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英法美的“修约”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过程与方法
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两个事件同战争爆发的关系。
分析论述:《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阅读理解:从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等国为了在中国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战争,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理解:圆明园被焚毁的悲剧见证了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理解:沙俄政府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大肆扩张,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二.教学要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三.教学过程:
学习导论::①当《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商人欣喜若狂。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②表格: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图略)
第 1 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学法指导:1.三个时间:1856年-1858年-1860年 展示: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资料:六不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②1858年6月:《天津条约》的签定
强调:《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③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的签定,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一.学法指导:2.三个事件
展示:①马神甫事件(1856年2月)——法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资料:1856年2月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告,经调查核实后,把法国神甫马赖逮捕并处死。这件事又称西林教案。
②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资料: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介绍:圆明园影视资料-圆明园绘画资料-圆明园实物资料-圆明园文字资料(可设问)资料:凭吊圆明园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只要我不回过头来/我以为我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只要我不翻开昨天的日记/然而你总在我的梦中出现/唤醒我的心中对你不能忘却的思念/ 探索与争鸣:
阅读下面摘自2008年2月19日《解放日报》的报道:
圆明园遗址的保护,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过三轮大讨论,求解“原址保护”的分为两大派别:主张部分重建的“整修派”和维持不动的“废墟派”,
第 2 页 百年的历史难题,似乎至今仍难有最后答案。对于圆明园遗址的处理,你有什么见解? 答:事实上是不能重建的。理由:①圆明园建筑物的确切分布位置、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装饰尚未完全清楚,加上当时的加工材料和工艺部分缺失,若重建就不可能整旧如故。②圆明园被毁是历史留下的创伤。可作为印证外国侵略者践踏文明的罪证,提醒后人不忘,牢记时代责任,有特殊的警世作用。一.学法指导:3.四个国家:
展示:英、法、美、俄四国国旗(观图)指出:主凶:英、法;帮凶:美、俄。理解练习:
1.“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树上的伙伴”,“果园的主人”分别是谁?美国充当了什么角色。(d)
a.英法、美国、帮凶
b.俄国、中国、调停人
c.英国、中国、旁观者
d.英法、中国、帮凶 2.沙皇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观图)强调:4个条约
资料:沙俄侵占领土150万平方公里:相当3个法国或法德面积总和或14个半浙江省 3.《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观图)二.重点探究: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直接原因:英、法、美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
强调:英法美修“约”要求: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③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强调:性质:英法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实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重点探究:2.《天津条约》内容和危害
①十口通商—使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南方发展到北方,由沿海发展到内地
第 3 页 ②游历通商传教和③舰船长江航行-破坏中国主权,便利列强入侵
④公使常驻北京,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清政府开始成为外国侵略中国的工具。
⑤赔偿白银600万两-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二.重点探究:3.《北京条约》内容和危害
强调:3个北京条约,美国没有?这里主要是指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①《天津条约》完全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二.重点探究:4.《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
1.政治:①公使常驻北京-便利了外国对清政府控制,开始成为外国侵略中国的工具
②关于外国人和外国船的规定-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便利了列强的入侵 ③割九龙司—再次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使英国加强了对香港的控制。
2.经济:①十一口通商-使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南方发展到北方,由沿海发展到内地
②大量赔款-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结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定,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重点探究:5.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根本原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性质相同:都是英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扩大:
①过程:侵略国家增加;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签定条约增多。②结果: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多,割占的土地面积更大;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的破坏 ③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练习与测评:略
第 4 页 资料: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毁于大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第 5 页 1857年,英法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回到140多年前的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时看到了什么?法国海军上尉巴吕说:“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因为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参与者之一阿尔芒.吕西赞叹:“我为我看到的东西而震惊,瞠目、惊呆!现在《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两天中,我在值3000万法郎的??珍宝财富中徜徉!”
在进入圆明园之初,法国方面的将领蒙托邦曾经装模作样地下令,士兵不能随意动园中的物品。但他们所见的东西太精美了,侵略者贪婪的本性无法抑制。终于有人经不
第 6 页 住诱惑,先动手了,魔法破除了??法国军医卡斯塔诺承认:“对圆明园的抢劫是不可避免的。”法国统帅的翻译官埃里松伯爵断言,一切阻止抢掠的尝试都是不可能的,是枉费心机、注定要失败的。“将军能做什么?他手下的军官们又能做什么?毫无办法。??无论是法军还是英军的统帅所能做的只有把眼睛闭上,视而不见??蒙托邦即便拼尽全力,也无法阻止自己的部下进入圆明园的大门。正如拿破仑一样,凭他近乎神一般的威望,也没能在滑铁卢溃败时阻止住他的部队后退。”这段为将帅辩护的话恰恰暴露了他们纵容抢劫的嘴脸。于是抢劫变成公开的、疯狂的、得到允许的行为。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令中国人意想不到的是,英法两国的抢劫方式也不同。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埃里松伯爵说,“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能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英国人甚至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收集从圆明园掠夺来的物品,士兵必须把他们的战利品交给委员会,由委员会编制清单,组织公开出售。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对中国人而言惨烈景象再次出现:“军营变成了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
第 7 页 清朝大官的朝珠??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但内格尼罗中尉居然有办法用军舰带回500件之多的中国瓷器。而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军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圆明园被焚毁的悲剧见证了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据美国历史学家统计,仅从1861年到1866年,伦敦就进行了大约15次圆明园物品的拍卖。据我们估计,散落在世界上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文物,至少有100万件,大量的圆明园文物分散在欧洲的各大博物馆里,特别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收藏者手中。中国正不惜代价地收回她散失的遗产。2000年春天,中国一家集团公司就以345万欧元的价格拍下了原属圆明园的生肖动物头像。他们还声明要收回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页;它被杜潘上校带到巴黎拍卖,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
沙俄向来是趁火打劫好手。在17世纪40年代趁清军入关之机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大肆烧杀掳掠,严重威胁了清朝统治和当地人民的安全。“在多次交涉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而在两次重创俄军后,双方于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无奈,子孙不孝,咸丰躲在热河避暑山庄的行宫里继续享乐,根本没有救亡图存,知耻而后勇的意思。就这样大片领土沦丧了。
第 8 页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0月14日,中俄40年边界谈判终成正果。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归属中国,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1858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夺去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两年后,当时的沙皇俄国藉武力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北京条约》。根据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割让给俄国。即使承认这一条约,黑瞎子岛在乌苏里江以西和黑龙江以南,也应属中国所有。
但从签订《北京条约》之日起,俄方就想侵占黑瞎子岛。而真正造成黑瞎子岛领土争端始于1929年。当时,中国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因不满苏联持续控制在清朝末年由沙俄修筑的中国东清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引起武装冲突。国民政府对苏宣战,但中国战败。
1929年12月20日,在美国的调停下,张学良与苏联签署停战《伯力协定》,同意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权益,换取苏联军队撤出中国东北。但苏军却一直强占黑瞎子岛,不肯撤走。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和苏维埃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中苏两国一致同意江面主权中苏各二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了漫长的谈判,中俄双方的边界问题终于划定,中国取得了黑瞎子岛的一半所有权。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已经很难再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了。这就意味着,在历史曾经属于中国的大量土地将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 9 页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篇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 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教师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教师讲述: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10月在美、俄的支持下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多媒体展示课本相关史事:“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
学生讨论后回答:“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2.《天津条约》的签订
教师讲述: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在随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展示圆明园海晏堂图片,结合课本“相关史事”,介绍圆明园: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闲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圆明园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3 这个美誉是当之无愧。教师讲述: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却因英法联军的贪欲而遭受破坏。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把圆明园里的珍宝洗劫一空,他们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富丽堂皇的宫殿化为灰烬。
出示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
材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一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教师点拨: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发展!它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北京条约》的签订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请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总结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板书设计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俄法联军
d.英法联军 2.“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c)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3.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b)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d)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b)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教学反思: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鸦片战争所授课程。在本课中我始终重点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讲解。通过引导学习、分组讨论、图片史料等各种方法和辅助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知识点的衔接要更自然、流畅,要增加逻辑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篇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本课“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图片] 提问:你去北京参观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容探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师: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讨论)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生: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师:简述通过《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哪些特权?随后,英、法、美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获得了什么权益?
生:特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过渡]《天津条约》的签订是否使侵略者得到满足呢?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多媒体展示视频《火烧圆明园》]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抢劫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烧毁。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生:英法联军的腐败无能。
师:正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生: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多媒体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师: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生: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师总结: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多媒体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师: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片战争中所受侵害更大。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时间:1856—1860年
三、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四、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五、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至此,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篇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初备:涂建波
【课标要求】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
5、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
6、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
3、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
2、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2、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
1、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1.爆发根因2.起讫时间3.发动者4.重大事件5.结果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火烧圆明园
①时间和纵火者②侵略者的暴行③影响
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①时间②主要条约③范围面积④影响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背景②英雄事迹③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老师旁白)1840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战争——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梦,也惊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当清政府惊魂未定时,要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于1851年发生,使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真是祸不单行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几个恶禽猛兽又扑来蹂躏中国。
(学生游戏)由四个学生分别戴着标有英、法、美、俄文字的虎、蛙、鹰、熊动物面具,英、法与美、俄分别结伴走到教室前面,先是美向英、法打招呼:“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十二年真是个很长的时间呀!我们现在正站在这里,中国,一个如黄金般的国度。我们相信将会赚很多很多钱的。”然后英、法、美、俄进行关于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对话游戏。另一个学生扮演清政府的皇帝,坐在讲台上。讲台当着清政府。
虎:“条约签订十几年了,但商品在中国总是不能畅销,看来是中国的口岸太少了,应该多开些口岸。我们应该把公使驻到北京去,催促清政府满足我们的要求。”
鹰:“嗯,但是看局势,太平天国发展那么快,清政府会不会被推翻?如果太平天国统治全国了,那就麻烦了。我去试探过,太平天国对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只允许做正当生意,不准走私鸦片,不准干涉内政,不准占领土地,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条约。”
虎:“先生们,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还是以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交换条件,要求开更多的口岸,增加更多的特权。现在我们不必担心太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让清政府答应我们的要求。”
旁白:当四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时,清政府害怕危及其统治而拒绝。四国公使恼羞成怒。
虎:“清政府与我们不友好,敬酒不吃,吃罚酒!”
蛙: “那好!我们用武力打败它,然后提出要求。”
熊、鹰对虎、蛙说:“你们实力强,出面攻打清政府,我们实力弱,进行外交调停帮助。” 虎、蛙说:“行!”(学生改用“ok!”)熊、鹰、虎、蛙相互说:“再见!”(学生改用“goodbye!”)
旁白:虎、蛙、熊、鹰四国结成联合阵线共同侵略中国。英法发动侵华战争,俄美充当帮凶。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课件显示标题)第二次鸦
片战争(艺术字)。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本目由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爆发时间等基础知识勾画在教科书上;
2.引导思考英、法为什么发动此次侵华战争? 又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3.列举战争期间发生的大事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4.思考战争结果如何?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师生活动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显示)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起讫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发动者:英国、法国
重大事件: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火烧圆明园。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结果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本目为重点内容,主要围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展开)
1.火烧圆明园
⑴由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布局构成、珍贵文物等,教师做补充;
⑵展示圆明园重要景点《谐奇趣》《大水法》《远瀛观》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是东方博物馆和艺术馆,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价值很高。圆明园本身就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⑶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剪辑,揭露侵略者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配以解说,激起学生的仇恨和惋惜。
⑷课件展示法国大作家雨果关于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一段话。由学生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并分组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圆明园被烧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同时,也说明了清朝统治腐败衰弱,没有能力继续统治了。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时间:1860年。纵火者:英法联军。略者的暴行:烧杀抢砸,无恶不作。
影响: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教师设问,引导过渡)当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劫的时,俄美充当了什么角色?他们在中国有那些侵略活动?学生答后,老师指出:俄美在战争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取得了与英法差不多的侵略权益。俄国还乘机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简表》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形势图》,师生共同学习)
⑴结合图表的内容,说明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走了中国哪些领土,并在图上找出来。学生答时,老师分别用绿色、黄色显示《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占的领土。用泥土色显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的领土。之后用两头熊分别踏在东北西北沙俄所占领土上。
⑵在图上找出《中俄尼布楚条约》划给中国的领土,并说明这些领土与《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走的领土有什么关系?然后,以前后左右的同学为组讨论“为什么康熙皇帝在位时,沙俄与中国签订平等条约,比较合理地划定了中俄东端的边界,而咸丰皇帝在位时,沙俄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蛮横强占中国领土?”(前者强,后者弱)
⑶由学生按提示归纳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知识要点,并思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情况”。
时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主要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范围面积: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响: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
⑷教师总结指出,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的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他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⑸教师设问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割占了哪些领土(俄占中国东北西北、英占九龙半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归纳,导入下一问。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中国战败,战争期间被迫签订《中俄
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归纳起来有割地、赔款、开埠、外舰江行、外使驻京等几方面。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生存危机。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1)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
金坛战役:1864年,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
(2)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巩固小结】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达标训练】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外国侵略者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侵略者的在华利益。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3、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和侵略者是
a、1856年英法b、1858年俄美
c、1860年英法d、1860年英法俄美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b、法c、俄d、美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篇五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 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 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1858年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 大沽之战
1860年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讲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上”一目时,建议教师:
1.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然后,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简要讲述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由于该内容在初中已经讲过,这里不要再过多展开。
2.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四、讲解“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一目,主要应讲清辛酉政变的性质和影响,讲清中外反动势方勾结的原因。
五、小结本课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讲课时可放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录像资料,增强直观性。课后小结
1.结合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等内容的讲授,调出本课软件中马克思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论述,加深学生对西方侵略本性以及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战争本质的分析能力,在讲授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时,也可适当调出本课软件中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以加深学生对沙俄近代的贪婪侵害我国,吞并我国领土罪行的认识。
2.在讲授英法提出“修约”要求以及几个不平等条约时,可适当调出本课软件“文献资料”部分相应的原始文献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充实和补充教材内容,并提高学生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
3.结合本课有关内容的讲解,适当调出本课软件中的多媒体图片,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学更具直观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兴趣,帮助其深刻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板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一、战争原因、借口及实质
二、战争经过及结果
①英法联军攻占广州(1857年12月)②英法联军攻陷天津(1858年),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860年),洗劫并焚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三、战争影响:进一步打开了中国门户,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 在政治上,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各省,并由沿海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