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早教心得体会
树在三年级将开始全面接触书面英语,这与自己当年相仿,一直记初读英语时的情形,好象就是最近当作一种搞笑来讥讽的方式----例如,红旗(rad flag),没有英标的基础,只好在单词的边上记录下“瑞得佛了个”,当时能写的汉字也有限,所以刚学的拼音派上了大用常这样笨拙且有效的方式持续了几乎半个学期,之后学习了音标,也就不再如此记读了。
整个中学时期,英语算不上好,尤其是语法更是因为讨厌而只在考试时抱抱佛脚。其实是个对语言极为敏感的人,工作学习的原因,在许多城市生活过,但凡在一城市住上三两个月,基本就能说上几句当地的方言。04年与先生一起回重庆,分别与各自在渝的同学聚会闲谈时,同学们都对咱夫妇俩的语言能力佩服有加,且不谈读书当年满口的重庆话,即便是十几年后的返校,也能说上三两句特别道地的当地方言,前提就是遇上带方言的群体 。我们的感受就是,一到那样的语言环境,自然而然就会迸出与交谈对方相近的语句与语速。
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代的英语学习是有些功利的。我们多为考试而学,而考试侧重的又是作为语言本身,它的功能性最次要的一面---规范地书面表达。其实学语言的捷径就是频繁地使用,与规范不规范关系不是太大!有一同学,因为工作关系,夫妇俩需要频繁接触外国友人,一两年下来,偶通电话,竟然是夹杂着许多英文的。同学也说起学英语的事,当然更多的是鼓励---没关系!大胆地说,哪怕你只会一两个单词,人家也能揣摩出你想表达的意思。日积月累,很快就能英语交流 。同学的这些外国友人有的来自英联邦国家,有的不是,然而,英语是不是他们的母语,并不防碍他们用英语与人交谈,关键还是要敢于开口。口音问题也是其次的,世界上带口音表达的人毕竟占多数,我们为何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去挤到少数人群中呢!
另外就是专业性的问题,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对词汇量的要求算不上高,我们这一代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只要不是全部归还老师,用于日常对话,应该还是可以应付。对于专业英语,先生对自己本专业英语的知晓程度大大超过通常的翻译,因为他在查阅资料时需要知道,一次次的翻阅,加深了他的记忆 。偶等若是花费点时间,专业英语捡拾起来应该也算不上太难 。
细数了诸多,感觉英语离我们的实际生活也不算遥远 。但,为什么我们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开不了口,可能还是一个自信心与语言环境的问题 。不说别人,就自己而言,不是儿子迫在眉睫的学习问题,偶也不会如此重视。那日带树参加“浩博英语课堂”,临别时,央树与黑人教师言“BYB”,树竟然与人说“再见”,因为老师没有反应,树妈这才起身“THANG YOU .BYB BYB”。老外也特别新奇,居然满屋子的人里还有一个成人能与其用英语交流,很欣喜地迎着话题过来,树妈听明白了几个单词,却也理解了人家的意思,于是赶紧请教“can yon clear about my say”“yes !you are good”一听“GOOD”,树妈一阵狂喜,也不敢继续,毕竟已经腹中空空,匆匆“bye”飞也似地快速逃离,露出马脚多对不住鼻梁上那副看似斯文的眼镜呀。
生活中有过两次与外国友人英语交流的体验,上面的算一次。还有一次就是几年前在杭州雷锋塔,上电梯时,树被一外国友人看着喜欢,人家自然问问年龄之类,俺简单回答“five”,老外竖起了大拇指。说也奇怪,两老外交流,俺是听得明明白白,就是插不上嘴 。现在明白了,因为俺脑子一直在不停地“英译汉”,哪有时间思考答题。事实上学英语,一定要学会用英语的方式思考,这样就会少一个中转环节,不给人以反应慢一拍的感觉。同学建议经常有意无意地收看一下英文频道,可以找到语境的感觉。发现孩子在这方面特别有意思,他们可能不尽了解与外教的互动内容,但却能对答如流,或许这就是这一代孩子习得语言与我辈当年最大的不同,多少也为此庆幸不已!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树要开始英语了,俺们也得利用这个契机把英语再温习一遍,就不相信能听、能看却不能说!网页好友中,TOM爸爸算是一个通晓二文的,看过TOM的网页,也特别喜欢老友为偶等准备的中英交错式的短文,受益匪浅!本人也准备用英文回复之,若有不当之处,恳请直接指出,树妈是真准备呀呀英语了。希望与同行的家长朋友朋友握个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