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包村工作总结
XX村位于秀谷镇西北部,是县城郊区村。206国道穿村而过,金东公路挨村而行,交通便捷;县工业园A区、殡仪馆建于村内,全村10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278户、1127人,劳力600人,党员22名(女党员3人),山地面积6000亩、耕地1878亩,山塘水库144亩 。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全村粮食产量20xx年起挂点该村进行包村帮扶。通过近两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勤勉工作,该村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收入及农民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村民安居乐业。20xx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万元。该村连续多年被县、镇评为先进党支部。一、大力实施“堡垒”工程,在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上下功夫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村一级来说,只有把村党支部这个“车头”提速,其它事业才能加速。为此,我从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入手,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村“两委”工作制度,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使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一是抓班子、强筋骨。为加强班子建设,培养一支不走的“工作组”,近年来,我结合市里开展的“两问三视四比”教育活动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党性教育活动,在村干部中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即比目标任务完成,看工作能力强不强;比为群众服务,看宗旨意识好不好;比办事公道,看作风正不正派;比学习,看文化水平提高快不快。并建立百分制考评制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从而使村级工作和村级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走上规范化轨道。二是抓制度,强作风。俗话说:“人管人,难死人” 。在我的主张下,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该村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村干部考勤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把制度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制度管人落到实处。同时还建立健全村委会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村党组织定期向村委会通报工作、 “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在各项制度的有效约束下,该村干部的作风得到明显改变,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三是抓储备,强活力。在该村建立起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经常与之谈话,沟通思想,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两年来,培养了一名致富能手为中共预备党员,培养了四名建党对象,培养了三名为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党员队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二、大力实施“双富”工程,在突出特色、更新观念,大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这项工作,重在“创新”二字。该村地处县城郊区,工业园区旁边,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工作思路。为此,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村实际,理出了一条经济发展思路,即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家庭纺织工业及面包等二、三产业。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我注重发挥党员“双带”作用,积极带动农民致富 。该村几个村干部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均能带头致富。该村支部书记除栽种120亩黄桅子外,还经营几家面包房,年纯收入超8万元,主任、会计等其他村干部也都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有13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其中年纯收入过4万元以上致富“双带”标兵多达11人。该村党员郑原富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几年来,他先后在西安开办了几家面包房,现在每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通过这些党员的积极双带,该村有220户群众走上致富路,成为全县率先迈入小康的示范村 。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村干部创新发展理念,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入股兴办企业 。该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合作创办了粮建砖厂。每年入股分红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000-10000元,同时还安排了本村剩余劳动力80余人 。二是搞好荒山开发,建好基地。在金东公路旁边的荒山开发栽种了黄桅子60亩,并协调县有关技术部门派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有效地规避了因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生产风险,使每亩黄桅子纯收入达300余元。三是引导发展家庭纺织业,着力培育农村作坊经济。为更新该村干部的发展观念,我多次带领该村有关党员干部到外地考察,并为之牵线搭桥 。在我的努力下,该村正着手兴建纺织加工厂,准备按照何源水晶玻璃工艺品的加工模式,实行“公司+农户+订单”,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大力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