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江-泽-民同志对领导干部安全教育必要性的精辟概括。对安全生产,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我们应该牢记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庄重宣示,不能老是等事故发生后,才大梦初醒,才高度重视,才采取行动“防患于已然”。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违背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错误认识,其中一些错误认识影响了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的决策,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十一五”开局之初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强调了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管理,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人大常委会提出的煤矿安全两个阶段性目标、国务院提出安全三个分期目标特别是本届政府任期内目标的关键一年。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促使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五要素”到位,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保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要从健全法律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经济政策、增加安全投入、严格责任管理着眼,建立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的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具有全局性、社会性、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特点,我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业和企业经济利益范围之内,而是要将安全的意义延伸至生命、科学、法制、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广泛意义之上 。社会理解、关注、支持安全生产,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如果全社会从领导到群众,从政府到企业,大家都能遵章守法,都能用安全法律、法制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安全形势就会得以好转。
我认为,抓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领导干部所承担的责任更大,他的一个决策往往影响到项目的进程和后果,决策一旦失误,或领导干部玩忽职守,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许许多多重大、特大事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重庆綦江大桥垮塌、广西南丹锡矿透水事故等等。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属,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干部如果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很难要求他的下属重视安全,企业也就很难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发展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是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损害劳动者生命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局部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简单以GDP高低来衡量,我们追求的是绿色GDP,而不是以事故不断换来的GDP!搞好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只有使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搞好安全生产就各级领导者的政绩 。安全生产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作为煤矿企业的各级管理干部,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大事来讲,不仅要重视经济规模和总量,还要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认识到,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xx年美国产煤近10亿吨,但煤矿安全事故中总共只死亡27人 。实际上连续3年来,美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都低于30人,每百万吨煤死亡人数在0.03以下。美国矿业协会主席杰克?杰拉德今年1月发表公报称,这创造了“历史最好记录”。而负责矿业安全的政府部门——美国劳工部下属矿业安全与卫生局,还计划到20xx年将煤矿死亡人数再减少15%
国家安监总局用了一组惊人的数字,向社会通报了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一年有100万个家庭因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不幸,按照一个家庭3人计算,20年中就牵涉6000万人。据国家安监总局调度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101起,死亡2166人,同比减少7起,死亡人数增加204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47起,死亡1291人,同比增加16起、634人。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1起,死亡758人,同比增加1起、216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8起,死亡640人,同比增加4起、386人。
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前题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尤其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从源头治本,解决历史性、根本性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应该看到,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中央已经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国家也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许多要求已是三令五申,但安全生产事故仍然频步,关键是已确定的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必须严肃法纪,做到政令畅通,尤其是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更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真抓实干,这样,就一定能够遏制住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联系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我认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切实重视“人与机器与环境和安全氛围”之间的关联性,因为三者之间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必须重视这三者的关系,以三者的协调发展促进安全工作的稳定。试想,如果有人为了图省事,以侥幸心理违章作业,而暂时又没有发生事故,那么,他人就会效仿,久而久之,一旦不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形成,就将酿成大祸。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安全生产管理要做的工作。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要从小事抓起,从每一个小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抓起,只有这样,安全生产管理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数据统计理论告诉我们,在一组相联的事件中,小概率事件增加,大概率事件必然相应增加,即小概率中,特别重大事故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大概率的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必然增加。“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事故背后有9次小事故、300次未遂事故先兆和1000个事故隐患。由此,煤矿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增加,一次死亡100人以下事故必然增加。这个法则指出了一个道理: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与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有关。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种种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必须在具体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培训方法。要认识到,在安全管理中,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一个单位的正常运作和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管理实践中,总会有第一个怀有侥幸心理的人会去破坏制度,或是钻制度的空子。据说,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项试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车窗是打开的,车牌也被摘掉;另一辆则封闭如常。结果打开车窗的那辆车在三日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这时候,他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时间,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车内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于是他据此提出了“破窗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本能地维护它,不去破坏,自觉地阻止破坏现象;相反,有缺陷或者已被破坏的东西,让它更坏一些也无妨,对于破坏行为也往往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也就是说,一件完美的东西,要去维护它,就必须防患于未然。“破窗理论”对于我们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抓安全管理来说,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联系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我认为,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中,人与机器与环境和氛围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有人第一次违章没有受到应有的制止和处理,马上就会有第二个人违章,进而发生重大的事故。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各种混乱的局面就会滋生、蔓延。因此,我们必须及时修复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也就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人的安全行为。
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必须时时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处处以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的效果,来检验安全管理的程度和水平。如果是事不关己而视而不见,其他人就可能会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加入“破窗”的行为,加剧“破窗”的进程。久而久之,再完好的规章制度也将重蹈破车的覆辙。如果发现“窗破”而及时去纠正、制止,虽然降低了损失,但毕竟不完美。最佳办法是在“破窗”之前加以防范,努力减少可钻的空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要认识到,当前,严重阻碍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种错误认识:事故难免论。即企业发展了,生产发展了,事故必然增多。分析: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事故难免论者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事故原因是判断事故难免还是可免的依据。可以把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两类。责任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避免的;而非责任事故一般难以预料,难以避免。目前,绝大多数事故是责任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企业的发展不是事故增多的根本原因,而是责任事故发生几率增加的原因。只要让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可以避免责任事故。现代安全经济学有个“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是不成立的。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
而构成这三角形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核”,应该就是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其中之一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如何,因为这是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效率能否实现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讲,没有安全的企业,一切无从谈起。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安全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这是因为,搞好安全生产能够保护生产力,搞好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关于这一点,著名安全经济学家罗云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一书中指出: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事故整改产出比,两者的比例为1:5。这是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在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上投入一元钱,将省下企业在安全事故方面所用资金的十万倍以上,因为,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有关,如果我们在具体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注重强调安全文化,那么,这个比例关系将被改写。
现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突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里是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财富。因此,企业要甄选出哪些是企业里20%的核心员工。对这20%的核心员工要区别其不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才能有的放矢。有句名言说:一头羊带领一群狼,结果是狼也变成了羊;一头狼带领一群羊,结果是羊也变成了狼。这是说带头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中,强调安全带头人的作用,他们可以是班长、区队长、科室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要从这部分人先抓起,然后,由他们言传身教,影响周边的人自主保安。要从职工的安全培训入手,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行为,这是每一个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重视了安全的重要性,依靠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什么时候我们就能遏制住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使我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煤炭加工厂自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0xx年,在煤业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奋斗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第三”的安全生产方针,精心打造“四自”(主体回归,自动自发;主体规范,自我完善;主体锻造,自我超越;主体提升,自我实现。)安全文化,构筑安全长效机制,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工厂”。通过深入、扎实开展“谁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大讨论,使全厂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职工本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思想上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树立了“生命至高无上,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观、“安全的基础,人品的体现”的质量观;精心培育了“工作标准化,作风军事化,行为文明化,管理精细化。任何事情都不能冲击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任何地点都不能忽视安全,任何人员都必须抓好安全。管好不放心的人,抓好不放心的事,安全管理严在干部,安全管理严在流程,安全管理严在细节”的安全管理理念;使干部职工时刻牢记“一次三违买教训,习惯三违害终身。安全是对尽职的奖赏,事故是对大意的惩罚 。规程牢记心中,幸福伴你一生。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讲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的安全警言警句。挽救人民生命、保护国家财产,是安全生产工作者的天职 。每一位安全生产工作者都要牢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者要让这个观点渗透到自己的思想意识当中,并为此付诸行动,因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最具体、最直接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我认为,要抓好安全生产必须具备:一颗红心----时刻想着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想着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一副黑脸----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人,要铁面无私;一张快嘴———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来,宁当“恶人”,不当“罪人”;一双铁手-----处理事故责任人、整改隐患一定要狠,否则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两条勤腿--常深入基层、企业调查,掌握安全生产实情 。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要认识到,只要从事生产活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这种风险可以采取措施预防。从形式上说,有三大对策:首先是工程技术对策,即通过增加安全投入,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本质安全;其次是教育对策,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意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进而在行为上约束自己;最后是管理对策,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从时间上说,对策有事先预防、事中应急和事后惩戒三种。事先预防工作最重要。如人在酒后驾车不一定出车祸,但却是一种隐患。隐患如能杜绝,就不会发生严重事故 。要认识到“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安全投入不够,硬件设施差,是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依法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学会“算大账”,改变“增加安全投入就吃亏”的错误观念。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是有效益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事故减少,损失减少。从安全生产经济学的角度看,事故预防的投入产出比低于事后惩戒的投入产出比。无数惨痛的教训都说明,企业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不仅厂毁人亡,造成财产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其有形和无形的损失远高于先期投入。第二,安全投入的增值作用明显,员工工作时有安全感,工作效率自然提高。所以,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企业经营者应该充分明白这个道理。总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内容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集团公司和煤业公司提出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