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月光曲》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一曲如泣如诉的琵琶曲,是琵琶女用她高超的琴技为我们讲述她悲惨的人生遭遇。诗人白居易在听曲后,深为打动,将听曲时产生的联想画面,借助语言文字描绘了出来。这就是音乐营造的艺术之美。艺术之所以美,那是因为它打破了时间与国界的限定,把人与音乐紧密相连。今天我们将继续借助文字与想象,走进《月光曲》的美丽传说。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光曲》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月──光──曲──
(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积极,没有精神。)
师:听你们读课题,我似乎没有感觉到皎洁的月光笼罩在莱茵河畔。请你们再来读,记住,这回要让月亮的清辉洒满我们的教室,洒遍莱茵河畔,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甜美的、积极的声音中感受到美丽的月光。
生:(再次齐读课题)月光曲。
(状态明显得到改变。)
(评:对课题的朗读指导。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教师诗意的表述,仍然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之火。含蓄的为本课教学打上了一层极富诗情画意的底色。)
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十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
(指名读书。)
(生读书略。)
(准确地抓住了课文的主干,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课文中提到了三次弹奏曲子。
师:那么这三次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生:第一次是盲姑娘弹的,第二次是贝多芬弹的,第三次也是贝多芬弹的。
师:能不能使你刚才说的这番话再简练一些?
生:第一次是盲姑娘弹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贝多芬弹的。
师:一个和字,一个都字用得恰到好处,句子的确简洁了。看来比他是从演奏的对象这个角度进行归纳的。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第一次盲姑娘演奏得不熟练,断断续续的,第二次贝多芬演奏得非常纯熟,第三次是贝多芬现场编的。
师:你的发现非常可贵,现场编的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就叫即兴创作。即兴就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有所兴致。相对于第三次的即兴创作来说,前两次和它还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两次演奏的曲子原来就有了。
师:了不起,你又发现了一处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这三次弹奏的不同之处到底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师板书:
断断续续 琴声 弹奏 同曲 即兴成
(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将思考结果用语言来表述出来。教师很注重学生语言的锤炼。发现三次弹琴的不同,为学生以后深入的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师:三次弹奏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可以在书上批注勾划。
(学生静静地自学五分钟左右之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法。)
生:第一次是因为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弹他的曲子,很好奇,所以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奏了一首,就是第二首曲子。
师:听你这样说,我有一个疑问。贝多芬是个大音乐家,他的曲子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怎么会一听到有人演奏他的曲子就好奇呢?
生:因为他听到的曲子是断断续续的。
师:你从断断续续可以读懂什么?
生:盲姑娘弹奏得不熟练,因此贝多芬就会想: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谁会弹奏我的曲子呢?而且弹奏得还不熟练,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好奇──这是引发贝多芬走进茅屋的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贝多芬还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知道这兄妹俩非常穷,心生怜惜之情;而且他还发现盲姑娘非常喜欢音乐,所以走进去亲自弹奏了一首。
(评:从找不同到找联系,辩证思想的渗透。这样的思路,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同情心使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兄妹俩到底说了什么能够如此打动这位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
(出示文字投影,学生自由读。)
生:我读懂了盲姑娘非常懂事。她哥哥说买不起入场券的时候,她就安慰哥哥,说自己不过是说说罢了,来减少哥哥的惭愧之情。
师:你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你不光读懂了盲姑娘的懂事,你还读懂了哥哥内心的愧疚。
生:我读懂了盲姑娘非常热爱音乐。她说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说明她对音乐充满了渴望。
师:感谢你带领我们走进了这个美丽姑娘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相信你也一定是个爱音乐的姑娘。
生:这段话还让我感觉到了哥哥的为难,因为他不能够满足妹妹的要求。我觉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评:教师的评价用语,很值得细细品味。如散文般的评价用语,既有针对性地给了学生以肯定,又为课堂增添了一抹文化的色彩,这种评价用语是即兴的,显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师:在窘迫的生活面前,盲姑娘对生活的热爱和兄妹俩相互体谅、关怀就更显得珍贵。在这段对话中,没有说明妹妹怎么说,哥哥怎么说,但是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得到兄妹俩要表达的感情。请你们同位子两个人结成兄妹,不要提示语,直接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
(练习完毕,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师:我来问问这位姑娘,你是随便说说吗?
生:不是,但是我必须要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哥哥一直在努力赚钱,我如果再给哥哥压力的话,哥哥会受不了的。
师:(面向哥哥)你听到妹妹这样的表白,你是怎样的感受?
生:很欣慰。
师:课文中并没有讲明兄妹俩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我想请在座的盲姑娘说说你听了哥哥的话后要安慰他,你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
生:我读这部分的时候速度比较快,因为我不想让哥哥伤心,所以很着急去安慰他。
(生读课文。)
师:你们都同意她的看法吗?(学生点头)我来读得慢一点,你们看是否可以。
(教师范读。)
生:这样也可以。因为读出了盲姑娘的无奈和难过。
生:我也这样读可以,因为我听出来了盲姑娘不光在安慰哥哥,也表达出了她自己的伤感。
师:看来不同的读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那么可不可以笑着读这句话呢?(学生面露疑色)你们自己试一试。
(学生练习读。)
生:(读文)我觉得这样的笑是一种掩饰内心的笑,很让人难过。
生:这种笑比不笑还让人感觉到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感情的宝贵。
(评:溪桥老师的朗读指导,一向是我最佩服的。在这一段教学中,我看到了角色转换法。让学生成为课文中的角色,设身处地的为课文中的人物着想,拥有他们的喜怒哀乐。读起文章来,自然就更能入情入境。另外,溪桥老师还特别注重对文本得多角度解读。同一句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感情,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同样的设计,在她的《五彩池》中也有体现,记得溪桥老师曾对我说过,几乎每篇课文,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训练点,我当时很迷惑,《月光曲》又给我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实例。)
师:读到这里,我发现你们已经和贝多芬一样被茅屋里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这位音乐家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曲。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为什么还要再演奏一曲呢?你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
生:(读盲姑娘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话中,我听出来她能够判断出来的人是贝多芬,说明她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贝多芬再弹曲子就不是给姑娘弹的,而是给知音弹的。
师:你们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一定是贝多芬先生!)
生:我认为盲姑娘不会那么肯定的说,因为毕竟他们是穷人,而贝多芬是个名人。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贝多芬会亲自到家里给她演奏。
师:不敢相信就应该说您不是贝多芬,行吗?
生:但是他弹得特别纯熟,感情特别深,只有贝多芬才能够做到。
师:也就是说,从演奏的技巧上看,他一定是贝多芬;然而他怎么又会来到这么贫穷的一个茅草屋中呢?此情此情,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表达出盲姑娘的心情,你会说──
生:又惊又喜。
生:惊喜交加。
(学生练习读,读出惊喜交加的感情。)
(评:改动文本文字,对比出情,指导朗读。又一种指导朗读的方法。)
师:贝多芬没有正面回答盲姑娘的话,他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盲姑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贝多芬为什么要称呼她您,而不是你呢?
生:如果称呼你,盲姑娘会觉得别人看不起她。
师:我跟你说:你好,没有说您好,你会认为我看不起你吗?
生:不会。
(众笑。)
生:称呼你就让人感觉不亲切了。
师:我倒不这样认为。你听我读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
(语气很亲切。)
生:我觉得这样说表示对盲姑娘的一种尊敬。因为她的眼睛瞎了,更需要别人的安慰。
生:我想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说,盲姑娘尽管看不见,家里穷,但是她那么爱音乐,那么向往和渴望音乐,而且懂音乐,对于这样的知音,贝多芬充满了敬重。
师:是呀,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也有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说法,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在这样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能够遇到这样一个爱音乐懂音乐的姑娘,怎能不让贝多芬感慨万千呢?(板书:感遇知音)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直接就去弹琴了,是不是显得他不礼貌啊?
生:贝多芬是担心盲姑娘知道是他来了,感到不自在。
师:也就是担心盲姑娘紧张。
生:我觉得是因为这是一个音乐家特有的表达的方式,他的情感只有通过琴键才能够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评:教师一连串的追问,其实,是将学生引向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简单的一个您字,就能升发出如此之多的课程资源,让我很是赞叹,可见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
师:我非常欣赏你的回答,应该说,你也是贝多芬的知音。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对盲姑娘的钦佩使得贝多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时候
(学生接读第九自然段一阵风把蜡烛按起琴键来。)
师:请你自己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看看可以读懂什么?
生:这一段讲得是贝多芬弹琴的内容。
师:也就是月光曲要表现的内容。
生:这一段写了大海的变化,我觉得这和贝多芬的心情有关系,他的心情就像这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师:如果请你做导演,给《月光曲》拍一段M师V,你设想画面上出现镜头最多的是什么景物?为什么?
生:我认为出现最多的是大海和月光。因为大海和月光的变化能够表达贝多芬的心情。
师:看来你很注意发现句子之间、内容之间的变化与联系。
生:我如果做导演,我把镜头更多的给盲姑娘,因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献给盲姑娘的。
生:我也把镜头给盲姑娘,但是更主要的是给盲姑娘的眼睛。她虽然看不见,但是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音乐的渴望和热爱。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她的眼睛,我能够感受到她纯洁、美好的心灵。
师:你说得真好!透过你的眼睛,我也看到了你纯美的心灵。
生:我想让镜头更多地对准贝多芬,比如说他的表情的变化,这样也能说明他内心里特别激烈的斗争。
师:我认为如果把激烈的斗争换成激动的感情更合适。
生:我想让镜头投在琴键上。因为琴键上下起伏急速地变化,不光能够能够表达出情感的变化,而且有特色,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钢琴曲的M师V。
师:你非常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的确,这一段就像我们共同体会的这样,不光景美,而且人美、情更美,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波涛汹涌、恬静一缕一缕等词语,重点读出变化。②听《月光曲》片断③配乐朗读。)
(评:用假想制作M师V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以描述图画作为媒介,表达了对文本的理解,也抒发了此刻心中的感情。一番畅想之后的朗读,一定别具风味。)
师:课文一开始就说这是一个传说,什么叫传说?
生:就是民间流传的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师:为什么这样一个传说可以流传一百多年呢?人们到底在流传着什么?
生:我认为在传颂着贝多芬这个人的品格,因为他同情、怜惜劳动人们。
师: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贝多芬去世已经180多年了,但是他的作品至今盛演不衰,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吗?
生:《欢乐颂》。
生:《田园交响曲》。
生:《命运交响曲》。
师:他把美妙的音乐留给了我们,把美好的人格留给了我们,所以人们自然也就永永远远地记住了他。据我一个去过欧洲的朋友讲,欧洲的很多国家、城市里都有贝多芬的雕像。看来人们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和表达对他的热爱。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使得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