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子成分对比
“就句子的结构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造句受到较多的形式制约,因而可以用形式规范精确地描写它的句法;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词组以内在的精神为纽带连成句子,形式上流散不定,适宜用模糊的方式加以描写 。
英语句子犹如“葡萄形”结构,葡萄主干很短,其上附结丰硕的果实(各类修饰语及从句即是)。而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的往下叙述,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子一样一节一节地同下去,很少有叠床架屋的结构,因而常被称为“竹竿型”结构。
人称主语句和非人称主语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遣词造句之小事 。其实不然,两者存在着本质区别,关系到看世间万物,究竟孰主孰次,具体地说,是以“人”为主,还是以“物”为主?
翻开中国哲学史,老子、孔子、孟子所宣讲的“处世之道”、“治学之道”,其哲学思想水乳交融,难分彼此。老子开宗明义地提出“人是万物之主体”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受其熏陶——“人是万物之主体”,天经地义,不能动遥久而久之,人称主语句成了一种定势,一种规律,细雨润物,深入人心 。星移斗转,国人对人称主语句式的使用和接受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即使没有出现,也是“心有灵犀”。
再回过头来看英语,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扎根于相对宽松自由的土壤之中。所谓“人是万物之主体”在西方没有市场,在西方的语言里也就没有插足之地。举笔成文也好,开口-交谈也好,所使用句子的主语就很少束缚,很少规矩。人称可以做主语,非人称的一切事物,无论具体的、抽象的,无论意念的、心理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可“拉”来作主语 。既然主语可以五花八门,英语少无主语句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接触了大量英语的非人称主语句式时,往往会惊叹这汇总句型确实是英语的一道风景,新颖独特,洋溢活力 。
现对非人称主语句式的动词谓语做一归类:
一、与人的视觉有关的若干动词,如see, witness, look, peer
The new year will see great changes.
二、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动作动词,如greet, kiss, tell, ask
The news greeted us when we arrived.
三、与人的活动有一定关系的动作动词,如escape, slip, take, bring
His name escaped me for the moment.
四、与人的活动关系不大的动作动词,如give, set, made, kill
The sight of the snake made me frightene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