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1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2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因为永王李磷的案子被流放到夜郎一带,当时李白正走到白帝城,传来了**大赦的消息,李白被免罪**,李白非常开心,立刻乘船从白帝城回到江陵。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流放时听到赦免的消息后,返回江陵的路途中所写。第一句,用彩云间的白帝城形象的写出了白帝城地势之高,好像耸入云端,暗示后文水流之快的原因。第二句用“千”和“一”这两个数字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后两句写长江*的景色,猿声不断,小船也越过一座又一座山。最后一句也用对比写行船之快,也突出诗人轻快兴奋的心情。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阅读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1)

——《早发白帝城》的赏析3篇

《早发白帝城》的赏析1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 显示全部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早发白帝城》的赏析2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早发白帝城》的赏析3

  【原文】: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⑸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⑹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⑺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翻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阅读训练】: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1.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参***】

  1. 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李白因得罪朝廷被流放,在走到四川省境内的白帝城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赦免。这首诗就是他从白帝城乘船返回江陵的路上写的。曙光初现,朝霞满天,巍巍白帝城屹立在彩云之中,我们的诗人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船回乡了。

  小船顺流东下,浩荡的江流推送着松快的行舟,那船只,就像乘奔马,驾长风,飞速前进。*的青山一对对扑面而来,一排排往后退去。三峡的猿啼声,声声相接,不绝于耳。不知不觉间已越过了万重山岭,千里水程,来到了江陵城下。

  这时,夕阳刚刚收尽它的余辉,苍茫暮色,从天边渐渐推移过来,青山、绿水、孤帆、古城都变得模糊了,只有诗人的心情还像朝辞白帝城时一样轻松。于是,他提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轻捷明快的诗篇。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2)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菁选2篇)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辞、陵”等8个生字,会写“帝、朝”等5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重、朝”。

  2.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诗的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

  3.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写下过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我们在一、二年级时曾经学过他的好几首诗,他被人们成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么?(生回答)

  对,他就是李白。

  你们会背他的那首诗呢?想不想背给大家听呢?

  (配上古筝的音乐)

  【设计意图】从本诗的作者导入新课,不仅对诗人李白作了介绍,而且给学生以展示的*台。和着优雅的古筝,学生吟诵着李白的诗歌,如《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早发白帝城》。这些诗歌有的在前三册语文书的“语文天地”中出现过,同学们已经会背诵,有的在学前班学过,所以同学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展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背古诗、学习古诗的氛围。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辞、陵、猿、帝、朝、岸、啼、舟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让学生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采用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字音。

  3.检查。

  同桌互相考查。

  教师抽查。

  4.重点强调多音字“还”。

  同学说出两种读音并组词。

  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我把书还()给了**。

  花园里有***花,白色的花,还()有粉色的花。

  【设计意图】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学词

  1.早:早上发:出发

  2.朝:早上辞:辞别

  (三)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学生用手在空中和老师一起写字。

  2.学生描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画顺序。

  3.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拨:啼、舟。

  5.教师点评展示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增强学生规范书写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熟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

  1.学生出声**朗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准确的字句要能指出来。(正确评价他人)

  【设计意图】在其他同学读诗时,每个人都要有任务,调动每个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共同交流

  1.师:这首诗歌是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接朝廷赦免后写的,大家体会一下李白当时的心情,对学习这首诗歌会很有帮助。

  2.生:从诗歌中我能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很高兴,他想早点回到亲人的身边。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由诗句从而体会作者的急于回到亲人身边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

  (三)展示收获

  1.生:我发现这首诗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主要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中,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2.生:从诗歌中我能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很高兴,“*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表现的最明显。

  【设计意图】给同学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表达能力很有好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用四步法学习古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学习本课的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老师要听写生字。

  2.同桌互相批改,发现有错别字要**他(她)改正过来,并在写三遍。

  3.老师指名读诗歌。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二、专项训练——用四步法学习古诗

  (一)交代学习方法

  1.今天我要交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四步法。

  2.什么是“四步法”呢?一是熟读古诗;二是理解诗意;三是想象意境;四是练习背诵。

  (二)学生按照“四步法”开始学习诗句

  1.老师指名读古诗,检查发音

  ①强调字音:朝(zhāo)发(fā)间(jiān)还(huán)重(chóng)

  2.同桌互相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老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们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师点拨

  1.指名读,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画节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念和方法。

  (四)拓展应用

  1.出示古诗《华山》,结合“四步法”自学。

  2.总结、填空。

  ①今天我们用“四步法”学习古诗,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掌握这种方法来学习更多的古诗。

  ②填空: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所写,通过从(白帝城)到(江陵)途中行船的(轻快)及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往老师总是教会学生很多知识,好像学生也学到了,但他们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总结出来。所以特设计本环节,让孩子们多总结所学,虽说可能现在还谈不上有多好,但相信坚持的力量。

  三、展示检测

  1.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句子,一种方法。)

  2.生谈自己的收获。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3、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3、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今天的语文课,咱们要开展一个“闯关争星”的活动。有信心得到许多“星”吗?

  2、小朋友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张贴李白头像)

  3、你们一定知道许多他的古诗,谁愿意背给李白听一听?(播放古筝音乐)学生展示古诗背诵,互相评议。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1、小朋友们背得真棒!(得到第一颗“星”)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李白写的诗。

  2、(板书课题)这是一首很有名的古诗。(齐读课题)

  3、音读得真准!课题中有个地名,能找出来吗?还有个多音字?(给“发”字作个记号,并引导学生组词:出发)

  4、那么,课题“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5、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张贴图片)

  6、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

  (板书:江陵,学习“陵”字:注音、说记法、书空)

  7、途中要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张贴图片),一路上,他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8、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呢?学生说一说。(板书:读——讲——读)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己试着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划下来,可以请教同桌,可以问问拼音朋友,也可以问老师。如果,会读下来了,读给同桌听一听。

  2、谁愿意让大伙欣赏一下你美妙的读书声呢?(指名朗读,评议)

  3、还有谁想读一读?(全班齐读古诗)

  4、都把课文读下来了,现在我们来争第二颗“星”,读准字词。

  5、(出示字卡:帝、辞、陵、猿、啼、舟)请位同学当当小老师(一生带读,其余跟读)。咱们来开“大火车”(整排轮流读字卡)。

  6、发现了一些比较难记的字了吧!与同桌讨论一下:如何记住它们。

  汇报(重点区分:帝——啼)

  7、厉害!有这么多的识字方法!那在这首古诗中,你还觉得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来给小朋友们提个醒吧!

  (板书:朝、还、重,①说说各自不同的读音,②重点给“还”字组词)

  8、真棒,这颗“星”归你们了!

  四、再读古诗,体会情感。

  1、这第三颗星可不好得,它要求同学们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边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

  2、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刚才的.读诗收获。

  3、反馈:①你读懂了哪一句,说给大家听一听,其余的同学可以给他补充或帮助。②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请提出来。(学生互相解决问题,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

  4、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很了不起,自己通过阅读理解了诗句的意思,送给你们第三颗“星”。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诗人清晨时离开云霞笼罩的白帝城,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只用了一天时间;当*的猿猴啼叫不停时,轻快的小船早已越过了万重高山。

  5、你们知道大诗人李白是怎么写这首诗的吗?(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信息,教师简介背景:李白五十几岁时曾在永王李粲的手下做事。后来,永王李粲夺皇位,被**,李白也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白帝城这个地方,突然接到**赦免他无罪的命令,他随即乘船回到江陵。)

  你们想想,当时李白的心情会怎样?(板书:喜悦)

  6、小结:重获**的诗人心情无比愉快,他已顾不得描写*的山光水色了。在这愉快心情的映衬下,江水流得特别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达了;小船也显得特别轻快,在猿猴的叫声中,越过了万重高山。

  7、来,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试着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愉快心情。(学生**朗读)

  8、指名读,评议。

  9、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诗人愉快的心情吧!(播放音乐)背诵。

  五、拓展延伸,背诗比赛。

  搜集、背诵唐诗,开展“唐诗”交流会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3)

——早发白帝城翻译赏析

早发白帝城翻译赏析1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4)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3篇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发”“朝”“重”“还”的读音。

  2、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

  教学难点:

  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他就是李白(出示CAI课件李白画像),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

  师:(出示CAI课件李白简介)是的,李白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人们又美称他为“诗仙”。你们会背他的诗吗?谁能美美的背给大家听一听?(配优美的古筝曲)

  师:(鼓掌)真棒!今天我们再来学*白的一首诗,看谁能很快记住?

  师:在学习前,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李白的故事,请仔细听:师讲故事。一边讲,一边出示CAI课件展示江陵和白帝城地理位置的地图、山峡风光。

  生:齐读课题,初步解读课题。

  (二):出示课文,读准字音。

  师:让我们一起来静静的欣赏这首诗(CAI课件播放带着配乐的朗诵)

  师:再听一次,注意听清字音。

  师:请把书翻到47页,自己读,注意生字读音。(生**读,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同学要注意听,是否读正确了。

  师:不错,谁还愿来正确的朗读?

  (一生读,互动评价,全体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在走进课文之前,生字宝宝要考察你们。(出示CAI课件生字部分)

  ①点击课文中生字(抽生读);②单独提出生字,开火车读;③生字放入课文,赛读诗句。

  师:这首诗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读准它的读音吗?

  生:找出多音字“发”“朝”“还”“重”,读准读音(师相机在课文中标出读音)

  生:齐读古诗。

  (三)、深读课文,感悟意境。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克服了生字难关,也能流利地诵读古诗,我们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应该走进诗句,了解诗意,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词标示出来,尝试自己解决。

  生:边读边议,同时运用字典查找字义,同桌互助。(师巡视,随机点拨)

  师生释疑,扫除字词障碍:

  师江陵,是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教师边介绍边点击CAI地图课件,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

  学生汇报,顺序由学生汇报顺序调整。

  生1:我说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我们读懂了“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别了白帝城,看见了彩云。

  生2:书中还用了一个比喻句,高得插入彩云间的白帝城。

  师:补充得真好,让我们来看一看白帝城的真实图像?(CAI课件出示白帝城真实图片)

  生:哇,真高!

  生3:我认为这里还能看出李白非常高兴。

  师:能谈谈为什么吗?

  生:我来说:因为当他接到自己无罪可以获得**的消息时,心里很高兴。

  师:那你就用这种高兴的心情去读一读这句诗,好吗?(生读,评议。)

  师:我听出他读这句诗时真高兴。看来,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溶入到读中,是朗读的好办法。

  师:你们也来试试。

  (生**练读,齐读)

  师:还有其它的句子吗?

  生1:我们读懂了“*猿声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时,听见*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别快。

  生2:我认为白帝城到江陵城是顺水行舟,(师随即电击地图)白帝城还很高,水流得很快,船行驶特别特别的快,他眼前看不清*的景物,耳边只传来猿猴不停的叫声。(CAI课件出示山峡风景,猿猴图,听猿猴凄惨的叫声)

  师:看了山峡美景,听了猿猴的叫声,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李白会家的心情太急切了,连这么美的风景都没有心情欣赏。

  生2:他真是喜出望外,猿猴的声音太悲凉了,他的心情都没有受到影响。

  师:你已经读懂诗人了,这里,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衬托自己的心情,真不愧为“诗仙”!所以书中下一句便写出“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你们谁谈谈?

  生:船行得非常快,好像一眨眼就过了许多座山。

  师:这里李白运用了什么手法?(夸张)。

  师:这首诗中还有这样的写法吗?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指很远的路,

  师: “万重山”和“千里”确实不是实际的数目,是夸张的写法。万重山是指很多座山,千里是指很远的路,在李白的诗中常用到了这种写法,谁能举例说说?

  生1:在《秋浦歌》中有: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生2:《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师:同学们的诗词积累真丰富,是的,这种夸张的浪漫**手法在李白的诗中常常出现,这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飞快行驶的小船,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自己体会练读)

  师:对这两句诗还有不同感受的吗?

  生:我认为这两句诗还能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兴。

  师:你从那儿看出的?

  师:诗中有这样一个词“轻舟”,可不可以把它换成“小舟”,(不能)能说说理由吗?你觉得哪个更好?(生思索)每个同学在小组里说说,大家交流一下。

  生:不行,“小舟”只能**作者坐了一只小船,不能说明作者的心情。而“轻舟”说明作者的心情很轻松。

  生:我还觉得李白由于心情轻松,小船行驶也很轻快,所以不能换“小舟。”

  师:是的,轻舟比小舟更能表明作者的心情是……?

  生:轻松。

  生:高兴。

  生:欣喜若狂。

  生:兴高采烈……

  师:那我们就把这种感受溶入到这两句诗。(学生**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

  师:还读懂了别的诗句吗?

  生1:我认为“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李白从白帝城出发,一天就回到了江陵城。(CAI 课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势图)

  师:这么远的路,真能一天就到吗?

  生2:不能,虽然顺水,我认为小船还是没有那么快的速度,况且,还得注意安全。

  师:体会得真好,那这就是作者的——

  生:希望。

  师:是啊!这个“还”就是(生接着说:回家,返回的意思)。

  师:这里还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生:着急。

  生:急切。

  师:是的,这里不止能体会出李白高兴的心情,还能体会到急切的心情,谁愿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

  (抽生读、小组读)

  师:读的真好,你们已经走进课文,和诗人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这也是学习古诗,读好古诗的好方法。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含义。

  (生**说,抽生说)

  师:伴着优美的乐曲,带着自己所体会到的感受,有感情的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谁能伴着乐曲美美的吟诵这首诗?

  生:感情读。

  生:评价。

  师:这么美的诗,还想读吗?(想)你们再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生:**诵读,个别读,赛读,背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是诗的**,唐诗是*诗歌艺术的瑰宝,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课下同学们再收集几首有关李白的诗,或者唐诗,可以自己查阅资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我们来开个“唐诗交流会”,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吗?

  四、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夸张)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高兴

  *猿声啼不住, 着急

  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交流资料读古诗学习生字CAI课件:李白画像简介

  听故事 自主学习CAI课件:地图、山峡风光

  解读课题师生释疑

  汇报交流

  说意境读背古诗CAI课件:白帝城

  体会情感拓展延伸CAI课件:山峡美景、猿猴叫声

  感情读结束CAI课件:地图

  CAI课件:古筝曲

  五、教学反思:

  (一)以旧知导入,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

  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学生对课文本身感兴趣才愿意学,才有可能学好。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中我以学生旧积累的知识入手调动了学生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以词的理解带动对诗歌的体会很快地启迪了学生的思路,成功构建了交流时畅快讨论、这样“以境促思,以思促说”为学生顺利进行交流而架桥铺路。

  (二)打破常规,**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激发学生情感,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营造了一系列情景如,课前深情并茂的故事引入,课文范读,精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意境,重视了群体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同时,我还充分利用环境,把课内延伸到课外,如收集李白的诗歌,举办“唐诗交流会”等等。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五)CAI课件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CAI课件可以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象和声音,其声象的一体,动静的结合,文字的闪烁和色彩的改变等,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受信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刺激,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积极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本堂课是古诗教学,一直以来,古诗教学是令老师深畏,令学生乏味的。我结合学情,为使课堂生动,学生学得轻松,我大量运用了CAI课件。如课件展示李白图像、地图、三峡美景、猿猴图像叫声、优美的音乐等,无不吸引着学生,调动了学生情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同时,CAI课件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果,只靠用语言描述:白帝城是怎样的高、三峡风景是怎样的美,猿猴叫声是如何凄惨,小舟是如何轻快……学生是无论怎样也感受不到的,那又怎样感悟诗的意境,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呢?本堂课CAI课件的运用,无疑是一块跳板,带领学生轻松走进文本,感悟作者的心声。对教学重难点起了铺垫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我在教学中努力运用各种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注重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尽力改变传统学习古诗的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个性,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提高素养。当然,这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早发白帝城》是小学语文第七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能够大致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行船途中的喜悦心情。

  3、能够熟练地背诵古诗。本课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能够大致地理解全诗的含义,体会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喜悦之情。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

  1、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我强调的是学生直接体验,强调知识的获得、真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际的操作。我想:学生只有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真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两种策略方法:

  〈一〉自主合作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古诗更是如此。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逐字的为学生解释,再把字意串起来,然后就是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古诗的意思。这样的教学完全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古诗教学中,我将利用多**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易于反馈性等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联系自己对古诗已有的认知水*,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古诗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情感,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古诗的兴趣。

  三、说学法

  我采用的是“探索研究式”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评价。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各小组的交流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1、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李白所写古诗)

  学生已经会背了许多首古诗,所以教师的激趣会引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吟诵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外自学、课内展示的`舞台。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吟诵中,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兴趣盎然的开头,使新诗的学***了一半。这一环节既是积累,也是激趣。

  2、指导方法——主动学习古诗

  这一大环节中包含着三个环环相扣的小环节:

  (1)出示多**课件,将学生实行随机分组学习。

  ①识字教学,分散识字难点,提高识字效率,扫清诵读古诗的语音障碍。

  ②通过主动学习,理解整首诗的重点字词,初步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早发白帝城》说课稿 相关内容:《月亮湾》情景教学案例《找春天》教学设计《孔繁森》说课稿(第二课时)《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册识字5第一课时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我为你骄傲第二教时课堂实录培养良好的学**惯(三)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③通过欣赏古诗诵读,了解诗作背景,边读边看边想象,把各自的理解议一议,以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

  (2)课堂演练,反复诵读,体会诗意,升华情感。

  ①各组把本组成员所得到的体会都择要发表,可以是字词使用,情感的激荡等等。展开竞赛,看看哪一组的说法最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②表演诵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升华情感。

  3、拓展延伸——课外背诵古诗

  搜集、背诵唐诗,开一次“唐诗”交流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2年级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而课本上提供给学生的肯定不够,所以要调动学生课下自学古诗。这一活动将课内知识有效地拓展到课外,不仅调动了学生课下自学古诗的积极性,而且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3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唐诗《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本课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材在单元主题中的拐杖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以学定教说目标

  二年级儿童在学前班就已接触古诗和儿歌,加上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情,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朝、辞、彩……”等7个生字,渗透性识字9个,掌握多音字“还”,辨认多音字“朝、重”,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在过程与方法上,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义,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注重从课内学习到课外延伸,整合学习《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等诗。在情感价值观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根据儿童认知水*来理解诗意;难点是通过诗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喜悦欢快的心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三、整合资源说策略

  一是情境再现策略。主要通过CAI课件,图文对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是以读促悟策略。在教学中,实行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导读,使学生读中感悟,把文本中“轻舟疾飞”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脑中的图视,从而体会作者欢快愉悦的情感。

  三是激励评价策略。由于年龄较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能是肤浅的、幼稚的、困难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探究,力争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的体验。

  四是尝试成功策略。在教学中,实行半扶半放,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学相关诗歌,这样把教与学,学与行紧密联系,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分二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是学习、理解欣赏本诗。第二课时是运用学习经验,自学《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四、多向互动说流程

  依据课堂教学灵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解诗题知诗人;2、自主合作读诗句明诗意;3、品读揣摩入诗境悟诗情;4、实践拓展促内化求迁移。

  (一)、创设情境解诗题知诗人

  课始,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唐诗吗?你们都读过哪些唐诗?(让学生试着背一背)这些诗你们是从哪学的呢?[意在了解学生课内外古诗学习情况],是啊,咱们*是诗的**,唐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异的光芒。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采摘一颗古诗明珠,就是大诗人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大家愿意吗?接着出示课件:朝霞、薄雾、江水、青山、白帝城,最后定格“白帝城”。老师相机板书课题——早发白帝城。板书时让学生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帝”字。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白帝城在哪儿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介绍白帝城的传说及地理位置:白帝城——在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山上,东汉时公孙述隐居在此。相传他曾见过家门前的那口井内有白龙跃出,因此把自己称为白帝,把山称为白帝山,把城称为白帝城。你们知道李白为什么到白帝城去吗?[让学生谈一谈,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相机点拨。]唐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被发配流放,去贵州夜郎县。那儿可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李白去了,说不定会客死他乡,再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所以,这一路上李白都沮丧苦闷,茶饭不思。走着走着,来到白帝城,一骑飞马来报,**赦免李白无罪**。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李白就像出笼的小鸟,无比喜悦,早晨乘着船从白帝城出发,一天就回到了我们湖北的江陵。这首诗就是他在返回的途中写的。(老师介绍完后,和学生一起读诗题)。读准“帝”、“城”的读音。

  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诗题、知诗人,同时教师依学定教,以讲故事的形式相机交代背景,为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全诗作了铺垫。

  (二)、自主合作读诗句,明诗意

  当学生对诗题,诗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学生自主读诗,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第一步 教方法,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

  3、想想诗人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4、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

  这里,学生既可按纲自学,也可用自己的方法自学。

  第二步 检查识字情况(通过摘星星、开火车等活动)检查识字情况,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指导识字中,重点强调“还、朝、重”这几个多音字及“彩”的读法,并让学生记住“啼、猿、辞”的结构。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5)

——《早发白帝城》诗词鉴赏3篇

《早发白帝城》诗词鉴赏1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早发白帝城》诗词鉴赏2

  《早发白帝城》

  唐朝: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古诗简介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早发白帝城》翻译/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早发白帝城》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早发白帝城》赏析/鉴赏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早发白帝城》文学鉴赏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早发白帝城》名人鉴赏

  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丁龙友评价:“此是神来之调。”

  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

  这首诗的名句是“*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学者认为,“*猿声啼不住”是隐喻李亨兄弟相残。

  《早发白帝城》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当时属唐朝**,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早发白帝城》诗词鉴赏3

  《早发白帝城》原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翻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早发白帝城》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早发白帝城》赏析

  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受永王李璘案的牵连,被流放夜郎,行到白帝城遇赦,随后他乘船下江陵,在去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写诗人在早晨,从彩云缭绕的白帝城离开。“彩云间”三字,既体现了白帝城的地势高,同时也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愉快舒畅的心情。

  正因为白帝城地势非常高,所以,江水落差大,诗人乘舟而下,速度非常快,所以有“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说。这里“千里”空间之远和“一日”时间之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行程之快,快捷无阻地行舟江上,加上诗人遇赦,可想而知,诗人行舟江上当是备感神清气爽。“还 ”也暗含了诗人归心似箭,心情舒畅之感。

  接着诗人写到了在行舟的情景,“*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在江中不断地听见*的猿猴啼叫声,不知不觉间轻快的小舟已经驶过了万重山。这里“啼不住”表明*辕啼不断,但是,如果船行缓慢,辕啼声应该是悠长的,那么,这里猿啼不断就侧面衬托了行舟的速度之快。一个“轻”字,不仅表现的是船行轻快,也体现了诗人历尽艰辛,现在前途开阔的畅快心情。

  这首七绝诗风格轻松明快,清新俊朗,充满动感,流畅飘逸。感情饱满充沛,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历尽艰辛后的轻松快感。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唐代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 (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西南约10公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还有一说是绵州昌隆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6)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 (菁选3篇)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1

  刘备将死之际,传位刘禅,并令其拜诸葛亮为相父,严告刘禅对诸葛亮要“以父事之”。感激莫名的孔明又收到**圣训,大志为你的才能极高于曹丕,**能辅则辅,非常之时,你也可自取。

  ****,刘备留下了感人至深的遗训,诸葛孔明流下了及其诚恳的眼泪。他知道,他即将登上**的顶峰,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青史留名,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辜负**对他的信任,知遇之恩。

  孔明所受的恩惠于后世中绝无仅有,于是他成了后来无数怀才不遇,抑或自以为怀才不遇仕人的仰慕对象。他们以为自己有与诸葛亮一样的才华,智谋,只是生不逢时,遇不见刘备一样的明主而已。

  于是,可以对白帝城托孤做一个极为公正的评价。

  刘备在世时,孔明勤恳忠勇,毫无反心,忠心耿耿。身为主公的刘备自然明白这一点,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死之后,孔明依旧如此。然而受大势所趋,刘备不得不痛苦的做出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他赌了诸葛亮,抵押是自己几十年创立的基业,期望赢的时一统*于刘氏,诸葛孔明忠心永久长存。他害怕的是输,一输不仅***遥不可及,就刘氏江山一隅也归于外人之手。于是,为了增大自己赢的概率,刘备做尽收买人心之事,即出现了托孤极尽感人的一幕。从这种意义上讲,刘备是一个优异的心理学家。

  刘备死后,蜀地最高**者俨然诸葛亮,他**了刘禅,**了李严,打击**,又穷兵黩武,六出祁山,不仅未***,反而加速了蜀亡的时间的到来,从这一点讲刘备输了;但诸葛亮始终未越雷池一步,未有自取之心,并且几十年任劳任怨,育后主,携人才,勤于政务,从这一点讲赢了。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结局,没有刘备预想的好,也没有刘备预想的坏。

  所以说,在托孤时,刘备愈动情,愈能说明刘备愈不信任诸葛亮,愈能说明刘备越无奈。可能人永远无法完全信任一个人。这一点,刘备懂,孔明也懂。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2

  曾经有一位作家对外国朋友说,*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三峡。的确,三峡有数不胜数的的景点,很值得一去,三峡工程更是举世闻名,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它也留下了些许遗憾:它使三峡水位上升,淹没了许多名胜。作为三峡的起点,白帝城却依然挺立,充当着三峡的门户。

  初闻白帝城,是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给我描绘了一个被彩云环绕,祥和而又美丽的.白帝城,后来学了历史,刘备白帝托孤的故事给白帝城带来了悲凉的气氛,欢快的乐曲被打断了。我还很有些怪刘备,而事实上,刘备要比李白早的多。

  之后不久,我就亲眼见到了真实的白帝城,那原本只存在于我想象中的遥远的影像。由于航船的时间,我只能赶在天黑时下船。夜游白帝城,听起来也不错。带着畅游三峡前欢快激动的心情,我踏**这片土地。

  盛夏炎热的空气在晚上仍有余威,黑暗的天色也带来诸多不便,当我拖着疲惫的双腿和一身汗水凳上山顶,原本欢快的心情已所剩无几。顿住脚步,整理一下心情,踏进了庄严的殿宇。一群游客正在听导游讲述白帝托孤的故事,绕过他们,竞自去参观。

  正殿里,一群塑像给大殿蒙**凄凉的色彩:刘备半躺在病榻上,苍凉而无奈,面前是智名远扬的孔明,但已找不到往日的潇洒,满面戚容,悲痛不已。旁边是只会哭泣的继承者。逼真的雕塑仿佛让人看到当时的画面:临死的刘备正在向一直倚重的臣子交待遗嘱,孔明痛心的看着主公的渐渐离去,然而更让他痛心是刘备的一段话:如果**可立,就请尽心扶持,如果不行,就请自立。这话对忠心耿耿的孔明是多么大的打击和讽刺。良禽择木而栖,刘备是他选择的“良木”,尽心辅佐,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功高震主,功劳和才智都易于引起猜忌,他是忠心,然而刘备仍不放心。也就因为刘备的这句话,孔明只能尽自己的全力去扶持那扶步起来*,直至心力交瘁,病死五丈原。也许他曾想过归隐,然而刘备的话阻住了他,他别无选择。

  沉重的感觉向我**,我离了这里,去看其它的建筑。然而,到处都是金戈铁马,将军谋士,空气里充斥着阴谋,算计,悲伤和**的气息。

  终于在一面墙上发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原想它会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气氛,却不由得想起诗的写作背景,无罪的李白被发配流放,虽然碰巧得释,但欢快的节奏难以掩盖一切。

  不由深吸一口气,走到山边,向远处望去。夜色中一切都显的朦胧。但依然感觉得到长江在滚滚的向前奔流,就向*从未停止,刚才的一切都有些模糊,站在白帝城上,却没有真实的感觉,历史在我们之间形成遥远的距离。

  现在,水位的升涨使山路淹默,上山的路变的十分短,我们离白帝城近了很多,但不知历史是否能收回它所铺设的长道。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这!

  白帝城是长江三峡的一处胜景,吸引着很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这次的我有幸和龙宝教委**的旅游团到三峡观光,来到白帝城,心情无比兴奋。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草堂河口,坐落在名为白帝山的紫色丘岭上。天空虽然下着牛毛细雨,可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好心情。抬头仰望,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丛中,隐约看到白帝城一角,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美妙。

  来到白帝城正门前,扑入眼帘的是三个醒目的大字“白帝庙”,这三个字刚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名人所书。进了正门,便来到了“托孤堂”,这里讲述了一个三国故事“刘备托孤”。瞧!托孤堂正前方,一位面色苍白,卧床不起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备,旁边站着才智过人的诸葛亮,手持羽毛扇笔直地站立着,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刘备的儿子,这是刘备在死前下遗嘱,拜托诸葛亮照顾好两个儿子。托孤堂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雕塑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我们又来到东碑林前。一个个石碑上刻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等各种字体,每一种字体都各自的特点,漂亮极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名的“凤凰碑”和“竹叶碑”。凤凰碑高175厘米,宽96厘米,碑面乌黑锃亮,光滑如镜。此碑精华美丽,堪称瑰宝。凤凰碑又称“三王碑”,因为此刻碑上有树中之王―梧桐;花中之王―牡丹;鸟中之王―凤凰,所以称“三王碑”。粗看竹叶碑,碑面上是三株翠竹,竹叶疏朗。细看原来那竹叶巧妙地组成了一首五言诗“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经久不调零”。此刻碑达到了字画相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此作者构思与众不同,风格真是独特呀!使我不由得产生对古人聪明才智和精美书法的敬佩之情。

  白帝城还有一个幽静、典雅的后花园。后花园中有一个荷花塘,池水清澈透底,水面浮着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的水珠,晶莹透亮,在碧绿盘上悠闲的玩耍,令人赏欣悦目。这儿还有几棵大榕树呢!树冠上,常年呈黑绿色。它的主干和枝条上有许多皮孔,长出许多气孔根垂直生长。直垂到地上,抓土固牢,就这样“干生枝,枝生干”。久而久之,便分不清谁是主干了。好奇妙啊!

  白帝城的景观果真是名不虚传啊!希望它保存着祖国悠久的文化遗产,宏扬光大!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7)

——李白诗歌中的“大鹏”意象 (菁选2篇)

李白诗歌中的“大鹏”意象1

  一、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李白一生中重要的活动都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进行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社会环境太**乐,使得李白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这一时期,“大鹏”是诗人旷达乐观,豪迈飘逸气概的完美体现。

  鲜衣怒马,年少轻狂,求仕不得,挥笔写下著名的《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 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 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 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 羾阊阂之峥嵘。簸鸿蒙, 扇雷霆。斗转而天动, 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 雄无所争。”[1] 自比为大鹏的李白此时壮志凌胸,就算遭遇了求仕的不顺也依旧豪放不羁。作为才子的李白,身处盛唐,希望能建功立业,辅佐明主,“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此时的李白就如同他诗中所写的大鹏一样,斗志昂扬,豪情万丈。

  在李白的诗歌中,大鹏鸟这个意象始终存在。大鹏高大健美,充满力量感,象征着李白的昂扬斗志和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寄寓了李白对于仕途的憧憬和他的**抱负。“大鹏”这个意象起源于庄子的《***》。“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借助“大鹏”这一意象,表达了他的人生境界和理想追求。因此在《***》中,“大鹏”不仅**了远大的志向,还**了对绝对的个性**的追求。而唐**道教之风盛行,崇尚**洒脱,遗世**更为文人所追捧效仿。道家尤其继承庄子遗世**的思想, 追求绝对**、蔑视世间万物的傲然态度, 与李白的处世态度惊人地相似。因此, 庄子笔下出现的大鹏意象, 自然成为李白经常描写的寄性之物,是其诗作中重要的精神象征之一。

  在李白的早期作品中,“大鹏”更多的是寄寓了青年李白对于建功立业、不受世俗羁绊的强烈渴望。“北冥有巨鱼, 身长数干里, 仰喷三山雪, 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 悼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 九万方未已。”[3]气势雄浑,想象瑰丽奇伟,给人以狂放洒脱的强烈印象,突显出诗人卓绝的理想和高洁的志向,是盛唐时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的绝佳体现。怀有大丈夫必有于四方之志的宏伟志向的李白, 在这样的气息席卷之下, 常常在诗篇中展现这种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借以抒发乘风破浪、直击梦想的豪情壮志, 这正是那个时代旺盛生命力和浓烈豪情的展现。以大鹏作比,正是他此时心怀壮志,豪情激荡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对实现个人理想的自信与执着。

  年轻气盛,裘马轻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将大鹏视为自己的化身, 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豪情壮志赋予大鹏, 对振翅高飞的大鹏倾注了无限的热情, 尤显其飘逸不群之态。他笔下的大鹏汲取了庄子傲视世俗、追求**的精神,赋予了大鹏新的思想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精神的追求、豪迈个性的**。大鹏这一意象无疑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

  盛唐时期的文人普遍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青年时期的李白也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不过他对功业的追求不是为了获取富贵,而是为了显示“安社稷”、“济苍生”的才能。《大鹏赋》等诗更是表达了他的宏伟抱负与不服输的昂昂斗志。

  二、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在中期,“大鹏”是诗人耿介高洁、孤直叛逆性格的体现。在经历诸多困难挫折之后,此时的李白,在早期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中已经有了更多的不屈、叛逆的心态。在谒见渝州刺史李邕之后,他写下《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以振翅高飞的大鹏自喻,不与世俗合流、不与污浊同列的思想在这首诗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在困境中奋起,不服输不放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中站起。

  经历了壮年丧妻,满怀对家人的愧疚的李白,此时的金门传召,使他终于时来运转,担任翰林供奉一职。由于他天性狂放傲岸,不作媚世俗态,遭到嫉妒者的谗言中伤,所以他始终没能担任要职。任职期间,李白还发现了朝廷内部昏暗的一面,对此感到厌恶和无奈。“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不到两年,他就**玄宗请求还山,在朝廷上求出路的希望也因此而破灭了。之后李白纵情游乐于山水之中,但也时时为归隐和入仕的矛盾所困扰。对现实**的失望使他想远离**,但对自己才能的自负又使他不甘就此埋没,这种矛盾一生都困扰着李白。“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李白此时对朝廷一边失望一边又痴心不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由那年少轻狂的少年变成中年时期愤愤不*却又无可奈何的诗人,李白心中充满了对世俗的愤怒与无奈。正如《***》中讽刺的“蜩”与“学鸠”一样,昂首振翅的大鹏正是诗人在嘲讽那些奸佞小人,用大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与无奈,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惆怅。《大鹏赋》和《上李邕》是李白的.理想宣言,寄托了他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对**的伟大抱负。

  李白受道家思想熏陶至深,他的思想也集儒、道、侠合一。如果说庄子《***》中的“大鹏”只是一种意象符号, 它**的是一种逍遥**、无所依待的理想境界,那么李白诗作中频频出现的“大鹏”意象则更多成为表现诗人卓然不群的气魄的载体,渲染上浓重的建功立业、不受世俗羁绊的强烈渴望, 显示出积极奋发的积极用世精神, 具有更多生命的张力与人格的魅力、人生的意趣。   他的**理想是*步青云,一鸣惊人然后飘然隐退,“且放白鹿青崖间”,既建功立业又不失人格**。与其说是儒家兼济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 还不如说是一种旺盛生命力赋予的介入与创造精神, 以及对自己才能的夸张性和全方位认定, 使李白梦想做谢安式的**。他不追求世俗的*爵禄、衣锦还乡, 而是希冀有一个显示自己的才能、雄无所争的气概、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没有实权的李白虽直言进谏却不受重用。官场失意,只好自我麻痹,消解烦恼。“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长期的落魄使自负的他自感壮志难伸, 英雄无用武之地。

  三、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大鹏是诗人命运人生、自我生命历程的载体。现实毕竟是残酷和不尽如人意的, 面对残酷的现实,李白只能孤独的吟咏着“安能摧眉折腰事**”而抱憾终生, 在盛世不遇、空怀抱负的巨大精神苦闷中艰难前行。即使在人生失意之际、仕途受挫之时, 李白的诗作中仍然充溢着张扬的个性、不拘的情怀,以大鹏自喻, 追求个性**, 实现个人价值。

  晚年的李白诗中的大鹏仍然蕴涵着诗人对**与理想不懈追寻的精神。李白终其一生渴望出将为相, 渴望为帝王之师,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交王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始终游离于**阶级集团之外。随着岁月的流逝, 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也与日递增, 他的大鹏之志与现实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振翅高飞、搏击长空的大鹏理想, 只能停留于诗文作品之中。他在晚年时期的《临路歌》中写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5]

  这首《临路歌》是李白的绝笔诗,可谓是李白一生的总结, 生动形象, 震撼人心。在人生即将逝去时他留下了这首诗然后饮恨而逝, 以大鹏的遭遇比喻自己的人生历程, 大鹏的举步维艰、茕茕孑立, 无疑是诗人不得志于其时的晚年生活的真实再现。《临路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壮的大鹏,暗示此时的李白虽然依旧雄壮伟岸却也掩饰不住内心极度的痛苦和无奈。挥斥幽愤,发抒绝望,与《大鹏赋》中的超逸豪迈恰成对照。大鹏与孔子,和他早年的《上李邑》那样同时出现。早年那只“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的大鹏,如今已是“中天摧兮力不济”;“宣父犹能畏后生”的飞扬跋扈,变成了“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的黯然神伤。有心报国,却屡遭挫折。悲愤之余,他仍然相信自己的品格和精神,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虽心力不济,但坚信激励万世。

  李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就像是一个真正的神仙一样飘逸**但也担负着国家的重担。他心怀报国壮志却又为奸佞所**而不得施展。从少年时期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到临终时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从《古风》、《大鹏赋》到后来的《上李邕》,再到去世前的《临路歌》,同一个意象在李白笔下虽然如此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满怀豪情、气势磅礴的。即使是中天摧折,也仍然相信遗风可以激荡万世。虽然理想幻灭,以失败告终,但仍不失其英雄风范。

李白诗歌中的“大鹏”意象2

  诗歌是很受*古代文人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因为短短的篇章却能够表达诗人无限的感情,或直白,或含蓄,尤其是在唐朝,诗歌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在诗歌中,有一种重要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就是意象,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点题直接,好!)在*的诗歌中,意象已经成为固定的意义符号。在古人的诗歌中常以“杨柳”为意象,来**离别,如“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而我在翻阅李白的作品中,发现在李白的诗歌中,有一个意象始终伴随李白生命的始终,那就是“大鹏”。就连与李素昧*生但是却因为仰慕他,而追踪李白千里终得相见的魏万,也称叹他为“横海鲲、负天鹏”。

  说到“大鹏”,大家都会想到庄子,因为“大鹏”这个意象起先是来源于庄子《***》中的“鲲鹏”。“鲲鹏,寄托了庄子追求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对世俗功名的鄙弃,而向往精神**,张扬自我个性的狂者形象。而李白的“大鹏”起源于庄子的“鲲鹏”,又超越了庄子的“鲲鹏”,“大鹏”与李白的一生紧紧相关。

  一、李白青年时期的“大鹏”

  首先,大鹏不同于其他的小鸟,大鹏追求高飞,它高飞的形象寄寓着它有远大的理想追求。这一点和少年时候的李白是相符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这首诗,写于李白的少年青年时期谒见大名士李邕。而李邕这位大名士接见李白的时候竟然态度傲慢,轻视他。而青年李白也是少年志满,写了此诗回敬李邕,态度相当桀骜,尽显少年锐气。诗人写这只大鹏即使是不借助风的力量,用它的翅膀一振,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在诗中,诗人以大鹏要高飞九万里自比,说明自己要一飞冲天,大展宏图。在我看来,这里的“九万里”指的并不是官职的大小,而是是否能够得到重用。由此可见,李白并不在意官职的高低,而是追求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想有所作为的李白不仅不凭借他的**,还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此时中就足见青年李白对自己才识的充分自信和过人的胆量。此诗的大鹏就如少年李白,有报国的赤子之心,然而又自信,狂傲,笑傲**,*交王侯。

  二、李白中年时期的“大鹏”

  其次,大鹏在飞的过程中所依很少,所以大鹏也表现了一种追求**的精神。中年时期的李白则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大鹏赋》贴切地表达了李白初涉**仕途的经历和感受,他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积极入世,幻想一飞冲天,到经历挫折,失意惆怅到最后的远走高飞,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在这几句诗中寄托着李白的雄心壮志,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象早年的那只“大鹏”一样一飞冲天,相信自己能受到**的重用,相信自己能济苍生。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他发现在朝廷上的**很多都只是*庸,渺小的黄鹄,玄凤之类的人物,而真正有抱负的大鹏却没有用武之地,通过“大鹏”的失意来表现自己的仕途不得志。“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这里通过大鹏与黄鹄,玄凤的对比,更加鲜明的表现大鹏的怀才不遇,借大鹏的遭遇来哀叹自己不*的遭遇和表达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李白又以大鹏跳出世俗的藩篱自比,表示自己看破官场的黑暗,要结束**生涯,开始漫游的人生之旅。全诗貌似在讲大鹏的悲剧经历,实际上是在讲李白当初踌躇满志地受封当官,幻想有一番作为,到看透官场黑暗,自动请辞,而此金放还的经历。这时候的“大鹏”已不再是之前的“大鹏”,从想志飞九万里到欣然相随而去。这也正如李白,他年轻时盲目的狂傲和自信,经过时间的洗礼,对现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选择了另一种追求。既然入世不能让自己的才能得到绝对的发挥,他宁愿选择离去,追求一种洒脱的人生。李白就如同这时候的“大鹏”,既然不能一飞冲天,就选择了**的翱翔,追求**。

  三、李白年老时期的大鹏

  与斥鷃,蜩鸠的自我满足相比,大鹏一直执着于高飞,对自己的的认知很执着。而李白的年老时期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临路

  歌》·李白)该诗据考证是李白最后一篇诗歌。李白在他这只大鹏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他便为大鹏唱了一支悲歌,其实也是为自己而唱。诗人通过大鹏展翅高飞而中途被摧的经历以及孔子之亡的典故, 来隐喻地概括自己的一生,表现他由一开始地奋力飞翔追求理想到理想幻灭的巨大伤痛。有人因此认定这首诗是悲哀的,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表现的不正是李白在一系列的挫折,面前仍然坚信自我人生价值与人格力量的永恒性吗?所以其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使怀才不遇,可是李白仍是执着的。

  “大鹏”作为李白笔下贯其一生的意象,不仅和李白的一生经历相关,它对李白的创作风格也有重要的影响。李白一生的诗歌很多,其中更不乏佳作,所以李白的风格也有多维度的呈现,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大鹏冲向九霄,以明锐的眼光扫描整个环宇,从李白刚刚出峡时的《大鹏赋》到中年时期的《上李邕》, 再到生命终点时的《临路歌》, 大鹏形象与李白的一生结下难解难分的缘分。在李白的有“大鹏”这个意象的诗歌中,“大鹏”这个意象所赋予的情感往往就是李白写作时的所感。也许可以这么说,在这类诗歌中,李白就是“大鹏”,“大鹏”亦是李白?有远大的**抱负,追求**,超凡脱俗的思想,执着的人生态度 ,构成李白“大鹏”意象的丰富内涵,也是李白人生的丰富内涵。(最后一段能够融合起来全文,这样统摄材料的方式很好。)

  对李白作品中大鹏意象作了三个阶段的分类和其所蕴含意义的阐释,层次分明,语言表达准确、恰切。

  除了“大鹏”意象的基本意义外,这一意象对李白创作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如对此论述一下会更深入。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8)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课件,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 《静夜思》 《赠汪伦》)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指导自学

  三、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网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出示课件“**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看到画面有什么感受?

  7.诗人站在船头,耳边响起猿猴的啼叫,这一处的叫声还没有停,由于小船飞速而下,诗人又听到另一处猿猴的叫声,**猿声连成一片,可见船行的速度真快。在这一行诗里,诗人间接地用“啼不住”突出船快。同学们能体会到这一点,真不简单!船真的像诗中描述的那么快吗?

  (是诗人的感觉,诗人觉得船走得很快。)

  8.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老师给同学讲个故事吧:公元759年3月,诗人因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夔州白帝城时,传来**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诗人欣喜若狂,拨转船头,放舟东下江陵,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描述。

  9.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10.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弄懂诗句的意思后,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流利地朗读全诗。(学生朗读古诗)

  11.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感情,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从“彩云间”我体会到,诗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兴奋,因此觉得环绕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特别漂亮。

  (猿声悲啼本来是使人很不舒服的,但是此时诗人却觉得猿猴的啼叫是在为他欢呼,向他辞行,可见诗人多么高兴。诗人此时的心情,不但兴奋、激动,而且舒坦,他乘坐在轻快的小船上,欣赏着祖国美丽的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乡,见到亲人,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真是妙极了。)

  12.重获**的诗人心情无比愉快,他已顾不得描写**的山光水色了。在这愉快心情的映衬下,江水流得特别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达了;小船也显得特别轻快,在猿猴的叫声中,越过了万重高山。

  这首诗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感情丰富。来,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试着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愉快心情。(学生**感情朗读)

  13.指名读,评议。

  14.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诗人愉快的心情吧!(播放音乐)背诵。

  六、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色彩。

  七、作业

  1.读一读其它描写三峡的诗篇。

  2.给《早发白帝城》这首诗配一幅画。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9)

——白帝城的游记作文

白帝城的游记作文1

  放假期间,爸爸带我去了一次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其实白帝城并不是一座城市,它的遗址已经被长江淹掉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白帝庙和刘备托孤堂,以及一些考古人员找到的悬棺。

  走进白帝庙中,院里的两个雕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左手边是白鹤,右手边是白虎,雕得惟妙惟肖,就像真的一样。一抬眼,我们就看到了刘备托孤堂,塑像正中卧在床上的正是刘备,在床边跪着的两个小孩是刘备的二儿子和三儿子,而站在床边受命的人,便是诸葛亮。有人可能会问了:刘备在,关羽张飞怎么不在?我可以认真地告诉问这个问题的人:你的三国知识太浅啦!关羽张飞在这之前就死了,死人难道还能来吗?

  再往前走是一大片石碑林,有画也有诗,***两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一块叫三王碑,碑上刻着鸟中之王凤凰;花中之王牡丹;树中之王梧桐。这块石碑做工精细、图案清晰,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另一块叫竹字碑,碑上看似刻着几片普通的'竹叶,实际上是一首诗,怎么样?古人雕刻的石碑很不错吧!

  从石碑林向前走,是悬棺陈列馆,里面放置着三口悬棺。放在厅正中的是目前所找到的最大的悬棺,它体长约两米,是用楠木做的。透过棺木的裂缝,可以看到里面**放了上百年的尸体;门口左边的玻璃柜被分为两层,上层放的是棺木,下层放的是两具完好无损、一块骨头也不少的**。这**怎么保存得如此完好呢?原来?这个放**的棺材是用黄羊木做的,黄羊木本身就具有防腐的功能,所以放在这个棺木里的**就这么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白帝城是重庆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不可不看。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菁选2篇)(扩展10)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菁选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7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庆白帝城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1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北侧的白帝山上,距奉节县城约五公里。白帝山当三峡门户,把渝东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白帝城原名“赤甲城”,西汉居摄三年(公元8年)。大将公孙述见此地易守难攻便加固城池、后以城内井中有白雾升腾,视为‘白龙献瑞’,使自称“白帝”改城名为白帝城。公孙述据蜀**12年,后被刘秀所灭。公孙述被灭后蜀人念及他**巴蜀期间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便在山上修白帝庙以示纪念。公元222年,刘备伐吴战败,退守白帝城,遂发生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亦死于白帝城永安宫。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认为公孙述**属大逆不道,不能享受祭祀,便将公孙述塑像毁掉,改把曾劝阻公孙述**的汉将马援和江神、土地,改店名为“三功饲”。明嘉靖十二年,巡抚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张俭等崇敬三国时代的刘备、诸葛亮,便改为祭祀刘备、诸葛亮,改词名为“义正词”、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抚段锦又在祠中加把张飞、关羽及诸葛瞻、诸葛尚的塑像自此,白帝庙成为祭扫蜀国君臣的祠庙。

  白帝城现在建筑有2600多*方米,大门依然书题“白帝庙”、“白帝城”。主体建筑明良殿,庄严雄伟,内塑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塑像;西侧***内则是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塑像、新塑《刘备托孤》泥塑群像和《杜甫行吟》大型瓷画,更为白帝城增添了文化内涵、祠前有六角十二柱“观星亭”,造型具有民族风格,传说是诸葛亮夜视星象的`地方、白帝城内收藏的文物书画极为丰富。《诗史堂》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古板木刻像和塑像及部分诗作版本。

  书画室”内陈列有***1958年书写的《早发白帝城》和现代名家书画作品。“文物室”内有本地出土文物数百件。明良殿东西两侧碑林内,陈列有各种书画碑刻七十多件,最早有隋代《龙山公墓志碑》,集南(王羲之)北(索靖)两派书法之精华。清康熙**的《六言诗碑》亦很有特色。《凤凰碑》和《竹叶碑》则是别具一格的艺术珍品。

  白帝城自古为名胜之地,唐宋以来,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武、陆游、范成大等都曾到此游览题咏。留下许多珍贵墨迹。杜甫更在白帝城后草堂河边建有“草堂”,居两年之久。写诗四百多首,是杜甫创作的黄金时代,名篇《秋兴八首》、《古柏行》即写于此时。所以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

  李白的那首千古绝唱,妇孺皆知的七绝《早发白帝城》。到此让我们大家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2

  我的家乡在奉节,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这里有风景优美的天坑地缝和天鹅湖,有历史悠久的白帝城。其中我最喜欢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瞿峡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城就像一座小岛,小岛三面环水。白帝城原叫**城,传说公孙述看见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的烟雾冒出,很象一条白龙,后来改名白帝,公孙述后来建了一座都城,又把改为白帝城,白帝城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白帝城有古老的历史,古代的诗人在这里写过诗,如李白。白居易等等,其中李白写的那首诗闻名中外。我们来到一座庙前,让人赞不绝口的是刘备托孤的景象,刘备神色大失,躺在床上,周围围着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他的`儿子跪在他的面前,他的儿子似乎都伤心的要哭了,也让我们十分感动的要哭了。而且这些雕塑刻的栩栩如生。

  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白帝城。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三国蜀汉**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独特;“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其中还有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将抬高。白帝城将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是三峡的西口,入川的门户。由于地势险峻,古往今来,常为兵家必争之地。白帝城也是三峡游览地之一:白帝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孤独峙,气象萧森,在雄伟险峻的.夔门山水中,显得格外秀丽。从山脚下拾级而上,要攀登近千级石阶,才到达山顶的白帝庙门前。在这里可观赏夔门的雄壮气势。绕至庙后,可见蜿蜒秀丽的草堂河从白帝山流入长江。历史缘由: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历史经历: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1520__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公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遂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物的格。内部建筑:白帝庙内有明良殿、***、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夜观星象的地方。明良殿和***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名人遗迹:唐代诗人李白,由白帝城下江陵所赋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4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奉节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生活。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景点是白帝城。请大家参观时不要乱扔垃圾哦!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历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李白、杜甫……都曾登临白帝城,并且留下大量诗篇。其中,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登上三百六十级台阶,不远处就是白帝庙的大门。黄的墙、红的柱,两侧祥云的花纹显得既高贵又气派。顺着蜿蜒的小路往前走就是托孤堂。这是三国时期刘备被东吴打败后,忧愤成疾,将后事托付给诸葛亮的地方。里面有刘备、关羽、诸葛亮等的彩色塑像,形象地为大家讲述了这段历史故事。

  走出托孤堂,步行一会儿就来到了观星亭。观星亭位于***之前,共有六角十二柱,翘角飞檐气度不凡。传说,诸葛亮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策略。“观星亭”由此得名。

  走出白帝庙的大门,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下走,就到了“夔门”观景台。长江波涛汹涌,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也是十元***背面的景观。

  白帝城风景如画,古迹甚多。它早已成为中外游客游览长江三峡风光的必游之处。希望大家能爱上这风景如画的地方。白帝城一日游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游玩。再见!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5

各位贵宾:

  大家好!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为大家担任导游。我是,这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这里我们**重庆旅行社,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欢迎!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俩的努力服务、在各位贵宾的配合下,本次行程能圆满顺利!

  我们的行程是前往黔江,参观位于武陵风光景区的小南海。途中会经过碧水澄幽的乌江,在这漫长的车程中,就闻名遐迩的乌江画廊和武陵风光,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是乌江和乌江画廊。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乌江流经渝、黔两省市14个区县,有8个士家族、苗族、彝族等******县,流淌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流经重庆市酉阳县、彭水县,在涪陵区注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乌江是一条军事河流,历来被称作天险。汉代、三国、太*天国的英雄豪杰,都在江边演绎过金戈铁马的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刘邓大军进军西南也曾在此创造抢渡的奇迹。

  乌江流经酉阳县境内,从万木乡到龚滩古镇之间的河段,60公里的河段,为乌江的精华段,被誉为“乌江画廊”。**绝壁,灌丛密布,水急滩险,胜似三峡,被誉为“百里画廊”。

  乌江画廊景区有什么特点呢?**、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雄奇险秀的河谷沟壑,鬼斧神工的悬崖绝壁,桀骜不驯的乌江、欢快奔流的阿蓬江,点缀在秀美的乌江百里画廊,受到了无数科考、探险、摄影爱好者、电影、电视剧组的青睐。

  乌江百里画廊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土家摆手舞之乡的西大门景区,是西南卡普、蜡染的摇篮;还有众多的民间的手工艺品,组成了当地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山民依山就势,临水而居,形成了颇具乌江特色的石镇建筑,青石板铮亮照人,吊脚楼摇摇欲坠。用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是爷爷奶奶的家”。

  听上去是不是感觉到了一种**?呵呵,接下来,要跟大家说说武陵风光了。

  首先是介绍一下武陵山脉:武陵山脉地处**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四个省直辖市,长度约420公里,面积约10万*方公里,一般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武陵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为贵州的梵净山,海拔2570米。属于武陵山系覆盖的地区,被称为“武陵山区”。在重庆市主要包括的有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在这个大的范围内,有哪些著名的景区呢?佛教圣地之一的贵州梵净山、湖南武陵源风景区、湖南凤凰的南长城等等。

  在重庆,涵盖了彭水的阿蓬江、阿依河,酉阳的桃花源,石柱的黄水森林公园、黔江武陵仙山风景区和我们这次将要前去的小南海。

  它地处渝鄂交界之地的黔江区北部小南海镇,距黔江城28公里,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小南海是一个地震堰塞湖,在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6年),当时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6.25级,烈度8度,因为山崩堵塞溪流而形成的一个地震堰塞湖,为重庆市第一大天然湖泊。可以说,小南海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地震遗址,同时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自然实体,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景区现在为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和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小南海景区面积150*方公里,风光如画,地质奇特,被誉为“人间仙境”、“渝东西湖”。

  景区核心面积20*方公里,融合湖光山色、地震遗址奇观、民俗风情为一体,同时还是早期**的摇篮。

  主要景点:地震滚石遗址区、牛背岛、朝阳寺岛、震纪苑广场。

  历经150多年风吹雨打之后,今天小南海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地震遗址。其地面破坏原貌、水下农舍民房以及水下“醉汉”森林都完好地保存了震时状态。实地考察后的**外专家、学者对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当属“**唯一、世界罕见”。清晰如初的大垮岩、小垮岩滑塌面、乱石林立的地震崩积物、气势恢宏的地震堰塞大坝、风光秀丽的地震堰塞湖……形成全国绝无仅有的小南海地震遗址,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成为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正因为如此,小南海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列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小南海迄今难解的诸多不解之迷,如水下庄园面貌如何、多达4000多万立方米的陆面堆积物从何而来等,激发了众多人的兴趣,成为潜在的研究资源。

  小南海不仅科考价值难得,而且自然风光极富魅力。2.87*方公里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湖水深度*均为30米,最深处47米。以板夹溪为主的五条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湖内。朝阳寺岛、老鹳坪岛、牛背岛等三大岛屿林木葱郁、环境幽适。湖区四周秀峰环列,植被苍翠,使小南海宛若一颗镶嵌在深山之中的“明珠”。

  在朝阳寺岛上曾建有朝阳寺,在辛亥**前夕,由土家青年温朝钟**发动的、震惊清廷的“铁血联英会”武装**会址亦设于此岛。第二次****战争时期,由**、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也在小南海打响了入川的第一仗,为小南海烙**深深的**色彩。

  好了,关于乌江画廊、武陵风光,以及我们将要前去参观的景点――小南海的的概况,就先介绍到这里,等到了景区后,我再带领大家尽情游览。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做游戏吧,好吗?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6

  由来: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渐渐膨胀,野心勃勃,自个儿想当**了。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0__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约15华里,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是三峡的西口,入川的门户。由于地势险峻,古往今来,常为兵家必争之地。白帝城也是三峡游览胜地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1520__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公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遂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物的格局。

重庆白帝城导游词7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我们朝阳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本地来观光旅游。我姓吴,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吴导”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王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王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吴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

  渐膨胀,野心勃勃,自个儿想当**了。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

  25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

  刘备托孤时用意很深,虽然仅仅几句“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当自立为王。”但是刘备又请诸葛亮坐在旁边,叫刘永、刘理到面前吩咐:“你们要记住,我死了以后,你们弟兄三个,都要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一样,不能怠慢。”说完,叫两个儿子拜在诸葛亮跟前,接着又对众将官说:“我已把****托拜给丞相,

  要我儿子待他像父亲一样,诸位也不可怠。”用意极其深刻,当时刘备清楚,举国上下,除了刘备就是对诸葛亮最敬重了,若刘禅真的是个昏庸**的人,那么,诸葛亮势必会取代刘禅,夺走他的天下,可以说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这个其实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能发现,刘备入川时带的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里,就是为了限制诸葛亮,避免其功劳太大而居功自傲。诸葛亮在加入刘备军团的初

  刘备伐吴失败后,他马上想到的是现在国力衰败,势必会有人乘虚而入,夺取王

  他篡位。而后来的事实其实也证明了这个担心,在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任丞相,又让刘禅尊称为父,国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由他自己处理,几乎不会过问刘禅。

  刘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咱们姑且不论刘禅是否昏庸,但就诸葛亮的行为来看,确实是把自己凌驾在了刘禅之上。

  **,两人的年纪大体相仿。但孙策死的时候,正值各路**混战、孙策**东征西讨乘机扩张之时,其**并未得到巩固,显然比不得早已扎稳根基的蜀汉**,所以张昭受孙策临终嘱托后,其“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

  等一系列的'举动,比之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而论地位,张昭之于东吴不逊于诸葛之于蜀汉,再论发生年代也是孙、张在前,后世人等独推昭烈、孔明而漏桓王、子布,显然并非是记性不好忘记了此事,这掠人之美的举动,其用意只怕就是要让孔明专美于前。因此认真说起来,此事并无什么值得大肆褒扬的地方,真要说也应该先说孙策和张昭才对。

  另外刘备在白帝托孤之时,并非只找了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在侧。刘备能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来托孤,说明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处理这个问题,因此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二人,并非是仅仅因为李严在身边方便之故,而是应该有其很成熟的考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