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迎宾馆导游词
迎宾馆是青岛市最富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坐落在信号山的南坡,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它造型典雅、装饰豪华、轮廓线条优美、色彩瑰丽,直到今天仍然位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的前列,有“建筑富丽甲于岛城"的说法 。国内外许多建筑环境艺术家慕名而来,都对这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赞不绝口。
迎宾馆原来是德国驻胶澳总督的官邸,德国总督相当于中国古代地方军队的最高武官——提督,故此楼又俗称“提督楼” 。迎宾馆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1903年开始修建,1908年竣工,历时近6年。这座楼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高度30余米。外墙以黄色为基调,局部以花岗岩作装饰,石料加工粗朴;正门墙上由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饰;墙角伸出一个粗大的石柱,由之引出的“锚链:’环系于“太阳"四周,以石料凿成帆结作装饰,在波浪式檐头上伸出一只诺曼底龙头。窄小的圆拱窗壁下镶有精雕的石料窗饰。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
楼内的装修也非常豪华。一楼实际上是半地下房间,原来是总督仆从的用房。我们现在由迎宾馆的西门进入二楼大厅,二楼习惯上称为一楼。门口的遮雨棚是日本人进驻时建的,这一层主要由门厅、大厅、会议室、餐厅和花房等组成。一进门,我们右手边这间是毛泽东住过的房间。1957年7月12日~8月11日,毛泽东主席和家人来青岛时,这里就是他们的卧室和办公室。这期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彭真、李先念、陆定一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青岛,在迎宾馆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召开了甘肃等8个省和浙江等7个省的省委书记会议。毛泽东主席的《1957年夏季的形势》第十稿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南边这间屋是餐厅,1940年初,汪精卫、梁鸿志、王克敏等人集聚青岛,在这里开了一个所谓的“历史性"的“三巨头”会议,商讨将三股卖身投靠的汉奸势力撮合到一起,成立一个统一的傀儡政府 。青岛会谈后不久,汪精卫伪中央政权即在南京粉墨登场了 。
三楼是德国总督和家人的卧室和办公室,室内装修富丽堂皇 。这一间就是原来的总督卧室,画像上的人物就是第一任德国驻胶澳总督托尔帕尔。托尔帕尔于1898年出任胶澳德军司令,1901年至1911年间担任胶澳总督,1911年退休,78岁去世。这间房间的西侧和南侧,是一个宽近2米的阳台,墙体用巨大花岗岩石块砌成,由粗大圆石柱支撑墙基和四楼的外墙。据说这个柱廊设计十分精巧,从信号山上无论什么角度射来的子弹都会被石柱挡住,伤害不了室内的人。这个酒柜做工精细、构思巧妙,没有拉手,柜门就是拉手。这8把座椅和两套沙发的弹簧和红色金丝绒面完好如初,美观牢靠 。曾经有德国人提出要购买这些座椅,因为在德国国内已经找不到它们的踪迹了。这个房间内的部分家具是当年从德国运过来的。靠墙的这两个是墙壁保险柜,至今未能打开,里面装的是什么也就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大家看走廊上这幅照片,是德国占领青岛时拍摄的青岛全景,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到百年以前的青岛。看这个房间,因为位于楼的西北角,光线十分阴暗,而且房间地面的高度比其他房间要矮。我们要下3个台阶,走4步才能到达 。为什么呢?这个房间是仆人的房间,仆人不能和主人在一个档次上,我们常说的“低三下四"恐怕就是从这里来的吧。据说林彪因为有伤病,怕风怕光怕出汗,所以他来青岛时就选择了这套阴暗朝西的房间居祝旁边的这些房间是青岛解放后到1992年间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来青岛时居住过的,门上有介绍 。日本侵占青岛后,官邸被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神尾光臣占有之后一直是历任守备军司令官的官郏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将官邸改为胶澳督办官邸,历任督办都在这里居祝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这里又成为了历任青岛市长的官邸,但青岛市民仍然沿袭旧称把它叫做“提督楼”。1934年,青岛市政府正式将大楼改名为“迎宾馆" 。l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迎宾馆回到人民怀抱,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和贵宾的主要场所。
1998年底,青岛市政府决定,自1999年5月1日起,迎宾馆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对外开放,并重新定名为青岛迎宾馆(德式官邸旧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