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列子·天瑞》
第1篇:文言文阅读《列子·天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⑤徼:求取。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矜:自夸
10.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①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①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
12.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3分)
(2)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4分)
(3)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3分)
参考*:
9.c(责怪)
10.a怎么。(b,于之/哪里;怎么。c是/被。d,而且/却)
11.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
12.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13.(1)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适、介词结构后置、顾、句式规范流畅分别1分,共3分)
(2)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安、营营、惑、愈、规范流畅各1分,共4分)
(3)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一个短句1分,关键词惫、佚、息,共3分)
附参考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墓穴,就知道是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
第2篇:《海瑞传》文言文阅读练习
时世宗享国①日久,不视朝,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使朕能出御便殿②,岂受此人垢詈耶?”遂逮瑞下诏狱,寻移刑部,论死。户部司务何以尚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榜讯。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两人并获释。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享国:指帝王在位时间。②偏殿:帝王休息宴游的别殿。世宗此时已病入膏肓,行动不便,连到偏殿与大臣接触都极困难。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大怒,抵之地抵:
趣执之,无使得遁趣:
此人素有痴名素: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遂逮瑞下诏狱,寻移刑部,论死。
22.请找出文段中对海瑞上疏前所作准备进行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第3篇:程师孟列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科。累知南康*、楚州。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俄者尽死矣。”竟发之。
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出为*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毁,他日有*,民骇窜,方伯相踵而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
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
《宋史·程师孟列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惧,白不可白:告诉
b.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劝:勉励
c.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行:政绩
d.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更:更加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有*,率十日乃至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b.①师孟奏徙于渝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①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洪、福、广、越为立生祠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18.程师孟处理事情,既“坚持原则”,又“讲究变通”。下列各组中,分别表明程师孟“坚持原则”和“讲究变通”最正确一组是()
a.①师孟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②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
b.①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②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
c.①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②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d.①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②即矫发他储,不俟报
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师孟在渝州任职时,适凶岁,官府不愿赈济百姓,他便假借朝廷的名义,调用储备粮,有人劝阻他,他却为了群众义无返顾。
b.程师孟出任*西转运使时,袁州一带发生盗患,因为内部有耳目,好久也不能把他们抓获,程师孟先整内部,然后一举擒获盗贼。
c.程师孟去祝贺契丹主诞辰,契丹方面却让当地官吏西向而坐,迎客的人南向而坐,而让宋使面东而坐,程师孟为保气节坚决不入席。
d.程师孟多次担任重要地区官吏,为政简而严,罪行不重的人都不要下属去处置,对于为非作歹的人却要斩尽杀绝。
20.(7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2分)
②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2分)
(2)用斜线(/)给下列文言文断句。(3分)
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东敹*敿干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张煌言《奇零草序》
参考*:
16.选d.更:改变。
17.选c.c中均为连词,表递进关系,意思为“并且”;a中都为副词,其意思分别为“才”、“甚至”;b中都为介词,意思分别为“到”、“被”;d中均为介词,其意思分别为“替”、“向”。
18.选d.
19.选b.b中叙述“官府不愿赈济百姓”不正确。
20.(1)①恰逢灾年,赈济灾民的仓粮不够,师孟立即违制调拨其他储粮,而不事先上报。(2分)②揭露*谋有如神明,抓到惯于隐藏的首恶必定痛加惩治(2分)
(2)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东,敹*敿干,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3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