琴大师

没有比自己更伟大的人了,自己可能很卑微,但人生是不允许这种卑微的。比赛,在1900眼中对“它”总是很陌生,让爵士乐的始祖对自己进行次次的“侮辱”,可能在最终他才能展现出它的才华:一只手,两只手的天才到三只手,四只手的怪才,我们渐渐承让了这个孩子的能力,这个不会为人和感情束缚的能力,我们的语言中有对万物的挚爱,而他能把这种感情弹奏出来,一曲又一曲,激烈而强劲的音乐,每一滴音乐都伴着每一滴汗水滑过。这就是音乐的真谛:学无止境,乐无极限,要胜利只有更棒就做到了:每一滴音乐的味道,就是他从小到大的味道,一个伟大的力量,一个好似曲名的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女孩

“人生的幸事就是有了你,见了你。才知道心带来的感情,每一滴音乐都是为你而来,为你而去,没有你怎会有这‘柔情似水’。我是无法表达爱的孩子,船是我的家,也会是我的监狱,禁锢着自由……把包含对你的爱带入一点一滴的的音乐,我唯一的礼物,可能你不会喜欢,但这的确是我的心情,一张刻录着我音乐的模版,我的心的模版,希望带来快乐。我知道,我~爱~你,为了你,我向往陆地;为了你,我向往未来。但我没有胆量,总还是迷失了,我想在愚蠢一次,做你的海上钢琴师,但我知道,爱你是个错误就又远离了即将看到的美景!“船儿,就让你禁锢我吧!船儿……”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死亡

麦士与1900的对白是最后的诀别。乐观的孩子知道,生在哪里就要葬在哪里,这就是1900的海葬,没有一个观众却有儿时的乐感,我明白了为什么说“尽头”是下一个“开头”!音乐的曲调会飘扬葬在了这里。最后一曲,爆破的声音,为他最后一次鼓掌,可能对船的依恋,可能对海的依赖,可能对音乐的痴迷让他走不了啦,让他留在这,每一滴音乐的味道,最终的终章,死亡……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麦士与他的故事

从乐器店出来,百感交集的麦士缓缓前进~~理解的话语“好故事值过旧喇叭”,每一滴音乐的味道都是真情实感没有丝毫偏差,麦士与“康牌”静静的思念在哪?

后记:没有人能把一生过的这么完美,友谊,对抗,爱情,死亡,流传,我知道的,他弹奏的,一个那样的孩子——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四

我犹记得那年深夜,趴在茶几上,反复回放1900留给他兄弟姐妹的最终话语,然后一字一句地用黑笔摘抄在白纸上。

多年之后,那张从路边摊上淘来的碟片早已在搬家的过程中遗失。而我也背上巨大的行囊远走他乡。可是一向不曾忘记,1900最终留下的话语,眼神,是那样坚毅,孤独,而温柔。始终会在心底出没,带来声息。

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却还是那样长。

因而在渐行渐远的以前,心中有强烈的无处排解的情愫和孤独的那时,我也曾在高楼上凝视遥远的地面,想象自我纵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

然而终究不可能成为1900,正因咱们的人生道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不一样。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仅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年代,1900。他应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也开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应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终选取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说,钢琴仅有88个键,可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

之后我渐渐明白,1900代表着一种梦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梦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咱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这个世界的好处在于“传承”。就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获得的任务,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赡养父母,繁衍后代,诸多务必背负的职责令前行显得缓慢而艰难。然而咱们的人生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时刻或许仅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运行时刻才会越长,才有可能,“永不结束”。

这样一想会不会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奋斗的生命,其实可是一粒微尘,轻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我的孩子在不久前,正带领他们的孩子在绿草地上放起风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我曾拥有良人在侧,从此不再无枝可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曾令你无忧无虑,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绪,或许唯有感慨地大笑出声,无奈地摇摇头,道一句,那时真小。

会不会想起那些温暖的片段,想起自我以前的付出与所得,带着回望的沧桑,感怀,和崭新的期望。

咱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取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正因,正因咱们一向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正因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完美,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发奋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

咱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可是咱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咱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习并领悟圆滑,学习并领悟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向记得,这生命所做的种。种妥协,可是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我的旋律与琴音。

那么亲爱的,我是不是忘了告诉你,

从心生这个梦想的这一刻开始,

你就已经成为了最好的钢琴手。

请必须要,继续加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五

1900——看过朱塞佩·托纳托雷这部电影后最能激起我心跳动的数字了!整部电影都象是赋予生命的海的诉说,低沉而又平静,深邃而又执著。我似乎能听到大海在呼喊:让音乐奏起来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虽然有点小资,虽然有着遗憾,但是更多的是感叹。我怕文字的表达破坏了心底的美感,一直小心不敢敲打键盘。电影中饱含的东西真的很多,可以轻松地看成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可以略感烦恼地看成是选择的深度问题,也可以读出里面关乎着人生确定与否的惆怅感。但这里我只想轻松点,说一说我喜欢的音乐问题。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这样的经历本就是一个传奇,更不用说一生中充满了诸多传奇色彩:没人教他弹琴,却没有踏上陆地半步,但能身临其境般演奏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种音乐,似乎与生俱来。

1900是孤独的。虽然幸运地找到了自己一生都钟爱的东西——音乐,可是再美的音乐都有落幕的时候。当音乐声戛然而止的时候,聚拢的人群散去了的时候,他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感。从他半夜偷偷地溜进操作室,随意翻找着电话簿上的号码,并认真拨打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想要与人交流。当然这种举动会被“自认为正常的人”认为不正常,可交流的愿望真的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

是怎样的回眸看到了一个清新的笑颜,手指灵动着跳跃,舒缓的音符肆意流淌,流淌出爱的旋律。时间把握的刚刚好,从前奏到尾音都随着女孩身影的移动而变化,那么恰如其分。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更没有一丝一毫费尽心思的做作,只是刚刚好渲染了当时的心境,用手指来表达,这音乐让时间仿佛都忘记了前行。

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有个明确的结果呢?不,只要心里曾经有爱就好。你也许会认为1900是胆小怯懦的,所谓幸福不都是要自己去全力争取的嘛?可他只傻傻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幸福只能与之擦肩而过了。但我一点都不认为这种选择有什么不妥,距离就是有一种固然的美感。在每每弹奏音乐的时候,你又怎能知道1900的心里没有在想念某个人呢?当然,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1900是纯真的。在别人意气风发地想要挥洒炫耀自己音乐才能的时候,他竟然被感动地哭了。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在很认真地聆听这段激烈的音乐,可我听到的只是跳跃的音符和张扬的琴法,那种技法我很佩服而已。

对“孤儿院”这个词的解释,让我倍感到温暖。丹尼真的是个好爸爸,宽松的爱着这个被人丢弃的孩子,并小心呵护着他。谁说孩子是孤独的,孤儿院就是收留那些没有小孩的大人的。纯真的美好永远在他的脑中。

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1900是害羞而青涩的,对着镜子一个人傻傻地练台词只为了见面说话时更得体一些,可是话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半夜偷偷地溜到三等仓,一个个身影地寻找,只是想要自己白日的勇敢也能那么率真,像小贼一样偷偷地吻了睡梦中的女孩并转身就跑。在唱片没来及送出去后,自己一个人懊恼得把唱片像掰一大块巧克力一样掰了粉碎。这个时候的1900就像个孩子。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说明,那么1900的生命就是音乐,用生命在演奏音乐,用音乐来演绎生命。虽然电影给我们呈现的似乎就是悲剧,让人心痛于1900自我率真而又略显偏执的执著所必然的结局,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才是完美的。因为尼采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命就是一个错误。”生命怎么能和音乐分开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六

今日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观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在一艘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油轮上,诞生了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弃婴,被黑人锅炉工收养,取名“1900”。1900渐渐长大,一个深夜里他来到轮船的豪华大厅,坐在钢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键上跳动,美妙的音乐流动出来,吸引了船上的人们。从此,1900成了海上钢琴师。从此他每一天在海上演奏,不断的送走又迎来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过这些人看这个世界。多年过去,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心爱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这艘比他还年老的大船也即将报废了,人们把成吨的炸药运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东西,准备炸船。可是他昔日的老朋友却断定1900还在船上,他固执地说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寻找,最终在废墟中发现了1900。可是他却拒绝下船,最终在一声巨响后告别了这个世界!

1900没有户口,一生漂泊于海上,又悄悄离开这个世界,仅有一个和他同台演奏多年的小号手朋友明白他的存在与消失。看完这个故事让人觉得心酸和惋惜。虽然他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人们无暇顾及他的存在,可是他的音乐、他的故事却提醒人们这位伟大的钢琴师以往那么真实地给人们带来过欢乐。

他是那样的善良而富有个性,他用琴声表达着自我丰富的情感。人们是否会惊讶:这样一位音乐天才为什么会选择与一艘旧船一齐被炸毁却不和好朋友下船寻找新生活呢?

我想:他从小生活在海上,适应了船上的生活,陆地上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未知的,这就是导致他选择生命终结的根本原因。就好象从小掉进狼群里的孩子丧失了人的本性一样,也许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能代替环境的影响,1900恐惧这未知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鲨鱼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来的鲨鱼,凶猛异常。被关在海洋馆等待驯化,训兽员把他放在玻璃罩着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个水池,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鱼。一开始,鲨鱼拼命的撞击玻璃,企图游过去觅食,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日子久了,它慢慢放弃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开始等待训兽员的喂养。又过了很久,隔着两个水池的玻璃板被抽掉了,两个水池变成了一个,可是鲨鱼却从不肯游到那边。可见,多年的生活环境一旦改变,适应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影片不仅仅构思有其独到之处,以感人至深的友情为主线,还贯穿着优美的音乐。

当钢琴师爱上渔夫女儿时,那段抒情钢琴曲是最为经典的,从钢琴师深情的眼眸跟随女孩游走的那一刻,音符遍如涓涓细流在钢琴师指尖下流淌,是那么的纯净,清新。又是那么的缠绵,温柔。此时,无须语言,音乐表达了一切!电影结束时这段音乐再次响起,是他的小号手朋友拿着破留声机坐在即将炸毁的废墟中播放的,音乐再无先前那般清澈,完美。似乎预示着钢琴师必将与音乐一齐永远消失在茫茫海上,是那样的凄凉。给观者传达了无限的哀思……

无论是经典的音乐还是其故事情节,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观看的同时我由衷的被导演与演员的音乐才华和表演本事所折服。尤其对于喜欢音乐的朋友来说,影片必须会到达引人落泪的艺术效果!因为从主人公用音乐诠释着内心的喜与悲,让我们能从中发现一种凄凉的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七

电影讲述的是地点是一艘名为“弗吉尼亚人”的船,锅炉工人见到一个放在钢琴上的白人弃婴,他就是主人公钢琴天才1900——他的名字就叫1900,二十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被捡到的天才。

他一生都在那艘船上,从未下来过,没有身份,没有了家人,似乎是飘在人间的一阵风,带着钢琴声,路过人间,惊艳过一段时光。最后船要被炸毁了,他仍然留在那里,和船一起消失。仿佛这一生并不是为了来过,而是一名使者,代表着钢琴声,来这一趟,只为展示天籁。他唯一留下的,是一个被毁掉的录制了他为一个一见倾心的女孩演奏曲的光盘,光盘原本是要送给那个女孩的,那个女孩告诉他可以去岸上找她。他一直在船上生活,一直漂泊在海上,“弗吉尼亚人”号就是他的世界,他曾穿上好看的驼色大衣,去岸上听听海的声音,从岸上看看他的大海,但他没有上岸。看着无穷尽的世界,他转身回到了船上,并从此再未想过离开。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他说音乐是无限的,但是键盘是有限的,他可以从有限的键盘看到无限的音乐,这让他安心,让他自得其乐,他过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世界是无限的,“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他说世界这个“键盘”奏出的音乐“不是给凡人奏的,是给上帝奏的。”

他的才能足以在世界任何一隅活得潇洒,他随便一首曲子都可以带来极大的财富和名誉,而他不是为了活着,他把那个光盘毁了,他说“没有我,我的音乐哪儿也不去”。

有些人把“佛吉尼亚人”号船比喻成作者眼中的世外桃源,1900不肯离开船,提现的那个时代的人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和向往。但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我很羡慕他,我很羡慕知道自己“使命”的人。有些人生下来就知道这一生的路怎么走,有些人经历跌宕,最后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关于成功,我不停地修正它于我的定义,后来,我觉得是,找的自己的使命,然后为之无怨无悔,便是成功。

有人求功名,有人求财富,有人继承然后发扬光大,追求使命的感觉如此崇高而无畏,以至于一路的艰难和困顿,诱惑和陷阱都不再。就像《穆斯林的葬礼》中去往耶路撒冷的年老的“巴巴”,一生以琢玉为生的的匠人梁亦清,看到玉就看到使命的韩子奇……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可以得知自己的使命,于是这些人,就只能平庸,于世界平庸,于一生平庸。

1900的使命,或许只是为了向世人传递天使的声音吧,他被遗弃在钢琴键盘上,他死的时候没有户口,去到天堂或许都进不了门,要问这一生做过什么,那只能是毕生都在音乐中。大海把纷扰隔开,把“佛吉尼亚人”号围成一个天堂,他就这里完成他的使命,不用上岸,不用去面对无穷尽的世界,只在这海上过完这一生,船在人在,船靠岸炸毁,人也不愿留下。

平凡如我们,没有让世人惊艳的光芒,但也是每个人都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间呀,或平凡或琐碎,又或者能温柔一寸天地。我看过有医者兢兢业业,我看过工人勤勤勉勉,我甚至被拾荒者堆满的小屋感动过,努力地活着去承接生命赋予的责任,又何尝不是在完成使命呢?

真希望足够幸运,找到能够在生命的尽头回想时,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是为你而生”的,可以无悔地完成“使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八

从那个婴儿开始,世界上多了一位没有国籍,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三无”孩子。没有人了解过他,可能爱她的“爸爸”老danny也没有,但从第一滴音乐流泻出的却是无限的美好,从一个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这个孩子的眼中看这条船,没有风浪,或常有风浪都是那一般怡人,从命名“1900”的那一天是否就是给了这孩子天赋的一刹那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听一些他抚出的音乐才能了解。

可以说,这孩子没有什么朋友,从小到大,从来到去,最好的朋友就是这个朝夕相伴的船和这位永远无法分开的朋友麦士,一个好朋友,一生的友谊,没人了解过1900,但麦士可以,麦士“喜欢”这个和蔼的孩子。其实,友谊来的总是让我们不知所措,这一切,美而幽,有着一股心的味道。麦士最能体会他的音乐,麦士也是他最愿意为其奉献出它音乐的味道的人,一对朋友,小号与钢琴一样,一样和谐的搭配,因为有了这个世界的音乐,才有了这世界上的这一段真挚的友谊。

没有比自己更伟大的人了,自己可能很卑微,但人生是不允许这种卑微的。比赛,在1900眼中对“它”总是很陌生,让爵士乐的始祖对自己进行次次的“侮辱”,可能在最终他才能展现出它的才华:一只手,两只手的天才到三只手,四只手的怪才,我们渐渐承让了这个孩子的能力,这个不会为人和感情束缚的能力,我们的语言中有对万物的挚爱,而他能把这种感情弹奏出来,一曲又一曲,激烈而强劲的音乐,每一滴音乐都伴着每一滴汗水滑过。这就是音乐的真谛:学无止境,乐无极限,要胜利只有更棒,1900就做到了:每一滴音乐的味道,就是他从小到大的味道,一个伟大的力量,一个好似曲名的“1900”

“人生的幸事就是有了你,见了你。才知道心带来的感情,每一滴音乐都是为你而来,为你而去,没有你怎会有这‘柔情似水’。我1900,是无法表达爱的孩子,船是我的家,也会是我的监狱,禁锢着自由……把包含对你的爱带入一点一滴的的音乐,我唯一的礼物,可能你不会喜欢,但这的确是我的心情,一张刻录着我音乐的模版,我的心的模版,希望带来快乐。我知道,我~爱~你,为了你,我向往陆地;为了你,我向往未来。但我没有胆量,总还是迷失了,我想在愚蠢一次,做你的海上钢琴师,但我知道,爱你是个错误……”1900就又远离了即将看到的美景!“船儿,就让你禁锢我吧!船儿……”

麦士与1900的对白是最后的诀别。乐观的孩子知道,生在哪里就要葬在哪里,这就是1900的海葬,没有一个观众却有儿时的乐感,我明白了为什么说“尽头”是下一个“开头”!音乐的曲调会飘扬,1900葬在了这里。最后一曲,爆破的声音,为他最后一次鼓掌,可能对船的依恋,可能对海的依赖,可能对音乐的痴迷让他走不了啦,让他留在这,每一滴音乐的味道,最终的终章,死亡……

从乐器店出来,百感交集的麦士缓缓前进~~理解的话语“好故事值过旧喇叭”,每一滴音乐的味道都是真情实感没有丝毫偏差,麦士与“康牌”静静的思念……1900在哪?

后记:没有人能把一生过的这么完美,友谊,对抗,爱情,死亡,流传,我知道的,他弹奏的,一个那样的孩子——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九

用了三天的时间,慢慢地静静地看《海上钢琴师》。

不断地回放,不断地思索。

在思想的过程中,悲哀的是:铺垫、衬托、人物形象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结构、主题这些词像小丑一样地在我的脑海里跳荡乱舞,我为自己的固化思维恶心。

1900是个象征,是希望?是梦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独?是决绝?是坚守?……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或者,这也叫多元解读,或者,这就是《海上钢琴师》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个人都从它那里读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音乐和心与自己对话。喜欢他说的话。他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近来天气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闲时就宅在床上看电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电,看过的多部电影中,唯有《海上钢琴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忧郁、单纯的1900个人非凡的钢琴天赋?是为了坚守精神家园而舍弃爱情的勇气?……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该片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位被命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心灵深处,影片采取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抒情的音乐,让我这个乐盲的人都感到绕梁三日,非常好听。

1900年,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被遗弃的男婴,被一个手水收养,由于不知道他的爸爸和妈妈叫什么,所以按年代给他取名叫1900,随着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长大后,在船上的乐队当钢琴手,他把这艘弗吉尼亚号船当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个船上走下去,来到船所停靠的繁华都市。他身边有个朋友吹小号的,叫麦可斯,多次劝他,“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应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陆地上去。”而1900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为此错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他不肯下船。

后来隔了多年以后,麦可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这个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还没有下船,他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个1900真的从一个角落里出来了,和他见面了,他说,“我生在这条船上,死也要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后来麦可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的看着1900和这条弗吉尼亚号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十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但这一切却在1900看到城市后都变成了幻想,他又回到船上,直到工程队用600吨炸药将巨轮炸毁,他也没上大陆一步。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我十分影响深刻。第一个镜头,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画面选择了一种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的捱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扬扬自得的伸展着栉比的高楼和烟囱。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virginian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第二个镜头:当1900与max分离时,二人拥抱时,这里用了一个十分经典的仰拍镜头,在这一刻,我看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人格的高大。1900的人格在这一刻无疑是高大的,他拥有一个对音乐十分虔诚的灵魂,他不想下船的原因几乎全部都是从自己的音乐里悟出的,所以说,用一个仰拍来突出一个虔诚的灵魂;第二层是max,他对1900的成全与尊重。自己的朋友选择了死亡,他并没有选择强行带走,而是尊重与理解,这是,仰拍镜头将这种高尚的做法表现出来;第三层,是两个人的友谊。max一直相信1900一直在船上,所以不管多少人的阻拦也执意上船,说明二人的友谊已经是另一种高度,并且,max作为1900口中的少数人,说明,max少有能懂1900的人,所以说,用一个仰拍镜头,将二人的友谊体现的十分高大。

最后一个镜头,在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音乐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尤其是这样以单音为主的简单旋律,总是显得特别的干净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1900是个天才,他从小就会弹出美妙的音符,但他又是个孤独的人,特别是在一艘巨轮上的天才,船上的旅客来来往往,1900群看到的永远都是陌生的新面孔。他们怀揣着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前往美国,再美好的音乐也会因为那一声“america”抢去关注点,只留下1900那落寞孤独的身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十一

1900——看过朱塞佩·托纳托雷这部电影后最能激起我心跳动的数字了!整部电影都象是赋予生命的海的诉说,低沉而又平静,深邃而又执著。我似乎能听到大海在呼喊:让音乐奏起来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虽然有点小资,虽然有着遗憾,但是更多的是感叹。我怕文字的表达破坏了心底的美感,一直小心不敢敲打键盘。电影中饱含的东西真的很多,可以轻松地看成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可以略感烦恼地看成是选择的深度问题,也可以读出里面关乎着人生确定与否的惆怅感。但这里我只想轻松点,说一说我喜欢的音乐问题。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这样的经历本就是一个传奇,更不用说一生中充满了诸多传奇色彩:没人教他弹琴,却没有踏上陆地半步,但能身临其境般演奏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种音乐,似乎与生俱来。

1900是孤独的。虽然幸运地找到了自己一生都钟爱的东西——音乐,可是再美的音乐都有落幕的时候。当音乐声戛然而止的时候,聚拢的人群散去了的时候,他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感。从他半夜偷偷地溜进操作室,随意翻找着电话簿上的号码,并认真拨打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想要与人交流。当然这种举动会被“自认为正常的人”认为不正常,可交流的愿望真的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

是怎样的回眸看到了一个清新的笑颜,手指灵动着跳跃,舒缓的音符肆意流淌,流淌出爱的旋律。时间把握的刚刚好,从前奏到尾音都随着女孩身影的移动而变化,那么恰如其分。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更没有一丝一毫费尽心思的做作,只是刚刚好渲染了当时的心境,用手指来表达,这音乐让时间仿佛都忘记了前行。

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有个明确的结果呢?不,只要心里曾经有爱就好。你也许会认为1900是胆小怯懦的,所谓幸福不都是要自己去全力争取的嘛?可他只傻傻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幸福只能与之擦肩而过了。但我一点都不认为这种选择有什么不妥,距离就是有一种固然的美感。在每每弹奏音乐的时候,你又怎能知道1900的心里没有在想念某个人呢?当然,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1900是纯真的。在别人意气风发地想要挥洒炫耀自己音乐才能的时候,他竟然被感动地哭了。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在很认真地聆听这段激烈的音乐,可我听到的只是跳跃的音符和张扬的琴法,那种技法我很佩服而已。

对“孤儿院”这个词的解释,让我倍感到温暖。丹尼真的是个好爸爸,宽松的爱着这个被人丢弃的孩子,并小心呵护着他。谁说孩子是孤独的,孤儿院就是收留那些没有小孩的大人的。纯真的美好永远在他的脑中。

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1900是害羞而青涩的,对着镜子一个人傻傻地练台词只为了见面说话时更得体一些,可是话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半夜偷偷地溜到三等仓,一个个身影地寻找,只是想要自己白日的勇敢也能那么率真,像小贼一样偷偷地吻了睡梦中的女孩并转身就跑。在唱片没来及送出去后,自己一个人懊恼得把唱片像掰一大块巧克力一样掰了粉碎。这个时候的1900就像个孩子。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说明,那么1900的生命就是音乐,用生命在演奏音乐,用音乐来演绎生命。虽然电影给我们呈现的似乎就是悲剧,让人心痛于1900自我率真而又略显偏执的执著所必然的结局,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才是完美的。因为尼采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命就是一个错误。”生命怎么能和音乐分开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十二

思绪太多,如乱麻在脑中纠缠,许多情节都很煽情,对于我这种一看电影就看哭的人来说,要理性客观地评价一部电影似乎是极为困难的。首先说说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我很小就在表姐的推荐下看过《乱世佳人》,对于美国怀旧的电影有一种痴迷的情怀,喜欢里面动人的音乐,喜欢里面人的服装,喜欢里面人说话的语气,喜欢英国似的强调,看到这部排在top250的电影,以及像人物传记的电影,觉得对上我的口味,果然这部电影我一口气看下来。

电影很长,遗憾的是中间1900长大的部分描述得比较粗略,但是他的身世背景也算是了解得比较清楚了。首先他从小就在船上生活成长,拥有无私自通的钢琴天赋。我每每会想如果他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还会一辈子待在船上吗?他会不会也想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呢?其中有一个父亲,他的命运可以用十分悲惨来形容,他似乎是非常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有许多的担心,但是当他看到大海,他开朗辽阔了,他可以放下一切从头再来,那是因为他已经很惨了,他为了他的女儿,他有自己要去奋斗的初衷,这是人性,人性就是为了让自己生命得以延续,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他可以走出去。

相比之下,钢琴师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去,因为他的人性没有那么强烈,其中有一段与一个黑人钢琴师决斗的片段也充分地说明他不明白竞争是什么,但是这对于黑人钢琴师是再正常不过,因为他是在另外一个环境中成长的,他懂得世俗的世界,他是具有非常贪婪和欲望的人性的。

1900缺乏人性的,但是确是非常理性的,他可以发现美的瞬间(一个女孩的美,确信他发现美的时候并不是人性的欲望在作祟),也可以记住美的音符,他对人性看得十分通透。他至始至终没有参与世俗的世界,他是一个看客,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敢走下船舷的原因,不敢走进充满着人性的世界,他害怕,他无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生存。他的出生背景,他的天赋,他的才华,他的理性使他最终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从哲学上来讲,我们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很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1900并没有虚度一生,他一生为了别人而弹奏美妙的音符,不曾觉得厌烦,他在做他最擅长的事情,一直在做,这却不是无为,而是坚持,坚韧,这也许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的精神。现今社会,技术上的革新使得我们感觉似乎是有许多的可能性,整天蝇营狗苟,把时间浪费在了钻营,投机,取巧上,这正好与无为的精神相反,甚至是乱为。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人的意志太强大使得我们不断地竞争,自私自利,使得生活总是充满苦难,世间的痛苦总是多于幸福,幸福是短暂的,痛苦却是持久的。对于幸福和痛苦的论述在这部电影中也得到充分地印证:1900似乎是超脱的,但是也有痛苦的时候,因为他突然感到了快乐(爱情的快乐),所以他体验到了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漫长的,最终一切归于平静,然后亦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叔本华也提倡,美学上的体验才是终极的快乐,这也印证了1900最终的选择:钢琴,在钢琴中体验美,体验悲伤和快乐的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十三

灰色烟雾笼罩的城市,高大阴冷的建筑,机械喧闹的轰鸣声讲述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故事。巨大的客轮弗吉尼亚号载着一批又一批为追逐利益的过客往返于大西洋间,谁也不会为谁停留。只有一个人,一生都漂浮在这艘船上,用一架钢琴,在生命的大海上抒写自己的故事。

他是个自幼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上的婴儿,是那个无数人都在做着“美国梦”的年代中的钢琴奇才。他的名字叫纪念他在这一年出生。他的一生都在大海上漂泊,从未踏上陆地,直到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沉落大海。他精湛的钢琴技艺,演奏出潜藏在这艘船上每一个过客的故事,跳跃的音符,宛若他们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复杂矛盾的思想。后来,他遇到了一生中唯一的知音——一个吹小号的未能永远地陪1900在那艘大船上,他是陆地上的人,终究要回到红尘中忙忙碌碌。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度过年年岁岁却是1900一生的宿命。

直到有一天,碧蓝的大海上,清新的海风吹起甲板上那个少女淡金色的长发,少女站在风里,他透过玻璃窗看见了她,他们的目光相遇,轻柔的音乐从他的指尖滑过。这是他看到她,为她写的曲子,娓娓道来,他与她相遇的故事——是一场充满宿命味道的相遇,是上帝不小心的安排。

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到陆地上寻找这个与他擦身而过的女孩。他穿着max送给他的新大衣,戴着黑色的礼帽,一步步缓缓走下舷梯。

然而——他停住了——在舷梯的正中停住了。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一个孤单的身影。他双眼迷茫地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世界——雾霭笼罩的城市,离群的鸟在高楼间盘旋,交错纵横的街道,永无止境地延伸,远远望不到城市的边缘……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无助,始终不能再下一个阶梯。他的脑海中做着复杂的斗争,何去何从,彷徨无措。最后他把头上的礼貌摘下,奋力扔出——他似乎在玩一个决定命运的游戏——帽子稳稳地落在了海面上——他最终要留在海上。生于海,死于海。

生命的时光对1900来说就像为少女演奏的那首曲子,舒缓,轻柔,深邃。在那金迷纸醉,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唯独他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他用八十八个琴键演奏生命的绝唱。他是一个优雅孤寂的男子,更是在大海中感悟生命,看到世间繁华苍凉的钢琴师——尽管他从未踏上陆地,他通过自己的音乐而敏锐地洞察到人生况味。我曾一直固执地认为,是那艘对于时间来说过于渺茫的船禁锢了他的思想,他从不愿踏上陆地,因为他害怕,他迷失了方向,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不是他的懦弱,而是他的觉悟太高。

在将要与船一起在大海中永远消失的时候,他对max说:琴键有始有终,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琴键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琴键,我又怎能再这样的琴键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琴键……

面对已不能用固执形容的忍着泪水走下即将引爆的破船。

带着俏皮的口吻与他诀别。那一刻,我几乎忍不住泪水——生死契阔,会和无际。我看见最后的1900缓缓抬起手,在虚无的空气中弹奏,那首喂少女而作的曲子仿佛再一次从他的指尖汨汨而过。他抬头望了望上方——

此时此刻,海面上一艘破废的轮船发出爆炸的轰鸣声……

破碎的唱片上,少女的曲子嘶哑地演奏着;古玩店里,max将要卖掉曾与他一起合奏的小号,他向店主讲述了这个故事;天堂里但愿他成为上帝的乐师,永远舞蹈在八十八个琴键上。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十四

用了三天的时间,慢慢地静静地看《海上钢琴师》。

不断地回放,不断地思索。

在思想的过程中,悲哀的是:铺垫、衬托、人物形象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结构、主题这些词像小丑一样地在我的脑海里跳荡乱舞,我为自己的固化思维恶心。

1900是个象征,是希望?是梦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独?是决绝?是坚守?……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或者,这也叫多元解读,或者,这就是《海上钢琴师》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个人都从它那里读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音乐和心与自己对话。喜欢他说的话。他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近来天气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闲时就宅在床上看电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电,看过的多部电影中,唯有《海上钢琴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忧郁、单纯的1900个人非凡的钢琴天赋?是为了坚守精神家园而舍弃爱情的勇气?……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该片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位被命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心灵深处,影片采取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抒情的音乐,让我这个乐盲的人都感到绕梁三日,非常好听。

1900年,在一艘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被遗弃的男婴,被一个手水收养,由于不知道他的爸爸和妈妈叫什么,所以按年代给他取名叫1900,随着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长大后,在船上的乐队当钢琴手,他把这艘弗吉尼亚号船当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个船上走下去,来到船所停靠的繁华都市。他身边有个朋友吹小号的,叫麦可斯,多次劝他,“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应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陆地上去。”而1900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为此错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他不肯下船。

后来隔了多年以后,麦可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这个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还没有下船,他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个1900真的从一个角落里出来了,和他见面了,他说,“我生在这条船上,死也要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后来麦可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的看着1900和这条弗吉尼亚号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00字篇十五

从那个婴儿开始,世界上多了一位没有国籍,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三无”孩子。没有人了解过他,可能爱她的“爸爸”老danny也没有,但从第一滴音乐流泻出的却是无限的美好,从一个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这个孩子的眼中看这条船,没有风浪,或常有风浪都是那一般怡人,从命名“1900”的那一天是否就是给了这孩子天赋的一刹那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听一些他抚出的音乐才能了解。

可以说,这孩子没有什么朋友,从小到大,从来到去,最好的朋友就是这个朝夕相伴的船和这位永远无法分开的朋友麦士,一个好朋友,一生的友谊,没人了解过1900,但麦士可以,麦士“喜欢”这个和蔼的孩子。其实,友谊来的总是让我们不知所措,这一切,美而幽,有着一股心的味道。麦士最能体会他的音乐,麦士也是他最愿意为其奉献出它音乐的味道的人,一对朋友,小号与钢琴一样,一样和谐的搭配,因为有了这个世界的音乐,才有了这世界上的这一段真挚的友谊。

没有比自己更伟大的人了,自己可能很卑微,但人生是不允许这种卑微的。比赛,在1900眼中对“它”总是很陌生,让爵士乐的始祖对自己进行次次的“侮辱”,可能在最终他才能展现出它的才华:一只手,两只手的天才到三只手,四只手的怪才,我们渐渐承让了这个孩子的能力,这个不会为人和感情束缚的能力,我们的语言中有对万物的挚爱,而他能把这种感情弹奏出来,一曲又一曲,激烈而强劲的音乐,每一滴音乐都伴着每一滴汗水滑过。这就是音乐的真谛:学无止境,乐无极限,要胜利只有更棒,1900就做到了:每一滴音乐的味道,就是他从小到大的味道,一个伟大的力量,一个好似曲名的“1900”

“人生的幸事就是有了你,见了你。才知道心带来的感情,每一滴音乐都是为你而来,为你而去,没有你怎会有这‘柔情似水’。我1900,是无法表达爱的孩子,船是我的家,也会是我的监狱,禁锢着自由……把包含对你的爱带入一点一滴的的音乐,我唯一的礼物,可能你不会喜欢,但这的确是我的心情,一张刻录着我音乐的模版,我的心的模版,希望带来快乐。我知道,我~爱~你,为了你,我向往陆地;为了你,我向往未来。但我没有胆量,总还是迷失了,我想在愚蠢一次,做你的海上钢琴师,但我知道,爱你是个错误……”1900就又远离了即将看到的美景!“船儿,就让你禁锢我吧!船儿……”

麦士与1900的对白是最后的诀别。乐观的孩子知道,生在哪里就要葬在哪里,这就是1900的海葬,没有一个观众却有儿时的乐感,我明白了为什么说“尽头”是下一个“开头”!音乐的曲调会飘扬,1900葬在了这里。最后一曲,爆破的声音,为他最后一次鼓掌,可能对船的依恋,可能对海的依赖,可能对音乐的痴迷让他走不了啦,让他留在这,每一滴音乐的味道,最终的终章,死亡……

从乐器店出来,百感交集的麦士缓缓前进~~理解的话语“好故事值过旧喇叭”,每一滴音乐的味道都是真情实感没有丝毫偏差,麦士与“康牌”静静的思念……1900在哪?

后记:没有人能把一生过的这么完美,友谊,对抗,爱情,死亡,流传,我知道的,他弹奏的,一个那样的孩子——海上钢琴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