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3篇

作风建设是指在军队优良作风建设中开展的工作,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战斗作风建设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二讲: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二讲: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篇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十九大党章融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党章关于纪律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完善,更加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迫切需要,形成了我们党在纪律建设方面的重大制度创新。

  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了重要修改,实现了党在纪律建设方面的重大制度创新。

  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要求,构成了党的建设新布局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并且“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十九大党章把这些重要论述写进总纲,将党的政治建设同其他建设一起构成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布局,实现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全党加强纪律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时强调“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三次全会强调“严明组织纪律,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五次全会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六次全会强调“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七次全会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党内政治生活原则性和战斗性”。与此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先后修订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用“纪律”划出了党纪底线,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严格戒尺和党员规范行为的重要遵循。

  十九大党章突出强调了纪律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创新。十九大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把制度建设单独列了出来,作为贯穿党的建设始终的一项建设,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十九大党章,把政治建设列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要位置,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把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总体布局,形成了由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为基本内容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进一步凸显了纪律建设在管党治党、正风反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本质需要。

  正确处理“六大纪律”的辩证关系,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十九大党章在总纲论述全面从严治党时明确:“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一章第三条在论述党员义务时明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第七章第四十条在论述党的纪律时明确:“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这些规定都把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提到突出位置,予以重点强调。

  重点强化政治纪律是由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任务决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纪律规矩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在政治方面的问题不可小视,一些干部出问题也首先是政治上出问题,有的地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意识不强烈,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信仰不牢固,政治思想不纯洁,忽视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为此,必须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好地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严明组织纪律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统一的党组织能使党的力量倍增。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始终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组织严密和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坚定战略定力,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切实强化组织纪律建设,严守组织纪律,增强组织观念,严格执行各项组织制度,为严守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其他各项纪律要求奠定坚实基础。

  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写入党章,使纪律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形成和完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四种形态”做了完整表述:“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四种形态”成为我们党监督执纪的重要遵循。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保护党员干部,使其在违反党的纪律出现苗头时就得到遏制,防止出现更大错误,达到防患于未然,实现预防与惩治相统一、治标与治本相统一的目的,使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真正落地。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实践“四种形态”,用纪律管党治党,共处理204.8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占46.7%;第二种形态纪律轻处分、组织调整占39.9%;第三种形态纪律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占7.6%;第四种形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占5.8%,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的成为极少数。

  十九大党章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处分、组织调整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严重违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四种形态”既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成果,也是执纪监督的深刻变革。把“四种形态”写入党章,这是监督执纪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在执纪实践中,把“四种形态”有机地运用到线索处置、执纪审查、执纪审理等各个环节,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贯彻到纪律审查全过程,努力实现从“管少数”向“管全体”、由“被动查”向“主动防”的转变,使纪律建设的治本作用日益显现,以严明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健全完善巡视、巡察制度,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开展了十二轮巡视,从2023年5月第一轮巡视正式启动,到2023年6月最后一轮巡视反馈结束,共巡视277个单位党组织,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的目标。

  巡视全覆盖彰显了我们党有贪必查、有腐必究的决心。根据巡视工作积累的经验,为了保障巡视监督全覆盖的扎实推进,我们党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党内法规制度。202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首次将“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明确写入总则。2023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党内法规中首次明确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当推动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此后,根据巡视工作新进展,2023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再次对巡视工作条例进行修改。将第二条原第一款修改为,“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在第二条第二款明确,“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实行巡视制度,设立巡视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在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察监督”。

  在实现巡视全覆盖实践的基础上,十九大党章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制度”中,将原第十三条第四款巡视制度拓展为第十四条:“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全覆盖。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巡视工作。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这一规定,是落实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为推动巡视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是我们党在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加强巡视工作方面的重要创新。

  科学把握纪律建设与权力监督的关系,加强以“关键少数”为重点的党内监督

  加强纪律建设离不开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体系建设,完善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出国护照的管理、离任审计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重要遵循。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监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工作的突出特征。实施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讲究方法策略,抓住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关键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内监督必须突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

  基于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刻总结党内监督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时强调要“强化党内监督”,在部署全面从严治党重大举措时强调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十九大党章对党内监督做了重要修改,在总纲中强调:“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第八章第四十六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对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受理处置党员群众检举举报,开展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进行问责或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第二讲: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鲜明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是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纪律建设这一命题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纳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创新发展形成了党的六大建设一起抓的总体布局,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

  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党的建设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和管党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的新鲜经验,凸显了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在管党治党、正风反腐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在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伟大进程中,对党的自身建设思考更加深刻、布局更加完善、目标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这对于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回顾历史,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纪律建设史。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纪律”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涉及纪律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和突出位置,为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奠定了基础。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将“纪律”单独成章。以后的历次全国党代会,除十年“文革”时期外,都在党章中突出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并鲜明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著名论断,严明的纪律成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西柏坡纪念馆至今保存的我们党“进京赶考”前定下的“六条规矩”,彰显出即将作为执政党的清醒与坚定。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面对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环境对党的建设带来的严峻考验,我们党鲜明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强化,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坚定的毅力决心,始终把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著成效,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回望走过的路,我们越发深切地感到,我们党正是在不断加强纪律和纪律建设中纯洁组织、发展壮大的,严明的纪律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不同历史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进入新时代,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对于我们党承担历史使命、建设伟大工程,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提供有力保障。为此,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的任务会更加紧迫繁重。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建党时间较长、党员人数最多的大党,作为领导人口最多的大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成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坚持用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从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看,“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依然存在,哪一个解决不好,都会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危及党的执政地位。长期执政考验着我们党的智慧和自我净化能力,作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纪必须严于国法。如果我们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就能管住党员、干部,看住手中权力,有效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就能让权力依纪依法运行,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从我们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看,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复杂,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就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而言,有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纪律意识淡薄、纪律原则漠视、纪律教育忽视、纪律遵守松懈、纪律执行软弱、纪律监督缺失、纪律责任虚化、纪律修养不足等问题。纠正和克服这些突出问题,必须继续高度重视并牢牢抓住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不放松,始终把纪律挺在管党治党的最前沿,努力做到有纪可依,遵纪强教,守纪有督,违纪必究,执纪从严。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风管党、纪律严党、制度治党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政治建设是本、思想建设是魂、组织建设是体、作风建设是形、纪律建设是尺、制度建设是矩。其中,党的纪律作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纪律建设既有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提供保证的质的规定性,又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规范和保障,促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一是通过纪律建设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纪律分六大类,政治纪律排在首位,一切与党离心离德、瓦解党、分裂党、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都要受到党纪严惩。只有严肃党的政治纪律,才能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当前,严肃政治纪律,最重要的是加强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找准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严守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能力,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通过纪律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党的纪律是教育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端正党风、增强党性的有力武器。只有抓好纪律教育,才能立根固本,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守住法规纪律“底线”。当务之急是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第一堂党课、第一堂政治必修课、第一堂纪律教育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以思想政治上的自觉主动确保行动和步调上的高度一致。

  三是通过纪律建设巩固加强党的组织。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组织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本条件。只有严明组织纪律,才能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基层组织管理和党员、干部管理,有效防止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

  四是通过纪律建设不断改进党的作风。党的纪律是防止脱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遏制不正之风蔓延的必要手段。只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才能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九大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抓自身、定规矩、明纪律、作表率,审议《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强调中央政治局同志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为全党作出表率。这必将有力有效地带动全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改学风转作风,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

  五是通过纪律建设保证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执纪有力,制度才有约束力。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要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就必须有刚性约束、纪律推动,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而是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否则严明的党纪就会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造成“破窗效应”。

  六是通过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纪律建设,必然聚焦反腐败斗争。党的十九大新党章规定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头连着“红红脸、出出汗”的党纪教育,一头连着“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惩治腐败。只有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腐败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才能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总之,纪律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鲜明烙印,纪律建设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永恒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前提是强化纪律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重点是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关键是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努力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的统一的铁的纪律,从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二讲: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篇3

  1、加强党的纪律要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毛泽东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强调“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党的纪律是按照党的政治纲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革命、建设、改革的任务和需要确立的。党的纪律涉及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行规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严明纪律,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的统一,维护和保证党的有机整体,使党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严明纪律,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靠革命的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严明的纪律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始终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正是依靠党的严格的纪律,同各种违犯纪律的现象作斗争,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卓有成效地把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今天,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更需要党的纪律作保证。因而,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从严治党的方针,对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并自觉地遵守党的铁的纪律,把坚持从严治党、严于律己贯穿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使之能肩负起历史重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纪律,是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党的纪律的内容非常广泛,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最高纪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苦干准则》是党章的必要补充,也是党内的重要法规。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党内法规之外,我党还针对某些专门问题制定了具体制度、条例、规定、细则等,也具有党内法规的性质,都是党的纪律。按照纪律的性质和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八类。

  (一)政治纪律。党的政治纪律是处理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同中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关系的规定,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的纪律。其主要内容是:党的每一个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各行其是。同中央保持一致,是一条最重要的政治纪律。违反政治纪律是危害最大的违纪行为,必须按照党章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出党。

  (二)组织纪律。党的组织纪律是处理各级党组织之间以及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关系的规定。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四个服从”,既是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个人对组织,少数对多数,下级对上级,全党对中央,服从是无条件的。组织、多数、上级、中央的决策正确时,自然要服从;如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在行动上必须服从,同时应该按党章规定的权利,提出建议,或保留自己的意见。

  (三)人事纪律。党的人事纪律是指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任用和调配干部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和组织人事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度和程序。

  (四)财经纪律。党的财经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财政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是指党和国家为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各项财经政策和财经制度。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物价政策、奖励政策、现金管理政策等等。

  (五)保密纪律。其具体内容主要是:1、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2、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3、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4、不在非保密记录本上记录秘密;5、不在家属、子女、亲友面前和公共场所谈论秘密等。

  (六)群众纪律。指处理党组织和党员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规范。党的组织和党员必

  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允许侵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七)宣传纪律。指党对从事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宣传工作的党组织和党员规定的工作准则和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一切从事宣传工作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高度一致,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八)廉政纪律。指党为了端正党风、惩治党内腐败,从严治党,使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特为党员领导干部制定的廉洁从政的准则和规定。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成功的保证,它既不同于非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也不同于任何其它群众组织的纪律,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即党的纪律是为工人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纪律,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党的纪律是统一平等的纪律;党的纪律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纪律。

  3、为什么要求党员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十六大党章对党员的要求中,引人注目地增写了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守法,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又是我国守法的主体之一,这样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决定了它严格守法的重大意义。只有中国共产党严格守法,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执政,才能带动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严格守法,而中国共产党严格守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广大共产党员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广大党员比过去更加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这是因为:

  ①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员的先进性,决定了广大党员要比普通公民要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争当遵守法规的模范。

  ②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党员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同时,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③在国家机关担任公职的党员更应该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知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正确适用法律。

  4、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处分种类和对党员处理原则是什么?

  党章第三十九条对党的纪律处分作了五种规定,即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警告是党纪处分中最轻的一种,是对违犯党纪党规情节较轻的党员的一种告诫,使之注意和警惕。

  严重警告是对犯错误党员的一种比警告稍重的纪律处分,是对违犯党纪党规的党员的严重告诫,对于所犯错误性质的程度比受警告处分的严重,但还构不成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党员,则应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撤销党内职务是指撤销违犯党规党纪的党员在党内经过选举或是由党组织任命而担任的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工作部门的各种领导职务。此项处分通常只适用于党员领导干部。留党察看是党组织对于那些严重违犯党规和党的纪律,但尚未完全丧失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在最后决定开除其党籍之前,规定一定考察期限,督促其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一名合格党员。

  开除党籍是党内的最高处分,是指党组织对少数严重违犯党规和党的纪律,给党的事业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以及犯了错误拒不改正而且抵制党组织的批评教育,丧失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的党员。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有以下几项: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党员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总之,党组织对受到纪律处分的党员,要为其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要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使他放下包袱,安心工作。

  5、如何认识党的作风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是一个政党及其成员世界观和精神面貌见之于行动的外在表现,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的作风。

  党的作风主要是指思想作风、政治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思想作风,即遵循什么样的思想路线问题。政治作风,即制定奋斗目标的目的和出发点问题。工作作风,即能不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问题。生活作风,即追求什么样的情操、气节和生活情趣的问题。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千锤百炼更坚强的原因。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分析党的作风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大政方针,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忘我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漫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对党的作风状况要有清醒的、全面的估计,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力气加紧解决,是危险的。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